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生物圈中有四大植物类群。在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是( ) A.苔藓植物 B.种子植物 C.藻类植物 D.蕨类植物 2. 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 A.环节动物 B.哺乳动物 C.鱼类 D.节肢动物 3. 下列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线形动物 B.环节动物 C.爬行动物 D.软体动物 4. 自然界有细菌、病毒和许多真菌,不属于它们的特点是( ) A.个体比较微小 B.结构比较复杂 C.分布十分广泛 D.数量相对较多 5. 下列关于分类单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生物种类的越少 B.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C.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D.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科、目、种、属 6.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在野生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体现了野生生物的( ) A.潜在价值 B.间接价值 C.直接价值 D.商品价值 7. 以下哪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A.森林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 D.生物入侵 8.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进行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形成了( ) A.原始大气 B.有机小分子 C.有机大分子 D.原始生命 9. 科学家们发现化石出现在地层中是有规律的:越早形成的地层中的生物化石( ) A.结构越简单,越低等 B.结构越复杂,越高等 C.结构越简单,越高等 D.结构越复杂,越低等 10. 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关键词能正确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一组是( ) ①自然发生 ②物种不变 ③过度繁殖 ④环境污染 ⑤生存斗争 ⑥遗传、变异 ⑦适者生存。 A.①②③⑦ B.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 D.③⑤⑥⑦ 11. 据科学检测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说明( ) A.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B.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古猿 C.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12. 袋鼠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小动物,其前肢较短而后肢较长的身体结构适于哪种运动方式( ) A.爬行 B.跳跃 C.行走 D.奔跑 13. 鸟类飞行、萤火虫发光、电鳗放电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 A.太阳 B.吸入空气中的能量 C.细胞的呼吸作用 D.周围环境的能量 14.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有( ) ①皮肤②骨③骨骼肌④骨连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 从获得途径上看,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大象骑车 B.蜘蛛结网 C.蚂蚁觅食 D.黄蜂筑巢 1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草地 B.一群羊 C.一片森林 D.一条河流 17. 人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 18. 在一个由草、羊、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人类将狼全部杀死,那么羊的数量将会怎样变化( ) A.不变 B.增加 C.先增加后减少 D.减少 19.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中的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B.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他们的生活环境组成 C.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种类的多少有关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0.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动物的行为有:①觅食行为、②防御行为、③生殖行为、④迁徙行为、⑤社会行为。请根据题目在下面横线上填序号。 (1)熊捕鱼属于________行为,枯叶蝶模仿枯叶属于________行为,雌雄蛙抱对属于________行为,大雁南飞属于________行为。 (2)在白蚁群体中有雄蚁、蚁后、工蚁和兵蚁之分。它们进行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称为________行为 如图为某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________(填图中其中一种生物)。 (2)兔将草吃掉后,________(填“能”或“不能”)获得草全部的能量,这是因为草中的能量部分用于兔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部分用于________作用消耗;此外,动物的粪便、遗体等也含有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可被________者继续利用。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向流动、逐级递减。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答案】 B 【考点】 植物的分类 【解析】 绿色植物根据其生殖的不同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称为绿色开花植物。 【解答】 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子植物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脱离母体后,只有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够萌发和生长,孢子是单细胞的,生命力较弱,环境恶劣时就会死亡;而种子植物则能够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的强得多,遇到恶劣环境它可以停止发育,待到环境适宜时再萌发。适于在复杂的陆地环境中生活。 2. 【答案】 D 【考点】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 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据此解答。 【解答】 解: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3. 【答案】 C 【考点】 动物的分类 【解析】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解答】 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的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4. 【答案】 B 【考点】 细菌和真菌的分类 【解析】 细菌、真菌和病毒属于微生物,结构简单,数量多 分布广泛。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与人类的关系是有利也有害,根据微生物的概念就可以判断。 【解答】 A、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个体比较微小,细菌和大多数真菌属于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才观察其形态结,病毒的个体更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观察其形态结构特点,A不符合题意; B、细菌和真菌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组成,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结构都比较简单,B符合题意; C、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分布十分广泛,C不符合题意; D、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数量相对较多,D不符合题意。 5. 【答案】 B 【考点】 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可以从生物的分类单位大小方面来解答。 【解答】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特征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可见B符合题意。 6. 【答案】 C 【考点】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如动植物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奶、蛋及许多药物等。 (2)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潜在价值: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是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解答】 在野生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一事实表明生物多样性的药用价值,即具有直接价值。 7. 【答案】 C 【考点】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 【解析】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和保护措施方面来切入。 【解答】 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乱砍乱伐森林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环境污染会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生物不能再适应环境而死亡;生物入侵,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而生物进化是必然趋势,生物越进化,越适应环境,越利于生存。可见C符合题意。 8. 【答案】 B 【考点】 生物学史 【解析】 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 【解答】 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 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9. 【答案】 A 【考点】 生物进化的证据 【解析】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但不是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深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解答】 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0. 【答案】 D 【考点】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解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 解: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即过度繁殖;繁殖过度引起生存斗争;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有的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思想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故选:D。 11. 【答案】 D 【考点】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解析】 亲缘关系越近,遗传物质的相似程度越高,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的起源、人类和黑猩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 A、人类和黑猩猩都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人类不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B、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只能表明人类和黑猩猩的较近的亲缘关系,不能表明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C、黑猩猩与人类非同类生物,不能表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有共同的祖先。 12. 【答案】 B 【考点】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运动方式,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个显著特征。陆生动物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据此答题。 【解答】 动物通过运动,能比较迅速的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袋鼠生活在澳大利亚广阔的草原,袋鼠的前肢短小,后肢发达,强键而有力,适于跳跃,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可以说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在跳跃过程中用尾巴进行平衡。 13. 【答案】 C 【考点】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 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解析】 动物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动物的运动需要能量,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解答】 A、鸟类、萤火虫、鳗鱼等动物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将光能转变能能量利于。A错误。 B、动物不能将吸入空气中的能量之间利于。B错误。 C、鸟类飞行、萤火虫发光、电鳗放电所需要的能量来源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维持各项生命活动。C正确。 D、动物不能利用周围环境的能量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D错误。 14. 【答案】 C 【考点】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 哺乳类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肌肉)组成的。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 【解答】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 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骨起到杠杆的作用。 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牵引着骨围绕着关节做运动。因此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所以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有骨骼肌、骨、骨连结。 15. 【答案】 A 【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解析】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 大象骑车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学习行为,而蜘蛛结网、蚂蚁觅食、黄蜂筑巢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16. 【答案】 B 【考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 【解析】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解答】 ACD、“一块草地”、“一片森林”、“一条河流”,都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ACD不符合题意 B、“一群牛”,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B符合题意 17. 【答案】 B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解析】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 (3)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 (4)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解答】 人属于动物的范畴,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需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所以人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18. 【答案】 C 【考点】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所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解答】 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羊→狼的食物链,全部捕杀狼群会使鹿的数量增加,从而使羊场上的植物(羊的食物)减少,以羊为食动物也会随着羊的增多而增多,后来羊的数量会随着植物(羊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 19. 【答案】 A 【考点】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析】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范围)。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解答即可。 【解答】 A、生物圈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共生、寄生等,A错误; B、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他们的生活环境组成,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正确;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C正确;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D正确。 20. 【答案】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 【解析】 生态平衡之所以能保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数量和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据此解答。 【解答】 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错误 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B错误; C、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C错误; D、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D正确。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答案】 ①,②,③,④ 社会 【考点】 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解析】 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解答】 熊捕鱼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觅食行为;防御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集体防御等,枯叶蝶栖息树上时酷似枯叶属于防御行为。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青蛙春季高昂鸣叫属于生殖行为。迁徙行为是鸟类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的,方向确定的,有规律的和长距离的迁居活动,迁徙是其生命本能的一部分,受到其内在生理因素的调节,大雁随季节变化而变更栖息地,属于迁徙行为。 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如蚂蚁,就有明确的分工。在白蚁群体中有雄蚁、蚁后、工蚁和兵蚁之分。它们进行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称为社会行为。 【答案】 草 不能,呼吸,分解 单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不停的循环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 【解答】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生产者草。 兔将草吃掉后,不能获得草全部的能量,这是因为草中的能量部分用于兔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部分用于呼吸消耗;此外,动物的粪便、遗体等也含有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可被分解者继续利用。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