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一课:社戏/鲁迅(共 3 课时) 教学目标: 一 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来源: 二 领会课文用词造句准确、鲜明、主动的特点。 三 认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 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 安排 3 教时。 二 课文的写作年代和该文所反映的时代距离今天的时间较远,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读 懂弄通原文上,亦即首先让学生理解字、词、句、篇最基本的东西;在这基础上,再懂得主 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这后面两点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 读写结合,进行一次记事为主的写作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及题解;通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 联系旧课,引出新课。 问:上学期,我们学过鲁迅哪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什么内容? 答:上学期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写了百草园中生活的趣味、 欢乐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枯燥。通过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对大自然 ,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对束缚儿童思想的封建教育的批判。[来 t] 教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文章,内容基本上是真人真 事。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文章,虽然也是写童年生活的,不过这是一篇小说,是在真人真事 基础上的艺术概括,它的题目叫“社戏”。 社戏 鲁迅(板书) 二 作者介绍及题解。 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 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集外集拾遗》)这一种十分可贵的“亲近”,对鲁迅有着重要而深 刻的影响。鲁迅虽然出生在城市绍兴,但从小就同农民和农村保持密切的联系。少年时代的 鲁迅接触长妈妈等贫苦善良的农民,受到他们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鲁迅家庭破落以后,他 更了解农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戏》就形 象地表现了迅哥儿和农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品质。 《社戏》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课文叙述“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儿”) 与外婆家的农民孩子在看戏前后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鲁迅把这些事写得十分生动有趣,使人 读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在鲁迅写作《社戏》的那个年代,一般作家不大愿意去描写农民;有的人即使写了农民, 也是瞧不起农民,甚至歪曲农民。鲁迅能写出象《社戏》这样歌颂农民高尚品质的作品,是 很了不起的。 三 正音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惮:dàn 絮叨: xùdāo 怠(慢):dài 撺掇:cuānduō 凫 (水):fú 潺潺:chán (歌)吹:chūi 蕴藻:yùnzǎo (家)眷:juòn 皎(洁):jiǒo 漂渺: piāomiǎo 纠葛:jiūgé[来源.net] 四 补充注释。 (1)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相当于“村庄”的区域名称;社 戏就是社里每年在一定的时间所演的戏。(2)日里:白天。(3)神棚:供神名牌位的凉棚, 演社戏时,搭在戏台正对面,意思是请这些神看戏。(4)白篷船:船篷没有加油漆的船,旧 时绍兴人民一般都使用这种船。(5)乌篷船:在白篷上用桐油抹黑,课文中指财主乡绅使用 的船。 五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的准确读音,并考虑课文大意。) 六 划分结构: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我”的乐土平桥村。(从“我们鲁镇的习惯”到“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第二部分,“我”在乐土中也有不乐的时候。(从“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到“而且知 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第三部分,“我”与农民孩子们到赵庄去看戏的情景。(从“这天我不钓虾”到“各自回去 了”。) 第四部分,“我”对吃豆和看戏的怀念。(从“第二天”到文末) 七 布置作业 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辨析词义,复述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旧课部分内容,指导学生学习第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 检查旧课。(以下内容预先写在小黑板上) (一)辨别字音: 行()辈、银行、()、行()走、归省()、省()略 省()悟 (二)辨别字形并组词: 倘若、淌汗;抵挡、底细;同伴、搅拌;鱼钩、钓竿;挖掘、倔强;豆浆、木桨;竭力、 揭示;陪伴、赔偿 (三)解释下列各词并指出词类: 朦胧 模糊 皎洁 飘渺 婉转 悠扬 明确:朦胧,在课文中指月光不明亮的样子。模糊,指不分明、不清楚。(其余词的解 释可参阅课本注释)以上这些词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四)学生朗读课文第一、二两段。(要求学生注意,课文中最能表现“我”的乐与不乐 心情的词语。) 二 指导学习课文。(教师板书:(一)(二)(三)(四),后面的内容要学生回答。) (一)课文写乐土平桥村,只用一句话,却表达了多方面的内容。想一想,是哪句话? 表达了哪些内容? 明确:课文写乐土平桥村,用这样一句话:(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 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虽然只有一句话,但表达内容很丰富。第一,写清了它的位置:离海边不远,临河;第 二,交代了环境:极偏僻;第三,指出人口:住户不满三十家;第四,点明了平桥村人民的 生活情况: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说明多是劳动人民。这样,以极少的文 字,表现丰富的内容,文章就精炼了。 (二)为什么平桥村是“我”的乐土?课文是怎样具体写乐土的乐的? 明确:因为“我”在平桥村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课文写乐土之乐很具体。先从与农民孩子的关系上来描写乐土:客人是“公共”的;游乐 时所谓“犯上”之类的封建伦理观念已被打破。再从生活情趣上写乐土:“我”对农村中钓虾、 放牛等事充满兴趣。钓虾、放牛在农村中原是极平常的事,但作者却满怀深情地叙述,充分 反映了“我”对农村生活的新奇感。 课文写乐土的乐正是为了反衬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不乐,因为十一二岁的孩子成天 要死记硬背这些时代隔得远,语言差别大的句子,肯定要感到乏味和讨厌。这也反映了作者 对封建教育的厌恶。 (三)平桥村既然是乐土,“我”为什么会有不乐的时候?课文怎样写“我”的不乐? 明确:因为“我”在平桥村所“第一盼望”的,是到赵庄去看戏,可是没有船,不能看戏, 所以“我”很不乐。 “我”的不乐,课文抓住心情急剧变化来写。先是“盼”,接着是“急”,“急得要哭”。最后 是猜测:“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样的猜测,把儿童 特有的焦躁心情活龙活现地表现出来了。写“我”的不乐,课文还从不同的角度渲染:外祖母 “气恼”“絮叨”;母亲既怕外祖母生气,又怕“我”和别人同去会使外祖母担心。 齐读“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怕外祖母要担心”,体会对不同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写“我”的不乐,实际上是欲扬先抑,为烘托下文看戏之乐作了铺垫。 (四)课文表达“我”的不乐心情,用词十分确切,我们要很好地体会。试比较下列两组 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 1 组第一句表达较笼统。第二句把着急的程度描写得具体,“我”所第一盼望的 看戏的愿望没有实现,“急得要哭”是很自然的事。第 2 组第一句与事实不符。第二句的“似 乎”一词用得很好,因为这是猜测。正因为有这猜测,所以有“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的推测。从猜测到推测,反映了儿童的焦躁的心理状态,写得确实生动形象。 由此可见,鲁迅用词是准确、鲜明、生动。当然,需要说明一点:由于课文的写作时间 以及所反映的生活距离今天较远,特别是“五四”时期有些词的用法与现在有点不同。如结构 助词“的”和“地”不分,一律用“的”;人称代词“他”和“它”不分,都用“他”。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读课文时要注意。 三 布置作业。 1.复习第二部分,着重注意作者是怎样描写外祖母、母亲和“我”的不同神态和心情的。 2.阅读第三部分,熟悉从出发看戏到回家的记叙过程。 3.抄写词语: 怠慢 大悟 撺掇 委实 凫水 篙 磕 潺潺 朦胧 婉转 悠扬 疏疏朗朗 瓢 缥缈 融 蹿 踱 颇 懈 楫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旧课作业,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三段。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上堂课作业。[来源 t] (一)检查抄写的词语。并在检查时改为课堂听写。 (二)复述课文第 5、第 6 段内容,把“气恼”、“絮叨”、“宽慰”、“急得要哭”、“嘱咐”、 “装模装样”等词语用进去。 二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三段。 (一)引导讨论第三段的记叙层次。明确:这一段写晚上乘航船到赵庄去看戏,是课文 的中心部分,写得具体、生动,按照事情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五个层次(分行板书): 1.双喜的好主意(7—10 段);2.行船到赵庄(10—16 段);3.船头看戏(17—21 段);4. 返航路上(22—27 段);5.平安到家(28—30 段)。 (二)根据“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讨论课文怎样写出双喜、阿发这些劳动人民孩子 的优秀品质,怎样写出迅哥儿对他们的思想感情。 讨论中明确:这一段的第一层和第四层中最能突出双喜、阿发等劳动人民孩子的优秀品 质,和“我”对他们的感情。第一层写双喜提议乘航船去看夜戏。作者称双喜“最聪明”、“大 悟”,表示赞美和钦佩。当外祖母担心,母亲不安时,双喜果断表示:“我写包票”,并列举 了三点无可辩驳的理由。(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双喜的话充 满胆识和自信,解决了外祖母和母亲无法使“我”去看戏的难题。第四层写了归航途中偷罗汉 豆的事,阿发让大家“偷”自家的豆,理由是“大得多”。 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明确:它们说明双喜聪明能干,阿发淳朴、慷慨无 私,总之农民孩子具有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也说明“我”热爱农村少年朋友,与他们有着深 厚的情谊。总之,这些是由乘船去看夜戏和偷豆两件事来表现的。 指名朗读第 7 段和第 24—26 段。 (三)学生朗读第 10 段:“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找出这一节用了哪些动词, 然后讨论: 1.“大家跳下船”,这里为什么用“跳”而不用“走”呢?因为要表现孩子们的高兴和看戏的 急切心情。 2.“双喜拔前篙”,这里为什么用“拔”而不用“拿”呢?因为篙是插在河底泥中的,所以用 “拔”,而拿不能表示这个动作。再说这个“拔”字,充分反映了农民孩子驾船技艺的熟练。 3.除了这两个动词,还有哪些主要的动词?还有“点”“磕”、“说笑”、“嚷”等。“点开船, 在石桥上一磕”准确地写出了农民孩子熟练的驾船技巧。“有说笑的,有嚷的”,确切地表达 了孩子们迫切和兴奋的心情。(以上加点的词板书,下同) 齐读第 10 段,体会作者用动词的好处。 (四)学生朗读“思考和练习五”中的第二段话,找出这段话写在课文的什么地方。说说 它是怎样跟前面一段话互相照应的。 思考,讨论后明确:这段话写在第 21 节末尾,也是写孩子们撑船的动作的。这里写大 家看戏看得没劲了,在双喜的提议下便开船返航。前面写船来时是向赵庄前进,经过松柏林, 松柏林在船的尾后;而现在船要离开赵庄,因此“拔了篙”要“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 “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前后照应十分严密自然。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种前后照应的地方, 写作时更要注意前后的照应,使文章结构严密,贯通一气。 (五)阅读第 11—13 段。考虑一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景状物的,第 12、13 段同第 11 段的关系如何。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板书(或挂出小黑板): 讨论明确下列问题: 1.“朦胧”在句子里作什么词用?“朦胧”原来是形容词。现在作动词用,在句子里充当谓 语。下面写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模糊”也是这种用法。 2.写航行的迅速,为什么说连山象兽脊踊跃,向船尾跑?这是静物动态的写法,形象地 突出船速之快;这样写也符合“我”坐在船上观察夜景的实际情况。由于“连山”是“起伏”的, 又感到是在动,便联想到象“兽脊”,这样比喻,显得形象真切。这一句描写呼应了前面的“飞 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一句。 3.第 12 节和 13 节里哪些词句是跟 11 节的记叙呼应连贯的?要求在这些语句下划线:“那 声音大概是横笛”跟“似乎听到歌吹了”相呼应;“果然是渔火”跟“也许是渔火”相呼应:“才记 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跟“渐望见依稀的赵庄”相呼应;因此,这三节的过渡照应很紧密、 自然。 学生默读 11—13 节,进一步领会记叙的顺序和内容。 (六)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到“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这四个自然段中,既写 了景,也写了“我”的心情,那么课文是怎样写“我”的心情的呢? 讨论明确:课文始终将情与景结合起 来写,从而很好地突出了看戏的急切和兴奋的心 情。(要求划出这些词语)“轻松”“舒展”,极言一旦实现愿望的兴奋。船飞一般地快,“但我 却还以为船慢”,说明心情何等之急。通过“似乎”、“料想”、“也许”等词,写出了猜测的心 理,表达了急于到达戏台的心情。“我”的心情从“沉静”到“自失”,那就因为被美丽的夜景陶 醉而出神的缘故。“赵庄便真在眼前了”,一个“真”字,把儿童心理写得维妙维肖。课文写出 了优美动人的夜景。同时又表达了儿童愉快迫切的心情。这种情与景的紧密结合,我们称它 为“情景交融”,阅读时要很好体会。这四节要求背诵,学生再各自读一遍。 (七)由于作者善于细心观察事物,所以把戏台写得生动具体,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明确:课文描写戏台,有从远处看的,有从近处看的。 第 14 段是写从远处看戏台。这一节写戏台有两个特点: 1.注意观察的位置和距离。作者一开始写戏台,是自远而近,先交代戏台的位置:庄外 临河的空地上。再点明疑为“仙境”的缘由: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 界限”。接着,由于船走得很快,渐渐接近戏台,便看到“台上显出人物来”,也看到近台的 河里有“一望乌黑”的船篷。 2.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从远处看戏台,因为“模糊”,所以疑为“仙境”。因为距离还较 远,所以台上人物看不清,只看见“红红绿绿的动”。 后面第 22 段里也有一句是写从远处看戏台,那是返航时“回望戏台”,也抓住了它的特 征:因为远而又在灯火光中,所以“又漂渺得象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同 14 节 的疑为仙境遥相呼应。 可将上述内容列成下表: 对戏台的描写 学生齐读第 14 节,体会写景的好处。 (八)第 17 节到第 21 节,写他们“都挤在船头上”看戏,这是从近处看,所以角色的上 场,下场,甚至连“那老旦将手一抬 ”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五节描写的特点是把角色的出场 和表演跟孩子们的反应(语言、动作、心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生动地写出了儿童们看戏 的心理特点。请找出有关语句,并用线划出来:如“看见台上……正打仗”、“咿咿呀呀的唱”、 “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我最愿意看的是……跳老虎”、第 20 小节的大部分语句、老旦 坐在一把交椅上唱,“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等。 三 课堂练习。 (一)说说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 (2)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参考答案] 括号里的字都不能去掉。(1)中的“ 一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表现了孩子们 天真、活泼的行动和欢乐、迫切的心情。(2)中的到赵庄看戏是“我”盼望已久的,何况前面 还有把渔火作为戏台的错误猜测,因此赵庄──出现,“我”的心情是无比喜悦的。这个“真” 字用得十分传神。 (二)指出下列两句中“终于”一词的词类,并说明用法。 (1)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 (2)双喜终于熬不住了。 [参考答案] “终于”是副词,表示经过一番周折而产生了某种结果。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归纳主题及主要写作方法,布置读写练习。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作业。 (2)指名试背第 10──13 段课文。 二 指导学习课文。 课文怎样写出老农民六一公公纯朴、爽朗的性格? 第二课:庆祝旧历元旦/林语堂 教学目标: 导语: 第三课:春酒/琦君 一、教材分析 《春酒》是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诗化意境和小说化的人物形象塑造让人动情。 根据单元目标要求,本课教学要点是引领学生体会文中弥漫的人情民风之美,引发学生深层 思考。琦君的似酒乡情,入口甘冽,细细品来又觉荡气回肠,醉倒了无数读者。《春酒》的 特色是通过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示出家乡的民俗风情和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 乡的深深眷恋。琦君表达的“思乡怀旧”之情,不同于其他文人的“乡愁”,她素淡、宁静,蕴 藉、温润,以一种洗尽铅华的笔调絮絮地诉说着对童年、家园的深情。文字素淡却意蕴丰厚, 更须细酌慢品。本堂课围绕“识春酒,知文意”,“品春酒悟真情”,“思春酒忆琦君”这样三个 环节步步推进。在学生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眼“家乡味”,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探究“家 乡味”,原汁原味感受课文。 本课文字浅显但意蕴却深,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文章,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在纵 览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放飞思维,放手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支撑自己观点的材料依据,培 养学生的自主的研究性学习精神。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知识,但是和本文的情感体验还有距离。所以我要求学 生提前做好预习:查找关于琦君的相关介绍资料,以便于知人评文;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了解课文大概内容。为正式上课作好准备。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品味文章的关键性词语和句子,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达的思乡这一主旨。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积累的生活经验,创设阅读氛围,领悟文章的意蕴。 2、通过分析课文,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文中所表现的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品味文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之情,从 而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3、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点。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与 体会,难以理解如此之浓的思乡情,要透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与解析来体悟情感。 五、创意简说 本文的特色是通过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示出家乡的民俗风情和作者对童年、对 母亲、对家乡的深深眷恋。琦君表达的“思乡怀旧”之情,不同于其他文人的“乡愁”,她素淡、 宁静,蕴藉、温润,以一种洗尽铅华的笔调絮絮地诉说着对童年、亲情、家乡的深情。由此 确定教学立意: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体会生动展示民俗风情与思乡之情 的写法,感受民风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教师应在课堂上氤氲出温暖、甜蜜、眷恋的 情绪氛围。 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吞”至其博,感知文意;“啃”至其深,读懂作者,体悟 深情;“品” 至其灵性,领略韵致,读出韵味。《春酒》文字素淡却意蕴丰厚,更须细酌慢 品。最后适当拓展,说体验的话,体悟琦君情怀,感受她那如春酒一般淳厚的乡情,丰富学 生的情怀,提升他们的境界。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华浩浩的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酒文化是不可缺少的的一部分。酒,是一个变化多 端的精灵,有事炽热如火,有时冷酷如冰。酒中,有朋友相聚小酌的愉悦,有家人团聚共饮 的温馨,也有独自举杯的寂寞……多样的心境,品味初九的百般滋味。今天,让我们一起去 品一品台湾作家琦君为我们酿造的《春酒》。 教师板书 1: 〈二〉、识春酒 知文意(听读课文,走进春酒) 1.字词检查 多媒体 1: 气氛(fēn)两颊(jiá) 煨炖(wēidùn) 枸杞子(qǐ) 薏草(yì) 斟酒(zhēn) 家醅(pēi) 醇(chún) 醪(lào) 酝酿(yùn) 如法炮(páo)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一马当先:作战时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问题设置:何为春酒?味道如何? 2.配乐朗读课文 男生读 1-4 节 女生读后 5-9 节 男女齐读最后一节 思考:春酒是一种什么样的酒? 多媒体 2: .春酒,冻醪 lào 也。醪,浊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据《诗.七月》记载,“十 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介:祀求。眉寿:长辈。古人认为眉毛长的人寿命也长。祀求长寿。 春酒的味道——家乡味 “家乡味”是这篇文章的“文眼”。 教师板书 2: 〈三〉、品春酒 悟真情 (赏读细节,品味情感) 多媒体 3: 春酒的家乡味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儿时的童真童趣 品读细节: 例 1: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 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想一想: 如果把“一马当先,不请自到”,换成了“受邀请”,会怎样? 如果把肚子吃得跟“蜜蜂似的”,换成说吃得“像小猪”、“像企鹅”、“像皮球”等结果会怎 样? 如果把“还”换成了“便”,效果又会怎样? “捧”字说明了什么? 明确: 终于到来的急切心情,一副很嘴馋的样子。 就是因为蜜蜂是小小的,很可爱,很像当时的“我”,写出了“我”的可爱。 “还”捧一大包说明她吃饱了后竟然还拿,也正写出了孩子的可爱。 “捧”字可谓有多吃、又多占。 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作者的情感来。 例 2、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 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品读赏析: 明确: “偷偷”——而不是当着母亲的面,表现“我”内心是非常想喝的,但又不能让母 亲知道的隐秘心理。一个“偷”字它偷出了一份浓浓的母女情。 然后可尝试让学生揣摩当时我的心理活动:这酒到底有多厉害,我得尝一尝等。 “好几回”——是指多次,而不是一回、一次,足以见出母亲的八宝酒对“我”充满了诱惑, 也显示出“我”的可爱。 一个舔字——嘴馋可爱。 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读看,看他是否能读出这样的感情来。 例 3、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 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 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品读赏析: “只倒了一点点”——我对母亲小气的不满足,天真可爱。 “端”——如获至宝,郑重其事。 “闻”——舍不得喝,对酒的珍爱。 “走来走去”——表明了他即使是只得到了一点点的酒,但还是格外珍惜,舍不得喝。 “捏”——是对撒了虽不是很多但自己很是珍惜的一点点后的失望。 “直”——表现小花猫对八宝酒满是喜欢,舔个不停,煞是可爱。 “呼呼”地睡了——表现了小花猫舔碗酒后的相当满足和陶醉的情态。 “也是”一词,是以“我”当时的心理来揣摩小花猫的,可见“我”也同小花猫一样馋得要命, 也写出了“我”的那种童趣。 指导朗读: 请一个同学来给我们来示范朗读。其他的同学注意欣赏,听他们读得怎样。 师再次强调几个重读的动词。 大家来共同朗读这两句话。 例 4、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品读赏析: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很撒娇,很嘴馋的情态。(情趣) 请所有的男同学来给我们来示范朗读,女同学注意欣赏。 “靠”——写出我得意撒娇的情态。从侧面写出乡邻的的随和、亲密。说明“我”年龄虽小 但很机灵。 “舔一舔”——说明她想喝但又不敢当着大家的面去喝,只能“舔舔”,即便如此,也让她 很过瘾。 ( 此时,可让学生想象一下当时我的心理活动:我终于逮着机会尝到我最喜欢的八宝 酒了,我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等) 现在,我们请所有的女同学来朗读这句话,男同学注意欣赏。 例 5、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 碟的大酒席了。 品读赏析: 写出了“我”焦急等待的心情,小时候,我那企盼的神态。 “眼巴巴”——写出小女孩那种盼望的眼神,目光里满是期待和向往。 教师小结并板书: 这杯春酒里原来蕴涵着作者小时侯的童真童趣,酝酿着作者对失去童年时光的美好回 忆。 教师板书 3: 教学过渡: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我童年时最纯真的欢乐,那是留在我心中的 一份美好的怀念,那么,常在琦君的记忆里,最值得怀念的又是谁呢? 2.对母亲的追思怀念 品读细节赏析: 例 1:“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 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品读赏析: “得意”——自夸自赏(勤劳、能干、聪慧) “只能”、“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温柔的告诫,善意的提醒。 例 2: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 品读赏析: “很乐意”——捧酒助兴,热情好客。 例 3: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足滴 酒不沾唇的。 品读赏析: “得意”、“跟喝过酒似的”——写出甜蜜的神态。突出自豪兴奋,贤惠淳朴。 “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得到 别人表扬后的得意和些微的“羞愧”。一副农家妇人的样子。 “其实”——这一副词十足地写出了母亲做八宝酒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品尝到其中的浓 香就很开心、荣幸和满足了。一个贤妻良母就真实地再现了出来。 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下。 例 4: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 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 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品读赏析: “一样一样” 、“仔细”、“留神”——做事认真。 小结:是呀,原来爱可以如此豁达,母亲身上的勤劳善良、温柔慈爱、质朴贤淑,正是 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这也是中华传统女性的一种美德。 教师板书 4: 教学过渡:俗话说: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乡情也是琦君记忆中最醇厚、 最温馨的怀念。请找出文中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共同品尝这杯乡亲酒。 3.浓浓的思乡之情 细节品读赏析: 例 1:民俗之美:新年虔诚地迎神拜佛,有诸多禁忌,添了几许神秘;元宵节后,换下 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兴奋、快乐;家家邀饮春酒、贺喜道福。寥寥几笔就勾勒 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 人情之美:家家户户轮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 大家起会捐助;正月里会首置酒表示酬谢,母亲让出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 酒”为人助兴;此时灯火通明,人人兴高采烈。寥寥几笔,淳朴的民情便流淌开来。 例 2:“花匠阿标叔助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 寥寥几笔,就写出了阿标叔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 例:3:“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看似十分随意的几笔细节描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 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 例:4: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 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品读赏析: “亮晶晶”——勤快乐意为节日增添气氛。 减一字减一分热闹,减一份喜庆,三“呼”连用,最能体现喜洋洋的氛围。 朗读指导:读时应短促有力。 请一位男同学来给大家读。 教师板书 5: 教学过渡:故乡的春酒,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快乐。故乡的春酒,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 快乐。故乡的春酒,散发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故乡的春酒,流淌着乡邻间朴实的情意。这些 蕴涵在春酒中最美好的情感正是充满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光阴荏苒,她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 乡味的春酒吗? 〈四〉、思春酒 忆琦君 多媒体 4: 资料链接 1——琦君:1916 年生于温州。她 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迁至 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说“来到台湾,此 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我们从大陆移植来此, 匆匆将三十年。生活上尽管早已能适应,而心灵上又何尝能一日忘怀于故土的一事一物。水 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我们哪一 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 多媒体 5: 资料链接 2——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 “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 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2006年6月 7日凌晨,90 岁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 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是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乡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啊。 多媒体 6: 资料链接 3——出示挽联:“琦思琦想琦笔,人在他乡,君忆君念君盼,魂归故里。”齐 读课文最后一节,体会情感。 教学过渡:家乡的春酒随着现代文明的渗透,只剩下一个个生动的细节,酝酿着记忆里 那坛异乡之酒,与其说是对酒的迷恋,不如说是对春酒中演绎着人情味的依依不舍。也许家 乡的春酒永远不能酿造,但是春酒中的那份温情却难以忘怀。此时此刻,你难道不想与琦君 先生说上几句心里话吗? 示例:琦君先生,您一生都在书写故乡情结,在您的笔下,一花一木耐温存,您的乡愁 有泪却不悲凉。远离故乡的人,无论与家乡的距离有多远,您总不能忘记故乡的山水,故乡 的亲人。 教学总结:是啊,童年不再,母亲逝去,那些幸福快乐的时光不可复制。“可是叫我到 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这句震撼人心的自问,道出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道出了对 浓浓乡情的追怀。琦君曾经这样说过:我总是不能忘却旧事,我一辈子最爱写的就是故乡、 亲人、朋友、花草树木。这魂牵梦萦的故土,这难以割舍的童年,倘若都能一一地收藏起来, 藏在记忆的花园里,我想那一定是一朵朵常开不败的花。是啊,远离故乡的人,无论与家乡 的距离有多远,总不能忘记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父爱天高,母爱难报,最难割舍故乡 情。这杯春酒是琦君记忆中家乡的味道,是生生不息的民族根! 七、板书设计 第四课:安塞腰鼓/刘成章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二、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黄土高坡》 1.导入: 一曲激昂高亢的《黄土高坡》,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广袤的黄土高原这里不是鲁迅笔下 的杏花春雨江南,这里没有小桥流水人家,这里也没有吴侬软语的咿咿呀呀;这里只有奔腾 的黄河,只有酱色的黄土,只有火红的高粱,只有朴实、剽悍的西北汉子 (多媒体展示图片:黄土高原、黄土、黄河、红高粱、西北汉子) 今天,就让我们文化之旅的脚步随着刘成章的生花妙笔踏上黄土高原,踏上这片曾孕育 出横扫六合的秦朝、大一统的汉朝、号称“唐帝国”的唐朝的神奇土地,去安塞古镇,去聆听 那从 2000 多年前的战场传来的鼓声,去欣赏有“天下第一鼓”之称的安塞腰鼓 2、多媒体介绍安塞腰鼓,学生欣赏 (多媒体展示)安塞腰鼓诞生于黄土高原,是一种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独特而 优秀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它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 阵、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如今它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它 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独具魅力豪迈粗犷的动作 变化,刚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本来,一个人,一面鼓,没有稀奇的地方,但是脚下古朴厚重的黄土高原,耳边奔腾咆 哮的滚滚黄河,给它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下面让我们跟随作家刘成章一起展开想象的翅 膀,从文字中体会这腰鼓声中激情 三、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感气势 1、欣赏电视散文《安塞腰鼓》的激情诵读,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请大家在听的过程中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读音并品味文章的感情基调,可小声跟读 师过渡:“好一个安塞腰鼓!”此时此刻,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欣赏完这个短片的心情 和感受吗? (惊心动魄、气壮山河、气势磅礴、气冲斗牛) 整篇文章的确是极富震撼 力,文章中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连一个高潮,是否给了你阅读的冲动和快感?请 你带着满腔的激情,以饱满亢奋的精神,豪迈富有穿透力的声音放声朗读吧在读的过程中划 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语句,住一会为老师同学来一次震人心魄的朗读表演 ●找感觉 2、自由朗读,划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和语句 朗读指导: 四部朗读法: 1.大,大而不喊;2.慢,慢而有情;3.快,快而不乱;4.稳,稳而有度 简单解释:大,就是读的声音要大,即使读错了,也要大大方方的读出来,这样别人才 可能给你指点大而不喊,不要扯开喉咙,要让听到的人知道你在读课文慢而有情,要体会文 章所蕴含的感情,是高亢还是低沉,是欢快还是悲伤等等快而不乱,讲究把文章读熟稳而有 度实际上是前三点之后的总结,是一种效果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前三步的阅读,根据自己对 文章的体会,读出的课文,该高的高,该低的低;该快得快,该慢的慢;该高亢的高亢,该 低沉的低沉;该欢快的欢快,该悲伤的悲伤 “第一部分是鼓声响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间部分是鼓声响起来,语调就应该 激越、高昂鼓声落,要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语速稍慢” ●比风采 3、学生组内自主朗读,体验作品的情感、语调,然后推荐代表,比赛朗读可以小组展 示,可以个人展示,看谁读得感情充沛,气壮山河 ●知内容 4、用“ 好一个________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可用自 己的语言,也可用文中的语言 (“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 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 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课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表达了作家对安塞腰鼓的赞美,这句话是--“好一个安塞腰 鼓!”(板书)它每出现一次,又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小组合作交流) 第 1 次出现主要是赞美安塞腰鼓表演时壮阔、火烈的场面火烈的舞蹈场面美 第 2 次出现是在赞美安塞腰鼓隆隆隆隆的沉重的响声激越的鼓声美 第 3 次出现是赞美充满力量的动作和舞姿击鼓的后生美 第 4 次出现是赞美安塞腰鼓表演能激起人们丰富的想像变幻的舞姿美 板书:音美、形美、意美 师:看来同学们已初步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形象,它场面壮阔,鼓声沉重,动作有力, 高潮迭起,确实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从根本上说,安塞腰鼓好在它“是挣脱了、冲破了、 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股劲,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因此它是“生 命之劲”(板书) 师:安塞人打腰鼓,打的就是这股劲!(投影“安塞腰鼓之劲”资料:表演起来有股能劲, 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 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 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齐读每句的最后两个字, 要读出“劲”来! 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和谐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 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那千年黄土孕育的奔流黄河滋润的安塞腰鼓,敲击着是生命 之门,跳动着是生命之舞,燃烧着是生命之火 ●悟情感 过渡:不难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要宣泄什么情感?(学生回答) 1.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表现要冲破 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 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 2.歌颂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 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遗落了一切冗 杂”,打破人们身上坚硬的外壳,而不必计较功名利禄、患得患失、苍白憔悴 3.歌颂民族精神--: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 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贫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消化着红豆角角 老南瓜的躯体”并没有因生活的贫困和封闭而丧失希望,复生的生命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 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的这里的人们,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 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 文章写于 1986 年,这是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阶段,整个中华民族正在摆脱痛苦与现实, 正在强烈追求欢乐和梦幻这隆隆隆隆的安塞腰鼓既是生命的赞歌,更是中华民族高歌猛进开 创一个崭新时代的凯歌 这隆隆隆隆的安塞腰鼓在黄土高原,在改革开放的中华大地上响了 20 多年,我们看到 了一个民族终于站立起来了,一个民族终于沸腾起来了,一个民族终于豪迈起来了!好一个 伟大的民族! 多媒体展示 某种意义上,“安塞腰鼓”所释放出的能量,不仅仅是陕北这块古老的黄土地的地域文化 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 征--厚夫 板书:歌颂生命力量 歌颂阳刚之美 歌颂民族精神 歌颂民族艺术 舞蹈壮阔 豪放 火烈 生命存在 活跃 强盛 民族痛苦 现实 摆脱 精神欢乐 梦幻 追求 四、含英咀华 探寻美点 师过渡:刚才同学们通过欣赏视频,个人和小组的朗读实践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气魄和 力量感受到了它的阳刚之美,美的的内容往往有美的语言支撑下面我们进行一次寻美比赛, 寻找本文 “美的语言” ●寻美点 问:鉴赏散文的语言可以从那些角度?(学生答) 关键词、句式、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 美,你看(听)….”的句式或用“ 好,好 在 ”这一句式进行评点 (可以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可能出现的答案 有:) ● 含英咀华 从用词方面说: (1)“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 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2)“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 言亲切富有韵味 (3)“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 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从句式上说: (1)“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情”“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 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2)“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语句铿锵, 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从修辞上说: (1)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 的气势 (2)“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 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3)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从写法上说: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 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 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2)“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耳畔 是一声渺远的鸡声”鸡声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有这种安塞腰鼓 所喷发出来的力量,一定会带动生命的奔腾升华,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正是希 望所在 (3)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设下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 结合,充满画面美 开头:于无声处听惊雷 结尾: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运用排比和比喻,用层出不穷的美好想像和联想,来描绘鼓声,思维大开大合气势 恢弘) 2.“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 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碰撞”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了鼓声的力度“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运用比喻,写 出了沉重的鼓声清楚地回响在山崖之间,似乎山崖也被敲出了强烈的鼓点三个“隆隆”反复出 现,造成一种回环音的效果) 3.“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 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遗落”表现观众在这鼓点中不自觉地遗忘和放弃了一切繁杂的思绪,情不自禁地与之 产生共鸣;运用比喻,形象传神) 4.短句的运用:为了传达勃发的生命激情,作者使用了一连串短语,使文章语句铿锵, 节奏像波浪一样倾泻而出,欲止不能如“忘情了,没命了”让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短句,感情 朗读 五、拓展延伸 了解安塞腰鼓的今天 安塞腰鼓”将成注册保护品牌/闻名国内外的腰鼓之乡安塞县,近日向有关部门申报注册 “安塞腰鼓” 届时,“安塞腰鼓”将成为安塞县新的经济产业/安塞县是全国有名的文化大县,安塞腰 鼓更是闻名天下全县有 5 万多农民会打腰鼓,有 2000 多农民靠出外打腰鼓表演赚了钱,年 创收入百万余元安塞县现有民间艺人 6000 多人,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全年在外靠传授腰 鼓技术和表演赚钱为了将这项民间产业做强,安塞县委、县政府投资将安塞腰鼓等 民间艺术在国际互联网上滚动宣传,并争取参加重大国际、国内活动的表演,提高知名 度近年来,它先后在第 11 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 行表演目前,该县已准备好有关材料,近日内将上北京,申报注册“安塞腰鼓”的知识产权 六、思想启迪: 师过渡:这是一篇生命与力量的赞歌,是力与美的结合,舞蹈呈现出的激情和冲劲是不 是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一定的启迪呢?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寄语:人,活得要有一股劲!这劲,是生命力,是上进心,是坚忍不拔的意志,是 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习上,要有一股猛劲;工作上,要有一股能劲;事业上,要有一股牛劲! 有劲的生活,才是最有希望的生活!让我们唱出充满希望的生命之歌,跳出富有激情的生命 之舞,放飞梦想,张扬个性,炫出自己,活出我们“有劲”的精彩人生! 教学反思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语言激情澎湃,铿锵有力, 思想内涵丰厚,特别是其中一些写意的语句,含义深刻,发人深思。这篇课文呈现出这样几 方面的特征:第一,浓墨大笔,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言:“五 情发而为辞章。”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就是“为情而造文”的标本。《安塞腰鼓》通篇贯注一 个“情”字,作家通过一系列对“安塞腰鼓”赞美的语词,来直抒胸臆。第二,以诗载情,使整 个散文呈现出雄奇的诗意美。《文心雕龙情采》中又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 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为了确保情感的畅通无阻,刘成章《安塞腰鼓》通篇用诗的方式 加以强化。第三,想像奇伟,意境雄浑。“安塞腰鼓”这个特定的意象,在刘成章的脑际孕育、 旋转,仿佛地底突腾运行的火山岩浆,最后有最彻底、最尽兴的喷发,灿烂的意象在瞬息之 间纷翻飞舞。 但对于六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要透彻理解文本的全部内涵,还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 学生实际,我确立本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即:1、品味课文语言的气势、节奏与激情。2、 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学过程的设计,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 1、创设情景朗读。在朗读教学中巧妙 地创设一些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2、尊重个性朗读。《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 生的个性行为”,对一篇课文学生认识的角度和欣赏的特点不同,可能对文章各个部分的认 识也不同,朗读的处理方式也各异。教师不可以把自己的朗读方式强加给学生。“一千个读 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珍视学生的朗读个性,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在指导学 生朗读时,教师不要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当成是衡量学生朗读是否有 感情的唯一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限制了孩子们思维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要充分考虑 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千万不能强求一致。3、着眼情感朗读. 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 感情”。前两项易指导,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则难度较大。怎样读算“有感情”地读,我 以为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融合读者的情感,批情入境,是“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如果仅仅是力图表现作者之情,而少自我之情;或者是自我之情澎 湃,而无视作者之情,皆不能谓之为“有感情”的读。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 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 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 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这节空讲课上,我以“读”为线索,一切教学环节都为“读”服务,“读”就是为 理解“搏击命运”的中心而服务。整节课我从三个角度入手:静态电教手段--动态电教手段-- 教师自身的激情,讲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达到师生共鸣的效果。 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目标: 1、树立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才能良性发展的观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 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2、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 3、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准确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种类的“文字”。 4、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展示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 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 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 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 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4、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一、基础知识: 1、 字词积累:(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 (qiào) 纬度(wěi) 销声匿迹(xiāo) 蓑衣(suō) 阻挠(náo) 忌讳 (huì) 悄然无声(qiǎo) 2、 走进作者: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 世 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著有《二 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 文意。(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 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 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 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2、划分段落 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第一部分(1~3 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 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 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 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 本文的说明顺序。 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 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合作探究:(1)第一部分: 1、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 么顺序? 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2、第一自然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用 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变化灵活。 3、第二自然段举 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 农事。” 举了三个例子。 4、第二自然段举的三个例子按照什么顺序? 按时间先后顺序。 5、 第三自然段讲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 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作物候学。 6、 第三自然段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按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 有序。(2)第二部分: 7、文章第四段为什么说利用物候于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从观测手段上看,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 灵敏得多。从数据意义上看,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 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8、文章第五段举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物候对 于农业的重要性。 (3)第三部分: 9、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纬度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10、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说明?这四个因素的 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 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因素则是时间因素。由 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 11、“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桃 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 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12、“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 子,说明了什么? 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 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13、“高 下的差异”这一段讲到“逆温层”。什么叫逆温层,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 按正常的物候现象, 植物的抽芽开花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但在秋冬 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逆温层的形成是由于 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4)第四部分: 14、研究物候学有 哪些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第二,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 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第三,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 相同的地区。第四,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15、这四个方面的意义按什么 顺序安排?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按从主到次的顺序、用“首先”,突出主要意义,其他意义 用两个“对于”、两个“还可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这些词语可以看出。 16、研究物候学 对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 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特别是目前党中央提出的开发大西北的号 召,因此,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很有意义的。 四、拓展延伸: 1、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 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 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 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 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 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 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一节一练: 阅读课文一、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7、理解下句:“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 18、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 次第开放。上句中“融化”“ 萌发”“ 次第”的作用?(融化 萌发 次第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 19、燕子翩然归来。上句中“翩然”一词的作用?(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 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 20、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能否将上句中的“孕育果实”改 为“结果”?(用词典雅,如果改为植物“结果”则显得口语化。) 21、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 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上句中“簌簌”一词的作用?(“簌簌”是纷纷落下的样子,用词形象、 典雅。) 22、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能否将上句中的“销声匿迹”改为“消失 了”?(“销声匿迹”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用词形象、典雅。如果改为“消失了”则 显得口语化。) 23、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上句中“蓑 草连天”“风雪载途”的作用?(“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用词形象、典雅,给人美感。) 24、 理解下句: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用词典雅,有文言色彩。) 25、“传语”“暗示”“唱歌” 等词的作用?这些词语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拟人生动。26、“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 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词的作用?这些词写物候现象,用词形象、典雅。 27、“阿公阿婆, 割麦插禾”俗语,模仿布谷鸟的叫声的作用?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俗语,模仿布谷鸟的叫 声的作用,说成催促农民及时耕作的话,十分形象生动。 第六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活跃学习气氛。 三、课时安排 2 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共同学习研讨。 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陆漂移图示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 年的一 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 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 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 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 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 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 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明确目标 1.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 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把握“恐龙无处不在”印证大陆漂移假说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 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 “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 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 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 全文共 15 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 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 2~14 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 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 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 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 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 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 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 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 2.25 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 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 2 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 5000 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 脉。” “到 6500 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大约经历了 1 亿年, (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 量也大量减少。”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那里 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 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四)总结、扩展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 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进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 深对《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 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借阅有关资料,或参观自然博物馆,或看有关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龙的世界。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 900~1200 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 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本文是破解此谜的 一个观点,同学们读后与自己已知的别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一)明确目标 1.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把握。 2.本文说明其观点的依据、顺序及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 6500 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 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讨论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 6500 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 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 6500 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 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 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 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 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 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列 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 击。(举例子说明) 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 的。(举例子说明) 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 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 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 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 6500 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 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2.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讨论明确: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 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 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3.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 作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 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 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 施。 (学生谈个人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4.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讨论明确: 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 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四)总结、扩展 1.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有关恐龙及恐龙灭绝的资料,大家互相交流,看看哪种 学说自己最感兴趣,同时说明自己感兴趣的原因(那种学说成立的科学依据)。 2.科学发现本身是一种科学成果。而对科学发现的研究还会产生系列科学成果, 甚至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同学们对此进行研讨、分析。 3.《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两文所写内容及所采用说明顺序的相关处。 讨论明确:(1)都围绕恐龙展开说明内容;(2)都以科学发现引发科学观点,科学研 究印证科学观点为说明顺序;(3)两文都表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 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五)布置作业 第七课: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克劳斯•冯•克利青 作者简介: 克劳斯·冯·克利青,1943-----)是一位德国物理学家。1985 年他因于 1980 年 2 月 5 日在 格勒诺布尔高强度磁场实验室发现量子霍尔效应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基础积累: 啧啧(zé zé):1、舌声表示赞叹;2、形容咂嘴或说话声。 咀嚼(jǔ jué):用牙齿慢慢磨碎食物。 搁置(gēzhì):放下、停止进行,如:这件事很重要不能搁置。 难 以 置 信 ( nán yǐ zhì xìn ):事情发生得出乎意料,让人难以相信。 蔓延( màn yán ):形容象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如火势在不断蔓延 摞( luò ) 遗传( yí chuán ) 腐蚀( fǔshí ) 瑕疵( xiá cī ) 松弛( sōng chí ) 羹匙( gēng chí ) 譬如( pì rú ) 颤悠悠( chànyōu yōu) 思考探究: 一、 阅读课文,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简要回答: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 答:布丁的分子互相结合的不是很紧密,并且很快便又相互分离。石头的原子互相之间 颇有好感,他们相互紧挨着并构成一个由几十亿个原子组成的有规律的排列好的阵容。 二、布丁软,石头硬,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现象。作者从这个现象出发想说明什 么中心问题?以《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答:1、作者想说明各种东西的特性从哪儿来的? 2、更能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三、探究文章的写作思路,完成下面的练习。 1、本文的写作思路是“说明现象——解释原理——实际应用”,试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加 以说明。 答:文章刚开始把布丁在口中的感受与吃点心吃到硬李子核的感受进行区别,然后提出 什么是软?什么是硬?以布丁和石头为例解释其原理,最后实际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2、文章三、四两段写到德谟克利特和牛顿,如果去掉表达效果会有何不同? 答:使文章显得较枯燥,没有权威性,没有说服力。 第八课: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提高学生分析课文能力; 揣摩语句,增强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环境的热情。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1.课前预习: 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 凋零 迁徙 缄默 窥探 雾霭 狩猎 顾忌 目空一切 2.情景导入: 我出个谜语请大家猜:天空捍卫小飞军,井然排列人字形。冬天朝南春回北,规规矩矩 纪律明。打一动物(大雁)。大雁我们并不陌生,那么你对大雁有哪些了解呢?(生畅谈) 《大雁归来》在作者利奥波德这位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作了细致地观察和认真地研究 后,向我们展现了大雁的许多闻所未闻的趣事和作者的那颗爱鸟之心。 二、整体感知 1.探究知识性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思考问题: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教师指导:可根据课文内容划分层次并总结层意。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1)三月春暖北飞 (2)飞行路线很直 (3)雁队以六为组 (4)孤雁时常哀鸣 (5)雁过群体生活 2.品位形象性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对大雁活动进行描绘的语句,体会写法及作用。教师指导:通 过诵读、比较的方法感悟品位语言的形象性。学生合作探究。 明确: (1)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 情。 例如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 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②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请。 ③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者从空中 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2)多出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大雁的特征。 例如①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 200 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 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 200 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 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3.感受抒情性 (1)作者从哪些方面对大雁进行观察,饱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教师指导:从作者观察大雁的行动和对大雁活动描写的语言入手,找出作者对大雁的感 情的主线。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①对大雁的报春感到欣喜,把春雁的数目看作农场春天富足的标准。 ②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的钦敬。 ④对孤单的大雁感到哀怜,表示对枪杀者的反感和痛恨。 ⑤赞叹大雁具有人类所不及的联合观念。 以上各个方面都表现了作者的爱鸟之心,“爱”字贯穿全文。 (2)结合课后练习二,体会作者感情,感受作品浓郁的抒情色彩。学生朗读体味。 明确: ①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写出了大雁带给人们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它们是春天的使者。) ②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 冬天。(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了春天,欣欣向荣。) ③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 的带着野性的诗歌。(春分后大雁回归,它离开了食品丰足、冬季温暖的南方,最后来到阳 光充足、夏季僻静的北极,生育小雁。迁徙中的大雁,它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 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 4.小结:师生对以上教学内容加以总结概括,明确本文的写作特色是知识性,形象性, 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三、归纳总结 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 损的动物,和谐共处,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而去伤害它们。 本文主旨: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四、质疑探究 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并根据问题合作探究学习。 指导策略:本文为译文,句子长而且不好理解,可以指导学生划分句子成分,再结前后语 境分析语句内容。 如:1.“它的来临,伴随着一位切断了其后路的先知的坚定信念。”是什么意思? 2.“向我们农场宣告不同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大 雁知道维斯康星的法规什么意思? 4.利奥波德这位伦理学家周末就到农场度假,他用心观察研究大雁,这样多情地感受大 雁,这样的情怀应该怎样理解? 五、积累拓展 1.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雁的诗句。学生回顾并积累。 2.保护野生动物,播放有关珍贵野生动物资料,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六、布置作业 搜集我国境内骤减的动物种类及其资料,分析减少原因,写成报告,呼吁人们珍爱动物, 保护环境。 第九课:桃花源记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篇虚构的用来寄托作者社 会理想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自给自足、鸡犬之声相闻、老幼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的图景。 尽管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存在,但从中透露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也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愿望。这同陶渊明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因厌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官场 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 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 桃源。 全文叙述委婉曲折,层次分明,语言质朴自然,写景明丽如画,虽幻似真,虽虚似实, 用艺术的手法展示了一幅古代东方“乌托邦”的图景。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 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 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 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 (2)准确朗读并流利背诵课文;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常用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3)整体感知,把握课文通过对桃花源“美”与“乐”的分析,领会本文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全文,培养文言文语感; (2)参考注释,理解文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自读能力; (3)通过对桃花源美景的描绘,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生活而努力学习,形成积极的人 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 (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 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对于刚刚升入初二的学生来说,虽然在初一学段已经认识了文言文,有了一点点的文言基础知识 的积累,但毕竟太少,文言基础很薄弱,加之本班学生基础很差,因此,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还很差。 针对这种情况,应让学生在课前先自己预习,结合课下注释或其他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扫清 文字障碍,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经历。在此基础上,再来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或许会较顺 利些。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正是由少年向青少年过渡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有待形 成时期。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爱发表见解,希望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住这 一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采用自主的、 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通过对内容由浅入深的学习, 逐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又能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为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对 学生阅 读技巧的培养,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思维的理性,突破阅读“瓶颈”,全面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1、先行组织者策略:调动学生联系旧有知识点,进入新课的学习。以旧导新,新旧结合,更 好的落实教学目标。 2、诵读法:朗读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 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能习得语感,在 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3、想象法: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引导 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源社会。 4、自主、合作、探究法。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 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的诸多问题,如“桃源”是 否存在?你如何评价世外桃源?这些问题都需要自主思考,讨论探究来完成。 5、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 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才能。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准确朗读并流利背诵课文;积累常用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2.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 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预 设 学 生 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在舒缓的音乐中,展现几幅景色唯美的画卷。教师提 问:同学们,这些画儿美吗?(学生:美!)教师继续提问:美在 哪儿?(学生:景色优美,寓意人们的生活美好。) 2、有一个成语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 美好世界,这是哪个成语呢?(世外桃源) 导语:是的,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田园诗人陶渊明就在 《桃花源记》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景美人乐,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课文,一起走入桃源胜境。(板书课 题) 学 生 听 音 乐,看美图,沉 浸在美中,并根 据老师的提问 作感性认识。 通过声音、 画片的熏陶,激 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走进作者,知人论世: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九江西 南)人。东晋文学家,世称五柳先生。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 勋,封长沙郡公。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 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因他洁身自好,后人称其“靖节先 生”。青年时期,陶渊明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但东晋时 代社会黑暗,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二十九岁时,为谋 出路,开始走上仕途。四十一岁辞归。“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 乡里小儿!” 他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辞官之后直到逝世,诗人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 他特别爱菊,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 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田园居》、《饮酒》、《桃花源诗》等。 著有《陶渊明集》。 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阐明了自己的 边 听 讲 边 结合课下注释 了解作者生平。 积 累 文 学 常识; 便 于 学 生 理解他产生“世 外桃源”这种理 想社会的思想 及其社会根源, 引发学生的学 习热情 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三、题义简介、知识积累: 1、作品背景:《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大约 作于永初二年(公元 421 年)。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 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 削和压榨。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 年),陶渊明约 57 岁。 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 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社会理想 2、体裁“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多用来记载事物,有的作者还会在记 载事物的同时发一些议论或感慨。 《桃花源记》是诗的小序,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 看成是对诗的说明。序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 节。诗则直接表达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以记叙为主, 兼有抒情和议论。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 个注脚,所以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 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可以独立成篇, 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后来就有人索性将标 题写为《桃花源诗并记》,终至于“喧宾夺主”了。 学 生 边 听 边记,掌握作品 的时代背景以 及题目的由来; 了 解 作 品 时代背景,便于 学生下一步理 解掌握课文主 要内容。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配乐朗读音频。要求学生注意字音。 2、矫正字音。 3、视频示范朗读。 4、学生自由朗读。 认真听读, 注意字音。 初 步 掌 握 朗读的语速、语 调、停顿。 学 生 自 由 朗读。要求读准 字音,读清句 读。 培 养 学 生 的听读能力及 文言文语感。 五、疏通文意、理解课文: (一)二人小组,翻译课文。 (二)集体质疑 二人小组, 翻译课文,在疑 难之处做上记 掌 握 文 言 文通假字、古今 异义的词义、一 (三)重点分类区别 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古义 今义 鲜美 鲜嫩美丽 味道好 交通 交错相通 交通运输事业 妻子 妻和子女 男子的配偶 无论 更不必说 连词,不管 如此 像这样 这样 仿佛 隐隐约约 好像 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 3、一词多义 舍:舍弃、房子 具:都、详细地 之:这;见到景象 志:作标记、所作的标记 其:那、他的,他 寻:寻找、随即,不久 为:给;对、向;作为 4、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 异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对……感到诧异。 (2)复前行,欲穷其林。 前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 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3)初极狭,才通人。 通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通过。 5、特殊句式 (1)省略句 (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号,留待集体讨 论。 集体质疑 词多义以及词 类活用,为下节 课课文分析打 好基础 六、再读课文,融会贯通 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 有 感 情 的 再次朗读课文, 注意朗读的语 准 确 掌 握 朗读的语速、语 调、停顿。读准 速、语调、停顿。 字音,正确断 句。 七、作业: 1、 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读音; 2、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 完 成 课 外 作业 巩 固 所 学 知识;为学习第 二课时做好准 备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奠定基础: 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无人问津;怡然自乐; 鸡犬相闻;黄发垂髫;落英缤纷 学生说出这些成 语的含义 为 进 一 步 理解课文打好 基础 二、复习巩固,强调重点: 1、初步翻译课文, 2、分析解决学生的质疑。 3、强调重难点词句。 提出要求:学生 结合课下注释,并联 系上下文自主疏通文 意;学生不能自主解 决的可在小组内交流 讨论。 展示自学成果: 解释词语、翻译句子。 学生质疑。 听老师点拨,纠 错,修改笔记。 培 养 学 生 自主、合作理解 文言文意的能 力及口头表达 能力。 释疑解难,正确译文: 1、引导学生正确翻译课文。 2、复述课文。 联系上下文,正 确翻译课文 培 养 学 生 文言文意的能 力及语言表达 能力。 四、抓住“美”“乐”,品析文本: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2、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3、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的? 4、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情况的? 5、找出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淳朴的社会风尚的语句? 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 根 据 老 师 的 提 问,采用自主、合作、 探 究 的 方 式 思 考 问 题,并派代表发言。 在课文中勾画出 描绘桃花源美景的句 子,并大声的朗读出 来;全班有感情地朗 通 过 此 教 学环节的设计, 突出重点,提高 学生分析问题 的能力;培养学 生的语文素养, 激发学生的创 新意识,加深理 读诗文中一二段。 按照要求,发挥 想象力,用现代汉语 来 描 绘 一 番 桃 源 美 景。 解和体验,实现 研究体验式教 学法。 六、问题探究,深入主题: 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2、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 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刘子骥再寻,“未果,寻病终。后遂 无问津者”? 3、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4、作者为什么要虚构出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5、今天我们应怎样看待陶渊明的这种政治理想呢? 6、揭示主题:本文借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 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满的情景,虚构了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桃花 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寄托了自己 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根据老师的问题 采用自主、合作、探 究的方式积极思考。 使 学 生 明 确作者借此文 表达对理想社 会的追求这一 意图。 培 养 学 生 探究问题、分析 问题的能力;培 养学生合作、探 究的精神。 小结、作业,温故知新: (一)小结; (二)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本课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同义词 及成语。 3、再造想象(任选一题,400 字左右) (1) 我来到桃花源 (2) 今日桃花源 (3) 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课后作业 夯实基础, 积累沉淀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1、小组间展开的朗读比赛先由学生评价再由教师评价。 2、分小组合作探究自学解词,翻译句子这一环节由小组长评价。 3、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回答老师的问题,答后先由学生评价,老师再评价。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景 美:清新、美好、宁静、迷人 人 美:淳朴、热情、友善、好客 社会生活美: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老有所养、幼有所长,人人安居乐业 人 乐:黄发垂髫,并依然自乐 踪 奇:处处志之;遂迷,未果 对现实社会(政治黑暗、连年战乱)的不满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十课:海国记(节选)/沈复 自古以来,苏州与海,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水为邻的苏州人相信,是大海恩赐的 千万细流,滋润了这座千年古城。而苏州历代的文人墨客笔下,也不乏描述大海的笔墨,其 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争议与惊艳并存的《海国记》了 苏州人沈复的《海国记》 世人知道沈复,皆因《浮生六记》,其实仔细计较起来,世人知道的不过是《浮生六记》 的前四卷而已。《浮生六记》中,“六记”分别为:卷一《闺房记乐》、卷二《闲情记趣》、 卷三《坎坷记愁》、卷四《浪游记快》、卷五《中山记历》和卷六《养生记道》。清朝王韬 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1936 年,林语堂将《浮 生六记》四篇翻译成英文,并猜想“在苏州家藏或旧书铺一定还有一本全本”。 2008 年 6 月,山西收藏家彭令发现了沈复同时代人钱泳《记事珠》一书的手稿,并从 中寻找到重要文献依据:一、该书《册封琉球国纪略》一篇抄录自《浮生六记》之《中山记 历》初稿本《海国记》;二、该书有“浮生六记”一条,专门谈及沈复及其创作。 《海国记》的重见天日,让我们得以了解到这位苏州先辈眼中的大海之美 沈复笔下的那片海 《海国记》主要记叙了《浮生六记》沈复出使途中的见闻。“嘉庆四年,岁在己未,琉 球国中山王尚穆薨。世子尚哲先七年卒,世孙尚温表请袭封。中朝怀柔远藩,锡以恩命,临 轩召对,特简儒臣。”沈复的旧识赵介山先生充正使,约沈复偕行,沈复的思量很有点苏州 人的小心思:“余以高堂垂老,惮于远游。继思游幕二十年,遍窥两戌,然而尚囿方隅之见, 未观域外,更历瀴溟之胜,庶广异闻。禀商吾父,允以随往。”自此,沈复与大海的亲密接 触开始了。 进 出 “五年五月朔日,随荡节以行,祥飙送风,神鱼扶舳,计六昼夜,径达所届。” “初二日, 午刻,移泊鳌门。申刻,庆云见于西方,五色轮囷,适与楼船旗帜上下辉映,观者莫不叹为 奇瑞。或如玄圭,或如白珂,或如灵芝,或如玉禾,或如绛绡,或如紫紽,或如文杏之叶, 或如含桃之颗,或如秋原之草,或如春湘之波。向读屠长卿赋,今始知其形容之妙也。”寥 寥百余字,沈复当年所见的海上美景便历历展现与读者眼前。 “初四日,亥刻起碇,乘潮至罗星塔。海阔天空,一望无际。余妇芸娘,昔游太湖,谓 得天地之宽,不虚此生,使观于海,其愉快又当何如?”这里将大海与太湖相比,颇有趣味, 恐怕也有沈复这样的苏州文人,才对这样的对比有深刻的感悟吧! “初九日,卯刻,见彭家山,列三峰,东高而西下。申刻,见钓鱼台,三峰离立,如笔 架,皆石骨。惟时水天一色,舟平而驶,有白鸟无数,绕船而送,不知所自来。” 沈复当年得见钓鱼岛,没有今人眼里浓重的政治意味,恐怕在他眼里,那只是航海旅程 中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而在失而复得的这本《海国记》中,还记录这许多沈复眼里大海的 有趣之处。 “入夜,星影横斜,月光破碎,海面尽作火焰,浮沉出没,木华《海赋》所谓‘阴火潜然’ 者也。”与对云霞的感叹不同,夜晚的星光又一次撩动读者的心弦。 海上几日,沈复一行也并非一帆风顺,从《海国记》里,我们也能窥探大海壮美下隐藏 的危险。 “初十日,辰正,见赤尾屿。屿方而赤,东西凸而中凹,凹中又有小峰二。船从山 北过,有大鱼二,夹舟行,不见首尾,脊黑而微绿,如十围枯木,附于舟侧。舟人以为风暴 将起,鱼先来护。午刻,大雷雨以震,风转东北,舵无主,舟转侧甚危。幸而大鱼附舟,尚 未去。忽闻霹雳一声,风雨顿止。申刻,风转西南且大,合舟之人,举手加额,咸以为有神 助。”因这一场险难,沈复还作诗两首以记之:“平生浪迹遍齐州,又附星槎作远游。鱼解扶 危风转顺,海云红处是琉球。”“白浪滔滔撼大荒,海天东望正茫茫。此行足壮书生胆,手挟 风雷意激长。”颇能表现出当时的光景。 第十二课: 关于钓鱼岛的更早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国记》中,当船行中琉边境时,沈复以 55 个字简洁生动地记载 下在钓鱼岛领域祭海的场景:“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形如笔架。遥祭黑水沟,遂叩祷于 天后。忽见白燕大如鸥,绕樯而飞。是日转风。十四日早,隐隐见姑米山,入琉球界矣。十 五日午刻,遥见远山一带,如虬形,古名琉虬,以形似也。” 抄本上写的钓鱼台就是指钓鱼岛。文中明确指出,琉球国西部领域是从姑米山,即现在 冲绳的久米岛开始的,黑水沟是我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岛在我国领域内。这就比 日本人古贺辰四郎在 1884 年“发现”该岛早了 76 年,而后者正是日本主张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的理由之一。按照国际上“先占原则”,钓鱼岛无可争议的是我国的领土。《海国记》是证明 钓鱼岛及其附近岛屿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的又一有力明证,并是现存于世为数不多的详细记 述我国属国之一的琉球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第十二课:《诗经》两首关雎 蒹葭 教学目标 1、识记古代文言实词,积累常用词意义。 2、用自己语言赏析诗歌,体会细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力描绘浪漫的爱情场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查字典,熟读课文 老师 查找有关图画和轻柔音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好的人或物,都会产生爱慕之心。现实 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心中爱慕之人称为“梦中情人”。《关雎》这首诗便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 展现了一场对“梦中情人”的浪漫的追求。那么追求的过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结果又是怎样 的?让我们一起走入《关雎》,欣赏一场古人的爱情戏吧。 二、诵读,熟悉字音,结合注释掌握文意 1、范读正音。老师饱含情感朗诵或播放名家录音。 2、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个别诵读 3、解释重点字词,掌握文意(关关、洲、窈窕、好逑、参差、流、寤寐、思服、优哉 游哉、辗转反侧、友、芼) 三、共同研讨文意 1、浪漫的爱情往往离不开浪漫的场景,请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发挥 想象力描绘出来。 明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 差荇菜,左右芼之” 学生创作并个别演示后,老师做总结示范:展示多媒体画面,并伴轻柔音乐,深情描绘: “清清的河水,水波荡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绿洲,绿洲之上一对鱼鹰正在伸长脖颈一唱 一和地关关鸣叫。河的两岸长满了葱绿的荇菜,随着微风参差摇摆。要采摘它们需要时左时 右地努力。美丽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爱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样,要想尽办法去接近!” 2、《关雎》中有一句对心中恋人的赞美已成为赞美女性的现代成语,请找出。 明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人又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爱慕之情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老师紧接着翻译此句)文静美丽的姑娘啊,醒着梦里追求她。美好的姑娘难追求啊, 白天黑夜想念着她。绵长的思念啊,教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3、爱慕之深,日夜思念,以致夜不成眠,可见相思之苦。既然如此,那就大胆地去追 求美丽的姑娘吧。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展开爱情攻势的? 明确: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如此煞费苦心先“友之”:亲近她,再“乐之”:取悦她。结果大概可以猜到了,自然会是: 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四、文学常识补充 1、“兴”手法的运用 一开始我们分析场景,大家也许注意到了,这些场景是分散描绘的,基本是一句场景一 句叙事夹杂进行。这也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叫作“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例如开篇先言他物:“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一唱一和的雎鸠鸣叫,引起所咏之词:“窈 窕淑女,君子好逑”。“他物”与“所咏之词”不是毫无关联,而恰恰是有共通点的。正如上例 雎鸠的相互鸣叫与君子对淑女的爱慕是一致的。试从文中再找几例并分析其共通点。 学生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时左时右采荇菜的动作和千方百计 接近淑女是共通的。 2、重章叠句 诵读时能发现,许多句子是重复出现的,这种手法有利于反复吟唱,以充分地表达出诗 人细腻的思想感情。例“窈窕淑女”“参差荇菜”等。 五、布置作业 1、选取《关雎》中某一细节描写,发挥想象,拓展成一篇 200 字左右的小短文,力求 语言流畅。表现出特定的意境氛围。 2、熟读、背诵《关雎》,掌握课下字词注释。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如果说《关雎》是一支完整的爱情进行曲,那么《蒹葭》就是一场爱情马拉松。谁能告 诉我,马拉松运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路途遥远、艰险,需要耐力和持久的决心、勇 气,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努力不放弃……)《蒹葭》便是描写了对爱人不懈的寻找,让我 们来听听这场爱情告白吧。 二、诵读、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 1、苍苍 伊人 溯洄 且 溯游 萋萋 晞 湄 跻 坻 采采 未已 涘 沚 2、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个别诵读 三、赏析、思考下列问题组(四人小组合作) 1、诗人心中的恋人不知在何处,诗人寻找了几处地方? 明确:三处 “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2、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 明确:“长”、“跻”、“右”。 3、诗人面对如此曲折艰险的路,又是什么态度? 明确:“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四、能力拓展 1、任选《蒹葭》中的一节,用优美的语言重现诗歌的意境。 示例:又是一个霜凝雾罩的清晨,我又来到水边,那苍苍的蒹葭在微微晓风中,如一片 白色的海。凝霜怠露迷失在白雾之中。我心中的恋人啊!你究竟在哪里啊?我愿付出一生的 时光,跋山涉水,来到你的身旁。 2、比较《关雎》与《蒹葭》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1) 都用了“兴”的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 都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窈窕淑女”、“参差荇菜”;“所谓伊人”、“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关雎》和《蒹葭》,或从《诗经》中找篇诗歌,要求配乐,为诗歌比赛作准备。 教学反思 《关雎》和《蒹葭》在内容、表现手法等艺术特色上都有相同之处,所以《关雎》拟重 点讲授,《蒹葭》则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自学领悟为主。在学习《关雎》基础上进一步熟悉 相应文学常识,有利于学生识记古代文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多媒体,有利于课堂上创设优美意境,引导学生感受美的氛围, 特别是情景赏析中,对学生理解文章思想感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将学生带到优美的 诗境中。所选的图画音乐一定要轻柔欢快,让人充满憧憬。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的情景 尤为重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撞击学生情感的火花,陶冶学生的情操。 第十三课: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教学目标】 1、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2、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3、体味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教学重点】 感叹句和修辞方法(设问、反问、重复)的运用。 【教学难点】 领会闻先生为真理、正义献身的伟大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清明节刚过,在悼念逝去的亲人的同时,你们是否也想到了那些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英 勇牺牲的先烈们。闻一多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一名学者,他渴望国家和平后回到书房里 钻研学术;他爱祖国,他从小在长江边长大,但是还没有到过三峡,他多想带着全家看一下 祖国雄伟的山河啊!就是这样一位内心充满爱的人,面对国民党特务,他拍案而起,愤怒了, 咆哮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气壮山河的演讲。 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 属议论文体裁。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卑劣( )诬蔑( )卑鄙( )离间( )蛮横( )赋予( ) 2、解释下列词语: (1)卑劣:卑鄙恶劣 (2)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3)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4)挑拨离间:搬弄口舌,引起争端,使互相猜忌而离散。 3、介绍作者闻一多: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 诗词和美术。1912 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9 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2 年 7 月赴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 法。1925 年 5 月回国,曾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学校任 教。1923 年 9 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8 年 1 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还著 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1944 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 年 7 月 15 日在悼念李公 朴先生的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 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4、时代背景。 李公朴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妄图篡 夺胜利果实,实行独裁统治,阴谋发动内战。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镇压民主运动。1946 年 2 月,重庆发生“校场口事件”,重庆各界人士在校场口集会庆祝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国民党 特务捣毁会场,大打出手,打伤郭沫若等 60 多人,李公朴先生当场被特务打伤。5 月初, 李先生带伤回到昆明,又与闻一多先生一起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国民党反动 派对李先生又恨又怕。7 月 11 日晚十时许,李公朴先生在回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用无声手 枪暗杀。 闻先生“毅然出席”7 月 15 日举行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出席这次追悼大会的教授, 就闻先生一人。闻先生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这次追悼大会,决心像老 战友李公朴一样,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而坚决斗争。闻先生面对会场上特务的 凶焰,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 卑劣,表现出一位爱国民主战士的英雄气概。闻先生在发表这次讲演后三个小时,就被特务 用无声手枪暗杀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争取民主和平,为真理正义而战的崇高事业。 二、教师范读。 提示:注意体味讲演的气势与感情,画出表达强烈感情的语句。 三、整体感知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如何划分?各写什么? 分析:第一部分(第 1~3 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先生是“历史上最卑劣最无 耻”的罪恶行径,严责敌人造谣诬蔑的无耻伎俩和险恶用心,赞扬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为 争取民主和平而勇敢斗争的伟大精神。 第二部分(4、5 段)剖析反动派的虚弱本质,阐述反动派必败,人民必胜、真理永存 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的斗志。 第三部分(6~12 段)号召昆明青年、昆明人民发扬云南的光荣爱国传统,坚持正义, 维护真理,完成争取民主和平的历史任务,表明自己要像李公朴先生一样为了正义、真理虽 殒身不恤的坚贞意志。 四、深入研究 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 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李公仆无罪而遭毒手;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打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暗杀; 杀了人,。还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 3.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为民主和平而献身,将会赢得更强大的革命力量。 4.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 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慌、害怕 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5.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明确: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 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 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6.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体现在 6—10 自然段。 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7.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表达——自己的决心: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身。 【总结主旨】: 闻一多先生在这次即席讲演里,揭露并痛斥了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 的卑鄙行径和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真理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为争取民 主和平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斗争精神 五、研讨写作特色: 1、前面,我们侧重领会了本文的思想内容,课后布置同学们朗读课文,大家一定深有 体会,请同学们说说这篇讲演词有什么特色? 讨论提示: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这样的特色是怎样形成的呢? 讨论提示: 对进步力量和对反动派讲的话,语气和措词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 例如:对敌人:无耻。对李先生:光荣 2、在讲演中,作者使用了较多的感叹句、设问句和反问句,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 情。 这篇讲演词运用了 40 多个感叹号,把讲演者的思想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展示给了听众, 造成了使之越来越分明、越来越强烈的效果。设问、反问及反复和排比等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也是这篇讲演词的一大特点。这些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使听众的思想与讲演者的思想感情始 终处在激荡、交融,再激荡、再交融的过程中,从而不断地涌动和撞击,达到强烈的共鸣。 这篇讲演词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量。 3、在讲演中人称的不断变换,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情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对敌人用“你们”,对正义力量用“我们”,爱憎分明,旗帜鲜明地与敌人展开面对面地交 锋。 4、短句较多,语言口语化。 口语又叫口头语,是大多数人日常交际时口头使用的语言,它的特点是词汇大众化,句 式简短,少用关联词语。演讲多用口语。 5、饱含激情的语句。 讲演词的开头和结尾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否吸引听众和能否达到讲演目的的关键。该文 的开头和结尾,尤其是结尾,使听众振聋发聩、热血沸腾、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表现了闻 一多先生的高超的讲演技巧。同学们对此应认真体会琢磨,并逐步学会善于选取恰当的语句 作为讲演的精妙结尾! 【讨论】 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 得起革命先烈呢? 明确: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建设四化的历史重 任。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警惕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立志成才,献身四化,这样才 能无愧于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荣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 六、积累迁移: 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武力征服中国失败后,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 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的妄想,以“我们这一代人的回答”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七、推荐课外阅读: 《死水》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一九二五年四月 第十四课:讲故事的人/莫言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揣摩重点语段的含义及感情色彩 3.了解本演讲词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作者对文本的精心安排及本文对学生学习方面的启示 【教材助读】 一、创作背景: 2012 年 10 月 11 日,因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为一体”,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获奖作品是《生死疲劳》,其深受魔幻现实主 义影响,写的交换机一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 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 “先锋”色彩。 北京时间 2012 年 12 月 8 日凌晨,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身 着胸前刺绣着“莫言”两字红色篆刻图案的深色中山装,面对着 200 多名中外听众,在瑞典学 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 莫言演讲开始前说:“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的夫人生了一个小女孩儿,这是一个美丽故 事的开端。”对新生命诞生的祝贺开启了莫言此次文学讲座的内容。 在长久热烈的掌声中,莫言结束了与自己创作有渊源的事与人的故事。结束时,莫言再 一次向鼓掌的听众深深鞠躬,表达谢意。演讲结束后,嘉宾都被莫言的故事感动,听众集体 起立鼓掌长达一分钟。外媒评价其讲演简简单单,却透彻心扉。 二、作者简介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 年 2 月 17 日出生于山东高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 国籍作家。他从 1981 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 1984 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 成名。 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2011 年莫 言凭借小说《蛙》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 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 40 种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少年来,国人总在感慨有着浩瀚如海书卷的中国、有着五千年厚重历史的中国、占世 界人口六分之一的中国、竟然无一人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项一直与我们无缘,仿佛成了 国人的一块心病。直到 2012 年 10 月,国人的这块心病才找到一剂良药。同学们知道这剂良 药是什么吗?2012 年 12 月 7 日 17:30,莫言在瑞典文学院的报告大厅举行诺贝尔文学奖演 讲。作为首次登上诺奖的中国作家,莫言会在这个舞台上以什么形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二、初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1、第一部分:追忆母亲 用几个故事几个“最”字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2、第二部分:学习经历 此部分莫言讲述了他过去的苦难生活及其创作的来源 3、第三部分:我的作品 此部分莫言讲述了他成为一名作家的历程,并阐述了他的文学创作观,还介绍了他 的部分作品。 4、第四部分:感悟人生 此部分莫言用三个故事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 二、精读课文,细心品味 1.作者在“追忆母亲”部分,共讲述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这些事对作者有何影响? 参考:讲了关于母亲的 7 件事 ①”我“把热水瓶打坏了,母亲没有打骂我反而原谅 了我②母亲阻止我报复打过她的守麦田的人③母亲把家里一年才只能吃几次的饺子一半给 了老人④母亲因为我多算老人一毛钱而流泪⑤母亲患了肺病,我害怕母亲寻短见,母亲却 来安慰我;⑥ 母亲对美与丑的理解 ⑦母亲默许我去集上听书。 影响:教会莫言宽恕、尊重、诚信、善美、庄重的美德等。 2.选文共罗列了母亲和我之间发生的七件事,有人说太啰嗦,请你站在莫言立场上 说说这样安排材料的原因。 参考: 照应题目“讲故事的人”,他的心中装着无数的故事,文中所讲的事正照应 了文章的题目;文中所写的七件事情是从七个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母亲对他的影响的,致使文 末的情感迸发水到渠成。所以,这七件事不显啰嗦,更不显得多余。 3.哪此因素给莫言提供了创作的源泉? 参考:1)现实的残酷经验,如童年的苦难记忆。 2)超越残酷经验的爱和悲悯,如母亲的爱,东方哲学的启示。 3)故乡流传的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 4.说说你对“感悟人生”部分的三个故事的理解。 第一个故事:要保护个人的权利,允许少数人做法与多数人不同的权利。 第二个故事:人之间需要尊重,以伤害他人自尊维护自己自尊的做法不可取。 第三个故事:世间自有公道,为恶者终将逃不出灭亡的下场。 三个故事映证其文末“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各位老师可作其它解释。 5.本演讲稿的艺术特色 一、情感铺垫,母爱先行 以祝贺瑞典学院常务秘书两小时前女儿的出生为引子开启,引出对母亲的怀念,集 中笔墨用鲜活的母亲的故事,回忆自己幼年的经历,一个个故事依次展开。这些往事丰富、 主题鲜明,侧重点明晰,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巧妙交代母亲对自己的人生及灵魂的巨大影响, 从演讲的角度讲,一定会紧紧抓住全世界听众之心的。 二、动机高尚、切身感受 作者围绕自己的创作历程,讲述了影响自己创作的一些主要因素,点点滴滴汇聚成一个 个鲜活可感的故事,令人听来真实可信。 三、首尾呼应,紧扣主题 作者以讲故事开始,以讲故事结尾。文末作者说“今后的岁月,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这种既顾及到演讲的重点,又巧妙的结尾,让听众清楚所述的主要内容,这无疑是一种看似 无心,实属巧妙的精心安排。 三、感悟课文,拓展思维 学习文本,思考以下问题: 有人认为莫言是因为“会讲故事”而成为著名的作家,进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 选文有关内容谈一谈,莫言会讲故事能力的形成,对你学习语文的启发。 第十五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缘由和雨果作品。 2、品味文章赞美和反讽的语言。 3、体会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体会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教学难点: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的语言,并学会运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关心时事 导入新课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让我们先来关注上周的一则新 闻:10 月 18 日晚,“心中的圆明园”,纪念圆明园罹劫 150 周年主题晚会在大水法遗址前举 行。一座维克多·雨果的半身青铜雕像也于 10 月 16 日下午在圆明园揭幕。 雕像位于大水法遗址东侧,底座上用中法文字镌刻了雨果的一封信,是什么信呢?这就 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写信缘由 巴特勒上尉想用雨果的声望为自己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 雨果简介 雨果(1802-1885),是 19 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 产阶级民主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积累字词 赞誉 恍若 珐琅 晨曦 箱箧 荡然无存 4.题记后记 学生根据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以作文题记和后记的形式写出对文章的理解。 合作交流 美读探究 鉴赏奇迹 找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简析。 讨论后明确: ①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②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③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 雨果对亚洲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作了高度的评价,语言优美而富有激情。 写法特点:先概括描写,然后具体描写,再概括描写。 精彩反语 ⑴雨果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什么态度?采用了什么样的语言?有何作用? ①“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 荡然无存。”……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极力讽刺了侵略者的丑恶行径。 ②“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这里包含着作者的愤慨之情,因为能做出摧毁圆明园这样的“艺术杰作”的行为的人,不 能算文明人;能建造出圆明园的也绝不会是野蛮人。 ③“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 展出。” 圆明园的物品虽然是富丽堂皇的,但强盗的行径是丑恶的,把抢来的东西展览,不是展 览“破烂”又是什么呢? …… ⑵学以致用 小练笔:学生模仿雨果的反语,也来讽刺一下侵略者。 总结反思 拓展延伸 1、总结: 本文中,雨果以他犀利准确的语言,饱含深情赞美了圆明园这个东方传奇,仗义执言为 中国伸张正义,我们可以感受到雨果那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 2、拓展: 辩论:我们现在需要对圆明园这样的历史古迹进行重建吗? 以笔传情 完成作业 以给雨果一封信的形式,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第十六课:傅雷家书两则/傅雷 教学目标: 1、掌握书信的格式 2、体会文章中讲道理和 抒发情感的两种方式。 3、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对待成功 并继续奋斗的才是真正的 坚强 4、体会文章所蕴含的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书》)这首歌,大家很熟悉,它是──李春波的《一封家书》。 你们都听出了些什么呢?说说书信的格式有哪些呢?(称呼、问候、正文、祝语、结尾还要 署名,写上日期) 大家谈得都很不错。在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书信无疑成了沟通两地相思情感的最好使 者。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在其长子傅聪留学海外时,就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 传达着自己的惦念之情。写得多了,经过整理,一部《傅雷家书》就诞生了。今天我们就来 阅读其中的两封,感受一下那份牵挂! 二、整体感知 学生通读两则家书,试从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写作情形: 主要内容: 情感特色: 语言特点: 融会,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是作者要儿子做一个怎样的人?两封家书,一封写于 儿子消沉时,劝慰儿子勇敢地坦然地面对感情的创伤;另一封则写于儿子成功时,又告诫他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勇敢、坚强的人。 三、研读赏析 1、用“ 这句话打动了我,因为它告诉我 ” 或者用“ 这句话打动了我,它使我联想到 ” 这样两个句式说话。 2、从这两封家书中我们就可以感知到,傅雷总是用自己的爱心、关心倾听着万里之外 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帮他排疑解难,助他顺利成长,成为儿子人生之路的坚强后盾。从两封 家书中,你能看出父子俩之间的关系如何吗?不但是父子,从交谈的语句中,还能感受到一 种朋友的亲切。哪些语句或词语体现得较明显呢?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勾 划出这些语句,并以旁批的形式略加一点分析。 3、组织讨论: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比较第 一、二封 信中傅雷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 第一封信里,他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 沉;第二封信中,他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以此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 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趋向“完美”。 评价: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傅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借助儿 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4、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共同讨论 四、拓展延伸 1、说说,从这两封家书中,你有哪些收获呢? 2、傅雷是伟大的,他的儿子是幸运的。或许,我们绝大部分同学都会羡慕傅聪有这么 一个关心他、爱护他的父亲,同时又感叹为什么自己就没有遇上这么好的一个父亲,父亲为 什么对自己总是这么严格,总是这么挑剔?就像刚才我说的,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吧,不 要失去才后悔莫及!其实,天下的每个父亲都一样,都有一颗慈善的心,一份无私的爱,都 期盼着自己的儿女能够健康顺利成长。现在静下心来,好好回想下,你们感受到了父亲对你 们的爱了吗?告诉大家,我们一齐分享。 五、布置作业: 讨论完成课后练习 1、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 提示:对于第一封信的学习,要抓住傅雷运 用的比喻和引用的克利斯朵夫的故事。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 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 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 ——苍凉而平静, 沉郁而超然。 第十七课:壶口瀑布/梁衡 【教授教化目的】 1、 进修课文锤炼词句战布局谋篇的宽谨、粗妙; 2、 解读文章议论性的语句,体味做者的思惟热忱; 3、 感应传染故国河山的壮好,培育种植提升热爱自然热爱故国的情绪。 3、高足上讲台,用投影仪展示考题。 1、颠末朗诵,感应传染做者对词句的粗心锤炼。 【教授教化难点】 对议论性语句的深化体味。 【教授教化历程】 ②止文曲合有致。 第一题:遴选挖空 公然,车还在半山腰就闻声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漫溢。我们年夜着胆量下到滩里, 那河就像 。 A、一匹广年夜的缎子 B、一条吼怒的巨龙 C、一锅正沸着的水 D、一场非常舒适的衰宴 E、可自 创。 朗诵,思考:写出瀑布下方的河水怎样的特点? 梁衡有多部散文散问世,《壶口瀑布》选自《梁衡理性散文》,梁衡在该书的“代序” 里提到:“文章为思惟而写”,他觉得散文好的最下条理是“哲理好”,要写出新的思惟。 固然这样,壶口照旧不能尽支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趁机而进的, 合返迂回的,他们在龙槽双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 ;或淌过石板, ; 或被夹在石间,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 …… 【清楚理解 理睬】真写中华仄易远族的气节,写它的硬度、力度,弹性战张力。是黄 河颂,也是仄易远族颂。 C、汩汩如泉 D、哀哀打旋 【清楚理解 理睬】“苦吟”出华章。这不只是一种宽谨的文学创做态度,也是做家积极 的宽肃的人生不俗的表现。 ③瀑布沿岸的石头。 v 人问:“这样苦吟,一定太苦了吧?” 展示: v 他的书架上有一个专放“未定稿”的年夜夹子,里边的稿子有的磨上一段时间收了; 有的刚写完时自发挺好,看上几遍又一笔涂掉;而有些就永暂被“未定”在那里了。 v 他甚至给本人写了一首打油诗: 创做苦,晨晨暮暮,梦魂缭绕,牵肠又挂肚。 创做苦,下低小讲,时时疑无路。 创做苦,沙海征途又得蜃楼,割爱一笔涂! 朗诵,体味措辞砥砺之粗细。 他颔首:“那里最迷人的处所,正在于苦是乐。” 自称为“苦吟派”的散文家,且以之为乐。 3、阅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体味文章选材战布局的脚法。 1、思考:做者在开篇处提到“两次到过那里”,文章重点描写哪一次?为甚么这么措置? 【清楚理解 理睬】①突出壶口瀑布之“险”; 六、比较阅读:阅读梁衡同题文章《壶口瀑布记》,比较其与课文在选材、布局、措辞 利用战年夜旨上的同同。 2、描写枯水期的壶口瀑布,用了三段文字,这三段各自从甚么角度来进止描写? 【清楚理解 理睬】①“壶口”的机关及其之险(颠末“乌猪”这一细节表现); ②瀑布之水的种种形态(措置这一段的四个条理); 2、体味做者对待写做的态度 【清楚理解 理睬】①不俗察角度有改变——由上到下、由主到次、由分到总(第四段), 可见谋篇布局的粗细; ②状物今后有抒怀,可见文思之有序有致。 (这一条点到即止) 四、咀嚼散文措辞的粗好 第二题:对号进座 凡尘间能容、能躲、能变之物唯有水。其亦硬亦软,或傲或嗔,载舟覆舟,润物毁 物,全在一瞬之间。时桃花流水而阴柔,又裂岸拍天而狂放。凡河川能伸能屈,能支能躲, 惟我黄河,其下峡为镜,仄本飘带,奔川浸谷,挟雷裹电,即因时局而变。时滔天接天而狂 吸,又拥天抱天而低言。 2、将你的心得制做成考题,参考“课前热身”时教员出的两个标题问题,写在卡片上, 考考大家。可以小组合做制做。西席先把把关,遴选有质量的标题问题。 在课文中圈划、批注。 4、朗诵高足卡片上出示的粗好句、段。 2、分析课文篇章布局的粗致。 5、反复朗诵文章议论性的语句,谈判做者的思惟热忱。 (备注:假设在上一个教授教化环节中,有高足留意到议论性的语句,并且制做的考题 有一定质量的话,第五环节可以与第四环节归并完成) 1、文章粗雕细镂,值得咀嚼。用《北海的晚上》一课里学到的赏析景色散文的角度编 制,对本文进止赏析。 朗诵文中议论性的语句,特天是第 6 段,谈判:由壶口瀑布做者想到了甚么?(这篇文 章暗示了做者甚么样的思惟?) A、如丝如缕 B、潺潺成溪 1、导进:课前热身,选词挖空 (备注:供学缺少力时用) 壶口瀑布记 【教授教化重点】 我曾盘桓于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惊同于她如泊如镜的沉静;曾生活于河套仄本, 沉湎于她如虹如带的飘劳;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如狮如虎的豪壮。但当我沿河下低求索 而见壶口时,便如痴如狂。壶口在山西吉县境内,是黄河上唯一的瀑布。因状如壶口而得名。 水流至此慢冲沟下,人不俗瀑布由上俯下,只见烟水迷漫,船止至此得拖出河岸,绕过壶口。 即古书上所载“河里冒烟,旱天止船。”本来黄河在这里,先因山逼而势慢,后依滩泻而狂放, 天翻地覆,万马奔腾,喧声蔽天。却正当她自得扬眉之时,突以数里之阔跌进百尺之峡,如 水进壶,腾荡慢旋。于是飞沫起虹,溅珠落盘,成瀑成湫,如挂如帘。裂坚石而炸雷,飞轻 雾而吐烟,虎吼震川,隆隆千里,龙腾搅谷,巍巍天颤。波起涛落,切层岩如豆腐,照徐霞 客所记,三百年来竟剜石开沟上剁三百余米;急流飞湍,锉顽石如木铁,据仄易远间所言, 有乌猪落水,眨眼之间,退毫拔毛,竟成雪黑之豚。黄河于斯于此,散九天雷霆,凝江海之 威,水借裂石之力,轰然辟开年夜讲坦途;沙借波旋之势,细细磨出深沟浅穴。放眼两岸, 鬼斧神工,脚下这数里之阔的磐石,经黄河涛头这么轻轻一钻一旋,就路从世界出,水从天 上来。她顺势一跃,排山推岳,挟一川热忱,裹两岸清风,萧洒而往,又再现她的沉静,她 的战顺,她的悲壮,她的斑斓。来路千里徐徐进海。 呜吸,蕴伟力而静持,遇强阻而必摧,绕山岳而顺柔,坦荡荡而存每天。好哉,壮 哉,我的黄河。 七、引荐阅读: 梁衡写景散文 《晋祠》、《冬日喷鼻香山》、《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写人散文 《青山不老》、《跨越百年的绮丽》、《年夜无年夜有周恩来》 8、做业: 1、从措辞、内容或布局三者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赏析。200 字。 2、背诵课文最初一段。 3、江南的水以溪流、河湾居多,上海市内就有许多“泾”、“浜”等小河讲、水沟,试对 其进止描写,只管写出景物的特点。200-300 字。 第十八课: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 一滴水经过丽江 作者:阿来 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 有一天,我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坚硬的冰。和更多的冰挤在一起,缓缓向下流动。在 许多年的沉睡里,我变成了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 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融化成了一滴水。我想起来,自己的前生, 在从高空的雾气化为一片雪,又凝成一粒冰之前,也是一滴水。 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在高山上,我们沉 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 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做杜鹃,叫做山茶。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 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从玉龙雪山脚下,一 直向南,铺展开去。视线尽头,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 正往那里出发。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做象山,狮子山,更远一点,叫做笔架山。 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 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书里, 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diàn)上,我也要去四方街。 但是,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跌落到地底下去了。丽江人把高山溪流跌落到地 下的地方叫做落水洞。落水洞下面,是很深的黑暗。曲折的水道。安静的深潭。在充满寂静 和岩石的味道的地下,我又睡去了。 再次醒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百年。 我是被亮光惊醒的。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看见 很多不同模(mú)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 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 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 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这时的丽江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 城里也不是只有最初筑城的纳西人了。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看纳西古城的四 方街,看玉龙雪山。 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 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 进城之前,一道闸口出现在前面。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 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 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我乘水车 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 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在这里,我有些犹豫。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 三,流过古城。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 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来不及作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 条。叫做中河的那一条。 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 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 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 想被掺(chān)入砚池中,被醮(jiào)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 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 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 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 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 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 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 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在自己 所来的远处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 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 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加入了我们。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 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 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 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第十九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马丽华 1987 年 3 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再一次接近各拉丹东,在它的脚下安营扎寨。寒 冷季节里汽车可以驶过冰河,直接进到山脚冰塔林中。熟悉地形的向导布擦达讲,各拉丹东 有阴阳两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 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黛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 有雕塑感。近些年来,骤然掀起一股长江考察热一拨又一拨中外勇士在此迈开了认识长江的 第一步。短短几年里,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守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 一个风云变化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东主峰难得在云遮 雾障中一现尊容。 在各拉丹东以东几公里外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我们搭起牛毛帐篷。安托师傅他们 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师 傅做起活来也不免气喘吁吁。他说自己是海拔低些的聂荣县人,所以不很适应。我就更不在 话下了。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 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 舞的“太空步”。 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各拉丹东值得你历尽艰辛 去走上一遭。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坚冰丛莽间的一个砾 石堆上竖起三脚架。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东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又愚蠢—— 各拉丹东是男性神,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它还不喜欢人 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 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 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 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 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东 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 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 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 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 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 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 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 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 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的海拔已经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 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 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 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吃亏呀!”他从 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上推。 “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 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 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 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于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 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 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 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 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 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 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 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 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 堆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 没有。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把。 见我再也没有力气返回了,杰巴他们开着车过来,接我过这一段冰河。 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 着去拿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此刻除了 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 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东的近旁。 第二十课:登勃朗峰 前往勃朗峰的途中,我们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翌日③早晨八点多,便徒步出发。路 上有很多人结伴而行,乘坐马车的,骑骡的——因而扬起阵阵尘埃。队伍分散开去,络绎不 绝,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路为上坡——一路都为上坡一且相当陡峭。天气灼热难当,乘坐 在缓慢爬行的骡背之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 怜可悯。我们可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可那些人不行。既然花了钱坐车, 就一定要 使他们的旅行物有所值。 我们取道黑首,抵达高地,沿途不乏秀色美 景。有一处需经隧道,穿山而过;俯瞰脚下 峡谷, 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 丘岗葱绿,美不胜收。整个黑首 道上,到处瀑布倾泻,轰鸣作响。 抵达阿冉提村前约莫半小时,一座巨大的白雪穹顶骤然映入眼帘,日照其上,光艳耀目。 穹顶 呈 v 字形,巍峨壮观,此乃一座山门,原来我们已 亲眼目睹了被称“阿尔卑斯之王” 的勃朗峰。我们 拾阶®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髙,耸人蓝 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 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 色的光秃尖岩。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 倾向一旁, 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又似主教头上的帽子;因巉岩太过陡 峭,皑皑白雪无法堆积,只能在分野处才得以偶见几堆。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 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 彩斑斓,彩 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 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 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 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 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 隐去,可又骤然返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 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良久,我们终于感悟到,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 中看到的 一切,泡泡所到之处,种种色彩变幻,尽被摄人其中。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 造物,莫过于肥皂泡 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 阳光下破裂并蔓延 开去的肥皂泡。我想,假如世上 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从马蒂尼到阿冉提,历时八个小时。有好几 次,我们把所有的车骑甩在身后。沿河谷 前往沙蒙 尼③途中,我们雇了一辆敞篷马车,又花上一小时 美餐了一顿,那车夫也得以有 了纵饮的机会,略 显醉意。他有一朋友同行,于是这友人也有暇畅饮一番。 上路后,车夫说我们用饭之际,所有的游客都已赶到,甚至还抢在了我们前面;“但是,” 他把 握十足地说,“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一不 要浮躁——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 久就会消失在 我们身后的。你就放下心坐好吧,一切包在我身 上——我是车夫之王啊。你 看着吧! ” 他扬鞭一挥,车便辚辚向前。如此颠簸,我生 平从未有过。近来的几场暴雨冲毁了几 处路面,但 我们不停不歇,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速度,疾驰向 前,什么乱石废物,沟壑旷野, 一概不顾——有时 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那位镇 定而善良的狂车夫还 时不时地掉转头来,神情威严 地冲我们说道:“哈,看到了吗?如我所说吧—— 我可是名 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啊。”每当我们险遭不 测时,他总是面不改色,和颜悦色地说:“只当是 种 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不常见,但很不寻 常——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 啊—— 看到了吧,真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 他说的是法语,还不时地打嗝,像是在加标 点符号。他朋友也是法国人,说的却是德 语——但标点系统毫无两样。那朋友自称“勃朗队长”,要 求我们和他一同登山。他说他爬 山的次数比谁都多——47 次——而他兄弟只有 37 次。除他外,他兄弟是世上最佳的向导 ——可他自己,对了,请别 忘了——他是“勃朗队长”——这个尊号是非他莫 属的。 那车王果然信守诺言——像疾风般赶上并超过 了那长长的游客车队。结果,到达沙蒙 尼旅馆后, 我们住进了上等的房间。如果这位王爷的车技略欠 敏捷——或者说,不是老天 有意安排,在他离开阿 冉提时喝得酒气醺醺——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了。 第二十一课:《庄子》故事两则 北冥有鱼;北冥有鱼①,其名为鲲②;《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注释】;①冥: 亦作溟,海之意;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⑤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 作“陲”;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⑩击:拍打,这里指鹏鸟 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13)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16)极:尽;译文】;北方的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①,其名为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 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 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注释】 ①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仿此。传说北海无边 无际,水深而黑。 ②鲲(kūn):上古传说中的大鱼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④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 ⑤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一说遮,遮天。 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徙:迁移。 ⑦天池: 天然的大池。 ⑧齐谐:书名。一说人名。 ⑨志:记载。 ⑩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11)抟(tuán):环绕而上。一 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12) 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歇。 (13)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14)尘埃:扬在空中 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16)极:尽。 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 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 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 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 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高达三千里,然后拍击大翼,凭借旋风直上高空九万里。它 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飞去的。野马似的空中雾气也好,飞扬的尘埃也好,凡空中带有生气之 物,都是靠着风力的吹动而飘扬的。天色深青,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 而没有边际吗?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就是这个样子而已。 北冥有鱼 重点:了解庄子的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待”,人的目的和愿望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 约和束缚。 一、ppt:导入:由《庄周梦蝶》的寓言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 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突然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 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区别,这就是所说的化为物(指大道时而化 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二、庄周就是这样的浪漫,这样的富有想像力。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庄周: Ppt:庄子名周,战国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 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 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三、今天,我们来学习庄子的《北冥有鱼》,《北冥有鱼》选自《逍遥游》,介绍逍遥 游。 Ppt:《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 “逍遥”也写作“消摇”, 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四、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两遍,然后抽一学生朗读,教师指正读音, 全班同学齐读。 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提出疑问。 Ppt: 句子翻译: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彩。 南冥者,天池也。 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抟扶 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乘着旋风环旋而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生物之以息相吹 也。 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五、学生再读课文。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 子想像力丰富。 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 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 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像和 联想。 介绍《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 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 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5.奔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飘扬?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板书:万物有所待——鹏鸟奋飞 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 要靠气息相 吹。 6.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 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7.任何事物 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天色深青,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 色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吗?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既然人的认识有局限,那庞大而神奇的鹏鸟是否也有局限呢?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 矣。”翻译: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就是这个样子而已。 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的 啊。 六、庄子名言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狗不以善吠 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课堂小结: 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之滨,有一对好友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 这两个人是——?(庄子和惠子)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板书课 题)。出示 PPT1。 /惠子: 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 二、正读 1、师:下面我们进行正读,所谓正读就是要读准字音,注意停顿。生自由大声朗读(1 分钟) 2、指名读。(1 分钟) 3、学生评价。师:你们认为他读得怎样?(2 分钟) 4、我会读:师出示 PPT2。(5 分钟)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你应该读出?(从容,悠闲,语速要慢)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稍快,读出急于反驳的样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巧辩,机智,从容)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肯定,毫无争辩)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充满智慧,诙谐) 5、再读。师:我们再全文读一读,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性格。(1 分钟) 三、译读 1、师:我发现同学们比刚才读得好多了,入镜了!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边读边译, 把不懂的字词找出来。(2 分钟) 2、PPT3 出示: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师:庄子也很注意这个“安”字,第三个怎样理解?(哪里、哪儿) 四、演读 师:我们知道当时两人的对话非常简单,现在我们可以为他们的对话加上一些话,重现 一下 2000 多年前濠水边上的那场争辩。 老师读叙述部分;包秀钦读庄子;陈静读惠子。 五、辩读 1、师:我们看到了非常可爱的庄子,非常认真的惠子。同学都不仅入镜了,也入情了, 那么,他们俩争辩的问题是什么?(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出示 PPT4:知?不知? 2、师:惠子他可以确定的是什么事?(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3、师:惠子凭什么可以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他的依据是什么? 理由一:惠子说庄子不是鱼,所以不知道鱼的快乐。 理由二:惠子不了解庄子,不知道庄子的想法,所以认为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4、师:惠子的意思就是说,因为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因为你也不是鱼,所以你 也不知道鱼。那么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呢? (像数学证明题一样,层层推理,讲究逻辑) 师:惠子多了不起啊!他通过逻辑推理,从科学角度认识了世界。 5、师:从这场争辩的结果来看,谁占了上风?(庄子) 6、师:庄子为什么能占上风呢?从惠子最初的提问和庄子最后的回到来看。 7、师:原来是这样。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看文中还藏着什么。庄子是怎么知道鱼是 快乐的呢?有依据吗? PPT5: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8、师:无论是鱼也好,人也好,什么时候才能做到从容呢? 生:注重精神上的快乐;自由自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9、师:还有一个“游”字,庄子他们在游得时候心情怎样?(开学、放松) 10、师:你们觉得文中的惠子能感受到快乐吗?惠子和庄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惠子注重逻辑,从科学角度看世界;庄子注重感情,从美得角度、诗意的角度看世界) 11、师:其实,庄子也是多么了不起啊!他从容、洒脱、自由快乐,便觉得鱼也是快乐 的,仿佛自己就是鱼,鱼就是自己,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就如近代文学家王国维说的 ——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PPT6) 12、本文是一篇寓言,你觉得庄子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追求快乐自由。 生:诗意地生活。 生:…… 六、延读 1、师:是啊,庄子本身就是一个诗意生活的实践者,下面我们看两个故事: 2、故事一:鼓盆而歌(PPT7) 故事二:庄周梦蝶(PPT8) 故事三:楚王请庄子做宰相 七、课堂小结: 1、师:看来我们的感受的和北师大教授于丹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她曾经在《庄子心 得》一书中这样说道:(PPT9) 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的更通透。 2、师: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应当用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现在我们肯定了庄子的情怀,濠梁之下的游鱼,天地间的庄子,他早已用自己睿智的目光超 越了千年的界限,超越了鱼和人的界限,庄子他自己何尝不是一条鱼呢?在我们今天高楼林 立田园风光渐离我们视线的时代,我们呼唤庄子精神的回归,让我们打开庄子之门,让生活 多一些诗意。 附板书: /惠子:求真﹨快乐自由 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尚美∕诗意生活 第二十二课:《礼记》两则 虽有嘉肴 学习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 节奏。 3、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 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 节奏。 2、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 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 学习过程: 背景链接(介绍作者):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 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 49 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 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 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 系。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不少于 4 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jiá) ( yáo ) 自强( qiǎng ) 兑命( yuè ) 学学半( xiào )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 虽有嘉肴 即使 ② 弗食 不 ③不知其旨也 甘美 ④不知其善也 好,妙 ⑤然后能自强也 自我勉励 ⑥虽有至道 达到极点 ⑦教学相长 增长 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因此 ⑨教然后知困 不通,理解 不了 ⑩然后能自反也 反省自己 ⑾然后能自强 勉励 ⑿学学半 教 ⒀ 其此之谓乎 大概 4、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主旨 今义:甘美 教然后知困 古义 :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学学半 古义:教 今义:学习 5、 翻译下列句子。 (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自品尝,就永远不会知道滋味如何;即使有再好 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好处。 (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6、(1)《虽有嘉肴》节选自 ,又名 , 家经典著作之一, 秦汉以前各种 论著的选集,共 篇。《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 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的专著。 (2)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教学相长 。 合作探究: 1、 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 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 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 如;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 路)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 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3.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作铺垫。 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 法。 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 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5、“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 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 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反馈检测】 1.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儒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仪礼 》的文章选 集,是一部 儒家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 小戴礼记 》,与《 周礼 》《 仪 礼 》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礼制、礼仪,解释礼仪、孔子及其 弟子 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2、《虽有嘉肴》集中论述了 教 与 学 的关系,说明了 教学相长 的道理。 3、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 不知其善也,”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用 原文填空) 4、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主旨 今义:甘美 教然后知困 古义 :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学学半 古义:教 今义:学习 【教后反思】 《虽有嘉肴》教学反思 《虽有嘉肴》这篇课文主要论述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文章一开头就运用了类 比的手法,从“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 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的道理。接着讲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 不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 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提高,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 由此,我想到了教学活动。其实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 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半功倍。 就像《师说》中说的那样“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 专攻”而已,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吧。 大道之行也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4、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 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 这个问题。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 ) 矜( ) 男有分( )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大道之行也( ) 亲其亲( ) 闭而不兴( ) 是谓大同( ) 二、指导学习•研讨 (一)情境导入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 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合作探究 1、掌握以下文言实词。(多媒体投影) 1)大道之行也:施行 2)选贤与能:通“举” 3)讲信修睦:培养 4)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 为亲 5)矜:guān 老而无妻的人 6)皆有所养:供养 7)男有分:fèn 职分,指职业 8)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9)不必藏于己:私藏 10)谋闭而不兴:发生 11)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作,兴起 12)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2、学生思考讨论: 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3、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a 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b 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 4、细读课文,探究讨论 A 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B 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5、指导诵读 1)、理清文章脉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三层(多媒体投影) 第一层:“……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提,以 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共有三个 方面: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男有分,女有养;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 2)、指名单独朗读,注意文中停顿 3)、朗读课文三遍,试着背诵 4)、抓重点词句背诵课文 三、教师总结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 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的“世外桃源”。 四 巩固练习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大道之行( ) (2)选贤与能( ) (3)讲信修睦( ) (4)不独亲其亲( ) (5)使老有所终( ) (6)男有分,女有归( ) (7)不必藏于己( ) (8)谋闭而不兴( ) (9)外户而不闭( ) (10)是谓大同( ) 2.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注音。 (1)选贤与能 __________通__________,读__________ (2)矜、寡、孤、独、废疾者 __________通__________,读__________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 写出与下列短语意义相同的成语。 选贤与能—— 第二十三课:马说/韩愈 教育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 2、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点 1、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三)情感体验点 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四)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2、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作者情感。 二、教学设想 1、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 难点:托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议论的一大特色。 疑点:如何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教读课。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诉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 在的杂文大致相近。这篇说,带有寓言的色彩。文章的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全 文立意之所在。这个意思是从古代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中生发出来的,却又表现了作者 的独特见地。文章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王,借千里马的被埋没揭 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观看“万马奔腾”的音像视频资料。 师:马是一种吉祥、神圣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而且是十二生肖之一,哪些同学属马? 请站起来。请每一个人说一个有关马的成语再坐下。 生:一马当先(师:好!果真如此,说完请直接坐下)、马不停蹄、快马加鞭、金戈铁 马(师:好,战场建功、巾帼英雄)、放马南山(仗打完了,放马南山,我们都渴望的和平 生活)马首是瞻、马革裹尸、五马分尸、万马奔腾、千军万马、龙马精神、青梅竹马(师: 好,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富有表现力)、马马虎虎、走马观花、人仰马翻、马失前蹄、 人强马壮、害群之马、单枪匹马、犬马之劳、一马平川、心猿意马、招兵买马、悬崖勒马、 塞翁失马、指鹿为马。 师总结:同学们积极踊跃、争先恐后,这很好,就应该一马当先,有龙马精神。 (二)课前热身: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骈( pian)死于槽枥(cao li)之间 才美不外见(xian) 食(si)之不能尽其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即使)(一起)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 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饲养)(吃) 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况且) ⑤策之不以其道 (用鞭子抽) 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鞭子) (3)重点句子翻译 ①马之千里者 日行千里的马,之,定语前置的标志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③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不识千里马吧! (三)课文朗读 《马说》写于韩愈初登仕途之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提拔重用,均未成功,郁郁 不得志。正所谓“不平则鸣”! 课文要读出这种情感,请齐读。齐读后老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停顿、情感。举例: ①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找学生朗读第一段,老师范读,读出痛惜之情,然后学生齐读。 ②请同学读第二段,注意: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教师范读,读出愤慨之情,然后学生齐读。 ③请同学读第三段,注意: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教师范读,然后学生齐读全文。 (四)内容探究 同学们感情充沛、一气呵成,读的很好,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那你想,作 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千里马”、“伯乐”又分别象征什么人呢? 请讨论三分钟回答。 明确:见板书 马 说 韩愈 千里马 人才 伯乐 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食马者 愚昧无知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思想感情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慨。 写法 托物寓意 韩愈,乃唐宋八大家之首,文章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但即使是这样的旷世之才,仍 被埋没,实在令人痛心疾首,请让我们饱含感情再齐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 读的很好,要想打动别人,先得陶醉自己。同学们做到了这一点。 文章既表达了韩愈壮志难酬的愤慨,更激起古今许多有识之士的共鸣,故广为流传,经 久不衰。但有人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过分夸大了“伯乐”的作用,不符合客观规 律。对此你怎么看? 另外,你认为今天的“千里马”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请讨论五分钟回答。 师生交流: 甲生:我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如果没有刘 备的“三顾茅庐”,也不会有诸葛亮的“隆中献策”、“三分天下”。恐怕诸葛亮只能老死隆中。 乙生:我也这样认为,有典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尚在预先知道周文王将外出巡游之际,以退为进,守株待兔,故意用直钩钓鱼,引起 文王注意,周文王问他何故,他说“我不是在钓鱼,而是在等真龙天子”。如果不是周文王这 位伯乐发现姜尚,以姜尚的年龄,被老婆赶出家门的境况,恐怕除了钓鱼,也干不了什么了。 楚汉战争中,正因为刘邦,这位伯乐,善于用人,才最终让项羽“乌江自刎”,夺取天下。 丙生:我不这么看。千里马有很大的自主能动性,姜尚如果不是精心设计,而是空等, 也不会被起用。楚汉战争中的韩信先追随项羽,不被重用便投靠了刘邦,而不是空等。 丁生:我认为,韩愈只是宣泄了一种情绪,他是“千里马”但因为无人能赏识他,所以一 直没有更大的施展空间,所以格外看重伯乐的作用,但事实上韩愈这位“千里马”,何以能彪 炳史册,是因为“伯乐”吗?显然不是,而是因为他自己没有放弃。历史上的蒲松龄、曹雪芹、 苏轼、哪个不是生前不得志,甚至穷困潦倒,埋没终生。可见没有伯乐,一样有千里马。 师:好啊!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有了伯乐,能让人才尽快 施展,但即使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应奋发图强,特别是在今天的社会更应毛遂自荐,努力 展示自己,不能坐以待毙,等待“伯乐”。 那你认为今天的“千里马”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A 生:我认为一个人应先有大的志向,想毛泽东那样“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 还”!有梦才有远方,有目标才有未来。 B 生:我认为还应该有恒心,正所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学有 所成,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再大的志向也无用。 C 生:我们学过《在山的那边》,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坚持不懈,战胜一个又一个困 难,才能达到理想的境地。 D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认为人才应该谦虚好学、见贤思齐、虚怀若谷、都够 三省吾身,不断进取。 E 生:俗话讲“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应有团队 精神,有合作意思,达到双赢的局面。 F 生:我们刚学完《五柳先生传》,我认为,真正的人才应该用其所学服务于社会,从 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且应该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G 生:我想到,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爱国的思想应该有利于社会、人民。一个坏 人能力越强对社会危害就越大。 师:这几位同学说的都很好,人要先立志,既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向与 气概。也应有淡泊名利,安闲乐道的高洁情操;既要有愚公移山的坚韧与恒心,也要有以苦 为乐,苦中作乐的豁达胸襟。 既要虚心好学,“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要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的品格……千里马的内涵太丰富了。 其他同学还有吗?我看刚才发言的同学都具备上述素质。其他同学只缺少一种素质,那 就是自信! 李白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要相信自己的势力与潜能、自信、自然出色。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六)扩大阅读:(课下)阅读韩愈的《龙说》、岳飞的《良马对》附:《良马对》 帝问岳飞曰:“卿得良马否?” 对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 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 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已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 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 驽钝之材也。” 帝称善。 鉴赏提示:从中可见,未满足其高要求的千里马,是一匹病马,连日行百里的常马也不 如!岳飞以和宋高宗关于良马的一段对话,来分辨贤才与庸才的差别,除了阐明贤才自爱自 重的道理,还隐约有讽谏高宗贤才应任用之意。 第二十四课:卖炭翁 白居易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2、品味描写外貌和刻画心理的诗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一、导入新课 以前大家学过欧阳修的《卖油翁》吗?讲的是什么故事? 一个弓箭手能十次有八九次能打到十环,于是就和一个卖油的老大爷吹牛,卖油的 没吱声,而是拿一个大钱放在葫芦嘴上,然后用水瓢盛满一瓢油通过大钱的四方孔往葫芦里 倒,结果大钱居然一点油也没沾到,此时卖油翁对那个射箭的说:“无他,但手熟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熟能生巧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不再卖油了,改卖炭。 大家见过炭吗?炭有什么特点?——黑色、可取暖、可卖钱 大家基本上都是来自农村的吧?谁家里烧过炭?谁来讲讲烧炭的过程? 选木头,粗的劈成小段;挖很深的窑洞,洞上有通风口,下面有烧火口;把木头放 入洞中,封口,烧火;每天晚上去看燃烧情况,控制火候,以免烧过了变灰;要烧好几天。 大家觉得这个过程艰辛吗?——艰辛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起去看看在卖炭翁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故事? (板书:卖炭翁 白居易)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 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今天 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这首叙事诗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 的诗篇。(板书:讽喻诗、叙事诗) 讽喻诗有什么特点? 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 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 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 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三、介绍“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咱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 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 购买。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 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 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 我们先来读一读这篇文章,看看这个交易有多不公平? 四、分析鉴赏诗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在朗读过程中,相信大家对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咱们试着 分析鉴赏本诗。 1、这是一首叙事诗,我们说叙事诗包括哪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地点在哪?——宫市南门外 文中写了哪两种人?——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这首叙事诗围绕着“炭”写了哪几件事? 它记叙了卖炭翁烧炭送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板书:烧炭——运炭——抢炭) 2、那什么地方写烧炭,什么地方写卖炭送炭,什么地方写被掠夺,请同学们找出来。 3、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地点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4、 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卖炭的老头呢?谁来说一说卖炭翁长什么样?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5、在描写人物中,这些描写叫什么描写?(板书:外貌描写) 6、这句话中,两鬓苍苍说明卖炭翁的年龄怎么样?——大 年龄大的人有什么特征?——动作慢、力气小、劳动艰辛、劳动力弱。 7、为什么这样写? 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8、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这些“两鬓苍苍”的人大都干什么呀? 休息,看电视,打太极,看孩子,做饭等,享受晚年。 9、但文中的卖炭翁却在年龄很大的时候自己砍柴烧炭,以卖炭为生。 你觉得卖炭翁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板书:艰苦) 10、你能不能用书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呢?你找的真准确,可怜。(板书:可怜) 11、同学们再找一找,还有哪一句说明卖炭翁可怜?——可怜身上衣正单 找的太准确了,就是这一句,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烧炭的季节都在什么时候呀? ——秋、冬季 那个时候天气怎样呀?——冷 在这么冷的天卖炭翁却穿一件单薄的衣裳,说明卖炭翁很?——可怜 12、看到卖炭翁的这样生活,你心里同情他吗?——同情 那么,谁能带着这种同情来读一读这三句话。 1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般来说,在冷天我们穿衣服很少的时候, 是盼望天气怎样?——变暖和 但这时老人是什么想法?——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 为什么呢? 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不好卖了:天寒,炭的价格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 他宁愿自己受冻。 那这时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心理是怎样的?——纠结、矛盾、反常、艰难、酸苦、无奈。 透过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我们能够感受到老者的处境怎样?——十分艰辛。 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14、卖炭翁盼望天气寒冷一些,好让自己的炭卖一个好的价钱,终于盼来了“夜来城外 一尺雪”,看样子,他一年辛劳的劳动就要换来收获的喜悦了,于是他“晓驾炭车碾冰辙”, 充满希望地上路了。那这一路上老人运炭艰苦吗? “一尺雪”说明什么?——天气很冷、雪很大,路必难行。 “碾冰辙”说明了什么?——说明炭很重,冰冻路很滑,很难走,车速必然很慢。 “晓驾炭车”、“日已高”说明什么?——路途遥远 这个运炭过程?——艰辛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这一句哪几个字写出了运炭的艰辛?大家用笔圈 出来。 ——“困”、“饥”、“歇”三个字进一步形象地、准确地写出了运炭的艰辛。由于路途遥远, 行路艰难,所以到“牛困人饥日已高”的时候,才到了“市南门外”,老人疲劳、饥饿交迫,只 得坐下在泥中歇息。烧炭难,运炭也难,这一车炭来得容易吗? 15、这么辛苦的运炭来卖,那么,卖炭翁卖炭得来的钱要干什么用呢? “身上衣裳口中食”。只是想吃饱、穿暖,多么简单而又是最微薄的想法呀,这位劳动者 已被剥削得身无半点积蓄,但迫于贫苦生活的压力,不得不烧炭,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 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 16、好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大雪,当他“晓驾炭车碾冰辙”的时候,占据他的全部 心灵的,不是埋怨下面是冰、上面是一尺雪的道路多么难走,而是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 钱,能换来多少衣和食,然而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没有。从哪里可以看出? 卖炭翁总共有多少碳?——“一车炭,千余斤” 是啊,卖炭翁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不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 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然而他最后得到的是什么?——“半匹红纱一丈绫” 这“半匹红纱一丈绫”对于卖炭翁来说,有用吗? 好亏啊,才一点点,少得可怜。 对啊,实际是一点用处没有的,你们是学服装的,你们说说“ 半匹”“一丈”是什么 感念?少之又少,与“千余斤”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再说这些无用的纱、绫对卖炭翁来说, 既不能充饥,又不能保暖,卖炭翁辛辛苦苦烧的一车炭就这么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祸从天降,他遇上了黄衣使者。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随 着那“叱牛”声,自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碾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 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 宫使夺走卖炭翁的岂只是一车炭!而是夺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剥夺了他生活的权利。 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宫市,可怕的宫市制度! (板书:半匹红纱一丈绫——一车炭,千余斤 强烈反差) 17、请大家找出作者是怎样写出宫使的横行霸道的?又怎样表现宫使掠夺的残酷的? “翩翩两骑来是谁?”先用设问句引出了两个人,这两个是什么样的人呢? “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白衫”说明来者的身份怎样?——有钱 有钱还抢,说明什么?——霸道、野蛮。“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 “翩翩”一词写出了他们什么样的情态? 轻快敏捷而又趾高气扬、凶神恶煞的神态。 找出描写他们行动的动词,从这些动作中说明了什么? 动词有把、称、回、叱、敕、牵、系。从这些描述中,形象逼真地写出了他们仗势凌人、 以强凌弱、蛮横无理的强盗行径。 “宫使驱将惜不得”,“惜不得”写出卖炭翁怎样的心态和地位? 写出了卖炭翁无可奈何、甚至绝望的心态。 他能反抗吗? 不能,只能忍气吞声,也说明他是处在受压迫受剥削的无力反抗的地位。(对比:地位 悬殊) 18、这首诗揭露了“宫市”是一种极不公平的“交易”,是对劳动人民的残酷掠夺。你可以 从哪些诗句感受到这一点?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说明这桩买卖是强迫的。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表明一车炭的价值很高,而货与款是极不等价的。 真是一个可怜的人!就这样,作者通过一步步的铺垫渲染,通过细腻的肖像、动作、心 理的描写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反映了百姓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宫使掠夺的本质。诗中无一 字谴责,但我们在字里行间能深切的体会到同情、痛恨,能触摸到诗人善良的心。 19、之前我们说道:白居易主张“诗歌合为事而作”,同学们想想看,诗人通过卖炭翁的 故事想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白居易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拿起了笔,写下《卖炭翁》, 通过描写一位卖炭老人的遭遇,无情而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社会的黑暗,批判了宫 市害民的社会现象:劳动者劳而不得,统治者不劳而得,仗势欺压百姓,强行低价购买,甚 至是任意勒索、疯狂的公然掠夺。中唐时宫市害民的现象,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 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 这篇文章写出宫市的这种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 愤懑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卖炭翁的命运是悲惨的,因为他所处的社会决定的。而 我们大家,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不用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好 日子,处在新社会。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长大以 后,为建设祖国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卖炭翁的故事讲给同伴听。 一个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地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 颜色;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十个指头却像乌炭一样黑。卖了炭得到一点钱,拿来做什么用 呢?只不过是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饭食。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 价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 2、展开想象进行续写。 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 人饥;如今又“回车敕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饿着肚 子走回终南山时,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法呢?请大家想象一下,口头叙 述 六、板书设计 卖炭翁 白居易 讽喻诗、叙事诗 烧炭——运炭——抢炭 外貌描写:艰苦、可怜 半匹红纱一丈绫——一车炭,千余斤 强烈反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