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6 发布 |
- 37.5 KB |
- 3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九年级(下)开学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九年级(下)开学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法典的颁布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此“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査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2.(2分)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亚洲人民创造的有( ) ①金字塔 ②佛教 ③雅典卫城 ④长城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3.(2分)某学校的一位学者作报告,海报内容是( ) A.雅典民主政治 B.汉谟拉比法典 C.印度种姓制度 D.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4.(2分)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 ) A.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第32页(共32页) B.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C.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5.(2分)佃户一般每周要在领主的直领地上劳动三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由此可见,佃户向领主缴纳地租的形式是( ) A.货币地租 B.实物地租 C.劳役地租 D.税收地租 6.(2分)“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7.(2分)1492年,他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达•伽马到达印度 B.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麦哲伦环球航行 8.(2分)欧洲人前所示见的世界各地的商品,如烟草、蔗糖、棉布、咖啡、可可等在西欧市场大量上市;欧洲人食用肉类必不可少的香料,其中进口量骤增30倍。与此同时,欧洲商品的海外市场也在为扩展。可见新航路的开辟( ) A.使欧洲与其他洲之间建立起直接商业联系 B.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C.使欧美主要国家社会巨变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32页(共32页) 9.(2分)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15﹣19世纪,(戈雷岛)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材料揭示了( ) A.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 C.罗马帝国的扩张范围 D.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 10.(2分)如图小卡片是某同学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摘要,这位同学研究的人物是( ) ●战争时期最著名的将军: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和平时期最杰出的领袖: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政府 ●同胞心中最伟大的人物:不恋权势,拒做国王 A.克伦威尔 B.拿破仑 C.林肯 D.华盛顿 11.(2分)“19世纪初期,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材料表述的是( ) A.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B.“三角贸易”的野蛮性 C.《独立宣言》发表的意义 D.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12.(2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以上表述的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 ) A.原因 B.过程 C.内容 D.意义 13.(2分)图1、图2所示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第32页(共32页) A.人口的大规模增长 B.铁路时代的到来 C.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D.石油资源的开采 14.(2分)“根据该法令的条款,所有农奴都被宣布为是自由的……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相较于美国解放黑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更大意义表现为( ) A.解放奴隶数量更多也更彻底 B.采用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C.改变了整个国家的社会性质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15.(2分)电影《乱世佳人》以十九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南方种植园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及其家人、朋友在战争乱世中生活的变故。这时美国出现的“乱世”是指( ) A.独立战争 B.工业革命 C.南北战争 D.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第32页(共32页) 16.(2分)“1868年,在欧洲的造船厂,活跃着日本人的身影,他们对西方文明‘始惊’、‘次醉’、‘终狂’.1871年,岩崎弥太郎创办三菱公司,公司依靠雄厚的资本和政府的扶持,开办银行、造船厂、炼铁厂等,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跨国财团。”这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措施直接有关( )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C.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17.(2分)美国作家查尔斯•穆雷曾经进行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在历史上最知名的229位发明家中,瓦特与爱迪生并列第一。瓦特与爱迪生对社会的共同贡献是( ) A.开启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新时代 B.开启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使交通运输业发生革命性改变 D.促进了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18.(2分)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扩张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铁路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从根本上是由于( ) A.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蒸汽时代 B.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公路交通比铁路交通投资少 19.(2分)19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但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经不是工业劳动力人数的了,英国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劳动力不足 B.农业发展落后 C.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D.劳动力素质提高 第32页(共32页) 20.(2分)1867年,英国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40%,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39%.这反映工业革命( ) A.造成贫富差距大 B.创造巨大生产力 C.改变工农业的经济比重 D.促进资产阶级的产生 21.(2分)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给“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以有力打击,这一年属于( ) A.公元18世纪50年代 B.公元19世纪50年代 C.公元18世纪60年代 D.公元19世纪60年代 22.(2分)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23.(2分)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其领导者是( ) A.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赫鲁晓夫 24.(2分)“三巨头操控世界,德国成待宰羔羊。中国战胜却受害,学生掀起爱国潮。”这几句歌谣描述了哪次国际会议的史实及影响( ) A.华盛顿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巴黎和会 D.雅尔塔会议 25.(2分)苏联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这一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 A.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尊重经济规律并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C.为夺取十月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32页(共32页)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第26题8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5分,第29题12分. 26.(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的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柱着拐枝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1)写出材料中使俄国“能够柱着拐杖走动”所实施的政策。 (2)你同意材料中“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场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32页(共32页) 材料三:(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这场革命”的名称。并概括“这场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经济地位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科技方面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中英美经济地位对比变化,简述关于发展经济的启示。 2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年代 事件 1215年 贵族强迫约翰王签署《大宪章》,抑制王权 1265年 贵族孟福尔召开议会,英国议会制开始 1688年 妥协的不流血“光荣革命” 1689年 颁布《权利法案》,奠定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 1701年 颁布《王位继承法》 ﹣﹣摘编自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第32页(共32页) 材料二:美国根据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的程序,设计了严密的政府内部机构权力制衡制度。联邦和州各自拥有自己的权力范畴,联邦政府不能任意超越州权。宪法赋予每一部门制约其他部门的武器。国会可以以弹劾等形式限制总统;总统可以以“搁置否决权”等形式限制国会的权力;联邦最高法院可以通过违宪审查的形式限制国会的立法权和总统的行政权;总统对司法权的制约则表现在联邦最高法院的人事任命在一定程度上受总统控制。 ﹣﹣摘编自张发青《分权与制衡﹣﹣美国早期民主政治的保障》 材料三:爆发于18世纪末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首先,两者都根源于同样的启蒙观念:自由、平等和正义;其次,两国在革命之初,曾经相互援助,互相鼓舞,许多法国将军和士兵曾参与了美国革命……美国政治家们也是乐意为法国政体设计出谋划策;再次,两者具有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建立一种以公共主权和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政府。 ﹣﹣摘编自[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法国的闪电与美国的阳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的文献。并概括英国政治制度发展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和法国革命的相同点。 (4)综合上述材料,总结它们所反映的主题。 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们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所谓史上最迷人的微笑,谁能够解释蒙娜丽莎的微笑到底是什么含义?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说得出,但它就是迷人。蒙娜丽莎是一个商人的妻子,她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她的微笑太神秘了,于是就弄出了像《达•芬奇密码》那样的电影。不过画中的蒙娜丽莎确实只是个普通人,她有真实的存在,有她自己的思想。她的思想感情神秘地流露在她的脸上,达•芬奇抓住了这一瞬间,这就是理解《蒙娜丽莎》的钥匙。《蒙娜丽莎》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画普通人。 第32页(共32页)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1)写出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社会思潮。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第32页(共32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九年级(下)开学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法典的颁布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此“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査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解答】据“法典的颁布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及所学知可知,此“法典”是指《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2.(2分)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亚洲人民创造的有( ) ①金字塔 ②佛教 ③雅典卫城 ④长城 第32页(共32页)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世界文明的相关事实。掌握基础知识的识记,从地理范围区分不同文明的代表。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属于埃及文明的代表,位非洲;佛教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位于亚洲;雅典卫城古希腊文明的代表,位于欧洲;长城是古中国文明的代表,位于亚洲。 故选:B。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古代不同文明代表的掌握。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2分)某学校的一位学者作报告,海报内容是( ) A.雅典民主政治 B.汉谟拉比法典 C.印度种姓制度 D.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最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是雅典.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当政期间,人们崇尚文化,眼界开阔,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参政,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古希腊的历史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报应该是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当政期间,人们崇尚文化,眼界开阔,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参政,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与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和地位. 第32页(共32页) 4.(2分)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 ) A.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B.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C.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分析】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东征。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 【解答】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5.(2分)佃户一般每周要在领主的直领地上劳动三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由此可见,佃户向领主缴纳地租的形式是( ) A.货币地租 B.实物地租 C.劳役地租 D.税收地租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世纪庄园生活。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解答】 第32页(共32页) 中世纪早期西欧庄园的主要剥削方式是劳役地租。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由此可见,佃户向领主缴纳地租的形式是劳役地租。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世纪早期西欧庄园的主要剥削方式是劳役地租。 6.(2分)“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世纪西欧城市,注意全面分析题干材料内容。 【解答】“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在中世纪,“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城市本身的结构就明确反映出了城市同农村是分离的,每座城市都筑有完全封闭的城墙,并严格把守城门,这一方面是为了抵御外敌的入侵,另一面则是用来将它同周围的农村分离开来;中世纪的城市也是一个自治团体,这种自治同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相对于封建领主统治的自治,另一方面则是自我管理或自我统治……而包围着它的却是一整套以束缚个人自由为特征的封建体系。 故选:D。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第32页(共32页) 7.(2分)1492年,他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达•伽马到达印度 B.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麦哲伦环球航行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内容.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横渡茫茫的大西洋,到达了欧洲人过去不知道的一块“新大陆”.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西班牙国王的资助”“古巴、海地等地”“新大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横渡茫茫的大西洋,到达了欧洲人过去不知道的一块“新大陆”。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后来被证实哥伦布到达的地方不是印度。哥伦布不仅发现了“新大陆”,而且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航线。 故选:C。 【点评】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判断. 8.(2分)欧洲人前所示见的世界各地的商品,如烟草、蔗糖、棉布、咖啡、可可等在西欧市场大量上市;欧洲人食用肉类必不可少的香料,其中进口量骤增30倍。与此同时,欧洲商品的海外市场也在为扩展。可见新航路的开辟( ) A.使欧洲与其他洲之间建立起直接商业联系 B.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C.使欧美主要国家社会巨变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影响的理解。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世界,使欧洲与其他洲之间建立起直接商业联系,出现了题文中的情况。 第32页(共32页) 故选:A。 【点评】注意新航路的开辟影响的识记。 9.(2分)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15﹣19世纪,(戈雷岛)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材料揭示了( ) A.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 C.罗马帝国的扩张范围 D.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 【分析】本题以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为依托,考查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 【解答】据“15﹣19世纪,(戈雷岛)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关键信息“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可知,材料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是建立在对奴隶野蛮掠夺的基础上的,这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0.(2分)如图小卡片是某同学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摘要,这位同学研究的人物是( ) ●战争时期最著名的将军: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和平时期最杰出的领袖: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政府 ●同胞心中最伟大的人物:不恋权势,拒做国王 A.克伦威尔 B.拿破仑 C.林肯 D.华盛顿 【分析】 第32页(共32页) 本题以某同学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华盛顿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获得独立,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政府,连任两届后放弃了权利,摒弃了总统终身制,开创了和平转移权利的先例,被美国人誉为“国父”。据题干某同学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摘要,这位同学研究的人物是华盛顿。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识记华盛顿的相关史实。 11.(2分)“19世纪初期,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材料表述的是( ) A.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B.“三角贸易”的野蛮性 C.《独立宣言》发表的意义 D.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拿破仑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解答】据题干“19世纪初期,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拿破仑五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所以材料表述的是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拿破仑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主要事迹并对其进行评价。 12.(2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以上表述的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 ) 第32页(共32页) A.原因 B.过程 C.内容 D.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的相关史实。《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解答】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可知,以上表述的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再现再认史实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的相关史实。 13.(2分)图1、图2所示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的大规模增长 B.铁路时代的到来 C.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D.石油资源的开采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手工劳动转变为大机器生产。 【解答】 第32页(共32页) 图1反映的是手工劳动,图二反映的是大机器生产。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手工劳动转变为大机器生产,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是手工劳动转变为大机器生产的主要原因。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4.(2分)“根据该法令的条款,所有农奴都被宣布为是自由的……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相较于美国解放黑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更大意义表现为( ) A.解放奴隶数量更多也更彻底 B.采用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C.改变了整个国家的社会性质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分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关知识。理解1861年改革的意义。 【解答】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增加了自由雇佣劳动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相较于美国解放黑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更大意义表现为改变了整个国家的社会性质。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1861年改革的有关知识的准确记忆和理解能力。 15.(2分)电影《乱世佳人》以十九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南方种植园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及其家人、朋友在战争乱世中生活的变故。这时美国出现的“乱世”是指( ) A.独立战争 B.工业革命 C.南北战争 D.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 第32页(共32页) 【解答】据材料可知,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故事,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背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可以说小说成功的再现了那个时代美国南方这个地区的社会生活。 故选:C。 【点评】本题掌握南北战争相关知识。 16.(2分)“1868年,在欧洲的造船厂,活跃着日本人的身影,他们对西方文明‘始惊’、‘次醉’、‘终狂’.1871年,岩崎弥太郎创办三菱公司,公司依靠雄厚的资本和政府的扶持,开办银行、造船厂、炼铁厂等,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跨国财团。”这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措施直接有关( )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C.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1868年,在欧洲的造船厂,活跃着日本人的身影,他们对西方文明“始惊”、“次醉”、“终狂”。1871年,岩崎弥太郎创办三菱公司,公司依靠雄厚的资本和政府的扶持,开办银行、造船厂、炼铁厂等,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跨国财团。”及所学知识可知,这现象的出现与日本明治维新中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直接有关。为实现“变法图强”“富国强兵”目标,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故选:C。 【点评】 第32页(共32页)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17.(2分)美国作家查尔斯•穆雷曾经进行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在历史上最知名的229位发明家中,瓦特与爱迪生并列第一。瓦特与爱迪生对社会的共同贡献是( ) A.开启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新时代 B.开启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使交通运输业发生革命性改变 D.促进了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分析】本题考查瓦特和爱迪生。解答本题需掌握瓦特和爱迪生的贡献。 【解答】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爱迪生发明电灯,使电力得到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因此瓦特与爱迪生对社会的共同贡献是开启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新时代。 故选:A。 【点评】本题以瓦特和爱迪生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8.(2分)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扩张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铁路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从根本上是由于( ) A.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蒸汽时代 B.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公路交通比铁路交通投资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使用液体燃料,后来他又发明了使用内燃机作动力的汽车。 【解答】 第32页(共32页) 依据题干“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可知,当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汽车的发明促进了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利用内燃机试制汽车成功,发明第一辆汽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扩大了人们的交流,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19.(2分)19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但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经不是工业劳动力人数的了,英国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劳动力不足 B.农业发展落后 C.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D.劳动力素质提高 【分析】本题以19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但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经不是工业劳动力人数的1/5了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答】“19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说明19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多于工业劳动力;“但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经不是工业劳动力人数的1/5了”说明到20世纪初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工业劳动力大大高于农业劳动力,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能力。 20.(2分)1867年,英国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40%,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39%.这反映工业革命( ) A.造成贫富差距大 B.创造巨大生产力 C.改变工农业的经济比重 D.促进资产阶级的产生 【分析】本题以1867年,英国人口收入的对比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应重点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32页(共32页)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工业革命的影响包括无产阶级遭受更为严重的剥削和压迫;便利了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环境污染(废气、废水、废渣等),所以材料“1867年,英国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40%,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39%”体现了无产阶级遭受更为严重的剥削和压迫,贫富差距大,A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21.(2分)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给“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以有力打击,这一年属于( ) A.公元18世纪50年代 B.公元19世纪50年代 C.公元18世纪60年代 D.公元19世纪60年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公元纪年法。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 【解答】根据公元纪年法可知,一百年一个世纪,十年一个年代,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1859年为公元19世纪50年代。 故选: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公元纪年法的计算。 22.(2分)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第32页(共32页) 【分析】本题以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为依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而史论则是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ABD属于史实,C属于史论。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23.(2分)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其领导者是( ) A.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赫鲁晓夫 【分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知道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月7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响为信号,工人和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这就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识记十月革命的相关内容。 24.(2分)“三巨头操控世界,德国成待宰羔羊。中国战胜却受害,学生掀起爱国潮。”这几句歌谣描述了哪次国际会议的史实及影响( ) A.华盛顿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巴黎和会 D.雅尔塔会议 【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和会。 【解答】结合课本所学,1919年6月在法国巴黎,战胜国召开了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会议,在巴黎和会上列强将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五四运动。 故选:C。 【点评】重点识记巴黎和会的内容及影响。 第32页(共32页) 25.(2分)苏联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这一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 A.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尊重经济规律并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C.为夺取十月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苏联模式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也称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这个模式是在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同托洛茨基派和布哈林等人的争论过程中、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实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1936年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在苏联基本实现,这标志着苏联模式的确立。 故选:A。 【点评】注意识记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及其特点。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第26题8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5分,第29题12分. 26.(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的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柱着拐枝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1)写出材料中使俄国“能够柱着拐杖走动”所实施的政策。 (2)你同意材料中“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 第32页(共32页) 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解答】(1)材料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柱着拐杖走动”所实施的政策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主要表现在: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商业方面,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即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直接联系起来,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同意。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商品、货币、市场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中。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故答案为: (1)政策:新经济政策。 (2)同意;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商品、货币、市场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中。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场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32页(共32页) 材料三:(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这场革命”的名称。并概括“这场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经济地位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科技方面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中英美经济地位对比变化,简述关于发展经济的启示。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解答】 第32页(共32页) (1)由”这场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可知,材料一中“这场革命”指的是工业革命。由”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可知,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包括:改变了英国的生产方式,使英国进入机器生产时代;促进了英国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示意图”可以看出,到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由“(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经济地位变化原因包括: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由“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可知,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科技方面的原因是:英国满足于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科技投入少。 (4)由材料中英美经济地位对比变化,可以看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时俱进,鼓励创新;重视人才,加大科技投入。 故答案为: (1)工业革命;影响:改变了英国的生产方式,使英国进入机器生产时代;促进了英国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变化:到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英国满足于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科技投入少。 第32页(共32页)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时俱进,鼓励创新;重视人才,加大科技投入。 【点评】本题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年代 事件 1215年 贵族强迫约翰王签署《大宪章》,抑制王权 1265年 贵族孟福尔召开议会,英国议会制开始 1688年 妥协的不流血“光荣革命” 1689年 颁布《权利法案》,奠定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 1701年 颁布《王位继承法》 ﹣﹣摘编自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美国根据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的程序,设计了严密的政府内部机构权力制衡制度。联邦和州各自拥有自己的权力范畴,联邦政府不能任意超越州权。宪法赋予每一部门制约其他部门的武器。国会可以以弹劾等形式限制总统;总统可以以“搁置否决权”等形式限制国会的权力;联邦最高法院可以通过违宪审查的形式限制国会的立法权和总统的行政权;总统对司法权的制约则表现在联邦最高法院的人事任命在一定程度上受总统控制。 ﹣﹣摘编自张发青《分权与制衡﹣﹣美国早期民主政治的保障》 第32页(共32页) 材料三:爆发于18世纪末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首先,两者都根源于同样的启蒙观念:自由、平等和正义;其次,两国在革命之初,曾经相互援助,互相鼓舞,许多法国将军和士兵曾参与了美国革命……美国政治家们也是乐意为法国政体设计出谋划策;再次,两者具有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建立一种以公共主权和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政府。 ﹣﹣摘编自[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法国的闪电与美国的阳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的文献。并概括英国政治制度发展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和法国革命的相同点。 (4)综合上述材料,总结它们所反映的主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政治制度发展进程的特点、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具体表现、美国和法国革命的相同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与法治的确立的相关史实。 【解答】(1)据材料一“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奠定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的文献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据材料一“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政治制度发展进程的特点是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利、长期性、妥协性和用法律的形式巩固胜利成果(法规性)。 (2)据材料二“美国根据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的程序,设计了严密的政府内部机构权力制衡制度。”可知,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分权制衡。据材料二“联邦和州各自拥有自己的权力范畴,联邦政府不能任意超越州权。宪法赋予每一部门制约其他部门的武器。国会可以以弹劾等形式限制总统;总统可以以‘搁置否决权’等形式限制国会的权力;联邦最高法院可以通过违宪审查的形式限制国会的立法权和总统的行政权;总统对司法权的制约则表现在联邦最高法院的人事任命在一定程度上受总统控制。”可知,美国各种政治权力的具体表现是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分权;国会、总统、联邦最高法院之间分权。 第32页(共32页) (3)据材料三“首先,两者都根源于同样的启蒙观念:自由、平等和正义;其次,两国在革命之初,曾经相互援助,互相鼓舞,许多法国将军和士兵曾参与了美国革命……美国政治家们也是乐意为法国政体设计出谋划策;再次,两者具有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建立一种以公共主权和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政府。”可知,美国和法国革命都受到启蒙思想的鼓舞;都具有相同的革命目标;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材料一、二、三都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与法治的确立,故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与法治的确立。 故答案为: (1)文献:《权利法案》。特点: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利;长期性;妥协性;用法律的形式巩固胜利成果(法规性)。(答出一点即可) (2)关系:分权制衡。表现: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分权;国会、总统、联邦最高法院之间分权。 (3)相同点:都受到启蒙思想的鼓舞;具有相同的革命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4)主题:资产阶级革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与法治的确立。(答出一点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政治制度发展进程的特点、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具体表现、美国和法国革命的相同点的相关史实。 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们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所谓史上最迷人的微笑,谁能够解释蒙娜丽莎的微笑到底是什么含义?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说得出,但它就是迷人。蒙娜丽莎是一个商人的妻子,她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她的微笑太神秘了,于是就弄出了像《达•芬奇密码》那样的电影。不过画中的蒙娜丽莎确实只是个普通人,她有真实的存在,有她自己的思想。她的思想感情神秘地流露在她的脸上,达•芬奇抓住了这一瞬间,这就是理解《蒙娜丽莎》的钥匙。《蒙娜丽莎》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画普通人。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1)写出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社会思潮。 第32页(共32页)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解答】(1)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2)由“蒙娜丽莎是一个商人的妻子,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可以看出,文艺复兴运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方面。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普通人物作为绘画主题,表达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以及对人与人性的肯定和赞美。蒲伽丘的《十日谈》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罪恶,反对教会压抑人性,谴责禁欲主义,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的爱情和幸福,推动了思想解放。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关注的对象从神到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故答案为: (1)人文主义。 (2)观点:文艺复兴运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人文主义;论述: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方面。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普通人物作为绘画主题,表达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以及对人与人性的肯定和赞美。蒲伽丘的《十日谈》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罪恶,反对教会压抑人性,谴责禁欲主义,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的爱情和幸福,推动了思想解放。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关注的对象从神到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点评】本题以文艺复兴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8/8 13:56:17;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32页(共32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