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词五首望江南精品课件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5 词五首望江南精品课件二

望江南温庭筠 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这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温庭筠(晚唐人)是诗人,也兼工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和谐,主导风格艳、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熟读课文,合作学习: 倚()()斜晖()脉脉()()悠悠()肠断()白蘋洲()()yǐmòpíng凭靠夕阳的斜光静默的样子闲静的样子形容极为伤心开满白色蘋花的水中小块陆地,古诗词中常代指分别的地方。 梳洗罢,表明她精心打扮,是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心情是喜悦和激动的 独倚望江楼。一个“独”字写出了多么孤独落寞之情. 过尽千帆皆不是此句是全词情感上的大转折,与起句的欢快情绪构成比照,鲜明而强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空寂焦急相接,承上启下 斜晖脉脉水悠悠望眼欲穿,船尽江空,人影不见,希望落空,幻想破灭,落日流水本无情,但在思妇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斜阳欲落未落,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 肠断白蘋洲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洲依旧,不见人影,能不肠断 小结: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主题:本词通过对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的描绘,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渔 家 傲范仲淹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作者简介: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背景: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的城门紧闭。端起一杯浊酒,想起远隔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是燕然山上尚未刻上我平胡的功绩,哪能考虑归期。悠扬的羌笛声里寒霜撒满大地。(今夜)人们都难以入睡,将军已满头白发,战士在思乡落泪。参考译文: 渔家傲范仲淹上阕写景衡阳雁去边声连起千嶂孤城长烟落日渲染荒凉萧瑟气氛下阕抒情异家万里-归无计羌管悠-霜满地燕然未勒抒发思乡报国之情泪借景抒情苍凉悲壮,沉郁雄浑 想一想1.塞北秋天的风景异在何处?塞下天气之寒冷;塞下特异的声音;塞下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与家乡风景进行对比) 中心思想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及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决心以及思念家乡的凄苦心情。 江城子·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背景资料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情)期盼重新重到朝延重用,保卫边疆,为国效命。 整体感知文中“亲射虎”,“谴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表达年纪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气;表达希望重新受朝廷重用;表达要抵御侵略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小结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武陵春李清照 文学常识: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北宋著名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本文选自《李清照集校注》。后人辑有《漱玉词》传世。 背景介绍:这是一首小令,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当时李清照避乱南逃,居于浙江金华。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武陵春【宋】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上阕:写景、叙事,表现自己内的凄惨、悲痛。下阕:抒情,写哀愁之重,无法排解。 想一想:“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这首诗的主题?“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表现作者凄苦的心情和无尽的哀愁。 拓展延伸:你能写出多少表现愁的诗句?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5、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6、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阕:描述军旅生活。下阕:描写激烈战斗场面,抒发建立功名的雄心壮志以及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想一想:1.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2.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你能说说哪里体现了“壮”吗?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却“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堂上练习:1、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中抒写作者理想追求的诗句是:,。2、表现作者壮志难酬,理想破灭的悲愤的语句是:3、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语句是: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舞弦惊 堂上练习:4、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中从感受角度写边塞萧瑟荒凉景象的语句是 ,。表达边防将士既怀念家乡,又有崇高的责任感的语句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堂上练习:5、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现作者希望朝廷委以重任,到边疆杀敌立功的语句是表现作者为保卫边疆杀敌立功的决心和非凡气概的语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语文教材及辅导用书购买:https://shop59953300.taobao.com/资料下载:www.51zjedu.com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