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度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人教版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19-2020 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 卷 一、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3 分,计 30 分) 1.(3分)下列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2.(3分)以下列各数为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 A.15、12、9 B. 、2、 C.8、15、17 D. 、2、 3.(3分)下列计算或化简正确的是( ) A.2 +4 =6 B. =4 C. =﹣3 D. =3 4.(3分)已知正比例函数 y=kx的函数值 y随 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 y=x﹣k的图 象是( ) A. B. C. D. 5.(3分)某同学对数据 26,36,36,46,5■,52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 位数字被墨水涂污看不到了,则计算结果与被涂污数字无关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方差 D.众数 6.(3分)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四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3 ﹣2 = B. •( ÷ )= C.( ﹣ )÷ =2 D. ﹣3 = 8.(3 分)如图,在矩形 ABCD中对角线 AC与 BD相交于点 O,CE⊥BD,垂足为点 E, CE=5,且 EO=2DE,则 AD的长为( ) A.5 B.6 C.10 D.6 9.(3 分)如图,已知函数 y1=3x+b和 y2=ax﹣3的图象交于点 P(﹣2,﹣5),则不等式 3x+b>ax﹣3的解集为( ) A.x>﹣2 B.x<﹣2 C.x>﹣5 D.x<﹣5 10.(3分)如图,在矩形 ABCD中,AB=2,BC=1,动点 P从点 B出发,沿路线 B→C→ D作匀速运动,那么△ABP的面积 y与点 P运动的路程 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 8 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4 分) 11.(3分)函数 y=2 + 中,自变量 x的取值范围是 . 12.(3分)如图,∠AOB=90°,OA=9m,OB=3m,一机器人在点 B处看见一个小球从 点 A出发沿着 AO方向匀速滚向点 O,机器人立即从点 B出发,沿直线匀速前进拦截小 球,恰好在点 C处截住了小球,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则机器 人行走的路程 BC为 . 13.(3分)如图所示,将两张等宽的长方形条交叉叠放,重叠部分是一个四边形 ABCD, 若 AD=4cm,∠ABC=30°,则四边形 ABCD的面积是 cm2. 14.(3分)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的对角线 AC与 BD相较于点 O,AM⊥BC,垂足为 M, AB=2 ,BD=6,AC=2,则 AM的长为 . 15.(3分)若数据 1,4,a,9,6,5的平均数为 5,则中位数是 ;众数是 . 16.(3分)李老师开车从甲地到相距 240千米的乙地,如果油箱剩余油量 y(升)与行驶里 程 x(千米)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到达乙地时油箱剩余油量是 升. 17.(3分)若点 P(﹣1,y1)和点 Q(﹣2,y2)是一次函数 y= x+b的图象上的两点, 则 y1,y2的大小关系是 . 18.(3分)矩形 ABCD中,AB=6,BC=8,点 E是 BC边上一点,连接 DE,把△DCE沿 DE折叠,使点 C落在点 C′处,当△BEC′为直角三角形时,BE的长为 . 三、解答题(共 2 题,19 题每小题 10 分,20 小题 8 分,满分 18 分) 19.(10分)(1)( + )﹣( ﹣ ); (2)( )2﹣( ). 20.(8分)已知:在△ABC中,AD是 BC边上的中线,点 E是 AD的中点;过点 A作 AF ∥BC,交 BE的延长线于 F,连接 CF. (1)求证:四边形 ADCF是平行四边形; (2)填空: ①当 AB=AC时,四边形 ADCF是 形; ②当∠BAC=90°时,四边形 ADCF是 形. 四、解答题(共 3 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 21.(8分)有一块空白地,如图,∠ADC=90°,CD=6m,AD=8m,AB=26m,BC=24m, 试求这块空白地的面积. 22.(8分)如图,一次函数 y=ax+b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 y=kx的图象交于点 M. (1)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写出使正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 x的取值范围; (3)求△MOP的面积. 23.(8 分)某校八年级学生某科目期末评价成绩是由完成作业、单元检测、期末考试三项 成绩构成的,如果期末评价成绩 80分以上(含 80分),则评为“优秀”.下面表中是小 张和小王两位同学的成绩记录: 完成作业 单元测试 期末考试 小张 70 90 80 小王 60 75 (1)若按三项成绩的平均分记为期末评价成绩,请计算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 (2)若按完成作业、单元检测、期末考试三项成绩按 1:2:7的权重来确定期末评价成 绩. ①请计算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为多少分? ②小王在期末(期末成绩为整数)应该最少考多少分才能达到优秀? 五、解答题(共 2 题,每题 12 分,共 24 分) 24.(12分)如图,△ABC中,点 O是 AC上一动点,过点 O作直线 MN∥BC,若 MN交 ∠BCA的平分线于点 E,交∠DCA的平分线于点 F,连接 AE、AF. (1)说明:OE=OF; (2)当点 O运动到 AC中点处时,求证:四边形 AECF是矩形; (3)在(2)的条件下,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 AECF为正方形,并加以证 明. 25.(12 分)甲乙两人同时登西山,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 y(米)与登山时间 x(分)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甲登山的速度是每分钟 米,乙在 A地提速时距地面的高度 b为 米. (2)若乙提速后,乙的速度是甲登山速度的 3倍,请分别求出甲、乙二人登山全过程中, 登山时距地面的高度 y(米)与登山时间 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登山多长时间时,乙追上了甲此时乙距 A地的高度为多少米? 2019-2020 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 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3 分,计 30 分) 1.(3分)下列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分析】直接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分别判断得出即可. 【解答】解:A、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此选项正确; B、 =2 ,故此选项错误; C、 = ,故此选项错误; D、 = ,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 2.(3分)以下列各数为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 A.15、12、9 B. 、2、 C.8、15、17 D. 、2、 【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 【解答】解:A、92+122=15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 )2+22=( )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82+152=17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 )2+22≠( )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 的三边长 a,b,c满足 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3.(3分)下列计算或化简正确的是( ) A.2 +4 =6 B. =4 C. =﹣3 D. =3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对 A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 B、C进行判断; 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对 D进行判断. 【解答】解:A、2 与 4 不能合并,所以 A选项错误; B、原式=2 ,所以 B选项错误; C、原式=|﹣3|=3,所以 C选项错误; D、原式= =3,所以 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 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4.(3分)已知正比例函数 y=kx的函数值 y随 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 y=x﹣k的图 象是( ) A. B. C. D. 【分析】由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可求得 k的取值范围,再结合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进行判断 即可. 【解答】解: ∵正比例函数 y=kx的函数值 y随 x的增大而增大, ∴k>0, ∴﹣k<0, ∴在一次函数 y=x﹣k中,y随 x的增大而增大,且与 y轴的交点在 x轴的下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利用函数的性质先求得 k的取值 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5.(3分)某同学对数据 26,36,36,46,5■,52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 位数字被墨水涂污看不到了,则计算结果与被涂污数字无关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方差 D.众数 【分析】利用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和标准差的定义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都与第 5个数有关,而这组数据的中位 数为 36与 46的平均数,与第 5个数无关.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它也描述了数据对平均数的离散程度.也考查了中位数、平 均数和众数的概念. 6.(3分)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四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可得答案. 【解答】解:A、对角线互相平分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故 A错误; B、两条对角线相等且平分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故 B错误; C、四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故 C正确; D、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可能是等腰梯形,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熟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 性质是解题关键. 7.(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3 ﹣2 = B. •( ÷ )= C.( ﹣ )÷ =2 D. ﹣3 =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逐一计算可得. 【解答】解:A、3 与﹣2 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此选项错误; B、 •( ÷ )= • = = ,此选项正确; C、( ﹣ )÷ =(5 ﹣ )÷ =5﹣ ,此选项错误; D、 ﹣3 = ﹣2 =﹣ ,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混合运算顺序 和运算法则. 8.(3 分)如图,在矩形 ABCD中对角线 AC与 BD相交于点 O,CE⊥BD,垂足为点 E, CE=5,且 EO=2DE,则 AD的长为( ) A.5 B.6 C.10 D.6 【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得到∠ADC=90°,BD=AC,OD= BD,OC= AC,求得 OC =OD,设 DE=x,OE=2x,得到 OD=OC=3x,AC=6x,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四边形 ABCD是矩形, ∴∠ADC=90°,BD=AC,OD= BD,OC= AC, ∴OC=OD, ∵EO=2DE, ∴设 DE=x,OE=2x, ∴OD=OC=3x,AC=6x, ∵CE⊥BD, ∴∠DEC=∠OEC=90°, 在 Rt△OCE中, ∵OE2+CE2=OC2, ∴(2x)2+52=(3x)2, ∵x>0, ∴DE= ,AC=6 , ∴CD= = = , ∴AD= = =5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9.(3 分)如图,已知函数 y1=3x+b和 y2=ax﹣3的图象交于点 P(﹣2,﹣5),则不等式 3x+b>ax﹣3的解集为( ) A.x>﹣2 B.x<﹣2 C.x>﹣5 D.x<﹣5 【分析】函数 y=3x+b和 y=ax﹣3的图象交于点 P(﹣2,﹣5),求不等式 3x+b>ax﹣3 的解集,就是看函数在什么范围内 y=3x+b的图象对应的点在函数 y=ax﹣3的图象上面. 【解答】解:从图象得到,当 x>﹣2时,y=3x+b的图象对应的点在函数 y=ax﹣3的图 象上面, ∴不等式 3x+b>ax﹣3的解集为:x>﹣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关系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解决此类 问题关键是仔细观察图形,注意几个关键点(交点、原点等),做到数形结合. 10.(3分)如图,在矩形 ABCD中,AB=2,BC=1,动点 P从点 B出发,沿路线 B→C→ D作匀速运动,那么△ABP的面积 y与点 P运动的路程 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分析】首先判断出从点 B到点 C,△ABP的面积 y与点 P运动的路程 x之间的函数关 系是:y=x(0≤x≤1);然后判断出从点 C到点 D,△ABP的底 AB的 dx一定,高都等 于 BC的长度,所以△ABP的面积一定,y与点 P运动的路程 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1 (1≤x≤3),进而判断出△ABP的面积 y与点 P运动的路程 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哪 一个即可. 【解答】解:从点 B到点 C,△ABP的面积 y与点 P运动的路程 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 =x(0≤x≤1); 因为从点 C到点 D,△ABP的面积一定:2×1÷2=1, 所以 y与点 P运动的路程 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1(1≤x≤3), 所以△ABP的面积 y与点 P运动的路程 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解答此题 的关键是分别判断出从点 B到点 C以及从点 C到点 D,△ABP的面积 y与点 P运动的路 程 x之间的函数关系. 二、填空题(共 8 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4 分) 11.(3分)函数 y=2 + 中,自变量 x的取值范围是 x≥1且 x≠3 . 【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 0,分母不等于 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由题意得 x﹣1≥0且 x﹣3≠0, 解得 x≥1且 x≠3. 故答案为:x≥1且 x≠3.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 0;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12.(3分)如图,∠AOB=90°,OA=9m,OB=3m,一机器人在点 B处看见一个小球从 点 A出发沿着 AO方向匀速滚向点 O,机器人立即从点 B出发,沿直线匀速前进拦截小 球,恰好在点 C处截住了小球,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则机器 人行走的路程 BC为 5m . 【分析】根据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得到 BC=AC,设 BC=AC=xm,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x的值即可. 【解答】解:∵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 ∴BC=AC, 设 BC=AC=xm, 则 OC=(9﹣x)m, 在 Rt△BOC中, ∵OB2+OC2=BC2, ∴32+(9﹣x)2=x2, 解得 x=5. ∴机器人行走的路程 BC为 5m, 故答案为 5m.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知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 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 画出准确的示意图.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 13.(3分)如图所示,将两张等宽的长方形条交叉叠放,重叠部分是一个四边形 ABCD, 若 AD=4cm,∠ABC=30°,则四边形 ABCD的面积是 8 cm2. 【分析】证出该四边形是一个菱形,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AD∥BC,AB∥CD, ∴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分别作 CD,BC边上的高为 AE,AF,如图所示: ∵两纸条相同, ∴纸条宽度 AE=AF.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AE×CD=BC×AF, ∴CD=BC. ∴平行四边形 ABCD为菱形, ∴AB=AD=4cm, ∵∠ABC=30°, ∴AE= AB=2cm, ∴S 菱形 ABCD=BC•AE=4×2=8, 故答案为 8. 【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四边 形是菱形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14.(3分)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的对角线 AC与 BD相较于点 O,AM⊥BC,垂足为 M, AB=2 ,BD=6,AC=2,则 AM的长为 . 【分析】先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BAO是直角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 可求出 AM的长度.. 【解答】解:∵AC=2,BD=6,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 AC=1,BO= BD=3, ∵AB=2 , ∴AB2+AO2=BO2, ∴∠BAC=90°, ∵在 Rt△BAC中,BC= ,S△BAC= ×AB×AC= ×BC×AM, ∴ ×2 ×2= ×2 ×AM, ∴AM= ,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得出△BAC是直角三角 形是解此题的关键. 15.(3分)若数据 1,4,a,9,6,5的平均数为 5,则中位数是 5 ;众数是 5 .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求出 a的值,再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 案. 【解答】解:∵数据 1,4,a,9,6,5的平均数为 5, ∴(1+4+a+9+6+5)÷6=5, 解得:a=5, 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为:1,4,5,5,6,9, 则中位数是 =5; ∵5出现了 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众数是 5; 故答案为:5,5.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 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16.(3分)李老师开车从甲地到相距 240千米的乙地,如果油箱剩余油量 y(升)与行驶里 程 x(千米)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到达乙地时油箱剩余油量是 20 升. 【分析】根据题意得出汽车耗油量,进而得出到达乙地时邮箱剩余油量. 【解答】解:由图象可得出:行驶 160km,耗油(35﹣25)=10(升), ∴行驶 240km,耗油 ×10=15(升), ∴到达乙地时邮箱剩余油量是 35﹣15=20(升). 故答案为:2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函数应用,根据已知图象获取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 17.(3分)若点 P(﹣1,y1)和点 Q(﹣2,y2)是一次函数 y= x+b的图象上的两点, 则 y1,y2的大小关系是 y1<y2 . 【分析】k=﹣ <0,故函数 y的值随 x的增大而减小,即可求解. 【解答】解:k=﹣ <0, 故函数 y的值随 x的增大而减小, ∵﹣1>﹣2, 故答案为:y1<y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一次函数图 象上增减性与 k值的关系,进而求解. 18.(3分)矩形 ABCD中,AB=6,BC=8,点 E是 BC边上一点,连接 DE,把△DCE沿 DE折叠,使点 C落在点 C′处,当△BEC′为直角三角形时,BE的长为 2或 5 . 【分析】如图 1,当∠BC′E=90°时,如图 1,当∠BEC′=90°时,如图 2,根据矩 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如图 1,当∠BC′E=90°时,如图 1, 矩形 ABCD中,AB=6,AD=BC=8, ∴BD=10, ∵把△DCE沿 DE折叠,使点 C落在点 C′处, ∴∠DC′E=∠C=90°, ∵∠BC′E=90°, ∴B,C′,D三点共线, ∴DC′=DC=6, ∴BC′=4,BE=8﹣C′E, ∵BC′2+EC′2=BE2, ∴42+C′E2=(8﹣C′E)2, 解得 C′E=3, ∴BE=8﹣3=5; 如图 2,当∠BEC′=90°时, 矩形 ABCD中,AB=6,AD=BC=8, ∴BD=10, ∵把△DCE沿 DE折叠,使点 C落在点 C′处, ∴∠DC′E=∠C=90°, ∵∠BEC′=90°, ∴∠CEC′=90°, ∴四边形 ECDC′是正方形, ∴C′E=CE=CD=6, ∴BE=2. 综上所述,当△BEC′为直角三角形时,BE的长为 2或 5, 故答案为:2或 5.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 分类讨论各种可能的情况是全面准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 2 题,19 题每小题 10 分,20 小题 8 分,满分 18 分) 19.(10分)(1)( + )﹣( ﹣ ); (2)( )2﹣( ). 【分析】(1)先化简,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解答本题; (2)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1)( + )﹣( ﹣ ) =2 + ﹣ + =3 + ; (2)( )2﹣( ) =5+2 +2﹣ ﹣ =7+2 ﹣ ﹣ .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计 算方法. 20.(8分)已知:在△ABC中,AD是 BC边上的中线,点 E是 AD的中点;过点 A作 AF ∥BC,交 BE的延长线于 F,连接 CF. (1)求证:四边形 ADCF是平行四边形; (2)填空: ①当 AB=AC时,四边形 ADCF是 矩 形; ②当∠BAC=90°时,四边形 ADCF是 菱 形. 【分析】(1)首先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AEF≌△DEB(AAS),进而得出 AF =BD,再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答案; (2)①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②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证明:∵AF∥BC,∴∠AFE=∠EBD. 在△AEF和△DEB中 ∵ , ∴△AEF≌△DEB(AAS). ∴AF=BD. ∴AF=DC. 又∵AF∥BC, ∴四边形 ADCF为平行四边形; (2)①当 AB=AC时,四边形 ADCF是矩形; ②当∠BAC=90°时,四边形 ADCF是菱形. 故答案为矩形,菱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AEF ≌△DEB是解题关键. 四、解答题(共 3 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 21.(8分)有一块空白地,如图,∠ADC=90°,CD=6m,AD=8m,AB=26m,BC=24m, 试求这块空白地的面积. 【分析】连接 AC,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 AC的长,再证明△ACB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四 边形 ABCD的面积=△ABC面积﹣△ACD面积即可计算. 【解答】解:连接 AC, 在 Rt△ACD中, ∵CD=6米,AD=8米,BC=24米,AB=26米, ∴AC2=AD2+CD2=82+62=100, ∴AC=10米,(取正值). 在△ABC中,∵AC2+BC2=102+242=676,AB2=262=676. ∴AC2+BC2=AB2, ∴△ACB为直角三角形,∠ACB=90°. ∴S 空白= AC×BC﹣ AD×CD= ×10×24﹣ ×8×6=96(米 2). 答:这块空白地的面积是 96米 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运用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勾 股定理求出 AC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CB为直角三角形. 22.(8分)如图,一次函数 y=ax+b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 y=kx的图象交于点 M. (1)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写出使正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 x的取值范围; (3)求△MOP的面积. 【分析】(1)将(2,2)代入 y=kx解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将(2,2)(1,0)代入 一次函数解析式解答即可; (2)根据图象得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 (3)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1)将(2,2)代入 y=kx,解得:k=1, 所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x, 将(2,2)(1,0)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可得: , 解得: . 故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 (2)因为正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可得:x<2; (3)△MOP的面积为: =1. 【点评】此题考查两条直线平行问题,关键是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出解析式. 23.(8 分)某校八年级学生某科目期末评价成绩是由完成作业、单元检测、期末考试三项 成绩构成的,如果期末评价成绩 80分以上(含 80分),则评为“优秀”.下面表中是小 张和小王两位同学的成绩记录: 完成作业 单元测试 期末考试 小张 70 90 80 小王 60 75 (1)若按三项成绩的平均分记为期末评价成绩,请计算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 (2)若按完成作业、单元检测、期末考试三项成绩按 1:2:7的权重来确定期末评价成 绩. ①请计算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为多少分? ②小王在期末(期末成绩为整数)应该最少考多少分才能达到优秀? 【分析】(1)直接利用算术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2)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可得. 【解答】解:(1)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为 =80(分); (2)①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为 =80(分); ②设小王期末考试成绩为 x分, 根据题意,得: ≥80, 解得 x≥84.2, ∴小王在期末(期末成绩为整数)应该最少考 85分才能达到优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 五、解答题(共 2 题,每题 12 分,共 24 分) 24.(12分)如图,△ABC中,点 O是 AC上一动点,过点 O作直线 MN∥BC,若 MN交 ∠BCA的平分线于点 E,交∠DCA的平分线于点 F,连接 AE、AF. (1)说明:OE=OF; (2)当点 O运动到 AC中点处时,求证:四边形 AECF是矩形; (3)在(2)的条件下,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 AECF为正方形,并加以证 明. 【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推出∠ECB=∠CEO,∠GCF=∠CFO, ∠ECB=∠ECO,∠GCF=∠OCF,通过等量代换即可推出∠CEO=∠ECO,∠CFO= ∠OCF,便可确定 OC=OE,OC=OF,可得 OE=OF; (2)当 O点运动到 AC的中点时,四边形 AECF为矩形,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 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矩形),结合(1)所推出的结论,即可推出 OA=OC=OE= OF,求出 AC=EF后,即可确定四边形 AECF为矩形; (3)当△ABC是直角三角形时,四边形 AECF是正方形,根据(2)所推出的结论,由 AC⊥BC,MN∥BC,确定 AC⊥EF,即可推出结论. 【解答】(1)证明:∵MN∥BC, ∴∠OFC=∠FCD, 又∵CF平分∠ACD, ∴∠OCF=∠FCD, ∴∠OFC=∠OCF, ∴OF=OC, 同理:OE=OC, ∴OE=OF. (2)证明:当点 O运动到 AC中点处时,OA=OC, 由第(1)知,OE=OF, ∴四边形 AECF是平行四边形. ∵OC=OF, ∴OA=OC=OF=OE, ∴AC=EF, ∴四边形 AECF是矩形. (3)解:当点 O运动到 AC中点处时,且△ABC满足∠ACB是直角的直角三角形时, 四边形 AECF为正方形. 理由如下: ∵由第(2)问知,当点 O运动到 AC中点处时,四边形 AECF是矩形. ∵MN∥BC, ∴当∠ACB=90°时,AC⊥EF,四边形 AECF是菱形. ∴此时四边形 AECF是正方形. ∴△ABC满足∠ACB是直角的直角三角形时,四边形 AECF为正方形. 【点评】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矩形性质和判 定,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证明 OE=OF. 25.(12 分)甲乙两人同时登西山,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 y(米)与登山时间 x(分)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甲登山的速度是每分钟 10 米,乙在 A地提速时距地面的高度 b为 30 米. (2)若乙提速后,乙的速度是甲登山速度的 3倍,请分别求出甲、乙二人登山全过程中, 登山时距地面的高度 y(米)与登山时间 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登山多长时间时,乙追上了甲此时乙距 A地的高度为多少米? 【分析】(1)甲的速度=(300﹣100)÷20=10,根据图象知道乙一分钟的时间,走了 15米,然后即可求出 A地提速时距地面的高度; (2)乙提速后,乙的速度是甲登山速度的 3倍,所以乙的速度是 30米/分.那么求出点 B的坐标,加上点 A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乙的函数解析式,把 C、D坐 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可求出甲的函数解析式; (3)乙追上了甲即此时的 y的值相等,然后求出时间再计算距 A地的高度. 【解答】解:(1)甲的速度为:(300﹣100)÷20=10米/分, 根据图中信息知道乙一分钟的时间,走了 15米, 那么 2分钟时,将走 30米; (2)由图知:x= +2=11, ∵C(0,100),D(20,300) ∴线段 CD的解析式:y 甲=10x+100(0≤x≤20); ∵A(2,30),B(11,300), ∴折线 OAB的解析式为:y 乙= ; (3)由 , 解得 , ∴登山 6.5分钟时乙追上甲. 此时乙距 A地高度为 165﹣30=135(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关系式,并会用一次函数研究实际问题, 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