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丽水、义乌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丽水、义乌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 年金华市语文中考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三大题,21 小题,满分为 120 分,其中卷面书写 3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积累(14 分) 1.阅读下面这段关于金华市花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茶花,杜鹃花目山茶科植物。因其枝青叶秀,花色缤纷,花姿(yōu)雅,而成为世界名贵花卉,备受 园艺界□。茶花属半阴性植物,喜温湿气候,(jì)烈日曝晒,不耐严寒,种植在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 里为佳。它的花期较长,从 10 月到次年 5 月都有开放。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姿(yōu)____雅 (jì)____烈日曝晒 (2)填入文中□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珍视 B.重视 (3)加点字“沃”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ào B. wò 【答案】 (1). 优 (2). 忌 (3). A (4). B 【解析】 【详解】(1)这两个字易写成别字。优,形声,从人,尤声。意为美好的,出众的。偏旁别写错。忌,形 声,从心,己声。意为害怕,禁忌。 (2)珍视,珍惜而重视;重视,认为很重要而认真对待。联系语境,茶花是世界名贵花卉,“珍视”比较 恰当。故选 A。 (3)沃,形声。从水,夭(yāo)声。只有一个读音 wò,识记要准确。选 B。 2.古诗词名句积累。 (1)根据语境默写古诗词名句。 读古典诗词,会发现中国诗人词家少有写阳光下的心情。他们写到的阳光尽是夕阳,“夕阳西下, ①__________”;尽是黄昏,“已是黄昏独自愁,②__________”;尽是落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 里,③____________”;尽是斜阳,“④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阳光无所不在,无地不照, 反而只有离去时最后的照影,才能勾起诗人的灵感。崔颢登楼远眺,不觉已是黃昏,凄迷之景惹动满怀心 绪,不禁发出了“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的感慨。 (2)下列诗句的含义与海伦·凯勒的识字体验,最接近的一项是( ) 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识字,小海伦总是把“杯”与“水”混为一谈。莎莉文老师让水在小海伦的 手上流过,又在她的另一只手上拼写“ water”。突然间,小海伦恍然大悟,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奧秘, 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手上流过的这种奇妙的东西。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 (1). 断肠人在天涯 (2). 更着风和雨 (3). 长烟落日孤城闭 (4). 秋草独寻人去后 (5). 日暮乡关何处是 (6). 烟波江上使人愁 (7). C 【解析】 【详解】(1)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 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涯、着、暮、关”等字容易写错。 (2)考查诗意的理解。海伦·凯勒“总是把‘杯’与‘水’混为一谈”,因为“莎莉文老师让水在小海伦 的手上流过,又在她的另一只手上拼写‘ water’”,小海伦恍然大悟,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奧秘,她 的识字体验就是:不要害怕打击,可能前面就有转机,曾经的困窘某一天会豁然开朗。“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含义是: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要不畏艰险,坚持自己的理想一路走下 去。“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含义是:人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只 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高度决定眼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含义是:遭遇挫折、面 临困境的下一刻,眼前也可能会出现新的天地,我们要对前途充满希望。综合以上对诗句的理解,可见“山 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与海伦的识字体验相接近,故选 C。 3.下列选项与整组漫画讲述的成语故事,最吻合的一项是( ) A. 风尘仆仆 B. 望梅止渴 C. 垂涎欲滴 D. 所向披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成语典故的了解。 A.风尘仆仆:形容旅途辛苦劳累。和第一幅漫画有相似处,但和其他三幅没关联; B.望梅止渴:《世说新语·假谲》记载,三国时,曹操带兵长途行军,士兵们都很口喝,曹操便说:“前面 就是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加以安慰。符合图画中的人物——曹操、曹军,故事情节——没水的 道路,口水流出; C.垂涎欲滴:1.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2.比喻看到好的东西,十分羡慕,极想得到(含贬义)。符合漫 画三的内容,但与漫画一无关联; D.所向披靡:比喻力量(多指军事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四幅画虽然涉及军队,但和 战争没关联; 故选 B。 二、阅读(48 分) (一)名著阅读(8 分) 4.祥子因不喜欢虎妞而离开,不久又回来了;简·爱因得知罗切斯特的妻子还活着而选择离开,但最终又回 到他身边。他们的“回来”分别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虎妞的“怀孕”让祥子深感焦虑,老马的经历让他感到前程暗淡,而辛苦积攒的买车钱又被孙侦 探敲诈,他只好回到人和车厂,表现了祥子屈从现实的懦弱性格,简·爱一直深爱着罗切斯特,得知他被 火烧伤、疯妻已过世,义无反顾地回到他身边,与至爱共担风雨,刻画了简·爱专一执着、勇敢的形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分析。 祥子被虎妞灌醉,在虎妞的引诱下与她发生了关系,在自责与自卑之时,他对虎妞产生了极大的厌恶,“当 个娘们看,她老,丑,厉害,不要脸!几乎要了他命的那些大兵都没有她那样可恨、可厌!”虎妞在祥子 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正当祥子找到了曹先生家包月的这个大买卖,想与虎妞一刀两断之时,虎妞的言行又使他改变了想法。她 先是好言好语百般哄着祥子,给祥子提出了“不要去找刘四爷要钱,等钱凑够了再要”的好建议,在最后 她使出了大招——“这两天连车带人都白送了!你这小子有点运气!别忘恩负义就得了!”简简单单一番 话,就把祥子对她先前的厌恶、憎恨做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开始觉得羞愧了! 给曹家拉上了包月不久,祥子的命运又在坏心眼的孙侦探的手里受了一次重大的打击。被孙侦探骗走了钱 财以后,虎妞又找上门来,告诉了祥子自己怀孕的事实,趁着祥子心里满堆积的都是绝望和无奈之时,她 给祥子指出了一条出路,一条祥子不想走却不得不走的路。先斩后奏,二人结婚。虎妞逼迫着祥子跳进了 一个自己设计好的陷阱里,祥子虽然心里充满着不乐意,但只得屈从。 从这屈从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得不向命运低头的软弱的祥子。 简·爱听到了罗切斯特的呼唤声,她还爱着他,忘不了他,所以,她自己觉得要回去看看她日思夜想的他; 这时候的简·爱已经继承了她叔叔的财产,在经济上,她与他平等了,无需自卑了,那么她再见到他则是 平等的,不是她依赖他而生活;她看到了罗切斯特被火烧伤的模样,很心疼,她爱他,她觉得她必须照顾 他,所以,她决定留在他身边。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始终自尊自爱的、对爱情勇敢执著、而最终爱情幸福的简·爱。 5. 李卓吾评点《西游记》:“灵台方寸,心也。一部《西游》,此是宗旨。”西行之路也是孙悟空的修心之 路。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比较孙悟空“被拒绝”或“被误解”后的表现,分析他的心灵成长。 A.被拒绝:索宝水晶宫——三借芭蕉扇 B.被误解: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 【答案】示例一:我选 A。孙悟空向龙王索要兵器不成,就不依不饶,直至找到金箍棒;后又索要披挂, 再遭拒绝,便以在龙宫试金箍棒相威胁。借芭蕉扇时,孙悟空被铁扇公主拒绝,便先钻进她的肚子,后化 成牛魔王,智取扇子。孙悟空从粗鲁、蛮不讲理到善用智慧,人情通达,心智更加成熟。示例二:我选 B。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屡遭误解,他做了辩解,并表示不愿离开,但误解仍未消除,最终忍气回到花果山。 在真假美猴王这一情节中,孙悟空又被误解,于是他先后请观音、玉帝、唐僧、地藏王、如来佛祖等为自 己辨明真身,并请观音澄清真相,终于重回取经队伍。由此可见,孙悟空办事更老练、人情更通达、目标 更坚定。 【解析】 【详解】考查主题与人物形象塑造。孙悟空是一百回的《西游记》中唯一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是整部书 中最具成长性的人物。全书正是通过他从妖到佛的转变来完成小说的修心寓言主题。同样是被拒绝,“索 宝水晶宫”情节中,孙悟空还是个刚修成神通的猴妖,只因为龙宫宝多,直接上门找龙王索要兵器与披挂, 得到就笑,不给就恼,给不足还要闹,是个十足的不通人情世故的粗鲁小孩。到“三借芭蕉扇”时,已经 会先与铁扇公主攀交情,搬出与牛魔王的五百年前的兄弟情,对铁扇公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借不得,就 变化了钻进她肚子,逼她借扇,仍不得真扇,就变作牛魔王骗扇。借扇过程中,孙悟空笑脸相对,可见他 取经日久,人情通达,又能保有坚定的信念,对于困难能见招拆招,心智更加成熟;同样是被误解,“三 打白骨精”时,孙悟空虽有辩解,但态度强硬,一见妖精就挥棒,让不能识妖的唐僧甚为恼怒,也不知发 动八戒沙僧的力量,落个“滥杀无辜”的评价,可见这时的孙悟空办事鲁莽,有除恶务尽之心,但没正确 认识到同伴的力量,把助力变成阻力,不通人情。到“真假美猴王”情节时,孙悟空打杀强盗,被唐僧赶 回花果山,他知道去观音那儿诉苦求援助求同情,被误解打伤唐僧抢去行李时,他没有高傲地置之不理, 而是与假猴王一路大战,还先后请观音、玉帝、唐僧、地藏王、如来佛祖等为自己辨明真身,并请观音澄 清真相,终于重回取经队伍。由此可见,孙悟空已经意识到个人力量是弱小的,要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助力, 办事更周到、人情更通达、目标更坚定。 (二)(15 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送给青蛙的大海 〔日本〕山下春雄 阿和有一条心爱的浴巾,这条浴巾突然不见了,今天,妈妈把浴巾洗了洗。刚刚晾好,一阵大风刮来, 浴巾被刮上了天,飞了。糟糕的是,大风之后又下起了一场大暴雨。没法去找浴巾了,阿和伤心地哭了起 来。 “浴巾没有了,午睡时盖什么呢?” 是啊,阿和中午睡觉时盖什么呢? 阿和降生到人间之后一直盖着这条浴巾,直到现在为止,有时她还咬着浴巾的一角进入梦乡哩。这条 浴巾虽然有些磨破的地方,但它却是阿和心爱的蓝浴巾。 “蓝浴巾一定是飞到森林那边去了,等雨停了咱们一起去找找看。”妈妈说道。 阿和没有午睡,她的眼泪和雨水一起流了下来。 大雨终于停了。阿和和妈妈匆匆忙忙地向森林走去,寻找那条被大风刮走的蓝浴巾,森林离阿和的家 不太远。森林里的地面上有个被大雨冲成的“小水塘”,水中映出了蔚蓝的天空。树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雨 珠,闪闪发光。这些雨珠闪着亮光从树叶上滚落下来,掉在“小水塘”里。其实,这“小水塘”并不是真 正的小水塘,而是被雨水浇湿的浴巾,是阿和要寻找的心爱的蓝浴巾。 “啊,我看见蓝浴巾了!” 阿和正要飞快地向蓝浴巾跑去,却猛地被妈妈拽住了胳膊。 “别出声!”妈妈说道。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阵声音,非常动听,像歌声一样。 “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 顺着这声音望去,只见蜂斗草的叶子上有两只小青蛙,它们正在兴致勃勃地俯视着这被雨水浇湿并积 满水的蓝浴巾。 “这是什么呀?对,问问哥哥吧!” 青蛙弟弟转过身子叫来了青蛙哥哥。青蛙哥哥看着蓝浴巾,对青蛙弟弟说:“这是大海吧。 爸爸说过,海是蓝色的,还很大!” “这真的是大海吗?海面上是浮着船只的呀!”青蛙弟弟的话音刚落,一片树叶轻轻地飘落下来,像 一只船似的浮在水面上。 “啊,是大海,这是我们的大海!” 两只青蛙一齐跳进了由蓝浴巾和雨水构成的大海,它们俩在海里又蹦又跳,又打又闹,还进行了蛙泳 比赛。不仅如此,它们还找来一根小棍撑船玩呢。 玩了一阵,它们又把小棍做成钓鱼竿,在大海里钓起鱼来。我想钓鱼,我想钓鱼,我想钓一条大鱼。 这鱼比船大,这鱼比海大。 呱一呱—呱—两只小青蛙一边唱着一边挥舞着钓鱼竿。 “嘻嘻嘻!”阿和看见这番景象不禁笑了起来。正在这时,一条头部成三角形的长蛇,吐着红红的长 舌头,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大海靠近。 “危险,快跑!”阿和情不自禁地向小青蛙发出了信号。两只小青蛙迅速地从船上跳下来,潜入水底。 长蛇从蓝浴巾旁边游了过去,消失在森林的深处。 “多危险哪,这下没事了!”阿和紧紧地握住妈妈的手。 “阿和,怎么办?浴巾还拿回去吗?”妈妈瞧着阿和的脸问道。 “先不拿,这蓝浴巾借给它们吧,让它们玩到晚上。”说着,阿和便和妈妈悄悄地离开了森林。 晚饭后,阿和同妈妈又来到了森林里,这时的森林已是漆黑一片。 突然,一束光柱在阿和的眼前闪了一闪。 “哟,萤火虫!”妈妈叫了起来。 萤火虫轻捷地飞着,停在大海边上。萤火虫的光芒像灯塔里射出的光柱一样照着平静的海。两只小青 蛙在没有亮光的地方甜甜地睡着了。他们好像在梦里说:“大海多美呀!” 是啊,大海太迷人了! 这时,阿和把嘴贴近妈妈的耳朵,说:“妈,浴巾就留在这儿吧,咱们该回去了。” 6. 【幻想之脉】 这篇童话结构巧妙,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阅读全文,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________ 7. 【幻想之眼】 童话写道:“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你认为这句话是谁说的?请根据上下文推测,并简 述理由。________ 8. 【幻想之趣】 童话中青蛙钓鱼时所唱的歌谣富有童趣,请作赏析。________ 9. 【幻想之蕴】 阿和找到了心爱的蓝浴巾,最终却选择了放弃。品味下面句子,结合童话内容,探究阿和这行为的意义。 森林里一片寂静,萤火虫发出的亮光永远照射着小青蛙们居住的蓝色的大海。________ 【答案】6. ①青蛙在大海上嬉戏 ②阿和把蓝浴巾借给了青蛙 ③居住在蓝色的大海上。 7. 示例一:我认为是阿和说的。阿和被妈妈拽住胳膊而停下脚步,在妈妈引导下,随着“一阵声音”发现 了好东西,惊喜地喊出了这句话,然后顺着“这声音”又发现了青蛙兄弟在嬉戏。这与阿和天真、好奇的 性格相吻合。示例二:我认为是妈妈说的,下文中“这声音”指上文的“一阵声音”,前文妈妈拽住阿和 的胳膊并提醒别出声”,接着发现“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声音就是青蛙的叫声,于是妈妈说了这句话。这 些引导孩子逐步发现美好的言行与文中妈妈的形象吻合。示例三:我认为是青蛙说的。下文中“这声音”, 就是指上文中“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这句话,而顺着“这声音”可以发现青蛙兄弟正在 叶子上俯视蓝浴巾,并谈论“这是什么”;这句话流露出的兴奋、激动,与青蛙发现蓝浴巾时的心情吻合。 8. 运用反复,表现了青蛙们“想钓鱼”的迫切心理;运用夸张,表达了青蛙“想钓大鱼”的愿望;最后以 “呱—呱—呱—”的青蛙叫声结尾,写出青蛙钓鱼的欢乐。歌谣中幻想的钓鱼场景与真实的青蛙叫声融在 一起,似真似幻,既映衬了阿和的心情,又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氛围。 9. 示例三:阿和把心爱的蓝浴巾永远留在了森林里,给青蛙一片居住的大海;她的善良纯真,就像萤火虫 的光亮永远陪伴着青蛙,美好的品质在那一刻定格。一块浴巾却能给需要的人一片大海,微弱的萤光却能 照亮别人的美梦,放弃一点却能成全世界:这样的放弃与成全会永远留在读者的心里。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结构的把握以及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此类题,首先读懂文章,其次找到有提示作用的语 句,进行概括,概括的格式“人物+事件”,做到语言简洁连贯。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 的形式,大故事是阿和和妈妈寻找被风刮走的蓝浴巾,找到后看见两只青蛙在浴巾上嬉戏,她决定借给小 青蛙浴巾,晚上再去拿,看见两只青蛙甜甜地睡着了,她留下了浴巾;小故事是两只青蛙把蓝浴巾和雨水 当作大海,在上面嬉戏打闹划船,躲避了长蛇,到晚上甜甜地睡着了。文章第 7—8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 阿和找到了被大风刮走的蓝浴巾;第 9—21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青蛙在由蓝浴巾和雨水构成的大海上嬉 戏;第 22—24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青蛙躲避长蛇;第 25—26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阿和把蓝浴巾借给 了青蛙;第 27—30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青蛙在蓝浴巾上甜甜地睡着了;第 31—32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 阿和把蓝浴巾留下,小青蛙居住在蓝色的大海上。据此概括作答,做到语言简洁连贯。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题干要求“根据上下文推测”,联系“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 的上文“阿和正要飞快地向蓝浴巾跑去,却猛地被妈妈拽住了胳膊。‘别出声!’妈妈说道。不知从何处 传来了一阵声音,非常动听,像歌声一样”和下文“顺着这声音望去,只见蜂斗草的叶子上有两只小青蛙” 可以推测是阿和惊喜的叫声,她在妈妈的“拽”“说”之后安静下来听到了“一阵声音”,“顺着这声音” 发现了两只小青蛙,又惊又喜;也可以推测是妈妈的话,她引导阿和先仔细听,再循着声音找,最后发现 好东西,这样一步一步发现好东西;从下文“这是什么呀?对,问问哥哥吧!”也可以推测是小青蛙的话, 是青蛙弟弟发现蓝浴巾,欣喜地告诉哥哥,它们进行谈论。据此概括作答,做到语言简洁连贯。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解答此类题先判断这个句子的特点,可以从修辞、描写、有特点的词语入手;在这类 句子的作用中选择,结合语境具体分析这个句子在这里表达的意思,结合段中心句和文章中心分析表达作 用或效果。童谣的句子特点:“我想钓鱼,我想钓鱼”运用反复手法,“这鱼比船大,这鱼比海大”运用 夸张手法,“呱—呱—呱—”是青蛙的叫声;结合语境可见童谣展现出青蛙急切地想钓大鱼的欢快,青蛙 欢快的叫声正是阿和愉快心情的体现,这是一种移情手法;同时,欢快的童谣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据此理解作答。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结合童话内容,阿和找到了心爱的蓝浴巾,看见两只青蛙在浴巾上嬉戏,她 决定借给小青蛙浴巾,晚上再去拿,看见两只青蛙甜甜地睡着了,她最终却选择了放弃浴巾,可以理解阿 和具有善良纯真的品质;再联系“森林里一片寂静,萤火虫发出的亮光永远照射着小青蛙们居住的蓝色的 大海”这句话,可以理解阿和放弃蓝浴巾这一做法就像萤火虫的光亮永远陪伴着青蛙,它的意义就是放弃 一点却能成全世界,这样一种美能深深地感染读者。据此概括作答,做到语言简洁连贯。 (三)(10 分)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流浪地球》是划时代的突破 曹颖 2019 年 2 月 5 日,郭帆执导的《流浪地球》在春节档公映,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电影《流浪 地球》累计上映 90 天,中国内地累计票房为 46.55 亿人民币,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硬核科幻大片。下面是南 方周末记者对刘慈欣的采访。 南方周末:《流浪地球》符合你对科幻电影的期待吗? 刘慈欣:它超出了我的期待,因为我知道中国影视界在拍摄这类大成本科幻片方面还是缺少经验的。 像《流浪地球》这样的电影,在我看来,我们要等五到十年才可能出现,但它现在就出现了,我还是很高 兴的。当然与好莱坞科幻大片相比,它在特效、故事等方面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可以改进的空间,但 对于中国科幻影视来说,它确实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 南方周末:作为作者,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被影视化改编? 刘慈欣:编剧和写小说的差别很大,特别是大成本科幻片,需要专业的编剧,并不是写小说的人都能 胜任。影视改编的主要创作者不是原著作者,而是制片人、导演和编剧。不管你对作品被改编是什么态度, 你是没有能力去干预影视化过程的。原著作者转让改编权以后,改编权就不属于你了,所以对改编的过程 是无能为力的。 对我而言,我认为只要是好看的电影,只要有好看的故事,它是不是完全忠于我的原著并不重要,小 说和电影是两们完全不同的艺术,电影改编肯定要改,而且要改得相当大,像《流浪地球》改得就相当大、 我完全能够理解。当然,我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更适合影视表现,至于怎么改编,我不从事影视行业,能 做的不多,还是很尊重他们。 南方周末:你对科幻影视的前景乐观吗? 刘慈欣:我是很乐观的。科幻文学的前景并不明朗,但是我觉得科幻影视的前景很光明。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肯定会迎来一个科幻影视很繁荣的状况,甚至我还比较乐观地认为,中国可 能是继美国之后又一个受到世界注意的科幻影视大国。 但是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并不能急功近利。一部好电影出来了,中国的科幻影视就迎来新时代了;一 部电影失败了,中国科幻影视的大门又关上了?不是这么简单,它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有大量的作品出现, 然后才能出现经典作品。 南方周末:科幻文学在衰落,科幻影视的发展是否会受科幻文学状况的影响呢? 刘慈欣:科幻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全世界叙事文学都处于衰落的状况,科幻文学也不例外,至于文 学和影视的关系,目前中国科幻影视的大部分剧本还是改编自科幻小说。我认为这个现象不会持续下去, 因为科幻电影更适合用原创剧本。目前中国缺少科幻编剧,中国编剧队伍的数量很大,但其中科幻编剧数 量很少,很快会有称职的、专业的科幻编剧大量出现,到那个时候,中国科幻影视依赖原创文学的局面就 会改变。 南方周末:你对科幻影视的乐观心态基于什么理由? 刘慈欣:最深的基础就是时代到这儿了,这个时代就会呼唤出好的影视作品,就是影视作品繁荣的时 代。至于它怎么繁荣,经过什么样的过程,都不重要,中间还有很曲折、很漫长的路要走,但是在这个时 代的推动下,中国科幻影视肯定会繁荣起来。 南方周末:如何理解你定义的这个时代,它是怎样的时代? 刘慈欣:国家快速地发展,快速地现代化。在国家快速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周围的生活每天也在发生 着变化。在这种环境之下,未来这个概念在人们的生活中会占有很大的比重,未来也会对人们具有强大的 吸引力。这样充满来来感的时代,就为科幻影视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节选自《南方周末》) 10. 【访谈·问题】 这一访谈,记者从①___________(热点)切入,围绕②_______(焦点)展开提问,最后根据刘慈欣的回 答进行了追问:“③__________?” 11. 【访谈·观点】 访谈中,刘慈欣认为我国科幻影视前景很光明。通读全文,概括其原因。 12. 【访谈·应对】 回答记者提问也是一种应对。请参考小贴士中的应对原则,分析刘慈欣回答下面问题的巧妙之处。(运用两 条原则分析即可) 南方周末:作为作者,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被影视化改编? 小贴士 应对原则 谦逊有礼:谦虚谨慎,少赞誉自己,多夸赞他人 得体有度:注意分寸,少伤害他人,多维护他人 理解有容:理解他人立场,减少反感,增加包容 【答案】10. (1). 《流浪地球》热映 (2). 科幻影视 (3). 如何理解你定义的这个时代,它是怎样 的时代 11. 《流浪地球》是我国科幻影视的划时代突破;科幻编剧会大量出现;充满未来感的时代,会为科幻影 视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条件。 12. 示例一:刘慈欣先陈述影视改编的一般状况,为正面回答“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被改编”这一问题做 了缓冲和铺垫,这样使应对有层次,得体巧妙;他表示自己对“改编过程无能为力”设有能力干预影视化 过程”,显得谦逊有礼示例二:刘慈欣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问题,而是先谈影视改编的客观事实,并表示 对“改编过程无能为力”没有能力干预影视化过程”等,避免给影视方带来伤害,显得得体有度;他认为 改编的电影是否忠于原著并不重要,并对自己的作品被改得很大表示理解,体现他对影视制作方的包容。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从“郭帆执导的《流浪地球》在春节档公映,电影改编自刘 慈欣的同名小说电影《流浪地球》累计上映 90 天,中国内地累计票房为 46.55 亿人民币,被誉为中国第一 部硬核科幻大片”可知,南方周末记者是以《流浪地球》为切入点展开采访的。从“你对科幻影视的前景 乐观吗”“科幻影视的发展是否会受科幻文学状况的影响呢”“你对科幻影视的乐观心态基于什么理由” 可知,采访的焦点问题是“科幻影视”。当刘慈欣提出“在这个时代的推动下,中国科幻影视肯定会繁荣 起来”之后,记者进行了追问,即“如何理解你定义的这个时代,它是怎样的时代”。 【11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 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它在特效、故事等方面还有很多不成熟的 地方、可以改进的空间,但对于中国科幻影视来说,它确实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目前中国缺少科幻编 剧,中国编剧队伍的数量很大,但其中科幻编剧数量很少,很快会有称职的、专业的科幻编剧大量出现, 到那个时候,中国科幻影视依赖原创文学的局面就会改变”“未来这个概念在人们的生活中会占有很大的 比重,未来也会对人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样充满来来感的时代,就为科幻影视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 件”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注意分条进行概括,语言要简洁。 【12 题详解】 此题考查回答记者提问的技巧,结合“小贴士”的内容和刘慈欣语言的巧妙进行分析即可。如:刘慈欣面 对“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被影视化改编”这一尖锐的问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陈述“影视改编的主 要创作者不是原著作者,而是制片人、导演和编剧”这一事实,非常得体;“大成本科幻片,需要专业的 编剧,并不是写小说的人都能胜任”“你是没有能力去干预影视化过程的”肯定了编剧的重要作用,显得 非常谦逊;“像《流浪地球》改得就相当大、我完全能够理解”“我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更适合影视表现, 至于怎么改编,我不从事影视行业,能做的不多,还是很尊重他们”表现出对编剧改编作品的理解与尊重。 (四)(4 分) 古诗阅读 辋口①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唐〕裴迪 积雨晦空曲②,平沙灭浮彩。 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答裴迪 〔唐〕王维 森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注释】①辋口,辋谷口终南山辋川是王维的居住地,②空曲:高峻险要的山峰 13. 这是一组赠答诗,裴诗中的“积雨晦空曲”与王诗中的“ ”相应和。 14. 裴迪问“南山复何在”,王维答“心知白云外”。这问答传达出彼此怎样的情谊?请简要分析。 【答案】13. 苍苍秋雨晦 14. 裴迪以“南山复何在”问候,表达对王维的思念与牵挂;王维以“心知白云外”应答,表达自己懂裴 迪,裴迪也懂自己,都不为外物所扰,可见两人情谊深厚,彼此是知音。 【解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理解诗歌内容,一定要认真阅读原诗,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根 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应该认真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找到二者之间的联系,确定答案。裴诗中的 “积雨晦空曲”,“积雨”可见雨势厚重,“晦”是秋雨潺潺导致的天色昏暗的样子,这句描写了高峻险 要的山峰中因厚重的雨势而显得昏暗。王维诗中的“苍苍秋雨晦”也描写了秋雨潺潺,天空晦暗的样子, 表现出了秋雨的厚重感。写出了秋雨带来的阴湿天气,向远处望去,一片苍茫,晦暗不明。所以这两句诗 相应和。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一定要认真阅读原诗,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诗中的景物描 写和创作的背景来分析,理解诗歌中的感情。裴迪,唐朝山水田园诗人。他和王维是好友,受好友的影响, 他的诗歌大多数也是描写幽寂的景色。这些诗或者是回应王维的,或者是和王维一起吟唱的。“辋口”, 就是王维隐居之所——他的辋川别墅的所在地,靠近终南山。裴迪问“南山复何在”表达了他对王维的思 念与牵挂之情。而王维回应“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终南山在白云之上,在他的心坎上,这就是他 对出世隐居生活的向往,表明他和裴迪互相关心,志趣相投,他们都能够不为外物所扰,向往归隐的田园 生活,也表现了两人深厚的情谊。 (五)(11 分) 文言文阅读 辨白檀树 〔五代〕王仁裕 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其下常有巨虺①,蟠而 护之,民不敢采伐。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拳顶礼,若亲面其如来。 王仁裕癸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时值睛朗,溪谷洗然.,遂勒辔移时②望之。 其白檀,乃一白括树也。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志公影,盖岩间有圆柏一株, 即其笠首也;两面有上下石缝,限③之为身形;斜其缝者,即袈裟之文也,上有苔藓斑驳,即山水之毳文④ 也。方审其非白檀,志公不留影于此,明矣。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 (《玉堂闲话》) 【注释】①虺(huǐ):一种毒蛇。②移时:一段时间,③限:限制,限定。文末的“限”指界限、边界。④ 毳(cuì)文:像鸟兽细毛一样的花纹。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大可数.围/果得于数.里外 B. 又西.岩之半/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 路人过.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 溪谷洗然./吴广以为然. 16. 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 17. 阅读第三段文字,完成下表。 志公影 真相 志公戴着斗笠的头 ① 志公身体的形状 圆柏两边上下走向的石缝 ② 斜向的石缝、斑驳的苔藓 18.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不能直接照应文题中“辨”的一项是( ) A. 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 B. 遂勒辔移时望之 C. 又西瞻志公影 D. 志公不留影于此 19. 联系《穿井得一人》中的传闻,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 附: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 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答案】15. A 16. 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 17. ①岩石间的一株圆柏 ②志公袈裟的花纹 18. D 19. “乃”是“才”的意思,“哉”相当于“啊”,该句意思是“才知道人们的误传哪有边界啊”,“乃加 强感叹语气,强调传闻的荒诞,人们对白檀树、志公影的传闻竟信以为真,甚至顶礼膜拜,这与(穿并得 一人中“得一人之使”误传为“得一人于井中”何其相似,“乃”和“哉”也流露了作者对此类现象的不 满与批评。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 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 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数:几,几个/几,几个; B.西:西边/向西; C.过:经过/过于; D.然:……的样子/对,正确。 故选 A。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 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 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这句话的意思是:道路被夹在溪谷中, 这类情形特别多,哪有什么毒蛇盘绕香檀树的事!故停顿节奏为: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 之事。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 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从“又西瞻志公影,盖岩间有圆柏一株”可知第①空真 相是:岩石间的一株圆柏;从“斜其缝者,即袈裟之文也”可知第②空为“志公袈裟的花纹”。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题目中的“辨”是分辨、辨别的意思。 A. 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尤其注意地观察了一番,来判断向来的传说是否属实,“质”是“判断”的 意思,照应题目中的“辨”; B. 遂勒辔移时望之:于是他就勒住马辔久久观望。“移时望之”是“久久观望”的意思,照应题目中的 “辨”; C. 又西瞻志公影:他又向西看那志公和尚的影像。“瞻”是“观看”的意思,照应题目中的“辨”; D. 志公不留影于此:那影也不是志公的留影。不能直接照应文题中“辨”。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中,“乃”是“才”的意思,“哉”相 当于语气词“啊”,该句意思是“才知道人们的误传没有边界啊”。通读文章可知,文中人们对白檀树、 志公影的传闻竟信以为真,甚至顶礼膜拜,后来王仁裕通过仔细观察,才知道那树不是白檀树,那影也不 是志公的留影。再结合链接材料《穿井得一人》中将“得一人之使”误传为“得一人于井中”,两文何其 相似,传闻是何其荒诞。因此“乃”“哉”两词加强感叹语气,也流露了作者对此类现象的不满与批评, 告诫人们对于传言应开动脑筋思考,仔细辨别,不能轻信谣言,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 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剑门左边的峭岩之间,有一棵大树,生长在石缝中,好几围粗,枝干纯白色。人们都传说这是一棵白 檀树。树下常常有一条大毒蛇,蟠踞在那里守护着,村民不敢去采伐它。又说西岩壁的半腰处,有志公和 尚的影像。路人从这里走过的时候,都要朝西方擎起双手顶礼膜拜,就像亲眼见到了如来一样。 王仁裕于癸未年进入蜀地。他走到那岩下时,尤其注意地观察了一番,来判断向来的传说是否属实。 这时候正赶上天气晴朗,溪谷青翠,就像用水洗过的样子。于是他就勒住马辔久久观望。那白檀,原来竟 是一棵白栝树!道路被夹在溪谷中,这类情形特别多,哪有什么毒蛇盘绕香檀树的事!他又向西看那志公 和尚的影像。在岩间有圆柏一棵,那就是志公戴着竹笠的头;两边有上下走向的石缝,画出了志公的身形; 斜向的石缝,就是袈裟上的花纹了;那上面有斑斑驳驳的苔藓,就勾勒描画出山水图案来。这才审定,那 树不是白檀树,那影也不是志公的留影。弄明白了,才知道人们的误传没有边际呢! 链接材料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因此常有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 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家挖井 挖到了一个活人。”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 问明情况,丁家人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 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20.三、写作 20. 阅读《海浪》的节选部分,仿照诗句,续写一节诗。要求内容贴切,结构相似。 海浪 海浪是娃娃 手牵手,笑着, 一起跑过来。 海浪是橡皮擦, 把沙上的字, 都擦去了。 【答案】示例:海浪是糊涂虫,/把很美很美的贝壳,/忘在了沙滩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续写诗歌,有一定难度。 一、了解诗歌。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 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二、了解续写。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于原文做延伸。在形式上与原文保持一致,内 容和思路是原文的延伸,写作手法及修辞的运用也要进行仿写。诗歌一般分小节,各小节有自己的表达重 点,联系在一起,全诗又表达一个整体的中心。 三、本题续写。以海浪为意象,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海浪的特点,表达对海浪的喜欢。 在理解诗所表达的主题的基础上,进行续写,要求续写一个诗节。注意在文风上与原文保持一致,语言要 富有和谐的音韵美。示例:海浪是歌唱家,把最美的童谣,唱进游子的梦乡。 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50 分) 21.作文 《送给青蛙的大海》(见本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文中,如果青蛙醒来,发现大海的水干了,又会 发生什么呢? 请发挥想象,写一个故事。 要求:①文题自拟;②不少于 500 字: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范文: 蓝色的海滩 第二天,青蛙醒来,阳光洒在海滩上,像是镀上了一层金子,金光烁烁,十分耀眼。 青蛙弟弟转过身子叫醒了青蛙哥哥:“哥哥,大海的水干了。” “好漂亮的沙滩,蓝蓝的!” 青蛙哥哥叫到。 两只青蛙在海滩又蹦又跳,又打又闹。 突然,青蛙哥哥说:“弟弟,快看!这是一种新型的高科技机器,它能在海洋里自由地穿梭, 这种机 器叫“路路通”,"路路通” 的外形像一艘潜水艇, 流线型的外型可以让它在海水里自由地穿梭。“ 路 路通”里面有海水自动净化系统,不仅能够使污染严重的海水变得清澈无比,可以直接饮用,还能在海水 里过滤出新鲜空气,供船上的人们呼吸。这种机器是以海水作为动力,所以不会对海洋造成任何污染。这种 潜水艇的功能可大啦。他不仅能在海里自由穿梭,还能在海面上高速行驶,甚至能在陆地上自由行驶。这样 就把汽车、轮船和潜水艇取而代之,大大节省了空间。” 青蛙弟弟拍着手说:“太好了!太好了!我要去坐坐,环游世界。” “呱一呱—呱—” “来,这是海洋城市,人们居住的都是用特殊材料一‘SJG’材料制成的的‘水晶宫’。‘水晶宫’大 得很,五十个人一起住也不会觉得拥挤。于它使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所以住在里面冬暖夏凉,很舒适。又 由于这种材料是透明的,休闲的时候可以躺在床上一边看电视,一边欣赏过往的五彩缤纷的小鱼和五彩斑 斓的珊瑚,可惬意了! 对了,在海洋城市里还有一个垃圾处理厂,它可以把垃圾分解,回收利用,加工成各种各样的装饰品。” “呱一呱—呱—” 【解析】 【详解】本题是想象作文。“《送给青蛙的大海》(见本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文中,如果青蛙醒来, 发现大海的水干了,又会发生什么呢?”以阅读激发想象,写想象中的事物,是语文素养之要旨。题干要 求“请发挥想象,写一个故事”,其中“想象”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 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形象,这就为写作指明了思考的路径,空间广阔,合乎情理即可;“故事”则规范 了文体的选择,叙事传意,耐人寻味为上。首先认真阅读《送给青蛙的大海》的结尾,想象故事发展的各 种可能,然后抓住一点落笔;其次要使人物的言行和性格与之前的表现相符,故事发展和情节设计要合情 合理,令人信服;再次要发挥联想和想象,大胆运用夸张。《送给青蛙的大海》中的小青蛙把蓝浴巾当作大 海嬉戏,甜甜地睡着,作者运用了夸张。在写作中也可以将某个人或某件事物的特点进行夸张,看看会有 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最后在“新”上有所突破,想象畅想类文章的成败关键在“新”字上,我们应该在 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地创造性地描写新环境,塑造新形象,表达新思维。叙述视点的选择、情节的设置、 结构的安排都要力求“新奇”。 22.作文 一条蓝浴巾,在青蛙眼里是一片蓝色的大海,在读者心中是一个美丽的童话,而现实中浴巾只是浴巾。 就“我们需不需要童话”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①文题自拟;②不少于 500 字: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范文: 长大了依然需要童话 日本儿童文学家柳田邦男说:人的一辈有三次读童话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 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每个阶段,我们都会出乎 意料地从童话中得到新发现。 童话之所以能吸引人类数千年,绝不仅仅是因为抚慰孩子的心灵,而在于童话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几 乎可以覆盖人生的每个年龄阶段。 但现实是,我们的生活已没有“童话”二字。每天疲于奔波打拼,担忧着衣食住行,生活一地鸡毛。 再扩大范围看,尔虞我诈,人人自危,一切都是以钱去衡量,以利益去计算。当我们读童话时,会看到一 个个平凡故事的诗情画意、智慧温暖、相扶相助、彼此尊重。是的,童话世界不等于现实世界,但童话告 诉我们,这个世界不仅仅是冷漠,不仅仅是假象……我们还需要感动。 其实,这个世界依然美好如初,只是你宁愿相信世间没有温暖,只是人们习惯了残酷。读网文时间长 了,再读童话,觉得童话世界充满友爱,充满真诚。一个经常被童话浸润的人,他的思维、他的审美都是 不一样的。 我们更需要被唤醒,唤醒内心那粒善的种子、对美的向往、对真的追求。童话里没有恨,没有仇…… 童话折射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期望,是对人生的补偿、安抚、救赎和疗伤。童话是真实的,真实的美、真实 的情;童话是诗意的,有人生最初的底色,有希望的种子。 《小王子》开篇就说,这本书要先给一个大人。毕淑敏说自己常常读童话,每有烦心事,从书架上随 手抽出的书,必定是童话。我们常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是孩子,每一 个人都要有孩子的纯真。成年人可以从童话中读出世界,读懂人生,治愈自己。 安徒生说过:你要是学会了读童话,也就学会了诗意生活。德国作家希勒说过:童话教给我的,比所 有现实加起来还多。 人生就是一个童话。你有多久没有读过童话了?多读童话,重温传统美德,让世界更美好。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试题,难度较大。题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我们需不需要童话”提示我们, 应该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我们需要童话。童话是对真、善、美的赞颂和呼唤,能够 让孩子明白应该保存什么和舍弃什么。这个想象的世界看似虚幻,但它表达了人类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和 精神生活的意愿。或:我们不需要童话。童话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现实世界并没 有这么美好,有的孩子把童话故事当成真的,却造成了一桩桩的惨案。童话让孩子失去了分辨与思考的能力, 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无论选择哪种观点,一定要有足够的事实和理论进行支撑,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来增 强文章的说服力。 【点睛】话题作文审题很重要,要注意以下两点:(1)审话题。①理解话题的内涵:许多话题包含了很丰 富的内涵,我们可将话题的含义由本义引向引申义、比喻义,这样不仅容易写,还能写得有深度、有新意。 ②准确理解话题,明确写作的范围和重点。(2)审材料或提示语。现在的话题作文一般都设计了一段材料 语或提示语,是为考生理解话题意旨而创设,对话题的意旨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它能帮助考生启发思维, 激发想象,审题时要对这些材料语、提示语认真研读,准确理解其意义、作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