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内现代文考点精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内现代文考点精讲

八年级下册课内现代文考点精讲 社 戏 一、主题概述 文章以“社戏”为线索,生动地叙述了“我”童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经历,刻画了一群善良、淳朴的农村小伙伴形象,表达了对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的怀念和对农村小伙伴美好情谊的眷恋之情,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字音词义 消夏:避暑。‎ 陶冶:怡情养性;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偏僻:偏远而僻静。‎ 诚然:确实这样。‎ 朦胧:动词,弥漫。‎ 蕴yùn藻:水草。‎ 依稀:隐约。‎ 屹yì立:矗立。‎ 潺chán潺: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家眷:妻子儿女等家庭成员,有时专指妻子。‎ 船篷péng: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棹zhào:划(船)。‎ 楫jí:桨。‎ 撮cuō: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惮dàn:怕,畏惧。‎ 归省xǐng: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háng辈:辈分。‎ 犯上:触犯长辈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撺cuān掇duo: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fú水:游泳。‎ 絮xù叨dao: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 怠dài慢:招待不周到的意思。‎ 弄潮:在潮水中搏击、嬉戏。‎ 漂piāo渺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现在写作“缥缈”。‎ 渴睡:瞌睡。‎ 纠葛:名词,纠缠不清的事情。‎ 三、考点归纳 ‎1.作者既然写社戏,为什么还要在开头介绍平桥村的情况?‎ 这部分交代了平桥村的环境和人物关系,既写出了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又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2.小伙伴们对台上的戏感兴趣吗?为什么想去看戏,并争着去看戏?‎ 小伙伴们最感兴趣的是看戏途中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的玩耍。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们的兴趣不在戏,而在看戏前后的气氛、感觉。‎ ‎3.作者写看戏前的波折有什么作用?‎ 一是制造波澜曲折,烘托了看戏的急切心情,二是初步表现了小伙伴们热情能干的特点。‎ ‎4.六一公公送豆的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现了老人的宽厚慈爱,热情好客,进一步说明了“我”爱平桥村,是因为那里的人的善良可爱,同时深化了主题。‎ ‎5.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因为“我”所难忘的,是那里特有的乡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即人情、景物、回忆。(另外一个说法是: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6.为什么作者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乐”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民风淳朴、乡民善良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自由快乐的天堂。“我”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小伙伴们对“我”的体贴照顾无微不至,在“看社戏”一节中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 ‎②也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可循,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对自幼就压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这样的自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 ‎③更加重要的是,在农村可以亲近大自然,“掘蚯蚓”“钓虾”“放牛”,相对城镇宅院中那种苍白无味的生活而言,无疑是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因此“我”对这样的“乐土”、这样的童年往事,一直到长大也念念不忘。‎ ‎ ‎ 回 延 安 一、主题概述 诗人通过对回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想和对延安巨变的描写,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人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抒发了诗人重游革命圣地的无限喜悦和对延安、延安人民及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二、字音词义 登dēng时:立即,立刻。‎ 糜méi子: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炕kàng:北方用砖、坯等砌成的睡觉的台,下面有洞,连通烟囱,可以烧火取暖。‎ 脑畔pàn:方言,这里指窑洞的顶上。‎ 三、考点归纳 ‎1.诗歌第一部分,诗人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①用表示动作幅度大、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激动。如“抓”“贴”“搂”“扑”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在的动作,传神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如果诗人运用的是“激动”“兴奋”等抽象的词语,势必无此效果;②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使人觉得诗歌除了文字表达出来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一陈说,让读者自己去体味、联想;③‎ 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的恰恰是诗人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其说是“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还不如说,这是诗人的心在歌唱,在欢笑。‎ ‎2.“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诗人些什么?诗歌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两句具体地写出了诗人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延安的“小米饭”、延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哺育着诗人长大成人,因此,诗人像吃奶的羊羔“眼望着妈”一样,对延安感激不尽;就像树根和树梢紧连一起一样,延安城与诗人,同样是血肉相连,那里是“亲山亲水有亲人”。‎ 诗不宜直说,内容、文字要概括,形象与思想要具体。这首诗也运用了传统的诗歌表现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揭示了诗人对延安热爱、感激的原因。‎ ‎3.第三部分,主要写诗人与延安亲人相见。读了这一节,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诗人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 ‎①环境的烘托、渲染,说明延安人的热情、好客;②选取有代表性的老人、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③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方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谈话双方的情投意合,谈话内容的丰富异常。‎ ‎4.“母亲延安换新衣”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具体表现“换新衣”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①用“换新衣”表示延安的变化是拟人手法。这样写,既使形象更加鲜明,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②在具体描写延安变化时,诗人选择典型的材料,用排比、铺陈、复叠的手法,一个“新”字,便跃然眼前。‎ ‎5.结尾一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 这是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歌颂党和党的领袖。这样突出了延安的“特殊性”‎ ‎,又能进一步表达诗人热爱延安的原因。读者读到这里,联想到延安在革命史上的地位,对延安的敬意便会油然而生。这样写不是打标语、喊口号,诗人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我们读起来,毫无枯燥和说教之感,而是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6.诗歌的结尾两句是“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首诗是1956年3月9日于延安写的,当时诗人并没有离开延安,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 ‎①“再回”,是紧扣开头和题目中的“回”字。从“回”开头,又回到“回”字,首尾呼应;②虽然诗人还未离开延安,但离开延安是势所必然。诗人怎能舍得呢?因此,诗人采用这样富有浪漫色彩的结尾,来表示与延安无法分割的感情;③这样的结尾,还包含了诗人对延安必定会与祖国各地一样飞速发展、大步前进的预见。因此,人虽未离,思想已飞到了未来,诗人顺着历史发展,预见了未来延安更为动人的情景,因此,到了那时,他希望“再回延安看母亲”。这样的结尾,正是言简意深,意深而情更深。‎ ‎ ‎ 大自然的语言 一、主题概述 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成因、意义等内容,告诉我们:物候学是关于农业丰产的科学,人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为农业带来更大的进步。‎ 二、字音词义 次第:依次。‎ 翩piā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yùn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sù簌:形容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载zài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yīng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衰shuāi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三、考点归纳 ‎1.课文第1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描写;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它们的轻快敏捷;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作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这些生动的词语或描述具体情态,或概括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这几句话通过时间顺序勾勒出一幅诗意盎然的“四季图”,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作铺垫。‎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作者列举的这三个例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次序能否打乱? ‎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活了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不能打乱顺序。这三个例子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我国北方的同一地区,杏花二月开,桃花三月开,布谷鸟鸣叫之时,正是割麦种稻之时。同时也照应了后面一句“花香鸟语”。   ‎ ‎3.“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到十天左右”,句中的“左右”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不能。“左右”对十天进行了限定,表示一个大概的数字,如果去掉就变成一个确切的数字,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4.“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对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的介绍说明。‎ ‎5.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呢?‎ 因为一般人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都比内陆暖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说明与人们常识相左的事实只举一个例子说服力不强,举两个例子增强了说服力。‎ ‎6.课文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本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又与课文第一部分照应,强调了研究物候学的最终目的。‎ ‎7.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 本文主要按照逻辑顺序进行介绍,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从整体看,文章的思路是:自然现象→物候、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这样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说明,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又使读者对物候学研究的对象及意义有了清楚的认识。‎ ‎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主题概述 课文中用“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用“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证明了“不同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观点。‎ 二、字音词义 潮汐:海水定时的涨落,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造成。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遗骸hái:指的是弃置而暴露的尸体。‎ 褶zhě皱:文中指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携xié带:随身带着。‎ 劫难:泛指灾难。‎ 追溯sù:溯,逆水而行,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比喻回首往事、探寻渊源。‎ 三、考点归纳 ‎1.《恐龙无处不有》的第1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开头提出论点,点明中心,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便于读者理解全文,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2.说说恐龙为什么会无处不在,这个现象证明了怎样的理论?‎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这个现象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3.文中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试列举作者这样认为的两点理由。‎ 理由一:因为人们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 理由二:自然界中的斯石英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所以,那些岩层中的斯石英证明了6500万年以前发生过巨大的撞击。‎ ‎4.作者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金刚石与斯石英的形成过程相似。作者介绍“斯石英”的化学、物理性质,用人们较为熟悉的“金刚石”进行类比,向读者说明: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5.“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一句中“似乎”与“肯定”连用,是否矛盾?‎ ‎“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际上非常妥帖。用“似乎”一词是因为无法切实验证地壳深处有没有斯石英,而依据客观条件,又可以肯定地推测地壳深处斯石英的存在,所以“似乎”和“肯定”连用不仅不矛盾,反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6.《被压扁的沙子》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照应前文,对前文进行小结。在大量论据的铺垫下,作者作出了如下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结尾通过大量分析得出结论,有较强的说服力。‎ ‎7.《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两篇文章有什么异同?‎ 两文的主旨相同,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主旨;文体相同,两者都是科学小品文;语言风格相同,严密准确又简明精练、幽默风趣。‎ 文章侧重点不同,虽然两者都写到了恐龙的灭绝,但第一篇是为了证明“板块构造”理论,第二篇则是以恐龙灭绝的原因为探讨的主要内容,用“被压扁的沙子”作证据。‎ ‎ ‎ 最后一次讲演 一、主题概述 这篇演讲稿,揭露并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法西斯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真理,表现了演讲者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斗争精神以及对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字音词义 卑劣liè:卑鄙恶劣。‎ 无耻:不知耻辱;没有羞耻之心。‎ 诬蔑miè: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捶击:用重物猛力敲打。‎ 毁灭:彻底破坏,消灭。‎ 卑鄙bǐ:(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挑拨离间jiàn:搬弄是非,引起纠纷、事端,使别人不和。‎ 蛮mán横:强横而不讲道理。‎ 赋fù予:交给重任,使命等。‎ 三、考点归纳 ‎1.第1段中“写写”“说说”“打”“杀”与“偷偷摸摸”这几个词有何表达效果?‎ 李公朴先生“写写”“说说”,反动派就对他要“打”要“杀”,说明李先生无罪却惨遭毒手,这些词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偷偷摸摸”是个贬义词,更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憎恶之情。‎ ‎2.第2段连用三个“无耻”有什么表达效果?‎ 连用三个“无耻”,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表达对敌人的蔑视和仇恨。同时用“无耻”反衬后句的“光荣”,爱憎分明,很有鼓动性。‎ ‎3.“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战斗。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4.第4、5段中的“他们”“你们”“我们”分别指谁?不断变化人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他们”“你们”是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我们”是指作者及爱国民众。作者用不断变化的人称表达不同的情感。用“他们”,表达愤怒和蔑视的感情;用“你们”,将自己的话变成直接对反动派的揭露、痛斥,表现讲演者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用“我们”,表示讲演者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战斗感情。‎ ‎5.文章结尾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直接抒情。既是对李先生的高度赞扬,也表达了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主题概述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弱点,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世界有所贡献。‎ 二、字音词义 诚意:真心实意。‎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顿管理家事。‎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的知识。‎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cuò: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三、考点归纳 ‎1.第2段中引用《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有何用意?‎ 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中提出“格物”“致知”,既点明题目,又说明这一观点由来已久。用《大学》里的“格物”和“致知”来描述现代学术的基础,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学术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要真正地了解现代学术发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样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2.举王阳明“格”竹失败的例子有何作用?‎ 举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语言幽默,通俗易懂。‎ ‎3.第8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论证“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同时与王阳明“格”竹的事例形成对比,突出论证了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的道理。‎ ‎4.作者举自己在美国求学这一事例来进行论证,有什么作用?‎ 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在美国求学的例子证明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思维轻动手的弊端,再次说明实践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使其论点更具有说服力。‎ ‎5.《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做实验得到知识。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只是消极地袖手旁观。‎ ‎6.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一、主题概述 节选部分,作者论述了自己一生中的第六个重要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表现了他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等可贵的精神品质,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名利观。‎ 二、字音词义 权威:在某种范围里最威有望、地位的人和事物。‎ 抉择:挑选;选择。‎ 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 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 强qiǎng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 平易近人: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不修边幅: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三、考点归纳 ‎1.开头引用比尔·盖茨的事例有何作用?‎ 列举比尔·盖茨的事例,运用类比手法,说明让年事已高的自己来领导方正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表现了作者的高度责任感。‎ ‎2.王选把人生的不同阶段比作不同的太阳,有什么用意?‎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的不同阶段比作不同时间段的太阳,语言生动、幽默,形象地说明自己年事已高,只能跟大家讲一下奋斗过来的体会。同时引出下文所要讲述的内容。‎ ‎3.第2段,作者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有什么作用?‎ 运用举例论证。列举大量世界上扶植年轻人成功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第3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作者列举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可悲和可笑的事情,说明了“马太效应”的弊端。对比论证进一步否定了一些所谓的“权威”的做法,打消了人们意识中的“权威”的概念,使论述更有说服力,表现出了作者的谦逊及对科学负责的态度。‎ ‎5.第4段中作者用“狗皮膏药”作比,是否妥当?‎ 用“狗皮膏药”来比喻自己过去的经历和体会,把讲述这些内容比作“卖狗皮膏药”,进一步突出了作者的自谦的科学态度。同时幽默的语言,增强了演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了听众的兴趣。‎ ‎6.第5段中,作者举年轻人成功创业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作者列举世界上一些年轻人创业成功的例子,强调了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等,更需要年轻人,彰显了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在科学、创业领域的重要性。事例增强了演讲内容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7.第7段中作者运用一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在对比中精练地论述了名人和凡人的差别,讽刺了社会上对名人过度推崇的现象。读来有趣,却令人深思。‎ ‎8.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课文通过“引出话题—论述话题—结束话题”的结构形式来构建全篇。先通过作者当前的人生、思想状态引出重要抉择的话题,然后讲述了作者第六次抉择,详细写出扶植年轻人的必要,提醒大家不要迷信权威,并积极践行自己的抉择,最后以一个公式结束话题,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期待。‎ ‎ ‎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一、主题概述 这篇演讲稿,作者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热情讴歌了奥林匹克精神。它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给人带来乐趣,带来美感和荣誉感,它可以让大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推送社会不断进步。同时作者又展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光辉前景。‎ 二、字音词义 襁qiǎng褓bǎo: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阐chǎn述:阐明陈述。‎ 萦yíng绕:萦回环绕。‎ 绚丽:耀眼而华丽。‎ 萦yíng绕:盘旋往复;往复缠绕;比喻声音在什么东西旁边旋转、回复。‎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 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不可收拾。‎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三、考点归纳 ‎1.第1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反衬。通过阐述1914年至1918年这五年间“世界分崩离析”的事实,反衬出奥林匹克主义“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无可指摘的魅力,以及它将呈现出的更开阔的视野和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 ‎2.“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自信”比作“良药”,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自信对于人类根除恐惧的巨大效用。将“自信”与“平和”赋予人的情态,“携手并进”写出了二者缺一不可。‎ ‎3.第4段中“二者的区别”具体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一般的体育运动是指运动员欣赏自己做出的努力,它是纯粹的竞技精神,只是自得其乐;奥林匹克主义是指将运动员内心的愉悦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合在一起感染人、鼓舞人。通过对比,让人们对奥林匹克主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其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4.文章是如何叙述“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的原因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①现在我们正处在历史的转折关头;②以前的人们虽渴望进步却误入歧途,原因是社会对于知识、思想、思维等脑力层面的进步的过分追求,而轻视对体格的训练;③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导致青少年被不正常的教育束缚,无法全面、健康、平衡地成长。因此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复兴体格训练十分必要,它的实现值得庆祝。‎ 这样安排层层递进,深入分析了重启奥林匹克时代、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的原因,论证有力,说服力强。‎ ‎5.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是一种什么运动?‎ 从前后文看,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不仅仅是少数几个人的运动,而应该是一项大众性的运动。这也是今天能够让全世界人民都关注奥运的原因。‎ ‎6.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结尾处运用了象征手法,“破晓的黎明”象征奥林匹克即将迎来崭新的明天,“天空必将万里无云”象征奥林匹克精神将影响全世界。这是作者对冷峻现实的认识,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作者含蓄地描绘出奥林匹克主义美好、光明的前景。这种对奥林匹克主义美好明天的憧憬与文章开头相照应,深化了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情感。‎ 壶 口 瀑 布 一、主题概述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黄河“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等特点体现了黄河无坚不摧、无往不利、坚韧刚强的精神。‎ 二、字音词义 浪沫横溢:浪花不断上涨溢出,形容水大而多。‎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驰chí骋chěng:形容瀑布飞流而下的样子。‎ 霎shà时:形容极短的时间。‎ 寒噤jìn:寒战。‎ 雾霭ǎi:雾气,形容雾气腾腾的样子。‎ 潺chán潺:溪水、泉水等的流动声音。‎ 出轧zhá:(钢板)从轧钢机里出来。‎ 打旋xuán:文中指水回旋流动。‎ 汩gǔ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怒不可遏è: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文中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三、考点归纳 ‎1.第2段开头引用别人的告诫,有什么作用?‎ 引用别人的告诫,侧面描写壶口瀑布之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河水比作沸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在雨季时涛声震天、河面澎湃的凶象。‎ ‎3.品析“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眼,心还在不住地跳”。‎ 这句话是侧面描写,从“我”的感受出发,间接写出了雨季瀑布令人畏惧的气势,照应上文的“最危险”,为下文详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作铺垫,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4.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壶口瀑布的,写出了壶口瀑布的哪些特点?‎ 通过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角度来写壶口瀑布。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突出了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 ‎5.第4段连用动词有什么好处?‎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连用多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奔流而下的场景,流露出作者对其浑厚、壮阔、猛烈、凝重等特点的赞叹之情。‎ ‎6.品析“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①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突出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 ‎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 ‎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课文在描写壶口水势时,寄寓了惊叹之情。表现了河水催人奋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7.“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想较,奋力抗争。” 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以水喻人,赋予水以人的情感,生动地写出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 ‎8.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将议论与抒情相结合,借物喻人,通过描写黄河水宽厚的雄壮之美,抒发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之情。‎ ‎ ‎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一、主题概述 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描述了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抒写了自己在不同地点的见闻和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雪域高原,礼赞、敬畏自然的感情。‎ 二、字音词义 黧lí黑:形容黑。‎ 气势磅páng礴bó: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尊容:尊贵的容貌,特指佛像、神像;也称他人的容貌(常含讽刺意味)。‎ 草坝子:平坦的草地。‎ 接踵zhǒng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砾石:经水流冲击磨去棱角的石块。‎ 虔qián诚:指恭敬而有诚意的态度。‎ 腈jīng纶:合成纤维的一种,从来纺织成毛线、布料等。‎ 三、考点归纳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一句运用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拉丹冬雪山棱角多、层次分明,富有雕塑感的特点。‎ ‎2.第1段的结尾句“短短几年,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有什么含义?‎ 交代长江考察热及有探险者牺牲在这项事业里,说明“认识长江”是一项既危险又伟大的事业。这次“我”随摄制组接近各拉丹东也是一件危险而又伟大的事情,为下文描写各拉丹东作铺垫,引起读者的关注。‎ ‎3.第2段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了各拉丹冬严寒气候停留的时间之久。增强了各拉丹冬的神秘感,为下文描写作者爬各拉丹冬山的艰难埋下伏笔。‎ ‎4.写安托师傅“力大如牛”,而做活时却“气喘吁吁”,有什么作用?‎ ‎“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都“气喘吁吁”,从侧面衬托出各拉丹东环境的恶劣。‎ ‎5.作者把走路比作“霹雳舞的‘太空步’”有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幽默风趣的笔调把活动时缓慢的动作比作霹雳舞的“太空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高原反应带给作者的痛苦。‎ ‎6.“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请从用词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卖弄”本是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的意思,这里是贬词褒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峰、冰河、冰谷等景物令人目不暇接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冰塔林奇美景色的赞美之情。‎ ‎8.“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这句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 运用短句,富有节奏感,具有音律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改变冰体形态的惊讶、赞美之情。‎ ‎9.第11段中“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褶皱,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此处的想象有什么作用?‎ 由冰川的裂纹和皱褶想象到漫长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并由此而发出“是否就是年轮”的疑问,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力的赞美。‎ ‎10.结尾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和作用?‎ 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上,交代了作者在各拉丹冬发现流水声,暗示各拉丹冬是长江的源头,寓情于景,赞美各拉丹冬作为长江源头哺育了西藏,哺育了中华文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