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中考物理“新冠肺炎”专题专练专题02热学篇含解析
专题02:热学篇 一、选择题 1.(2020·福建初三)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常用酒精来消毒,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这主要是因为酒精() A.蒸发吸热 B.凝固放热 C.液化放热 D.升华吸热 【答案】A 【解析】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收热量,酒精吸收了皮肤上的热量,就会使皮肤感觉凉。 故选A。 2.(2020·绥化市第十中学初三月考)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了 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运动停止了 C.新冠肺炎之所以传播的这么快,是因为分子运动的快造成的 D.香水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解析】 A.酒精挥发,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B.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水结成冰分子依然在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C.新冠肺炎病毒不是分子,故不符合题意; D.香水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故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是分子,可在空气中无规则运动 B.分子很小,用光学显微镜可以分辨出它们 C.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 D.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答案】D 【解析】 12 A、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微生物,它通过飞沫传播,是微生物所做的机械运动,故A错误; B、分子的体积很小,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故B错误; 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有负电荷,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C错误; D、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讲,温度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越剧烈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4.(2020·海南初三)如图是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小伟所佩戴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关于佩戴口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口罩内能提高温度杀死冠状病毒 B.阻拦佩戴者直接吸入飞沫里的病毒 C.阻拦病毒分子运动进入口鼻 D.降低体温防止病毒分子扩散 【答案】B 【解析】 A.新冠病毒在56℃下加热30min才能灭活,佩戴口罩时无法实现,故A错误; B.唾液、飞沫等可能带有病毒,而口罩是防止人吸入唾液、飞沫等来防止病毒,故B正确; C D.病毒不是分子,说法错误,故CD错误。 故选B。 5.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常常会蒙上一层“雾气”,这是医护人员的一大烦恼。关于“雾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升华现象 C.雾气”的形成需要吸热 D.“雾气”的形成需要放热 【答案】D 【解析】雾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过程放热,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 6.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舟共济,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阻止“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窗通风加快了空气流动,降低了空气的温度,从而降低了人的体温 B.医务人员佩戴的防护眼罩经常出现“雾气”,是汽化现象 C.喷洒酒精对双手进行消毒时,周围都能闻到酒精味,是扩散现象 D.用水银体温计能测出人的体温,主要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了水银的内能 【答案】D 【解析】 A、开窗通风加快了空气流动,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但不会使体温降低。故A不正确; B、“雾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到温度较低的防护眼罩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正确; C、酒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酒精的味道。故C正确; D、用水银体温计能测出人的体温,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银的内能。故D不正确。 故选D。 7.新型冠状病毒不会在冷的天气下被冻死,这几天,小明在朋友圈中发现我国有些地方早晨满地是霜,有些地方也下起了大雪,有些地区有时会出现雾天,有的出现了“回南天”。下列有关这些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凝固现象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吸热过程,是升华现象 C.洁白的“雪”的形是成是吸热过程,是凝华现象 D.“回南天”到处形成的水珠是放热过程,是液化现象 【答案】D 【解析】 A、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的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错误; B、雾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 C、雪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的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 D、“回南天”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地板上液化形成小水滴,液化放热,故D正 12 确。 故选D。 8.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人在打打喷嚏、咳嗽时会喷出大量的飞沫,飞沫一般是直径大于5微米的含水颗粒,它里面包裹分泌物或病原菌,飞沫可漂浮在空气中。因此,建议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并做好个人防护。关于飞沫及飞沫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沫传播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体积较大的飞沫才能在空气中漂浮 C.飞沫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D.飞沫在空气中不受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A、飞沫不是分子,故飞沫传播不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体积较大的飞沫和体积较小的飞沫密度相同,都能在空气中漂浮,故B错误; C、飞沫蒸发时,是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故C正确; D、飞沫在空气中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9.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方式之一为飞沫传播,飞沫一般是直径大于5微米的含水颗粒,可以通过一定距离(一般认为1~2m)进入易感粘膜表面,一般不会长时间存留在空中。为此人要正确佩戴口罩,对易受到污染的物体表面经常进行消毒处理( ) A.飞沫能飞出1m外,是因为飞沫分子在运动的缘故 B.飞沫能附着于物体表面,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吸引力的缘故 C.健康人戴口罩防止被感染,其防疫策略类似于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以减弱噪声 D.用紫外线可以对受病毒感染的物体进行消毒,是因为紫外线具有热作用 【答案】B 【解析】 A、飞沫一般是直径大于5微米的含水颗粒,是物体,不是分子,所以飞沫能飞出1m外不是因为飞沫分子在运动,故A错误; B、因为分子之间有吸引力,所以飞沫能附着于物体表面,故B正确; 12 C、健康人戴口罩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使人感染,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病毒的传播,而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用紫外线可以对受病毒感染的物体进行消毒,是因为紫外线具有杀菌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10.疫情期间,薛同学坐着爸爸开的私家车去买菜,利用自己学的物理知识,判断了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排气管排出的气体的汽化现象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 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 【答案】B 【解析】 A.汽车玻璃起“雾”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内表面,故A正确;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能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故C正确; D.空调制冷时,液态制冷剂在车内热交换器内吸热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汽化,气态制冷剂又由压缩机压入车外的热交换器,在交换器内放热液化,即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11.(2020·江苏初二期中)“N95”型口罩(如图所示)对直径为0.075 μm±0.020μm的非油性颗粒(如粉尘、PM2.5、飞沫、微生物)具有95%以上的过滤效率,它由三层构成:内层吸水层,中间过滤层,外层疏水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 B.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C.中间过滤层通过工艺带上静电,可以增强对颗粒的吸附能力 D.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12 【答案】C 【解析】 A.飞沫是宏观的,用肉眼能看到,而分子是微观的肉眼看不到,所以飞沫传播不是分子运动,故A错误; B.由分子热运动知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口罩材料分子之间也有空隙,故B错误; C.中间过滤层通过工艺带上静电,微小的不带静电的物体当靠近带静电的物体时,由于静电感应现象,靠近带静电物体的一端感应出与带静电物体相反的电性,就会被吸引贴附于带静电物体上,所以可以增强对颗粒的吸附能力,故C正确; D.因为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分子,因为是吸收所以体现的是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没有体现出来,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2.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现大部分同学家中都有消毒酒精,如小兵家的消毒酒精已用完一半,则此酒精的________不变,________改变(均选填“热值”或“质量”)。 【答案】热值质量 【解析】 [1]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不会随着质量的多少而改变;所以消毒酒精用完一半,酒精的热值不变。 [2]消毒酒精用完一半时,质量会减半。 13.(2020·江苏初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必须要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护目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起雾的现象,影响观察。这是由于护目镜和面部之间的水蒸气遇冷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这个过程中_____(吸收/放出)热量。小明自制了一个可自动除雾的护目镜,他在护目镜上安装了一个微型电风扇,很好地解决了护目镜起雾的现象,他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 【答案】液化放出加快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蒸发 【解析】 [1][2]护目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起雾的现象,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变为液态小水滴,发生的是液化现象,液化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 [3]当液体表面上方流动加快时,会加快蒸发带走热量,即在护目镜上安装了一个微型电风扇用到的物理知识是加快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蒸发。 12 14.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大家都选择宅在家里,勤快的小美学会了包饺子,她用力捏面皮,面皮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小美还学会了用烤箱做美味的蛋糕,烤箱是利用电流的_____工作的。 【答案】引力热效应 【解析】 [1]用力捏面皮,面皮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 电烤箱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15.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_____性质制成的,下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 【答案】热胀冷缩36.5 【解析】体温计的液泡中装的是水银,它是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图中体温计将1℃分成了10份,因此分度值为0.1℃,其示数为36℃+0.1℃×5=36.5℃。 16.“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其病毒在空气中的运动 (属于/不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如图是某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同一天气温变化曲线。请你判断内陆城市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是 (A/B),这是由于沙石的比热容 (大于/小于/等于)水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变化大。 【答案】不属于;A;小于 【解析】(1)病毒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微小物体颗粒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内陆多砂石、沿海多水,因为沙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沙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砂石的比热容小、升高的温度高,水的比热容大、升高的温度低,所以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一天气温变化明显;从图象可以 12 看出曲线A的温度上升的高,因此曲线A是内陆城市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B是沿海城市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 17.2020年1月21日我国学者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发表的论文中称:在进化树的位置上,新冠病毒与2003年的SARS病毒在进化上有共同的外类群——一种寄生于果蝠体内的HKU9-1冠状病毒,即该病毒外层被细胞双层脂质外膜所包裹,当温度高,脂质外膜就易被破坏,而在9左右则易于繁殖。通过以上信息可知,微粒在做________(选填“有规则”或“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脂质外膜的________(选填“内能”或“热量”)就越大。 【答案】无规则内能 【解析】 [1]根据分子动理论知识可知:物质由大量的分子所组成,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内能就越大;所以温度越高,脂质外膜的内能就越大。 18.(2020·重庆一中初三)新冠疫情期间重庆一中同学们通过网络在家学习,田田正学习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实验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如图甲,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取示数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A”、“B”或“C”)。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由图可知加热到第15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答案】B固液共存 【解析】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和管内液面相平(平视),B的方法是正确的。 由丙图可知,第15min海波正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它此时的状态为“固液共存”。 三、综合题 12 19.(2020·新疆初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人民众志成城,展现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力量: (1)疫情防控期间,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预防飞沫传播病毒,飞沫的直径约为1~6微米。飞沫在空气中的运动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长时间佩戴的口罩内侧会出现水珠,这主要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这个过程会________热量; (2)我们日常检测体温会借助于水银温度计,其原理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的性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会选择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测温枪检测体温; (3)雷神山医院负压病房(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的空气是从________(选填“外向内”或“内向外”)流动的;负压病房是通过风机工作来实现的,负压病房的换气量与房间人数和风机工作时间的乘积成正比,3人6小时的换气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人5小时的换气量。 【答案】不是放出热胀冷缩红外线外向内小于 【解析】 (1)[1]分子是以纳米为单位来衡量的,而飞沫的直径约为1到6微米,所以飞沫在空中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水蒸气液化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2)[3]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温度计内的水银受热,体积膨胀,则玻璃细管内的水银液面会上升,反之,玻璃管内液面会下降。 [4]测温枪利用红外线工作。 (3)[5]空气从压强高的地方压流向压强低的地方压,所以是从外向内流动。 [6]由题意知,换气量与房间人数和风机工作时间的乘积成正比,而3×6=18,4×5=20,所以前一个换气量小于后一个换气量。 20.(2020·湖北初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紧急驰援。如图甲,汽车装载防疫物资前往武汉: 12 (1)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的运动________(是、不是)分子运动; (2)该汽车以 50kW 的功率在水平的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汽车所受阻力为_________N; (3)汽油机在如图丙所示的冲程中,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为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可用水进行冷却,如果散热器中装有 10kg 的 20℃水,在水温升高 50℃时,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J。 【答案】不是2000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1×106 【解析】 (1)[1]分子很小,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而飞沫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故飞沫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 (2)[2]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v=90km/h=25m/s 且汽车的功率为 P=50kW=50000W 根据公式P===Fv可得汽车的牵引力为 F===2000N 该汽车在水平的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 f=F=2000N 汽车所受阻力为2000N。 (3)[3]丙图中,进、排气门都闭合,活塞向上运动,汽油机进行的是压缩冲程,汽油机在该冲程中,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4]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10kg50℃=2.1×106J 水吸收的热量是2.1×106J。 四、计算题 21.疫情期间,小明在家用电热水壶烧水,电热水壶铭牌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把1kg水从20℃加热到100℃用时7min。已知c水=4.2×103J/(kg•℃),他想知道: 12 型号 XX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1000W 频率 50Hz (1)水吸收的热量; (2)电热水壶的热效率。 【答案】(1)3.36×105J;(2)80% 【解析】(1)根据Q=cm(t-t0)=4.2×103J/(kg·℃)×1kg×(100℃-20℃)=3.36×105J; (2)W=Pt=1000W×7×60s=4.2×105J,故效率η=Q/W=3.36×105J/4.2×105J=80%。 22.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交叉感染,某医院对常用医疗器械采用湿热灭菌,即将医疗器械置于消毒柜内,通过加热使水汽化,产生高压饱和蒸汽,通过多次交替对消毒室抽取真空和充入蒸汽,最终达到设定压力和工作温度,从而对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如图是某型号的全自动高压消毒柜,部分参数如表.其正常工作 40min,消耗 20℃的水80L,就可完成一次消毒.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 (1)消毒一次,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消毒一次,消毒柜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3)该消毒柜的电加热效率是多少? 电源 AC220V50Hz 额定加热功率 16.0kW 内胆尺寸 420×700mm 水箱容积 120L 设计压力 0.29MPa 额定压力 0.21MPa 工作温度 120℃ 空气排量 >99% 【答案】(1)3.36×105J;(2)3.84×107J;(3)87.5% 【解析】 12 (1)消毒一次,消耗水的体积为 V=80L=80×10-3m3=8×10-2m3 由ρ=m/V,消毒一次消耗水的质量为m=ρV=1.0×103kg/m3×8×10-2m3=80kg 根据Q=cmΔt可知,一次消毒过程水吸收的热量为: Q=cmΔt=4.2×103J/(kg·℃)×80kg×(120℃-20℃)=3.36×107J (2)消毒一次,消毒柜消耗的电能 W=Pt=1.6×104W×40×60s=3.84×107J (3)消毒柜的电加热效率 1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