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专题练习-物态变化(附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专题练习-物态变化(附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20黔东南,1)下列估测最接近于实际的是()A.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D.人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9℃2.(2020黔东南,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3.(2020南充,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B.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夏天,汽车内开冷空调,被冷气对吹的车玻璃上有小水珠,小水珠主要集中在玻璃内侧D.水沸腾时,在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4.(2020南充,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B.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若不考虑水的蒸发,其内能不变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得越多,放出的热量就越多5.(2020重庆A,1)下对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支铅笔长约180 cmB-位初三学生重约500NC一节干电池电压为36 VD.重庆七月份平均气温约100C6.(2020重庆A,3)下列热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结气而成露”露是液化形成的B.“凝气而成成霜”.霜是升华形成的C.滴水而成冰”,冰中分子停止运动D.“融雪自成溪”雪熔化时内能不变7.(2020重庆B,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42℃B.一个实心球的重力约20NC.中学生的手掌宽度约40cmD.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约22V8.(2020重庆B,2)下列事例描述正确的是()A.仙女山大草原的积雪慢慢熔化,需要吸收热量B.衣柜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是发生了凝华现象C.将“便利贴”贴在作业纸上,利用了分子间的斥力D.严冬,人们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增加手掌内能9.(2020常德,5)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升华现象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发生了凝华10.(2020泰安,3)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B.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液化现象C.冬天教室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D.衣柜中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熔化现象11.(2020泰安,10)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第5min,晶体开始熔化B.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min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D.晶体的熔点是80℃二、填空题1.(2020黔西南,13)阅读下面的短文: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仿照示例,指出短文中包含的任意两种物态变化(示例除外),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示例】二氧化碳气体凝华,放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0黔南州,14)请阅读下面的短文: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各行各业开始了复工复产,学校也陆续开始了复课。学校门口安装了红外线测温仪会及时监测通过学生的体温;学校各个角落安装了摄像头随时观察学生是否处在安全距离进行交流沟通;清洁阿姨定时将消毒液喷洒在走廊里面,不一会教室上课的学生就闻到了消毒液的气味;每个班级门口都放置了免洗酒精洗手液,学生们每次用的时候手掌都有凉凉的感觉,老师和学生们必须佩戴口罩上课,佩戴眼镜的学生眼镜上有时会有“雾气”产生。仿照示例,找出短文中两处与物理相关的描述(示例除外),.并说明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或规律。【示例】摄像头凸透镜成像(1)(2)3.(2020重庆B,13)2020年6月23日,我国成功将北斗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送人预定轨道,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发射前,搭载着卫星的火箭嬴立在发射平台上。给火箭加注低温燃料过程中,火箭周围冒出缕缕“白气”;点火后,火箭尾部喷出熊熊大焰(如图8),搭载着卫星腾空而起;在加速飞向太空的过程中,地面遥测站与火箭和卫星不停地进行着信息交换;卫星和第三级火箭脱离后,火箭上的摄像头监控到卫星缓援离去,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缓级打开,能给卫星提供工作需要的电能。 请找出一个与上述情景相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信息:火箭搭载着卫星腾空而起;物理知识: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和卫星是运动的。物理信息:;物理知识:.4.(2020黔东南,21)2020年初新冠肺炎开始在全球蔓延。为了阻止新冠肺炎的蔓延,戴口罩、隔离、喷洒消毒液,都能有效的阻止其蔓延。3月16日九年级同学戴上口罩返校开学。当同学们进入教室,闻到了浓浓消毒液的气味,戴眼镜的同学的镜片上有了雾气。有的同学在手上、文具上喷洒酒精消毒,发现不一会酒精干了。手上喷洒酒精后有一点凉凉的感觉……。请你根据上面的描述和所学物理知识提出两个相关问题并回答。示例:问题:镜片上的雾气是怎样形成的? 回答: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问题: ;回答:。(2)问题:;回答:。三、实验题1.(2020黔东南,17)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1)图 甲中温度计读数是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图(选填“A”或“B”)。(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3)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2.(2020重庆A,15)请按要系求完成下列实验:(1)小曹同学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而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较选填(厚”“或“薄” )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实验中,发现地馆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路像(选填“实"成“虚");图乙的白纸上记录了多次实验中蜡蚀和像的位置沿者镜面所在的虚线对折,像和蜡烛的位置恰好重合,说明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2)小墙同学利用图甲的装置完成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某时刻温度计如图乙所示,示数为____ C; 水沸腾后,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大小变化与图丙中(选填“A"或“B" )一致:将酒精灯撒去,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的过程需要热(选填“吸”或“放”)。3.(2020重庆B,15)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1)他在利用图11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应选取一块较(选填“厚”或“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木板上;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应选取两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蜡烛;探究中,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2)他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12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为根据记录数据画出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12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被测水的沸点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物态变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020黔东南,1)下列估测最接近于实际的是()A.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D.人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9℃【答案】A 2.(2020黔东南,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答案】B3.(2020南充,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B.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夏天,汽车内开冷空调,被冷气对吹的车玻璃上有小水珠,小水珠主要集中在玻璃内侧D.水沸腾时,在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答案】C4.(2020南充,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B.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若不考虑水的蒸发,其内能不变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得越多,放出的热量就越多【答案】D5.(2020重庆A,1)下对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支铅笔长约180 cmB-位初三学生重约500NC一节干电池电压为36 VD.重庆七月份平均气温约100C【答案】B6.(2020重庆A,3)下列热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结气而成露”露是液化形成的B.“凝气而成成霜”.霜是升华形成的C.滴水而成冰”,冰中分子停止运动D.“融雪自成溪”雪熔化时内能不变【答案】A7.(2020重庆B,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42℃B.一个实心球的重力约20NC.中学生的手掌宽度约40cmD.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约22V【答案】B8.(2020重庆B,2)下列事例描述正确的是()A.仙女山大草原的积雪慢慢熔化,需要吸收热量B.衣柜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是发生了凝华现象C.将“便利贴”贴在作业纸上,利用了分子间的斥力D.严冬,人们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增加手掌内能 【答案】A9.(2020常德,5)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升华现象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发生了凝华【答案】B10.(2020泰安,3)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B.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液化现象C.冬天教室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D.衣柜中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熔化现象【答案】C11.(2020泰安,10)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第5min,晶体开始熔化B.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min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D.晶体的熔点是80℃【答案】D二、填空题1.(2020黔西南,13)阅读下面的短文: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仿照示例,指出短文中包含的任意两种物态变化(示例除外),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示例】二氧化碳气体凝华,放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水蒸汽凝华;放热;水蒸气液化;放热2.(2020黔南州,14)请阅读下面的短文: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各行各业开始了复工复产,学校也陆续开始了复课。学校门口安装了红外线测温仪会及时监测通过学生的体温;学校各个角落安装了摄像头随时观察学生是否处在安全距离进行交流沟通;清洁阿姨定时将消毒液喷洒在走廊里面,不一会教室上课的学生就闻到了消毒液的气味;每个班级门口都放置了免洗酒精洗手液,学生们每次用的时候手掌都有凉凉的感觉,老师和学生们必须佩戴口罩上课,佩戴眼镜的学生眼镜上有时会有“雾气”产生。 仿照示例,找出短文中两处与物理相关的描述(示例除外),.并说明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或规律。【示例】摄像头凸透镜成像(1)(2)【答案】(1)消毒液的气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雾气”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3.(2020重庆B,13)2020年6月23日,我国成功将北斗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送人预定轨道,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发射前,搭载着卫星的火箭嬴立在发射平台上。给火箭加注低温燃料过程中,火箭周围冒出缕缕“白气”;点火后,火箭尾部喷出熊熊大焰(如图8),搭载着卫星腾空而起;在加速飞向太空的过程中,地面遥测站与火箭和卫星不停地进行着信息交换;卫星和第三级火箭脱离后,火箭上的摄像头监控到卫星缓援离去,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缓级打开,能给卫星提供工作需要的电能。请找出一个与上述情景相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信息:火箭搭载着卫星腾空而起;物理知识: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和卫星是运动的。物理信息:;物理知识:.【答案】给火箭加注低温燃料过程中,火箭周围冒出缕缕“白气”“白气”是液化形成的(或:地面遥测站与火箭和卫星不停地进行着信息交换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火箭上的摄像头监控到卫星缓援离去摄像头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缓级打开,能给卫星提供工作需要的电能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4.(2020黔东南,21)2020年初新冠肺炎开始在全球蔓延。为了阻止新冠肺炎的蔓延,戴口罩、隔离、喷洒消毒液,都能有效的阻止其蔓延。3月16日九年级同学戴上口罩返校开学。当同学们进入教室,闻到了浓浓消毒液的气味,戴眼镜的同学的镜片上有了雾气。有的同学在手上、文具上喷洒酒精消毒,发现不一会酒精干了。手上喷洒酒精后有一点凉凉的感觉……。请你根据上面的描述和所学物理知识提出两个相关问题并回答。示例:问题:镜片上的雾气是怎样形成的? 回答: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问题: ;回答:。(2)问题:;回答:。【答案】为什么被口罩履盖的地方觉得暖和? 因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喷洒消毒液后,能闻到浓浓消毒液的气味? 因为消毒液发生了扩散为什么手上、文具上喷洒的酒精会干? 因为酒精会发生汽化(或蒸发)为什么手上酒精干时觉得凉? 因为酒精汽化要吸热 三、实验题1.(2020黔东南,17)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1)图 甲中温度计读数是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图(选填“A”或“B”)。(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3)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答案】(1)96;A (2)98 (3)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4) 液化2.(2020重庆A,15)请按要系求完成下列实验:(1)小曹同学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而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较选填(厚”“或“薄” )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实验中,发现地馆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路像(选填“实"成“虚");图乙的白纸上记录了多次实验中蜡蚀和像的位置沿者镜面所在的虚线对折,像和蜡烛的位置恰好重合,说明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小墙同学利用图甲的装置完成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某时刻温度计如图乙所示,示数为____ C; 水沸腾后,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大小变化与图丙中(选填“A"或“B" )一致:将酒精灯撒去,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的过程需要热(选填“吸”或“放”)。【答案】(1)薄;虚;相等;(2)90;A;吸;3.(2020重庆B,15)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1)他在利用图11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应选取一块较(选填“厚”或“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木板上;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应选取两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蜡烛;探究中,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2)他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12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为根据记录数据画出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12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被测水的沸点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1)薄相同虚(2)5698不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