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2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中山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中山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成语含化学变化的是( )A.掩耳盗铃B.死灰复燃C.刻舟求剑D.冰雪消融2.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3.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B.C.D.4.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多,碳足迹就越大。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A.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5.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物理性质的是( )A.“铜块”:我能导电B.“蜡烛”:我能燃烧C.“氮气”:我具有稳定性D.“铁钉”:我容易生锈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27页共27页 A.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B.硫元素的最高正价为+6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电子7.实验操作有误或不规范,很可能造成失败甚至酿成事故。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C.检查装置气密性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8.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③动植物的呼吸和铁丝燃烧都有氧气参与,所以都是氧化反应;④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⑤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还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⑥同种元素在同一物质中可以显不同的化合价。A.①②④⑤B.④⑤⑥C.③⑤⑥D.②③④⑤9.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关于时针所对应的元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第27页共27页 A.12:00对应的元素为金属元素B.10:00对应的元素不易形成化合物C.9:00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F+D.该钟表的整点时间与原子结构中的质子数相等10.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11.正确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是学好化学的因素之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1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B.二氧化碳分子模型第27页共27页 C.燃烧条件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方法B化学与生活①鉴别氮气和氧气﹣﹣﹣用燃着的木条②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用砂纸打磨①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②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做灯火实验C实验记录D物质构成①用10毫升量筒量取7.52毫升的水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45克蔗糖①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②水的化学性质是由水分子保持的A.AB.BC.CD.D14.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 )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5.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第27页共27页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二、填空题16.用化学用语填空: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氖的元素符号为 ;(2)两个铝离子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5)氯化铵中的阳离子 .17.下列是实验室净化天然水的流程:第27页共27页 (一)原理分析:(1)请选用下列“关键词”填写在上述流程方框内空白处蒸馏 蒸发 结晶 吸附过滤(2)上述净化过程是将混合物分离为纯净物的过程。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步骤;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其差异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分离。如:过滤是分离 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二)操作过程: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铁圈)、 、 、烧杯(洁净的)、胶头滴管;在过滤后,同学们发现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 。(三)迁移应用沂源县自来水公司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1)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 (填“②”或“③”或“④”等序号)(2)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 (填选项序号)A、杀死水中的细菌B、减少水中的氧气 C、使泥沙沉积至底部 D、分解有毒物质(3)假如你是水质检验员,用简单的办法检验水样是否是硬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若检验后发现水硬度高,你建议在饮用前可采取的处理办法是 。第27页共27页 1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F装置检验该气体,则F装置中应加入 ,并且该气体应从F装置的②端管口通入;(4)要鉴别O2、CO2选择的方法是 。A.燃着的小木条B.紫色石蕊溶液C.澄清石灰水D.观察颜色四、综合题19.燃煤电厂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将CO2捕捉后再将其资源化可实现CO2的可持续循环.根据如图回答问题.第27页共27页 (1)CO2转化为CO的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和 .(2)CO可以用于钢铁的冶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可以作为燃料,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4)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的微粒图示.五、计算题20.为了测定混有少量杂质的高锰酸钾固体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取20g样品加热(杂质不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加热时间/mint0t1t2t3t4t5t6剩余固体质量/g202019.618.818.618.418.4(1)t0至t1时间段,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 。(2)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3)求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4)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5)该反应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质量占高锰酸钾中氧元素质量的 %。第27页共27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中山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成语含化学变化的是( )A.掩耳盗铃B.死灰复燃C.刻舟求剑D.冰雪消融【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掩耳盗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死灰复燃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刻舟求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冰雪消融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分析】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第27页共27页 A.B.C.D.【分析】根据各标志表示的意义回答本题。【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能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选项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记常见标志的意义。4.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多,碳足迹就越大。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A.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分析】A、根据煤石油燃料产生的产物考虑;B、根据一次性筷子的危害考虑;C、根据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的结果考虑;D、根据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的缺点考虑。【解答】第27页共27页 解:A、煤石油燃料中含有大量碳元素,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以会,增大“碳足迹”,故错;B、使用一次性筷子,就会浪费原料,用木材制筷子,就需要多砍伐树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减弱,吸收二氧化碳量就少了,所以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就节省了原料,减少了树木的砍伐,减小“碳足迹”,故正确;C、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应该回收再利用,所以这样做也会增大“碳足迹”,故C错;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就会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汽车燃烧的是汽油,能产生二氧化碳,这样做也会增大“碳足迹”,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看该做法是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还是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者是吸收了二氧化碳。5.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物理性质的是( )A.“铜块”:我能导电B.“蜡烛”:我能燃烧C.“氮气”:我具有稳定性D.“铁钉”:我容易生锈【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解答】解:A、能导电,描述的是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B、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会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27页共27页 A.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B.硫元素的最高正价为+6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分析】A、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元素的正化合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D、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硫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位于第3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的正化合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硫元素的最高正价为+6,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选项说法正确。D、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实验操作有误或不规范,很可能造成失败甚至酿成事故。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C.检查装置气密性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第27页共27页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B、可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是易与氧气反应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如红磷),木炭、硫不能用作测定氧气含量的反应物;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大气压强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采取引燃酒精灯,会导致酒精倒在外面,引发火灾,故故选项错误;B、利用碳的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碳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气体二氧化碳,所以图中的实验操作错误,故选项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正确;D、实验室点燃铁丝的实验前,应在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的水,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了解空气成分的测定方法,氧气的性质实验及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③动植物的呼吸和铁丝燃烧都有氧气参与,所以都是氧化反应;④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⑤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还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⑥同种元素在同一物质中可以显不同的化合价。A.①②④⑤B.④⑤⑥C.③⑤⑥D.②③④⑤【分析】①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根据单质的定义考虑;③根据氧化反应分为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两类考虑;④根据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考虑;⑤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还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或化合物;⑥同种元素在同一物质中可以显不同的化合价【解答】解:①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H2O分子和NH3分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都是10,它们不属于同种元素,故①错误;第27页共27页 ②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但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有可能是混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故②错误;③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动植物的呼吸和铁丝燃烧都有氧气参与,所以都是氧化反应,故③正确;④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故④错误;⑤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还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例如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属于单质,O2和O3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元素,故⑤正确;⑥同种元素在同一物质中化合价可以不同,例如硝酸铵中氮元素分别显﹣3、+5,故⑥正确;该同学对阶段性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正确的是③⑤⑥,故选C。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单质、氧化物的特点、化合价的计算,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9.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关于时针所对应的元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2:00对应的元素为金属元素B.10:00对应的元素不易形成化合物C.9:00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F+D.该钟表的整点时间与原子结构中的质子数相等【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解答】解:A、12:00对应的元素是镁元素,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B、10:00对应的元素是氖元素,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不易形成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9:00对应元素是氟元素,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氟原子溶液得到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氟离子,符号为F﹣,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第27页共27页 D、由图中信息可知,该钟表的整点时间与原子结构中的质子数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10.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故选项解释正确。B.吹胀气球,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增多,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C.液氧和氧气均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所以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故选项解释正确。D.由化学变化的实质可知,电解水的过程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正确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是学好化学的因素之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分析】A、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第27页共27页 【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B.二氧化碳分子模型C.燃烧条件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分析】A、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解答;B、根据化合物的构成分析解答;C、根据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空气接触分析解答;第27页共27页 D、根据按体积计算空气由78%N2和21%O2还有1%其他成分组成分析解答。【解答】解: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模型正确;B、二氧化碳分子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故模型正确;C、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空气接触,故模型正确;D、按体积计算空气由78%N2和21%O2还有1%其他成分组成,模型描述与事实不相符,故模型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在解答时,根据物质的构成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判断。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方法B化学与生活①鉴别氮气和氧气﹣﹣﹣用燃着的木条②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用砂纸打磨①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②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做灯火实验C实验记录D物质构成①用10毫升量筒量取7.52毫升的水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45克蔗糖①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②水的化学性质是由水分子保持的A.AB.BC.CD.D【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B、根据光合作用中能量的转化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C、根据量筒和托盘天平的准确度分析;D、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和分子的定义分析。【解答】解:A、①由于氮气不支持燃烧,氧气有助燃性,所以鉴别氮气和氧气,可用燃着的木条,使木条熄灭的是氮气,燃烧更旺的是氧气,能鉴别;②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用砂纸打磨,故正确;B、①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②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做灯火实验,故正确;C、①由于量筒的准确度是0.1毫升,不能用10毫升量筒量取7.52毫升的水;②由于托盘天平的准确度是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5.45克蔗糖,故不正确;D、①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②第27页共27页 水的化学性质是由水分子保持的,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只有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才能较好地完成本类题。14.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 )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银杏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错误;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是由银杏酸分子构成的,每个银杏酸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C.银杏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故正确;D.银杏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12×22):(1×34):(16×3)=132:17:24,银杏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5.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第27页共27页 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分析】A、根据锰元素反应前后不变,固体质量在不断减少分析;B、根据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分析;C、根据在没有加入氯化钠之前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析坐标的起点;D、根据稀盐酸的质量分析氢气的质量。【解答】解:A、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元素到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锰元素质量没变,由于生成了氧气,反应后固体质量在不断减少,所以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在不断增大,当反应完毕后,锰元素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B、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故B正确;C、在没有加入氯化钠之前氯化钠不饱和溶液质量不能是零,故C错误;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由于镁粉和锌粉是足量的,所以最终产生氢气质量应该相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二、填空题第27页共27页 16.用化学用语填空: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氖的元素符号为 Ne ;(2)两个铝离子 2Al3+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a(OH)2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N2 ;(5)氯化铵中的阳离子 NH4+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氖的元素符号是:Ne;(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铝离子可表示为:2Al3+;(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5)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氯化铵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其符号为:NH4+;故答案为:(1)Ne(2)2Al3+(3)Ca(OH)2(4)N2(5)NH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7.下列是实验室净化天然水的流程:第27页共27页 (一)原理分析:(1)请选用下列“关键词”填写在上述流程方框内空白处蒸馏 蒸发 结晶 吸附过滤(2)上述净化过程是将混合物分离为纯净物的过程。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步骤;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其差异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分离。如:过滤是分离 颗粒大小 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二)操作过程: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铁圈)、 漏斗 、 玻璃棒 、烧杯(洁净的)、胶头滴管;在过滤后,同学们发现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滤纸破损 、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壁 。(三)迁移应用沂源县自来水公司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1)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 ③ (填“②”或“③”或“④”等序号)(2)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 C (填选项序号)A、杀死水中的细菌B、减少水中的氧气 C、使泥沙沉积至底部 D、分解有毒物质(3)假如你是水质检验员,用简单的办法检验水样是否是硬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肥皂水 ;若检验后发现水硬度高,你建议在饮用前可采取的处理办法是 加热煮沸 。第27页共27页 【分析】(一)根据已有的净水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二)过滤是分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根据过滤的操作要求分析解答;(三)根据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据此解答。【解答】解:(一)原理分析:(1)不溶性固体小颗粒通过过滤除去,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色素和异味,可溶性物质可以通过蒸馏除去,故填:(2)过滤就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颗粒大小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二)操作过程: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铁圈)、玻璃棒、漏斗、玻璃棒;在过滤操作过程中,他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玻璃杯不干净等;(三)迁移应用(1)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过滤,故填:③;(2)步骤②是沉降,所起的作用是使泥沙沉积至底部,故填:C;第27页共27页 (3)用简单的办法检验水样是否是硬水,可选用的试剂是肥皂水;若检验后发现水硬度高,建议在饮用前可采取的处理办法是加热煮沸,故填:肥皂水,加热煮沸。答案:(一)(1)(2)颗粒大小;(二)漏斗;玻璃棒;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三)(1)③;(2)C;(3)肥皂水、加热煮沸。【点评】本题考查了水净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用F装置检验该气体,则F装置中应加入 澄清的石灰水 ,并且该气体应从F装置的②端管口通入;(4)要鉴别O2、CO2选择的方法是 ABC 。A.燃着的小木条B.紫色石蕊溶液C.澄清石灰水D.观察颜色【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第27页共27页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氧气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3)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检验方法来分析;(4)根据两种气体在性质上的差异来分析。【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来收集;故填:2KClO32KCl+3O2↑;氧气不易溶于水;(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澄清的石灰水;(4)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可用鉴别;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氧气不能,可以鉴别;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氧气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可用鉴别;D.氧气与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气体,无法根据颜色鉴别。故选:A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表达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四、综合题19.燃煤电厂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将CO2捕捉后再将其资源化可实现CO2的可持续循环.根据如图回答问题.第27页共27页 (1)CO2转化为CO的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和 分解反应 .(2)CO可以用于钢铁的冶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 .(3)CO可以作为燃料,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O22CO2 .(4)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的微粒图示.【分析】根据转化关系图示可以看出,二氧化碳能分解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根据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解答即可.【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二氧化碳能分解生成一氧化碳,故填:分解反应;(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Fe2O3+3CO2Fe+3CO2;(3)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故填:2CO+O22CO2;(4)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和水,故应该补充的是水分子的微观示意图,故填:.【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物质的转化以及物质间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第27页共27页 五、计算题20.为了测定混有少量杂质的高锰酸钾固体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取20g样品加热(杂质不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加热时间/mint0t1t2t3t4t5t6剩余固体质量/g202019.618.818.618.418.4(1)t0至t1时间段,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 刚刚开始加热未达到高锰酸钾的分解温度 。(2)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1.6g 。(3)求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4)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79% 。(5)该反应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质量占高锰酸钾中氧元素质量的 25 %。【分析】高锰酸钾输入法计算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解答】解:(1)t0至t1时间段,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刚刚开始加热未达到高锰酸钾的分解温度。故填:刚刚开始加热未达到高锰酸钾的分解温度。(2)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是:20g﹣18.4g=1.6g。故填:1.6g。(3)设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2KMnO4K2MnO4+MnO2+O2↑,31632x1.6g=,x=15.8g,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是15.8g。(4)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100%=79%,故填:79%。第27页共27页 (5)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高锰酸钾中每8个氧原子,有两个原子转化为一个氧分子,所以该反应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质量占高锰酸钾中氧元素质量的25%。故填: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0/12/1813:52:27;用户:魏丽丽;邮箱:sjhzxyh16@xyh.com;学号:37802006第27页共27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