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学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学案1

‎ ‎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翟镇初级中学 于得珂 教师寄语:“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了解主权的含义。‎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历史意义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港澳的回归,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港澳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学习重点 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完成知识梳理 背 景:解决 、 、 问题,实现 ,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提出者: ‎ 含 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 制度,‎ ‎ 、 和 实行 制度。‎ 意 义: ‎ ‎“一国两制”的构想 历史意义: ‎ ‎ 年,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 年 月 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香港回归 香港澳门 回归祖国 ‎ 年,中葡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 年 月 日,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澳门回归 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1. 议一议:“一国两制”是怎样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 ‎ ‎2.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5‎ ‎ ‎ 三、小结 为了便于理解、掌握本课知识,可用下列图示来梳理知识点,做到提纲挈领。‎ 歌谣记忆:‎ 改革开放设计师,统一祖国探路子,‎ ‎“一国两制”好方式,港澳回归雪国耻。‎ 四、达标测试 ‎1. 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主要是指 A.由中英联合管理 B.社会制度不同,高度自治 C.由中葡联合管理 D.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2. 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历经了两次金融危机的考验,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这充分证明了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改革开放基本国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3.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富有想象力的。”这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国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4.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社会制度 B.经济制度  C.主权归属  D.社会生活 ‎5. 《财富》杂志曾于1995年预言“香港将死”,但几年之后它的编辑总监却称香港为“活力之都”;2006年,澳门也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这充分证明 A.求同存异方针的成功 B.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D.“一国两制”英明正确 ‎6. 某历史学习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如下图),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本题的选项中,与①②③④四个历史事件对应都正确的是 A.①新文化运动②三次反“围剿”胜利③十一届三中全会④澳门回归 B.①五四运动②遵义会议③中共八大召开④香港回归 C.①中国共产党成立②长征开始③粉碎“四人帮”④实行改革开放 D.①中国共产党成立②遵义会议③十一届三中全会④香港回归 5‎ ‎ ‎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和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请回答:‎ ‎(1)香港岛是通过什么条约割让的?它被英国殖民者强占了多少年?‎ ‎(2)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收回香港后,在香港实行了什么社会制度?‎ ‎(3)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形成了鲜明对比,图一反映的是签订条约割让香港岛的情景,图二反映的是收回香港的情景,“割让”与“收回”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8.阅读下列材料:‎ ‎“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是“一国两制”?‎ ‎(2)根据以上材料说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重要依据。‎ 5‎ ‎ ‎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实施“一国两制”国策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9.阅读下列材料:‎ ‎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陶,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 ——闻一多《七子之歌·香港》‎ 请完成:‎ ‎(1)材料中的“我”“母亲”“海狮”各指什么?‎ ‎(2)“我”是何时回到“母亲”怀抱的?‎ ‎(3)材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1.提示: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1842年开始通过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条约,香港遭受英国的殖民统治,至今已经有一百余年的历史;香港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而且也是重要的国际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信息中心;“一国两制”正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考虑,明确指出,一要实现香港主权回归,二要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维持香港的繁荣。‎ ‎1949年,国民党逃到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进入对立状态。在国民党统治期间台湾的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一国两制”就是考虑到台湾的历史情况和现实情况,不仅保持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2.香港、澳门问题:属于主权外交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四、达标测试 ‎1.B 2. D 3. B 4. C 5. D 6. D 5‎ ‎ ‎ ‎7.(1)香港岛是通过《南京条约》被割让的,它被英国殖民者强占了155年。‎ ‎(2)中国收回香港后,在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割让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衰弱,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收回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人民渴望统一,中央领导决策正确等。‎ ‎8.(1)“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一国两制”构想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 ‎(3)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 ‎9.⑴“我”指的是香港;“母亲”指的是中国;“海狮”指的是英国殖民者。⑵1997年7月1日。(3)对祖国的思念和对侵略者的愤恨。‎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