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96分)‎ ‎1.(4分)“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  )‎ A.体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 B.使雅典公民不受法律制裁 ‎ C.忽视妇女等参政权 ‎ D.维护了全体人民的利益 ‎2.(4分)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3.(4分)2018年底,我国国务院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指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坚定意志和不懈追求。“尊重和保障人权”源自于(  )‎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拿破仑战争 D.工业革命 ‎4.(4分)1820﹣1870年世界人均产值增长40%;1870﹣1943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比前期加快1倍;1950﹣1973年世界财富增长是上一时期的3倍。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特征主要得益于(  )‎ A.科技革命的推动 B.国际局势的稳定 ‎ C.跨国公司的作用 D.殖民扩张的加速 ‎5.(4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改革或革 命。某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得出结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俄国农奴制改革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 中国洋务运动 开始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第21页(共21页)‎ C 日本明治维新 加速了经济转型发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D 美国南北战争 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实现了美国独立 A.A B.B C.C D.D ‎6.(4分)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宪法修正案在获得国会或者全国性修宪会议的通过后,还需要获得四分之三以上的州的批准方能生效。这体现了(  )‎ A.人民主权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 ‎ C.共和制原则 D.相互制衡原则 ‎7.(4分)1928年,布哈林认为: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这反映出当时苏联的工业化(  )‎ A.贯彻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 B.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 C.存在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 ‎ D.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制约 ‎8.(4分)“12月7日上午8时许,首轮轰炸结束,敌方指挥官用预定的信号‘虎、虎、虎’向上级 汇报偷袭成功。”与这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中国最早开始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B.二战全面爆发,波兰迅速沦亡 ‎ C.加速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 ‎ D.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之中 ‎9.(4分)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议倡导的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深入人心。万隆精神、“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 B.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 C.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10.(4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 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 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人”‎ 第21页(共21页)‎ ‎。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适当调整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 B.将权力从中央下放到州政府 ‎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 D.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11.(4分)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500多场战争中70%都有大国的参与。而二战后的几十年来,不仅没有发生全球性的战争,有大国参与的局部战争不到三分之一,很多都是小国之间的冲突或内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国(  )‎ A.忙于治理战争创伤 B.没有结成军事集团 ‎ C.军事实力普遍削弱 D.受到联合国的约束 ‎12.(4分)理论界认为,出版于19世纪40年代的某著作的核心思想包括五个方面:阶级斗争思想、“两个必然”思想、“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思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以及“全球化”思想。据此判断,该著作是(  )‎ A.《权利法案》 B.《战争与和平》 ‎ C.《物种起源》 D.《共产党宣言》‎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13题10分,14题、15题各14分,共38分)‎ ‎13.(10分)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依据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权利法案》等文献的颁布,英国建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其基本特征是:国王是国家元首,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国家的权力重心在议会。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使英国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 ‎﹣﹣洪波《世界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787年,制宪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人民主权、权利分 立与制衡等原则。权利分立与制衡原则如下:《联邦宪法》是调整了保守派与民主 派、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及南方与北方之间矛盾的产物,是美国长期比较稳定的 秘密所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第21页(共21页)‎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英国、美国的政治体制,并分析两国形成不同政治体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阐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民主、法制之间的关系。‎ ‎14.(14分)当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材料一:1500年以后的时代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 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1500年以 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今天,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其改变的程度甚至达 到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地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 ‎﹣﹣改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 第21页(共21页)‎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 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随着资本和商品在全世界的急速扩张,世界逐渐成 为资本主义主导和控制下的一个整体,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 ‎﹣﹣摘编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 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 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档不了全球化进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指哪一重大 事件?说明导致“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历史原因。‎ ‎(2)据材料二,说明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据材料三概括其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的主要推动力。‎ ‎(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15.(1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 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春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二: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以20世纪20年代苏俄(苏联)和20世纪30年代美国各自推行的政策为例,说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制度创新和国家政治发展角度,谈谈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影响。‎ 第21页(共21页)‎ ‎(3)综合以上几则材料,你认为20世纪20年代苏俄(联)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改革有何相同之处?这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三、探究题(14分)‎ ‎16.(14分)小明同学整理的关于20世纪世界格局演变的学习笔记如下,请将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 ‎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①   。‎ ‎2:战争的时间:1914﹣1918年。‎ ‎3:交战双方:②   和协约国集团。‎ ‎4:一战后的世界格局:签订了《凡尔赛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形成了③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20世纪中后期的世界格局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④   ,德、日等国走上法西斯扩 张道路。‎ ‎2:战争时间:1939﹣1945年。‎ ‎3:联合与转折:1942年元旦,美、英、苏、中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逐渐扭转战 争局势。 1943年⑤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4:二战后的世界格局:1945年初,雅尔塔会议奠定了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基础。 1955年,⑥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三: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1:两极格局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彻底瓦解。‎ ‎2: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⑦   、经济全球化。‎ ‎3: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第21页(共21页)‎ ‎2019-2020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96分)‎ ‎1.(4分)“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  )‎ A.体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 B.使雅典公民不受法律制裁 ‎ C.忽视妇女等参政权 ‎ D.维护了全体人民的利益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材料“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洽制度是公民大会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中的关键信息“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可知,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体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故选:A。‎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2.(4分)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分析】本题考查了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0世纪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 ‎【解答】‎ 第21页(共21页)‎ ‎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自治权。琅城市民争取自治的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3.(4分)2018年底,我国国务院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指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坚定意志和不懈追求。“尊重和保障人权”源自于(  )‎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拿破仑战争 D.工业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 ‎【解答】据题干“尊重和保障人权”源自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而这些思想正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4.(4分)1820﹣1870年世界人均产值增长40%;1870﹣1943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比前期加快1倍;1950﹣1973年世界财富增长是上一时期的3倍。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特征主要得益于(  )‎ A.科技革命的推动 B.国际局势的稳定 ‎ C.跨国公司的作用 D.殖民扩张的加速 ‎【分析】本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故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第21页(共21页)‎ ‎5.(4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改革或革 命。某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得出结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俄国农奴制改革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 中国洋务运动 开始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 日本明治维新 加速了经济转型发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D 美国南北战争 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实现了美国独立 A.A B.B C.C D.D ‎【分析】本题以史实与结论的对应为切入点,主要考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中国、日本和美国的改革或革命的史实。把握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俄国废除农奴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中国洋务运动开始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但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美国独立。日本明治维新加速了经济转型发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可以使用排序法。‎ ‎6.(4分)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宪法修正案在获得国会或者全国性修宪会议的通过后,还需要获得四分之三以上的州的批准方能生效。这体现了(  )‎ A.人民主权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 ‎ C.共和制原则 D.相互制衡原则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1787年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三个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和民主制的原则。‎ ‎【解答】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在各机构之间、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相互的制衡。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题干描述体现了相互制衡原则原则。‎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 ‎7.(4分)1928年,布哈林认为: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这反映出当时苏联的工业化(  )‎ A.贯彻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 第21页(共21页)‎ B.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 C.存在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 ‎ D.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制约 ‎【分析】本题以1928年,布哈林认为: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 ‎【解答】1928年,布哈林认为: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这反映出当时苏联的工业化存在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故选:C。‎ ‎【点评】本题以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斯大林模式建立与影响的相关知识。‎ ‎8.(4分)“12月7日上午8时许,首轮轰炸结束,敌方指挥官用预定的信号‘虎、虎、虎’向上级 汇报偷袭成功。”与这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中国最早开始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B.二战全面爆发,波兰迅速沦亡 ‎ C.加速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 ‎ D.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之中 ‎【分析】本题以“12月7日上午8时许,首轮轰炸结束,敌方指挥官用预定的信号‘虎、虎、虎’向上级 汇报偷袭成功。”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珍珠港事件。‎ ‎【解答】“12月7日上午8时许,首轮轰炸结束,敌方指挥官用预定的信号‘虎、虎、虎’向上级 汇报偷袭成功。”与这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加速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虎!虎!虎!”‎ 第21页(共21页)‎ 是日军偷袭成功的信号,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二战中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中、美、苏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月,苏、英、美、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败法西斯国家的基础。‎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9.(4分)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议倡导的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深入人心。万隆精神、“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 B.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 C.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亚非拉发展的相关知识,需要全面分析题干相关内容,寻找共同之处,确定主题。‎ ‎【解答】联系所学知识,万隆会议是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会议。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仅1960年一年非洲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9年12月,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他们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亚非拉的新发展。‎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亚非拉独立运动的知识点,考査学生综合题干信息分析问题能力。‎ ‎10.(4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 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 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人”。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适当调整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 B.将权力从中央下放到州政府 ‎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 D.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21页(共21页)‎ ‎【分析】本题以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美国联邦政府的特点。‎ ‎【解答】根据“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自二战后推行的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利影响凸显,因此提出“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试图减少联邦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尼克松声称把权力下放到州和地方,主要是为了解决财政不足的问题,权力下放只是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虽提到“回到全体人民手中”,但这是为了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况且此时联邦政府“财政支出庞大”,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会加重联邦政府财政负担,故C项错误;美国联邦政府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不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美国联邦政府的特点。‎ ‎11.(4分)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500多场战争中70%都有大国的参与。而二战后的几十年来,不仅没有发生全球性的战争,有大国参与的局部战争不到三分之一,很多都是小国之间的冲突或内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国(  )‎ A.忙于治理战争创伤 B.没有结成军事集团 ‎ C.军事实力普遍削弱 D.受到联合国的约束 ‎【分析】本题考查了联合国的作用。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为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确立奠定基础。‎ ‎【解答】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500多场战争中70%都有大国的参与。而二战后的几十年来,不仅没有发生全球性的战争,有大国参与的局部战争不到三分之一,很多都是小国之间的冲突或内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国受到联合国的约束。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故选:D。‎ 第21页(共21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联合国的成立时间与作用。‎ ‎12.(4分)理论界认为,出版于19世纪40年代的某著作的核心思想包括五个方面:阶级斗争思想、“两个必然”思想、“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思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以及“全球化”思想。据此判断,该著作是(  )‎ A.《权利法案》 B.《战争与和平》 ‎ C.《物种起源》 D.《共产党宣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理论界认为,出版于19世纪40年代的某著作的核心思想包括五个方面:阶级斗争思想、“两个必然”思想、“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思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以及“全球化”思想。据此判断,该著作是《共产党宣言》。‎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13题10分,14题、15题各14分,共38分)‎ ‎13.(10分)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依据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权利法案》等文献的颁布,英国建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其基本特征是:国王是国家元首,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国家的权力重心在议会。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使英国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 ‎﹣﹣洪波《世界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787年,制宪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人民主权、权利分 立与制衡等原则。权利分立与制衡原则如下:《联邦宪法》是调整了保守派与民主 派、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及南方与北方之间矛盾的产物,是美国长期比较稳定的 秘密所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第21页(共21页)‎ 材料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英国、美国的政治体制,并分析两国形成不同政治体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阐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民主、法制之间的关系。‎ ‎【分析】本题以“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为切入点,以三则文字、图示材料为背景依托,考查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二者的比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民主、法制之间的关系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由材料一“随着《权利法案》等文献的颁布,英国建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完政体”可知,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由材料二“1787年,制宪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人民主权、权利 分立与制衡等原则”和图片可知,美国实行总统共和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内保守力量比较强大,一时之间不能彻底根除封建势力,而且英国本来就有中庸的历史传统。 而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是一个新兴的国家,没有传统的束缚。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两国国情、历史传统(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不同;建立宪政的途径不同;资产阶级力量强弱不同;思想启蒙的影响程度不一。‎ ‎(2)根据材料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民主、法制之间的关系为资本主义发展促进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推动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政洽民主化、法制化又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都是因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革命后颁布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文件,如《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等,又为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故答案为:‎ 第21页(共21页)‎ ‎(1)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或三权分立体制、总统共和制)。原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两国国情、历史传统(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不同;建立宪政的途径不同;资产阶级力量强弱不同;思想启蒙的影响程度不一。(如答英国君主制历史久远,美国没有君主制传统也可)‎ ‎(2)资本主义发展促进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推动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政洽民主化、法制化又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都是因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革命后颁布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文件,如《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等,又为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点评】考查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二者的比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民主、法制之间的关系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4.(14分)当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材料一:1500年以后的时代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 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1500年以 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今天,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其改变的程度甚至达 到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地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 ‎﹣﹣改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 第21页(共21页)‎ ‎ 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随着资本和商品在全世界的急速扩张,世界逐渐成 为资本主义主导和控制下的一个整体,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 ‎﹣﹣摘编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 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 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档不了全球化进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指哪一重大 事件?说明导致“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历史原因。‎ ‎(2)据材料二,说明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据材料三概括其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的主要推动力。‎ ‎(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分析】本题以“当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为切入点,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掠夺、三角贸易、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发展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一“1500年以后的时代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統一之间中突的开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区自治和全球統一之间冲突的开端“指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虽然使世界开始融为一体,但也打破了各国的自治;根据材料一“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1500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今天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其改变的程度甚至达到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地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历史原因是欧洲殖民者进行“三角贸易”。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増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他们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帯枪支、杂物等;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郡的方式接获黑人后运往美洲,然后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 第21页(共21页)‎ ‎(2)根据材料二图标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増长;根据材料图片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并逐超过农村人口比例;造成域市人口迅速增加是因为工业革命的推动。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工业发达的城市,城市人口猛增城市人口的比重増加,工业和城市的繁荣和发展起来,农村人口大量转入城市从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3)根据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经本主义国家相继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随着资本和商品在全世界的急速扩张世界逐新成为资本主义主导和控制下的一个整体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的主要推动力有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4)据材料四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遇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是“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综上所述,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如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产物经济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等等。‎ 故答案为:‎ ‎(1)事件:新航路开辟。历史原因:欧洲殖民者进行“三角贸易“(或早期殖民掠奇)。‎ ‎(2)趋势: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増长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并逐渐超过农村人口比例。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 ‎(3)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任答两点)‎ ‎(4)良方:提出“带一路”倡议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认识: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产物经济全球经济发晨的趋势不可逆转等等。(答案不唯一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点评】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掠夺、三角贸易、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发展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5.(1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 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春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二: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第21页(共21页)‎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以20世纪20年代苏俄(苏联)和20世纪30年代美国各自推行的政策为例,说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制度创新和国家政治发展角度,谈谈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影响。‎ ‎(3)综合以上几则材料,你认为20世纪20年代苏俄(联)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改革有何相同之处?这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分析】本题以两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一“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面对经济和政治危机,实行新经济政策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引入苏俄,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缓解了政治危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罗斯福实施新政利用计划经济中的干预手段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有效地缓解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所以“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2)根据材料二“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在政治上加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同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3)综合以上材料,20世纪20年代苏俄(联)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改革相同之处是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这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是①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要随社会的发展进行不断地调整(与时俱进适时调);②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③不同制度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④不同社会制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都起到定的推动作用。‎ 故答案为:‎ 第21页(共21页)‎ ‎(1)苏俄面对经济和政治危机,实行新经济政策,把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引入苏俄,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缓解了政治危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面对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利用计划经济中的干预手段,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有效的缓解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答案不拘泥于文字,只要史论结合,条理清楚,有理即可)‎ ‎(2)制度创新: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国家政治发展:加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3)相同点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的情给分)启示:①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要随社会的发展进行不断地调整(与时俱进适时调);②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③不同制度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④不同社会制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都起到定的推动作用。(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的情给分)‎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 三、探究题(14分)‎ ‎16.(14分)小明同学整理的关于20世纪世界格局演变的学习笔记如下,请将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 ‎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①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2:战争的时间:1914﹣1918年。‎ ‎3:交战双方:② 同盟国集团 和协约国集团。‎ ‎4:一战后的世界格局:签订了《凡尔赛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形成了③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20世纪中后期的世界格局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④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德、日等国走上法西斯扩 张道路。‎ ‎2:战争时间:1939﹣1945年。‎ ‎3:联合与转折:1942年元旦,美、英、苏、中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逐渐扭转战 第21页(共21页)‎ ‎ 争局势。 1943年⑤ 斯大林格勒战役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4:二战后的世界格局:1945年初,雅尔塔会议奠定了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基础。 1955年,⑥ 华约的成立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三: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1:两极格局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彻底瓦解。‎ ‎2: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⑦ 政治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3: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分析】本题以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①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国家要求按照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②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组成。三国协约由俄国、英国和法国组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不断扩军备战,最后引发了一战。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和俄、英、法很快卷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见风使舵,先参加同盟国,后又加入了协约国作战。‎ ‎③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控制。战胜国怀着分赃和称霸的企图参加会议。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及同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1921年﹣1922年美英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一战后世界新秩序。‎ ‎④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建立法西斯政权,德国和日本相继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⑤‎ 第21页(共21页)‎ 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⑥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分裂,美国实行冷战政策。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以达到对抗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1955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国在华沙缔结《华沙条约》,成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⑦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结束,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随着日本、欧盟实力增强,中国、俄罗斯的崛起,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在政治上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随着各国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 故答案为:‎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同盟国集团。‎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⑤斯大林格勒战役。‎ ‎⑥华约的成立。‎ ‎⑦政治多极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的相关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10/1 7:31:07;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1页(共21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