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专题测试卷四(附参考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专题测试卷四(附参考答案)

八上历史期末复习专项测试卷四 ‎1.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 A.发展教育 B.重视国防 C.实业救国 D.民主共和 ‎2.张謇在担任实业总长时给各省的电文中指出:“窃念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为此,他创办的著名企业是(  )‎ A.天津启新洋灰公司 B.大生纱厂 C.福新面粉公司 D.继昌隆缫丝厂 ‎3.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时间(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万元)‎ 日产量(万袋)‎ ‎1911‎ ‎40‎ ‎600多 ‎4.3‎ ‎1919‎ ‎120‎ ‎4 500多 ‎18.8‎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 ‎④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1913年,某实业家想要了解江汉平原的棉花等级、棉花价格等相关信息,最快捷的方式是(  )‎ A.乘轮船到湖北实地考察 B.在《申报》刊登有关广告 C.拍电报了解行情 D.邮寄信件了解行情 ‎5.在1905年的《申报》中可以阅读到的信息有(  )‎ ‎①废止科举考试 ‎②创立中国同盟会 ‎③京张铁路通车 ‎④武昌起义爆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6.《申报》是我国早期的报纸。通过当时这份报纸,我们可能看到的内容有(  )‎ ‎①谭嗣同英勇就义 ‎②《马关条约》的评论 ‎③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④某照相馆刊登一则广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1912年元旦,由陆费逵创办于上海,出版了大量图书、杂志的近代著名出版机构是(  )‎ 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同文出版社 D.中华书局 ‎8.某历史学习小组要准备一期“近代中国摄影作品展”,他们收集不到的是(  )‎ A.慈禧太后的生活照 B.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的照片 C.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留影 D.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的合影 ‎9.“新礼服兴,翎顶礼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0.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女士、小姐等。这种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新观念(  )‎ A.平等观念 B.民主观念 C.自由观念 D.等级观念 ‎11.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上海的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12.打破西方国家对制碱业的垄断,为我国的制碱工业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侯德榜 B.严复 C.詹天佑 D.陈景润 ‎13.一位游客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铁路旁拍摄了一张照片(如右图所示)。由于拍摄距离较远,人物下的石碑上的文字难以辨认。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石碑上的文字应是(  )‎ ‎           ‎ A.詹公天佑之像 B.茅公以昇之像 C.孙中山之像 D.黄花岗英烈像 ‎14.下列事件发生在1905年的是(  )‎ A.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B.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C.《申报》的创刊 D.中华书局的创办 ‎15.“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书”是指(  )‎ A.《中外纪闻》‎ B.《天演论》‎ C.《新青年》‎ D.《海国图志》‎ ‎16.《马关条约》签订后,为警醒世人,严复译著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书中宣传的进步观点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C.学习西方技术,力行实业救国 D.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民主科学 ‎17.为了给网站提供一段关于徐悲鸿的视频,同学们准备排练一幕话剧。请你为主人公选择一句最适合的台词(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各出所学,各尽所知 D.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18.人民音乐家聂耳谱写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优秀歌曲。他的代表作是(  )‎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春天的故事》‎ D.《我的中国心》‎ ‎19.“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歌曲的作者是(  )‎ A.聂耳 B.冼星海 C.郭沫若 D.田汉 ‎20.做好课堂笔记是历史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有时因粗心大意而出现错误。以下是摘自某同学历史笔记的部分内容,其中表述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 A.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铁路 B.侯氏制碱法是以工厂而命名 C.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 D.徐悲鸿的代表作是《愚公移山》‎ ‎21.下面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统计表 时间(年)‎ 企业数(家)‎ 投资额(万元)‎ ‎1863—1894‎ ‎119‎ ‎680‎ ‎1895—1898‎ ‎74‎ ‎1 432‎ 材料二 ‎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 ‎ ‎          1911—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比较 时间(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万元)‎ 日产量(万袋)‎ ‎1911‎ ‎40‎ ‎600多 ‎4.3‎ ‎1919‎ ‎120‎ ‎4 500‎ ‎18.8‎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个时期?‎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个时期?请你分析其出现原因。‎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业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原因。‎ ‎(4)请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点。‎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的光荣历史传统: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            ‎ 材料二  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材料三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                                  ——蔡元培 ‎(1)京师大学堂是什么时候创办的?它和北京大学之间是什么关系?‎ ‎(2)该学府在当时具有怎样的特殊地位?‎ ‎(3)材料一中说“北京大学的光荣历史传统: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请用史实说明。‎ ‎(4)材料二中的“此事”指什么?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 ‎(5)材料三是蔡元培的名言,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结合前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 ‎23.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我国的领土被割占、资源被掠夺。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到中国来。根据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       ‎ ‎(1)交通方面:                                 。‎ ‎(2)通讯方面:                                 。‎ ‎(3)文化生活方面:                               。‎ ‎(4)社会习俗方面:                               。‎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C ‎6.A ‎7.D ‎8.B ‎9.B ‎10.A ‎11.B ‎12.A ‎13.A ‎14.B ‎15.D ‎16.B ‎17.D ‎18.B ‎19.B ‎20.D ‎21.(1)这是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时期,时间是洋务运动到甲午中日战争后。‎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原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这是内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是外因。‎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凋谢、萎缩。‎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4)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第一,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第二,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和轻工业部门;‎ 第三,社会性质的制约使其整体水平落后。‎ ‎22.(1)戊戌变法时期。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例如: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等等。‎ ‎(4)废科举。   商务印书馆。‎ ‎(5)启示:重视文化教育和体育的同时不可忽视德育,要德智体全面发展。‎ 认识:可以从教育的目的、本质、意义及实施过程等方面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23.(1)出现了火车、轮船,大大加快了人们的出行速度 ‎(2)19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有了有线电报,后来有了无线电报和电话,使人们远距离的联系变得非常便捷 ‎(3)人们的生活中开始有了相片,可以看电影、读报纸等 ‎(4)辛亥革命后,人们剪掉辫子,穿新式服装,女子放足、不缠足,采用新式礼仪和称呼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