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九年级上册同步训练试题 6(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2015学年九年级上册同步训练试题 6(4)

九年级上册同步训练试题 ‎【练基础】‎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盖追先帝之殊遇 (      )‎ ‎(2)引喻失义 (      )‎ ‎(3)陟罚臧否 (      )‎ ‎(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 ‎(5)遂许先帝以驱驰 (      )‎ ‎(6)至于斟酌损益 (      )‎ ‎(7)以咨诹善道 (      )‎ ‎(8)察纳雅言 (      )‎ ‎(9)攘除奸凶 (      )‎ ‎(10)以彰其咎 (      )‎ 答案:(1)优待,厚遇 (2)适宜、恰当 (3)善恶 (4)治 (5)奔走效劳 (6)兴办、增加 (7)道理 (8)正言 (9)排除,铲除 ‎ ‎(10)表明、显扬 ‎2.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一句中“以”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解析】选D。题干中“以”的意思是“把”,D项中“以”也是“把”‎ 的意思。A项,“以”的意思是“以致”;B项,“以”的意思是“来”;C项,“以”的意思是“因为”。‎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文:  ‎ ‎  ‎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译文:  ‎ ‎  ‎ 答案:(1)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昌隆的原因。‎ ‎(2)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个年头了。‎ ‎4.下列朗读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深追先帝/遗诏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C.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D.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解析】选B。正确的停顿应为:A.深追/先帝遗诏;C.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D.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5.根据下面提示,写出原文句子。‎ ‎(1)诸葛亮给刘禅分析蜀汉面临的时局的句子是:         ,‎ ‎        ,              。‎ ‎(2)《出师表》中的“        ,        ‎ ‎”是诸葛亮关于赏罚分明的忠告。‎ ‎(3)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所抱有的无意于功名利禄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        。‎ ‎(4)《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追述先帝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答案:(1)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3)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4)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二、课内阅读 ‎(2012·桂林中考)阅读《出师表》“臣本布衣……不知所言”选段,完成6~10题。‎ ‎6.写出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臣本布衣 (      )‎ ‎(2)由是感激 (      )‎ ‎(3)深入不毛 (      )‎ ‎(4)夙夜忧叹 (      )‎ 答案:(1)平民,百姓 (2)感动,激动 (3)长草 (4)早晚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1)躬耕于南阳 (      )‎ ‎(2)以告先帝之灵 (      )‎ ‎(3)还于旧都 (      )‎ ‎(4)咨臣以当世之事 (      )‎ 答案:(1)在 (2)来 (3)到 (4)拿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遂许先帝以驱驰。‎ 译文:  ‎ ‎(2)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  ‎ ‎  ‎ 答案:(1)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2)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面对这篇文章,我涕泪交流,不知说了些什么。‎ ‎9.“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两件事?‎ 答:  ‎ ‎  ‎ 答案:五月渡泸,平定南方;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10.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 答:  ‎ ‎  ‎ ‎  ‎ ‎【解析】“报先帝而忠陛下”表现了他的忠诚;“先帝”“三顾茅庐”后他“遂许先帝以驱驰”说明他知恩图报;“白帝城托孤”说明他忠诚;“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说明他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答案(示例):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他的忠诚、知恩图报以及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启示: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首先要感恩自己身边的人,如父母的生育培养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要体谅父母,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报答他们。‎ ‎【练能力】‎ ‎(2013·营口中考)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1~5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出师表》)‎ ‎【乙】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①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②?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③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御史大夫昌④下相国,相国酂侯⑤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⑥。有而弗言,觉免。年老 癃⑦病,勿遣。‎ ‎(选自《汉书》)‎ ‎【注】①伯:称霸。②由进:被进用。③安利:享受太平。④昌:人名,指周昌。⑤酂(Zàn)侯:指萧何。⑥署行义年:登记被举荐者的品行、容貌和年龄。⑦癃(lónɡ):身体衰弱,病情沉重。‎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3)患在人主不交故也 (    )‎ ‎(4)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    )‎ 答案:(1)罚 (2)给予 (3)担心(忧虑、担忧) (4)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译文:  ‎ ‎  ‎ ‎②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 译文:  ‎ ‎  ‎ 答案: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件事,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的做法叹息痛心遗憾的。‎ ‎②如今(现在)谈起天下贤人的智慧和才能,难道只有古人才特有吗?‎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内容。‎ 答:  ‎ ‎  ‎ ‎【解析】本题考查对【甲】文内容的概括。抓住人物——诸葛亮,事件——向刘禅提出建议总结。‎ 答案: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建议。‎ ‎4.【乙】文中“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一句中“朕意”指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 ‎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联系上下文来看,“朕意”指的是“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的前面一句。‎ 答案: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 ‎5.【甲】【乙】两文在选用人才上的相同点是:        ,    ‎ ‎    。‎ 答案:广纳人才 唯贤是举(意思对即可)‎ 附【乙】【译文】‎ 听说古代帝王没有超过周文王的,霸主没有超过齐桓公的,他们都是得到贤人的帮助才建立起功名的。如今(现在)谈起天下贤人的智慧和才能,难道只有古人才特有吗?忧虑的是人主不去结交他们,贤士通过什么途径进身呢?现在我已经依靠上天的神灵和贤士大夫的力量平定了天下,把天下作为一家。希望长久保持下去,奉祀宗庙,世代不绝。贤人已经同我一起平定了天下,如果不同我一起使它安定兴盛,那怎么行呢?贤士大夫肯跟我一起共事的,我能使他得到显贵的地位。把我的旨意布告天下,使大家都明白知道。‎ 御史大夫周昌下达给相国,相国萧何下达给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达给郡守。如有美名和美德相称的人,一定亲自劝他出来,替他准备车马,请到相国府,记录下他的品行、容貌和年龄。如果有贤人而不报告,一经发觉,就免除当事者的官职。衰老残废和有病的人,不要送来。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