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人教 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CO 2 CO 煤炭 燃烧时候,有时候产生 CO 2 有时候会产生 CO , CO 和 CO 2 像是一对亲兄弟。 导入新知 第一课时 二氧化碳分子 一氧化碳分子 结论 : 观察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分子区别在哪里? 组成元素 相同,但 分子不同,物质不同 。 分子构成不同 元素相同 猜猜看: 二氧化碳 和 一氧化碳 的性质是否相同呢? 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3.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思维的严密性。 2. 认识二氧化碳的用途及一氧化碳的毒性。知道温室效应的危害及预防。 探究目的: 设计实验: 实验 6-3 倾倒二氧化碳 实 验 6-4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1. 探究二氧化碳的 密度 是否比空气大。 2. 探究二氧化碳 是否支持燃烧 。 3. 探究二氧化碳 是否溶于水 。 知识点 1 二氧化碳 探究 二氧化碳的性质 探究实验 6-3 倾倒二氧化碳实验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 熄灭。 1.CO 2 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CO 2 密度比空气的大。 现象: 结论: 点击图片 播放 实验视频 【想一想】 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来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吗? 探究实验 6-4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向充满 CO 2 的矿泉水瓶子中加水并振荡 塑料瓶子最终 变瘪 CO 2 能溶于水 二 氧化碳能溶于 水,使 瓶内气压减小,所以瓶会变瘪。 解释: 步骤: 结论: 现象: 点击图片 播放 实验视频 ( Ⅰ )喷稀醋酸 ( Ⅱ )喷水 ( Ⅲ )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 Ⅳ )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探究实验 6-5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Ⅰ 向小花上喷稀醋酸 紫色的石蕊花变为红色 酸可以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 稀醋酸溶液呈酸性 解释: 结论: 现象: Ⅱ 向小花上喷水 紫色的石蕊花不变色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花变为红色 水呈中性 解释: 结论: 现象: Ⅲ 直接放入二氧化碳 紫色的石蕊花不变色 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花变为红色 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呈酸性 解释: 结论: 现象: Ⅳ 向二氧化碳中放入喷水后的小花 将第四朵花取出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 紫色的石蕊花变红,取出在太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花变为红色,太阳光照射后,碳酸分解,红色又变为紫色 结论: 现象: ( 1 )与水反应 CO 2 + H 2 O ==== H 2 CO 3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H 2 CO 3 ==== H 2 O + CO 2 ↑ ( 2 )与石灰水反应 CO 2 + Ca(OH) 2 ==== CaCO 3 ↓ + H 2 O 碳酸钙 CO 2 化 学 性 质 总 结 CO 2 性质小结 主要用途 与石灰水反应 与水反应 氧化性 可燃性 水溶性 密度 色 态 味 物理性质 化 学 性 质 无色无味气体 CO 2 +Ca(OH) 2 == CaCO 3 + H 2 O CO 2 +H 2 O====H 2 CO 3 CO 2 + C ==== 2CO 在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能溶于水 比空气大 高温 灭火 制汽水 温室肥料 化工原料等 CO 2 灭火 尿素 纯碱 汽水 工业原料 光合作用 制冷剂 人工降雨 知识点 2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CO 2 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气体 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 能量不易散失 ,从而使 全球变暖 ,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1. 什么是温室效应 CO 2 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3. 防治措施 尽量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燃料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两极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 气候反常 ,海洋风暴增多 。 土地干旱, 沙漠化面积增大 。 2. 危害 当碳燃烧不充分时,生成一氧化碳。 2C + O 2 2CO 点燃 第二课时 1. 现象 燃烧时发出 蓝色的 火焰。 2CO + O 2 2CO 2 点燃 3. 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 3 一氧化碳 可燃性(与二氧化碳不同) 2. 结论 CO 具有 可燃性 。 ( 1 )黑色的氧化铜变成了红色的铜; ( 2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仔细观察如图实验,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现象 微观解释 一氧化碳 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 氧化反应 , 氧化铜 失去了氧发生了 还原反应 。 CO + CuO Cu + CO 2 △ 化学方程式 CO 分子和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减少,鲜红的动脉血变为暗红。 毒 性 1. 现象 一氧化碳 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 结合能力比氧气强 ,使人体缺少氧气而窒息,甚至死亡。 2. 中毒原因 毒 性 3. 防治措施 用 煤炉取暖时, 注意通风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轻者呼吸大量空气,重者送往医院治疗。 例 利用 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 ,其乐无穷! 小 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a 、 d 为 浸有 紫色 石蕊 试液 的湿润棉花, b 、 c 为用紫色石蕊试液 浸过 的干燥 棉 花 。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 探究二氧化碳的 制 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 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 .通过推压性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 .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 .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 .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连接中考 二氧化碳 B 素养考点 1 例 据 《 中国环境报 》 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 《 巴黎气候变化协定 》 , 2017 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  ) A .二氧化碳 B .单质碳 C .碳元素 D .所有含碳化合物 连接中考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A 素养考点 2 例 三氧化二碳 (化学式 C 2 O 3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草酸,且常温下不稳定,其他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说法错误的是(  ) A . C 2 O 3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4 价 B .三氧化二碳具有还原性 C .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 D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盐 连接中考 一氧化碳 A 素养考点 3 +3 A 基础巩固题 1 . 下列 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 B .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C . C 与 CO 2 反应放出热量 D . CO 和 CO 2 都具有还原性 A 2. 下列 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CO 和 CO 2 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 也 相同 B .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 CO 2 ,不充分燃烧 时 生成 CO C . CO 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 2 用于人工 降 雨 、灭火 D .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 下 碳 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C 3 .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 CO 2 密度比空气大 B . CO 2 不能燃烧 C .蜡烛燃烧生成 CO 2 和 H 2 O D . CO 2 不支持燃烧 基础巩固题 4 .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光合作用 B .供给呼吸 C .制碳酸饮料 D .灭火 B 基础巩固题 能力提升题 1 . 区别 CO 和 CO 2 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通入澄清石灰水 B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C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闻两种气体的味道 D C 2 . 如图为 CO 还原 CuO 的实验装置图(夹持仪器等略)。已知 HCOOH====H 2 O+C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所需 CO 可现制现用 B .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 , 防止 污染空气 C .为保证实验成功,实验一 开始 就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D .此实验 B 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C 中石灰水变浑浊 加浓硫酸 3. 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 进行 CO 还原氧化铜实验。 ( 1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 )实验前先通入 CO 的目的是     ,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 ( 3 )装置图末端的导气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     。 排净空气,防止爆炸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尾气处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CO+CuO===Cu+CO 2 高温 1. 二氧化碳 不燃烧 ,也 不支持燃烧 ,并能 与水反应 。 2.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利用此反应可以用来 检验二氧化碳 。 3. 一氧化碳能够 燃烧 ,具有 还原性 和 毒性 。 4. 温室效应及防治温室效应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作业 内容 教材作业 完成课后 “ 练习与应用 ” 题目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