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章末检测卷 (新版)粤教沪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章末检测卷 (新版)粤教沪版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章末检测卷 ‎ ‎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 D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解析:健康成年人的体温大约在‎36.7 ℃‎;我国江南冬天有时也会下雪,显然‎23 ℃‎过高;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我们感到春季和秋季气温比较舒适,春秋两季的气温大约在‎20 ℃‎.‎ ‎2.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B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 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 C.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 解析: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放出热量,故A错;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吸收热量,故B正确;呼出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放出热量,故C错;干冰降雨属于干冰升华要吸收热量,故D错.‎ ‎3.“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B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解析:雾、露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霜、雪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选B.‎ ‎4.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6‎ A.冰是晶体 B.冰的熔点是‎0 ℃‎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解析:本题考查对熔化图像的分析.由(乙)图知,(1)从第5分钟到15分钟,冰的温度保持‎0 ℃‎不变,所以冰是晶体,且熔点为‎0 ℃‎,故A、B正确;‎ ‎(2)冰从第5 min开始熔化,到第15 min完全熔化完,熔化过程经历了10 min,故C错误;‎ ‎(3)冰在熔化过程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 ‎5.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C )‎ 解析: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雪人没熔化却变小了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现象;A项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是由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蒸发吸热);B项“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项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 ‎6.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变干,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A错误;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 6‎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正确;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色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 错误.‎ ‎7.当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发动机排出的湿热气流与高空冷空气相遇后,形成白色雾气,这就是飞机“拉烟”现象.此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C )‎ A.蒸发 B.熔化 C.液化 D.凝华 ‎8.下面的图中,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向上升的图示是( A )‎ 解析:水沸腾前,由于上层水温较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液化而变小; 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的水温相同,气泡上升,水压变小,气泡变大. 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8分)‎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1分)‎ ‎9.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花糖机的圆盘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旋转的圆盘将糖水甩出,就可看到一丝丝的糖绕在小棍上,这样,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在整个做棉花糖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熔化 和 凝固 . ‎ ‎10.有两种固体A和B,其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则A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A和B在熔化过程中主要区别是: A有一定的熔点,B没有一定的熔点  . ‎ 解析:A图有一段温度先升高,达到一定温度后,有一段温度保持不变,后来又升高,说明此图是晶体熔化的图像.B图温度不断升高,吸收热量,变软变稀变成液体.是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11.小影同学用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时,做了以下步骤:‎ A.用酒精棉球对体温计消毒 B.把体温计放入腋下 C.5 min后取出读数 D.把体温计从盒中取出 E.手拿体温计上端,用力甩几下 6‎ F.把体温计放回原处 你认为测量时的正确步骤顺序应该是 DAEBCF (填序号). ‎ ‎12.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试管放入沸水中,试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 吸收 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 碘的温度 . ‎ 解析:碘升华和熔化吸热,温度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27分)‎ ‎13.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 图像.‎ 物质 熔化时间/min 冰 ‎9‎ 萘 ‎4‎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BC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 吸 热(选填“吸”或“放”). ‎ ‎(2)图中,海波在D点是 液 态,在G点是 固 态(均选填“固”或“液”). ‎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 相同 的酒精灯加热(选填“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 不同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 6‎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规律.(1)海波是晶体,晶体的熔化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图可知,在BC段温度保持不变,故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熔化过程吸热.(2)由图可知,海波在CD段温度继续上升,说明海波完全熔化为液态,故海波在D点时应为液态,在DE段温度下降,EF段温度不变,说明EF段是凝固过程,放热但温度不变,当完全凝固成固态后,温度再继续下降,故G点为固态.‎ ‎(3)利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保证冰和萘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可知:冰和萘的质量相等,熔化时间不同(熔化时间不同也就说明了吸收热量是不同的),从而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14.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88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撤去酒精灯,水很快停止了沸腾,这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 吸热 . ‎ ‎(2)同学们交流时发现:各组测出水的沸点大部分不是‎100 ℃‎,原因可能是 水表面的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写出一点即可). ‎ 解析:(1)每一个大格代表‎10 ℃‎,每一个小格代表‎1 ℃‎,示数是‎88 ℃‎;撤去酒精灯停止沸腾,说明沸腾需要吸收热量;‎ ‎(2)各组测出水的沸点大部分不是‎100 ℃‎,原因是水表面的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四、简答题(15题10分,16题10分,共20分)‎ ‎15.炎热的夏天,小明在家长的陪同下去游泳池游泳,他刚从水中出来时,恰好一阵风吹过,感觉特别冷(如图所示).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当小明刚从水中出来时,皮肤表面有水分,当有风吹过时,加快了皮肤表面上的水分蒸发,蒸发吸热,使得皮肤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感觉特别冷.‎ 答案:小明刚从水中出来时,皮肤表面有水分,当有风吹过时,加快了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温度降低快些,所以感觉特别冷.‎ 6‎ ‎16.“炖”菜是鸡西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 答案:不会.因为液体沸腾需要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当煲中的水达到沸点后,盅内的汤水也达到沸点.汤水如果沸腾需继续吸热,但由于煲中的水和盅内的汤水温度相同,不再发生热传递.所以盅内的汤水不会沸腾.‎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