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统筹方法》 (18)_苏教版(2016)
小张的爸爸晚上要带小张去看演唱会,但演 唱会晚上6点开始,小张一家必须提早出门,否则 就不能带上小张一起去看演唱会了。小张每天放 学后5点到家,到家后他要做这样几件事情: (1)做作业(30分钟) (2)把米饭煮上(40分钟) (3)收晾晒的衣服(8分钟) (4)洗碗(4分钟) (5)整理书桌(2分钟) 小张最快能在几点做完这些事情?请你给小 张出个主意。 “时间就是金钱”,无论是企业生产还是 我们学习,都要抓紧时间,把工作完成得又快 又好。我们能不能通过小张的例子归纳出一种 面对各种情况都适用的节约时间的方法呢?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学家华罗庚的《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 华罗庚 走近作者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 12日) 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 、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 开拓者。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 与伦比的贡献。 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中国数学之神”,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人民数学家”。 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惟有学 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 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 岭。 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 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 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 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整体感知 n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呢? n 2、这篇科普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呢? n 3、从说明对象这个角度分析,这是篇什么说明文? n 4、什么是统筹方法? n 5、统筹方法有什么作用? 逻辑顺序 统筹方法 事理说明文 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把工序安排好、避免窝工、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 梳理本文的结构 n 统筹方法 ————总分总 一、(1)概述统筹方法的定义和应 用范围,统领全文。 二、(2—14)介绍统筹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三、(15)总结全文,说明统筹方法的现 实作用。 第一层(2-8):合理安排工序的重要性。 第二层(9-11):抓住主要环节。 第三层(12-14):合并次要环节。 分析课文 n 1、作者用什么说明方法把抽象的统筹方法说 得简单易懂呢? 举例子 分析课文 2、本文作者举了一个什么样的例子来阐述 统筹方法? “烧水泡茶”的例子 分析课文 n 3、课文中用了很大的篇幅写烧水泡茶,请从 文中找出共写了几次,配了几次图表,这几次 写“泡茶”,说明的重点有什么不同?分别说 明了什么道理? 洗水壶1 →烧开水15 → 泡茶喝 洗茶壶1 洗茶杯1 拿茶叶2 分析时请指出:各种符号所表示的意思;各环节间的关 系;上下对齐表示什么。 图1-1 甲:洗水壶1 →烧开水15→泡茶喝(共计16分钟) 洗茶壶1 洗茶杯1 拿茶叶2 甲早已完成 乙:洗水壶1→洗茶壶1 → 洗茶杯1→拿茶叶2 →烧开水15→泡茶喝(共计20分钟) 水未开,乙坐等 丙:洗水壶1→烧开水15 →拿茶叶2→洗茶壶1 →洗茶壶1 →泡茶喝(共计20分钟) 水未开,仍在忙 n 第一次写了三个人不同的泡茶方法。甲因为 对泡茶的“工序”安排得好。节省了时间;而 乙、丙都因为泡茶的“工序”安排得不好,浪 费了时间,从而让人们初步了解统筹方法“主 要是把工序安排好”的道理。 观察后思考:比较图表1与图表2的异同 洗水壶 1 → 烧开水 15 →泡茶喝(共16分钟) 洗茶壶 1 洗茶杯 1 拿茶叶 2 图1-1 洗水壶 1 → 烧开水 15 → 泡茶喝(共16分钟) 洗茶壶茶杯、拿茶叶 4 图1-2 图1与图2各有几个环节 ? 合并后的方框说明了什么?(用文中的语句 回答)。 n 第二次写了泡茶的几个“工序”间的相互关系, 说明只有抓住主要环节,才能找出安排工作进 程的最佳方法。 洗水壶 1 → 烧开水 15 →泡茶喝(共16分钟) 洗茶壶 1 洗茶杯 1 拿茶叶 2 图1-1 洗水壶 1 → 烧开水 15 → 泡茶喝(共16分钟) 洗茶壶茶杯、拿茶叶 4 图1-2 1 1 2 15 4 3 4 图1-3 1-洗水壶 2-烧开水 3-洗茶壶、茶杯、拿茶叶; 4-泡茶喝 n 第三次写泡茶,写了泡茶时可以将几个次要环 节合并,并用数字表示任务。说明在工作环节 太多时,这样做很必要。 小结 n 怎样才能运用好统筹方法呢? 合理安排工序的重要性。 抓住主要环节。 合并次要环节。 说明手法 1.下定义 统筹方法 请大家找出课文中严谨、科学地说明这一概念的语句。 答案: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第一段的第一句话) 。 说明手法 2.举例子 3.作比较 不同的例子进行细致比较。 标志——“比如”“例如”…… 说明手法 4.列图表 不同的情况用图表表示,图表对事物解说更具体更直接。 清楚直观、一目了然 学习语言特色 为了把统筹方法这一高深的科学方法解说 清楚,让人理解,还得注意说明的语言,本文 的语言具有什么特色呢?请你举一例加以说明。 ①口语:好象是废话、旁的、走路要用两条 腿走,吃饭要一口一口吃 (通俗) ②成语、文言词汇:错综复杂、“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卑之无甚高论 (活泼) 通俗、生动、易于理解 拓展训练 张洪每天早上起床后,需要花费:淘米一 分钟,烧早饭八分钟,漱口一分钟,洗脸一分 钟,整理被子一分钟,早锻炼四分钟,然后吃 早饭上学去。 拓展阅读 华罗庚的小故事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困家庭。这是当 时一个非常闭塞的县城。 童年时代,他最想骑马。他将一 个小木凳拴上绳子,牵着当马骑,边骑边喊“马嘟嘟,马 嘟嘟。”现在这个小凳子还陈列在金坛的“华罗庚纪念馆 ”里呢。稍大以后,他就把家中小杂货店的柜台当马骑, 跳上跳下,并且还不时学 着大人骑马的样子,感觉十分得意。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 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 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 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 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 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 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 方法知道的。” 拓展阅读 华罗庚的小故事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 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山 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 ,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 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 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 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 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 来到庙里, “菩萨”卸了装,华罗庚一看“菩萨”是人扮的, 就立刻往家跑。回到家,他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 说:“妈,你往后不要给‘菩萨’磕头了, ‘菩萨’是骗人的。”““父亲马上训斥 道:“唉呀,罪过,小孩子懂什么?” 他却认真反驳道:“我到青龙山的 庙里去了,‘菩萨’原来是假的, 是人装扮的。 拓展阅读 华罗庚的小故事 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 写一篇读后感。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话文的 得意,认为 自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于是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诗》:“尝试成功自古 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华罗庚在读 后感中,并未表达出老师所期望的对胡适的赞美之词,而是尖锐地指出: 胡适的这首诗概念混乱,第一句中的“尝试”与第四句中的“尝试”是 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一句中的“尝试”是指初次尝试,当然一试就成功是比较 罕见的;第四句中的“尝试”则是指经过多次尝试或失败 之后的一次成功尝试,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含意。单 独来看两个“尝试”都是有道理的,但胡适将二者 放在一起,则是拿自己的概念随意否定别人(陆 放翁)的概念,真是岂有此理!虽然语文老师 当时十分不悦,但20年后还是对已成名的华 罗庚说:“我早就看了你的文章不落窠臼。” 拓展阅读 读完想一想,为什么华罗庚可以成为大数学家。 答:华罗庚正是由于勤思考,爱创新, 不迷信权威,才最 终靠刻苦自 学成 为一名大数学家的。 二、积累词语 临事而迷:遇到事情就糊涂。迷,糊涂。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悔改。迷,迷惑,错误。 错综复杂:纵横交错,十分复杂。错,交错、交叉。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办,有不值得这样做 的意思。 千头万绪:形容头绪很多。绪,丝的头,比喻事情的 开端。 就绪:事情安排妥当。 前提:事情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 平话:平常说话。 关键:比喻事情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 的因素。 裨益:益处。裨,益处,补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