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第07课时自然界的水和常见的溶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包头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第07课时自然界的水和常见的溶液试题

考题分层训练(七)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的溶液 ‎               ‎ ‎|夯实基础|                  ‎ 考点1 水的组成 ‎1.[2019 ·嘉兴]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低成本、高效率的催化剂,使水发生反应获得氢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 ‎2.[2019·广东]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7-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7-2‎ A.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D.a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考点2 水的净化及软水和硬水 ‎3.[2019·雅安]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特殊催化剂可把水变成汽油 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杂质,降低水的硬度 C.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4.[2019·黄石]水是生命之源。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活性炭能使海水淡化 B.明矾可以净水 19‎ C.煮沸不能降低硬水的硬度 D.生活用水可以任意排放 ‎5.[2018·广州]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D.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 ‎6.[2019·邵阳]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 ‎(1)从江河等水源取出的水经静置、沉淀、    等操作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异味。 ‎ ‎(2)    可用于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 考点3 溶解过程的吸放热 ‎7.[2019·郴州]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其中一种物质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  )‎ A.CaO B.NaOH C.浓硫酸 D.NH4NO3‎ ‎8.[2018·龙东]如图7-3所示,将液体X加入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 图7-3‎ ‎①‎ ‎②‎ ‎③‎ ‎④‎ ‎⑤‎ X 稀盐酸 水 水 过氧化 氢溶液 水 Y 铁粉 氢氧化钠 氯化钠 二氧化锰 硝酸铵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 考点4 溶液 ‎9.[2019·聊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明矾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利用汽油的乳化作用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多 19‎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0.[2019·郴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D.医用酒精是75%的乙醇溶液,乙醇作溶剂 ‎11.[2019·湘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植物油与水混合一定形成溶液 B.将100 g 10%的氯化钠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5%‎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生活中利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12.[2019·苏州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一定均一、稳定、无色、透明 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13.[2019·金华]甲是60 ℃的蔗糖溶液,按如图7-4所示进行操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 图7-4‎ 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 C.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 D.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考点5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14.[2019·黄冈]如图7-5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7-5‎ 19‎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15.[2019·烟台][双选]如图7-6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图7-6‎ A.t2℃时,100 g 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 g B.t3℃时,分别将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固体的质量关系是a>b C.分别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D.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16.[2019·哈尔滨]分析图7-7所示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7-7‎ A.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 B.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C.将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一定会析出(110-a)g晶体 D.t2℃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一定比含氯化钠的质量大 ‎17.[2019·湘潭]如图7-8是三种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7-8‎ A.t1℃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19‎ B.欲除去A溶液中少量的B物质,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C.t1℃时,将80 g 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70 g D.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 ‎18.[2019·益阳]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7-9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7-9‎ A.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后,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Y>X>Z B.Y的溶解度为50 g C.降低温度可使Z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t2℃时,50 g H2O与50 g X混合,可得到100 g X的饱和溶液 ‎19.[2019·咸宁]如图7-10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7-10‎ A.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B.t2 ℃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C.将t3 ℃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的质量 D.在t3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0.[2019·深圳]现有 t2℃时的溶液Ⅰ、Ⅱ各 100 g,溶液Ⅰ中含物质甲 50 g,溶液Ⅱ是物质乙的饱和溶液。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7-1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7-11‎ A.t2℃时,溶液Ⅰ是甲的饱和溶液 19‎ B.t2℃时,溶液Ⅰ中甲的质量分数为50% ‎ C.t2℃时,溶液Ⅱ中含乙37 g D.从 t2℃降温至t1℃时,乙不会从溶液Ⅱ中析出 ‎21.[2019·邵阳]如图7-12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7-12‎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2)欲将t1℃时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    (填“升高”或“降低”)温度。 ‎ ‎(3)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它们均升温至t2℃,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 ‎22.[2018·贵港]下表是NaCl和Na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NaCl ‎35.0‎ ‎35.5‎ ‎36.0‎ ‎36.5‎ ‎37.0‎ Na2CO3‎ ‎6.0‎ ‎10.0‎ ‎18.0‎ ‎36.5‎ ‎50.0‎ A.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30 ℃‎ B.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C.40 ℃时,5 g NaCl中加10 g水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26.3%的溶液 D.40 ℃时,9 g Na2CO3中加20 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10 ℃,析出固体的质量为7 g 考点6 溶质质量分数及溶液的配制 ‎23.[2019·呼和浩特]配制70 g 16%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的是 (  )‎ 图7-13‎ ‎24.[2019·滨州]某同学选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配制2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19‎ ‎①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2.0 g ‎②称量前天平应先检查游码是否归零,并调节天平平衡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为防止污染托盘,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 ‎④选用250 mL的量筒,量取18 mL的水 ‎⑤存放溶液时,为确保数据准确,将试剂瓶用水清洗后,立即倒入所配溶液封存 ‎ A.①④ B.③④⑤ ‎ C.④⑤ D.②③⑤‎ ‎25.[2019·郴州]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7-14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7-14‎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 ‎(2)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    g,水    g。 ‎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填“左”或“右”)盘。 ‎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把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    g。 ‎ ‎26.[2018·长春]在实验室里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用NaCl固体和蒸馏水配制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 ‎ ‎(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稀释前后        的质量不变。 ‎ ‎(3)下列配制方法可以达到上述实验目的的是 。 ‎ A.将10 g NaCl固体与100 g水混合溶解 B.向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50 g水 ‎|能力提升| ‎ 考点1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 ‎1.[2019·安徽]压强为101 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9‎ 温度/℃‎ ‎10‎ ‎20‎ ‎30‎ ‎6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110‎ NH3‎ ‎70‎ ‎56‎ ‎44.5‎ ‎20‎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C.60 ℃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 ℃,有晶体析出 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 ‎2.[2018·金华]20 ℃时,在各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 g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7-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7-15‎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20 ℃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丙>乙 D.升高温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3.[2018·玉林]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7-1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7-16‎ A.t1℃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时,100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 g 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 D.分别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均有晶体析出 ‎4.[2019·宿迁]如图7-17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9‎ 图7-17‎ A.在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若甲物质在2 ℃时的溶解度为12 g,则甲物质属于易溶物质 C.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会增大 D.在t2 ℃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5.[2019·南充]如图7-18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图7-18‎ ‎ A.甲和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从t3℃降至t2℃时,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 B.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高溶液温度的方法 C.甲中含少量乙时,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 D.t1℃时,30 g丙物质加入50 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80 g 图7-19‎ ‎6.[2018·荆门改编]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图7-19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甲中含有杂质乙,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 B.将A点对应的溶液降温到t1℃,甲、乙、丙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丙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 D.将甲溶液由A点变成B点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7.[2018·青岛]已知氯化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19‎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0‎ 依据上表数据和图7-20所示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7-20‎ A.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 B.t1 ℃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在34.0 g 至35.0 g之间 C.t2 ℃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D.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8.[2018·潍坊]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7-21甲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乙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7-21‎ A.物质M是硝酸钾 B.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C.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 D.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 ‎ ‎9.[2018·遂宁]图7-22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7-22‎ ‎(1)当温度为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将10 g甲物质(不含结晶水)配成t4 ℃时的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为     g。 ‎ ‎(3)将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种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 B.三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19‎ C.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D.甲、乙溶液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相等,丙溶液无晶体析出 ‎10.[2018·齐齐哈尔]请根据图7-23中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图7-23‎ ‎(1)在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在t2℃时,向盛有50 g 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 ‎(3)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 ‎(4)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大 ‎11.[2019·贵阳]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用途。‎ 图7-24‎ ‎(1)KNO3属于复合肥,所含的营养元素有    ,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KNO3溶液常用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制100 g该营养液需要的溶质是    ,其质量为    g,配制时常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 ‎(2)某KNO3固体(混有少量NaCl),要用它配制上述营养液,需在配制前进行提纯(图7-24甲为溶解度曲线)。60℃时,KNO3的溶解度为    g,将该固体溶于水配制为接近饱和的溶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其理由是    。 ‎ 19‎ ‎(3)探究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如图乙所示。固体X是NH4NO3或NaOH,固体Y是KNO3或Ca(OH)2,烧杯中盛放20 ℃Y的饱和溶液(有少量Y的固体剩余)。往试管中滴加适量水,烧杯中固体逐渐消失,写出X与Y可能的组合:          。 ‎ 考点2 化学方程式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综合题 ‎12.[2019·宜昌]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25 g含碳酸钙的大理石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7-25所示。‎ ‎(1)25 g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g。 ‎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需要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图7-25‎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B [解析]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B选项错误。‎ ‎2.A [解析]‎ 19‎ ‎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电解水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电解水实验反应条件是通电,化学方程式应注明反应条件;电解水实验得到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所以a管内收集的气体是能够燃烧的氢气,不是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氧气。‎ ‎3.C [解析]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进行的速率,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而构成新物质,即原子的种类并不发生改变。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汽油由多种有机物分子构成,有机物分子中主要含有碳原子,所以把水变成汽油是不可以实现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但水的硬度由水中所含的钙、镁离子的量决定,所以活性炭并不能降低水的硬度。可用肥皂水鉴别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不具有可燃性。‎ ‎4.B [解析]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其主要吸附色素、异味和有毒气体,而不能使海水淡化;明矾和水反应生成一种胶体,这种胶体会吸附一些微小颗粒,然后沉淀下去,达到净水效果;将硬水加热煮沸,可使水中游离的钙、镁离子形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物,故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 ‎5.B [解析] 本题考查水的净化,根据水的净化的方法和原理进行分析。明矾放入水中会生成胶状物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能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经静置、沉降而将其除去,A正确;硬水是溶解了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无法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所以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B错误;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C正确;将自来水蒸馏可获得蒸馏水,蒸馏水是纯水,净化程度高,D正确。‎ ‎6.(1)过滤 吸附 (2)肥皂水 煮沸 ‎[解析] (1)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是过滤,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异味。(2)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滴入肥皂水,出现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7.D [解析] 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释放大量的热,使水温度升高;NaOH溶于水放热,使水温度升高;浓硫酸加入水中稀释放热,使水温度升高;NH4NO3固体溶于水吸热,使水温度降低,故D选项符合题意。‎ ‎8.C [解析] ①稀盐酸和铁粉混合能生成大量的氢气,会使气球逐渐变大;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瓶中温度升高,气体膨胀,体积变大,气球会逐渐变大;③氯化钠溶于水后,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气球没有明显变化;④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能生成大量的氧气,会使气球逐渐变大;⑤硝酸铵粉末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减小,气球会变小。‎ ‎9.C [解析] 明矾净水是生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不能改变水的硬度,也不能区分硬水和软水;汽油去除油污是溶解油污,不是乳化作用;温度和溶质不确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多少不能确定;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蒸馏水。‎ ‎10.A [解析]‎ 19‎ ‎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故A选项符合题意;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但是蒸馏水不是溶液,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医用酒精是75%的乙醇溶液,乙醇作溶质,水作溶剂,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11.D [解析] 植物油不能溶于水,二者混合会形成乳浊液,而不是溶液;溶液是均一的,将100 g 10%的氯化钠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仍为10%;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洗涤剂能将油脂乳化,将大油滴分散成小油滴,D正确。‎ ‎12.C [解析] 有些溶液是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不是所有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如蔗糖溶液中溶质以蔗糖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温度不变,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3.D [解析] 甲溶液恒温蒸发20 g水后没有晶体析出,则甲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丙溶液中有固体剩余,丁溶液是过滤后所得溶液,所以二者一定都是饱和溶液,故B正确;甲溶液恒温蒸发20 g水后,乙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溶液中的溶剂减少,所以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故C正确;溶质和溶剂质量都发生变化,无法确定甲溶液和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故D错误。‎ ‎14.B [解析] 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有温度的限制,不指明温度不能比较溶解度大小;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P点表示在t1 ℃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将t1 ℃饱和的c溶液升温后,c的溶解度变小,会析出晶体,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将t2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a、b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溶解度大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大,在t1 ℃,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c降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降温后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15.BD [解析] 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25 g,所以125 g 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 g;t3℃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分别将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至t2℃,此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析出的固体质量关系是a>b;分别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a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仍为饱和溶液;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物质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16.C [解析]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得出: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所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将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不一定会析出(110-a) g晶体,因为没有给出饱和溶液的质量,故C选项符合题意;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一定比含氯化钠的质量大,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17.C [解析] 由于A和C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确定溶质的质量是否相等;由图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蒸发结晶并不能除去B物质;由图可知t1℃时A的溶解度为60 g,即在该温度下,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60 g A,形成160 g饱和溶液,则80 g 19‎ ‎ 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量为30 g,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加入水的质量为‎80 g×‎60 g‎160g×100%‎‎20%‎-80 g=70 g;由于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t2 ℃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A、B溶液仍为饱和状态,C变为不饱和状态,所以A、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又由于在t1℃时,B的溶解度比A的大,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 ‎18.A [解析] 降温后X和Y的溶解度降低,有溶质析出,仍为饱和溶液,而Z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但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小于降温后X的溶质质量分数,t1℃时,Y的溶解度比X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Y>X>Z;溶解度需要指明温度,在不同的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不同;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降温可使Z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t2℃时,X的溶解度为50 g,所以50 g H2O与50 g X混合,X不能全部溶解,只能溶解25 g,得到75 g溶液。‎ ‎19.C [解析] 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减小得很快,而乙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若甲中混有少量乙,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t2 ℃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5 g,即该温度下,100 g水中溶解25 g丙物质达饱和,其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 g∶100 g=1∶4;选项中未说明饱和溶液质量,无法比较析出固体的质量;由图可知,t3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0.B [解析] t2 ℃时,甲的溶解度是137 g,50 g的水中可以溶解68.5 g的物质甲,溶液Ⅰ含甲物质50 g,故溶液Ⅰ不是饱和溶液;t2 ℃时,溶液Ⅰ中甲的质量分数为‎50 g‎100 g×100%=50%;t2 ℃时,乙的溶解度是137 g,溶液Ⅱ中乙的质量要大于37 g;溶液Ⅱ是乙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至t1 ℃时,乙的溶解度减小,乙会从溶液Ⅱ中析出。‎ ‎21.(1)丙>乙>甲 (2)升高 (3)甲 ‎[解析] (2)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欲将t1 ℃时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升高温度。(3)由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 g×100%可知,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升温到t2 ℃时,甲、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丙溶液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但t2 ℃时丙的溶解度仍比t1 ℃时甲的溶解度大,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甲。‎ ‎22.C [解析] 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30 ℃,A正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故在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明显的时候可以晒盐,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明显,故在冬天温度明显降低的时候可以捞碱,B正确;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0 g,5 g NaCl中加10 g水不能完全溶解,最多可溶解3.7 g NaCl,故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 g‎10 g+3.7g×100%≈27.0%,C错误;4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50 g,20 g 水中最多可溶解10 g碳酸钠,1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10 g,20‎ 19‎ ‎ g水中最多可溶解2 g碳酸钠,故9 g Na2CO3中加20 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10 ℃,析出固体的质量为9 g-2 g=7 g,D正确。‎ ‎23.C [解析] 配制70 g 16%的NaCl溶液,需溶质氯化钠质量为70 g×16%=11.2 g,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如果左码右物,实际称取氯化钠质量为10 g-1.2 g=8.8 g,则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6%,A不符合题意;转移氯化钠时,如果操作无误,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等于16%,如果氯化钠不小心撒出烧杯,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6%,B不符合题意;量取水的体积,如果俯视读数,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C符合题意;配好后装瓶操作不影响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D不符合题意。‎ ‎24.B [解析] ①配制2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2 g,故正确;②称量前需检查游码是否归零,并调节天平平衡,故正确;③氢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易潮解,放在纸上称量会腐蚀天平,应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故错误;④需要量取水18 mL,应选择20 mL 量筒,故错误;⑤存放溶液时,将试剂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立即加入药品,会使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25.(1)量筒 (2)7.5 42.5 (3)左 ‎(4)搅拌,加速溶解 (5)AB (6)100‎ ‎[解析]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知,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 g×15%=7.5 g;所需水的质量为50 g-7.5 g=42.5 g。(3)称量氯化钠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5)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会使氯化钠质量偏小,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水偏多,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6)把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知,需要水的质量为‎50 g×15%‎‎5%‎-50 g=100 g。‎ ‎26.(1)量筒 (2)溶质 (3)B 能力提升 ‎1.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溶解度。从溶解度表中可以看出压强一定时,氨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故此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g‎100 g+31.6 g×100%≈24%;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NH3是气体,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有关。‎ ‎2.A [解析]‎ 19‎ ‎ 由图可以看出甲、丙两种物质在水中有剩余,说明两者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中没有固体剩余,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三种物质放入等量水中,乙全部溶解,甲和丙均有固体没有溶解,因此乙溶解的质量最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甲剩余的固体质量大于丙剩余的固体质量,说明甲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小于丙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乙物质全部溶解,说明乙的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大,因此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丙>甲;升高温度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如果有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它的饱和溶液就会析出晶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3.C [解析] t1℃时,没有指明甲、乙两种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也没有指明甲、乙两种溶液是否饱和,所以溶质的质量也无法确定,只有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才相等,所以A错误;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它的意义是100 g水最多溶解20 g甲物质,所以120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 g,所以B错误;a点的甲溶液是饱和溶液,b点的甲溶液是同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要想把a点的饱和溶液变成b点的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增加适量溶剂的方法,所以C正确;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小,分别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有晶体析出,而乙没有晶体析出,所以D错误。‎ ‎4.B [解析] 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在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若甲物质在2 ℃时的溶解度为12 g,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10 g,故属于易溶物质;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升温后,丙物质溶解度变小,有可能变成饱和溶液,但只要没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如果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在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题中没有说明是否是饱和溶液,故无法比较溶质质量。‎ ‎5.B [解析] 没有指明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那么甲和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从t3 ℃降至t2 ℃时,析出晶体质量无法比较;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可以让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明显,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应该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甲,当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时甲会析出,而乙几乎不会析出,这样可以提纯甲,不能用蒸发溶剂的方法;t1℃时,丙的溶解度为40 g,100 g水中最多溶解40 g丙,所以50 g水中最多溶解20 g丙,30 g丙物质加入50 g水中,只能溶解20 g,溶液的质量为70 g。‎ ‎6.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故除去甲中少量的乙时,要先加水溶解,然后蒸发浓缩形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析出甲,最后过滤得到甲,故A正确;A点为甲的不饱和溶液,乙和丙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乙和丙,降温到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小于A点对应的数值,故三者都形成饱和溶液,故B错误;t2℃时,丙的溶解度最大,故该温度下,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C正确;A点与B点对应温度相同,A点为不饱和溶液,B点为饱和溶液,故可以通过恒温蒸发溶剂或者增加溶质的方法实现A点到B点的转化,故D正确。‎ ‎7.D [解析] 提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的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8.C [解析] 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从图中可以看出,得到的溶液②中溶剂是100 g,溶质是60 g,则说明t2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不低于60 g,结合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M是硝酸钾。溶液②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g‎100 g+60 g×100%=37.5%,。溶液①中溶剂是150 g,溶质是60 g,溶液②中溶剂是100 g,溶质是60‎ 19‎ ‎ g,溶液③中溶剂是100 g,溶质低于60 g,则可以看出②中溶质质量分数最高,而①③无法比较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在t1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40 g,故该温度下150 g水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大于60 g,故①是不饱和溶液;在t2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0 g,而②中溶剂是100 g、溶质是60 g,故形成的恰好是t2℃硝酸钾的饱和溶液;③中有晶体析出,故形成的一定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9.(1)t3 (2)10 (3)C ‎[解析] (1)由图可知,t3℃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该点表示的意义是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4 ℃时,甲的溶解度为100 g,即t4℃时,100 g甲物质溶解在100 g水中刚好达到饱和,则t4℃时,10 g甲物质溶解在10 g水中刚好达到饱和。(3)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t4℃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3℃时,甲、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A说法错误;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则该温度下,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将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4℃降温到t3℃时,甲、乙中有晶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不变,丙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也不变,因此,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B说法错误;t4℃时,三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温度降低到t3℃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此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丙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3℃时甲、乙的溶解度大于t4℃时丙的溶解度,因此,t3℃时,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C说法正确;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乙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温而增大,因此,将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从t4℃降低到t3℃时,甲溶液析出的晶体质量大于乙溶液析出的晶体质量,丙溶液无晶体析出,D说法错误。‎ ‎10.(1)t1 (2)75 (3)降温结晶 ‎(4)c>b>a ‎(5)BC ‎[解析] (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t1 ℃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2)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t2 ℃时a的溶解度为50 g,它表示在该温度下100 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50 g的a物质,所以50 g水中最多溶解25 g的a物质,所以所得溶液质量是75 g。(3)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4)t2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b>c,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是a>b>c,所以等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a>b>c,溶剂质量c>b>a。(5)若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解度增大,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是溶质和溶剂质量均不改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A选项不正确;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t1 ℃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有晶体析出,溶质减少,溶液质量减小,B选项正确;配制溶液时俯视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所以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C选项正确。‎ ‎11.(1)K、N KNO3 3 加快溶解速率 19‎ ‎(2)110 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随温度降低其溶解度急剧减小,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所以降温时硝酸钾晶体能析出 ‎(3)NH4NO3、Ca(OH)2;NaOH、KNO3‎ ‎[解析] (1)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三种元素是N、P、K,一种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三种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所以KNO3中含有K、N两种营养元素;配制100 g 3%的KNO3溶液,其中溶质是KNO3,需要溶质KNO3的质量为100 g×3%=3 g;配制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加快KNO3的溶解速率。(2)由K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60 ℃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 g;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Cl,提纯KNO3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降温时KNO3的溶解度急剧减小,使KNO3晶体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降温时几乎没有晶体析出,过滤即可得到KNO3。(3)NH4NO3固体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此时烧杯Y固体逐渐消失,说明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而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当X是NH4NO3时,Y是Ca(OH)2;NaOH溶于水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此时烧杯中的Y逐渐消失,说明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当X是NaOH时,Y为KNO3。‎ ‎12.(1)20‎ ‎(2)解: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20 g       x      y ‎100‎‎111‎‎=‎20 gx x=22.2 g 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2.2 g‎188.8 g+20 g-8.8 g‎×100%=11.1%。‎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1%。‎ 1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