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教案13-5 逆命题与逆定理 第2课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教案13-5 逆命题与逆定理 第2课时

1 13.5 逆命题与逆定理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能灵 活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 定定理解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上的升华,使学生加深对命题证明的认识,使学生发现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能灵活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解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题. 课前准备 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如图,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点C在直线l上,CA与CB有什么关系?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在学生交流发言基础上,教师板书: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即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 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巩固练习 材料P96第1、2题. 教师提问:你能写出这个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吗?它是不是真命题? 学生完成并回答. 下面我们一起来证明它,见教材P95. 教师提问这个命题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 分线上.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2 1.已知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C、D是MN上任意两点,则∠CAD和∠CBD之间的关系是( ) A.∠CAD<∠CBD B.∠CAD=∠CBD C.∠CAD>∠CBD D.无法判断 2.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DE垂直平分AC,分别交AB、AC于D、E,∠A=50°,是∠DCB的度 数是 . 【答案】 1.B 2.15° 四、典例精析,拓展新知 如图所示,在Rt△ABC中,∠ACB=90°,D是AB上一点,BD=BC,过D作AB的垂线交AC于点E,CD交BE 于点F. 求证:BE垂直平分CD. 【答案】 ∵BD=BC, ∴点B在CD的垂直平分线上,∠BCD=∠BDF. 又∵∠ACB=90°=∠BDE, ∴∠ACB-∠BCD=∠BDE-∠BDC, 即∠ECD=∠EDC,∴ED=EC, ∴E在CD的垂直平分线上. 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得:BE垂直平分CD. 【教学说明】 任意三角形的三边垂直平分线都相交于一点,在后面将学习这一点是三角形的外心,锐角三 角形的各 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各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斜边的中点,钝角三 角形各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外;要证明某直线是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证明这条 直线有两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五、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BC与△ABD的周长分别为18 cm和12 cm,求线段AE 的长. 【答案】 ∵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D=DC,AE=EC. 3 △ABC的周长为AB+AC+BC=18(cm),① △ABD的周长为AB+AD+BD=12(cm),② ①-②,得AC=6 cm,∴AE=AC=3 cm. 六、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何收获?有何困惑?与同伴交流,在学生交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总结. 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定定理,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 点. 2.教师扩展:利用两个定理证明线段相等,线段垂直时不用再证明全等,可简化解题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观察、发现、论证得出线段的垂直平 分线的性质定理,接着写出性质定理的逆命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证明这个定理,并在习题中运 用这两个定理,得出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同一点的重要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让学生搞清两个定理的条件与结论,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会解 决问题成功的乐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