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13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36页)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6.1 《 二次根式(1)》学案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课时: 1 学习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 学习目标: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 2、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三个问题: 问题1:已知反比例函数y=,那么它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 问题2:甲射击6次,各次击中的环数如下:8、7、9、9、7、8,那么甲这次射击的方差是S2,那么S=_________.(.) (二)学生学习课本知识 (三)、探索新知 1、知识: 如、、,都是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我们就把它称二次根式.因此,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 . 例如:形如 、 、 是二次根式。 形如 、 、 不是二次根式。 2、应用举例 例1.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x>0)、、、-、、(x≥0,y≥0). 解:二次根式有: ;不是二次根式的有: 。 例2.当x是多少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解:由 得: 。 136 当 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3)注意:1、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 2、利用“(a≥0)”解决具体问题 3、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二、学生小组交流解疑,教师点拨、拓展 例3.当x是多少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例4(1)已知y=++5,求的值.(答案:2) (2)若+=0,求a2004+b2004的值.(答案:) 三、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 四、课堂检测 (1)、简答题 1.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二次根式那些不是二次根式? - x (2)、填空题 1.形如________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 (3)、综合提高题 1.某工厂要制作一批体积为1m3的产品包装盒,其高为0.2m,按设计需要,底面应做成正方形,试问底面边长应是多少? 2.若+有意义,则=_______. 3.使式子有意义的未知数x有( )个. A.0 B.1 C.2 D.无数 4.已知a、b为实数,且+2=b+4,求a、b的值. 136 16.1 《 二次根式(2)》学案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2014.02.18 课时: 2 学习内容: 1.(a≥0)是一个非负数; 2.()2=a(a≥0). 学习目标: 1、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和()2=a(a≥0),并利用它进行计算和化简. 2、通过复习二次根式的概念,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出(a≥0)是一个非负数,用具体数据结合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导出()2=a(a≥0);最后运用结论严谨解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二次根式? 2.当a≥0时,叫什么?当a<0时,有意义吗? (二)学生学习课本知识 (三)、探究新知 1、(a≥0)是一个 数。(正数、负数、零) 因为 。 2、重点:(a≥0)是一个非负数. 3、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 ()2=_______;()2=_______;()2=______;()2=_______; 同理可得:()2=2, ()2=9, ()2=3, ()2=, ()2=0, 所以 ()2=a(a≥0) (4) 例1 计算 1、()2 = 2、(3)2 = 3、()2 = 4、()2= (5)注意:1、(a≥0)是一个非负数;()2=a(a≥0)及其运用. 2、用分类思想的方法导出(a≥0)是一个非负数;用探究的方法导出()2=a(a≥0). 二、学生小组交流解疑,教师点拨、拓展 例2 计算 1.()2(x≥0) 2.()2 3.()2 136 例3 在实数范围内分解下列因式: (1)x2-3 (2)x4-4 (3) 2x2-3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2= ()2= ()2= ()2 = (4)2 = (二) 课本P7、1 四、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二次根式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二)、填空题 1.(-)2=________. 2.已知有意义,那么是一个_______数. (三)、综合提高题 1.计算 (1)()2 (2)--()2 (3)(-3)2 (4) = = = = = = = = 2.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1)5= (2)3.4= (3) (4)x(x≥0)= 3.已知+=0,求xy的值. 4.在实数范围内分解下列因式: (1)x2-2 (2)x4-9 3x2-5 136 16.1 《 二次根式(3)》学案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2014.2.19 课时: 3 学习内容: =a(a≥0) 学习目标: 1、理解=a(a≥0)并利用它进行计算和化简. 2、通过具体数据的解答,探究=a(a≥0),并利用这个结论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 1.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a≥0)是一个非负数; 3.()2=a(a≥0). 那么,我们猜想当a≥0时,=a是否也成立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 学生学习课本知识 (三)、探究新知 1、填空: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___; =___; =__ ; =___;=_ _ ;=___. 2、 重点:=a(a≥0) 例1 化简 (1) (2) (3) (4) 解:(1)== (2)== (3)== (4)== 3、 注意:(1)=a(a≥0).(2)、只有a≥0时,=a才成立. 二、学生小组交流解疑,教师点拨、拓展 例2 填空:当a≥0时,=_____;当a<0时,=_______,并根据这一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则a可以是什么数? 因为=a,所以a≥0; (2)若=-a,则a可以是什么数? 因为=-a,所以a≤0; 136 (3)>a,则a可以是什么数? 因为当a≥0时=a,要使>a,即使a>a所以a不存在;当a<0时,=-a,要使>a,即使-a>a,a<0综上,a<0 例3当x>2,化简-. 三、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 四、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的值是( ). A.0 B. C.4 (二)、填空题 1.-=________. 2.若是一个正整数,则正整数m的最小值是_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先化简再求值:当a=9时,求a+的值,甲乙两人的解答如下: 甲的解答为:原式=a+=a+(1-a)=1; 乙的解答为:原式=a+=a+(a-1)=2a-1=17. 两种解答中,_______的解答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 2.若│1995-a│+=a,求a-19952的值. (提示:先由a-2000≥0,判断1995-a的值是正数还是负数,去掉绝对值) 3. 若-3≤x≤2时,试化简│x-2│++。 136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1)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2014.2.20 课时: 4 学习内容 ·=(a≥0,b≥0),反之=·(a≥0,b≥0)及其运用. 学习目标 理解·=(a≥0,b≥0),=·(a≥0,b≥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 1.填空:(1)×=____,=____; ×__ (2)×=____,=___; ×__ (3)×=___,=___. ×__(二)、探索新知 1、 学生交流活动总结规律. 2、一般地,对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为 ·=.(a≥0,b≥0 反过来: =·(a≥0,b≥0) 例1.计算 (1)× (2)× (3)3×2 (4)· == == == == 例2 化简 (1) (2) (3) (4) (5) == == == == == 二、巩固练习 (1)计算: ① × ②3×2 ③· == == == (2) 化简: ; ; ; ; == == == == == (3)教材练习 三、学生小组交流解疑,教师点拨、拓展 (一)例3.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予以改正: (1) 136 (2)×=4××=4×=4=8 (二)归纳小结 (1)·==(a≥0,b≥0),=·(a≥0,b≥0)及其运用. (2)要理解(a<0,b<0)=,如=或==×. 四、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边长分别为cm和cm,那么此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 ). A.3cm B.3cm C.9cm D.27cm 2.化简a的结果是( ). A. B. C.- D.- 3.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 A.x≥1 B.x≥-1 C.-1≤x≤1 D.x≥1或x≤-1 ( 二)、填空题 1.=_______. 2.自由落体的公式为S=gt2(g为重力加速度,它的值为10m/s2),若物体下落的高度为720m,则下落的时间是__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一个底面为30cm×30cm长方体玻璃容器中装满水,现将一部分水例入一个底面为正方形、高为10cm铁桶中,当铁桶装满水时,容器中的水面下降了20cm,铁桶的底面边长是多少厘米? 136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2)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2014.2.21 课时: 5 学习内容: =(a≥0,b>0),反过来=(a≥0b>0)及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学习目标: 理解=(a≥0,b>0)和=(a≥0,b>0)及利用它们进行运算. 教学过程 一、 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 1.写出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及逆向等式. 2.填空 (1)=____,=____; 规律: ______; (2)=____,=____; ______; (3)=____,=____; _______; (4)=____,=___. _______. (二)、探索新知 一般地,对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 =(a≥0,b>0)反过来,=(a≥0,b>0) 下面我们利用这个规定来计算和化简一些题目. 二、巩固练习 1、计算:(1) (2) (3) (4) == == == == 2、化简: (1) (2) (3) (4) == == == == 3、巩固练习 136 教材练习. 三、学生小组交流解疑,教师点拨、拓展 1、 例3.已知,且x为偶数,求(1+x)的值. 2、归纳小结 (1)本节课要掌握=(a≥0,b>0)和=(a≥0,b>0)及其运用. 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四、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计算的结果是( ).A. B. C. D. 2.阅读下列运算过程:, 数学上将这种把分母的根号去掉的过程称作“分母有理化”,请化简的结果是( ). A.2 B.6 C. D. (二)、填空题 1.分母有理化:(1) =______;(2) =_____;(3) =______. 2.已知x=3,y=4,z=5,那么的最后结果是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1)·(-)÷(m>0,n>0) 136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3)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2014.2.24 课时: 1 学习内容 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 学习目标 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运用它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 1.计算(1)==,(2)==,(3)== 2.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如果两个电视塔的高分别是h1km,h2km,那么它们的传播半径的比是_________. (二)、探索新知 观察上面计算题1的最后结果,可以发现这些式子中的二次根式有如下两个特点: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我们把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那么上题中的比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呢?如果不是,把它们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 例 1.化简:(1) ; (2) ; (3) == == == 例2.如图,在Rt△ABC中,∠C=90°,AC=2.5cm,BC=6cm,求AB的长. 二、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 三、学生小组交流解疑,教师点拨、拓展 1、观察下列各式,通过分母有理数,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1, ==-, 同理可得:=-,…… 从计算结果中找出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计算 136 (+++……)(+1)的值. == 2、归纳小结 (1).重点:最简二次根式的运用. (2).难点关键:会判断这个二次根式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 四、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将(y>0)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是( ). A.(y>0) B.(y>0) C.(y>0) D.以上都不对 2.把(a-1)中根号外的(a-1)移入根号内得( ). A. B. C.- D.- 3.化简的结果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化简=_________.(x≥0) 2.a化简二次根式号后的结果是__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若x、y为实数,且y=,求的值. 136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1)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2014.2.26 课时: 1 学习内容: 二次根式的加减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二次根式加减的方法. 2、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中,渗透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的方法的理解.再总结经验,用它来指导根式的计算和化简. 重难点关键 1.重点: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根式. 2.难点关键:会判定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 计算.(1)2x+3x; (2)2x2-3x2+5x2; (3)x+2x+3y; (4)3a2-2a2+a3 == == == == 以上题目,是我们所学的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合并就是字母不变,系数相加减.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计算下列各式. (1)2+3 (2)2-3+5 == == (3)+2+3 (4)3-2+ == == 由此可见,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相同也是可以合并的,如2与表面上看是不相同的,但它们可以合并吗?也可以. 3+=3+2=5 3+=3+3=6 所以,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例1.计算 (1)+ (2)+ ==== ==== 例2.计算 (1)3-9+3 ( 2)(+)+(-) ==== === 归纳: 第一步,将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项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第二步,将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二、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 三、学生小组交流解疑,教师点拨、拓展 136 1、 例3.已知4x2+y2-4x-6y+10=0,求(+y2)-(x2-5x)的值. 2、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1)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应化成最简二次根式;(2)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四、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以下二次根式:①;②;③;④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2.下列各式:①3+3=6;②=1;③+==2;④=2,其中错误的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二、填空题 1.在、、、、、3、-2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有________. 2.计算二次根式5-3-7+9的最后结果是_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已知≈2.236,求(-)-(+)的值.(结果精确到0.01) 2.先化简,再求值.(6x+)-(4x+),其中x=,y=27. 136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2)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2014.2.27 课时: 1 学习内容: 利用二次根式化简的数学思想解应用题. 学习目标: 1、 运用二次根式、化简解应用题. 2、 通过复习,将二次根式化成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后解应用题.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二次根式如何加减的问题,我们把它归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第二步,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二)、探索新知 例1.如图所示的Rt△ABC中,∠B=90°,点P从点B开始沿BA边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点A移动;同时,点Q也从点B开始沿BC边以2厘米/秒的速度向点C移动.问:几秒后△PBQ的面积为35平方厘米?PQ的距离是多少厘米?(结果用最简二次根式表示) 分析:设x秒后△PBQ的面积为35平方厘米,那么PB=x,BQ=2x,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就可以求出x的值. 解:设x 后△PBQ的面积为35平方厘米. 则有PB=x,BQ=2x 依题意,得: 求解得: x= 所以秒后△PBQ的面积为35平方厘米. PQ= 答:秒后△PBQ的面积为35平方厘米,PQ的距离为5厘米. 例2.要焊接如图所示的钢架,大约需要多少米钢材(精确到0.1m)? 分析:此框架是由AB、BC、BD、AC组成,所以要求钢架的钢材,只需知道这四段的长度. 解:由勾股定理,得AB= BC= 所需钢材长度为: AB+BC+AC+BD== 二、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 三、学生小组交流解疑,教师点拨、拓展 1、 例3.若最简根式与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求a、b的值.(同类二次根式就是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 分析:同类二次根式是指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根式; 解:首先把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136 = 由题意得方程组: 解方程组得: 2、本节课应掌握运用最简二次根式的合并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和5,那么斜边的长应为( ).(结果用最简二次根式) A.5 B. C.2 D.以上都不对 2.小明想自己钉一个长与宽分别为30cm和20cm的长方形的木框,为了增加其稳定性,他沿长方形的对角线又钉上了一根木条,木条的长应为( )米.(结果同最简二次根式表示) A.13 B. C.10 D.5 (二)、填空题 (结果用最简二次根式) 1.有一长方形鱼塘,已知鱼塘长是宽的2倍,面积是1600m2,鱼塘的宽是_______m. 2.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为,那么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若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求m、n的值. 2.同学们,我们观察下式:(-1)2=()2-2·1·+12=2-2+1=3-2 反之,3-2=2-2+1=(-1)2 ∴3-2=(-1)2 ∴=-1 求:(1); (2); (3)你会算吗? 136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3)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2014.2.28 课时: 1 学习内容: 含有二次根式的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相除;多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相除;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相除;乘法公式的应用. 学习目标: 1、含有二次根式的式子进行乘除运算和含有二次根式的多项式乘法公式的应用. 2、复习整式运算知识并将该知识运用于含有二次根式的式子的乘除、乘方等运算.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1)(2x+y)·zx== (2)(2x2y+3xy2)÷xy=== 2.计算 (1)(2x+3y)(2x-3y) (2)(2x+1)2+(2x-1)2 === === (二)、探索新知 如果把上面的x、y、z改写成二次根式呢?以上的运算规律是否仍成立呢?仍成立. 例1.计算: (1)(+)× (2)(4-3)÷2 === === 例2.计算 (1)(+6)(3-) (2)(+)(-) === === 二、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 三、学生小组交流解疑,教师点拨、拓展 1、例3.已知,X==2 化简+,并求值. 解:原式==+ ==+ ==(x+1)+x-2+x+2 ==4x+2 当X==2时 ∴原式=4X2+2=10 2、、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二次根式的乘、除、乘方等运算. 四、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3+2)×的值是( ). 136 A.-3 B.3- C.2- D.- 2.计算(+)(-)的值是( ).A.2 B.3 C.4 D.1 (二)、填空题 1.(-+)2的计算结果(用最简根式表示)是________. 2.(1-2)(1+2)-(2-1)2的计算结果(用最简二次根式表示)是_______. 3.若x=-1,则x2+2x+1=________. 4.已知a=3+2,b=3-2,则a2b-ab2=__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化简 2.当x=时,求+的值.(用最简二次根式表示) 课外知识 (1)、练习: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与 B.与 C.与 D.与 (2)、互为有理化因式:互为有理化因式是指两个二次根式的乘积是有理数,不含有二次根式:如2与就是互为有理化因式;+1与-1也是互为有理化因式. 练习:1、+的有理化因式是________; 2、x-的有理化因式是_________. 3、 2的有理化因式是_______. 136 二次根式复习课(1)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2014.3.3 课时: 1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化简含二次根式的式子; 2.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含二次根式的式子的混合运算. 难点:综合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化简和计算含二次根式的式子.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 1.二次根式有哪些基本性质?用式子表示出来,并说明各式成立的条件. (1) (2) (3) 2.二次根式的乘法及除法的法则是什么?用式子表示出来. 乘法法则: . 除法法则: 反过来: . 3.在二次根式的化简或计算中,还常用到以下两个二次根式的关系式: 4.在含有二次根式的式子的化简及求值等问题中,常运用三个可逆的式子: 二、复习练习课本知识 136 二次根式复习课(2)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2014.3.4 课时: 1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化简含二次根式的式子; 2.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含二次根式的式子的混合运算. 难点:综合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化简和计算含二次根式的式子. 学习过程 一、 例题点讲 例1 x取什么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 (1)题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x的取值必须使两个二次根式都有意义; (3)题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x的取值必须使两个二次根式都有意义; (4)题的分子是二次根式,分母是含x的单项式,因此x的取值必须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同时使分母的值不等于零. 解:(1)、 (2)、 (3)、 (4)、 解: 例3 分析:第一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分子与分母都可以分解因式.把它们分别分解因式后,再利用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把式子化简,化简中应注意利用题中的隐含条件3-a≥0和1-a>0. 解: 136 这些性质化简含二次根式的式子时,要注意上述条件,并要阐述清楚是怎样满足这些条件的. 例4 分析:如果把两个式子通分,或把每一个式子的分母有理化再进行计算,这两种方法的运算量都较大,根据式子的结构特点,分别把两个式子的分母看作一个整体,用换元法把式子变形,就可以使运算变为简捷. a+b=2(n+2),ab=(n+2)2-(n2-4)=4(n+2), 三、课堂练习 1.选择题: A.a≤2 B.a≥2 C.a≠2 D.a<2 A.x+2 B.-x-2 C.-x+2 D.x-2 A.2x B.2a C.-2x D.-2a 136 2.填空题: 4.计算: 四、小结 1.本节课复习的五个基本问题是“二次根式”这一章的主要基础知识,同学们要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 2.在一次根式的化简、计算及求值的过程中,应注意利用题中的使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或题中的隐含条件),即被开方数为非负数,以确定被开方数中的字母或式子的取值范围. 3.运用二次根式的四个基本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时,一定要注意论述每一个性质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条件. 136 4.通过例题的讨论,要学会综合、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意义、基本性质和法则以及有关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解答有关含二次根式的式子的化简、计算及求值等问题. 五、作业 1.x是什么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2.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136 勾股定理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课时: 1 【学习目标】 a) 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b) 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 c) 利用勾股定理,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长。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和体验勾股定理。 难点: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 【授课时数】 四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某种特性。是什么呢?我们来研究一下吧。 阅读教材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 1.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教材图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请用语言描述你发现的特点。 2.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满足这种特点?你能解决教材P65的探究吗?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2. 我们如何证明你得出的结论呢?你看懂我国古人赵爽的证法了吗?动手摆一摆,想一想,画一画,证一证吧。 二、合作探究 a) 教材习题第1题。 b) 求下图字母A,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 3.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若a=4,c=8,则b= . 三、 课堂展示 四、 感悟释疑 五、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还存在什么困惑?与同伴交流一下。 六.达标测试 1.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5cm,试求第三边的长度。 136 2.你能用下面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吗? 【课后反思】 136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课时: 1 第二课时 勾股定理的应用(1) 【学习目标】 1. 能熟练的叙述勾股定理的内容,能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授课时数】 第二课时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什么是勾股定理?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中的什么的关系? 2、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的未知边。 二.合作探究 1、在Rt△ABC中,∠C=90°。 (1) 已知a:b=1:2,c=5,求a. (2) 已知b=6,∠A=30°,求a,c. 2. 如下图,长方形ABCD中,长AB是4cm,宽BC是3cm,求AC的长。 3、先自主解决教材的探究1,然后合作交流。 三.课堂展示 四.感悟释疑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六.达标测试 136 1.教材练习第1题。 2.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铁桶的底面半径是12cm,高为10cm,若在其中隐藏一细铁棒,问铁棒的长度最长不能超过多长? 3. 有一根长70cm的木棒,要放在长、宽、高分别是50cm,40cm,30cm的木箱中,能否放进去? 【课后反思】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课时: 1 136 第三课时 勾股定理的应用(2) 【学习目标】 1. 能运用勾股定理的数学模型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 2. 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解决,感受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 【授课时数】 三课时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由于台风的影响,一棵树在地面上6米处折断,树顶落在离树干底部8米处,则这棵树在折断前(不包括树根)的高度是 。 2.小民为准备新年元旦晚会,布置拉花时搬来了一架高为2.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已知梯子上端离地面2.4米,则梯子离墙角的距离为 . 3.如下图,已知在△ABC中,∠ACB=90°,AB=5cm,BC=3cm,CD⊥BC于点D,求CD的长。 二、合作探究 先自主探究教材“探究2”,然后合作交流,并完成教材上的问题。 三、课堂展示 四、感悟释疑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六、达标测试 a) 教材练习第2题。 b) 如下图,图中三个正方形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S1、S2、S3,则S1、S2、S3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136 3、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水平距离时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 【课后反思】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课时: 1 第四课时 勾股定理的应用(3) 136 【学习目标】 1. 熟练地掌握勾股定理,并能灵活的运用勾股定理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 2. 能运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无理数的点,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勾股定理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 【授课时数】 第四课时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勾股定理的内容: 。 2.在Rt△ABC中,∠ACB=90°,已知a=2,b=3,则c= ,当c=13,a=5,则b= . 3.实数包括 和 。 4.数轴上的点和 一一对应。 5.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0,2,3,-2,-1. 二、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教材“探究3”,合作交流后完成教材上的问题。 三、课堂展示 四、感悟释疑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六、达标测试 1、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3 的点 2、 如图,一只壁虎在一座底面半径为1米,高为2米的油桶的下底边沿A处,发现油桶的另一侧的中点B处有一只萤火虫,便决定捕捉它,于是它小心翼翼的向萤火虫爬去,若壁虎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一顿美餐,问壁虎至少要爬行多少路程才能捕到萤火虫?(π取3.14,结果保留1位小数) 【课后反思】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课时: 1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36 第一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学习目标】 1. 了解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概念。 2. 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并能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 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重点难点】 重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授课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已知在Rt△ABC中,∠C=90°,a、b、c是△ABC的三边,则 (1)已知a=3, b=4, 求c; (2)已知a=2.5, b=6, 求c; (3)已知a=4, b=7.5, 求c. 2.思考:分别以上述a,b,c为边的三角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二、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 1、 命题1和命题2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它们的题设和结论有什么联系? 3、你能否举出类似的例子? 4、原命题成立,那么它的逆命题一定成立吗?那么怎样才成立呢?如何证明命题2成立?证证看。 三、课堂展示 四.感悟释疑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六、达标测试 1. 教材练习第1、2题。 2. 在△ABC中,AB=3,AC=4,BC=5,则∠ =90°。 3. 写出下列定理的逆命题,并判断它是否有逆定理。 (1)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相等。 (2)对顶角相等。 4、 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的三个正整数,我们称为勾股数,观察下列表格给出的三个数a,b,c,a 0时,直线经过 象限,随的增大而 当k〈0时,直线经过 象限,随的减小而 板块三、知识升华 既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那么最少几个点就可以画出这条直线?怎样画最简单? 试一试:用最简单的方法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1)、 y=-3x (2) y=x 解:(1)当x=_____时,y=_____, 解: 当x=_____时,y=_____, 取点_______和_________, (2)描点、连线得: 收获乐园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请在小组内交流。 随堂练习 1、 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路程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y是x的_______函数。 2、 圆的面积y(cm)与它的半径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y是x的_______函数。 3、 函数y=kx(k≠0)的图像过P(-3,7),则k=____,图像过_____象限。 4、 y=, y=, y=3x+9, y=2x中,正比例函数是____________. 5、 在函数y=2x的自变量中任意取两个点x,x,若x<x,则对应的函数值y与y的大小关系是y___y. 136 6、若y与x-1成正比例,x=8时,y=6。写出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分别求出x=4和x=-3时的值 7、若y=y+y,y与x成正比例,y与x-2成正比例,当x=1时,y=0,当x=-3时,y=4。求当x=3时的函数值。 讨论交流 问题:观察并比较: 1、两个函数图家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和变化规律 2、正比例函数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其变化规律是否与有关? 三、 巩固提升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2、(1)若是正比例函数,则= (2)若函数是关于的正比例函数,则= 3、已知函数是关于的正比例函数 (!)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画出它的图象 (3)若它的图象有两点,当时,试比较的大小 四.学习体会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课后反思 136 课题:19.2.2 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1)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课时: 1 学习目标Ø 知识目标: 1、理解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 2、会根据数量关系,求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会求一次函数的值。 能力目标:应用函数的思想观察现实世界中的函数关系 情感目标: 形成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习惯,探索创新,感受成功的乐趣。 学习重点: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 学习难点: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独立思考,复习反馈 (一)说一说: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判断方法 (二)填一填; 1.汽车以6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S(km)与汽车行驶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一颗树现在高60 cm,每个月长高2 cm,x月之后这棵树的高度为h cm,则h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开始行驶时,邮箱内有油5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则邮箱内剩余油量Q(升)与行驶时间t(时)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在Rt△ABC中,∠C=90°,设∠A= x°,∠B= y°,则y 关于x的解析式为_______. 二. 师生合作,共探新知 (一)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 1.比较下列各函数解析式,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特征:(1) 等号两边的代数式都是( ); (2) 自变量的次数是( )。 2.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练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系数和常数项的值各为多少? (1) (2) (3) (4) (5) (6)y=x 4.反思:(1)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与区别; (2)正比例函数与小学学的“两个量成正比”的联系与区别; (二)理解一次函数y=kx=b(k0)的特征 已知一次函数y=1.6x+5 填表: X -2 -1 0 1 2 3 4 …… Y …… 2.填空:观察上表发现:当自变量x的值每增加1时,函数值y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结论:一般地, 一次函数y=kx=b(k0)自变量的值每增加1时,函数值都_________,这说明一次函数的函数值是随着自变量_________。 (三)一次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 (1) 一般地, 一次函数y=kx=b(k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怎样的? (2) 学案开头4个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又是怎样的?请说出来. 三 生生合作,巩固新知: 例1:一辆公共汽车在加油前油箱里还剩8L汽油,已知加油枪的流量为12L/min,若加油时间为x (min), 请写出此时油箱中的油量y(L)与x (min)的函数关系式; 若加油5min,则油箱中有多少升汽油? 136 例2:为了圆满完成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传递,奥运火炬手们从珠穆朗玛峰的北坡营地出发向峰顶发起冲击。已知奥运火炬手们出发地的气温为1C,当他们向上冲击时,海拔每升高1km,气温则下降6C, 你能用解析式表示他们所在位置的温度y与向上登山的高度x之间的关系吗? 若火炬手们向上登高了0.2km,则他们所在位置的温度为多少?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36 课题:19.2.2 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2)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课时: 1 【三维目标】:本节课通过两个例题探索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发展抽象的数学思维.能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结合图象,理解直线y=kx+b(k、b是常数,k≠0)常数k和b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回顾交流,揭示课题 【复习提问】 一次函数的概念 二、范例点击,实践操作 你们知道一次函数是什么形状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做一做,看一看。 【例2】画出函数y=-6x,y=-6x+5,y=-6x-5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内). 【思考】请你比较上面三个函数的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填出你的观察结果: 这三个函数的图象形状都是 ,并且倾斜程度 ;函数y=-6x的图象经过(0,0);函数y=-6x+5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 ,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6x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的;函数y=-6x-5的图象与y轴交点是 ,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6x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的;比较三个函数解析式,试解释这是为什么? 【猜想】联系上面例2,考虑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它与直线y=kx有什么关系? 归纳平移法则: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 ,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平移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0时,向 平移;当b<0时,向 平移). 对于一次函数y=kx+b(其中k)b为常数,k≠0)的图象——直线,你认为有没有更为简便的方法 三、合作学习,操作观察 例2 :分别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在练习本中完成) (1) (2) (3) (4) 136 分析:由于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线,所以只要确定两个点就能画出它,一般选取直线与x轴,y轴的交点。 (1) (2) (3) (4) ※ 观察上面四个函数图像,(1)经过_________象限;y随x的增大而_______,函数的图像从左到右________;(2)经过_________象限;y随x的增大而_______,函数的图像从左到右________;(3)经过_________象限;y随x的增大而_______,函数的图像从左到右________;(4)经过_________象限;y随x的增大而_______,函数的图像从左到右________。 1、由此可以得到直线中,k ,b的取值决定直线的位置: (1)直线经过___________象限; (2)直线经过___________象限; (3)直线经过___________象限; (4)直线经过___________象限; 2、一次函数的性质: (1)当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_,这时函数的图像从左到右_______; (2)当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_,这时函数的图像从左到右_______;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一次函数y=kx+b图象的画法:在y轴上取(0,b)在x轴上取点(- ,0),过这两点的直线即所求图象. 2.一次函数y=kx+b的性质. 五、练习 1、一次函数的图像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 第三想象限 D、 第四象限 2、已知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也不经过原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是( ) A、 B、 C、 D、 4、对于一次函数,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一次函数的图像一定经过( ) 136 A、(3,5) B、(-2,3) C、(2,7) D、(4、10) 6、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的图像大致是( ) 7、一次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k_______, b_______,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 8、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___________象限, 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 (第6题) 9、已知点(-1,a)、(2,b)在直线 上,则a,b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10、直线与x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与y轴交点坐标_________;图像经过__________象限,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___,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 11、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0,1),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请你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 12、已知一次函数图像(1)不经过第二象限,(2)经过点(2,-5),请写出一个同时满足(1)和(2)这两个条件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 13.y=3x与y=3x-3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互相垂直 C.平行 D.无法确定 14.在函数y=kx+3中,当k取不同的非零实数时,就得到不同的直线,那么这些直线必定( ) A、交于同一个点 B、互相平行 C、有无数个不同的交点 D、交点的个数与k的具体取值有关 15.函数y=3x+b,当b取一系列不同的数值时,它们图象的共同点是( ) A、交于同一个点 B、互相平行 C有无数个不同的交点 D、交点个数的与b的具体取值有关 ●中考链接 136 1、 如图1,在矩形中,动点从点出发,沿→→→方向运动至点处停止.设点运动的路程为,的面积为,如果关于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当时,点应运动到( ) Q P R M N (图1) (图2) 4 9 y x O A.处 B.处 C.处 D.处 2.(安顺)如图,乌鸦口渴到处找水喝,它看到了一个装有水的瓶子,但水位较低,且瓶口又小, 乌鸦喝不着水,沉思一会后,聪明的乌鸦衔来一个个小石子放入瓶中,水位上升后,乌鸦喝到了水。 在这则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从乌鸦看到瓶的那刻起开始计时并设时间为,瓶中水位的高度为, 下列图象中最符合故事情景的是: 3. 136 如图,△ABC和的△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F=90°,AB=2.DE=4.点B与点D重合,点A,BD.,E在同一条直线上,将△ABC沿方向平移,至点A与点E重合时停止.设点B,D之间的距离为x,△ABC与△DEF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则准确反映y与x之间对应关系的图象是( ) 4. 如图,在矩形中,AB=2,,动点P从点B出发,沿路线作匀速运动,那么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 是( ) D C P B A O 3 1 1 3 S x A. O 1 1 3 S x O 3 S x 3 O 1 1 3 S x B. C. D. 2 课后反思 136 课题:19.2.2 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3)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课时: 1 一、【三维目标】:本节课主要探究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介绍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 二、学习过程: 例1: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3,5)与(2,3),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关键是求出k,b的值,从已知条件可以列出关于k,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出k,b。 解: ∵一次函数经过点(3,5)与(2,3) ∴ 解得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 像例1这样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 式子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练习: 1、已知一次函数,当x = 5时,y = 4, (1)求这个一次函数。 (2)求当时,函数y的值。 2、已知直线经过点(9,0)和点(24,20),求这条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www.xkb1.com 3、已知弹簧的长度 y(厘米)在一定的限度内是所挂重物质量 x(千克)的一次函数.现已测得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6厘米,挂4千克质量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7.2厘米.求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例2: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t(℃)随着所处的深度h(千米)的变化而变化,t与h之间在一定范围内近似地成一次函数关系 。 深度(千米) …… 2 4 6 …… 温度(℃) …… 90 160 300 …… 1、根据上表,求t(℃)与h(千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岩层温度达到1700℃时,岩层所处的深度为多少千米? 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根据已知的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具体步骤如下: 1.设出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形式,其中包括未知的系数(需要确定这些系数,因此叫做待定系数). 2.把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可能是以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形式给出)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有几个待定系数,就要有几个方程) 3.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的值,从而写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 四、练习 1.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1),且与直线y=2x-3平行,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 A.y=x+1 B.y=2x+3 C.y=2x-1 D.y=-2x-5 2.已知一次函数y=kx+b,当x=1时,y=2,且它的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3,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 A.0≤x≤3 B.-3≤x≤0 C.-3≤x≤3 D.不能确定 3、大拇指与小拇指尽量张开时,两指尖的距离称为指距。某研究表明,一般人的身高h时指距d的一次函数,下表中是测得的指距与身高的一组数据: 136 指距d(cm) 20 21 22 23 身高h(cm) 160 169 178 187 求出h与d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某人身高为196cm,则一般情况下他的指距应为多少? 4.若一次函数y=bx+2的图象经过点A(-1,1),则b=__________. ●中考链接 1、(陕西省)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2),则这个图像必经过点【 】 A.(1,2) B.(-1,-2) C.(2,-1) D.(1,-2) 2.(衢州)P1(x1,y1),P2(x2,y2)是正比例函数y= -x图象上的两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y1>y2 B.y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