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中考物理三诊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中考物理三诊试卷【解析版】

- 1 - 2019 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中考物理三诊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列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电风扇 B. 电水壶 C. 电视机 D. 微波炉 2.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 A.成都中考时教室里的温度大约为 60℃ B.成都的快速公交车里空调的额定电功率约为 5×106W C.成都三环路全长为 350km D.一名参加成都中考的考生坐在教室里,地球对他的吸引力约 500N 3.关于能源、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目前世界上的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 C.卫星通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D.“北斗”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4.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于 220V 的电压都是安全电压 B.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C.电冰箱的金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 D.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器消耗的总功率 5.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 2 - A. 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 轮胎上制有花纹 C. 用起瓶器夹紧瓶盖 D. 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6.对图中的四个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响度一定发生变化 C. 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从声音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 D. 放在发声喇叭前的烛焰会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7.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与实物电路对应的是( ) A. B. C. D. - 3 - 8.如图所示是“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始发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启动时相对于站台是静止的 B.列车启动时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列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止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易将安全线内的人“吸”向车发生事故 9.如图是参加 2018 年平昌冬奥会的滑雪运动员从山上加速下滑的情景,在此过程中( ) A.运动员的机械能总量一定增加 B.运动员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C.运动员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D.运动员穿上滑雪板,是为了增大对雪地的压强 10.小秦放学回家,自己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闻到了面条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 B.煮面条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 C.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面条没有粘到一起,表明分子间有斥力 11.如图所示,当 ab 水平向外运动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关于接下来的实验, 描述正确的是( ) A.保持 ab 不动,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 B.使 ab 竖直向上运动,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 C.使 ab 竖直向下运动,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 D.使 ab 水平向里运动,电流表的指针会偏转 12.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电流 B.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现象制成的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它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4 - 13.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只能在一定温度时才能发生 B.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14.轿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后可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当轿车启动,开关 S1 闭合,日间行车灯 L1 发光,如果开关 S2 再闭合,近灯光 L2 可同时发光,在下列图中所示的电路中,符合 上述情况的是( ) A. B. C. D.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闭合开关 S 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1 两端的电压小于 R2 两端的电压 B.通过 R1 的电流小于通过 R2 的电流 C.R1 两端的电压大于 R2 两端的电压 D.通过 R1 的电流大于通过 R2 的电流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2 分) 16.小明用学过的测量仪器进行了一些实际测量(如图所示),其温度测量值为 ℃, 长度测量值为 cm。 17.如图 1 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 2 所示,为 V,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 5 - 18.如图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 笔的压力是 (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用力压时,两个手指的感觉 不同,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 19.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 A 处恰好看不 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 A 处又看到硬币,这是利用 了光的 现象,此时小明看到的是硬币的 (选填“虚” 或“实”)像。 20.在一些商场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 烘干,如图所示,这主要是利用了 、 和增大液体 表面积的方法加快水的蒸发。 21.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满水,水中漂浮着一只玩具鸭,且水深为 0.3m, 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 Pa;用手将玩具鸭向水里下按,则玩具鸭 所受浮力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2.如图,工人利用滑轮组将 200N 的重物向上匀速提升到 2m 高的平台上,则他 所用的拉力为 N,拉力所做的功为 J.(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 擦) 23.李芳家的电能表上标着“600r/(kW•h)”字样,她用这个电能表来测量电热 水壶的功率:她断开了家中其它用电器,仅让电热水壶工作,2min 内电能表转了 18r, 则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是 kW•h,电功率是 W。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 16 分) 24.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 OB 画出入射光线 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 6 - 25.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磁感线的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 N 极和电源的“+”极。 26.如图所示是一款新研发的机器人,它的质量为 1.5kg,在水平地面行驶的最高速度可达 到 0.1m/s。(g 取 10N/kg) (1)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与地面的受力面积是 1×10﹣3m2,此时它对水平地面 的压强是多少? (2)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最高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 10N,此时牵引力的功 率是多少? 2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20 Ω .闭合开关 S,断开开关 S1,电流表示数是 0.3A; 若再闭合 S1,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 0.2A,则电源电压为 V,R2 的阻值为 Ω .当 S、S1 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W。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 2 分,共 22 分) 28.如图所示,使用斜面、毛巾、棉布、木板和小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分别 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能够使小车到达水平面起始端的速度相 同。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 上运动的距离越 ; (2)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对小车没有阻力,则小车将做 运动; - 7 - (3)通过此实验探究还可以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而是 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 29.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 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 是: 。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 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 木块的 g。 ② 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 出溢出水的质量为 30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 cm3.(已知 ρ 水=1.0xl03kg/m3) ③ 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 g/cm3。 30.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步骤 a.按图所示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 P 应置于最 端;b.滑片 P 移到适当位 置,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 R0 两端的电压 U1;c.保持滑片 P 不动,用电压表测出 L 两 端的电压 U2; d.保持滑片 P 不动,用电压表测出 A、B 两点之间的电压 U; e.移动滑片 P 的位置,重复步骤 b、c、d 两次。 (2)讨论交流: a.按图接好电路时,闭合开关 S,无论怎样移动滑片 P,灯泡都不亮,但此时电压表有 读数,经检查:除灯 L 和定值电阻 R0 外,其余元件都没问题,则电路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 8 - (请将两种可能填写完整),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应将电压表接 (选填“L”或“R”) 两端; b.实验过程中,滑片 P 向左移动过程中,灯泡的亮度 (选填“变亮”、“变暗” 或“不变”)。 c.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各个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器 两端电压之和;另一小组的小芳通过实验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各个电器两端的电压不 相等,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器两端电压之和。你认为 的结论更合理,理由是 。 五、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 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2 分,选对但未选全得 1 分,凡有错选或不选得 0 分.)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为零 B.能量守恒只适用于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C.煤的热值大于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太阳的能量来自于核聚变,氢弹也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3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跟物 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6cm B.当 u=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 u=20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33.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同时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加热时间都为35分钟,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9 - A.甲物质的比热容随着温度升高在变小 B.在固态时,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C.在 10~25min 内,乙的内能保持不变 D.甲和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等 34.如图所示,婷婷同学用 20N 的水平拉力 F 拉滑轮,使足够长的木板 A 以 0.2m/s 的速度 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 B 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N.若不计滑轮 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6N,方向为水平向右 B.木板 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4N,方向水平向右 C.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 F 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将增大 D.拉力 F 做功的功率为 2W 35.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15V,电流表量程为“0~0.6A”和“0~3A”,R0 为定值电 阻,可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分别为“25 Ω 2A”和“10 Ω 3A”。P 置于中点 A,闭合开关 S, 电流表指针指到满偏刻度的三分之二位置,然后将 P 从 A 移到最左端 B,两表示数的 I ﹣U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 A.定值电阻 R0 的阻值为 10 ΩB.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为“0~0.6A” C.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 Ω 3A” D.定值电阻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2.25W 六、综合题(共 2 小题,满分 10 分) 36.小邦和小册在学校科技社团活动中了解到:电源是持续供电的装置,电源内部也是一段 - 10 - 电路,也有电阻,它被称为电源的内电阻,简称内阻;可以把电源看成由一个电压为 E 的理想电源与一个阻值为 r 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 为了测量 E 和 r,小邦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电路。已知 R1=1.5 Ω ,R2=2 Ω ,当闭合开 关 S、S1,断开开关 S2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4.5V;当闭合开关 S、S2,断开开关 S1 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 4.8V。 (1)理想电源电压 E= V。 (2)电源的内电阻 r= Ω 。 小册想到用图象反映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是物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于是他设计了如图 丙所示电路,通过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测出多组电压、电流的数据,作出电压与电流的 关系图象,如图丁所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3)利用欧姆定律,可以得出理想电源电压 E、电源的内电阻 r、电压表示数 U、电流 表示数 I 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U= 。 (4)分析图丁所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A.该直线与纵轴交点的值表示电源短路时的电流值 B.该直线与横轴交点的值表示理想电源电压 E C.该直线的斜率反映电源的内阻 r 的大小 D.该直线斜率越大,所测电源的内电阻越大 37.将一轻质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正方体物体 A、B 表面的中央,构成一个连接体,把正 方体物体 B 放在水平桌面上,当物体 A、B 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原长缩短了 1cm, 如图甲所示。现将连接体放入水平桌面上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与容器底始终接触(不 密合),再向容器中缓慢倒入一定量的水,待连接体静止时,连接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恰好 为 0.已知物体的边长均为 10cm,物体 A、B 的密度之比为 1:9,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 为 200cm2,弹簧原长为 10cm,弹簧所受力 F 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L(即弹簧的长度 与原长的差值的绝对值)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上述过程中弹簧始终在竖直方向伸缩,不 - 11 - 计弹簧的体积及其所受的浮力,g 取 10N/kg,求: (1)物体 A 的重力; (2)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连接体对桌面的压强; (3)为达到题中要求,需要向容器内倒入水的质量。 - 12 - 2019 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中考物理三诊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2 分)下列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电风扇 B. 电水壶 C. 电视机 D. 微波炉 【分析】做功总是伴随着能量的转化,电功也不例外。用电器消耗了电能,获得了其它 形式的能量,就是一个电流做功的过程。 【解答】解: A、电风扇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故 A 不符合题意; B、电水壶是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故 B 符合题意; C、电视机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声能、光能和内能,故 C 不符合题意; D、微波炉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做功的实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2 分)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 A.成都中考时教室里的温度大约为 60℃ B.成都的快速公交车里空调的额定电功率约为 5×106W C.成都三环路全长为 350km D.一名参加成都中考的考生坐在教室里,地球对他的吸引力约 500N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 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A、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 15℃﹣30℃之间,故 A 不符合实际; B、快速公交车里空调的额定电功率约为 1×103W,故 B 不符合实际; - 13 - C、成都三环路全长约为 51 公里,故 C 不符合实际; D、一名中学生质量约 50kg,地球对他的吸引力 G=mg=50kg×10N/kg=500N,故 D 符 合实际。 故选:D。 【点评】本题采用估算法和排除法,根据生活经验排除不可能的数据,也是对学生估测 能力和对物理量掌握能力的考查。 3.(2 分)关于能源、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目前世界上的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 C.卫星通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D.“北斗”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分析】(1)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 再生的能源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 (2)核电站的原理是通过核裂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 (3)(4)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解答】解: A、太阳能能源源不断的获得,属于可再生能源,故 A 错误; B、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释放能量的,不是利用核聚变。故 B 错误; CD、电磁波能传递信息,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 航的,故 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核电站的原理、电磁波的应用及传播特点、光纤通信、可再生 能源的掌握情况,需要准确记忆。 4.(2 分)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于 220V 的电压都是安全电压 B.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C.电冰箱的金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 D.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器消耗的总功率 【分析】(1)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家庭电路电压为 220V; (2)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一是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 14 - (3)对于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一定接地,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 (4)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电功)的仪表。 【解答】解: A、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故 A 错误; B、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是由于电流过大,其原因除了短路外,还可能是用电器的 总功率过大,故 B 错误; C、电冰箱的金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防止金属外壳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故 C 正确; D、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不是电功率,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安全用电知识、电能表的作用、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加 强用电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5.(2 分)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 轮胎上制有花纹 C. 用起瓶器夹紧瓶盖 D. 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分析】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 替滑动。 - 15 - 【解答】解: A、给自行车车轴承中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 A 正确;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 B 错; C、用起瓶器夹紧瓶盖,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 C 错; D、防滑垫表面做的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 D 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体现了物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6.(2 分)对图中的四个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响度一定发生变化 C. 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从声音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 D. 放在发声喇叭前的烛焰会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 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 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3)减弱噪声有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4)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所以听不到罩内的声音。 故 A 正确; - 16 - B、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此时钢尺振动的幅度是相同的,所 以响度不变。故 B 错误; 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避免产生噪声。故 C 错误; D、喇叭发声时,放在前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通过不同的物理情景考查了声与能量、声音的传播、减弱噪声的方法以及 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要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 7.(2 分)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与实物电路对应的是( ) A. B. C. D. 【分析】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电流表测量灯泡 L1 的电 流,据此分析。 【解答】解: 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电流表测量灯泡 L1 的电流, A、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电流表测量灯泡 L1 的电流,符合题意; B、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不合题意; C、两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灯泡 L2 的电流,不合题意; D、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 L2 支路,而实物图中的开关控制干路,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实物图选择电路图,关键是明白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连接情况, - 17 -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难点也是重点,并且是中考必考内容。 8.(2 分)如图所示是“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始发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启动时相对于站台是静止的 B.列车启动时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列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止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易将安全线内的人“吸”向车发生事故 【分析】(1)若物体的位置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 若是位置没有变化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2)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4)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比较人和列车之间的压强以及人外 侧的压强的大小。 【解答】解: A、列车启动时,列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列车相对于站台是运动的, 故 A 错误; B、地铁列车启动时速度越来越快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列车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 B 错误; C、列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列车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 C 错误; D、人离进站的列车比较近时,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 人受到外侧压强大于人内侧受到的压强,人在较大的压强差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向列车而 发生事故,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是一道综合性题目,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即可正确解题。 9.(2 分)如图是参加 2018 年平昌冬奥会的滑雪运动员从山上加速下滑的情景,在此过程 - 18 - 中( ) A.运动员的机械能总量一定增加 B.运动员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C.运动员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D.运动员穿上滑雪板,是为了增大对雪地的压强 【分析】(1)(2)(3)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 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 (4)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 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解答】解: ABC、运动员加速下滑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运动员的动能增大,高度减小, 重力势能减小;运动员加速下滑是因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于存在摩擦,克服摩擦 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故 AC 错误,B 正确; D、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增大了与雪地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对雪地的压强,故 D 错 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减小压强的方法的认识和理解,是一道综 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关键是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10.(2 分)小秦放学回家,自己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闻到了面条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 B.煮面条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 C.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面条没有粘到一起,表明分子间有斥力 【分析】(1)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 (3)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 19 - (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A、扩散能够在气体、液体和固态中发生,故 A 错误; B、煮面条时,主要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故 B 错误; C、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剧烈,内能增加,故 C 正确; D、面条没有粘到一起,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分子间的引力很小,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应用,考查了我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11.(2 分)如图所示,当 ab 水平向外运动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关于接下来 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保持 ab 不动,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 B.使 ab 竖直向上运动,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 C.使 ab 竖直向下运动,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 D.使 ab 水平向里运动,电流表的指针会偏转 【分析】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指针偏转方向改变,说明感应 电流的方向改变; 感应电流方向的决定因素有两个:导体的运动方向;磁场方向。两者中只要改变其中的 一个,感应电流的方向就发生改变。两者同时改变电流方向不变。 首先根据原来的操作确定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然后将下列操作与原来的操作进 行对比即可判定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是否改变。 【解答】解:在原来的操作中,磁场方向是沿竖直方向,导体 ab 向外运动,此时电流表 的指针向左偏转。 A、在该操作中,磁场方向不变,ab 不动,没有切割磁感线,故 A 错误; BC、使 ab 竖直向上或向下运动,此时导体的运动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平行,没有切割磁 感线,根据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可知,此时电路中不产生感应电流不指针应该不偏转, 故 BC 错误。 - 20 - D、使 ab 水平向里运动,与原来的操作相比,有一个因素发生了改变,所以感应电流的 方向应该改变,即电流表的指针应向右偏转。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以原来的操作为基准点,只要明确了现在的操作中与原来的操作中哪一个因素 发生了改变,结合感应电流方向与两个决定因素的关系,就可以解决此题;明确磁场方 向、导体运动方向、感应电流方向的具体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2.(2 分)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电流 B.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现象制成的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它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奥斯特实验、电动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 【解答】解: A、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才能产生感应电流,所以,闭合电 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不一定会产生电流,故 A 错误;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 B 错误; C、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现象制成的,故 C 正确;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它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在学习物理规律是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13.(2 分)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只能在一定温度时才能发生 B.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分析】(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并在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晶体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不变; (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4)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 【解答】解:A、蒸发是没有温度要求的,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蒸发现象,故 A - 21 - 错误。 B、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故 B 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了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 C 错误。 D、用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 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和晶体与非晶体,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4.(2 分)轿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后可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当轿车启动,开关 S1 闭合,日间 行车灯 L1 发光,如果开关 S2 再闭合,近灯光 L2 可同时发光,在下列图中所示的电路中, 符合上述情况的是( ) A. B. C. D. 【分析】由题意可知,当汽车启动时,S1 闭合,日间行车灯 L1 发光,再闭合 S2,近灯光 L2 可同时发光,说明 L1 与 L2 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且 S1 位于干路,S2 位 于 L2 支路,据此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 22 - 【解答】解: A.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 S1 时,两灯泡均不亮,故 A 不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 S1 时,两灯泡都亮,再闭合 S2 时,L1 不亮,故 B 不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 S1 时,近灯光 L2 亮,再闭合 S2 时,日间行车灯 L1 亮,故 C 不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 S1 时,日间行车灯 L1 亮,再闭合 S2 时,近灯光 L2 亮,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设计,对于该题型的题目可以根据题意找出符合要求 的电路图即可。 15.(2 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闭合开关 S 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1 两端的电压小于 R2 两端的电压 B.通过 R1 的电流小于通过 R2 的电流 C.R1 两端的电压大于 R2 两端的电压 D.通过 R1 的电流大于通过 R2 的电流 【分析】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由欧姆定律分析通过 R1 和 R2 的电流。 【解答】解:AC、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即 R1 两端的电压小等于 R2 两端的电压,故 AC 错误; BD,由 I 可知,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越小,由于 R1>R2,所以,通过 R1 的电 流小于通过 R2 的电流,故 B 正确,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2 分) 16.(4 分)小明用学过的测量仪器进行了一些实际测量(如图所示),其温度测量值为 37.8 ℃,长度测量值为 1.40 cm。 - 23 - 【分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 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 (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 0 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 0 开始,要 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 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1)体温计上,1℃之间有 10 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 0.1℃,所以此温度计 的分度值为 0.1℃;液柱对应 37℃后第 8 条刻度线,为 37.8℃; (2)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木块左侧与 2.00cm 刻度线对齐,右侧与 3.4cm 对齐,估读为 3.40cm,所以铅笔的 长度为 L=3.40cm﹣2.00cm=1.40cm。 故答案为:37.8;1.40。 【点评】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 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 刻度尺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 值即可。 17.(4 分)如图 1 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 2 所示,为 2.5 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电阻 R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 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 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压表的示数,根据滑片的移动确定接 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电阻 R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 R 两端的电压,电流 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 24 - 由图 2 可知,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分度值为 0.1V,示数为 2.5V;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2.5;变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读数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判断好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电 阻的变化是关键。 18.(4 分)如图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是 平衡力 (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用力压时,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说明在压力一 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受力面积 有关。 【分析】从铅笔所处的平衡状态入手,分析两手指的受力大小关系。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和接触面的面积有关。 【解答】解: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据题可知,右边 手指更疼,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故答案为:平衡力;受力面积。 【点评】此题以铅笔为实验材料综合考查了力学的多个知识点,设计的内容较全面,体 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 19.(4 分)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 A 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 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 A 处又看到硬币,这是利用了光的 折射 现象,此时小明看 到的是硬币的 虚 (选填“虚”或“实”)像。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进入人 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就看到了物体的虚像。 【解答】解: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 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 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 A 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 - 25 - 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故答案为:折射;虚。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光的反射和 光的折射,二者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 20.(4 分)在一些商场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 这主要是利用了 提高液体的温度 、 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 和增大液 体表面积的方法加快水的蒸发。 【分析】热风干手器快速把手烘干,说明手上的水分很快被蒸发掉了。因此从影响蒸发 快慢的因素入手去分析此题。 【解答】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 气的流动速度; 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吹出的风使 手表面空气流动快,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所以它能很快把手烘干。 故答案为:提高液体的温度;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 【点评】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 流动速度。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考查,经常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 哪些因素有关?在这种题目中往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21.(4 分)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满水,水中漂浮着一只玩具鸭,且水深为 0.3m,则水对容 器底的 压强是 3000 Pa;用手将玩具鸭向水里下按,则玩具鸭所受浮力 变大 (选填“不 变”、变大”或“变小”)。 【分析】(1)运用液体压强公式 p= ρ gh,可求压强大小。 - 26 - (2)根据 F 浮= ρ gV 排分析玩具鸭所受浮力变化。 【解答】解: 水深为 h=0.3m,则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为:p= ρ gh=1000kg/m3×10N/kg×0.3m=3000Pa; 用手将玩具鸭向水里下按,玩具鸭排开水的体积增大,由 F 浮= ρ gV 排可知玩具鸭所受浮 力变大。 故答案为:3000;变大。 【点评】此题考查液体压强的计算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22.(4 分)如图,工人利用滑轮组将 200N 的重物向上匀速提升到 2m 高的平台上,则他所 用的拉力为 100 N,拉力所做的功为 400 J.(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 【分析】图中使用的是滑轮组,并且作用在动滑轮的绳子条数为 2,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 利用 F G 求拉力;然后根据 s=nh 即可求出自由端绳子移动的距离,则直接利用 W= Fs 即可求出拉力所做功。 【解答】解: 由图知,n=2, 因为不计绳和动滑轮重及摩擦, 所以工人所用的拉力: F G 200N=100N; 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2×2m=4m, 工人拉力所做的功: W=Fs=100N×4m=400J。 故答案为:100;400。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拉力的大小,注意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时,拉力等于物重的 n 分之一;求做功多少的时候重点是注意求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3.(4 分)李芳家的电能表上标着“600r/(kW•h)”字样,她用这个电能表来测量电热水 壶的功率:她断开了家中其它用电器,仅让电热水壶工作,2min 内电能表转了 18r,则 - 27 - 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是 0.03 kW•h,电功率是 900 W。 【分析】600r/kW•h 表示的是电路中每消耗 1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 600r,或者 表示电能表每转 1r,电路中消耗 뿘뿘 kW•h 的电能,求出转盘转 18r 电路中消耗的电能, 然后根据 P 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解答】解:转盘转动 18 转消耗电能: W 뿘᝟ 뿘뿘᝟ݎ 0.03kW•h; 用电器的功率: P 뿘݇뿘ܹݎ 뿘 0.9kW=900W。 故答案为:0.03;900。 【点评】本题考查电功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重点是理解电能表 参数的物理意义,解题过程中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 16 分) 24.(2 分)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 OB 画出入射光线 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 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解答】解:过反射点作法线,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在法线左侧画 出入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入射角, 已知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60°,所以反射角为 90°﹣60°=30°,则入射角也为 30°,如图所示: 【点评】作反射图时,先确定反射点,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 侧画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注意完成题目的要求。 - 28 - 25.(2 分)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磁感线的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 N 极和电源的“+”极。 【分析】 ① 根据图中磁感线方向,先判断螺线管的两个磁极。 ② 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解答】解: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 N 极发出,最后回到 S 极。所以螺线管 的右端为 N 极,左端为 S 极。根据安培定则:伸出右手,使右手大拇指指示通电螺线管 的 N 极,则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即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的。所以 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 故答案为: 【点评】安培定则涉及三个方向:磁场方向;电流方向;线圈绕向。告诉其中的两个方 向可以确定第三个方向。 26.(6 分)如图所示是一款新研发的机器人,它的质量为 1.5kg,在水平地面行驶的最高速 度可达到 0.1m/s。(g 取 10N/kg) (1)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与地面的受力面积是 1×10﹣3m2,此时它对水平地面 的压强是多少? (2)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最高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 10N,此时牵引力的功 率是多少? 【分析】(1)知道机器人的质量,根据 G=mg 求出受到的重力; 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又知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即受力面积,根据 p 求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29 - (2)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最高速度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根据 P Fv 求出此时牵引力的功率。 【解答】解:(1)机器人受到的重力: G=mg=1.5kg×10N/kg=15N; 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F 压=G=15N,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压 뿘᝟ 뿘ܹ 1.5×104Pa; (2)因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最高速度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F=f=10N, 此时牵引力的功率: P Fv=10N×0.1m/s=1W。 答:(1)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1.5×104Pa; (2)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最高速度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是 1W。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和压强、功率的计算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是功率公 式 P=Fv 的应用和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27.(6 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20 Ω .闭合开关 S,断开开关 S1,电流表示数是 0.3A;若再闭合 S1,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 0.2A,则电源电压为 6 V,R2 的阻值为 30 Ω .当 S、S1 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3 W。 【分析】(1)闭合开关 S,断开开关 S1,电路为 R1 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 (2)若再闭合 S1 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即为 R2 支路的电流,进一步可知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 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 R2 的阻值,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电流,根据 P= UI 求出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 30 - 【解答】解:(1)闭合 S,断开 S1 时,电路为 R1 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 R1 的电流, 由 I 可得,电源的电压: U=I1R1=0.3A×20 Ω =6V; (2)若再闭合 S1 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通过 R1 的电流不变,仍然为 0.3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电流表示数变化了 0.2A, 所以,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则通过 R2 的电流 I2=0.2A,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R2 的阻值: R2 뿘݇ 30 Ω , 此时干路中的电流: I=I1+I2=0.3A+0.2A=0.5A,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P=UI=6V×0.5A=3W。 故答案为:6;30;3。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能判断出 开关 S1 时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即为通过 R2 支路的电流。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 2 分,共 22 分) 28.(6 分)如图所示,使用斜面、毛巾、棉布、木板和小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分别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能够使小车到达水平面起始端的速 度相同。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 上运动的距离越 远 ; (2)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对小车没有阻力,则小车将做 匀速直线 运动; (3)通过此实验探究还可以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而是 改变 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 - 31 - 【分析】(1)(2)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小车受到了摩擦阻力,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的大小,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据此推理出阻力为零时的 运动情况; (3)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 【解答】解:(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2)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即小车不受力,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做匀速直 线运动;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 故答案为:(1)远;(2)匀速直线;(3)改变。 【点评】本题通过“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考查了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以 及严谨的科学观,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实验中多注意分析实验的方法。 29.(8 分)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 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 是: 游码未归零 。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 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 木块的 18.6 g。 ② 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 出溢出水的质量为 30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 30 cm3.(已知 ρ 水=1.0xl03kg/m3) ③ 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 0.62 g/cm3。 - 32 - 【分析】(1)调节平衡前,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然 后调节平衡螺母;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 值; (2)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木块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木块 的体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求出木块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木块的密度。 【解答】解:(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 端的零刻线处,该同学未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2)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 m=10g+5g+3.6g=18.6g; 根据公式 ρ 得,排开水的体积 V 水=V 木 水 水 ܹ뿘᝟ ᝟ܹ݃ 30cm3,所以木块的密度 ρ 木 木 뿘݇᝟ ܹ뿘ܹ݃ 0.62g/cm3; 故答案为: (1)游码未归零; (2)18.6;30;0.62。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计算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是知道金属块没入水 中排开水的体积就是自身的体积,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30.(8 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步骤 a.按图所示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 P 应置于最 右 端;b.滑片 P 移到适当位 置,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 R0 两端的电压 U1;c.保持滑片 P 不动,用电压表测出 L 两 端的电压 U2; d.保持滑片 P 不动,用电压表测出 A、B 两点之间的电压 U; e.移动滑片 P 的位置,重复步骤 b、c、d 两次。 (2)讨论交流: a.按图接好电路时,闭合开关 S,无论怎样移动滑片 P,灯泡都不亮,但此时电压表有 读数,经检查:除灯 L 和定值电阻 R0 外,其余元件都没问题,则电路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 33 - 灯泡 L 短路或 R0 断路 (请将两种可能填写完整),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应将电压表接 R (选填“L”或“R”)两端; b.实验过程中,滑片 P 向左移动过程中,灯泡的亮度 变亮 (选填“变亮”、“变暗” 或“不变”)。 c.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各个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器 两端电压之和;另一小组的小芳通过实验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各个电器两端的电压不 相等,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器两端电压之和。你认为 小芳 的结论更合理,理由是 采 用不同阻值的电阻进行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 【分析】(1)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关,要求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目的是保 护电路; (2)a、灯不亮说明灯泡短路或某处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和电源连接的部 分电路无断路;为进一步判断故障,可以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两端,根据电压表示 数情况判断故障原因。 b、据滑片的移动方向,判断出电阻的变化关系,进而判断出电流关系即可; c、为了得出普遍规律,实验中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用电器多次测量,小明实验中,定值电 阻和小灯泡的阻值相同,容易得出串联电路各用电器电压相等的错误结论。实验中要求 所选器材规格不同,这样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解答】解:(1)实验中,开关闭合之前,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将滑动变阻器调 到最大阻值处,即最右端; (2)a、由图可见,电压表与定值电阻 R0 并联,灯泡不亮,电压表有读数,说明灯泡 L 短路或 R0 断路;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应将电压表接在 R 两端并观察电压表有无示数,如 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是灯泡 L 短路,如电压表无示数说明是电阻 R0 断路; b、实验过程中,滑片 P 向左移动过程中,电阻变小,故电流变大,灯泡变亮; c、小明的结论中“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是不合理的,只有串联两个电 阻的阻值相等时,才会得出这个结论,因此只是特殊情况,不是普遍规律;应该像小芳 - 34 - 那样,采用不同阻值的电阻进行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1)右;(2)a、灯泡 L 短路或 R0 断路;R;b、变亮;c、小芳;采用不同阻 值的电阻进行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点评】此题考查了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故障分析等内容,解题时要围绕串联电路的 电压规律去分析得出结论,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学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开关都必须是断开 的;实验中既要选择不同规格的用电器又要选择阻值不同的用电器,发现共同点,这样 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才有说服力。 五、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 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2 分,选对但未选全得 1 分,凡有错选或不选得 0 分.) 31.(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为零 B.能量守恒只适用于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C.煤的热值大于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太阳的能量来自于核聚变,氢弹也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分析】(1)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的物体放出热量, 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2)能量即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3)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 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4)太阳内部不停地进行着热核反应(氢聚变为氦),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氢弹也 是根据其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 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所以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其内能不为零,故 A 错 误; B、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自然界中任何形式能的相互转化,故 B 错误; 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说明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煤和木柴,煤放出的热量多, 但不能说明烧煤比烧木柴产生的热量多,因产生热量的多少还与燃料的质量有关,故 C 错误; D、太阳释放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内部发生的核聚变,向外界不断的释放光和热,氢弹也是 - 35 - 根据核聚变原理制成的,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机械能,内能,热值以及核能是一道基础题。 32.(2 分)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 离 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6cm B.当 u=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 u=20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 透镜的焦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 小。 【解答】解:A、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16cm 时, 所以 f=8cm。A 错误。 B、当 u=12cm 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错误。 C、当 u=20cm 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C 错误。 D、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D 正确。 故选:D。 【点评】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之间的 关系,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33.(2 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同时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 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 35 分钟,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36 - A.甲物质的比热容随着温度升高在变小 B.在固态时,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C.在 10~25min 内,乙的内能保持不变 D.甲和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等 【分析】(1)相同的时间内,甲的温度升的越高,甲的温度变化量越小;根据公式 Q= cm△t 可知甲物质的比热容随着温度升高在变大; (2)根据公式 Q=cm△t 在质量、吸收的热量一定时,温度变化值大的比热容小;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4)根据公式 Q=cm△t 可知当比热容相同,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 等。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相同的时间内,甲的温度变化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越来越 小,根据公式 Q=cm△t 可知甲物质的比热容随着温度升高在变大,故 A 错误; B、根据公式 Q=cm△t,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甲乙都在固态时,加热相同的时 间它们吸收的热量也是相等的,甲升高的温度值小,所以甲的比热容大;故 B 正确; C、在 10~25min 内,加热乙的温度不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故 C 错 误; D、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比热容不同据公式 Q=cm△t 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不相等,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热力学公式,以及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难度不 大。 34.(2 分)如图所示,婷婷同学用 20N 的水平拉力 F 拉滑轮,使足够长的木板 A 以 0.2m/s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 B 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N.若不 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37 - A.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6N,方向为水平向右 B.木板 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4N,方向水平向右 C.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 F 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将增大 D.拉力 F 做功的功率为 2W 【分析】(1)已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得到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滑轮受到的拉力; 已知物体移动的速度,可以得到手拉滑轮的速度;已知拉力和速度,利用公式 P=Fv 可 以得到拉力的功率; (2)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解: A、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6N,因为物体 B 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 平衡力,所以物体 A 对物体 B 的摩擦力也是 6N,水平向右,故 A 正确; B、物体 A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拉力和物体 B 对 A 的向左的摩擦力以及地面对 A 的 向左的摩擦力,由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6N,手拉滑轮的力为 F=20N,则木板 A 受到的 地面的摩擦力为 f 2N 뿘᝟ 6N=4N,水平向左,故 B 错误; D、手拉滑轮的速度为 v 0.2m/s=0.1m/s,所以拉力的功率为 P=Fv=20N×0.1m/s =2W.故 D 正确; C、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 F 增大,但是 AB 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 AB 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变。故 C 错误。 故选:AD。 【点评】此题考查了动滑轮的特点、功率的计算、二力平衡的应用和做功满足的条件等 力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35.(2 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15V,电流表量程为“0~0.6A”和“0~3A”,R0 为定值电阻,可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分别为“25 Ω 2A”和“10 Ω 3A”。P 置于中点 A,闭 合开关 S,电流表指针指到满偏刻度的三分之二位置,然后将 P 从 A 移到最左端 B,两 表示数的 I﹣U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 - 38 - A.定值电阻 R0 的阻值为 10 ΩB.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为“0~0.6A” C.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 Ω 3A” D.定值电阻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2.25W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 R0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 R0 两端的电压,电 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 P 在 A 和 B 点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利用欧姆定 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图乙得出电流的关系,即可得出电阻与变阻器的电阻关系, 最后根据 P 置于中点 A 时电流表指针指到满偏刻度的三分之二位置判断出电路中的可能 电流值,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由 P=UI 求定值电阻消耗的最 小电功率。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 R0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 R0 两端的电压, 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当滑动变阻器 P 置于中点 A 时,电路中的电流: IA 뿘 , 将 P 从 A 移到最左端 B 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为 0,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B 뿘 , 由图乙可知:IA ܹ IB, 即: 뿘 ܹ 뿘 , 解得:R=R0, 由于 P 置于中点 A,电流表指针指到满偏刻度的三分之二位置,即 IA 的可能值为 0.4A 或 2A; 根据 IA ܹ IB 可知: IB 的可能值为 0.6A 或 3A; - 39 - 得 R 与 R0 可能值为: R01 뿘 뿘݇ 25 Ω ;R02 뿘 ܹ 5 Ω ; 根据题意可知:所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5 Ω 2A”,可得电流表选择的是 0~0.6A 量程, R=R01=25 Ω ,故 AC 错误、B 正确; 由 P=UI=I2R 可知,当滑片 P 于最右端时,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且与 R 串联, R=R0=25 Ω ,可得 UR=U0 U 15V=7.5V, 此时 R 消耗的电功率 P 小 ͹݇뿘 뿘Ω 2.25W,故 D 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灯泡 的额定电压和电流表的量程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要会从图象中获取信息。 六、综合题(共 2 小题,满分 10 分) 36.(4 分)小邦和小册在学校科技社团活动中了解到:电源是持续供电的装置,电源内部 也是一段电路,也有电阻,它被称为电源的内电阻,简称内阻;可以把电源看成由一个 电压为 E 的理想电源与一个阻值为 r 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 为了测量 E 和 r,小邦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电路。已知 R1=1.5 Ω ,R2=2 Ω ,当闭合开 关 S、S1,断开开关 S2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4.5V;当闭合开关 S、S2,断开开关 S1 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 4.8V。 (1)理想电源电压 E= 6 V。 (2)电源的内电阻 r= 0.5 Ω 。 小册想到用图象反映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是物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于是他设计了如图 丙所示电路,通过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测出多组电压、电流的数据,作出电压与电流的 关系图象,如图丁所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3)利用欧姆定律,可以得出理想电源电压 E、电源的内电阻 r、电压表示数 U、电流 表示数 I 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U= E﹣Ir 。 - 40 - (4)分析图丁所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CD 。 A.该直线与纵轴交点的值表示电源短路时的电流值 B.该直线与横轴交点的值表示理想电源电压 E C.该直线的斜率反映电源的内阻 r 的大小 D.该直线斜率越大,所测电源的内电阻越大 【分析】(1)(2)当闭合开关 S、S1,断开开关 S2 时,R1 与 r 串联,电压表测 R1 两端电 压,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电压; 当闭合开关 S、S2,断开开关 S1 时,R2 与 r 串联,电压表测 R2 两端电压,同理表示出电 源,联立方程解答; (3)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四个量之间的关系; (4)根据图象结合四个物理的关系运用函数知识分析解答各选项。 【解答】解: (1)(2)由图乙知,当闭合开关 S、S1,断开开关 S2 时,R1 与 r 串联,电压表测 R1 两 端电压, 此时电路中电流:I=I1 ݇뿘 ݇뿘Ω 3A, 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知,电源电压:E=U1+Ir=4.5V+3A×r, 当闭合开关 S、S2,断开开关 S1 时,R2 与 r 串联,电压表测 R2 两端电压, 此时电路中电流:I'=I2 ݇뿘 Ω 2.4A, 电源电压:E=U2+I'r=4.8V+2.4A×r, 电源电压不变,所以 4.5V+3A×r=4.8V+2.4A×r, 解得:r=0.5 Ω , 则 E=U1+Ir=4.5V+3A×0.5 Ω =6V; (3)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理想电源电压 E、电源的内电阻 r、电压表示数 U、 电流表示数 I 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U=E﹣Ir; (4)A、由图象知,该直线与横轴交点表示电压表示数 U 最大,应该是电压表与 r 串联, 此时电压表示数几乎等于理想电源电压 E,故 A 错误; B、该直线与横轴交点的值表示电流表示数最大,应该是电路中只有 r 接入电路中,即表 示电源被短路时电路的电流值,故 B 错误; C、由 U=E﹣rI 知,图象中 U 因变量,I 是自变量,E 和 r 是定值,该直线的斜率为﹣r, - 41 - 所以斜率能反映电源的内阻 r 的大小,故 C 正确; D、在 U=E﹣rI 中,﹣r<0,直线与 I 轴夹角越小,斜率越大,当 U=0 时,I ᝟ 所以直 线斜率越大,I 越小,r 应越大,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1)6;(2)0.5;(3)E﹣Ir;(4)CD。 【点评】本题测量电源电压和电源内阻的实验,考查了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能将物理知识与数学知识的结合是关键。 37.(6 分)将一轻质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正方体物体 A、B 表面的中央,构成一个连接 体,把正方体物体 B 放在水平桌面上,当物体 A、B 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原长缩短 了 1cm,如图甲所示。现将连接体放入水平桌面上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与容器底始终 接触(不密合),再向容器中缓慢倒入一定量的水,待连接体静止时,连接体对容器底的 压力恰好为 0.已知物体的边长均为 10cm,物体 A、B 的密度之比为 1:9,圆柱形容器 的底面积为 200cm2,弹簧原长为 10cm,弹簧所受力 F 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L(即弹 簧的长度与原长的差值的绝对值)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上述过程中弹簧始终在竖直方向 伸缩,不计弹簧的体积及其所受的浮力,g 取 10N/kg,求: (1)物体 A 的重力; (2)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连接体对桌面的压强; (3)为达到题中要求,需要向容器内倒入水的质量。 【分析】(1)由图乙可知,弹簧的长度比其原长缩短了 1cm 时弹簧的压力,可得出 GA 大小; (2)根据 G=mg= ρ Vg,在体积相同时,重力与密度成正比,根据物体 A、B 的密度之 比求出 GB,得出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连接体对桌面的压力,根据 p 连 连 放在水平桌面 上时连接体对桌面的压强; - 42 - (3)求出两物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两物体刚好沉没时受到浮力;根据二力 平衡求出 B 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由图知弹簧的伸长,分析 A 受力情况,根据力 的平衡可求出 A 受到的浮力大小,根据题意可求出故两物体刚好浸没时,倒入水的深度 h,根据 V 倒=hS 容器求需要向容器内倒入水的体积,根据 m 加= ρ V 倒求倒入水的质量。 【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当弹簧的长度比其原长缩短了 1cm 时弹簧的压力为: 1cm×2N/cm=2N,则 GA=2N, (2)根据 G=mg= ρ Vg,在体积相同时,重力与密度成正比,物体 A、B 的密度之比为 1:9, 故 GB=9×GA=9×2N=18N,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连接体对桌面的压力: F 连=GB+GA=18N+2N=20N, 受力面积即物体的底面积: S=L2=(0.1m)2=1×10﹣2m2, 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连接体对桌面的压强: p 连 连 뿘᝟ 뿘 2×103Pa; (3)物体的体积为: V=L3=(0.1m)3=1×10﹣3m3, 当物体 A、B 浸没在水中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A 或 B 受到浮力为: F′A 浮=FB 浮= ρ 水 gV=1×103kg/m3×10N/kg×1×10﹣3m3=10N; 因 B 的重力为 18N,大于其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待连接体静止时,连接体对容器底的压 力恰好为 0,根据力的平衡,B 受到竖直向上的弹簧的拉力 F 作用,如图 1 所示: 其大小为:F=GB﹣FB 浮=18N﹣10N=8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拉弹簧的力为 8N, - 43 - 即弹簧对 A 施加的竖直向下的力为: F′=8N,根据图乙故弹簧伸长了 4cm,A 还受到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如图 2 所示: 根据力的平衡和阿基米德原理,FA 浮=GA+F′=2N+8N=10N=F′A 浮;此时水面刚浸 没 A, 此时倒入水的深度为: h=2L+L 原长=2×10cm+10cm+4cm=34cm=0.34m,倒入水的体积: V 倒=hS 容器﹣2V=0.34m×200×10﹣4m2﹣2×10﹣3m3=4.8×10﹣3m3; 需要向容器内倒入水的质量: m 加= ρ V 倒=1×103kg/m3×4.8×10﹣3m3=4.8kg。 答:(1)物体 A 的重力为 2N; (2)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连接体对桌面的压强为 2×103Pa; (3)为达到题中要求,需要向容器内倒入水的质量为 4.8kg。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受力分析,力的平衡、压强、浮沉条件及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 综合性强,(3)是难点,关键是明确弹簧的伸长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