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后作业课件-6第十二章-第3节 机械效能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 械 效 率 夯实基础 1. 卖茶杯的人,从货架上拿起茶杯;喝茶水的人,从桌 面上端起盛茶水的茶杯,就两人克服茶杯重力做功的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都是有用功 B. 都是额外功 C. 对喝茶的人而言是有用功 D. 对卖茶杯的人而言是有用功 2. 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 一楼到二楼的高度是 h,水的重力是3G,桶的重力是G ,小阳的重力是6G. 在 此上楼的整个过程中,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的有用功是4Gh B. 做的额外功是6Gh C. 做的总功是9Gh D. 机械效率是30% D D 3. 小明和体重较大的爸爸帮助邻居各扛一袋质量为10 kg的大米,从一楼爬到三楼,爸爸用时较短,则小明与 爸爸所做的( ) A. 有用功相等 B. 总功相等 C. 总功率相等 D. 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相等 4. 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 做功越少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 C. 做功越慢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 D. 总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A D 5. 甲、乙两机械的机械效率分别为80%、75%,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相等的时间甲机械做功多 B. 做同样多的功甲机械用的时间少 C. 甲机械比乙机械省功 D. 做相等的有用功乙机械做的额外功多 6. 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 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 A. 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 B. 有用功增加,总功不变 C. 有用功不变,额外功增大 D. 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D D 7. 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K12-3-1所示的甲、 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 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甲、W 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η甲=η乙,W甲=W乙 B. η甲>η乙,W甲>W乙 C. η甲<η乙,W甲<W乙 D. η甲>η乙,W甲<W乙 A 8. 如图K12-3-2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 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物体和地 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为FA,则下列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C 9. 将一个重为4.5 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 (如图K12-3-3所示),斜面长1.2 m,高0.4 m,斜面 对物体的摩擦力为0.3 N(物体大小可忽略). 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0.3 N B. 有用功为0.36 J,机械效率为20% C. 有用功为1.8 J,机械效率为20% D. 总功为2.16 J,机械效率为83.3% D 10. 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 如图K12-3-4所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40 N,斜面 长2 m、高1 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N/kg)( ) A. 物体只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 B. 做的有用功是40 J C. 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2.5% D.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 N C 11. 某人用机械做了8000 J的功,其中额外功是有用 功的 ,那么该机械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_J,机械 效率是_________. 12. 如图K12-3-5所示,重为100 N的物体A在拉力F =5 N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滑轮组机械 效率为60%,物体A运动的速度为0.5 m/s,则物体A在20 s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m,该机械所做的有用功的 功率为_________W. (忽略绳子和滑轮的重力) 6 000 75% 10 4.5 13. 小雨通过如图K12-3-6甲所示滑轮组将水中物体 匀速提升至空中,他所用拉力F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 离s的关系图象如图K12-3-6乙所示.其中物体在空中 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每个滑轮等重, 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求: (1)物体在空中上升1 m,小雨做的功是多少? 解:(1)由图K12-3-6乙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为0~4 m时,拉力为100 N不变,此时物体没有露出水 面,4~6 m时,物体开始逐渐露出水面,拉力不断增大, 6~8 m时拉力为200 N不变,此时物体完全离开水面, 故物体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拉力F=200 N, 由图可知,n=4,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 4×1 m=4 m, 小雨做的功W=Fs=200 N×4 m=800 J. 答:(1)物体在空中上升1 m,小雨做的功是800 J. (2)每个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 解:(2)根据 可得,物体在空中上升1 m做的有 用功W有=ηW总=85%×800 J=680 J, 根据W=Gh可得,物体的重力 根据 可得, 答:(2)每个动滑轮的重力是60 N. 14. 小明用三块材质相同、长度不同的木板,组装成 三个高度相同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特点”.实验中, 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块木块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 K12-3-7所示.下表是他记录的有关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倾斜 程度 物块 重量 G/N 斜面 高度 h/m 有用 功W有 /J 沿斜 面拉 力F/N 斜面 长s/m 总功W 总/J 机械 效率 η 1 较缓 1.5 0.3 0.45 0.8 1.0 0.8 56% 2 较陡 1.5 0.3 0.45 0.9 0.8 0.72 63% 3 最陡 1.5 0.3 0.45 1.0 0.6 (1)实验过程中,应拉动木块做___________(填“匀速” 或“变速”)直线运动. (2)由上表可知,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长,越 __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 (3)在第3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总功是________J,斜 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 (4)实验中,有用功与总功不相等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举一个生产、生活中利用斜面的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匀速 省力 0.6 75 额外功存在 盘山公路 能力提升 15. 质量为60 kg的工人用如图K12-3-8甲所示的滑轮 组运送货物上楼,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变化的 图象如图K12-3-8乙,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 (g取10 N/kg) (1)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______. 物重(或动滑轮重) (2)若工人在1 min内将货物匀速向上提高了6 m,作用 在钢绳上的拉力为400 N,求拉力的功率. 解:(2)由图可知,n=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nh= 3×6 m=18 m, 拉力做的功W=Fs=400 N×18 m=7 200 J, 拉力的功率 答:(2)拉力的功率为120 W. (3)求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解:(3)由图乙可知,物重G=300 N时,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η=60%, 因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克服物重做的功为 有用功,克服动滑轮重力和物重做的功为总功,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得:G动=200 N. 答:(3)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200 N. (4)该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运送货物时,此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值是多少? 解:(4)已知工人的质量为60 kg, 则该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运送货物时,绳子的最 大拉力 F大=G人=m人g=60 kg×10 N/kg=600 N, 由 可得,提升的最大物重G大=nF大-G动 =3×600 N-200 N=1 600 N, 则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0.889=88.9%. 答:(4)该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运送货物时,此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值是88.9%.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