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4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我的第一本书 (6)_鲁教版
我的 作者简介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 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 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 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 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 “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创作了 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 树》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 (1951)、《爱与歌》(1954)、 《温泉》(1984)、《海上蝴蝶》 (1985)、《沉默的悬崖》(1986)、 《牛汉诗选》(1998)。 及自选集 《蚯蚓和羽毛》等。 诗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情境、 意象。我是老一代人,更偏重古典与现 代沟通,强调诗的生命体验,强调生命 的血肉感,没有真实的人生就没有我的 诗。我这个人以及我经历的一切坎坷、 屈辱都无法和诗剥离。我是历史的伤疤, 活着的伤疤,我的肉体与心灵里里外外 都是伤疤,每一首诗都是伤疤在诉说。 读者如果能从我的诗中感受到历史的疼 痛,我就知足了。 阅读欣赏 在牛汉的诗中,俯拾遍是负重荷艰,被侮辱、被 损害的意象,而他对这些意象总流露出不寻常的感情: 在动物园看被囚禁的猛虎,他感受到一个不羁的灵魂 与隐隐然石破天惊的咆哮(《华南虎》);看到被伐 倒的枫树,他觉得那叶片上的露珠仿佛千万只含泪揖 别自然的眼睛(《悼念一棵枫树》)……在这些诗歌 中,他倾吐着对于生命的感悟,融入了不折不屈的人 格追求,也因此使诗歌生长出深沉不羁的气势。 …… 枫树直挺挺的 躺在草丛和荆棘上 那么庞大,那么青翠 看上去比它站立的时候 还要雄伟和美丽 伐倒三天之后 枝叶还在微风中 簌簌地摇动 叶片上还挂着明亮的露水 仿佛亿万只含泪的眼睛 向大自然告别 …… ——《悼念一棵枫树》 阅读欣赏 ——《华南虎》 牛 汉 明确目标 v 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 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 了很难笑起来。 感知故事 v 活动一:请快速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 说文章写了哪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 ① “父亲”:问书考书灯 下补书携子读书。 ② “我”:裁书要书真诚 送书带狗背书 品味情感 v在这些故事中,我们读出了父子 亲情,同学友情,还有“我”读 书时的乐趣。那么,在这些情感 中,作者着力最多,最想突出的 情感是什么呢? v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 与子》中的一组画。 v谁知道卜劳恩的《父与子》,给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v《父与子》是一部德国幽默大师 埃·奥·卜劳恩创作的连环漫画, 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 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 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卡劳 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 引人入胜的书 v 会走路的箱子 v 《父与子》里面那位肥胖、谢顶、平凡无奇的父亲, 是多么可爱的人啊!他很平凡,但是他也是我们心 目中最好的家长,从不用长篇大论来教育孩子,而 是身体力行的和他做朋友。他有很多缺点,并不完 美,可他却那么富有童心、爱心。 他是强壮的守护神,当儿子受到了伤害和威胁时, 平凡的父亲就会无所顾忌的保护自己的孩子。也许 会摆个乌龙,会闹出很多笑话,但是我们在这里看 到了他是真的爱自己的儿子。在6月这个父亲节来 临之际,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想起了曾经强壮的 父亲,现在慢慢老去的爸爸。 在我幼时,他教我读 书写字,教我从一开始学起,我还记得,上学时坐 在他自行车背后,抱住他的腰的感觉。是那种安宁 祥和,是那种温馨的感觉,似乎有一股绵延不绝的 暖流缓缓温暖着我的心。有爸爸在,什么也不用怕。 《父与子》中那个老爸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v那么,文章中哪些故事也体 现了父子情深? v品读第3、4、5、8节,进行第二 个阅读活动。 阅读文章第3、4、5、8节,联系 相关语句,体会父亲哪些方面让 人感动。 v第3节开头第一句说“我是开春上的 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 了”。这句话呼应第二节最后一句 “我父亲在离我家十几里地的崔家 庄教小学,不常回家”。父亲很少 回家,但一回家就关心“我”的成 绩,让人很感动。 v当得知“我”考了第二名时,父 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 并“欣慰地夸奖”,让人感受到 父亲对“我”的疼爱。 v“板起面孔”说明父亲变得严肃, 露出生气神色。但这是得知“我” 学习名次有“水分”后的变化。 这同样说明父亲对“我”学业的 关心 有感情地朗读第3节 v从第4节中“父亲深深地叹着气” 中读出了父亲的善良,对乔元贞 处境的同情。 父亲的理解、尊重、宽容让我们 敬佩、感动。 v第3、4节中父亲的温厚也让我感 动。第3节最后,写父亲面对我 “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 时,要是其他父亲,也许巴掌就 挥过来了,但是“我”的父亲却 是“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 v请揣摩一下此时父亲的心理。 v接下来父亲为什么要“愁苦” 地望着“我”呢? v自由朗读第4节,体会父亲和 “我”的心理、语气。然后请 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4节。 一位读父亲的语言,一位读 “我”的语言,还有一位读旁 白。 v读第3、4节,父亲感动我们的主 要是什么呢 v齐读第8节请联系这一节中相关 语句,说说父亲的感人之处。 v如果说第4节是父亲“语言”上 的理解,那么第8节则是父亲 “行动”上的支持。因此,补书 递书的过程就是父亲言传身教的 育人过程。提醒一点,请同学们 圈画出“课本”或“书”前的修 饰语,品味一下其中的情感。 v还有一种崇敬之情,对父 亲的伟大之举充满崇敬! 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第8 节。 v读完这篇文章后,除了对这样的 父亲产生深深的敬重之外,心中 还有一份沉甸甸的酸楚,正如作 者所说的,“看了很难笑起来”。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体会作者为 什么“很难笑起来” v一对友情深厚的童年好友,一对 智力相当的学习伙伴,其人生结 局却迥然不同。这怎能让作者笑 得起来?那么,导致元贞失学的 原因是什么? v正是生活的艰辛、学习条件的落后 和三个好友的不同人生结局,让作 者回忆起童年生活“很难笑起来”。 真正让作者一生难以忘怀的应该是 第一本书中深藏着的那个时代的苦 难生活,以及在那荒寒背景下特别 可贵的人间温情。 探求主旨 v“散文贵在有‘我’。读 散文最关键的是读出作者 最想说的那句话。”那么, 作者在文中最想说的那句 话是什么呢? v请齐读课文最后一节,联 系全文,说说你对“人不 能忘本”的理解。 v“人不能忘本”就是不能忘记自己 的苦难经历、自己做人的根本、自 己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要珍惜生 活,珍惜自己所拥有。不要因为条 件境遇的变化而失去自己的立人之 基,做人之本。对于这一问题,诗 人牛汉有他独特的感悟: v 要让我谈苦难太容易了,我的作 品里都有,血泪、愤怒、控 诉……我多么希望每一个人都活 得完美,没有悲痛,没有灾难。 我之所以写苦难,绝不是为了咀 嚼痛苦,只是让人们清醒地从苦 难中走出来。——牛汉《论苦难》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它有何含义?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 “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 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作者是怀着沉重的心情,敬重、珍爱的感情追 忆“第一本书”的,感情复杂,百感交集,因为那 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 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 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研读文章,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到 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 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 “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 父亲? •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 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 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 去赞美”?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 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因为童年生活 是窘迫的,是艰苦而沉重的,哪有幽默可言?然 而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使他们 一和小动物在一起、一回到大自然中、一玩起来, 就会充满幻想,就会什么困苦都忘却。这就是生 命最初的快乐和幻想。 2、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 “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 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 贫困而深表同情。“我”的父亲是一 位知书识礼,非常疼爱儿子的父亲。 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 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 不能忘本。 枉,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 不仅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 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就失去了意义, 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 忘记了过去,即忘本。 这本书既是作者求知的第一本书,也是他成长的第一站,是他 人生的起点与知识的源泉。作者一生的品格由此奠基,他从此 学会了同情弱者,感悟人生。 4、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 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因为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 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大门,走进了知识的 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 亲的深情、同学的友谊、童年的乐趣和生活 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 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 一本书。 拓展延伸 1、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 什么?难道仅仅是第一本书的故事吗? 2、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 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 意补述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 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 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 作这样的交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 个聪明好学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大器的, 可是他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 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 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他一辈子只能 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 我并不比乔元贞聪明,而“我”后来到条 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 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 从文中“我”和乔元贞结局的 对比,你懂得什么道理? “知识改变命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