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3课《蜡烛》导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3课《蜡烛》导学案

三 蜡烛 ‎【教学目标】‎ ‎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 ‎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 ‎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 ‎【教学重点】 ‎ ‎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 ‎【教学难点】 ‎ ‎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 ‎【知识链接】‎ 1、 题目解读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 2、 作者简介:  ‎ 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 ‎3、背景介绍:‎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 ‎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 ‎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 ‎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 ‎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 ‎【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 ) 精疲力jié( ) fú 晓( ) 揣在怀里( ) 颤巍巍( )  鞠躬( )‎ ‎2、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 ‎ ①一枝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   着柔和的光芒。‎ ‎②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要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    。‎ ‎ A、闪耀 闪烁 B.闪耀 闪耀 C、闪烁 闪烁 D.闪烁 闪耀 ‎3、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      之苦的老妇人,       的动人事迹,赞美了       ,讴歌了         的深厚感情。‎ ‎4、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好在哪里。‎ ‎(1)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 ‎                                         ‎ ‎ (2)老妇人想了半天,……从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                                        ‎ ‎                                        ‎ ‎【合作探究】‎ ‎5、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找一找,分析一下为何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的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 明确:1.炮火(11)       老妇人的黑色围巾(5)      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      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 ‎6、课文的最后一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 ‎ ‎7、文中有没有对老妇人进行语言描写?(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那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进行人物刻画的呢?(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同学生们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并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觉得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 ‎8、文章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 ‎【精读精练】‎ 阅读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绕过那一段没有倒下的铁栏杆,回到地窖里去了。” 回答问题。‎ ‎9、为什么要对蜡烛的来历作补充说明?‎ ‎ ‎ ‎10、这里的“黑色围巾”有何特殊意味?‎ ‎ ‎ ‎11、这几段文字描写了老妇人的哪些细节?‎ ‎ ‎ ‎12、试揣摩文中描写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 ‎ ‎【主题阅读】‎ ‎(一)‎ 生存的地方 ‎ 有两个人在大海上漂泊,想找一块生存的地方。他们找到了一座无人的荒岛,岛上虫蛇遍地,处处潜伏着危机,条件十分恶劣。‎ ‎ 其中一个人说:“我就在这里了。这地方现在虽然差一点,但将来会是个好地方。”‎ 而另一个人不满意,于是他继续漂泊。他终于找到了一座鲜花烂漫的小岛,岛上已有人家,他们是18世纪海盗的后裔,几代人努力把小岛建成了一座花园。他便留在这里做小工,很快就富裕起来,过得很惬意。‎ ‎ 过了很多很多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财大气粗的他经过那座他曾经放弃的荒岛,他决定去拜访老友。岛上的一切使他怀疑走错了地方:高大的屋舍整齐的田畴,健壮的青年,活泼的孩子……‎ ‎ 老友过早衰老,但精神仍然很好。尤其说起变荒岛为乐园的经历时,更是神采奕奕。最后老友指着整个岛说:“这一切都是我双手干出来的,这是我的小岛。”那个曾错过这个地方的人,什么话也说不出。‎ ‎ 是的,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人再辛苦、再困顿,但他奋斗了,他是生活的主人;有些人再舒适、再富足,但他缺少艰难的创造和奋力的拼搏,他始终自豪不起来。‎ ‎ 13、第二段的“他们”指哪些人?“把小岛建成了一座花园”中“花园”是什么意思?‎ ‎ ‎ ‎14、第三段“岛上的一切使他怀疑走错了地方”句承上启下,照应了上文什么语句?引出下文什么内容?‎ ‎ ‎ ‎15、老友说“这是我的小岛”。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 ‎ ‎16、来访者过得很惬意,为什么听了老友的经历什么话也说不出?下文为什么又说他始终自豪不起来?‎ ‎ ‎ ‎17、结合文中两个人的生活道路简要谈谈你打算如何寻找自己人生的立足点,开创全新的人生。‎ ‎ ‎ ‎(二)‎ 生死攸关的烛光 ‎ ‎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⑵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方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⑶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松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⑷ 轻松没有持续多久,中尉又把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⑸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此时此刻,那烛光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⑹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⑺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8、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 ‎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______(A. 严谨  B. 严峻  C. 严密D. 严厉)的搜查。‎ ‎19、 第⑸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 ‎(1)______ 。(2)______ 。‎ ‎20、 (1)“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保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 ‎ ‎(2)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是为了表现那个中尉______的态度。‎ ‎21、 (1)“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分别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夫人此时既______又______的复杂心理。‎ ‎(2)其中的比喻句写出了德军的( )‎ A、态度之蛮横凶恶 B、态度十分友善 C、表情十分可笑滑稽 ‎ ‎ D、眼神十分专注执著 ‎22、概括母子三人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如:大儿子杰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 ‎① 伯诺德夫人 , 。    ② 小女儿杰奎琳 , 。‎ ‎23、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 的优秀品质。‎ ‎【能力提升】‎ ‎24、 揣摩例句的修辞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 例句: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 ‎ ‎25、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  ‎ ‎【教(学)后记】‎ 第三课 ‎1、砾 竭 拂 chuāi chàn jū 2、A 3、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冒着生命危险掩埋烈士;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4、(1)表现了战争间歇时短暂的寂静气氛,突出了战争的残酷。(2)“想”表现了老妇人内心的矛盾,“摸”“揣”“爬”突出了老妇人动作的迟缓,年龄的衰老。这几个动词的使用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妇人身上特殊的勇气,使人产生深深的敬仰之情。‎ ‎5、明确:1.炮火(11)       老妇人的黑色围巾(5)      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      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 ㈠.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 ‎⑾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 ‎▲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 ㈡.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 ‎▲ 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 ㈢.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 ‎②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 ‎③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 ‎④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 ‎▲  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 ㈣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 三次写“爬”   ‎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 ‎▲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 ‎ 三次写“跪”   ‎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 ‎▲  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 ‎6、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份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份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 ‎7、明确:老妇人饱受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仇恨侵略者,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无所畏惧,不怕艰难,安葬烈士,并把结婚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陪伴。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 ‎8、总结: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 ‎ 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9、表明蜡烛是老妇人的心爱之物,突出她对战士的爱。 10、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显得庄严肃穆。11、插蜡烛、点蜡烛、做屏障。12老妇人的心理:对战士的哀痛,对敌人的仇恨。13指18世纪海盗的后裔意思是像花园一样美好的地方14、照应了“无人的荒岛”,引出了“高大的房屋……活泼的孩子”15虽然这岛是无人荒岛,但我亲手把他建成乐园,我骄傲自豪啊16与老友亲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经历相比,他深感惭愧,因而说不出话来。他虽然富裕,却只是别人的雇佣,在小岛的主人老友面前,他当然自豪不起来17、略 18、 C。19、 (1)蜡烛的秘密被暴露,秘密情报站遭破坏。(2)她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20、 (1)你可以不用蜡烛。(2)粗暴(或:凶狠、凶恶)21、(1)夸张和比喻。紧张(或:担忧,惧怕)憎恨(或:仇恨)(2)A。22、 ① 取出油灯,吹熄烛蜡;② 推说睡觉,拿走蜡烛。23、 机智  勇敢(或:英勇,勇于牺牲)镇定(或:沉着)。24、句子运用博喻手法,由本体+两个喻体组成。25、(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