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4赤壁教案2
教 案 (总第 课时) 课题 《赤壁》 课型 新授课 日期 2011年 月 日上下 午第 节 教具 多媒体 教 学 目 标 1.了解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重 点 难 点 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1.导入新课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有经邦济世之才,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处在晚唐那样一个无可作为的环境中,使他常常有一种抑郁的情怀;他有绝世才华,而且性格豪俊,这使他的抑郁情怀不至于走向消沉凄恻。这些,都影响他的诗风。他的诗,往往立意高远,感慨深沉而又俊爽清丽。咏史诗成就最为突出,深刻的哲理思索与形象的高度概括融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杜牧的咏史名作——《赤壁》。 2.学生朗读诗歌,教师提醒学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 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4.教师设计一些思考题,指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多媒体显示) (1)请用自己的话概述诗意。 (2)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片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1)这首诗以地名为题,实为怀古咏史之作。诗人借一把沉沙的折戟发表对赤壁之战的看法:当时周瑜如不得东风之助,战争的胜败,吴国政权的存亡都会成为未知数。诗人讥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胜得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了独特而戏谑的议论。 学生交流课下查找的有关作者的有关资料 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 3 (2)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这两句的主要作用并不在此,它本身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殆尽,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片铁戟,诗人无法平静,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这两句为下文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3)史学家们在论赤壁之战这场关系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大事件时,基本的政治倾向常常是同情吴蜀,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从不被人怀疑的地方提出疑问,发表议论,反映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识。首先,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其次,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 5.学生齐读诗歌,再次体味诗人的胸襟和气度。 6.总结、作业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学生练读, 用自己的话概述诗意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齐读诗歌,再次体味诗人的胸襟和气度 板书设计: 前两句——————兴感之由 《赤壁》 非凡的史识 (永史诗) 后两句——————借题发挥 豪爽的胸襟 3 教后心得: 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