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2-2奇妙的二氧化碳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沪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九年级化学全册2-2奇妙的二氧化碳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沪教版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一、我来选 1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 A.比空气大 B.比空气小 C.与空气相等 D.无法判断 2.据报道,某网吧由于管理不善发生火灾,现场除三位学生外无一生还.这三位学生采取的措施是 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一边卧在地上向外爬行.他们逃生主要是利用了( ) A.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 B.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 C.卧在地上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 D.地面附近有毒气体较少,而湿毛巾可以防止灼热的空气烫伤呼吸道并吸收毒烟 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会变成( )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无色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跟物理性质有关,也跟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人工降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灭火 D.用作化工原料 6.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灭火无关的是( ) A.它能溶于水 B.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C.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D.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 7.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冰﹣OH2B.生石灰﹣CaCO3C.石灰水﹣CaO D.干冰﹣CO2 8.实验室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前者可用排水法收集后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D.所用药品的状态完全相同 9.实验室制备并收集 CO2,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连接装置 ③加入大理石 ④加入稀盐酸 ⑤收集 ⑥验满 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10.下列文字表达式表示的是化合反应的是( ) A.铜绿→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双氧水→水+氧气 D.二氧化碳+水→碳酸 二、我来填 11.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只占 ,但它是绿色植物进行 作用中并不可少的原 料之一.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 度 , 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变成固体,俗称 . 1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名称:a: b: c: d: (2)瓶 b 中装的固体药品是 ;仪器 a 中装的液体药品是 ; (3)该收集气体的方法称之为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 ,要检验二氧化碳是 否已经收满,采取的措施为 . 13.二氧化碳本身 毒性,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健康 产生影响,浓度大时甚至会使人 死亡.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换气通风.如进 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窖时应进行 试验. 14.有以下四种装置(如图所示): 从图中选择适当的仪器组装成符合要求的成套装置. (1)用 和 组合成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待实 验结束时,应先将 ,然后再 . (2)用 和 组合成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若需在实验过程中添加酸,需在 装置中添加 (填仪器名称),并注意将 . 15.树叶叶片不仅可以吸收一些有害气体,还可以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和氧气,起到改 善环境的作用.通常晴天时,每天每平方米叶片可吸收 5g 二氧化碳来进行光合作用,则: (1)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2)某公园中叶片面积约为 100 万平方米,在一个月(按 20 个晴天计)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 体 ; (3)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候变暖,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 来源是 ,②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一、我来选 16. 由于大气中 CO2 含量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陆地面积减少.为了 减少大气中 CO2 的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以代替化石燃料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 CO2 C.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减少汽车数量 D.大量滥砍乱伐,减少绿化面积 17.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 ) A.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 B.能改良酸性土壤 C.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 D.产生温室对植物起保护作用 18.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在高压、低温下能变成“干冰” B.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二氧化碳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的气体 19.在如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 上升最高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空气 D.氮气 20.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 A.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加热碳酸产生二氧化碳 D.“干冰”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 二、我来填 21.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①干粉灭火器;②泡沫灭火器;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按下列要求 选择填空(只填序号). (1)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一般火灾常用 ; (2)扑灭可燃性的油、气的火灾可用 ; (3)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可用 . 22.把一个小铃通过细线固定在盛满 CO2 的集气瓶中,向瓶中倒入 NaOH 溶液,迅速塞紧并轻轻振荡, 过一会儿,再摇动集气瓶,只看到小铃的振动,却听不到铃声.试回答: (1)写出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听不到铃声的原因是 . 2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请你在上下两个方框中填上适当的物质名称: 24.一个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证明泥土中是否有微生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刚开始时,装置 A 和装置 B 之间唯一的区别是 ; (2)经过一段时间后,预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含有微生物的理由是 . 25.据《健康报》报道,1999 年 2 月,河南省正阳县有位 50 多岁的农妇,到自家地窖中拿红薯时, 不幸身亡.经分析确认:该农妇是因地窖内含二氧化碳较多使其缺氧而窒息死亡.以下是某中学化 学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取出地窖内气体样品,并用仅有的澄清石灰水、水以及图中的 仪器,做窖内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组装测定窖内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实验装置时选用的仪器编号是 ; (2)充分反应后,打开装置中的开关,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此事提醒我们进入地窖或深洞时,一定要携带 ,先行检验地窖或深洞中二氧化碳 含量是否过高. A.木棍 B.手电筒 C.燃着的蜡烛 D.电灯.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2.2 奇妙的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卷(含 2 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我来选 1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 A.比空气大 B.比空气小 C.与空气相等 D.无法判断 【考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29,通过计算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看出二氧化碳 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4,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9,所以二氧化碳的密度 比空气的密度大.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一般气体与空气密度大小的比较方法. 2.据报道,某网吧由于管理不善发生火灾,现场除三位学生外无一生还.这三位学生采取的措施是 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一边卧在地上向外爬行.他们逃生主要是利用了( ) A.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 B.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 C.卧在地上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 D.地面附近有毒气体较少,而湿毛巾可以防止灼热的空气烫伤呼吸道并吸收毒烟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较少,并且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湿毛巾可起到 防毒面具的作用. 【解答】解: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较少,并且湿毛巾可起到防毒面具的作用, 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烟尘中毒.故选:D 【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在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 中毒、触电、化学品腐蚀等,了解事故发生的原理,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是保障人身生命安全 的第一要务. 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 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蜡烛熄灭,此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会变成( )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无色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进 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 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B、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红色,而不是不变色,故选项错误.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红色,而不是变蓝色,故选项错误. 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红色,而不是变无色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石蕊溶液的遇酸碱溶液的变色情况是正确解答 本题的关键.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跟物理性质有关,也跟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人工降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灭火 D.用作化工原料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利用二氧化碳相关的物理化学性质解决,主要的物理性质为:密度比空气大,固体二氧化 碳干冰易升华;化学性质主要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与水反应及与碱反应. 【解答】解:A、人工降雨主要是利用干冰生华吸热的物理性质,故此选项不正确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此选项不正确 C、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此选项正 确 D、主要是利用的它们的化学性质,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是对二氧化碳用途进行的考查,是性质决定用途的很好体现 6.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灭火无关的是( ) A.它能溶于水 B.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C.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D.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二氧化碳的用途有: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并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 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④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 【解答】解:A、它能溶于水与灭火无关,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因此能灭火,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并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不符 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并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不符 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实现了碳循环.也 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 中. 7.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冰﹣OH2B.生石灰﹣CaCO3C.石灰水﹣CaO D.干冰﹣CO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冰是固态的水,水的化学式为:H2O,名称或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 CaO,其名称或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 C、石灰水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Ca(OH)2,其名称或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 同一种物质. 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 CO2,其名称或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实验室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前者可用排水法收集后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D.所用药品的状态完全相同 【考点】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条件也是常温下进行的; B、根据反应的生成物及分解反应的定义来判断; C、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来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D、根据所选择的药品的状态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双氧水常温下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之下可以生成氧气,而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也 是常温下进行的,不需要加热,故 A 说法正确; B、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 B 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其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只能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氧气不易溶于水,所 以可以选择排水法来收集,故 C 说法正确; D、双氧水为液体,而二氧化锰为固体,是固液反应;而大理石是固体,盐酸是液体,该反应也是固 液反应,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熟练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收集方法,知道分解反应的概念,利用已有的知识 来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是我们必备的能力. 9.实验室制备并收集 CO2,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连接装置 ③加入大理石 ④加入稀盐酸 ⑤收集 ⑥验满 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考点】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连→查→加→倒→定→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 性)→加(加入固体药品)→倒(倒入液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收集(用向上 排空气法收集).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③④⑤⑥.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下列文字表达式表示的是化合反应的是( ) A.铜绿→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双氧水→水+氧气 D.二氧化碳+水→碳酸 【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铜绿→氧化铜+二氧化碳+水、双氧水 →水+氧气等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二氧化碳+水→碳酸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 【解答】解:A、铜绿→氧化铜+二氧化碳+水,是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不属于化 合反应.故错误;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C、双氧水→水+氧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D、二氧化碳+水→碳酸,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 故选 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反应类型 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我来填 11.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只占 0.03% ,但它是绿色植物进行 光合 作用中并不可少的原料之一.通 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 无 色 无 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比空气大 , 能 溶 于水.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变成固体,俗称 干冰 . 【考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性质、应用分析回答. 【解答】解: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只占 0.03%,但是它的作用非常大,它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中 并不可少的原料之一.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比空气 大,能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变成固体,俗称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故答为:0.03%;光合;无;无;比空气大;能;干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在空气中的含量,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名称:a: 分液漏斗 b: 锥形瓶 c: 玻璃片 d: 集气瓶 (2)瓶 b 中装的固体药品是 大理石或石灰石 ;仪器 a 中装的液体药品是 稀盐酸 ; (3)该收集气体的方法称之为 向上排空气法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 的密度比空气大 ,要检验 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满,采取的措施为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二氧化碳的物理 性质. 【专题】化学实验与探究. 【分析】弄清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药品是大理石(或 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纯净的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因为成本太高;再就是抓住二氧化碳的性 质: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等. 【解答】解:(1)分液漏斗,锥形瓶,玻璃片,集气瓶 (2)由于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应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故答案为:大理石(或石灰 石),稀盐酸 (3)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因此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满.故答案为:向上排空气法,密度 比空气大,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 【点评】主要考查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13.二氧化碳本身 没有 毒性,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 影响,浓度大时甚至会使人 窒息 死亡.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换气通风.如进入二氧化 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窖时应进行 灯火 试验.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方应检验二氧 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 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浓度大时甚至会使人窒息死亡;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换气通风,如 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窖时应进行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防止发生危 险. 故答案为:没有;窒息;灯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有以下四种装置(如图所示): 从图中选择适当的仪器组装成符合要求的成套装置. (1)用 B 和 C 或 D 组合成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待实验结束时, 应先将 导管拿出水面 ,然后再 熄灭酒精灯 . (2)用 A 和 D 组合成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若需在实验过程中添加酸,需在装置中添加 长 颈漏斗 (填仪器名称),并注意将 长颈漏斗末端伸入液面以下 . 【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专题】实验装置连接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注意事项回答,实验完成后要先撤管再熄灯;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特点和注意事项解答,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 生成的气体从漏斗中散逸; 【解答】解: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加热固体的装置,收集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实验结束时, 应先将 导管拿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炸裂试管. (2)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的装置,若需在实验过程中添加酸,需在装 置中添加 长颈漏斗,并注意将长颈漏斗末端伸入液面以下,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散. 故答案为:(1)B,(C 或 D),导管拿出水面,熄灭酒精灯; (2)A,D,长颈漏斗,长颈漏斗末端伸入液面以下. 【点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发生的条件来确定.一般分为两种: ①固体与固体反应生成气体,反应需要加热,简称“固固加热型”;②固体与液体反应生成气体, 反应不需要加热,简称“固液不加热型”. 15.树叶叶片不仅可以吸收一些有害气体,还可以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和氧气,起到改 善环境的作用.通常晴天时,每天每平方米叶片可吸收 5g 二氧化碳来进行光合作用,则: (1)淀粉中一定含有 碳、氢 元素,可能含有 氧 元素; (2)某公园中叶片面积约为 100 万平方米,在一个月(按 20 个晴天计)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108g ; (3)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候变暖,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 来源是 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和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大量的植树造林 .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二氧化碳的用途有: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 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 冷剂;④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 碳和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内生成淀粉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因此淀粉中一定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某公园中叶片面积约为 100 万平方米,在一 个月(按 20 个晴天计)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106m2×20×5g/m2=108g.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 源是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和化石燃料的燃烧;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大量的植 树造林. 【解答】解:(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内生成淀粉和氧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淀粉中一定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 素;故答案为:碳、氢;氧; (2)某公园中叶片面积约为 100 万平方米,在一个月(按 20 个晴天计)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106m2×20×5g/m2=108g;故答案为:108g; (3)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和化石燃料的燃烧;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大量的植树造林;故答案为: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大量的植 树造林;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实现了碳循环.也 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 中. 一、我来选由于大气中 CO2 含量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陆地面积减少.为 了减少大气中 CO2 的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以代替化石燃料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 CO2 C.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减少汽车数量 D.大量滥砍乱伐,减少绿化面积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是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将可能导致两极 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为了防止温室 效应的进一步增强.人类应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 热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谨乱砍滥伐森林等. 【解答】解: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人类应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 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谨乱砍滥伐森林等. A、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谁能以代替矿物燃料,可以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正 确;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石灰水是微溶物,吸收不多.故错误; C、限制汽车工业发展,减少汽车数量,会阻碍工业的发展,故错误 D、大量滥砍乱伐,减少绿化面积,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故错误. 故选 A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二氧化碳的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 以及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等. 17.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 ) A.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 B.能改良酸性土壤 C.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 D.产生温室对植物起保护作用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二氧化碳的用途有: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 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 冷剂;④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饮 料)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加速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 【解答】解:A、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不符合题意,因为植物呼吸也需要氧气,故选项错误; B、能改良酸性土壤不正确,因为它能使土壤酸化,故选项错误; C、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加速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故选项 正确; D、产生温室对植物起保护作用不符合题意,浇灌植物主要是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实现了碳循环.也 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 中. 18.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在高压、低温下能变成“干冰” B.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二氧化碳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的气体 【考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已有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二氧化碳在低温高压下能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即干冰,正确; B、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稀有气体,如氩气,错误; C、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正确; D、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不能直接说是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错误; 故选 B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9.在如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 上升最高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空气 D.氮气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四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大小进行分析. 【解答】解: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氮气难溶于水,二 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所以水位上升最高,故选 A.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然后结合选项中的气体和图示进行分 析. 20.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 A.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加热碳酸产生二氧化碳 D.“干冰”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 【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 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 应;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不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 错误. C、加热碳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干冰”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氧 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 关键. 二、我来填 21.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①干粉灭火器;②泡沫灭火器;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按下列要求 选择填空(只填序号). (1)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一般火灾常用 ② ; (2)扑灭可燃性的油、气的火灾可用 ① ; (3)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可用 ③ . 【考点】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对常见灭火器的认识,一般灭火器中含有水分,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中没有水分. 【解答】解: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火灾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 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由于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中都含有水分,所以电器着火不能用它们灭火, 要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 故答案为:②;①;③.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常见的灭火器,知道什么样的火灾用什么样的灭火器灭火. 22.把一个小铃通过细线固定在盛满 CO2 的集气瓶中,向瓶中倒入 NaOH 溶液,迅速塞紧并轻轻振荡, 过一会儿,再摇动集气瓶,只看到小铃的振动,却听不到铃声.试回答: (1)写出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 (2)听不到铃声的原因是 CO2 被 NaOH 溶液吸收使瓶内形成真空而不能传声 .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学科交叉型;化学实验与探究;压轴实验题. 【分析】(1)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倒入的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而瓶中的气体被 NaOH 溶液吸收了. 【解答】解:(1)二氧化碳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2NaOH+CO2═Na2CO3+H2O,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 (2)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被被 NaOH 溶液吸收,使瓶内变成了真空,声音无法传播,所以不会听到 铃声.故答案为:CO2 被 NaOH 溶液吸收使瓶内形成真空而不能传声. 【点评】本题是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题目,要做好此题就要把物理和化学都要学会. 2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请你在上下两个方框中填上适当的物质名称: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人、动植物的呼吸、煤等燃料的燃烧需要氧 气解答. 【解答】解:因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人、动植物的呼吸、煤等燃料的燃烧需要 氧气.上面的方空中应填氧气,下面的应填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氧气;二氧化碳. 【点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是氧气和葡萄糖.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释放二氧 化碳. 24.一个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证明泥土中是否有微生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刚开始时,装置 A 和装置 B 之间唯一的区别是 A 试管中的泥土经过强热,B 试管中的泥 土未经过强热 ; (2)经过一段时间后,预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 试管中无变化,B 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 浊 ; (3)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含有微生物的理由是 若泥土中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呼吸作用会产生二 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考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的有关知识.一个实验总要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和对照 组).对照实验(即对比实验)只是一个条件(即因素)不同,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 所进行的一组实验,借此条件(因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用于对比的实验对象组一般称为对照组. 【解答】:(1)本实验为一对照实验,由图中不难看出试管 A 和试管 B 之间唯一不同是 A 试管中的 泥土经过强热,B 试管中的泥土未经过强热; (2)由于试管 B 的泥土中有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会进行呼吸作用而产生二氧化碳,使得 B 试管中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试管 A 的泥土经过强热处理将微生物杀死,所以可以发现 A 试管中无变化. (3)该实验的意图是如果泥土中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 水变浑浊.就可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 故答案为:(1)A 试管中的泥土经过强热,B 试管中的泥土未经过强热; (2)A 试管中无变化,B 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若泥土中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点评】对照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区分是一难点.注意训练. 25.据《健康报》报道,1999 年 2 月,河南省正阳县有位 50 多岁的农妇,到自家地窖中拿红薯时, 不幸身亡.经分析确认:该农妇是因地窖内含二氧化碳较多使其缺氧而窒息死亡.以下是某中学化 学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取出地窖内气体样品,并用仅有的澄清石灰水、水以及图中的 仪器,做窖内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组装测定窖内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实验装置时选用的仪器编号是 ABE ; (2)充分反应后,打开装置中的开关,观察到的现象是 B 中的水经 E 装置的导管流入 A 瓶 ; (3)此事提醒我们进入地窖或深洞时,一定要携带 燃着的蜡烛 ,先行检验地窖或深洞中二氧化 碳含量是否过高. A.木棍 B.手电筒 C.燃着的蜡烛 D.电灯.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地窖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方法是用氢氧化钙溶液全部吸收把二氧 化碳吸收,把二氧化碳的体积转化成水的体积,再进行计算.所选用的仪器要能完成本实验. 【解答】(1)用 A 瓶可以收集地窖内的气体,用水可以直观显示二氧化碳的体积,E 装置能吸收二 氧化碳,并把水吸入 A 瓶中.故选 ABE (2)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了反应,瓶中气压减小,打开止水夹 B 中的水经 E 装置的导 管流入 A 瓶 (3)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的地方能让人窒息,进入前要做灯火实验.故选 C (4)A 瓶容积(或所取窖内气体体积)为 amL,A 瓶中的液体的体积为 bmL,CO2 含量=b/a×100% 答案 (1)ABE (2)B 中的水经 E 装置的导管流入 A 瓶 (3)C 【点评】选择合适的仪器按实验要求完成实验,并能完成实验过程,这是经常碰到的一类题目,同 学们要多练多总结多思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