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2020-2021 学年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一、作者作品 1.《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出自中国著名儒家典籍《孟子》,文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 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人和”是战争胜利的 重要因素,由此推出“得道得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2、孟子(公元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成为仅次于 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之道”。《孟子》是中国儒家 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门人记录 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 之一。四书指:《大 学》《中庸》《论语》《孟子》。 二、课文内容概括。 文章开篇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第一层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中间两个"不如"相连, 表示了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这样提出论点,更显得观点鲜明。 第二层,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 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 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 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 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第三层,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 与"人和"的轻重。"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 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 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 人和"的道理。 第四层,作者用"故曰"二字,将上文提出的观点承接下来,展开论说。先用三个形式相 同的否定定句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的条件,从反面进一 步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作者正面意思就包含在下面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论断里。 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仁政"。这个论断指出了"人和"的实质。接着又进一步推论,指出" 寡助之至"会众叛亲离,而"多助之至"则天下归顺。一反一正,对比鲜明。最后以"故君子有 不战,战必胜矣"作结,将"人和"的重要意义论说得十分透彻,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气势通畅。 三、字音字形 郭(guō) 兵革(gé)亩 米粟(sù) 域(yù) 畔(pàn) 四.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 1.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3.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5.郭:外城。 6.环(huán):包围。 7.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非:不是。 8.池:护城河。 9.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10.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 11.米粟(sù):粮食。 12.委:抛弃。 13.去:离开。 14.故: 所以。 15.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16.以: 凭借。 17.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 18.固:使......巩固。 19.国:国防。 20.山溪:山河。 21.险:险要的地理环境。 22.威:威服,威慑。 23.以:凭借,依靠之意。 24.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铠甲",比喻"武力、军事"。 25.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26.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27.寡:少。 28.之至:到达极点。 29.畔:通"叛",背叛。 30.顺: 归顺,服从。 31.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32.有:要么,或者。 33.胜:取得胜利。 (二)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三)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形 容 词 用 作 动 词 , 威 慑) (四)古今异义 1、城 古义:城墙 今义:城市 2、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池 3、委 古义:放弃 今义:委屈、不甘心 4、国 古义:国防 今义:国家 5、亲戚 古义: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 6、去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 7、域 古义:界限,限制 今义:地域 8、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9、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10、然而 古义:这样却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五)一词多义。 (1)利 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锐利 (2)之 三里之城:的,助词 多助之至:到 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指这座城 (3)时 天时不如地利 : 气候,时令 长风破浪会有时: 时机,机会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代,朝 四时之景不同 : 季度,季节 (4)和 地利不如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春和景明: 和煦 (5)去 委而去之: 离开,逃离,逃亡 公然抱茅入竹去: 前往,到别处 (6)胜 环而攻之而不胜: 取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 美好,美妙 日出江花胜红火: 胜过,超过 (7)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顽固 固以怪之矣: 原来,本来 (8)亡 亡羊补牢: 丢失 国恒亡: 灭亡 (9)城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内城 城非不高也: 城墙 (10)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 连词,表转折 委而去之: 连词,表顺承 环而攻之而不胜: 连词,表修饰 五、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六、译文及重点语句。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 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 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 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 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 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 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 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 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 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重点语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 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 武器装备的强大。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或: 施行仁政的国君,有很多人帮助他;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很少有人帮助他。)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 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七、理解默写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 如人和。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 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哪句话:失道者寡助。 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 八、内容理解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 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 开篇即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 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因此认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不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3 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 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 “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 “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 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 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 1 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 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 4 段进一步阐 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 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3)文章上部分运用举例说明,下部分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更加突出其论点。 4、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 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 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九、文章主旨 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 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由此推出“得道得多 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十、写作手法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 为了迎合诸候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 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