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初中物理章节复习 第3章 物态变化(单元提升检测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初中物理章节复习 第3章 物态变化(单元提升检测卷)(解析版)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1.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是38℃,乙的体温是39℃;B.甲的体温低于38℃,乙的体温是39℃;C.甲的体温不高于38℃,乙的体温是39℃;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体温计构造中缩口作用的了解。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体温计独特的缩口结构使缩口上面玻璃管中的水银不能自动回到玻璃泡中,要使升到玻璃管中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中,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若没有甩就直接测体温,则其温度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即能测出高于38℃的人体温度,而不能确定甲的温度是38℃,故选C。【考点】体温计使用。2.下列现象中利用熔化吸热的是()。A.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B.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答案】A。【解析】熔化过程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向地上洒水,水蒸发变为气体需要吸热,不属于熔化现象,故B错;利用干冰降温,是干冰升华吸热,不属于熔化现象,故C错;游泳上岸后感到冷,是由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引起的,是汽化现象,不属于熔化现象,故D错。但饮料里加冰块,冰块在饮料里熔化,同时吸热,故A正确。【考点】熔化、物态变化的吸热现象。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2)(4)C.(1)(3)D.(3)(4)【答案】D。 【解析】①首先根据物质状态的前后变化,判断物态变化类型,再判断吸放热情况;②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和凝华。解答:A、冰的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吸热。B、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空中水蒸气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放热。C、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吸热。D、霜的形成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放热。综上分析(1)(3)物态变化过程吸热。故选D。【考点】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5.下列四幅图中,关于自然现象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BCDA.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南极的空气很湿润是因为冰可以汽化为水蒸气;D.屋檐下的冰锥是雪先熔化为水,水又凝固成冰而形成的【答案】C。【解析】雾是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A正确。雪不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它是空气中的小水滴遇冷凝固形成的,故B错。南极的空气很湿润是因为冰可以汽化为水蒸气是错误的,冰是固体,水蒸气是气体,应该是冰升华成水蒸气形成的,故C的说法错误。屋檐下的冰锥是雪先熔化为水,水又凝固成冰而形成的是正确的。此题答案是C。【考点】物态变化、汽化、升华、液化、熔化。6.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B.秋天花叶上的露珠;C.冬天早晨地上的霜;D.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答案】C。【解析】A、雾是液态的,所以不是凝华现象,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B、露珠是液态的,所以不是凝华现象,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 C、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形成的。D、冰是固态的,是由湖水遇冷形成的,不是凝华现象,是凝固现象。故选C。【考点】物态变化的判断。7.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嘴里呼出“白汽”,这“白汽”是()。A.水蒸气B.热空气C.小水滴D.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这是一种液化现象,液化就是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人嘴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冷液化成许多小水滴,所以C正确。8.河面上常会看到一层雾气,这是因为水经过了()。A.先汽化后凝固的过程;B.先蒸发后液化的过程;C.蒸发后形成水蒸气;D.水蒸气液化成了小水珠【答案】B。【解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河水在常温下就可以汽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雾。解答:当河面上方温度很低时,河水蒸发后的水蒸气会液化为小水珠而漂浮在河面上,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雾气。故选B。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答案】A。【解析】解: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正确。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加快了身体上汗液的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使人体温度降低,感到凉爽,错误。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凝华形成的;故错误。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故错误。故选A。 10.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B.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C.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D.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答案】D。【解析】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要判断发生什么物态变化要看物质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解:A、雪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故A是错误的。BC、露和雾都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是露,附着在灰尘上形成的是雾,故BC是错误的。D、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D是正确的。故选D。11.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B.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D.早晨,室外大雾迷漫【答案】C。【解析】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收热量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出热量的。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液化现象,此过程是放热过程;不符合题意;B、冰花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不符合题意;C、酒精的蒸发要带走热量,是吸热过程;符合题意;D、大雾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是放热过程;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12.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C、用扫帚把积水摊开;D、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答案】B。【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液体自身温度的高低,二是液体表面积大小,三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快慢。根据每个选项的做法进行分析。解答:A、电吹风可以提高液体自身温度,还可以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所以可以加快蒸发。B、把瓶盖拧紧后,相当于减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所以可以减慢蒸发。C、摊开后,相当于增大液体表面积,所以可以加快蒸发。 D、阳光下,可以提高液体自身温度,所以可以加快蒸发;故选B。【考点】影响蒸发的因素。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工降雨中利用干冰升华吸热;B冬天早晨常常下霜,是凝华现象;C饮料中的冰块体积减小是熔化现象;D夏天打开冰棍的包装纸,有“白气”生成,是汽化现象【答案】D。【解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熔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根据升华、凝华、熔化、液化的知识来进行分析。解答: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就可以变为气态,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所以A是正确的。B、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所以B是正确的。C、饮料中的冰块体积减小时应为冰块有固态变为了液态,是熔化现象,所以C是正确的。D、“白气”是液态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D。【考点】物态变化。1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答案】A。【解析】首先,温度低于0度,有水生成,而冰的溶点是0度,说明盐把冰的溶点降低了;其次,有白霜生成,白霜属于固体,白霜是由晚拉罐的空气直接生成的,物体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故选A。【考点】凝华现象。15.根据表中所列几种物质的熔点,请你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B.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C.-265℃时,氢气是固态;D.水银温度计不能测低于零下40℃的气温【答案】B。【解析】(1)物质在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液固共存;物质高于熔点是液态;低于熔点是固态;(2)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解答:A、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大约是2000℃,钨的熔点是3410℃,钨的熔点高于灯泡正常工作的温度,不易熔化.不符合题意。B、钢水的温度最低是1515℃,高于金的熔点,当金掉到钢水中,达到金的熔点,又能继续吸热,金熔化;符合题意。C、氢的熔点是-259℃,-265℃低于-259℃,氢处于固态;不符合题意。D、固态的水银的熔点是-39℃,-40℃低于-39℃,-40℃水银处于固态,不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测量物体;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温度计。16.在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答案】C。【解析】A、雾凇是水蒸气变成的固体小冰晶,是凝华现象。B、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变成小水珠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C、冬天户外的雪人变小是雪升华成了水蒸气,是升华现象。D、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是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是蒸发,属于汽化现象。故选C。 【考点】升华现象的判断。17.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A.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温度;C.纸的着火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沸点;D.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答案】C。【解析】水的沸点是100℃,而纸的着火点是183℃;当水沸腾时,需要从外界不断吸收热量,使与水接触的纸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00℃,达不到纸的着火点,因此纸盒没有燃烧。解答:纸的燃点大约是180℃左右,而水在100℃时沸腾。当纸盒里面装了水,用火焰加热纸杯底部时,纸盒吸热升温,并迅速把热量传递给水,当纸盒里的水吸热升温至沸点时,水开始沸腾;这时,继续加热纸盒,水温却不再升高,纸盒的温度也不再升高,就不会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只要纸盒中有水,纸就不能达到燃点而燃烧了。故选C。【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18.“如烟”是当今流行的绿色保健用品---无毒型香烟替代品,吸烟者抽烟吸“如烟”时其嘴里也有“烟气”吐出,但这种烟气不会对其他人有危害,起到了禁烟和保健的作用,针对“烟气”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A.“烟气”是某种液体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B.“烟气”是某种液体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C.“烟气”是呼出的一种气体;D.产生“烟气”的液体不容易液化和汽化【答案】A。 【解析】解答此题要知道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分析即可。解答:“烟气”是小小的水珠,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而水蒸气是由水汽化形成的,故整个过程是液体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抽吸“如烟”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如烟分子不停的在做无规则运动,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子的热运动;能量的相互转化。19.针对下列春夏秋冬四种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温暖的春天,有些南方地区会出现“回南天”天气,地面、墙壁全是湿的;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C.凉爽的秋天,窗玻璃外侧出出现雾;D.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走出教室镜片会模糊【答案】D。【解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A、温暖的春天,有些南方地区会出现“回南天”天气,地面、墙壁全是湿的;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遇到地面和墙壁发生液化所致;故A不符题意。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不符题意。C、凉爽的秋天,窗玻璃外侧出出现雾;是由于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玻璃外表面;故C不符题意。D、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走进教室,镜片会模糊,是因为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而走出教室时,则不会发生以上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物态变化。20.飞机飞行时,有时后面会拖出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所示,这种现象称为飞机拉烟,这是因为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流与外界冷空气混合,使飞机轨道上空所含水汽和热能明显增多,当水汽超过空气所能容纳的限度时,水汽就会凝结,形成雾状的小水滴,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答案】B。【解析】发生物态变化之前是水蒸气,发生物态变化之后是液态的小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故属于液化。故选B。【考点】液化现象。21.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B.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C.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D.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答案】D。【解析】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要判断发生什么物态变化要看物质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A、雪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故A是错误的。BC、露和雾都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是露,附着在灰尘上形成的是雾,故BC是错误的。D、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D是正确的。故选D。【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22.当深秋的某天早晨,我们看到了覆盖在树叶、草地上的茫茫白霜(如图所示)时,这预示着冬季即将来临。固态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的()。A.凝华B.升华C.液化D.汽化【答案】A。【解析】深秋季节,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即形成了霜;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考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23.下列符号分别代表大雨、冰雹、霜冻和雾等四种气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答案】C。【解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液化形成的物体是液态的,凝华形成的物体是固态的。霜冻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固体,是凝华现象;雨、雾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冰雹是雨在下落的过程中遇冷变成的固体,是凝固现象。故选C。【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24.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答案】热胀冷缩;37.8。【解析】(1)温度计、体温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由图可知,体温计的玻璃管中的液面对应的刻度比37℃多了8个小格,故示数为37℃+8×0.1℃=37.8℃。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7.8。【考点】温度计及其使用。25.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______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在揭开沸水锅的锅盖时,有水珠从锅盖上滴下,这是用______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的,若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或②水蒸气烫伤,______(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______。【答案】压缩体积; 降低温度; ②水蒸气液化放热。【解析】(1)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种,即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日常生活中用的液化石油气,因为是在常温下使用的,不可能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其液化,所以采用的是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之后贮存在钢罐中的;在揭开沸水锅的锅盖时,有水珠从锅盖上滴下,这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的。 (2)当100℃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人体时,要液化,而液化要放热;故在同种情况下,它与100℃的水相比,多了一个液化放热的过程;所以,其烫伤的后果更严重。故答案为:压缩体积; 降低温度; ②水蒸气液化放热。【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26.上海世博会举办期横跨春、夏、秋三季,为应对高温,世博园区的控温降温技术也是新招奇招迭出。如图是上海世博会使用的两种降温方法:喷雾降温和冰块降温。(1)烈日炎炎,世博会利用晶莹剔透的冰块降温,是因为冰块变成水在(填物态变化名称)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热。(2)喷雾降温系统自动向空气中喷洒水雾,水雾在(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从周围大量吸热。【答案】(1)熔化;吸收;(2)汽化。【解析】(1)利用冰块降温,是因为冰块变成水的过程是熔化,熔化吸热,需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周围空气温度降低;(2)喷洒水雾降温,是因为水雾变为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汽化吸热,需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故答案为:(1)熔化;吸收;(2)汽化。【考点】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及其利用。27.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冻西红柿冒“白气”,几分钟后,西红柿又变成了一个“雪球”,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分析,前者属于______现象,后者属于_______现象。当把西红柿放在冷水中后,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西红柿的温度_____。【答案】液化;凝华;升高。【解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1)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冻西红柿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2)西红柿又变成了一个“雪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西红柿表面。(3)把西红柿放在冷水中后,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是由于温度非常低的西红柿遇到水后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并导致水放热凝固。故答案为:液化;凝华;升高。 【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28.实施人工降雨时,撒在云层上的干冰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热(选填“吸”或“放”),使空气中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降雨。【答案】升华、吸。【解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解答: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吸热迅速的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使空气中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降雨。故答案为:升华、吸。【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凝华现象。29.如图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这是现象;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在此物态变化中热量。【答案】升华;凝华;放出。【解析】固态碘变成碘蒸气是升华现象,在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碘蒸气直接变成碘晶体是凝华现象,在凝华时需要放出热量,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变高。故答案为:升华;凝华;放出。【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30.下面流程图中的方框内A、C的物态变化名称分别是     和    。 【答案】凝华;液化。【解析】(1)方框A的箭头表示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2)方框C表示由气态变为液态;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故答案为:凝华;液化。【考点】物态变化过程。31.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2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答案】D;-22;38。【解析】(1)在甲图中,根据使用温度计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只有D正确。(2)在甲图中,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0℃以下,-20℃下两格处;示数为:-22℃,是冰的温度。在乙图中,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30℃以上8格处,所以示数为:38℃,是水的温度。故答案为:D;-22;38。【考点】温度及其测量。三、实验探究题(10分)32.如图1,是小明同学所做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1)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______;______。(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坐标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3)从下表数据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水在沸腾时需要继续加热,但温度______。 【答案】(1)减少水的质量;适当提高水的初温;(2)如图;(3)100℃;保持不变。【解析】液体吸热的多少,和液体质量与液体初温有关;液体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液体沸点;液体沸腾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解答:液体质量越大,吸热越多;液体初温越高,吸热越少.由表格数据可得,液体温度最终保持在100℃,所以沸点为100℃。故答案为:(1)减少水的质量;适当提高水的初温;(2)如图;(3)100℃;保持不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