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4章 勾股定理 14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课题 14.1.1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第2课时)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 理解几种常见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并会验证勾股定理; 2.应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用勾股定理会进行灵活变形,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两边,会求它的第三边;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问题解决 通过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情感态度 在勾股定理的应用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感受勾股定理的作用,培养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中数形结合的思想.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上节课的勾股定理是怎么得到的? 学生回忆并回答,为本课的学习提供迁移或类比方法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伽菲尔德是美国第二十任总统,同样他也是一名卓越的数学家,1876年4月1日,他在《新英格兰教育日志》上发表了对勾股定理的证明,他的方法直观、简捷、易懂、明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一证法称为“总统”证法. 图14-1- 问题1:你能说出勾股定理的内容吗? 问题2:伽菲尔德是利用图1验证了勾股定理,你能利用它验证勾股定理吗? 上节课探索发现了勾股定理,让学生通过“总统证法”验证勾股定理,体会勾股定理的正确性,引领学生不断探索,不断深入.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探究1】拼图验证勾股定理 活动内容:如图13-5-,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请你开动脑筋,用它们拼出一个正方形,对勾股定理进行验证. 图14-1- 1.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探究图形的构成,亲身验证勾股定理的正确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了加强.图3、图4都能够证明勾股定理,并且这两个图形的证明方法类似,因此师生共同来完成一个即可,剩下的一个由学生独立证明, 5 图14-1- 问题1:图3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________,正方形ABCD的面积可表示为________. 问题2:图3中正方形ABCD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因此正方形ABCD的面积还可以表示为________. 问题3:观察两种表示方法,它们表示的是同一个图形,所以结果应________. 问题4:现在,你能验证勾股定理吗? 问题5:利用图4如何验证勾股定理? 【探究2】拓宽视野,深入了解勾股定理的证法 用图4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据记载最早是三国时期数学家赵爽在为《周髀算经》作注时给出的.事实上,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十分丰富,几千年来,人们已经发现了400多种,其中有一类方法尤为独特,单靠移动几个图形就能直观地证出了勾股定理,被誉为“无字的证明”,我们来欣赏几种!(课件出示) 图14-1- 问题:你能利用美国总统伽菲德所拼的图形验证勾股定理吗? 【探究3】探究只有直角三角形才满足a2+b2=c2. 我们已经验证了直角三角形满足的关系,那么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也满足这个关系吗?观察图6,判断图中三角形的三边长是否满足a2+b2=c2. 图14-1- 问题1:利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目的是学以致用,以实践操作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2.介绍中外古代人们对勾股定理证明的研究,特别是勾股定理的无字证明,从另一个角度让学生感受勾股定理的证明思路,体会拼图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验证总统证法的正确性,希望学生能关注知识、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 3.学生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可以得出:如果一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它的三边a,b,c不满足a2+b2=c2这个结论,学生可以加深对勾股定理的认识,也为下一节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打下基础. 5 问题2:比较正方形的面积,锐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的关系是什么?钝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的关系是什么? 【应用举例】 图14-1- 例1 【教材例2】如图14-1-,Rt⊿ABC的斜边AC比直角边AB长2 cm,另一直角边BC长为6 cm,求AC的长. 变式:如图14-1-,在Rt⊿ABC中,∠C-90°,AD、BE是中线,AD=,BE=,求AB的长. 例2 【教材p111例3】 图14-1- 如图14-1-,为了求出位于湖两岸的点A、B之间的距离,一名观测者在点C设桩,使△ABC恰好为直角三角形.通过测量,得到AC的长为16米,BC的长为12米.问从点A穿过湖到点B有多远? 图14-1- 图14-1- 变式:我方侦察员小王在距离东西向公路400 m处侦察,发现一辆敌方汽车在公路上疾驶,他赶紧拿出红外测距仪,测得汽车与他相距400 m,10 s后,汽车与他相距 1.让学生体能灵活运用勾股定理结合方程,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目的是学以致用. 2.应用勾股定理 解决实际问题时,会将实物图抽象为直角三角形,找到已知边长,和未知的边长. 3.为了巩固所学的勾股定理知识,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的问题;强化应用的意识,在应用中体会勾股定理的价值. 5 500 m,你能帮小王计算敌方汽车的速度吗?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拓展提升】 图14-1- 例3 如图14-1-,已知△ABC是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Rt△ABC的斜边AC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ACD,再以Rt△ACD的斜边AD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ADE,…,依此类推,则第2015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__(____)2015__. 在例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当堂训练】 1.放学以后,小红和小颖从学校分手,分别沿着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若小红和小颖行走的速度都是40米/分,小红用15分钟到家,小颖用20分钟到家,小红和小颖家的距离为( ) A.600米; B.800米; C.1000米; D.不能确定 2.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3 cm,底边长为10 cm,则面积为( ). A.30 cm2 B.130 cm2 C.120 cm2 D.60 cm2 3.下列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求此正方形的面积 图14-1- 图14-1- 4.如图14-1-,受台风麦莎影响,一棵高18 m的大树断裂,树的顶部落在离树根底部6米处,这棵树折断后有多高. 总结、扩展 学生活动: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知识?方法?思想? 教学说明:学生先独立完成小结,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将本节的知识系统化. 作业: 1.课本P6中的随堂练习 2.课本P6中的习题1.2中的T1、T3 这一环节设计了4道题,设计时注意了题目的梯度,由浅入深,第1,2题,学生容易解决,第3,4道题虽然计算难度不大,但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一定难度.在例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知识网络】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5 §14.1.1 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2) 一、验证勾股定理→拼图→面积法(等积法) 二、例 三、练习 定理变形:1.(a+b)2=ab×4+c2 2.c2=ab×4+(b-a)2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巧妙引用“总统证法”引出如何验证勾股定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求知欲,以景激情,以情促思,引领学生不断探索,不断深入. ②[讲授效果反思] 勾股定理的验证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拼图活动,先让学生从形上感知,再层层设问,从面积(数)入手,师生共同探究得到方法1,最后由学生独立探究得到方法2,这样学生较容易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③[师生互动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 当堂训练1,4 错题题号 补充练习二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 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