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历史下册 15 国计民生的改善同步测试 岳麓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八年级历史下册 15 国计民生的改善同步测试 岳麓版

‎《国计民生的改善》同步练习 ◆ 基础题 一、选择题 ‎1.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有学者认为,中国服饰逐渐丧失民族特点并趋于洋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是在清末民初。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  ) 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B.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 C.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晚清人士恽毓鼎的日记写道:“此辫与我相守五十年,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唯上流社会人俱已濯濯,余既不能杜门自守,不免驰骤于酹酢场中,日受刺激,只可降心从众矣。”由此可见他剪辫是出于(  ) A.被迫顺应时局       B.反清革命的需要 C.彻底与旧风俗决裂      D.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4.自来水在近代上海引进时,出现“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的现象,其反映出( ) A.中外矛盾尖锐对立      B.城市设施普遍完善 C.生活用水受到污染      D.工业文明受到抵制 5.“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7‎ ‎ A.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 B.工厂招工歧视女工 C.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彻底废除 D.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 能力题 一、选择题 ‎1.曾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段材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 A.商品经济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自然经济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2.一署名“兰陵忧患生”的人在《京华百二竹枝词》中描述当时北京西餐馆的盛况道:“菜罗中外酒随心,洋式高楼近百寻。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里醉琼林。”诗中所述情景最可能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后     D.新中国成立后 3.1928年的《长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 B.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 C.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 D.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特点 4.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  ) A.西餐的烹饪方式与中餐类似 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C.西餐的食品种类与中餐有明显区别 C.西餐未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影响 二、材料题 ‎1.材料分析题:‎ 7‎ 材料一 60年代,城镇居民定量每人21斤,有人饿出了浮肿病。今天的人感到奇怪:“我们今天每月吃了21斤呀,为什么你们会饿出浮肿病呢?”因为今天中国人的物质水平发生了变化,“吃饭”这个词汇,包含着越来越多的“吃菜”的意思,而60年代,每月仅有3两左右的油和肉。在当时,一些机关工作者,常成群接队到山区和郊外挖野生植物的块茎,把它们磨成粉末,来弥补粮食定量的不足。‎ 材料二 近几年,吃野菜成了一种时髦。过去许多不登大雅之堂的野菜,渐为人们青睐,上了菜桌。很多天然草地上的野菜,都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高维生素含量的野生植物,这些植物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常有药用功效,食疗兼宜,这几年不断被开发利用,而且具有很广阔的前景。‎ ‎(1)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吃野菜”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60年代,城镇居民定量每人21斤,有人饿出了浮肿病。”这是真的吗?为什么“我们今天每月还吃不了21斤,而当时还会饿出浮肿病来呢?”‎ ◆ 提升题 一、选择题 ‎1.下表出自《交通杂志》(1935年1月)。这一对比研究可以用来说明(   )‎ 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单位:分)‎ 运输方法 运费(吨/公里)‎ 运输方法 运费(吨/公里)‎ 肩挑 ‎34.0‎ 驴车 ‎18.0‎ 公路汽车 ‎30.0‎ 轻便铁路 ‎2.4‎ 独轮车 ‎19.2‎ 铁路 ‎2.0‎ A.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 B.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 C.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条件 D.近代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2‎ 7‎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刊人说:“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材料表明其创刊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播西方近代先进科学知识 B.进行文化渗透和精神征服 C.让中国人放弃对西方文化渗透的抵制 D.推动中国思想观念的变化 3.上海纺织女工杨秀燕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账”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 A.记录者是普通百姓 B.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 C.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D.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 二、材料题 ‎1.西汉经学家刘向曾说过:“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庶民地主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对静态的传统农业社会注入了活力,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传统的人伦道德,强有力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明代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体现着封建政治的腐朽性。文化消费的社会层次下移,市民阶层和村夫野老逐渐取代文人士大夫,成为文化消费群体的主体力量。  ‎ ‎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 材料二 民国元年,迁到北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正式的服饰法令,即《服制》。该法令对民国男女正式礼服的样式、颜色、用料作出了具体的规定。1912至1919年间,民国政府又颁发了十余项服制,发人深省的是,民初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虽然,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市的政界、知识界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则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机。民国元年北京《大自由报》刊登此类广告:易服者注意: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本主人有鉴于此故,由上海特聘高等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并各国维新便帽无不完备。敝局非图渔利实因鼓吹易服起见,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  ‎ ‎——《百年来中国服饰流变:民国易服,“拿来”洋装》‎ 7‎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的消费风俗呈现出哪些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俗移”揭示出怎样的“世异”?‎ ‎(2)民国政府为什么要在服饰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民国时期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     ‎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变迁的认识。‎ 答案和解析 ◆ 基础题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注意时间“民国建立前一两年”,A、C、D三项都是民国建立后。 2.【答案】C 【解析】A选项形容清末可以,形容民初不太适合,故排除A;而B项只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C选项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特点,清王朝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中国服饰变化提供了契机和内因。D选项与题干关联不大。 3.【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此辫与我相守五十年,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可排除选项B、C、D三项。根据材料中的“只可降心从众”,可知他出于无奈被迫剪辫,故选项A正确。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问题分析能力。关键信息:“在近代上海引进时”,说明新工业文明刚进来,就出现污染有毒质是不符合逻辑的;“反映出”考查的事件本质——中西文化冲突,说明了西方文明刚进来时受到旧势力的抵制。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据材料信息:要站立操作机器,许多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工厂因为女孩小脚辞退等可知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B、C两项在题干材料中无从反映;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错在“彻底”二字,过于绝对。‎ ◆ 能力题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和“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可知答案为C项。 2.【答案】C 【解析】‎ 7‎ 关键信息:“电灯”“最有可能”,电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A、B两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史实,D项新中国初期奉行一边倒政策,以上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故选C。 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描述的是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改变,首先,祠祭属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次从题干中可以看到“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表明农民祠祭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严谨,祠堂的作用也已经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改变(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A选项题干不能明确表现思想的解放。B项民主革命进程在1928年前后的社会实际中没有体现。D项题干中没有体现“新”。所以选C。 4.【答案】C 【解析】材料主要讲述了西餐的特点,反映出西餐与中餐的区别。 二、材料题 ‎1.【答案】(1)材料一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吃野菜,作为粮食不足的补充;材料二是为了丰富生活。‎ ‎(2)是真的。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主食的比例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而在60年代,只吃主食,根本就没有副食和果品,21斤粮食根本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所以人们饿出了浮肿病。‎ ◆ 提升题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表格反映出,轻便铁路与铁路的运费比其它运输方法的费用低好几倍,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是铁路得以发展的一个因素,A项正确。B项易错选,因表格所列举的运输方法种类而表面理解,注意表名: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同样不能作为C、D两项的依据。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它的出版意图是要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和所学史实外国书刊创办目的是为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和精神征服。故选B。 3.【答案】D 【解析】这本长达37年之久的百姓家庭“豆腐账”,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其实记录的是百姓衣食住行的进步和变迁。它反映了我国现代时期社会历史变迁。故D项正确。‎ 二、材料题 ‎1.【答案】(1)过度消费;追逐时髦;违礼逾制。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着封建社会传统习俗。(2)革除封建习俗,推行新式服饰;倡导西学,追求人人平等。民国政府的推动;先进人士、商人的示范;商家和媒体的宣传。 ‎ 7‎ ‎(3)习俗的变化实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习俗的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习俗会因时因势而变。‎ ‎【解析】(1)第一问,消费特点可以由材料中的“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庶民地主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明代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体现着封建政治的腐朽性”归纳出“违礼逾制”、“过度消费”等内容。“世异”即是指明代消费新特点出现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是其根本原因。  ‎ ‎(2)第二问,民国政府在服饰上做出具体要求是因为要求国民新思想的的一个外在的需要,是中国与世界接轨上的一种必然变化,中国的旧俗已经腐朽,不利于近代化的发展。变化的原因可以从材料中的“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市的政界、知识界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则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机”归纳总结出 来。‎ ‎(3)第三问,是这个开放性的试题,学生回答时只要围绕着“习俗的变化实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这一原则来分析回答即可得出答案:习俗的变化实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习俗的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习俗会因时因势而变。‎ 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