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教案
诗词五首 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本课所选五首诗歌,有一首古体诗(《饮酒》其五),三首近体诗(两首律诗:《春望》五言,《雁门太守行》七言;一首绝句:《赤壁》),一首词(《渔家傲》),诗体形式多样,各具特点,应指导学生全面了解。时间上,晋、唐、宋,久远的历史,丰厚的社会生活,指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读诵诗歌,理解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进而了解当时时代状况。 学情分析: 进入八年级,学生已读背过不少的古诗,掌握了一些古诗体裁,历史朝代,诗人生平等常识,有了一定浅层次理解诗歌的能力,因而学习本课有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学习古诗的现状是:大多重背诵,轻理解,而且背诵的是字音,默写时很多错别字,连诗句字面意思都没有理解,更不要说整首诗的意思,诗人的思想感情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也许是小学阶段,中学初级阶段古诗教学只要求读读背背,不求甚解的指导思想,个人认为八年级上,古诗词教学要求要提高,要通过对诗歌的诵读,从而理解“知人论世”,即了解诗人,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 另外,本课所选《渔家傲》是词,在初中教材中首次出现。尽管学生都知道“词”这一概念,但他们并不知道“词” 的特点。词和诗有何区别,还有“古体诗”和“近体诗”,关于诗体常识,教师应指导学生梳理,系统了解,避免胡子眉毛含混不清。 教学目标: 1.梳理古体诗歌体裁分类,整体了解古诗体裁知识 2.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不同体裁诗歌不同韵律特点,背诵课文 3.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学会“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 4.品味诗歌语言,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用“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语言,初步学习诗歌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用“知人论世”方法解读古诗,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创意: 恰当分类,举一反三,比较阅读,彰显特点。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原来一堂课能学几首古诗?(学生说)我们这节课要学三首,怎么学呢? 请大家翻开书第24课《诗词五首》,说说该哪三首放在一起学,为什么? 学生说, 明确: 时间上都是唐诗,体裁上都是近体诗:律诗、绝句,同类的一起学,可触类旁通。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分类古诗,形成完整的古诗体裁知识体系,从形式上认识中国古诗丰富多样的特点;学会触类旁通学古诗。) 二、重点学习《春望》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请学生有感情朗读,粗通诗意。 (二)想象画面,深入理解 1.首联描写了那些景象?这些景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说 明确:国(破),山河(依旧),城,草木(深),京城在战后破败荒凉的景象。 2.重点赏析颔联 明确:可做两种解读 此句最能体现诗歌的抒情表意贵含蓄而忌直露的艺术特点。 (三)知人论世,准确理解 1.学生介绍安史之乱 2.学生或教师介绍杜甫当时经历 明确:我们要学会“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深入准确理解诗人借助诗句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旨在教授学生解读古诗的方法。建议教师结合人物生平、时代背景相关内容解读关键诗句及诗歌主旨,让学生具体学习此方法。) 板书设计 三、学习《雁门太守行》 我们用“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来学习《雁门太守行》 1.学生介绍一下诗人李贺: 明确:李贺(790-816),唐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称“诗鬼”,27岁病逝,诗常写战争,表达以死报国的决心和建功立业的壮志。 2.介绍当时的社会状况 明确:唐中期边塞常有战争,社会风气:从戎报国、建功立业。 3.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①学生说说诗歌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三个画面: 白天 敌军压城,官军严阵以待 黄昏 战斗惨烈 中夜 突袭敌营 ②战争的艰苦惨烈,悲壮。赞美戍边将士勇敢无畏,忠心报国的精神 4.品事诗句,重点赏斯 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结合本诗说明。 学生说 明确;本诗几乎句句都是鲜明的色彩,如金色、胭脂色、赤红色,不但鲜亮浓艳,而且黑色、黄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更好地传情达意。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学习运用“知人论世读古诗”方法,学以致用,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合点拨) 四、学习《赤壁》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刚学的“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自学绝句《赤壁》 教师准备以下问题助学,检测: 1.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学生讨论:诗人借此想表达他的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周瑜得到孙权的赏识重用,建功立业,青史留名,诗人却无人赏识,怀才不遇。 3.老师介绍诗人杜牧: 诗人是宰相之孙:自视甚高,喜好用兵,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十分自负,且怀抱报国建功之心,却始终郁郁不得志。 4.诗人为什么不直说?(用议论抒情直抒胸臆) 学生说(教师提示,将两种说法比较) 明确:直说就不叫诗或没诗味.诗贵含蓄忌直露,即诗用形象传情达意。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学习“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此诗很多学生小学时就会背,但并没有真正读懂,教学中侧重解读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三首唐诗学习了读懂古诗的方法:一是“知人论世“读古诗;二是透过形象领会诗的情意 六、课堂作业:当堂背涌这三首唐诗。 七、课外作业、预习本课另外两首。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深我们学习了三首唐请,从体裁上看它们分别是什么? 律诗(五言、七言),绝句。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饮酒》其五,大家先读一读、然后想想它与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律诗、绝句有何区别? 二、对比,了解古诗知识 请学生说: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四联)、《饮酒》(其五)十句。那么《饮酒》(其五)这样的诗叫什么名儿呢? 明确: 古诗分类: 古体诗:歌、行、吟 (也称古诗、古风)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 近体诗(今体诗):唐以来形成的受格律束缚的诗:律诗、 排律、绝句。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凡不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所以,《饮酒》(其五)叫古风成歌行 (教师可以准备一张PPT,简要讲明)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照应第一课时“分类古诗”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分类(体裁角度),帮学生形成完整的古诗体裁知识体系) 三、学习《饮酒》其五 (一)朗读诗歌,体会节奏 明确:本诗为古体诗,节奏、音韵比较自由。 (二)理解诗句,理解诗意。 1、请五个同学每人两句解读诗句字面意思(翻译) 明确: 住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请问你为什么能够这样呢? (是因为)心灵避离尘俗,自然觉的住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下采摘菊花, 无意中见到南山绝妙美景。傍晚山色秀丽,飞鸟们结伴还巢。这里面有人生的真谛,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道怎样表达。 2、深入品读、把握情感。 (抓关键语句用“知人论世”读古诗法) 设计如下问题: ①你怎么现解“悠然”?它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学生说: 明确:“悠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投身自然后心灵的自由、闲适、惬意,通过神态描写来写心情,化抽象为形象。 ②“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中“真意“指的什么?全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学生说说陶渊明及陶渊明生活时代社会状况,教师酌情环充。 陶渊明,东晋诗人,文学家。 二十九岁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四十一岁为生活所迫再出为彭泽县令, 八十多天便弃官,从此归隐田园,写诗作文。 陶渊明做官时期,东晋社会官场十分黑暗腐朽,他看透了,所以写《桃花源记》,加上陶渊明的性格不与世俗同流会污,不为五斗米折腰,所以代弃宦归隐,寄情山水田园,写诗作文,成为田园诗的“鼻祖”。 明确: 自然的美好、自由、宁静、快乐等。全诗表达了诗人憎恶官场腐败黑暗,寄情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解读《饮酒》其五。学生对陶渊明较熟悉,对时代背景可能很陌生,教师可准备充分些,用PPT形式提供给学生。) 四、学习《渔家傲》 (一)朗读深文,对比识词 同学们都知道《渔家傲》是“词”,它在我们的课本中第一次出现。请大家把它和前面我们学的四首诗此较一下,说说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自由说,教师注意引导从句数.每句的字数、排列等方面说,引导学生认识“诗”与“词”外在形式上的不同) 明确: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是从诗中独立出来一种体裁, 其本质就是诗) 词有词牌名。词牌规定了词的阙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即:词有定句,句有定字。词牌规定了词的格式,所以创作词称“填词” 古时候词是用来唱的 词分为小令、中调(50-90字)、长调 (90字以上) 词有豪放派、婉约派之分 (数师可准备一张PPT简要讲解) (设计意国教学建议:照应本课时“分类古诗”环节,用比较法学习“词”的知识,至此,完整、系统了解掌握了古诗的体裁分类知识,比较中也加深了对“词”的特点的认识) (二)初读诗词,整体感知 1.自己朗诵诗词! 提示学生从感性上体会词在节奏、音韵方面的特点。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词字面意思,不懂处课堂质疑。学生举手质疑,师生同解。 3.学生复述词的内容 学生说 明确: 我像是乘着船,在波涛翻滚的云海上,越过星河,如像梦中回到了天帝居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关切地问我,想回到哪里。 我回答说,路还很远可惜天快黑了,空有诗才。我要是能像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该多好啊。风、请不要停,快把我的船吹到三山吧!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旨在让学生读懂字面意思,为下面诗词主旨理解打基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复述。) (三)问题探究、读懂诗词 先让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准备如下问题: 1.如何理解天帝“殷勒问我归何处”? 2.如何理解“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3.词人想当神仙吗?如何理解“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归纳为一个问题:李清照写这首词想表达什么? 要突破这个难题。还是要用“知人论世”读古诗词的方法。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背《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让学生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明确: 李清照借项羽“不肯过江东”讽喻批评南宋皇帝弃地南逃,苟安江南的行径。 这首诗可帮助我们理解这首词。 要深入,准确理解这首词,还是要“知人论世”。要了解李清照生平,思想情感,了解当时社会背景。 请学生说说李清照生平,思想感情。 请学生说说当时的社会背景。 教师准备关材料, ①李清照生平,思想感情: 重点是后期,南渡,建炎三年夫赵明诚卒于建康,国破家亡,只身漂泊江南,孤寂穷苦。不甘忍受国破背井离乡现实,又悲叹年老弱女子只会写诗,空有报国之志、伤国之心,无力改变。73岁,卒于金华,留下“江山留与后人愁”的诗句。 ②南宋时代背景, 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南侵,“靖康之变”北宋崩溃,五月,赵构,建炎元年南宋,皇帝昏庸,奸佞当道,投降妥协,不思收复国土,苟安江南。 引导学生解读前面的问题1、2、3 明确:“三山”象征没有战乱,没有离散 孤寂、痛苦的幸福生活境界。 本词诗眼:学诗漫有惊人句。 ①感叹自己空有才华、空有报国之志、但自己是个弱女子,能有什么作为呢? ②回国难当头,战乱年代,诗词文章有什么用呢? 小结: 词人苦于现实。只好借梦境、神话、想象,会蓄地表达了对与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不顾民众苦痛、苟安江南的不满,对没有战乱、没有离散、痛苦的幸福生活的向往。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词是李清照词作中较独特,理解难度较大的一首。抓关关键句(如诗眼)结合”知人论世读古诗”法来突破难点,教师在“背景”的处理上要简而明) 细柳营 学案 [学习目标] 1、 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或显文言文的能力; 2、 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 基础知识 : 1、 常识: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生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它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赞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 题解: 本文是《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中的一节。绛侯周勃是汉开国功臣。诸吕危刘时,他与丞相陈平共谋诛诸吕,立孝文皇帝。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先为河内守,以贤封为侯。历仕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以善于将兵、直言持正著称。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本文即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 1、 字词积累: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棘( ) 彀 ( ) 弩( ) 辔( ) 胄( ) 嗟 ( ) 曩 ( ) 被( ) 诏( ) 车骑( ) 祝兹 ( ) 作揖 ( 一、 整体把握: 概述全文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 二、 课文翻译 1、阅读课文后,对照注解或其他工具书翻译全文【注:以同桌或前后桌为单位互译】,然后针对不解处质疑。 2 、师生串译,教师指导重点句子: 军霸上—— 军士吏被甲——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节——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当堂检测 三、 阅读: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将以下骑送迎 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 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5、根据要求,写出答案: (1)“天子先驱”被阻的心理活动: (2)“既出军门”“群臣”的心理活动: 6、文中将细枊军与霸上、棘门军加以对比,刻划了周亚夫善于治军的形象,请指出三处对比,并加以分析。 7、周亚夫与我们曾学过的哪篇文章的哪个人物相似? 细柳营 教案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浅显言谈话语文的能力。 1、 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 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显示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 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显示意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1、导入 请大家看: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2、请大家将书翻到171页,本文的作者是司马迁,谁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将有疑问的字词画在语文书上,我们共同解决。 祝兹zī侯棘jí 门彀goù 弓弩nǔ 按辔pèi 徐行 作揖yī 介胄zhòu 嗟jiē乎 曩năng者 4、下面,老师来给大家范读一下课文,请同学们注意断句,进一步了解课文。 5、好,让我们共同来齐读课文,《周亚夫军细柳》。 6、下面请同学们依照课文注释,合作完成课文翻译。如果遇到本组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当然这里的难题指的是字词翻译方面。就派一名代表将问题写在黑板上,我们共同来解决。老师将黑板分为三部分,将问题写在对应的位置上,重复的不要写了。 7、(将实、虚词重点介绍)。为:动词wéi介词wèi 军细柳:驻军 上自劳军:军队 至霸上及棘门军:军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 使臣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作为 天子为动:被 将以/下骑/送迎:将士们下马高接远送.以:连词,不译. 可得而犯耶?:岂能被侵犯呢? 8、译文:请3位同学讲课文简述出来.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 针对上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检查学生朗读理解的情况。 (二)分析人物形象 朗读课文后,学生畅谈对文中人物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适当补充关于人物史料的介绍。) 好,现在,我请同学将这个故事完整的讲给大家听,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故事更好听,人物更丰满。 最后皇上对周亚夫有一句评价,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做阐述。 “嗟呼,此真将军矣!”说说从哪里能够看出来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为什么称之为“真将军”?)―――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 (理解对比的写法) 本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他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的笔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的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具体表现:1、文中先写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直弛入,将以下骑送迎”)与后面写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对比。 2、文中结尾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灭亡内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称霸上和棘门军“若儿戏耳”,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 与此同时介绍正、侧面描写以及对比衬托的用法以及作用,总结周亚夫精神以及人格特点。---1、<陌上桑>写罗敷的美,不从本身去写,而是从旁观者的眼中体现,我们说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2、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历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总结:“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 (探究现实意义) 周亚夫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使他管理的军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因为权位比自己高的人的到来而改变军营规定。随时处于备战状态。现在,我们将思维的航班从2000年前回溯到现实生活中,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现在让你当咱们班的班长,请你借鉴周亚夫的做人原则以及管理方法,谈谈你会怎样承担起班长的职责?怎样团结所有的同学、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呢? 总结:所以说,语文的魅力就在于此:我们学习古诗文,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古人优秀的品质来指导人生,让语文的精华为你人生画卷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布置作业) 熟读并争取背诵全文。 结合本课的学习,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月 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周亚夫传(节选) 汉书 文帝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1)。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2),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3),以备胡。上自劳军(4),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出入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披)甲,锐兵刃,彀gōng弩 (5),持满(6)。天子先驱至(7),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8):“军中闻将军之令,不闻天子之诏。”有顷,上至,又不得人。于是上使使持节诏将军曰:“吾欲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请车骑曰(9):“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10)。”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11) 。至中营,将军亚夫揖(12),曰:“介胄之士不拜(13),请以军礼也。”天子为动,改容式(轼)车(14)。使人称谢(15):“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乡(向)者霸上、棘门如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余,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16)。 (1)宗正:官名。掌管皇族事务的长官。霸上: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2)棘(jí)门:地名。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3)细柳:地名。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渭河北岸。(4)劳军:慰问军队。(5)彀(gòu):gōng弩(版 权 所有 e wen ya n . c om 易 文言网)上弦。(6)持满:张足了弓。(7)先驱:先导队。(8)军门都尉:守卫宫门的武官。(9)请车骑:对皇帝的卫队提出要求。(10)驱驰:驱马疾驰。(11)按辔(pèi)徐行:拉着缰绳慢行。(12)揖(yī):拱手行礼。(13)介胄(zhòu)之上:穿甲戴盔的军士。拜:跪下行礼。(14)改容:表情变得严肃。轼车:俯身凭轼,表示敬意。(15)称谢:宣示之意。(16)中尉:官名。掌管京师治安的武官。 文帝且崩时,戒太子曰(1):“即有缓急(2),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亚夫为车骑将军。 (1)戒:告诫。太子:指刘启,后为帝(景帝)。(2)缓急:偏义复词。急难。指危急之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