人教思想品德九年级全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思想品德九年级全册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 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 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 私奉献者的事迹。 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 责,也为他人负责;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 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 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 公民。 ★ 重点和难点 责任的概念;责任的来源;履行责任对于他人和自己的好处;履行责任的代价;关于责任冲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 ★ 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了解学生在家庭、学校等方面承担责任方面的情况,可以事先召集部分同学 进行座谈,从正反两方面收集典型事例;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负责任的表现及不负责任的后果; 让学生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 ★ 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 ★ 课时安排:4 课时,每框 2 课时 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授课过程 导入新课 小品表演(引言的内容) 提问:1、小方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应该有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3、如果你是小方,你会怎么决定? 教师指导:当多种责任发生冲突时,可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选择。先做重要的、必须马上做的,再作 重要的,不需要马上做的,最后作自己爱好的一类事情。我们应该由自己做出选择,并且必须对自己的选 择承担责任。 新授: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一、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一) 第一个活动:支付赔款的案例分析 1、 以对话的方式呈现情境 2、 提问: (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少年做错了事,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是父亲的责任,在婚姻法中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 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 (3)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你觉得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讨论,教师引导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 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 (二)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 思考 1、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的确,自从你走上自立的路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需 要承担的责任也逐渐增多,那么,什么是责任呢? (三)第二个活动:责任的含义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 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 2、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交流方式选择一个领域,女生说应该做的,男生说不应该做的。 注意:教师可以先举例 3、 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当的事情。 (四)第三个活动:地震问题 1、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让学生说说他所知道的东南亚海啸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3、总结: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五)第四个活动:责任的几种来源问题 1、教师讲解责任的几种主要来源 2、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活动材料后面的四个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 (六)第五个活动:生活中的角色 1、每位同学准备五张纸,在纸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 2、将全班分成前后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学生依次说出五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3、按照课本活动步骤各小组依次进行 4、 小组活动结束后,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 6 个问题,请部分同学谈自己的感受 注意点:要求营造一个温暖、坦诚,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围,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同时要求 其他同学在听到别人的心里话时不能嘲笑,更不能再课后传播。如果学生一时放不开,教师可以自己先做 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放开自己。 总结: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 幸福生活。 第一课第二框《不言代价与回报》 难点:衡量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 一、什么代价 什么回报 (一)第一个活动:“班委改选” 1、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展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总结:我们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 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但我们也要为承担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 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 为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是假进行思考和交流。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衡量和评估,不能凭一时冲动盲 目做出决定。并不是要学生在承担责任前斤斤计较,而是使学生在承担责任时更加理性。 (二)第二个活动:“对选择的评估” 1、理解小柯面临的几种选择,鼓励学生设想其他可能的选择。 2、对每个选择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3、教师总结: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我们应该自己做出选择。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 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注意:对每种选择可能产生的结果,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教师易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同时调控好课堂 的节奏。 (三)第三个活动:“我的决定” 1、教师说明:尽管责任意味着付出,但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我们要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承担责任,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请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新的责任,制定履行责任的行动计划,鼓 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具体落实。 注意:在本单元结束后,教师对这项活动落实的情况进行反馈调查,对按计划履行自己责任的学生予以表 扬。 二、我的承担 我无悔 (一)第四个活动:“小青的烦恼” 1、呈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鼓励学生发表意见,交流自己真实的想法 注意:对承担责任的深化。对于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自愿承担的,也应该对此负责。这是学生认识的难点。 (二)相关链接 (三)第五个活动:“弗兰克的故事” 1、呈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在全班逐一探讨三个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3、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社会,有些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有些人会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付出 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得与失,尽心尽力的承担着社会责任。我们 应该唾弃第一种人,努力成为第二种人,对第三种人,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其中一员,至少我们应该心怀感 激,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美好。 注意:问题有一定难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不要急于要求学生回答;同时问题的答 案也并不是唯一的,学生的责任感有不同的境界,对问题的回答也并不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 实的想法,不轻易否定。如果学生给予否定的答案占主流,教师要加以适当引导。 课堂小结:略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教学提纲 引言 小方的故事 导入新课 主要内容 (1)应由谁来决定做某一件事? (2)为什么应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3)如果不负责任,结果会怎样? 一、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1、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少年该赔钱给店主吗】 (1)什么是责任? 该做与不该做的事 应该做的事 不应该做的事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 【救灾过程中那些人承担了责任】 哪些人? 什么责任? 说明: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 (2)责任的来源 责任产生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承诺表现生活的方方面面。 责任的来源:①对他人的承诺 ②分配的任务 ③上级的任命 ④职业的要求 ⑤法律规定 ⑥传统习俗 ⑦公民身份 ⑧道德原则 ………….. 【下面的责任来自哪里】 (3)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自己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及承担的相应责任 角色 责任 1 2 3 4 5 (4)认识自己扮演的角色和尽到自己责任的重要性 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 活。 2、谁在对我负责 【小含忘带作业本到学校】 结合小含的事例填表 谁负有责任 责任是什么 应当向谁负责 责任的来源是什么 如果你是组长会怎么 做?为什么? 谁对我负责? (1)自己对自己负责并承担不负责任的后果 (2)为什么要自觉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在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那些责任由自己承担 那些责任由他人替你承担】 (3)别人也在为我们承担着责任 【列举他人对你承担的责任】 结论: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即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巩固练习】 制作一幅表格,按照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分类,把上述事例可能导致的后果填写出来,并从道 德和法律两方面进行评析。 二、不言代价与回报 1、什么是代价 什么是回报 【面对老师、朋友、父母的说法,小柯陷入沉思】 说明:承担责任,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1)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 回报 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代价 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 至受到处罚。 【小柯面临的选择及其评析】 (2) 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2、我承担 我无悔 【小青担任舞蹈队队长值得吗】 (1) 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 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 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 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苏珊不喜欢的工作也干得出色】 由此看来: (2)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 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弗兰克应该偿还储户的存款吗】 (3)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具有奉献精神的模范人物】 第二课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云南省通海县第三中学 苏桂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能力;具有关爱集体的实践能力,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 利益的行为能力,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的能力 觉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树立责任意识;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 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弄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关爱集体。 三、教学方法、手段设计: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举例,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用具体、生动的事例以及美妙的歌曲感染、教育学 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四、板书设计: 第一框 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一、我是集体一员 1、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2、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二、关爱集体 人人有责 (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2)如何关爱集体?关爱集体的表现: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多媒体课件中的一首歌:《爱的奉献》,让学生一起唱。 (教师提问):(1)歌曲中印象最深的两歌词是什么?(2)这些歌词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 (1)歌曲中印象最深的两歌词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2)这些歌词说明了学 会负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的意义: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 远大的理想。 (二)讲授新课: 一、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1、我是集体的一员 【为什么毕业 20 年后仍能感受到当初班集体的温暖?】 (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①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这个班级的学生会受到什么影响?】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 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 和维护集体利益。 2、关爱集体 人人有责 【李泽群是多管闲事吗?】 不是,是关爱集体的表现。 (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 建设出力, 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小铭为什么犹豫?】不知道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2)如何关爱集体?关爱集体的表现: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⑶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集体应充分尊重 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从而能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 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 (四)巩固新课: 先放一遍板书,老师一边问学生一边回答讲过的一些知识点。 师生一起唱《爱的奉献》,体会其中的歌词说明的道理。 (五)课后思考: 1.为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 2.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水喝 第二课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意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主动 服务社会,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 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难点: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练习、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以天下为己任” -毛泽东 请同学们讨论着三段话的含义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说说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社 会影响?我们今天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该如何去做? 讲授新课: (一)小组协作,自主学习 每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课文内容的自主学习,时间 10 分钟,根据问题提示,边学习边讨论,问题 提示如下: 1、 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该怎样? 2、如何才能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3、我们青少年应如何承担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 4、为什么要参加公益活动? 5、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你的体会是什么? (二)课堂讨论,解答疑问 宣布小组进入竞赛状态,以抢答形式回答提示中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讨论:请你来参加 1、出租车司机小李向全市发出“文明在的士,美化新城市”的倡议; 2、一位市民向环保部门举报某化工厂在夜间偷偷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 3、九年级某班的部分同学利用双休日在市民广场举办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公益宣传活动; 4、 5、 6、 请你写出三种你已经参加过或想参加的类似的活动。 并说说以上这些活动是应该做的吗?这样做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讨论发言。 相关连接: 1、 播放录象《1998 年的抗洪救灾》 2、 写出“抗击非典”的三位英雄的姓名 、 、 讨论: 1、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是在什么时候? 2、你打算怎样向他们学习? 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请部分学生发言 (三)情感升华,争做好公民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激发学生关爱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怀,从小就树立起“国家兴亡,匹夫 有责”的主人翁意识。 【课堂训练】 当堂完成巩固练习 第二课第三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知识结构】 1、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自觉承担责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 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信守承诺,勇担过错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要把履行各种职责看成是自己份内的事, 要自觉承担责任,做 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 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难点:自觉承担责任 【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练习、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见课文 P26 讨论:1、如果商场送货工不能按时送货,那么会…… 2、如果送货工准时把电视机送到而刘家没人等候,那么会…… 3、根据你的理解,请把故事续写下去。 小结:我们许下诺言,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讲授新课: (一)小组协作,自主学习 每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课文内容的自主学习,时间 10 分钟,根据问题提示,边学习边讨论,问题 提示如下: 1、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什么是自觉承担责任? 3、怎样做到自觉承担责任? (二)课堂讨论,解答疑问 宣布小组进入竞赛状态,以抢答形式回答提示中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相互交流: 1、请说出你心目中最守信用的人的姓名及典型事例。 2、请你说出你的记忆中因失信而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例。 3、请你说说守信的重要性、失信的危害性。 自我反思: 1、你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的?是勇敢认错,还是逃避责任? 2、如果你有勇敢认错的经历,请与同学交流一下。 调查报告: 1、请写下你在学习、家庭、班集体、社会中承担了哪些责任? 2、哪些是你被动承担的?哪些是主动承担的? 3、请你说说怎样才能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 (三)情感升华,争做好公民 名言赏析:希望你们不是贪图安逸、坐享其成的一代,而是艰苦创业、造福人类的一代;不是因循守旧、 墨守成规的一代,而是勇于创新、开拓前进的一代;不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一代,而是向往明天、创 造未来的一代。 邓颖超 【课堂训练】 当堂完成巩固练习 【集思广益】 【教学后记】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学提纲 引言 【16 岁意味着什么?】 导入新课 学会负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的意义: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 现远大的理想。 一、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1、我是集体的一员 【为什么毕业 20 年后仍能感受到当初班集体的温暖?】 (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①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 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这个班级的学生会受到什么影响?】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 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 和维护集体利益。 2、关爱集体 人人有责 【李泽群是多管闲事吗?】 不是,是关爱集体的表现。 (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 依恋的家。 【小铭为什么犹豫?】 不知道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2)如何关爱集体? 关爱集体的表现: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⑶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二、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这些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 是。作为公民,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 列举: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向警予 “为了国家自强,为了民族自强” …………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外企员工遇到了什么考验】 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公民为什么要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 (1)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2)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3)我国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小石从事志愿者工作为什么不觉得苦?】 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1)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别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 升。 【你参加过哪些社会活动?体会是什么?】 (2)当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时的感受如何?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及其誓词】 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信守承诺 勇担过错 【如果商场送货工不能按时送货,那么会……】 许下诺言意味着承担责任 负责任的表现: (1)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丢失宣传画是否向公司汇报?】 (2)承认错误并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 【你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 2、自觉承担责任 【许苇承担了哪些责任?】 (1)自觉承担责任的含义 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 地承担责任。 (2)怎样才能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 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 了解自己的责任 责任 自我评价 学习 家庭 班集体 社会 (3)如何自觉承担责任 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 第三课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教案 一、本课需要关注的内容 1、 我国的基本国情 2、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 国家的根本任务 4、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5、 民族制度及实现祖国的和平和统一 通过理清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学生抽象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1、 我国的基本国情(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 国家的根本任务(重点) 3、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教时安排:3 课时 四、教学设想 用身边的变化,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感染学生,产生共鸣,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 五、授课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可用录音机播放《走进新时代》歌曲或与学生一起歌唱该歌,使学生产生肩负“开创未来”的责任, 而要真正肩负这一重任,就必须全面了解我们的基本国情以及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等。 (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板书) (教师把本框要讲述的内容先告诉同学们:“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 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师):请同学们把最近中国领导人在世界舞台上的情况简要讲述。 (生):举例(略) (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点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抓住历史机遇,实行改革开放,集中精 力进行经济建设”(板书)(结论: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大起来)(副板书) (同时,“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供认。”) (让学生举例说明)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看书本材料并结合了解到的苏南苏北差距、中、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存在的差距的 点滴实情,以及家乡人与人、村与村之间的差距,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在许多方面还面 临着巨大的压力,竞争的机遇时刻显现在眼前,挑战的压力步步紧逼着我们,因而要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 国情,加快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板书) (1)、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板书)(让学生从自己 家庭中房屋、车辆、电视、手机等拥有的情况来说明) (2)、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板书) ①原因: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举例:发达国家与我国人均国民平均收入) 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举例:发达国家与我国受教育的程度与状况)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教师讲解,但不十分展开) (3)、初级阶段的含义及起始时间(板书) ①含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还不发达。(教师简要解释) ②初级阶段起始时间: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到本世纪中期(需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板书)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它贯穿我国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面对这样的主要矛盾,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即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呢? (5)、国家的根本任务(板书)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明确了我们应走什么样的路?应 干什么样的事?) 3、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板书) (这部分主要告诉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 想。(板书)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三个代表的含义:(板书)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举例让学生判断并解释)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表现。 B、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C、是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 (分析教材图片,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着的指导思想,是与时俱进的。) 第三课第二框《党的基本路线》教案 导入:(从自己家庭成员的美好愿望如何实现为切入口,引入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板书) (1)、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板书)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制定这一路线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2)、基本路线制定的根本依据(板书)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3)、基本路线制定的出发点或根本目的(板书) 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而可以看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先进性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在基本路线的内容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主体是全国各族人民,一个 中心是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途径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4)、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板书)(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坚持改革开放) (以教材组图中与学生一起得出: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结果,并且都是代表了最广 大人民利益的一种体现。) (如何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先请同学们看 P38 页第一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首要地位”这段话,然而以家乡、地区、祖国近二十 年的发展变化加以证明,从而得出:) ①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板书),答案见 P38 页第一节“只有……才能……才能……才能”。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是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中的两个基本点,那么:) ②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板书)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集体朗读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副板书) (指导学生从书本中寻找,教师分析) A、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B、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C、如果……都是…… (告诉学生):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彩色副板书) 改革开放是强大动力或强国之路(彩色副板书) (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不是全盘推翻,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为了促进经济社 会的全面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 (可用一些通俗的谚语来进行鲜明的对比说明.) (彩色副板书) 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比不可少的条件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四项基本国策 (可以历史的史实来证实,也可以用国外象越南等一些地区的现状作比较.) 2、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板书) (在学生课前对自己家庭 20 年前与后的状况的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双边合作探究,得出一个结论:)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国力会强大,人民得实惠,社会保安定,国际地位会提高,民族精神会 增强。 (从课本的相关知识连接入手,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2)、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板书)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要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同图片和邓小平同志的话结合教材最后一节内容进行小结这一课时的内容。) 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1、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板书) (用录音播放几首少数民族歌曲片段,引入新课内容,也可由教师简单跳几个不同民族舞蹈的动作来引入 新课。)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在与同学们一起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得出:)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用江泽民同志的“三个离不开”来阐述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的 重要性。) 2、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板书) (以活动中导入,使学生体会到各民族在创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自己的 风俗习惯等方面所具有的权利,从而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板书) 民族平等,团结和繁荣 (再从法律的角度加以阐述) (2)、自觉维护民主团结 (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作到“三个尊重” 3、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从两幅图案入手,了解并体会祖国统一及“一国两制”) (1)、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板书) (教师讲述爱国统一战线的内涵,并用香港、澳门回归后实行的制度的事例,来说明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板书)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由学生朗诵“一国两制”的说明。使他们对此有一个明确的了解。然后再请学生深情并茂朗读相关连接内 容,从而说明“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具有的生命活力。) (3)、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板书) 一国两制 (并明确告诉学生:) 坚持一个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板书) (再从连、宋打破僵局,访问大陆到目前台湾民众意愿来说明祖国完全统一的必然趋势。) (与学生一起简要回顾第三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学生预习第四课内容。) 预习提纲:①当今世界各国(包括中国)要发展,应当怎么办?中国如何走发展之路? ②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哪些基本国策?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教学提纲 引言 【齐唱歌曲《走进新时代》】 承担对社会、国家的责任 需要 了解基本国情 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1、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 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中国出口强劲带动亚洲经济、中美欧纺织品贸易……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朝核六方会谈…… 在国际文化舞台上:“中国文化年”在法国举行、神州五号载人飞船…… (1)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 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举例:经济、科技 结论:不发达 (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认清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交流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你所在的城市或乡村有哪些显著的变化?】 房屋建筑: 电信事业: 环境保护: …… (2)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 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的表现: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本世纪中期,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国家的根本任务 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 建设。 3、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件大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开天辟地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开辟中华民族新纪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党的十六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1)经受严峻考验,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意义 含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 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使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 源。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党的基本路线 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讨论美好生活的愿望如何实现】 (1)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本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基本路线及其核心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 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原因:①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②才能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含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5)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2、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小青一家过上幸福生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性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 ②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①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邮票展示的服饰属于哪个民族?】 介绍一个你感兴趣的民族:风俗习惯、文化瑰宝、代表人物等等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6 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少数民族”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 事务。 2、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收集有关资料填写表格】 现象 表明 在历届全国人大、政协中,各民族代表和委员均占一 定比例 各民族均享有平等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各民族均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教学 各民族均享有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 (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2)怎样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3、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认识上面两幅图片的含义吗?】 香港特区区徽:洋紫荆是香港的像徽,将它放在红底上象征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花 瓣上的五颗星代表港人热爱祖国,全旗使用红白两色象征“一国两制”。 澳门特区区徽:区徽上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澳门古称“莲岛”,莲花象征澳门,五星照耀下莲 花含苞怒放寓意澳门将兴旺发达,绿底象征和平与安宁,弧形排列的五星象征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 权,莲花、大桥、海水是澳门的自然景观。 (1)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 结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①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 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 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 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如何解读《乡愁》这首诗?】 ②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③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一国两制” ④“一国两制”提出和实施的重大意义 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第四课第四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学案】 (一)知识结构 一、我们共同的家园 1、 我国的资源现状(资源国情) 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口 1、必要性和重要性 only one earth →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2、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含义 环境 (科学发展观) 3、落实具体行动——我们能够为保护 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 什么? (二)学习过程 1、导入: 人 → 从 → 众 森 → 林 → 木 思考:说明了什么? 回忆:人口问题、环境问题 2、新课:⑴ 关于“一次性筷子”的话题 过程:(分组讨论) 你和你的家人使用过一次性筷子吗? 你知道一次性筷子是怎样制成的吗? 使用一次性筷子有何危害? 你如何看待我们中国是一次性出口大国这件事? 链接: 3000 双一次性筷子等于一棵 20 年的大树!!中国现在每年生产大约 450 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 伐 2500 万棵树。(200 万立方米) (说说日本的做法)启示: ⑵ 赏析: “如果人们再不节约用水,那么地球剩下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们的眼泪。” “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 讨论:反映了什么问题?怎么办? 2、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我国的资源国情) (1)材料一: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 960 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名列世界第三,煤炭、钢铁、水泥产量 多年雄居世界之冠。但如果把人口和资源联系起来分析,就变成了一个资源小国。我国的水、耕地和 20 多种主要矿产的人均值分别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4、1/3 和 1/2,许多重要资源开始出现紧缺,向我们 亮起了“黄灯”。 材料二:我国矿种虽然比较齐全,但部分矿种供需失衡,在大宗支柱性矿产中,大型矿床和容易选冶的矿 产地少;在查明的资源中,可直接开发利用的少。 评析:以上两段材料给我们展示了我国怎样的资源国情?P59 (2)警钟长鸣:学生朗读感悟 材料一:到 2020 年,45 种重要矿产资源中,可以保证的有 24 种,基本保证的有两种,短缺的有 10 种, 严重短缺的有 9 种,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大宗矿产,如石油、铁、铜、铝、钾等均不能满足需求。 材料二:有 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长江两岸严重污染的面积达 70%。淮河流域有一条河 流的污染极为严重,群众因此编成顺口溜:“50 年代淘米洗菜,60 年代洗衣灌溉,70 年代水质变坏,80 年代鱼虾绝代,90 年代身心受害。” 活动:面临这样的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请你设计保护资源、环境的公益性广告。从 这些广告中引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3、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 (1)情景探讨:(P61 例)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会怎么做?你认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的 做法应该是怎样的?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并列举符合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例子。 (3)通过探讨与交流,认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落实具体行动——我们能够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讨论。(提示:政府、公民) 5、拓展思考:四大能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第五大能源是什么?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节约 0.4 公斤煤+4 升水 减少 0.27 公斤碳粉尘排放量 节约 1 度电== 减少 1 公斤二氧化碳排污量 ×13 亿==? 减少 0.03 公斤二氧化硫排污量 减少 0.02 公斤氮氧化物排污量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教案 一、需要关注的内容 1、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计划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科学发展观 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使学生知道自己在祖国的发展中所肩负的责任,明确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而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 二、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1、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2、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难点) 3、人口问题与资源环境 (重点) 4、科学发展观 (重点和难点) 三、教时安排:4 课时 四、教学设想: 以探究活动为基础,教师分析和讲解,以具体事例或情景深入教学内容,努力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五、授课过程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板书)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板书) 让学生自己举例了解的或感受到的开放的世界的表现,并以加入世贸以及最近中国纺织品在欧美市场受阻 状况来总结。说明: (1)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 (2)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实行对外开放,符合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坚持对外开放 (板书) (1)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副板书) (从填表中说明) (2)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副板书) ① 既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 又必须实行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相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在学生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进 行 5 分钟演讲赛) (结合课本国产汽车发展问题事例组织讨论,再次认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借鉴和利用外国有益经验的 关系。) 二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板书) 1、计划生育关于国计民生 (板书) (一是用书本资料说明问题,二是用家庭人口数量变化与收人分配事例说明,从而使学生了解。) <1>我国人口现状与特点 (副板书) ①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基本特点); ② 此外,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2>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带来的影响 (副板书) 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可从人均生活水平、就业压力、社会保障压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举例说明。) <3>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副板书) ①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提高人口素质就是要求同学的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②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副板书) (教师综合分析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见 P52) (过渡:从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入手,转到环境方面的内容。) 2、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板书) (让一学生朗读 P52 材料,请另外的一部分学生讲讲身边的环境问题,从而明确存在的哪些环境问题。) <1>我国的环境问题的表现: (副板书) ① 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 ② 工业污染治理任务相当繁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 ③ 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 ④ 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 (可广泛举例,用电视新闻中和身边周围的事实来说明,能让学生自己讲更能引起共鸣。) <2>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副板书) ① 决不能走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路来发展经济; ② 只有保持环境,才能使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顺利实现。 (举例说明:A、用浙江某皮革厂的事例;B、华士绝缘材料厂的事例。) 三、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板书)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副板书) (可以预先通知学生,回家了解家中爷爷,父亲辈交通工具,住房或通信工具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是什 么力量造成这些变化?) <1>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步中的作用 (副板书) ①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它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 影响。 (以资本主义的三次产业革命为例论证科技的作用)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以阳光集团发展之路依托科技为例,以点到面加以说明。) 小结时强调: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 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副板书> <1>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举例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经济发展与人才或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所占比例的状况来引证,也可以我 国以前经济发展与人才状况同现在经济发展与人才拥有状况来引证。) ①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 一个民族根本的事业。)(请学生具体朗读 P57 关于教育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作用的地位的相关内容,然 后面对我国的基本国情。设问:我国怎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②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而提 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关键要把教育事业搞上去,教 育上去了,科技进步了,经济发展才会有强大的后劲,举例说明中国在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等事例加以 说明。) (让学生阅读书本材料,教师列举在职“充电”,和“银发大学生”等事例来引导学生抓住大好光阴,为将来的 发展打下基础。) 在此基础上小结: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见 P57) 3、科教兴国 (副板书) <1>实施科教兴国 (以中央的有关规定,江泽民的讲话以及周边相关企业科教兴企,科教兴才的事例来说明。) <2>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从亦步亦趋难以摆脱从前,难以超越别人说明创新的重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领会创新的重要性。)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板书) 1、我们共同的家园 (板书) (一次性筷子的大量使用——生产商为了牟取利益大量生产——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危及人 类自身的生存) 得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1〉我国的资源现状:(板书) A、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方面的国情)(副板书) B、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副板书) (举例:遍地开发区、地下水的开采)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不能一味地索取,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否则,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可 见: 〈2〉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板书)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板书) (让学生分别列举人口、环境、资源方面的事例,说明:) 〈1〉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 危机已影 响人类生存。(板书) 怎样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呢?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板书)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副板书) 举例本地区的工业发展及部分厂家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来说明 〈3〉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板书)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板书) (举例 养殖场——农作物种植肥料——农作物生产——鱼塘鱼儿饲料——塘底污泥——农作物养料循环 发展之路等例子来说明,并根据课本材料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在此基础上理解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和重 要,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归纳小结: 本课中提及哪些基本国策和哪些战略,我们已经学到了哪些基本国策? 布置作业:(略)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教学提纲 引言 1、如何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加速现代化进程? 主要内容 2、国家实行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列举中国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例子】 说明了什么? (1)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 【闭关自守为什么会导致落后?】 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 导致落后。 这说明了什么? (2)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讨论加入世贸组织的利与弊】 利大于弊 ②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坚持对外开放 【我国对外开放体现在哪些方面?】 让学生举例: 经济: 政治: 文化 教育: 体育: (1)我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要开放。 【如何看待国产汽车发展问题上的两种倾向?】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3)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①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②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③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二、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 【联合国确定“世界人口日”的意义】 学生讨论 结论:人口问题已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用实例说明上述观点】 学生举例 结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我国的重要国情之一。 人口基数大 基本特点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农村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其它特点 人口分布不平衡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 (2)我国人口形势的严峻性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用实例说明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带来那些问题?】 问题 举例 粮食供应不足 就业压力加大 教育经费短缺 ------- (3)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①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 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②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具体要求 控制人口数量 目的 提高人口素质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婚、晚育 意义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要求 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生、优生 意义 优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第二,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第三,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保护环境 【调查你生活的地区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1) 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①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 ②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 ③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 出口; 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2)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 当严峻,不容乐观。 (3)带给我们的警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保护环境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①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②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 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三、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什么力量是通信工具变得迅速便捷?】 ——科学技术的力量 (1)科技发展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三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 第一次产业革命 第二次产业革命 第三次产业革命 时间 18 世纪下半叶 19 世纪后期到 20 世纪中叶 20 世纪下半叶 代表 蒸汽机 工程技术 信息技术 影响 开创大机器工业时代,全面开创 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近代 工业文明。 人类进入电气化、原子能和航空航 天时代,现代化大生产普遍发展。 生产生活自动化、智能化,科 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加强。 (2)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3)我国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必要性 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从整体上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②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总之,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发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 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2、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如何看待教育与经济关系问题上的两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正确。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为什么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①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以“民族的希望在教育”为题发表演说】 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的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来。 【如何看待打工女回乡重读小学事件】 ③教育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2)发展教育事业的意义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①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 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 3、科教兴国 【列举靠科技兴业的实例,说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1)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在站在时代的高度,分析了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量,以及对我国的严峻挑战,审时度势,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重 大战略决策。 【该制药厂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 ——不重视科技创新 (2)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①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们共同的家园 【是否能砍这样的大树?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有哪些?】 (1)我国的资源现状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2)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设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1)资源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含义: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假如你是牧民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 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 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 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我们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对外开放 我国的基本国策 保护环境 计划生育 科教兴国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的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 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 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难点: 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练习、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 1、听“古典音乐” 2、看“万里长城”“故宫”“书画展”等图片… 3、古诗朗诵… 讲授新课: 活动一:看谁说的多 1、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2、你知道他们的来历吗? 活动二:品味中华文化 1、 你是怎样品味这些文化情趣的? 2、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为什么你觉得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 活动三:谚语和格言赏析 1、 吃一堑,长一智 2、 车到山前必有路 3、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 7、 8、 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欣赏并说出上述谚语的内涵,在横线上再写三句类似的格言,并谈谈面这些话对我们 为人做事有什么影响? 活动四:讲故事 1、请三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以下三个历史故事 书武牧羊 徙木为信 负荆请罪 2、这些故事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课堂训练】 当堂完成巩固练习 【集思广益】 【教学后记】 第五课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 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 代风貌,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鼓舞我们 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使学生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 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 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难点: 民族精神我传承 【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练习、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 通过播放“红军长征”“抗洪”“原子弹爆炸”“载人航天”……等图片,来反映中华民族面临种种巨大的困难,从 不退缩,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讲授新课: (一)小组协作,自主学习 每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课文内容的自主学习,时间 10 分钟,根据问题提示,边学习边讨论,问题 提示如下: 1、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2、我国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3、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有着什么样的时代特点? 4、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精神又有哪些新的体现? 6、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又该怎么做? (二)课堂讨论,解答疑问 宣布小组进入竞赛状态,以抢答形式回答提示中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讨论一: 鲁迅话:见课文 P68 你认为“中国的脊粱”是什么?请用具体人物或事件加以说明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讨论发言,归纳出答案。 讨论二: 戴望舒诗:见课文 P68-69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一幅怎样的历史画卷?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请部分学生发言 讨论三: 毛泽东话:见课文 P70 1、请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毛泽东的这段话。 2、你能说说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吗? 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请部分学生发言 讨论四: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讨论发言,归纳出答案。 (三)情感升华 感受中华民族精神:填写表格:见课文 P69 【课堂训练】 当堂完成巩固练习 【集思广益】 【教学后记】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提纲 引言 【赢得 2010 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的因素】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魅力 一、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讲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旗袍、中国功夫、长城、京剧、孔子等等 (1)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列举中华文化事例并作介绍】 (2)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源远流长? 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 称谓 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思想家 孔子 整编《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经)、儒家学派 创始人 军事家 孙武 《孙子兵法》 文学家 曹雪芹 《红楼梦》 ………… ——为什么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的构成 :文化典籍 科技工艺 文学艺术 道德伦理 ………… 【列举谚语或格言对为人做事的影响】 (4)中华民族优良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①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影响。 ②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2、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与传统美德有关的成语或故事】 ——说出它们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影响 苏武牧羊——爱国主义 徙木为信——诚实守信 负荆请罪——宽以待人 (1)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 表现 内容 奉献精神 敬业乐群、公而忘私……. 爱国情操 崇高志趣 昂扬锐气 浩然正气 广阔胸襟 英雄气概 社会理想 ………… 【练一练:名言警句于传统美德连线】 (2)中华传统美德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例:南京路上好八连 二、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用人物或事例说明对“中国的脊梁”的理解】 ——对中华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及其伟大的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朗诵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 ——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填表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名言警句 历史典故 团结统一 “定于一”、“尚统一”、“一天下” 郑成功收复台湾 爱好和平 “和为贵”、“与人为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昭君出塞等 和亲政策 勤劳勇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大丈夫宁可玉 碎,不能瓦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卧薪尝胆、吃一堑,长一智 (3)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不竭力量之源 【什么是长征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民族精神 (4)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新时期: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2、民族精神我传承 【当雄壮的国歌奏响时的感受】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 内容。我们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 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第六课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能力目标:1.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了解法制国家的特点,树立法律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德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二、课时安排:2 课时 三、教学方法: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学;问题教学法、讲授法 四、教学简案: 首先,请同学们看书然后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 1 人民怎样行使权力? 2、全国人大同中央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什么? 3、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什么? 4、教材 P74 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该市 人代会通过,我们可以说:。。。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 6、教材 P75 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7、依法治国的要求是什么,含义是什么? 8、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板书) 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板书)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国内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那么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呢 ( 1)人民怎样行使权力? 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 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从左至右) 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讨论: 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该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我们可以说: (学生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对“一府两院”具有监督作用;人大代表有人民选出,人大代表不满意,就是人 民群众不满意;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从中可以得出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她国家机关的关系: 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他监督,向它报告工作。 全国人大同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 全国人大,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它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他监督。国务院、 最高 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高检察院都要向它报告工作,全国人大有权对过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2.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讨论:从 P75 图示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这说明我国法律制度在逐步完善;社会生活中得很多问题都通过法律来解决;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治的轨 道。也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执行法律时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 违法必究: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各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适用法律上平等。 ④任何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P76 相关链接告诉我们:国家行政机关是重要得法律实施机关。我国绝大部分法律包括涉及国家经济、政 治、文化、科技以及与人民群众利益有关的法律都要由行政机关去落实。 因此,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的看法,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也影响 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⑤ 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 P77 ⑥依法治国对公民个人的要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第六课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宪法的作用;宪法的法律地位。 2、能力目标:认识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3、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和维护国家安全。 (二)课时安排:2 课时 (三)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四)教学简案: 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板书) 1、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板书) 首先,学生阅读教材( P78-P81)并思考: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其次,小组讨论,从那些方面来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学生感知:请学生阅读教材 P78 小字材料,说说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 大家讨论后的出结论: (1)从宪法规定的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 普 通法律治规定国家生活中得某一方面的问题。 (2)宪法的构成 学生再讨论: P80 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它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力的? 从小齐的例子我们应该: (3)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肃立宪法 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从这个意义上说: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以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板书) 引导学生从教材 P80 图示中得出宪法所处的法律地位 做一做:P80 宪法与普通法律得“母子”关系( 行政诉讼法、 行政法、 行政处罚法) (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 ①宪法使其他法律得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各人的活动准则。 (2)法律效率,指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 3、从宪法的制定、修改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严格 总之,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看,宪法具有最高得法律效力;从制定和 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更为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六课第三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2.能力目标: 提高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树立国家安全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二)、教学课时:2 课时 (三)、教学简案: 【学生感悟】 ① 阅读教材:5 分钟 ②小组讨论小字材料提出得问题:10 分钟 【教学简要】 1、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板书) 同学们已经看了教材,现在我们大家来讨论一下教材的内容 【题问】选举权属于那种公民权呢? 政治权利 那么政治权利的含义是什么? ①政治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板书) 【查一查】:公民的政治权利有那些? 【提问】:来广洲打工的外地大学生……,遭毒打致死,给我们什么启示? 权利需要监督和制约,每个公民要承担起监督的责任,我们不仅要关注身边的事,也要关心国家大事,我 们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对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的建议和权利,对其违法失职 行为,有向国家及其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得我权利。 【做一做】 :P83 最后小字材料 【提问】 ② 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方式有那些? A 向人民代反映或人大常委会反映。 B 可采取举报信向有关部门反映。 C 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监督。 ③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A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B 应当事实求实,以事实为依据,如时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C 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2、维护国家安全: 我们的政治义务( 板书) 【提问】地图的完整与否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关系? 地图完整:反映着国家团结统一,繁荣富强。地图不完整反映着国家利益受损害,领土不完整,也反映了 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国家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政治义务 什么是国家安全? 包括国家的主权、 领土的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漏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提问】 :p86 小民有几种选择,分别会产生什么后果? 【选择一】:出卖情报 后果 :使工厂倒闭,损害了国家、集体的利益,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危害了国家安全。对小民及其 父亲而言,要受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承担法律责任。 【选择二】 :拒绝 后果:保护了工厂的安全,保护了工人们的利益,维护了国家安全,保护了国家秘密,履行了公民的义务, 是热爱祖国的的具体表现。 ②保守国家秘密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从小民例子也给我们启示 : ③公民应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教学提纲 引言 小泽向市长反映非法经营的网吧 ——参与政治生活是对国家应尽的责任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1)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 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 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利。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的选举或任命; 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 2、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一览表】 结论——我国是法治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 立法工作与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关系:有法可依即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 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1)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①依法治国的含义: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②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要求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执行法律时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 违法必究——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 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你能说出哪些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活动?】 (3)公民要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家人有没有遇到过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情?如果有,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从法律家族聚会中,你能看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吗?】 (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国家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 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的标志等等。 【为什么把“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写进了宪法?列举实例加以说明。】 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3)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 1982 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四章构成。 【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她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的?】 (4)怎样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 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你能说出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吗?】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 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小结: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二、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1、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选举权属于哪种公民权?行使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选举权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 行使选举权需要的条件: 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②年满 18 周岁;③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2)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①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②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 。 ③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 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3)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 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通过媒体工具(电视、广播、报纸)进行监督 【阅读下列材料,并指出其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 渠道:①通过人大代表②通过媒体工具③向有关部门反映 (4)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①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②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上述做法哪些正确那些不正确?为什么?】 2、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 【地图的完整与否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地图的完整反映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1)国家安全的涵义 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 等。 (2)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自己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小明的选择及其后果】 (3)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①保守国家秘密 ②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③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和协助。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及其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 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学会理财,学会 合理消费。 2、能力目标 体会“三步走”发展战略既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国的实际;体会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体会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作用,体会多种所有 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道理;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体会“在分配中, 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体会树立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意识和提高这方面 能力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经济制度方面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感受社会 主义的优越性;感受不同所有制经济所具有的不同的作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济;从促进生产 力发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 原则”;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知识、科技等角度,培养“尊重 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4)、理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可使用比较法;多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四、课前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了解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到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发性的变化,收集这方面的材料; 收集一些学生消费的心理,消费行为方面的材料 (3)收集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有关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方面的材料。 五、设计依据 (1)课标要求 知道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情分析 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学生不能完全理解为什么会存在贫富差距,地区差距 ②一些中学生不能正确理解生活水平提高,还要提倡节约 六、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其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我 们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该关注我国经济的发展,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分配制度,学会合理消费, 这有利于我们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感,认清肩负的使命,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 讲授新课: 第一框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㈠感受身边的变化 (活动)杨妈妈的帐本 (讨论)(1)杨家的帐本反映了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从帐本记载的内容、方式等方面,比较杨妈妈与女儿的帐本有哪些差别?这些差别说明了什么? 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既体现在祖国的巨大变化上,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 生活中。 1、“三步走”战略 目的: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出发点:我国国情(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具体内容:第一步,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 20 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 化 2、“两个 100 年”的目标 到建党 100 年时(本世纪头 20 年),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建国 100 年时(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 世纪末) 注意: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横的小康 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 1、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的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地位:积聚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 要任务 作用: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 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集体经济的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体现共同致富的原则;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对发挥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 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经济制度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性质决定我国要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 我国还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4、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㈠先富带后富 共奔富裕路 1、我国的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 原则 2、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应素:我国的经济制度 在分配中注意的问题: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 殊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鼓励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 富者带动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B、在不同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并支持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 改革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党和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先富裕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 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 ㈡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从社会角度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 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将涌流 从个人的角度看:抓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提供的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 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框 学会合理消费 ㈠消费观念面面观 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体现享受与发展需求的比重上升,不再仅仅局限于基本需要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 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㈡学会理财 合理消费 学会理财是我们必备的生活技能 学会合理消费 原因:作为中学生,我们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自己选择商品的能力还比较弱,应更多一点理性,少一 些盲目 具体做法:A、在消费前,我们可以先做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 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B、在消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用环保的眼光选购商品 C、适度消费,提倡节俭 新课标九年级第七课第三框《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设计 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张小澜 100089 1、教材分析和处理 学会消费、适度消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孩子的零用钱也逐渐增 加,而如何使用这些零用钱,学生大多比较随意。如何摆脱空洞的说教,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际体验, 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认同和接受正确的消费理念,并运用于日常生活是解决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突 破口。为此,本课教学设计对教材资源和学生资源进行了挖掘与整合。一方面联系家庭消费实际,说明随 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着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我校 学生消费调查表”结果的分析以及对社会生活实例和现象的剖析,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学会消费、适度消费, 提高理性消费能力和理财能力。 2、“三维”目标确立及其依据 知识与技能: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选择、消费观念的变化;学会合理消费和 理财,提高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对消费调查、生活实例及现象的剖析,在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学会消费、学会理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身消费体验与理性思考,体会树立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意识和提高这方面 能力的必要性。 3、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大多家境优越,家长为他们购买的物品动辄上千元,加之学生平时住校,只有周末才回家一次(生 活班的学生更是一学期才回家一次),所以他们想要的,家长一般都会满足。部分学生甚至单纯地将消费 与花钱划上等号,过早地把自己放在享受消费、娱乐消费的人群中,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艰苦朴素的精神, 而他们自己往往没有觉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前面学到的我国基本国情,在社会大背景下注重引导 学生思考如何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学会理财。 4、教学方式与方法 为了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及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本课运用了直观演示法(借助 多媒体课件提供素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问卷调查法(掌握学生真实的情况,用于学生探究和教师 教学)、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现象或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理解)、课堂讨论法(激发 学生积极思考、澄清模糊认识),以期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并运用于实际生活。 5、教学手段与技术 注重多媒体课件与学生资源的有效结合,既发挥多媒体呈现信息丰富、创设情境生动和再现真实生活的优 势,又通过利用学生资源,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完成 知、情、意、行的教育。 6、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备注 一、 实例再现,导 入新课 (5 分钟) 1)2003 年,西安满 汉全席饭庄推出一桌 价值 36.6 万元的天 价宴席。 2)回顾: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经济建设取 得了巨大成就,人民 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 康水平,可支配收入 增加,引出本课的教 学主题:如何合理消 费的问题。 这个事件给学生很大的震撼,太 奢侈了!(消费过度 ) 展示《满汉全席》图片(见附件 7) 商品种类齐全,人们消费选择多 样化。 展示图片:《九成城市居民认为商品供给丰富充足》 (见附件 8) 思考如何消费 图表:部分城镇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况(2005 年 9 月)(见附件 1) 二、 分析家庭消费 调查表(见附件 2) (8 分钟) 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讨论家庭 调查表反映出什么现象,说明了 什么问题。(从调查表中,学生 家庭消费调查表是一个星期前布置的,要求学生访问 自己的父母,了解家庭收入和消费情况。 对学生的调查要求: 教师在给学生分组 时,要注意每个小组 学生的水平要有一定 差异。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 己得出结论。 教师:人们更加注重 通过消费提高生活品 质,追求更加健康文 明的生活方式。 能得出:1)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老百姓手上可支配的钱多了,有 的年收入甚至达到了上千万;2) 消费多种多样,买房、买车、家 装、美容美发、自助旅游、健身、 娱乐、继续教育、资助贫困学生 等等;3)体现享受与发展需求 的消费支出比重较大。 1)填写调查报告。将收入、消费数额及比重记录下 来,完成表格填写。 2)不署名。 图片展示:多种多样的消费方式 (如有必要可引入恩格尔系数帮助说明) 恩格尔系数:居民的食品性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比重 的系数。高于 60%认为是绝对贫困;60%到 50% 之间是勉强度日;50%到 40%认为是小康;40%到 20%认为是富裕。 三、 分析《我校初 三学生消费调查表》 (见附件 3) 学生讨论时,教师要 适当指点,必要时可 以参与学生讨论。 教师对学生的第一轮 讨论表示赞赏,但并 不作评析,在第一轮 讨论结束之后,给学 生播放flash影片《灰 色的震撼》 教师可以稍加总结: 通过影片和前面我们 学习的我国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国 情,我们知道我国的 社会生产力还不是很 发达。 温家宝总理指出能源 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软肋”,淡水 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 族的“心腹之患”。这 一基本国情,决定了 学生仍然分成六个组,进行两轮讨论。 第一轮:要求讨论各组手上的资料直观反映了什么 现象? 各组资料: 1) 见《我校学生消费调查表》1—3 题,和附件 4;图中数据是学生人数统计) 2) 4—9 题和附件 5 3) 题 10 和附件 6 4) 题 11—14(后已注明人数) 5) 题 15—21(后已注明人数) 6) 题 22—25(后已注明人数) 这份调查表是课前让学生完成的 (不署名),上课时再随机发给 大家,以便大家分析(见附件 3 《我校初三学生消费调查表》)。 同时把表上的部分选题转换成图 表发给学生,没有转换成图表的 则在题目选项后注明人数。 学生经过第一轮讨论,总结如下: 1)零花钱 100—200 元之间最合适,200 元以上则过高,大部分同学的零花钱收支 状况基本平衡; 2)零花钱花费在娱乐、通信方面太多,虽然学校不许带手机,但是周末在家和同学 联系过多。用在购买学习资料方面的太少,但是报各种培训班花费较多,都在 800 元以上; 3)购买商品时受质量、款式、品牌、服务态度影响较大,而很少顾及到环保问题; 4)大多数同学并不追求名牌商品,也不怎么逛专卖店,但部分同学买完后会后悔; 5)节假日消费太多,没有很好利用压岁钱,也不怎么存钱,不大了解有关股票、债 券知识,不系统结算花费; 6)父母不大关心我们如何花费,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的花费水平一般,绝大多数同 学表示赞成勤俭节约,并表示愿意捐献自己的零花钱。 看完《灰色的震撼》后,要求学生针对第一论的总结进行第二次讨论,第一轮讨论结 果反映出当前我们的消费存在哪些问题?给我们哪些启示?结合观看影片的感想来 思考。 第二轮讨论结束后,学生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100 元足以让一个边远地区的学生完成一年的学习,相比较而言,我们的花费太 奢侈了;更为可怕的是,还有少数同学根本就认识不到这个问题,应该更改消费观念 和消费方式; 2)我们有着优越的家庭条件、良好的学习环境,但部分同学没有好好利用这个条件, 把过多的钱花在了娱乐、通信方面,反映出我们的消费非常不合理,应注重积极向上、 我国必须要走建设节 约型社会的路子。作 为中学生,我们应该 学会合理消费、树立 适度消费观,提高自 己的审美水平,接受 科学的消费咨询,防 止盲目消费。同时, 多了解一些关于银 行、股票、债券等方 面的知识,可以在父 母指导下进行投资理 财。 健康的消费; 3)购买商品较注重款式、服务态度、很少顾及环保,我们应该提倡节俭,服饰要大 方整洁,符合中学生的身份,同时要提倡绿色消费,注重环保; 4)反映出大多数同学消费时比较盲目,容易跟风、跟潮流。我们要培养理性的消费 观念; 5)太过于奢侈而自己却不知觉,理财观念和意识非常淡漠,不懂得理财之道,今后 不仅要对零花钱作系统的结算,而且也要多了解一些投资理财知识; 6)认识到我们的消费都太高,我们可以把零花钱存起来,也可以省下来资助那些边 远山区的孩子们,大家一致认为有必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这说明我们 是有这种意识的,但一定要注意从自身做起,学会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学会理财。 给学生提供获取有关银行、债券、股票知识的途径: http://www.21cnf.com/content/lc/ http://www.tt888.com/ab/scyd/ http://finance.sz.net.cn/licai2/2004-12/15/content_46246.htm http://www.ins.com.cn/e_magazine/magazine/week7.asp http://sms.hexun.com/sms/prod_caijing/Prod_ZQYW.asp http://finance.sina.com.cn/bond/ http://bond.cnfol.com/ http://www.chinabond.com.cn/chinabond/index.jsp 四、做游戏(师生共同活动): 1、 请你在纸上写出会令你感到快乐的 3 个愿望,唯一的要求是这些愿望必须是用钱可以实现的。(花费 大致:3000) 2、 请你在纸上写出会令你感到快乐的 2 个愿望,要求依然是用钱可以实现的,但花费不能超过 1000。 3、 请你在纸上写出会令你感到快乐的 1 个愿望,要求依然是用钱可以实现的,但花费不能超过 500 元。 4、 请你在纸上写出会令你感到快乐的 1 个愿望,要求愿望的实现用金钱买不到。 现在谈谈感受。(学生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大多是关于亲情、友情、身心愉悦方面的)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在消费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很多令我们快乐的事情并不是金钱就可以买到的,中 学生的消费应多投向发展性层次。例如,订购有益的书刊、学习电脑、参加促进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等。 我们还是要继承前人所倡导的生活准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布置作业: 1)请你从今天开始为自己的零用钱进行合理分配,并制作一月零用钱消费预算和结表; 2)请你在父母或专业人士指导下,用你的零花钱作合理投资。 7、教学反思 本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平台,力图创造宽松的、自由讨论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 思考、主动参与。探索在教师指导下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摘果子”,摆脱了教师的说教,使学生深受 启发。 学生在看到那些令他们震撼的图片后,纷纷表示自己的零用钱太多了,没有想过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想父 母挣钱的艰辛,没有想过还有很多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没有想到还有很多失学的儿童,他们表示一 定要节制自己的开支,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而且要多捐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同时表示一定要父母、 老师监督自己。他们还想到了消费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适度消费、 合理理财,建立节约型社会。(原创作品)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教学提纲 引言 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感受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有 利于我们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感、认清肩负的使命,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 一、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1、感受身边的变化 [杨家的帐本反映了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帐本的差别说明了什么?]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体现在:①祖国发生巨大变化 ②日常生活发生变化 (2)实现共同富裕的“三步走”战略部署 ①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 20 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 化。 ②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丰富了“三步走”战略,形成了“两个 100 年”的目标。 第一个“100 年”即到建党 100 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第二个“100 年”,即到建国 100 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至 20 世纪末,我们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绘制图表: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2、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 [上海宝钢工程] ——“关键少数”即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作用? (1)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包括: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国有经济 ①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因为: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 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 ③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 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集体经济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有那些作用?] (3)集体经济 ①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 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 重大意义。 (4)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①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作用: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①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因为: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B、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6)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能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 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1、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人们可以通过那些方式获取合法收入?] 公有制经济中通过按劳分配获得的工资、奖金等; 个体劳动者纳税后的非劳动收入; 把钱存进银行获取利息; 购买国债曾值; 出租房屋收取租金;等等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与分配原则。 ①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②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①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 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A、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西部地区根据自己的条件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在各方面支持了沿海地区先 发展起来。 B、当改革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党和政府又采取有力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先富裕起来 的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 2、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如果你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或科技工作者,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1)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 [社会为小严创业创造了那些有利条件?小严在创业的过程中体现了怎样的素质?]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学会合理消费 1、消费面面观 [杨洲的“烦恼”说明了什么?] (1)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的商品日益丰富,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2)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表现:①体现享受与发展需求的住房、健康、教育、休闲、交通、通信等支出的比重迅速上升。 ②、人们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对零花钱的安排是否合理?] (1)、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表现 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学会理财,学会合理消费,了解银行、债券、股票的方面的知识。 (2)、中学生在选择商品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中学生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自己选择商品的能力还比较弱,在消费时更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 (3)、合理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①消费前:a 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b 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 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c 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②在消费的过程中: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 ③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应该有适度的消费,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节俭。 ④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后,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追求。 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的建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 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感受中体会到,先进文化建设无论对于个人、单位还是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和意义,感悟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现实意义;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 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体会“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什么样的人、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自觉做“四有”公民。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自觉抵制各种落后、腐朽的文化;反对形形色色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做法;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 规范,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告别各种不文明行为,做一个文明的现代公民;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不 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理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 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3)、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既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研究,又要从理论上进行提升; 用几个具有关联性的典型材料把一堂课的内容贯通起来; 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各种负面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有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材料, 教师还可以从教育对综合国力的影响、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等方面让学生搜集生动活泼的材料,进行形 式多样的探究, 教师搜集学生平时闪光的语言感人的事迹、所在地区典型的人和事 五、设计依据 (1)课标要求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学情分析 ①对要不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观点比较模糊 ②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居于主导地位,但中学生容易受不良文化的诱惑,引起思想上的困惑 (3)总体意图 通过教学,在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问题上给学生一个明 确的答案和正确的引导,同时通过教学,给他们以入情入理的引导和启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 从而更好地全面理解建设中国先进文化。 六、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 播放〈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让学生体会 给自己带来的心灵震撼 第一框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课时 ㈠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设置生活中的情景并让学生补充: 上公交车时你推我搡,互不相让; 有人在公共场合因为一点儿事大吵大闹; 遇到困难向人求助时,无人理睬; …… 思考: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对我们自己、对他人的生活和情绪有何影响?我们应该 怎么做? 结论: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地区,物质上不能贫穷,精神也不能贫穷。 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3、文化的概念(或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问题:(方向问题) (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的根本保 证。 5、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 就是必须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㈡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3、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目标 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重要内容 5、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发展教育和科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总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同 等重要,不可偏废。 第三框 灿烂的文明之花 ㈠神州开遍文明花 材料:(徐本禹——点亮心灵的火把) 结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 形式。 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形式: “创三优”活动;“文明户”评选;“三下乡”活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积极作用: 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㈡细微之处见行动 活动:〈变味的贺卡〉 [学生列举身边的事情] 1、辨别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抵制 活动:〈在社区交流会上……〉 分析反映了社区的哪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 2、积极参与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教学提纲 引言 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例如:歌曲 《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花和大合唱》等,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歌唱祖国》、《在希望的田野上》、《走进新时代》等,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遇到不文明行为时的感受】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文明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 为目的、相辅相成。 ①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的地位。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 ②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 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上述电影的共同特点】 ——属于先进文化(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 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2)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3)什么是发展先进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 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从此——】 观点: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 (4)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①重要性: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 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②基本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尝试对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分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①思想道德建设,②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即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地位) 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 思想道德体系过程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 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 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核心: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原则:集体主义 重点:诚实守信 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列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事例】 (2)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地位)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9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能不能有效地把沉重的人 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现。只有大 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 小结: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同等重 要,不可偏废。 二、灿烂的文明之花 1、神州开遍文明花 【如果你是明凡,你会有哪些感想?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①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创三优”活动: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②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 风易俗活动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 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 2、细微之处见行动 (1)辨别消极文化并自觉抵制 【在我们周围有那些不健康的文化现象?剖析各种不健康文化的种种危害。】 ①色情、淫秽、凶杀、暴力等书刊音像制品;解梦、测名、占卜命运的网站;算命、祭鬼神、等封建迷信 活动;巫婆神汉利用封建迷信骗钱害人;违规占地修坟和兴建庙宇等。 ②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精神文明建设。 面对不健康的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做?(略) (2)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洁净而优美、热情而温馨、活跃而向上、富足而安全的社区靠你我他来共同创造。 【如果你是居委会主任,最想做的三件事是】 【为奥运献上一份“奥运形象规划”】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提纲 引言 小康——最早出自《诗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邓小平首先提出。 一、我们的共同理想 1、走进共同理想 【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 (2)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①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②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2、同绘小康蓝图 【我眼中的小康生活——制作图片】 (1)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联系你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找出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21 世纪头 20 年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 2 1 世纪的头 20 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绘小康蓝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 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 活更加殷实。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文字、图画,描绘美好的未来。】 (4)我们应该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一、 艰苦奋斗 开拓进取 1、 代代相传的精神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你能归纳上述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题吗? 你还能举出哪些反映这一主题的格言警句】 ——艰苦奋斗 ——天才出勤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中国古代神话中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的故事,民间传说中铁杵磨成针、凿壁偷光的美谈,古籍史料中大 禹治水、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的记载,都是这一主题的生动写照。你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说明这一主题?】 ——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 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 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创业精神等等 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1)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几千年来,正是 依靠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艰苦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得到充分体现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如何体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3)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 【例:驻港部队“大渡河连”】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如何看待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问题?】 ——①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 ②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 2、艰苦创业 与时俱进 【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这些都应该成为新时期我 们推进现代化建设,所要大加倡导和发扬的创业精神。——江泽民 (1)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 ①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 要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艰苦奋斗。 ②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 社会越发展,文明越进步,改造世界的工程也就越艰巨。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 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 ③艰苦创业精神是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动力。 【结合实例,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以评析】 (2)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 ①任何时代都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 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②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艰苦创业精神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 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 【A 反思自己的行为 B 在哪些方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C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怎样发扬艰苦创业的精 神?】 第四单元 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 一、本单元的地位 本册的教学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即重点探讨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了解 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这部分 学习内容,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 作为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在人生发展阶段上一些重要的问题,如实现个人理想的 问题,如何应对即将来临的中考问题,如何选择未来的人生道路问题,如何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等。青少 年是祖国的未来,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作为全书的落脚点,体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全书按照个人—— 国家——个人这样的逻辑结构,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关怀的人文精神。 二、探究活动 1.主题探究活动“放飞我们的理想”。 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生活还比较困难的家庭,了解其具体困难,写出自己的观感并相互交流。 3.收集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祖国独立、富强无私奉献的事迹,从中感悟其理想信念的 坚定性。 4.画“理想树”的活动。 三、课时安排 新授 10 课时 探究 1---2 课时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2.能力目标 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 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 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 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我们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 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 的情感; 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请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 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 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注重从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材料中引出令学生信 服的科学结论。善于从学生能接受的角度解答学生的疑惑、消除一些误会。理想的确立、艰苦奋斗精神的 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必求一时之功,而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渗透在 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四、课前准备 对自己的未来有哪些想法?对于未来社会有什么样的向往?美好的向往如何才能变成现实?可以围绕这些理 想、信念等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在课堂上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如家庭大致收人情况、父母亲对自己生活方面的要求、自己一个月的花销等,以利 于在讲述艰苦奋斗等内容时启发学生进行交流、探究。 五.本课内容安排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依据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知道 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2)学生面临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奋斗了几十 年,共产主义理想为什么还没有实现?如何看待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与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什么一些地区、一些人的生活还不是很理想?在二十一世纪, 为什么还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问题在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有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这些 问题,才能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我们国家的国情,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四有”新人。 六.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框 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板书设计 (略) (二)教学过程 1、导入:理想是什么样子呢? 过程: 1)阅读教材 P110 一位中学生、一位老太太、一位女士和一位老大爷的回答 2)谈谈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谈) 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从而 为过渡下文要讲的最高理想做准备。 2、讨论:从无数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事例中,谈一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 过程: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将学生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就在于它所具有的不 可替代先进性。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凝聚起无数优秀分子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洪流之 中,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 3、感悟: 过程:1)从居民住房、生活环境、汽车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祖国重大建设成就等四个方面提供的一组照 片和说明材料,从提供的反映人们的服装、饮食、住房、电视等四个方面的一组老照片,感悟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人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2)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再感受一下: A、今天他们所穿的服装是什么样子? B、买牛奶要不要排上长长的队? C、是不是几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 D、住的房子如何? 3)请他们尝试制作一组照片,切实感受一下。 目的是让他们更好地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更好地体会书本上的知识。 4、交流体会:我们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过程:1)结合书本提供的我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材料,让学生分析、体会。 2)请学生谈谈自己生活环境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目前我国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小康这一现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5、畅谈未来: 过程: 1)请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四个方面,还可以从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国 外的联系等方面想象 2020 年我们国家的美好远景。 2)引导学生思考美好理想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 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同时,有利 于从多个方面把教材知识贯穿起来。 (三)教学反思:略 第二框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一)板书设计(略) (二)教学过程: 1、查一查,议一议: 过程: 1)课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教材中所列举的格言警句的出处及大意。 2)归纳教材中列举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题。 3)请学生列举出与上述主题一致的名言警句。 4)课前要求学生查找我国古代反映艰苦奋斗精神的神话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课上进行交流。 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悟蕴含在这些格言警句中的深刻道理,并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联联系起来。 2、、忆一忆,说一说: 过程: 1)请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忆一忆井冈山革命斗争、长征、延安大生产运动。 2)说一说在这些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 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种种困难,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战胜各种困难 的过程。感悟中国共产党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3、辩一辩:教材 P117 关于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问题的两个观点 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个人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基本国情和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挑战等多方面进行探究, 有利于他们从自身的感悟中体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道理所在。 4、读一读《两代“铁人”的故事》 过程: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两代“铁人”的故事。 2)议一议从两代“铁人”的身上,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在学习上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时代赋予 创业精神的新要求。 5、结合实例,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以评析。 过程: 1)学生阅读教材 P119 提供的材料。 2)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以评析。 目的是通过这一探究活动,将艰苦奋斗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行为。 6、反思、导行: 过程: 1)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这些行为存在的原因。 2)引导学生思考: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又该如何做? 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对本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的知行合一。 (三)、教学反思:略 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教学提纲 引言 ——齐声朗读 一、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1、 给未来插上翅膀 活动一:概述自己的理想(学业、事业、家庭、休闲、自我成长的方面) (1)什么是理想? 理想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 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活动二:O在确定报考研究生以前,小张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O面对别人的嘲笑,小张为什么能够一笑置之? O在确定了报考研究生的目标后,小张的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2)理想的作用 ①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 如果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一种稳定、持久的内在激励,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如果缺乏理想,我们的学 习与生活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甚至会迷失方向。 ②理想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 亿万人民在追求自己理想,特别是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2、通向理想之路 活动三:O你对他们的理想有什么看法? O你认为他们的理想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1)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 (2)如何才能使理想变为现实? 活动四:O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李静遇到了哪些困难? O她能够战胜困难,靠的是什么? O李静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她还需要做些什么? ①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 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这个规划要尽可能长远,这样我们就不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因为找不到 目标而迷失方向;这个规划还要尽可能具体,可以按时间远近、重要程度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这样 一步一个脚印地付出努力,理想就不会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 活动五:O如果杨振宁不放弃做实验论文的初衷,结果可能会怎样? ②具体理想是发展变化的,需要对理想进行适当调整。 我们的具体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有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 己的理想适当进行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推动理想的实现。 ③通向理想的道路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理想可以有很多,但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我们需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 提高自身素质;还需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活动六:O请你用不同颜色的纸剪成树叶形状,贴在树干上,表示拥有能力的状况;以叶片的大小,表示 各项能力的需要程度。 O树下的沉思: 这些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如何? 如何才能实现这些理想? 我目前应该做的事情有哪些? O请你保留这棵树与你一起成长。当这棵“理想树"经历了春夏秋冬,红叶变黄叶,黄叶变绿叶,你的理想 也就一步一步实现了。 二、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1、学习压力新思维 来自学习的压力需要理智地从容应对 活动一:调查同学在压力面前的反映,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1)感到学习压力是正常的 活动二:O面对考试的压力,小晨、小晔、小玉各持什么态度? O不同的态度会对考试和考试成绩产生怎样的影响? (2)学习压力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 消极影响: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3)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 学习没有压力,可能会使我们觉得学习非常轻松,也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动力,止步不前。因此,学习需要 适度的压力,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度加压,增强学习动力。 活动三:O概括上述经历和说法,谈谈你对“压力”的认识。 O同样的课程,有的同学越学越有趣、越轻松,有的同学则越学越觉得是一种负担;有的同学可以连续几 个小时玩游戏仍余兴未尽,一上课却觉得累。这是为什么? ——学习压力常常与我们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有关。 (4)学会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学习本身是艰苦的脑力劳动,作为 有志气的一代,我们理应担起学习的重担。我们了解学习压力,不是要消除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而是要学 会正确对待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 2、从容面对考试 活动四:O小清是否面临过大的压力?压力来自哪里? O你有哪些应对压力的好办法?请说给大家听。 (1)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 面临的考试很重要,或者考试难度过大;他人、自己的过高要求超过了个人的实际能力;仅以考试的成绩 来判断个人的价值…这些都容易导致我们陷入考试焦虑。 (2)考试焦虑的影响 适度的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 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地面对考试。 (3)如何从容地面对考试? 活动五:O你如何看待考试?请试着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心目中的考试。 O对待考试,其他人的看法又是如何? O你认为哪些观念有助于你积极面对考试? ①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考试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督促我们总结学习收获的手段,是检查我们已有学习效果的一把尺子, 当然,也是选拔学生的较公平的标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考试具有偶然性、局限性,一次考试并不能 得出对学业的完整评价,更不应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②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 如果对考试的结果期望过高,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就应该进行适当调整,以减轻心理负担,使自 己的水平得以正常发挥。 活动六:O面对考试,我们要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我的现实水平 对这次考试,我的目标是 家人对我的期望是 如果家人对我的期望超过我的现实水平,我可以 ③要增强自身实力。 考试不仅检验我们的知识、能力水平,也考验着我们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增强自身实力,是获得成功 的重要途径。 活动七:O为了增强实力,你现在可以做些什么? 拟订具体的复习计划; 不轻言放弃任何一科,也不只专攻某一科; 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体力 和充沛的精力; 掌握一些放松情绪的方法; 在成长的过程中,承受学习和考试方面的压力是我们必经的考验,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交出一份令人满 意的答卷。 三、未来道路我选择 1、生活的岔路口 【活动一:O你会面临这样一些选择。】 (1)生活充满选择。 一方面,随着年龄逐渐增长,我们的需求不断扩大,自主能力不断增强,面临的选越来越多;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前人相比我们选择的机会更多,选择面更大。多种多样的选择对我们的选择能力提出 了更高要求。 活动二:O刘杉的苦恼是怎么造成的? O你如何看待他的苦恼? O刘杉的这次选择会对他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 (2)慎重选择人生道路 漫漫人生路,有无数的选择,但关键的只有几步。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 我们要认真对待人生旅途中出现的岔路口,慎重地进行选择。 2、 学会选择 学会承担 活动三:O当这些声音有冲突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O这些声音将促使你做出怎样的决定? ——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合理选择。 活动四:你认为小江在作出选择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1)如何学会最佳的选择? 在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我们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还要 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等等。这样,才能作出最佳选择。 活动五:O填写下面的表格,看看自己拥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O填写上表的基础上,请你进一步分析: *我的不利条件和可能遇到的阻力 *我的优势和可以获得的支持 *我的决定是 *我激励自己的话 (2)勇于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我们在选择中通往不同的道路。不管选择升学还是选择就业,都有各自的理 由。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我们要有勇气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 (3)学会自己选择的意义 学会自己作出选择,我们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在作出合理的选择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或者在作出 错误的选择时,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选择能力。通过不断的自主选择并从中总结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我们 的选择会更为明智,人生会更加积极。 四、拥抱美好未来 1、迎接社会新挑战 活动一:O你能列举出代表最新知识的名词吗? 互联网 纳米 克隆 O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原因是什么 7 O从中体现的当今社会变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O这些新的变化向我们提出了哪些新均挑战? (1)2l 世纪是终身学习时代 人类进入 2l 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这是 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的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 21 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活动二:O生活中需要创新。比一比,谁更富有创新精神: *怎样提升一个杯子的价值? *怎样把冰卖给因纽特人? O创新精神还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例如: *总是力图用更多的方法解数学题; *经常给废旧物品找到新的用途; 附:中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1)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2)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3)敢于质疑,善于质疑;(4)敢于向传统 挑战、向权威挑战;(5)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6)培养动手能力,勤于实践;(7)把创新热情与科学 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2)创新精神的意义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 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活动三:O王选认为,不能团结人的人,很难有大的成就。你赞同他的观点吗?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O王选为什么要再三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O在你的生活中,发挥团队作用具体有哪些表现? (3)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具备了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 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活动四:O飞速发展的社会,对我们青少年的素质还提出了哪些要求?例如: *具有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 *要有开放的胸怀 2、终身学习 持续发展 活动五:填写下表,并谈谈一个人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1)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面临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社会 的挑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活动六:O是什么促使许振超坚持不懈地学习? O他是如何理解学习的? O许振超对待学习的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2)终身学习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 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充实我 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因此,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活动七:O初中生活即将过去,让我们一起进行反思和展望。 *你在学校生活中学到了什么? *其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你对未来的生活有哪些打算?为此你将作出怎样的努力? (3)终身学习对中学生的要求 ①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强了 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确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了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 ②初中毕业以后,无论选择升学还是就业,都是发展之路。从学校走向社会后,终身学习有助于我们成为 一名优秀的劳动者,更有助于我们不断开拓新的发展天地。终身学习,成就自己美好的未来;人人学习, 成就祖国辉煌的明天! 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教案 一、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想的含义;理想的重要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学习压力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 面;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今天的青少年面临越来越多 的选择;进行合理选择的方法和策略;当今时代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终身学习的意义。 2.能力目标 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自己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觉察自己面对学习压力的 各种反应;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学习压力;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调整对考试结果的自我期望;掌握科 学的方法和策略,为自己作出明智的选择;接受社会新事物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等;具备终身学习 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 己的理想付出努力;认识到由于学习压力而产生各种反应是正常的;正确对待学习压力;树立正确的考试 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面对考试;知道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性,慎重地对待人生的一些重要选择,愿意 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 教学重点难点:考前紧张与考试焦虑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以学生的探究活动和老师的点拨指导为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树立正 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提供情境,并加以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更多 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应针对学生思想认识中的误区和盲点进行点拨指导。 四、课前准备 本课的知识性内容并不多,关键是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在理想、考试、终身学习等方面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可事先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调查学生有关理想的想法,并进行归类,以作为上课的“引子”。 调查学生在压力面前的反应。可把此项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由学生组成小组,在较大范围内调查一般同 学在遇到压力面前的生理及心理反应。这里的压力范围比较广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面,总结大家在遇到 压力面前有哪些共同反应,并尝试分析出现这些反应的原因,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入。 调查不同的人对考试的看法。不同身份的人对考试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要求学生采访同学、老师、家人各 两到三位,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总结,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了解家人对“我”的考试期望。课前将此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每位学生调查父母、亲友对自己中考所寄予 的期望是什么,可以是某个具体的分数,也可以是某类学校等,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他人对自己 的期望。 五、本课内容安排的依据 (1)课标的具体要求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正确认识生 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 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 献精神。立志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2)学生面临的问题 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面临考试时,不同程度地陷入考试焦虑;缺乏选择的策略和勇气;缺乏学 习积极性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框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一)板书设计:(略) (二)教学过程: 1、绘制自己的理想树: 过程: 1)让学生回顾自己小时候的理想。 2)请学生谈谈自己现在的理想。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理想接龙”,每个人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理想并相互 交流。 3)指导学生画出自己的理想树。教师可让学生在纸上画一棵树,留下足够的空间填写学业、事业、家庭、 休闲、自我成长方面的目标,并在全班进行交流。提醒学生保留这棵理想树,在本框最后一个活动中将会 继续使用。 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确立更为明确的奋斗目标。 2、“小张报考研究生” 过程: 1)指导学生阅读小张的故事。 2)引导学生思考后面的三个问题,在全班进行探讨和交流。 3)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内在的激励,缺少前进的动力;有了理想,人 生就不会迷失方向,就能在新的希望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目的是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认识理想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3、“他们的理想能够实现吗” 过程: 1)呈现三个情境。 2)分小组探讨后面的问题,每个人充分发表意见。 3)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总结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 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外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局限,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要实现自己的 理想,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付出艰辛的努力。 4、“从老师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过程: 1)呈现故事情境。 2)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对后面问题的认识。 3)教师进行总结:要实现理想,就要把长远目标与具体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明 确现在做的事情对实现长远目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为着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规划既要尽可能长远,又要尽可能具体。 5、“杨振宁的故事” 过程: 1)指导学生阅读杨振宁的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杨振宁为什么要中途放弃做实验论文的初衷? 如果他不放弃自己的初衷,结果可能会怎样? 这则故事对你的启示有哪些? 3)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理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盲目蛮干,而要掌握一定 策略,特别是要善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具体理想作出适当的调整。 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具体理想动态的、发展的。把理想变成现实,不仅需要长远规划,还要根据自己的能 力、兴趣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推动理想的实现。 6、“给理想树添枝加叶” 过程: 1)课前通知学生将前面画的理想树带来,并要求学生事先准备好绿色、黄色和红色彩纸。 2)告诉学生绿色代表自己已经拥有的能力;黄色代表自己正在努力充实的能力;红色代表自己目前缺乏, 还需要培养或学习的能力。将彩色纸剪成树叶的形状,提醒学生用树叶的大小来表示各项能力的需要程度。 3)将树叶贴在理想树相应的位置上,并思考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今后的打算。 4)在全班进行交流,请一些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理想树,教师予以鼓励,并提醒学生保留自己的理想树, 让自己和这棵树一起共同成长。 5)办一期壁报,让学生将自己的理想树展示出来。 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确,理想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做基础。通过这个“理想树”的延伸活动,帮助学生 反省自己实现理想拥有能力的状况,鼓励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朝着理想一步一步迈进。 (三)教学反思:略 第二框 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一)板书设计(略) (二)教学过程: 1、“在压力面前的反应” 活动过程: 1)请学生回忆,在什么情形下感觉到压力的存在?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面临压力心里有什么感觉?身体有什么反应?抓住学生回答的关键词,写在 黑板上。 3)教师进行总结: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的存在,因此而产生一些心理、生理方面的反应,是很多同学都 会遇到的。面对压力要积极应对,不必担心,更不必害怕。 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的存在,因学习压力而产生一些心理、生理的反应,也 是很正常的,要正确面对,积极应对。 2、“面对考试的不同反应” 活动过程: 1)将三个情境呈现给学生。 2)讨论后面的问题,教师进行总结。 目的是是学生认识到,面对考试,态度不同对考试和考试成绩的影响不同,适当的压力非但无害反而有利。 理解要使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获得进步,一定的压力是不可缺少的。 3、“对压力的认识” 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以往的生活中,是否有过面对压力反而表现得更好的经历。 2)进一步探讨有关“压力”的说法,帮助学生认识适度的学习和考试压力有积极的一面。 3)全班共同讨论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压力并不完全是坏事。有时候,压力反而会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鼓励学生掌握缓解 压力的方法。 4、“考试焦虑来自哪里” 活动过程: 1)呈现小清的故事 2)探讨后面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 3)教师总结学生陷入考试焦虑的原因,并帮助学生找到应对考试焦虑的方法。 目的是引导学生分析陷入考试焦虑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探讨应对考试焦虑的方法。 5、“考试观念大家淡” 活动过程: 1)将调查任务课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调查几位学生、老师、家长,请他们谈一谈对考试的看法。 2)在全班进行交流。 3)教师将大家对考试的看法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学生形成积极的考试观念。 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对考试的看法,了解其他人对考试的态度,形成正确的考试观念。 6、“现实水平和家人的期望” 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思考课本上的四个问题。 2)重点探讨如果家人对自己的期望过高,超过了自己的现实水平该如何正确处理。 目的是帮助学生科学平评估自己的现实水平,善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查对考试成绩的期望值,不因 家人对自己过高的期望值而产生老师焦虑感。 7、“增强自身实力” 活动过程: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供的增强自身实力的方法。 2)分小组进行竞赛,看哪些小组提供的增强实力的方法更多,更有效。 3)提醒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 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增强自身实力的具体方法。 (三)、教学反思:略 第三框 未来道路我选择 (一)板书设计(略) (二)教学过程: 1、“生活中的选择” 活动过程: 1)教师说明:生活充满选择,每天我们都生活在选择中。让我们以一天为例,看看普通的一天中,会遇到 哪些选择。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引导学生思考:以前遇到过哪些重要选择?这些选择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当前面临的重要选择是什 么?应该如何面对? 目的是 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充满选择,有些选择每天都会遇到,而有些选择则会对人的一生重要影响。 2、“刘杉的苦恼” 活动过程: 1)将故事情境和问题呈现给学生。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全班进行交流。 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到,选择多了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也对我们的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重要的 选择是我们成长道路中必然要经历的,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要慎重对待。 3、“外来的声音和内心的呼唤” 活动过程: 1)教师说明:初中即将毕业,我们都面临着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选择。是升学还是就业?如果升学,读哪一 类学校?如果就业,将选择哪一中职业?对此我们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周围的人会有一些意见或建议。请 学生将这些想法和意见记录在课本上。 2)在全班进行交流后,教师总结:我们在进行选择时,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要作出明智的选择, 我们不仅要明确自己的想法,了解周围人的意见,还要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和策略。 目的是帮助学生面临重大选择时,了解来自周围人的意见是什么,自己内心的愿望和想法是什么,学会处 理两者之间的冲突,慎重作出选择。 4、“小江的选择” 活动过程: 1)将故事情境呈现给学生。 2)全班进行探讨和交流。在作出选择之前,该作出哪些准备? 目的使学生认识到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 5、“填一填” 活动过程: 1)指导学生填写表格,并思考表格后的问题。 2)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随时予以指导。 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全面衡量个人条件和外在条件是对未来作出选择的重要一步,帮助学生衡量自己在面 对升学和就业的选择时,拥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以作出明智的决定。 6、“困难的选择” 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回忆在过去的经历中,自己认为最困难的一次选择。请学生在一张纸用文字或图画表现出来。 2)分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感到困难的原因,以及自己最后是怎样处理的。 3)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有时候作出选择是困难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 都会带来响应的后果和责任。但我们只有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才能够从中吸取经验和 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选择能力。 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作出选择是困难的,因为时间上没有完美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和责任,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应该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三)教学反思:略 第四框 拥抱美好未来 (一)板书设计(略) (二)教学过程: 1、“您的知识更新了吗?” 活动过程: 1)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些小组知道的代表最新知识的名词最多。 2)结合活动后面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交流,从而把握当今时代的特征,了解时代对青少年提出的 要求。 目的是通过列举代表最新知识的名词,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从中把握当今社会变化发 展的总趋势,感受社会变化对青少年提出的新挑战。 2、比一比: 活动过程: 1)在同学间进行竞赛,看谁能富有创造性地解决课本上提出的两个问题。 2)探讨创新精神还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时时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体会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创新精神。 3、“王选谈团体精神” 活动过程: 1)呈现课本上的故事情境。 2)分小组讨论交流后面的问题。 3)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社会发展需要发挥优势个人的聪明才智,同时更需要发挥团体的力量。 因此,在平时我们就要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 目的使学生认识到团体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4、“说一说” 活动过程: 1)老师提出问题:飞速发展的社会,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前面提到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 神以外,我们青少年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2)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及时进行总结。 目的是帮助学生思考飞速发展的社会,对青少年的素质了哪些更高的要求,使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奋 斗目标。 5、“填一填” 活动过程: 1)请学生根据个人的知识填写表格。 2)分小组进行交流。 3)教师总结,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不断对我们提出新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 的能力。 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青少年只有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 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才能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 6、“许振超谈学习” 活动过程: 1)了解许振超的故事。 2)探讨、交流后面的三个问题 3)教师总结终身学习的意义,鼓励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许振超的事迹,理解终身学习的意义,拓展对“学习”内涵的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 念。 7、“回顾和总结” 活动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 2)请学生思考并进行交流。 3)教师总结:学校学习不仅使我们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强了学习能力。 (三)教学反思: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