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13—2014年上学期初三年级统一考试(期末)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长郡教育集团2013-2014-1初三年级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选择题每题2分) 1. 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簇(cù)新 慰藉(jiè) 断壁残垣(yuán) 如坐针毡(zhān) B.涟漪(yī) 簌簌(sù) 周道如砥(dǐ) 引颈受戳(lù) C.沉缅(miǎn) 瘠薄(jí) 浩瀚无垠(hàn) 鳞次栉比(zhì) D.攫取(jué) 庖代(páo) 睡眼惺松(sōng) 不屑置辩(biàn) 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孙大夫只用几剂中药就治好了我的感冒,真是妙手回春啊! B. 张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吹毛求疵,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C. 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 D.岳麓山上,红枫似火,风景如画。游客们流连忘返,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3.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针对“假羊肉”事件,全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D.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未来的征程中,只要13亿人团结一心,这种不可战胜的磅礴之力,必将成为我们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②什么是中国力量?③个人梦想可能千差万别,但实现国家梦想的征程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有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④这种力量,我们在革命年代前赴后继的抗争中感受过,在建设岁月激情燃烧的奉献中体验过,在改革时期波澜壮阔的奋斗中亲历过。⑤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 A.②④③⑤① B.②⑤③④① C.③④②⑤① D.③⑤②①④ 5.综合运用。(共6分) 阅读以下材料,请完成如下任务: 手挽手的恋人中,男子低头专注手机,女子满脸无奈摇头叹息;一家三口围桌就餐,孩子弃筷低头玩手机;好友聚会上,朋友们欢声笑语乐在其中,一同学蜷缩一旁专心在手机的世界中;课堂上,同学们专心望着黑板听讲,一后排男生对手机摆弄不停……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每个场景中玩手机的角色都被特质的黑色笼子“关押”着。 近日,福建厦门理工学院上演了一场以“让手机飞一会儿·别让手机禁锢你”为主题的行为艺术活动。据策划者介绍,该活动旨在表现当下一些大学生因沉溺于手机而忽视了身边的朋友、教师及亲人的现状,“希望同学们能从内心自省,意识到沉溺于手机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摘自2013年12月12日《中国青年报》 ① 如果要在公共场所张贴一条标语,提醒大家不要沉溺于手机,写出你拟的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② 你的同桌带了一个“苹果”手机来到了学校,却没有交给老师,导致上课心不在焉,成绩飞流直下,你将如何劝说他,让他“远离手机的禁锢”?至少列举出两条充分的理由。(40字以内,4分) 6.古诗文默写填空。(共6分,每空1分) (1)《破阵子》中表现词人欲助君王实现统一大业,为自己树立千载美名的词句是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渔家傲》中以南归大雁去而不留反衬边地荒凉的词句是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 ,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别云间》) (4)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7.名著阅读。(共5分) (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 (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 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 (1分)请根据文段中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性格特点: ;唐僧的性格特点: (2分) 二、阅读(共43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5分)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到了成都,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 8、说说颔联中的“自”、“空”好在哪里?(2分) 9、说说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喜雨亭记(节选) 苏轼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①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②,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③虽欲优游④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注释】①忭(biàn):欢乐 ②荐饥:连年饥荒 ③二三子 :你们 ④优游:悠闲自得 1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②为亭于堂之北 ③是岁之春 ④ 既而弥月不雨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②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12. 《喜雨亭记》一文表现了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与欧阳修在《 》一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2分)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感知地球的“千里眼” ①近日,第三十五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遥感专家参加了会议,这也是该会议发起50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这说明我国遥感技术的应用发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② 遥感技术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是指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辐射或散射的可见光、红外、微波电磁波,从而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科学技术。人类目力有限,遥感技术的出现,让人类仿佛拥有了另一双可以无限感知地球的“千里眼”。 ③今年4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部署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在李克强身后挂着一幅芦山县震后航空影像图。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提供的。遥感作业时间是4月20日11点,距离地震发生刚刚过去3个小时。那么科研人员怎么利用遥感技术评估判断地震灾情呢? ④遥感地球所航空遥感中心主任李震说:“遥感航拍得到的高分辨率影像,能清楚地辨识建筑物、道路、河流、车辆等地面信息。科研人员运用专业知识,与震前的遥感观测数据比对,就能够判断建筑物和道路的受损情况,道路上堆积的滑坡物大小、滑坡的土方量等等,发现潜在的山体垮塌、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并确定财产损失的基本情况,确定救援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等。”总之,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和评估灾情,具有定位准,速度快的特点,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灾情数据,服务抗震救灾。 ⑤今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了数次极端强雾霾事件,主流观点认为,污染物排放量大,静稳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等是导致强雾霾事件的主要原因。遥感地球所陈良富研究员基于遥感卫星观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提出,除了人为排放引起的本地污染浓度上升这一内在原因外,水汽、浮尘是造成雾霾来袭、能见度急剧下降的重要外部原因。 ⑥目前,对雾霾主要靠地面监测,但地面监测站只能监测地上几米高范围内的PM2.5数值。而灰霾随高度变化,分布不一样。利用激光遥感手段能获得霾的垂直分布情况,反映整个区域霾的二维甚至三维情况。如果不科学地认识极端强雾霾的发生机理,就容易判断错误,认为都是由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在治理上进入误区。要得出科学判断,仅凭地面一种观测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卫星遥感观测手段来补充,更全面容观地掌握大气污染状况。 ⑦另外,遥感技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应用遥感技术,美国考古学家发现了沉没海底数千年的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希腊考古学家用红外像片在科林斯湾发现了公元前373年毁于地震的古城“Hekike”;遥感地球所郭华东课题组利用雷达遥感技术发现了阿拉善高原干沙覆盖下的古河湖串联系统和明、隋古长城……遥感技术也十分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它的优势在于能获得物体的三维图像。若能及早对文化遗产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更重要的是,科学家还能依据这些数据分析破坏发生的原因,如温度、风力、湿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进行更加精细的修复。 ⑧总之,近些年,我国遥感技术发展迅速,在很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5月13日 有删减) 1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 ( )(2分) A.发生地震时,利用遥感技术,科研人员运用专业知识,与震前的遥感观测数据比对,就能够判断建筑物和道路的受损情况。 B.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和评估灾情,具有定位准,速度快的特点。 C.并不是所有的极端强雾霾都由排放的污染物引起。 D.本文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地震(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道路桥梁建造、雾霾(大气污染)状况观测,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14.下列说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本文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什么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的应用等知识; B. 文章第4、5段主要说明了遥感技术在大气污染状况观测方面的应用。 C. “人类目力有限,遥感技术的出现,让人类仿佛拥有了另一双可以无限感知地球的‘千里眼’ 。”这句话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D. “ 应用遥感技术,美国考古学家发现了沉没海底数千年的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这句话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15.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4分) 材料: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历经东西魏至宋,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至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它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但其风化侵蚀严重,如何加以保护一直是个难题。 问题:请谈谈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解决这个难题。(至少答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 读书声与强国路 陈晨 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在我们的生活字典里模糊起来。有人不爱读书,有人没时间读书,也有人认为,现在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触手可得,不需要读书,还有人认为读书只是个人的事。其实不然,读书更能强国。 ②有数据显示,2011年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依然有所上升,但仍低于12年前的水平。不可否认,这其中有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新阅读方式兴起的原因。但信息的浏览终归无法取代系统的阅读,我们更应该思考,当我们的社会像一列高速行进的列车,以日新月异的态势向前发展时,难道可以让书籍所承载的文明风景落在后面?对于一个数千年诗礼相传、崇文重道的民族来说,今天读书价值面临的忽视,读书生活遭遇的种种困扰,实在令人不安。 ③相传,犹太民族在孩子刚出生时,父母就会在书页上涂满蜂蜜让孩子舔食,目的是要告诉孩子,书是甜的。这个民族被誉为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每年人均读64本书。他们用事实雄辩地说明了“知识就是力量”:诺贝尔奖获得最多、科学发明世界人均第一、世界上人均拥有论文发表量第一、转化为科学技术的比例世界第一…… ④一位作家说过:文化不体现在一个国家高楼大厦的多寡,也不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基本建设,但一定关乎一个民族的魂魄和整体素质。抽掉文化这根筋,这个民族将会成为植物人。读书,带给人们文化。读书,可以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可以升华一国民众的灵魂,可以让一个民族获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文化力量。 ⑤今天,我们正行进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征程。或许,在不少人看来,“文化强国”是一个很宏大很遥远的概念。然而,文化建设是一个全民工程,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努力。当一个国家的民众洋溢着清新的书卷气,这个国家才会历久弥新、朝气蓬勃,激发出不可遏抑的创造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不仅是有益个人身心、提升幸福指数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寻求文化发展的基础工程。 ⑥鲁迅先生曾说:“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读书作为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信息化社会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面对读书的困境,我们固然需要创造更宽松的阅读环境,需要更为亲民的图书价格,需要更有营养的出版精品,但首先,是带着一颗爱知、求知的心去拿起书本、翻开来静静地读。读书也是读心,从琅琅书声中,能感知个人心灵成长的历程,更能倾听到一个民族走向文化强国的铿锵足音。[ (选文有删改)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7.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8.作为一名学生,读了这篇文章,联系以下链接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3分) 【链接材料一】近日,在“第六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馆长马未都谈起了阅读问题。这位收藏界的“大拿”痛心于国人的不爱读书。“我前两天坐高铁,在车里溜达了一下,想看看有多少人读书。真不幸,我那车厢里就我自己拿一本杂志,剩下的人拿的不是手机就是iPad。那大家是不是拿着iPad看书呢,我过去一看,基本上都在那儿‘切西瓜’。”(2013年12月1日《中国青年报》) 【链接材料二】说到底,越是面临生活的快节奏,越是要有超强的定力。有定力,才能让我们慢下来、静下心来观察与思考。那么,这定力从哪里来?来源于阅读本身。不少人有这样的阅读经历:偶一日拿起一本书来,竟然一读就欲罢不能,超然物外沉浸书中,数小时流逝而不觉。而那一度浮躁的心气竟然也沉静下来,有一种难得的静谧,更仿佛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馨香在缭绕。这便是阅读的力量。(2013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四)记叙文阅读。(共14分) 送给父亲的手套 ①那年我在离家三十多里的县城读初中。六月的黄昏,我在学校的操场上读书,听见别班的几个女生在叽叽喳喳地说着“父亲节”的话题,这样的洋节日,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新鲜又好奇,想着父亲含辛茹苦养育我不容易,想到明天反正是星期天,何不回一趟家,给父亲买个礼物,向他表达一下我这个做儿子的感激之情和诚挚的祝福呢? ②回到宿舍,路近的同学都回家了,空荡荡的,突又想起父亲,想起他骨节粗大的手,不苟言笑的面容,以及每次我走时他站在巷口看我的眼神……想着想着,心里激动起来。我来到校外的集市……寻思着给父亲买个什么礼物?最终,我花一元钱给父亲买了双帆布手套。由于长年累月的操劳,父亲的手不但粗糙,而且严重变形,就像是耙子,有双手套护着,终归会好一些吧。 ③第二天一早,我出发了,因为买手套花去了一元钱,我舍不得坐班车,徒步走小路。六月的早晨清新又明媚,一路上我都在心里想着我们家的那个院子,想着父亲、母亲 以及几个弟妹。那个院子虽然穷,乱,捉襟见肘,但当我想着的时候,心里满是激动与温暖。想到父母亲对我寄予的希望,我在心里悄悄告诉自己,一定得努力,考上中专,给父母争光。 ④八点钟左右,我终于到家了。父亲正在收拾农具,他吃惊地看着我,问我怎么回来了?有什么事吗?我说没事,就是回来看看。看我说得轻描淡写,父亲突然发怒了,说没什么事跑回来干嘛?中考在即,不好好复习,跑来跑去不浪费时间? ⑤兜头受到父亲一通没来由的教训,我的心情顿时暗淡下来,如同鞋底的泥,有说不出的沉重,还伴随着不被理解的屈辱。我更像是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一个只会花钱没有多大出息的孩子。路上我在脑海里上演的那些温情的场面,顿时烟消云散。最终我什么也没解释,一头扎进了自己的房间。 ⑥关上门,无限懊恼地躺在床上,突然之间我意识到“父亲节”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情,即便我给父亲买了礼物,和父亲近在咫尺,却又如何?对于长期含蓄惯了不善言谈的父亲,我的“父亲节”在他看来是多么可笑,华而不实,因此我已没有勇气把手套送给父亲,相反,我为自己感到羞愧! ⑦之后父亲看见了我包里的手套,开始唠叨个没完,问我买手套干嘛?花了多钱?庄稼人不需要这玩意。哪有戴手套干活的?真是的,我看你是忘了自己是谁了! ⑧父亲嫌我糟蹋钱,批评我忘本,没有干活的样子。我窝着一肚子的气,没有吃饭,扭头就去了母亲干活的坡地。 ⑨过了一会,父亲来了,他给我带来两张鸡蛋饼,让我吃饱了再干。然后,父亲从裤兜里掏出那双帆布手套,让我戴上,免得把手磨出泡。我没理父亲,也不接手套。父亲看我生气了,讨好地说,买已经买了,买了就戴上吧! ⑩我赌气说:“谁说手套是买给我自己的?我有那么金贵吗? ” ⑾母亲看出我和父亲在较劲,劝解说,那这就奇怪了?儿呀,既然你不是买给自己的,谁又能用得着呢? ⑿我把手套扔给父亲,继续赌气说,反正我不戴,你不戴扔了就是了。 ⒀父亲愣了一下,没再看我,而是盯着脚下的土坷垃,一个劲喃喃地说:哦,原来是给我买的,这又何必呢,等你出息的那一天,给我买东西也不迟呀! ⒁顷刻之间,我的泪水夺眶而出。第二天父亲送我去学校时,我依然没有说出那双手套的来路,更没敢告诉父亲天底下有一个特殊的节日,叫“父亲节”。我心里想的是,什么时候我才有出息?才可以大大方方地孝敬父亲呢? ⒂现在我出息了,父亲却离我们而去了!那双一元钱的帆布手套,从此成了我送给父亲的唯一礼物。现在想起,已全然不是寒酸和羞涩,而是庆幸。庆幸在我年少之时,也曾偷偷地为父亲过过一次“父亲节”。 19、阅读文章,梳理情节及我的情感变化,填写下表。 时间 情节 我的情感 ① 听几个女生谈论“父亲节” 新鲜又好奇 第二天一早 “我”买好了手套 ② 八点钟左右 ③ 沮丧、沉重 后来 父亲却离我们而去 ④ 20第②段的划“ ”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表达了哪些情感?读了本文后,你从父亲和“我”身上各得到了怎样的启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共50分) 22.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将《送给父亲的手套》第二段“我来到校外的集市……”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10分) 【要求】(1)运用场面描写;(2)至少运用一种修辞;(3)符合情境;(4)不超过150字。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40分) 题目(一): 请以“沐浴在春风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 最不能忽略的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曾经被我们忽略。我们忽略了时间的流逝,忽略了近处的美景,忽略了母爱的温情,忽略了朋友的付出,忽略了生活的真谛。其实,忽略的东西往往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请以“最不能忽略的 ”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要求】(1)若选题目(二),须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长郡教育集团2013-2014-1初三年级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A 2、C 3、D 4、B 5、略 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三年羁旅客;塞上燕脂凝夜紫。 7、阿廖沙 “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 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打白骨精)(1分)⑵①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机智、勇敢。②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2分)(说明:“不辨妖魔”和“不辨是非”答其一即可) 8.示例: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事业,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写出了庙外景色的荒芜,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2分,意思相近即可) 9. ①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②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③诗中也表达了作者才困时艰的感慨。(答出任意两点即给满分,3分) 10.①第二年。 ②在 ③ 这 ④下雨。 11.①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②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座亭子中悠闲自得地享乐,难道做得到么? 12.关心民众疾苦或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 13、D 14、B 15、(1)对龙门石窟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2)科学家还能依据这些数据分析破坏发生的原因,如温度、风力、湿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对龙门石窟进行更加精细的修复。 16.读书更能强国。(或:读书也是读心,从琅琅书声中,能感知个人心灵成长的历程,更能倾听到一个民族走向文化强国的铿锵足音。) 17.举例论证,举犹太人喜爱读书读书的例子,论证了“读书可以强国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8、开放性试题。能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写出感受,语言通顺即可。 19、①六月的黄昏;②激动而温暖;③“我”挨了父亲的训斥;④庆幸。 20、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父亲手的粗糙变形(1分),表现了父亲的勤劳朴实(1分),交代了我买手套的原因(1分)。 21.示例:本文主要表达了我对父母的感恩与怀念之情,也表达了父母对“我”的理解与关爱。(2分)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勤劳朴实,善良淳朴的品质;从“我”身上学到了孝敬父母,懂得感恩,踏实勤恳,努力奋斗的品质。(4分)(其他言之有理的也可) 22、略 23、参看中考评分标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