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2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2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 套 期末测试卷(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 合题意)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2.近年来,安徽省提出“建设生态强省,加速安徽崛起”的奋斗目标,下列不利于这一目标 实现的做法是( ) A.打造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改善空气质量 B.新建小区广泛使用太阳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C.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倡导低碳出行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要 3.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部分内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8.09 g B.x 的值为 15 C.图中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0 5.2019 年冬,安徽省多个地市爆发流感。专家建议使用奥司他韦(化学式为 C16H28N2O4)等 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下列关于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奥司他韦属于氧化物 B.奥司他韦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奥司他韦由 16 个碳原子、28 个氢原子、2 个氮原子和 4 个氧原子构成 D.奥司他韦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7 6.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 A B C D X 氧化物 纯净物 分解反应 化石燃料 Y 化合物 化合物 化合反应 天然气 7.从如图所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C.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11∶4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1∶1 8.与化学基本观念所对应的客观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B.转化观: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辩证观:塑料可用于蔬菜大棚,但也会造成“白色污染” 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1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 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0 10 20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20 20 x A. 丙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反应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 2∶1 D.甲物质含有乙和丁中的所有元素种类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26 分) (第 11 题) 11.(4 分)右图是一种常用的学习用品——圆规材料的组成情况: (1)图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 铅 笔 芯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______________ , 利 用 这 种 材 料 制 作 铅 笔 芯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 出 ② 金 属 铁 在 氧 气 中 燃 烧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7 分)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将如图仪器投到屏幕上,然后让同学 们画出利用给定的仪器组装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简图,并比较各自装置的优缺点,交 流这样设计的理由,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完成下列填空: (第 12 题图 1) (1)指出下列标号仪器的名称:c________。 (2)小华、小明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仪器各自设计出一种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用到的 仪器如下: 小华:dgmn 小明:acgl A . 请 你 分 析 小 华 设 计 的 装 置 不 能 达 到 目 的 原 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小红同学设计的装置被评为“最佳节约奖”,可以随时使反应发生与停止,说明具体操作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小明同学设计的装置被评为“最佳创意奖”,它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此装置 还 能 用 于 完 成 另 一 种 常 见 气 体 的 实 验 室 制 取 , 其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中,集气瓶被称作“万能瓶”,用它可以组装成各种用途的装置,请仔细观察图 2 各个装置的特点回答问题: (第 12 题图 2) ①实验室若用 F 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___(填“a”或“b”)口进入; ②若要收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__________装置; ③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同时用该瓶收集较纯净的一氧化碳,应选用 __________装置。 13.(5 分)图 1 是与水有关的 3 个实验 (第 13 题) (1)A 中烧瓶里的水只发生了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B 中试管 1 内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直饮水”的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直饮水,其中超滤膜 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他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从原理上说,此流程中超滤膜的作 用与实验 C 中的______________等材料的作用是相同的。 (4)小明同学去黄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图 2 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a)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玻璃棒靠在滤纸边缘的任一下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C.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b)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14.(5 分)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某次实验时偶然 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对该气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 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 O2;猜想二:该气体为________;猜想三:该气体为 O2 和 Cl2 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案Ⅰ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 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木条复燃,淀 粉碘化钾试 纸不变色 猜想______成立 方案Ⅱ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 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木条复燃,淀 粉碘化钾试 纸变为 ______色 猜想三成立 【反思评价】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同 学 : 方 案 Ⅰ 结 论 不 正 确 , 其 操 作 不 合 理 , 不 合 理 之 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 师 : 不 需 要 进 行 实 验 , 就 能 排 除 猜 想 一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5 分)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第 15 题)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 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 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小刚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 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图示装 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__________________,点燃酒精灯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 发出白光; ②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烧杯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三、计算题(本大题包括 1 小题,共 4 分) 16.(4 分)实验室取 68 g 过氧化氢溶液和 2 g 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 余溶液和滤渣的质量为 68.4 g。求: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答案 一、1.B 2.D 解析:火力发电利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及污染性气体。 3.A 4.B 5.B 6.A 解析: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化石燃料包括天然 气。 7.D 解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H4========= 一定条件2CH2O,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 子个数比为 1∶1∶2。 8.A 9.D 10.D 解析:该反应可表示为甲→乙+丁,为分解反应,甲物质含有乙和丁中的所有元 素种类;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生成乙 10 g,生成丁 20 g,因此反应生成的乙和 丁的质量比为 1∶2。 二、11.(1)② (2)石墨;石墨的硬度小 (3)3Fe+2O2=====点燃Fe3O4 解析:铅笔芯是混合物。 12.(1)锥形瓶 (2)A.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来进行收集 B.将固体药品放入破损的试管中,用 铜丝控制试管,液体药品装在烧杯中,通过上下抽动铜丝使固体与液体接触与分离, 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C.用注射器来加入酸液,可以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Zn+ H2SO4===ZnSO4+H2↑ (3)①b ②K ③H 13.(1)物理 (2)H2 (3)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 (4)(a)A (b)吸附性 14.【猜想与假设】Cl2 【实验探究】一;蓝 【反思评价】用排水法收集气体;O2 无刺激性气味(或收集到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15.【实验验证】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 (1)烧杯内壁有水珠 (2)向硬质玻璃管内通氧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三、16.(1)1.6 (2)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x。 2H2O2=====MnO22H2O+O2↑ 68 32 x 1.6 g 68 32 = x 1.6 g x=3.4 g 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3.4 g。 解析: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68 g+2 g-68.4 g=1.6 g。 期末测试卷(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1~10 题每题 2 分,11~15 题每题 3 分,共 35 分) 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胆矾的研碎 B.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 C.以石墨为原料合成金刚石 D.品红在水中扩散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 A.氧气能供给呼吸——医疗急救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制电光源 C.石墨具有导电性——作电极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3.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4.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子的种类不同 B.H2O 和 H2O2 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间的间隙不同 C.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D.把液化石油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 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绝不容许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 万里长江。”为保护长江沿岸的自然环境,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增大绿地面积 B.兴建火力发电厂 C.垃圾就地焚烧 D.污水直接排放 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B.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硬水经过过滤后就能变成软水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2O2 属于氧化物 B.碳元素与氧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C.NaNO2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 价 D.1 个钠原子失去 1 个电子变成钠离子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同一种物质中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同 C.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 CO 或 CO2,说明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9.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 10.学习化学要构建基本理念,对以下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类观:干冰和可燃冰都属于氧化物 B.元素观: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元素组成 C.变化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不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氖原子和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11.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的值为 22 B.该反应中的生成物是 CO2、H2O 和 O2 C.W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 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 1∶4 12.以下是小明同学书写的部分化学用语,其中正确的是( ) ①金刚石—C ②五氧化二磷—O5P2 ③氯化铁—FeCl3 ④钠元素显+1 价—Na+1 ⑤两个铝离子—2Al3+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1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 剂 1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 CO CO2 的相互转化,都只有一种途径 B.CO2 CaCO3 的相互转化都可以在常温下进行 C.实现 C ――→①+O2 ②+CuOCO2 的转化,都利用了碳的可燃性 D.实现 H2O 通电 +H2 O2 的相互转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 1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25 分) 16.(5 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3 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 (2)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5)13 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 17.(10 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________(填化学式),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2)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在沉淀、过滤、 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 (3)硫酸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 SO2 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SO2+2NaOH===Na2SO3+H2O。Na2SO3 中 S 的化合价为________。 (4)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利用化 石燃料也造成了不良影响。氢气作为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燃烧放出热量多, 燃烧产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不污染空气。 (5)为了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是在汽 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乙醇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8.(10 分)2019 年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 150 周年,联合国将 2019 年定 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一 个完整体系。 (1)图 1 为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氟原子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写出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________,镁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由氟和镁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图 2 所示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与镁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相同,则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 中排在第________周期。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4 分) 19.(4 分)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吸烟者常给周围的人带来被动吸烟的危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 分)A~G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 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 A、B 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 为黑色固体,E 为红色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化学式:A________;E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吸 热”或“放热”)反应。 (3) 写 出 图 中 属 于 分 解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20 分) 21.(8 分)过氧化钠(化学式为 Na2O2)在工业上常用作漂白剂、消毒剂、氧化剂等。某化学 小组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加入盛水的试管中,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Ⅰ:生成 H2;猜想Ⅱ:生成 O2;猜想Ⅲ:生成 CO2。 (1) 大 家 一 致 认 为 猜 想 Ⅲ 不 正 确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验证】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堵住试管 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 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____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 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______________ 猜想Ⅱ成立 (3)同学们经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产生气体,还有氢氧化钠生成。写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氧化钠保存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 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 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发 生 装 置 中 使 用 分 液 漏 斗 的 优 点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 出 检 验 二 氧 化 碳 是 否 集 满 的 操 作 方 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2)中所选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还需要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 A、G、H 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 G 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 装 置 中 的 现 象 是 ____________ , 则 A 装 置 中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6 分) 23.(6 分)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现称取 12.5 g 石灰石矿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 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得到二氧化碳气体 4.4 g(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 出)。请计算:该石灰石样品含 CaCO3 的质量分数。 答案 一、1.C 2.B 3.D 4.C 5.A 6.D 7.C 8.B 9.D 10.B 11.D 解析:反应后 W 和氧气的质量减小,故它们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总和为 8 g+(20 g-8 g)=20 g,反应后水的质量增加,增加的水的质量是 10 g-1 g=9 g,二 氧化碳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0 g-9 g=11 g,则 x 的值是 11;故该反应的表达式为:W+O2――→点燃 CO2+H2O,W 中一定含 C、H 元素,是 否含氧元素则要通过计算来判断。由于生成的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9 g× 2 18×100%=1 g,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11 g×12 44×100%=3 g,两者的质量和为 4 g,而 参加反应的 W 的质量为 8 g。所以 8 g W 中含有 4 g 氧元素,C 说法错误;W 中碳、氢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 g 12 ∶1 g 1 =1∶4,故 D 正确。 12.B 解析:本题采用筛选法解答,对每一个选项进行逐一筛查。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 接构成的,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故①正确;根据化合物的命名及化学式书写方 法,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 P2O5,故②错误;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 价,氯元素显-1 价,故氯化铁的化学式为 FeCl3,③正确;元素的化合价应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且 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钠元素显+1 价应表示为Na +1 ,④错误;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 是:将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并且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若表示几 个离子,则在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数字,因此两个铝离子表示为 2Al3+,⑤正确。 13.C 解析: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例如氢氧 化钠中,氢元素显+1 价,选项 A 不正确;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电 灯通电时放热,不是化学变化,选项 B 不正确;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 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选项 C 正确;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 该反应的催化剂,例如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反应前后氮气质量不变,但是氮气不是 催化剂,选项 D 不正确。 14.B 解析: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有两种途径,分别通过与氧气、金属氧化物反应 实现,故 A 错误;二氧化碳可以与石灰水常温反应转化成碳酸钙,碳酸钙既可以与稀 盐酸常温反应转化成二氧化碳,也可以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故 B 正确;碳与氧化 铜的反应是利用了碳的还原性,故 C 错误;水通电生成氧气是分解反应,而氧气与氢 气反应转化为水是化合反应,故 D 错误。 15.C 二、16.(1)3SO2 (2)Ar (3)N2 (4)Fe 2+3O3 (5) 17.(1)CO2 (2)蒸馏 (3)+4 (4)H2O (5)C2H5OH 18.(1)F;金属 (2)MgF2 (3)C (4)三 三、19.(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或分子构成不同) (3)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氢原子、氧原子 20.(1)CO;Cu (2)CaO+H2O===Ca(OH)2;放热 (3)CaCO3=====高温CaO+CO2↑ 解析:本题采用切入法解答。首先由 A、B 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可以推断出 A、 B 为 CO 和 CO2,C 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 C 为 CaCO3;D 为黑色固体,E 为红色固体, 结合图中反应①,可以判断黑色固体变红应为氧化铜变成铜,故可确定 A 为 CO,B 为 CO2,D 为 CuO,E 为 Cu。反应③为 CO2 与 Ca(OH)2 反应生成 CaCO3 和水,反应②为 H2O 与 CaO 反应生成 Ca(OH)2,可以对上述推断进行验证。 四、21.(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 (2)猜想Ⅰ不成立;木条复燃 (3)2Na2O2+2H2O===4NaOH+O2↑ (4)防潮、密封保存 22.(1)铁架台 (2)B、E;CaCO3+2HCl===CaCl2+H2O+CO2↑;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3)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 CO2 已集满 (4)F (5)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KMnO4===== △ K2MnO4+MnO2+O2↑ 五、23.解:设 12.5 g 石灰石样品中 CaCO3 的质量为 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 4.4 g 100 x = 44 4.4 g x=10 g 则石灰石样品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为 10 g 12.5 g×100%=80%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含 CaCO3 的质量分数为 8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