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1页)

‎1.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常识; 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 ‎3、能写作简单的新闻; 4、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新闻知识。 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思路:尝试既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又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教学用时:3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本课目标 1、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 掌握新闻常识,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以介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的背境导入。‎ ‎2、课前热身:‎ a、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 溃退( ) 要塞( ) 阻遏( ) 锐不可当( )‎ b、解释下列词语 业已: 锐不可当 ‎3、合作探究:‎ a、整体感知:介绍本课内容梗概。‎ b、四边互动:‎ 互动1:阅读新闻要把握哪些要素?‎ 明确阅读新闻要的“三五六”(即三个特点,结构的五个部分,记叙的六个要素)。‎ 互动2:朗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全班交流。‎ 互动3:再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 互动4: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互动5: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互动6: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进攻作战的,为什么先说东路军,再说路军?‎ 互动7:文中写西路军所遇到的敌情时说“和中所遇敌情一样”,请你用课文中的话说说中路军所遇的敌情。‎ 互动8:作者对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作了哪两面方面的评论?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互动9: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4达标反馈:讨论课后练习三。‎ ‎5、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三)、延伸拓展 到图书馆或利用其它的方式查阅当年报道解放战争的新闻史料,摘录其中的导语部分,并注明出处。‎ 第二课时 一、新闻复习,激趣引读。‎ 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二、朗读积累,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概述各部分主要内容。‎ 三、比较阅读,理解提升。‎ ‎1、找同 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 ‎2、找“不同”‎ 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四、新闻朗读,语言品味。‎ ‎1、新闻朗读: 看谁读得好 活动过程:主持人一名,评委3—5名,(其它同学可模拟电台播音员,按新闻播音的要求,开展朗读比赛。)既很激动又很庄重地来朗读全文,‎ ‎2、语言品味: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①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②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第三课时 五、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 讨论后明确:‎ ‎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2、课外延伸:‎ ‎①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体裁——新闻,请联系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新闻的认识。(200字左右)‎ ‎②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结构的三要素 中路军: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新闻的三个特点 西路军:与中路军一样 记叙的六要素 东路军:较为顽强 但一举击溃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导语 第二层:背景 我军主动 第三层:回顾 敌军必败 第四层:预言 教学后记:‎ 学生读书开不了腔,须加强指导;学生对战争的残酷性认识不足。‎ ‎2、芦花荡 教学目标 ‎1、积累“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等词语,掌握字音、字形和词义;‎ ‎2、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掌握解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思路;‎ ‎3、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4、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难点: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二字?‎ 教学设想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故事情节,在复述中再现文章内容,感受其传奇色彩。在熟悉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美点追寻,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感受作品的美。‎ 教学用时:3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感受课文内容的传奇色彩,并探究传奇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导语设计 以文章《出川》里面浴血奋战的四川军阀士兵的事迹导入。‎ ‎(板书课题)‎ 二、作者、作品简介 投影片显示:‎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中《荷花淀》《芦花荡》等反映抗战时期的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选择优美的景色描写,学生齐读品味。‎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投影片显示):‎ 辨明字音:‎ 提防(dī fɑnɡ) 竹篙(ɡāo) 苇塘(wěi) 疟子(yào) 蹿(cuān) 转弯抹角(mò)‎ 寒噤(jìn) 吆喝(yāo he) 一梭机枪(suō) ‎ 仄歪(zè) 趴(pā) 扒(bā) 飒(sà) ‎ 辨析词义:‎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仄歪(倾斜、歪斜)‎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2.学生自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选两位同学复述故事,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教师点拨: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一大要素,复述时应抓住主要人物“老头子”,他活动在敌人监视的苇塘里,“老头子”的主要活动构成了整个故事内容的框架。‎ 明确:一个干瘦的、眼睛特别明亮的老者撑着一只小船,无数次地穿过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运干部。他不带一支枪,甚至也不穿一件像样的衣服(除了那件蓝色的破旧短裤),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驰骋,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稻米和肥鱼的香味,才和歌声一起从苇塘里飘出来;靠了他,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才得以维系。‎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接着复述故事情节的后半部分,即最精彩的部分。以“但有一次,却发生了意外……”开头,续说下文。‎ 四、美点追寻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一次美点大追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美。‎ ‎1.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同学读这篇小说的感受,要求同学用“我喜欢 ,因为 ”这样的句式说话。‎ 学生各抒己见,畅谈阅读的感受。‎ 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情节,因为它具有浓浓的传奇色彩。”‎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头子’,因为他孤身一人捉弄并战胜十几个鬼子,本领神奇。”‎ ‎“我喜欢这篇小说中的两个俊女子,因为她们小小年纪便投身革命,大菱受伤后表现得异常坚强,是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我喜欢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因为它富于诗情画意,比如‘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 ‎“我喜欢小说把严酷的战争与温柔的水乡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因为它具有一种摇曳的美。”‎ ‎……‎ ‎2.教师对同学的发言作总结归纳,明确这篇小说的美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情节、人物、环境描写。‎ 五、教师引导学生深层体味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 ‎1.要求学生就“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2.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表现在老英雄身上。老人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他,敌人的阴谋总不能得逞。‎ 表现在老英雄的英雄行为上。老人手无寸铁,独自一人,竟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 ‎3.深层探究 提问: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的?‎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1)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部落空,保证了塘内物质的充足与联络的通畅。两方面的巨大反差,使老英雄富有传奇色彩。‎ ‎(2)“英雄的行为”更富有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大菱受伤后,老人发誓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而女孩却一再怀疑,先不答话,后来竟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女孩的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后来叙述打鬼子,也只交待打鬼子的过程,而不写他事先已设好圈套;写打鬼子的过程,只写老人的行动,也不写其用意,就在剥莲蓬、绕小船中,巧妙地痛击鬼子。让人读后才恍然大悟,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赏析小说的人物美、景物美,把握刻画人物的多种手段,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充分体会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感觉《芦花荡》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身处磁场,我们似乎身不由己。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芦花荡》,赏析小说的人物、景物。‎ 二、赏读小说中的人物 ‎1.以小组为单位,就“你认为小说中人物的刻画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小组组长作总结归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明确: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为“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很丰满,很真实,很可爱。“丰满”表现在小说中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手段,写出了人物的各个方面,具有一种立体美;“真实”表现在作为一个大英雄,小说不仅写其智勇双全,而且写其过于自信、自尊,写他自责、歉疚;“可爱”表现在“老头子”对待两个女孩的态度上。‎ ‎2.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人物的立体美。‎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并说明表现人物的手段,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学生读课文,画出相关语段。‎ 明确:外貌描写:“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枝竹篙。”‎ 肖像描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语言描写:“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不怕,他打不着我们!”“我没脸见人。”“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 心理描写:“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动作描写集中表现在那一场英雄行为中,他捉弄鬼子,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的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 教师点拨:这些片断从多方面展示了“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他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他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他爱乡土、同胞,他恨敌人;他过于自信自尊,他有勇气,有胆略,只身制服敌人。‎ 教师补充:除了对老英雄的正面刻画外,也有侧面描写,如“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歌声、香味让我们想像到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功劳。再如“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写敌人的束手无策,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神奇。又如写二菱对老英雄的怀疑、不信任,侧面写老人的英雄行为。‎ ‎3.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人物的真实美。‎ ‎(1)提问: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学生明确:①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许诺一切靠他,一切保险;②通过敌人封锁线,老人就像一个没事人,显得悠闲自得;③送两个女孩进苇塘,他以为万无一失,结果大菱受伤,确实过于自信;他觉得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又有些过于自尊。④老头子发誓要讨回血债,这场极其精彩的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自信的。‎ ‎(2)仔细揣摩文中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感受人物的真实、可爱。‎ 学生齐读相关语段,在想像中感受老人的复杂心理。‎ 第三课时 三、赏读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好处 ‎1.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要求学生从文中画出并摘抄,仔细体味写景的妙处。 明确:(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2)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3)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5)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6)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7)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8)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学生齐读写景语段,展开想像,感受那浓浓的诗情画意。‎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写景的作用。‎ ‎(1)教师示范分析第(1)、第(8)句。‎ 明确:“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么优美的水乡却被敌人封锁。白天一片死寂,连水鸟也躲避;只有到晚上,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爱憎情感。写“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这段景物描写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第(8)句是老人致敌人于死地时,“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所产生的感受。老人此刻正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那鲜嫩的芦花在老人的眼里,自然会显得格外美丽。这段景物描写有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决非可有可无。‎ ‎(2)学生品味其他写景句,分析其作用。可从点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等角度入手。‎ 四、课堂小结 孙犁的《芦花荡》写得异常优美,那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那人物的真实、可爱,那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让我们流连驻足,不忍离去,这是孙犁创作魅力的最高体现。特别是文中那位智勇双全、自信自尊的老英雄,让我们赞叹不已。从他身上,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五、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展开想像,把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教师点拨:抓住对老英雄的崇敬、赞叹,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对昨天自己怀疑老人的羞愧、歉疚等心理来写。‎ 选三位同学口头回答,其余同学点评。‎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孙犁的《荷花淀》,感受作品的诗意美。‎ 板书设计:‎ ‎             情节 传奇色彩 芦花荡——美   人物   立体美 真实美 ‎              环境 诗情画意 教学后记:结合导入内容,学生对“老头子”的诱敌杀敌理解得透彻;但对充满诗情画意的战争描写的理解无法清晰的理解,需引导,但效果不见佳。‎ ‎3、蜡 烛 教学目标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3、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 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类型:自读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借用报刊,以今年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导入。‎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 3)、课后练习二。‎ ‎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 (回答的很好。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板书设计:‎ ‎ 蜡 烛 母亲的眼泪 戴黑色的围巾 ‎ 老妇人 红军战士 儿子的英勇 用结婚的喜烛 体现血肉情深 教学后记:‎ 相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篇不是很好懂的文章,因为描写上的含蓄,使得其中的感情无法直接打动学生的心,即使经过教学,仍然较吃力,这跟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不足有关。‎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 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学目标 ‎1.阅读本文,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与朗读中体会作家那种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学习那种谴责侵略、对被侵略与被掠夺者的同情的优秀品质;‎ ‎2.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深刻的内涵,学习含义隽咏意味深长的语言;‎ ‎3.学习作者带有深厚感情来描写景物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阅读本文,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与朗读中体会作家那种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学习那种谴责侵略、对被侵略与被掠夺者的同情的优秀品质;‎ ‎2.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深刻的内涵,学习含义隽咏意味深长的语言;‎ ‎3.学习作者带有深厚感情来描写景物的写法。‎ 难点:1.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深刻的内涵,学习含义隽咏意味深长的语言;‎ ‎2.学习作者带有深厚感情来描写景物的写法。‎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类型:自读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最近正在学习的历史导入,即鸦片战争。(让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教师作补充: ‎ ‎ 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的风景。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 ‎ ‎ 1856 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 板书课题 ‎ 检查预习(正音、解词): ‎ ‎ 体面  给 j‹ 予  独一无二  珐f‚琅l‚ng 眼花缭乱 ‎ ‎ 不可名状 荡然无存  箱箧qiˆ   制裁    赃物   ‎ ‎4、快速默读课文, ‎ 明确文章两大内容板块:①赞美圆明园 ②谴责侵略者 ‎ ‎【讨论】: ‎ ‎ 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而雨果也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目的是什么呢?是夸英法联军抢得有眼光、有头脑?作为一名法国人是不是该为自己的祖国发了一笔横财而高兴? ‎ ‎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①——④段,找出作者评价圆明园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 ‎⑵有感情地朗读⑤——⑩段,找出作者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哪些是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 ‎ 提示: ‎ ‎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而雨果却有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真是难能可贵!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果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谴责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无耻,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 ‎ ‎5、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 ‎ 世界奇迹            “赞誉”   ‎ ‎   破坏  ‎ ‎ 惊人杰作           讽刺、 谴责 ‎ ‎ 人道、正直、公正、是非分明 ‎ ‎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 ‎ ‎ 同情、尊重中国人民 ‎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本文,激发了同学们对法西斯的愤恨。‎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能读出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感情。‎ ‎2.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言。领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3.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与看法,发表自己对“二战”的看法,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正确的战争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言。领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2.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与看法,发表自己对“二战”的看法,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正确的战争观。‎ 难点:1.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言。领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2.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与看法,发表自己对“二战”的看法,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正确的战争观。‎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类型:自读课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可由二战导入 在导入新课后,可适当让学生补充关于作者、写作背景2、板书课题 ‎ 检查预习(正音、解词):  ‎ 呵护  杀戮  纳粹  肃穆  恍惚  木然  荒谬  憧憬 缭绕   健忘  片纸只字 赤裸裸 ‎ ‎3、问题探究 ‎ ‎⑴“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 ‎⑵ 引用迪桑卡诗句的作用?结尾引用死者遗言的作用? ‎ ‎⑶你认为那个日本人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 ‎⑷“引文”与“正文”的关系怎样? ‎ ‎“引文”是纯客观的纪录,是正文得出观点、进行议论的依据。‎ 板书设计:‎ 记忆沉重 看纪念演出 美丽 来到纪念地 回顾历史 参加座谈会 参观纪念馆 呼唤和平 面向现实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体会到了振兴中华对和平的重要。‎ ‎6 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 ‎ 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 ‎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 ‎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 难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 教学设想: ‎ ‎ 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然后再着重研读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一事,分析课文时注意不要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学重点。 ‎ 教学用时:3课时。 ‎ 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本课。 ‎ ‎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 二、检查预习。 ‎ 三、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 ‎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 ‎  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 ‎  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提问: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 ‎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 二、学习新课。 ‎ ‎(-)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 ‎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 ‎  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 ‎  明确: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 ‎“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 ‎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 ‎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然而,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 ‎(二)齐读第18----28自然段。 ‎ ‎  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述买书的起因、 经过、结果。 ‎ ‎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 ‎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 ‎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 ‎  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 ‎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 ‎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 ‎ 请你说说: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 ‎(三)小结 ‎ ‎  1.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 ‎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 ‎  2. 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 ‎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 三、作业 板书设计:‎ 阿长的由来 地位低下 切切察察 饶舌多事 ‎“大”字睡相 不拘小节 过年吃橘 淳朴善良 长毛故事 无知愚昧 抒发对阿长的怀念之情 第三课时 一、理清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完成课后习题。‎ 三、拓展延伸。‎ 教学后记:‎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较前浓厚了许多。但对待写平凡人的品格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7、背 影 朱自清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 ‎2、领会本文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3、体会文中表现的父子深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 ‎2、体会选择“背影”作为表现主体的美学意义。‎ 难点 通过品味文章朴实自然的语言描写感受父亲一片爱子之情。‎ 教学用时:3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背影》是朱自清的名作,写于1925年。当时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接到父亲的来信。信中的一些话,使他想起父亲待自己的许多好处,特别是7、8年前父亲到南京为他送行时的背影,令他顿时泪如泉涌,情难自禁,便写下了这篇《背影》。那么,他父亲的来信说了些什么呢?请看文章的最后一段,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信中的内容。‎ ‎(这一段有些语句较难理解,先学这一段,既可扫除难点,又弄清了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前文的内容。用讲读法进行讲解。)‎ 提问:‎ ‎①最后一段大概讲述了哪些内容?‎ ‎②根据这些内容可以把这一段分成几个层次?‎ 明确:‎ ‎①最后一段,内容相当丰富,写了家境的衰落,写了父亲的身世和心境,写了作者的感受和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同时从这一段也可以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 ‎②本段可分为三个层次:‎ ‎ 第一层次:从“近几年来”到“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 第二层次:从“但最近两年”到“惦记着我的儿子”;‎ ‎ 第三层次:剩下部分。‎ ‎2、检查预习,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解释词义。‎ 交卸(xiè):卸,解除、除去。“交卸”,用于某种职务。“推卸”,用于某种责任。‎ 奔丧(sāng):有关死人的事,名词;奔丧,在外地赶回办理尊亲丧事。丧,别读sàng,丢掉,失去。动词。‎ 踌躇(chóu chú):犹豫不定。另意,形容得意。‎ 迂腐(yū):拘泥保守。迂腐,拘泥于旧的准则。迂,另意“迂迴”,曲折、绕远。‎ 蹒跚(pán shān):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 颓唐(tuí):精神委靡,意志消沉。‎ 琐屑(xiè):指细小繁杂的事。 ‎ 晶莹(yíng):光洁透明。‎ ‎3、请学生朗读课文,分三个部分;其他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一遍,给课文分段落、层次。‎ ‎①本文如分成三个部分,应怎样分法?‎ ‎(在划分段落层次时,事先告诉学生,文章本身的结构形式是固定的、客观存在的。我们划分层次应力求符合作品本身固有的思路及其结构形式,但由于读者认识的差异、角度的不同、目的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分法。这就要作具体分析,有的是这样分也可以,那样分也未尝不可;有的则是绝对不行。划分层次还是有原则的,不是可以任意划分的。‎ 引导学生找出三个部分的分界线,划出三个部分后,归纳大意,要求用同样的句式即字数、结构形式大体相同,训练概括能力。)‎ ‎“那年冬天”是现在与回忆的分界线。“这几年来”是回忆与现在的分界线:‎ 第一部分,首段,概括为“开篇寄思”或“不忘背影”;‎ 第二部分,首、末之间的段落,概括为“往事回忆”或“描写背影”;‎ 第三部分,末段,概括为“结尾怀念”或“思念背影”。‎ ‎(概括不是唯一的,概括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表述方式,前提为这种概括必须是正确的。)‎ ‎②本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按照文章叙事的层次又可以分成几层意思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明确:‎ 中间部分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交代父子分别时的家境 第二层次:送行前父亲的细心关照 第三层次:送行时看到父亲的背影 或:‎ 中间部分分为两个层次: ‎ 第一层次:交代家境 第二层次:浦口送别 第二层“浦口送别”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层次:‎ 第一,细心照顾 第二,车站买橘 第三,车门话别 第二课时 ‎1、引导学生弄清情节线索,体会取材角度。‎ 问:本文用什么把全文的故事情节连接起来并且贯串起来?‎ 明确:“背影”。‎ 思考:作者是怎样用“背影”来贯串并连接全文的?(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并随时归纳。)‎ ‎①本文在几处写了“背影”?‎ 明确:本文四处写到“背影”。‎ ‎②这四处写“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每次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明确:第一次在开头,不忘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送别时,望父买橘时的背影。‎ 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第四次在结尾,泪光中再现背影。‎ ‎2、精研课文 ‎⑴研读第一、二、三段。‎ ‎①第一段的“二年余”指什么时间?第二段的“那年”是哪一年?‎ ‎——第一段的“二年余”,指1923年到1925年;第二段“那年”是1917年,因为第四段中“其实我那年已20岁”;从第二段开始是回叙往事。‎ ‎②第二段写徐州见父,为什么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怎么院子里会满是“狼藉的东西”?父亲的那句话(“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包含着什么意思?‎ ‎——父亲卸职失业,不得不打点行囊回家,因此院子里乱七八糟的,作者看到这种凄凉的景象,再想起祖母的去世,眼泪便禁不住簌簌地流下来了。这时候,父亲心里一定比儿子更加悲伤愁苦。可是,当他看见儿子流泪的时候,便强抑悲苦,反过来安慰儿子,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体贴、爱护、劝慰。‎ ‎③为什么说“家中光景很是惨淡”?变卖典质、借钱办丧事说明了什么?‎ ‎——作者的父亲在徐州当烟酒公卖局长(在旧社会被认为是一种肥缺),不仅没有发财,还要借了钱办丧事,变卖典当了家财去偿还亏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父亲的为人。父亲失了业,又背了债,悲和愁相交煎,所以说“家中的光景很是惨淡”。‎ 这三段写家中困顿的处境,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④教师范读第一段,学生齐读第二、三段,要求读时注意速度、语调和感情。‎ ‎⑵研读第四段。‎ ‎①这一段为什么写南京“游逛”只用“勾留了一日”五个字一笔带过,而写父亲是不是亲自送行却用了不少笔墨?‎ ‎——当时父子俩对游逛没有心思,而且它对写父亲也没有什么关系,用一句话交代一下就可以了,重点是写父亲对儿子的关怀、爱护。‎ ‎②这一段是怎么写父亲对儿子的关怀、爱护的?文中哪些地方说明父亲完全可以不必自己送行?父亲“踌躇”了又“踌躇”说明了什么?‎ ‎——照理父亲可以不必亲自送行,因为:第一,他“事忙”,急于谋事;第二,有熟识的茶房,可以托他陪同上车;第三,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可是,父亲还是不放心,“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对茶房“再三嘱咐,甚是仔细”,“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踌躇了一会”,写出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 ‎③“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不要紧”,是父亲对自己而言,尽管“事忙”,但认为这无关紧要。“他们去不好”,是对儿子而言的,就怕别人照顾得不妥帖。这简短的一句话,说明他关心儿子胜过关心自己,充分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 ‎④齐读第四段。‎ ‎⑶研读第五段。‎ ‎①作者为什么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而且还要叹气说“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两句话是作者的自责,责备自己那时年轻无知,不仅没有体会父亲的一片爱心,反而嫌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认为父亲迂腐守旧。现在想来,内心深感愧疚,带着深深的自责。‎ ‎②进站上车,父亲是怎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儿子的呢?‎ ‎——文中两个“忙着”说明父亲全然不顾自己,只想着为儿子劳神费力。一个“嘱我”,一个“嘱托”,说明父亲像慈母一样对“我”关心体贴。即使是找一个座位,他也要认真地“拣定”进出最方便的地方,真是细致入微,用心良苦。‎ ‎③指名朗读或齐读第四、第五段,体会父亲的爱子之心。‎ 第三课时 精研第六段。‎ ‎①买橘送行,具体写父亲的背影,很感人。这一段是分几层来写的?‎ 分四层:第一层写父亲执意自己去买橘子;‎ 第二层写父亲过铁路买橘;‎ 第三层写买橘回来;‎ 第四层写依依惜别。‎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想到儿子的旅途生活既单调又口渴,于是要去买些橘子给儿子。为儿子他想得多么周到。‎ ‎③“他往车外看了看”,后来“我”也看了,两人看的是不是一样?为什么对父亲的看写得很简略,“我”的看却写得较详细?‎ ‎——父亲只是看看有没有橘子可买,而“我”,不仅看到有卖东西的人,而且看到要过月台、穿铁道,爬上爬下很不容易。本来不想让父亲去的,可是“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这一层写出了父亲一心为儿子着想的拳拳爱心。‎ ‎④第二层写看见父亲的背影,描写了父亲的感人形象。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这一层主要写了父亲的穿戴和一系列动作。黑布小帽、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这一身素服,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心里。接着具体描写父亲是怎样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的。“蹒跚地走”、“慢慢探身”,显示了父亲行动的不便;手攀、脚缩、身子倾,形象地写出了吃力的样子,看到父亲不辞辛苦为自己买橘子,“我”怎能无动于衷。因此,“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写第一次被父亲的背影感动得流泪。‎ ‎(教师范读一二两层,让学生感受体会。)‎ ‎⑤第三层写买橘回来,父亲放好橘子,“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父亲怎样的内心活动?‎ ‎——其实,这段时间父亲的心情并不轻松,穿过铁道,爬上爬下,也确实比较艰难,但是为了消除儿子可能产生的不安,便故意装出轻松的样子来安慰儿子。尽管这轻松的样子是装出来的。但也表明他为儿子劳累也是心甘情愿的。‎ ‎⑥最后一层写依依惜别。离别的时候,父亲说了两句话,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表明父亲这时仍在惦念着儿子旅途的安全。“进去吧,里边没人。”儿子送父亲下车,本是人之常情,可是父亲不让送,怕儿子离开车厢会丢失东西。临别时这样细心嘱咐,真是关怀备至,可敬可亲。‎ ‎⑦最后一句写第二次看见背影和第二次流泪,说说这时候“我”的心情。‎ ‎——父亲不顾艰难给“我”买橘,使“我”感动不已,现在父亲要离开了,不免产生浓浓的离情别绪。因此,当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自己回车厢坐下来的时候,感念之情涌上心头,禁不住“眼泪又来了”。这一段两次写流泪,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真诚的爱。‎ ‎⑧先分层朗读,再齐读这一段课文,要求读出父爱子、子爱父的深情。‎ 教师小结。‎ ‎《背影》写的是家庭遭遇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的儿子时的一番情景。作者通过朴实真切的记叙,抒写了父子深情,表现了当时社会中小有产者虽然屡经挣扎仍不免破产的可悲境遇,以及由此而生的感伤情绪,所写在当时说来,是普通的生活感受,用的文字也不多,却很感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原因何在呢?‎ ‎1.父亲的来信是《背影》写作的契机。这信曾使作者大为感动。作者在1947年答《文艺知识》问时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来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正因为作者自己感动了,所以才能写出这样感动人的文章。‎ ‎2.《背影》具有感人的力量,并不是凭借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表达的真情。老老实实,朴素自然,毫不矫揉造作,这正是《背影》的特色。‎ ‎3.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境中的最富有表现力的形象特征来刻画人物、抒写感情。祖母死了,家庭破产,父亲老境凄凉,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子又将各奔东西,为生活去奔波,此时此刻的心清是沉重的。作者选择了父亲穿过铁道去给他买橘子时的“背影”这个形象特征,加以集中地具体地描绘,从而充分地表达出了当时父子之间那种骨肉至情,获得了感人的艺术效果。特别是在作品写作发表的当时,它曾引起了经济上同样处于风雨飘摇状况中的广大贫苦知识青年读者的强烈共鸣与由衷的感叹。 ‎ ‎2、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揣摩作者在文章中的寄寓的情感,当堂完成两本练习中的阅读文段。‎ 作业布置 ‎ 1、抄写课文阅读提示中的生字词两次,解释词语意思;‎ ‎ 2、预习自读课《我儿子一家》。‎ 板书 背影 朱自清 ‎1、不忘背影(引起回忆,虚写背影)‎ 交代家境 ‎ ‎2、描写背影 细心照顾 ‎ 背影 (往事回忆,实写背影) 浦口送别 车站买橘 父爱子 车门话别 子爱父 ‎3、思念背影 ‎(结束回忆,虚写背影)‎ ‎8、台 阶 教学目标:‎ ‎1、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2、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去中的真情;‎ ‎3、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 教学重难点: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类型:自读课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 不知道大家发觉没有,这一单元其实都是写小人物、低微身份的人的经历、感受和事情。我这里恰巧有一篇关于卑微事物或人的论述,大家听一下。(朗读文章。见附录。) ‎ 任何一种卑微的事物,其韧性都是最强的。无论人、事物。如同小草、如同蚂蚁,也如果卑微的你我他,还有“我”那平凡的父亲…… ‎ ‎ 二、整体感知。 ‎ ‎1、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那麽,本文中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麽? ‎ 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 ‎ ‎2、换句话讲,父亲为什麽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 造新屋,当然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每个建筑物都有它的人文性,所以说,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也就是对地位的要求。 ‎ ‎   (其实,这和第一问是一道题。只是,大多数同学都不能很好的运用联想思维。) ‎ ‎  这里补充一下关于马斯罗的理论:人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 ‎  联系本文,其实父亲也是对尊重的要求。这是其毕生的奋斗目标。 ‎ ‎  3、那麽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 ‎  (或他都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 ‎  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 ‎  4、但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麽? ‎ ‎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这个问题,好学生可以回答出来。) ‎ ‎  5、在父亲心理,新台阶的动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我们平时遇到父母升职等事时,都是举家欢庆的。那麽父亲是怎样庆贺的?(放了四颗大鞭炮) ‎ ‎6、但是,父亲在放鞭炮时,他的神情是很有意思的。找出来,看看他有什麽特色? ‎ ‎(71页)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高兴起来也与众不同。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 ‎  (这里要找出不难。但是,我明白去中的道理,孩子可能阅历浅,还不能很完善的回答出来。 ‎ ‎  7、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麽? ‎ ‎  不对劲。 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 ‎  8、其实,我认为这篇课文是可以删除一部分的,大家认为是哪一部分? ‎ ‎  (这个题很有迷惑性。本来哪一部分都不该删除掉。但是,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找出其中必须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这其中写的精彩的部分。但是,还真有不少同学都找出了应该删除的部分。但也有的聪明的孩子,说不应该删除,并且说明了自己的理由。虽然不很全面,但都能谈到一点或两点关键的地方。) 老屋的三级青石板的描写。 ‎ ‎ 9、你看都罗嗦了些什麽? ‎ ‎ 1)、来历——体壮如牛,(与后面,闪了腰作对比。) ‎ ‎ 2)、粗糙——经济条件差。 ‎ ‎ 3)、我跳上跳下——我年幼,新屋盖好,我“长成大人”,所用时间之长。 ‎ ‎ 4)、脚板——终年辛劳;说明家庭的穷困。 ‎ ‎ 10、你说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麽? ‎ ‎  当然。因为都与后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都对后面的情节起对比或反衬的作用。‎ ‎11、具体来理解两个句子: ‎ ‎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 ‎  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 ‎ 另一方面,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 ‎  2)、父亲回来时,为什麽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麽理解? ‎ ‎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 ‎   12、简述一下了父親造屋的前因後果 。故事梗概述一下,父亲造屋的前因后果。(故事梗概)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什麽? ‎ ‎ 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 ‎  13、那麽这样做值吗? ‎ ‎ 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 14、 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 ‎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 ‎  15、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两相比较,你有怎样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去中的真情。‎ 二、完成课后习题。‎ 三、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台 阶 ‎ ‎ 造 新 屋 ‎ 非常要强 老实厚道 不甘人后 教学后记:‎ ‎《台阶》一文的学习学生能体会到父亲的情感与性格,课文难点得到了突破。‎ 学生的朗读意思和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9、老 王 ‎ ‎ 教学目标:‎ ‎1、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3、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4、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2、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类型:自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谈话导入,话题:在生活中,你关注得最多的是什么人?‎ 生:明星、家人、自己。‎ 师:明星是因为有着耀眼的光环我们关注他们;伟人作出了非凡的成就我们关注他们;因为血浓于水我们关注家人……而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却是那些没有亲情关系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作出非凡的成就,却有着金子般的心。‎ ‎(意在营造亲切平和的教学气氛,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二、设问导读。‎ ‎(一)、画说老王:‎ 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个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请看画像。他叫老王,(板题)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 生: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生:从他破旧的衣着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 生:从他的表情看,他是一个善良的老人。‎ ‎……‎ ‎(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 ‎(二)、问询老王:‎ ‎ 师:这样一个老人就站在你的跟前,你关心他什么?把你的关切向他表达出来。‎ ‎ 生:老王,你是做什么的?‎ ‎ 老王,你生活得怎么样?‎ ‎ 老王,你为人怎样?为什么作家会如此关注你?‎ ‎ ……‎ ‎   (意在唤起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为后面学生阅读课文蓄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读书。)‎ ‎(三)、走近老王:‎ ‎ 1、师:老王是一个普通人,写老王的作家 可不是一个普通人。简介杨絳。杨絳——钱钟书——《围城》。‎ ‎ 2、师:面对陌生的老王,你们有那么多的揣测,和那么多的关切,现在你们循着杨绛的笔墨,去走近老王,解开心中的谜团。‎ ‎3、生:读课文。‎ 三、点拨导思 ‎(一)、评说老王:‎ ‎ 师:刚才看了老王,现在又读了老王,老王是不是你心目中的那个老王?你对他的关切作者告诉你没有?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的形式表达出来。‎ ‎ 生:老王是一个社会地位卑微的人。表现在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里。‎ ‎ 生:老王是一个善良老实的人。表现在送冰时,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的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 生: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表现在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 ……‎ ‎    (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完成对文章内容的个性化理解。)‎ ‎(二)、品味老王:‎ 师: 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断?在这个片断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老王临死还要送鸡蛋香油还人情这一情节。‎ 师:有此同感的同学请举手。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一段感动人,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片断。‎ ‎1、精读。‎ 师: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小声读、放声读。可圈点,可旁批。‎ 生:读课文。‎ ‎2、小组交流体会。‎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独到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生:我觉得,课文中说老王“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用得好。写出了老王消瘦与不灵活,‎ 生:“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中“攥”字也用得好。写出了老王拿钱时激动的心情。‎ ‎……‎ ‎ ②教师相机引导:‎ ‎ §课文中老王的话语不多,却十分有表现力。你能就这些只言片语推测一下老王当时的心理和表情吗?‎ ‎§老五劝说“我”收下香油和鸡蛋的情节作者没有描述,请你设想一下,老王当时是怎么说服“我”收下的?‎ ‎(意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 ‎3、质疑,合作探究。‎ 师:就这一情节,你有没有疑问?提出来请大家帮你。‎ 生:文章中,当“我”要给老王钱,他不要,可后来还是收了钱。为什么?‎ ‎  “我”拿钱给老王是为了帮助他,而作者为什么说“我却拿钱侮辱他”?‎ ‎   (以生――生、生――师合作的形式相互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 一、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二、完成课后习题。‎ 三、拓展导创。‎ ‎(一)、怀念老王:‎ ‎ 1、师: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照顾他的杨絳有什么样的感受?‎ ‎ 生:她作为一个幸运者,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十分愧怍。‎ ‎ 师:她为什么这样想?‎ ‎ 生:她觉得自己照顾老王太少。‎ ‎ “我”拿钱去侮辱他。‎ ‎2、师:假如你是老王的邻居或一个熟识的人,面对老王的遗像,你心里好受吗?你有什么话要对老王说吗?‎ 教师示范:老王,因为你眼睛不好使,我就从来不坐你的三轮车,还背后叫你“田螺眼”,我对你的关照太少了。假如你还活着,我会动员很多人去坐你的三轮车,让你的生活好起来。‎ ‎ 生:老王,你那天送冰到我家,虽然你的冰块比别人的大一倍,我还是砍了你价。对不起。假如你还活着,我一定请你到我家喝一杯热茶。‎ ‎ 生: 假如老王你还活着,我要去做你的孙女,好好照顾你。‎ ‎……‎ ‎(意在激发学生的对不幸者的愧怍,为下面升华情感张本。)‎ ‎ (二)、关注“老王”:‎ 师:在这个日渐冷漠的世界里,还能有你们这样一群热心人,实在难得。我替老王感谢你们。可是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老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 生:爱心 ‎   人道主义 ‎   平等 师:这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东西。‎ ‎(三)、师:(点击背景音乐《爱的奉献》)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应该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要给别人送去温暖。‎ ‎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给别人送去芬芳。‎ ‎   假如我是一颗星,就要给别人送去光明。‎ ‎   假如我是___,就要_______。‎ 请大家以上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 生:假如我是一泓泉,就要给别人送去清凉。‎ ‎   假如我是一片云,就要给别人送去甘霖。‎ ‎    ……‎ ‎  (意在升华学生情感,优化其情感肖像。)‎ ‎(四)、推荐文章:‎ ‎    《傻二哥》 新凤霞 ‎《乞丐》 屠格列夫 ‎ 《生命的召唤》 阿迪斯•惠特 板书设计:‎ 老 王 光棍 孤苦伶仃 小屋 破破烂烂 心好 老实厚道 有良心 关心人 教学后记:‎ 学生对老王的“苦”与“善”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那个时代的贫穷和人们 相互间的帮助理解难度较大。‎ ‎10、信 客 教学目标:‎ 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全文结构,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悉全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 ‎ 难点: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 教学时间:2课时 ‎ 教学类型:自读课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1.作者简介 ‎ ‎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 ‎ ‎2.导语 ‎ ‎ 现在通讯事业发达了,电话、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沟通方便多了,但是传统的书信联系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邮递员也延续着他们的工作。不知道大家对邮递员有什么印象呢? ‎ 二、听了几个同学对邮递员的看法后,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邮递员也就是信客的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标题。 ‎ 生字词:克扣 接济 唏嘘 稀罕 噩耗 呵斥 诘问 焦灼 伎俩 颠沛 吊唁 文绉绉 ‎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 文章结构: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 ‎2.阅读课文一遍后,文中的信客给你怎样的印象呢?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吗? ‎ ‎ 任劳任怨 待人宽容 善良厚道 恪尽职守 有才干 ‎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的3个小问题,再次仔细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看看文中主要写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信客怎样的为人呢? ‎ ‎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 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 ‎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 ‎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 ‎ 有才干: 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 ‎4.在信客的这么多的故事中,哪个最让你感动呢?并说说原因。 ‎ ‎5.解答课后的练习 ‎ 三、小结 ‎ 回顾文中信客的故事和他的为人,如果让你在信客的墓碑上写碑文,你回用一句怎样的话来写呢? ‎ 第二课时 一、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二、完成课后习题。‎ 三、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信 客 ‎ 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无私 终年跋涉,非常辛苦-----任劳任怨 收入微薄,生活贫穷-----待人宽容 教学后记:‎ 信客一文的学习,学生对信客的品质和精神都能能较好地体会,对文章的结 构基本能把握,朗读能力有提高。‎ ‎11、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列出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内容。 ‎ 教学重难点: ‎ ‎1.重点: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 ‎ ‎2.难点:课后思考练习题三,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 ‎ 课时安排:3课时 ‎ 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 一.导入新课: ‎ ‎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 二.简介作者 ‎ ‎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有。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 ‎日《人民日报》,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 三.检查预习 ‎ ‎ 1. 查字典,给加点的字注音。 ‎ ‎ 弧形 拱桥 陡坡 匀称 惟妙惟肖 ‎ ‎ 2. 读了本文,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及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之处? ‎ 四. 初读课文,看看作者写出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 ‎ ‎ 1. 提示:请同学们找出哪些段落是写赵州桥的,哪些段落是写卢光沟桥的?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一,填空。 ‎ ‎ 2. 学生读,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 ‎ 3. 总结: ‎ ‎ 名称 位置 修建年月 结构特征 ‎ ‎ 赵州桥 横跨在河上 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 ‎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 ‎ ‎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面三刀个小拱。‎ ‎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4全桥结构均匀。 ‎ ‎ 卢沟桥 位于永定河上 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 ‎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 第二课时 ‎ 一.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 ‎1. 听写 ‎ ‎2. 说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 二. 细读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石拱桥的特点的。 ‎ ‎ 1. 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赵州桥,一个卢沟桥,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 ‎ ‎ 2. 在写赵州桥和卢沟桥时,作者列举了许多精确的数字,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数字。 ‎ ‎ 3. 为了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的语言很具有逻辑性,例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在写赵州桥时,先介绍了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再分四点用数字分别说明。层次性很强。 ‎ ‎ 4. 作者在介绍两座桥时,既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又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请同学们找出来。(共同点是都介绍了地点,修建年代 ,及它们的结构特点。不同点是在介绍赵州桥时顺便说明了桥的设计者,介绍卢沟桥时作马可•波罗的话来赞扬其高度的技术成就和艺术价值,还介绍了卢沟桥的的特殊历史价值。这不但使行文有所变化,而且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 三.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最后两段。 ‎ ‎ 1. 第九段写什么,怎样写?(文章又分三点解释了到得如此辉煌的建筑成就的原因。先写……再写……最后写……) ‎ ‎ 2. 最后一段写什么,怎样写?(介绍了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修建情况,列举了我国修建的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虹大桥”、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双曲拱桥等,说明了我国桥梁事业取得的巨大成绩。 ‎ 四. 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行文简洁、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二) ‎ 五. 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三,引导学生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要说明的事理解释清楚。(我们常说用白纸写黑字,黑板其实就是一张黑色的纸,用白色的笔来写。我们把一张黑色的纸放大,再挂起来,就是一张黑板。)‎ 第 三 课 时 一、完成课后习题。‎ 二、拓展延伸: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 三、掌握集中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概括说明 一般: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历史悠久,形式多样 具体说明(举例)‎ 赵州桥:现存最古老 独拱---‎37.4米(当时最长)‎ 设计科学,施工巧妙 卢沟桥:联拱---‎‎265米 石狮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具有纪念意义 教学后记:‎ 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的构造等的认识把握得较好,对文中的说明方法也掌握 得不错;但对说明文的多种顺序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的形式认识有难度。‎ ‎12、桥 之 美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 ‎3、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 教学重难点: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 课时安排:1课时 ‎ 教学类型:自读课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的图片资料,或依据课文内容绘制几幅 图画。(体现桥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 一、导人新课。 ‎ ‎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 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 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出一下) ‎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 ‎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 ‎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 问题.a.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 ‎ b.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 ‎ c.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 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 ‎ a.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 ‎ b.举了四个例子: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 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 ‎ c.画面的构成是否有块、线、面的搭配;画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 ‎■研读与赏析 ‎ ‎ (过渡)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更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幅画面吗7 ‎ 重点研读第④小节。 ‎ ‎ (出示学生绘制的四幅图画) ‎ 四人小组讨论: ‎ ‎ a.说说四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 ‎ b.请有绘画天赋的同学点评。 ‎ ‎ c.我们应从哪些角度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 明确: ‎ ‎ a.◆厚厚实实的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 ‎ ◆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弱、轻重、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因桥的轮廓精心设计而和谐统一。 ‎ ‎ ◆长桥一般建筑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整个环境似乎有了灵气和生命。 ‎ ‎ ◆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 ‎ b.点评语言、欣赏的角度。 ‎ ‎ c.从色彩的搭配、画面构成(块、线、面)、景物的选择(强弱、明暗、动静等)是否对立统一……角度来判断。 ‎ 美句赏析。 ‎ ‎ (过渡)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不但告知了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而且他还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 ‎ ‎ a.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体味句子的情昧。 ‎ ‎ b.先四人小组讨论,再让小组派代表发言。 ‎ 重点赏析以下语句: ‎ ‎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 ‎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 ‎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 ‎ ◆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过渡)我们从《桥之美》中,体会到了桥的美感,真是赏心悦目。同是写桥的文章,《中国石拱桥》与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 课堂小结 ‎ ‎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胜收的景致,或纤弱或雄壮或含蓄……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大干世界吧! ‎ 作业布置:‎ 一、完成课后习题。‎ 二、拓展延伸 ‎ 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 明确: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 板书设计:‎ ‎ 芦苇石桥—感觉舒畅 ‎ 细柳拂桥—令人销魂 桥在不同的环境中 桥之美 ‎ ‎ 长桥卧龙—宛如史诗 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 风雨廊桥—形式独特 教学后记:‎ 学生对桥与具体环境和谐一致才产生美术美这一不同的审美方法及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美这一审美观点有较好的理解,但对具体的意境的想象有些欠缺。语言相较之下偏于术语化,是学生理解上的大障碍。‎ ‎13、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 ‎1、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2、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 ‎ 教学重难点:‎ 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课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过《故宫博物院》,其中介绍皇家御花园时称“进入苏州园林”,为什么皇家园林要和小小苏州城的园林相仿?今天我们学习的《苏州园林》会给 大家一个答案。(板书课题、作者) ‎ 集体朗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 ‎1、作者介绍:叶圣陶,苏州人,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体会。 ‎ ‎2、苏州园林的特点:富有诗情画意,是艺术品。 ‎ ‎3、学习重点:说明语言严密生动,运用总分式的结构。 ‎ 展标:总分式的结构,严密生动的语言(分行板书教学目标)。 ‎ 二、 检查预习: ‎ ‎1、 字词注音:请同学顺序读出,用幻灯片打出正确答案,集体朗读两遍,标注到课文中。(补充的当堂注音) ‎ ‎ 轩榭、重峦叠嶂、丘壑、嶙峋、镂空、蔷薇。 ‎ ‎ 补充:相间、斟酌、模样、对称、庸俗、阑干。 ‎ ‎2、 回答思考问题,导入课文学习:(预习布置粗读课文) ‎ ‎ 请学生回答思考问题,也就是我上一课就提出的问题,请学生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 三、 分析总体结构 ‎ ‎1、 上面同学回答的很正确,就是课文第一小节听这句话 ‎ 板书:各地园林的标本。这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 ‎ 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这一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课文最后一节说“不止这些”却又“不再多写了”,为什么? ‎ ‎ 开头总领全文。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 ‎ 板书:不止这些。 ‎ ‎2、 那么苏州园林有什么独特之外,可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我们学过说明一个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请同学们集体朗读第二节,找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务必使……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 板书: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 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从哪向个方面说明:(四个“讲究”)。 ‎ ‎ 板书: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映衬近景远景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 ‎ 这样力求完美,目的是什么?愿游览者“如在图画中”。 ‎ ‎3、 请同学们速读3-6节,看看依次写了什么?和我们刚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6节依次照应第2节中的四个“讲究”。 ‎ ‎4、 仅从大处讲究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图画吗?不能,还要从小处注意处处体现画的完美。速读7-9节看看要注意什么? ‎ ‎ 7节:图画美 8节:图案美 9节:色彩美 (板书) ‎ ‎5、 从3-9节4个“讲究”、3个“注意”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哪种结构形式?总说--分说 ‎ 第二课时 四、 精读4、5两节: ‎ ‎1、 根据图片看课文是怎样表现出苏州园林的特点,(4-5节为主)。 ‎ ‎(1) 这一节说明了什么?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 ‎(2) 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这是哪种结构形式?1句、2-3句、4-11句,总分式。 ‎ ‎(3) 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 ‎ 还写了桥、石岸、花草、鱼。处处写“画”。 ‎ ‎(4) “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 ‎ ‎ 不能调换。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 ‎ ‎(5) “雷同”能否用相同“相同”替换,为什么? ‎ 不能替换,感情色彩不同。 ‎ 小结:总分式结构(中心句—支撑句),说明语言的严密性(板书在教学目标上) ‎ ‎2、 自读第五节回答问题(不讨论,根据第四节为例做) ‎ ‎(1) 结构形式?(怎么找出来的?)总分式(第一句中心句,下面分说了栽种和修剪两部分)。 ‎ ‎(2) 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描写、议论、说明。 ‎ 这些体现了说明语言生动性。 ‎ 五、 总结:(回应教学目标,时间允许完成练习) ‎ ‎1、 根据说明事物的特征安排结构。 ‎ ‎2、 说明语言的多样性体现在:以说明为主兼顾其他表现形式;运用概括和描述性的句子;用准确、周密、精确。 ‎ 练习:课后练习三、四。 ‎ 六、 作业:抄写字词注音,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弄清文章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思考和练习,做几项练习,扣住基础知识,提高理解词义的能力和掌握几种语言表达的方法。最后一个环节是写作。不要简单地让学生做一个现成的题目,而应进行意在锻炼思维的有针对性的训练。 ‎ ‎  第三步:弄清总写与分说之间的内在联系。 ‎ ‎  问: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那样明确,但作者为什么在句子中加上一个状语似乎呢?岂不矛盾? ‎ ‎  老师明确后,学生讨论。 ‎ ‎  问:第七到第九自然段是第三段的后半部分,它与前半部分,与第二段的关键句在结构上的联系怎样? ‎ ‎  学生口述后,老师明确。‎ 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叶圣陶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的图画美 门窗的图案美 色彩的的谐美 总 分 教学后记:‎ 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把握得还不错,对文章的写作层次也有较深的印象,‎ 但对园林“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境界理解得不是很透彻。‎ ‎14、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 2、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理解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教学设想:‎ 一、运用已经学过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本文的“预习提示”,理清本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的方式进行。‎ ‎ 二、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读而过。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 三、师生共同总结,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 教学时数:2课时 ‎ 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一、预习,扫除文字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金銮(luán)殿 蟠(páan)龙 鎏(liú)金 玉玺(xǐ) 妃嫔(Pín) 湛(zhàn)蓝 上谕(yù) 傀儡(kuǐ lěi) 翊(yì)坤宫 修缮(shàn) 击罄(qìng) 诏(zhào)书 ‎ 2.解释加点的字:‎ ‎ 举世闻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滨(沿着)‎ ‎ 残破不堪(忍受、能支持)‎ ‎ 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 3.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 ‎ 1.教师发下示意图(部分城门、宫殿名称可预先填上),要求学生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 ‎ 2.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 (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作口述。)‎ ‎ 3. 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 ‎ 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 ‎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 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 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三、导读,讨论重点问题:‎ ‎ 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 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 (前朝——太和殿;内廷——养心殿)‎ ‎ 3.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 ‎ 讨论:‎ ‎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 (3)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 ‎ (4)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师生讨论后明确:‎ 写太和殿:‎ ‎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 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 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 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 ‎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请注意方位词语及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 ‎ 4.研读17—18段,重点介绍养心殿的部分,讨论:‎ ‎ (1)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 ‎ (2)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 (3)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明确:这两段重点介绍了养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的中心。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 四、总结,完成课堂练习:‎ ‎ 1.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 明确: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文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观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养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文章较详细地介绍封建帝王的罪恶历史,说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点说明。‎ ‎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明确: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 3.课文2、21段以及4、11段在文章主体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 明确:2、21段都是对故宫全貌的总写,而且前后呼应。这两段之间的部分则是对故宫建筑的分写,这样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 4.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总写,这两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写。11段在全文中还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 ‎ 5.至此,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写的。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 6.课堂练习:‎ ‎ (1)在( )内填字来完成短语,并按要求归类:(只填序号)‎ ‎ ①规模(宏)大 ②庄严肃(穆) ③大肆挥(霍)④重重殿宇 ⑤举世(闻)名 ⑥(焕)发光彩 ⑦烟雾(缭)绕 ⑧腐朽昏(庸) ⑨龙凤(呈)祥 ⑩池馆水(榭)‎ ‎ 名词短语④⑩ 动词短语③⑤⑥‎ ‎ 形容词短语②⑧ 主谓短语①⑦⑨‎ ‎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①故宫就是古时候所说的紫禁城。太和殿就是金蛮殿。东西六宫的养心殿则是清朝二百年间封建帝王统治活动中心。(√)‎ ‎ ②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层层殿宇,重重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 ‎ ③课文之所以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是因为这两座宫殿规模最大,装饰最绚丽,能集中体现故宫建筑群的艺术风格。(×)‎ ‎ ④《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三篇说明文都是按照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说明事物特点的。(×)‎ ‎ 3)课后完成“揣摩·运用”四的练习。‎ 板书设计:‎ ‎ 总:位置、整体布局、总体特点 ‎ 故宫博物院 分:具体说明故宫主要建筑的布局及特点 ‎ 总: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点 教学后记:‎ 学生对故宫的博大雄伟有较好的理解,通过自己填写位置图的方式,对本文 使用的空间顺序理解较好。‎ ‎15、说 屏 教学目标 ‎ ‎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3、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 教学重难点:‎ 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 课前准备 ‎ ‎ 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屏的图片,或上网查找。如果学生家中有屏的小艺术品,也可借来一用,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 教学用时:1课时。 ‎ 教学类型:自读课 教学过程 ‎ 一、导人新课。 ‎ ‎ 学生拿着自己找的图片或小屏风,向同学作介绍,语言可能不生动,教师可以就此导人,看做者是怎样介绍的。也可以用古诗词中有描写屏风的诗句导人。 ‎ 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 ‎ 教师配古筝乐曲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思考: ‎ ‎ a.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 ‎ b.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 ‎ 听读完后,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 ‎ a.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 ‎ b.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 ‎ ‎ ◆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 ‎ ◆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 ‎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 ‎ 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 ‎ 研读与赏析。 ‎ ‎ 过渡:屏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可是读了文章,或许你也喜欢上屏风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诗,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全班讨论明确: ‎ ‎ a.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牡丹亭》中“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 ‎ b.“…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这一句中的“置”是布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换上“放”字,则无此表达效果;“点缀”是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准确地说明了屏风在居室中的作用。(学生还可以再举出一些。) ‎ ‎ 小结: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焕发出青春,重新大放异彩。 ‎ 拓展延伸 ‎ ‎ 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说到屏,你还找到了哪些图画描绘了屏,全班交流,请你引诗配画作解说。 ‎ ‎ 比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宋代词人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想像一下,屏风将会有怎样的用途? ‎ ‎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 一、精读课文,回答问题。‎ 自主回答:‎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明确:“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 解释紧扣屏的用途。‎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明确: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屏的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加深对屏的了解。)‎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合作讨论回答 ‎(3)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二、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 ‎1、理解诗意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三、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七)   研读赏析 ‎1、  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2、  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2)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三、总结拓展 ‎(一)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 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二)拓展延伸 查找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 例:南朝 《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永 《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贺 《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板书设计:‎ ‎ 避免直视 屏的作用: 艺术点缀 ‎ 可以挡风 说屏 屏的分类:按屏风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巧 ‎ ‎ ‎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 ‎ 教学后记:‎ 学生对屏的知识把握,审美情趣的培养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作者的情感体会得不是很深刻。‎ ‎16、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4、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 一、导入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五篇说明文,它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文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投影片展示:‎ ‎3.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投影片展示阅读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请最先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教师为学生计时。历时最短的十位同学决出之后,教师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最后选出历时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学,授予他“阅读小标兵”的称号。‎ 学生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五、布置作业 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 ‎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拓展延伸,转化课堂所学的物候学知识。‎ 一、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1)学生齐读1、2段。‎ ‎(2)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投影片展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3)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生1: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匆促。‎ 生2:其实,只要细细推敲“苏醒”一词,就会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内涵,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生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生4: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生5:这两段文字好,好在对说明对象的烘托。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4)教师提示学生看注释①,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 学生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学生齐读1、2段,争取背诵。‎ ‎2.投影片展示下列句子,要求学生揣摩,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迟10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学生明确:加粗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3.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回顾前面所学课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请同学们列举一二。‎ 生1:《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卢沟桥两旁石栏上的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生2:《桥之美》一文中:“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生3:《故宫博物院》一文中,写太和殿的外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 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投影片展示:‎ 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 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 燕子善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进。‎ 教师要求学生参考以上资料,结合自己对燕子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一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 学生构思写作。‎ 选三四位同学读自己的片断,其余同学评价。‎ 较好地片断有:‎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一会儿又来个180°大转弯,一会儿又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妻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老家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的时间和自己的体力。‎ 三、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 ‎1.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生1:“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生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生3:“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生4:“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生5:“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生6:“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 ‎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投影片展示:‎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3.教师请有旅游经历的同学谈谈在旅游中了解到的物候知识。‎ 如盛夏时节到东北旅游,寒冬时节到南方旅游,爬山、观海等总会有新的发现。‎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五、布置作业 ‎1.说明“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三则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 ‎2.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例: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 ‎3.举一个你熟悉的“人类朋友”的例子,向别人介绍,好吗?‎ 板书设计:‎ ‎ 物候现象-----大自然的语言-----------用来研究生产(逻辑顺序)‎ 教学后记:‎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较前浓厚了许多。但对待说明文的理解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17、《奇妙的克隆》‎ 教学目标:‎ ‎    1、 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    2、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    3、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   通过竞赛,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课前准备:‎ ‎   学生:‎ ‎   1、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   2、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 ‎   教师:‎ ‎   准备有关资料和事例,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把课后练习题融入教学过程中。‎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类型:自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教学内容 ‎   展开竞赛,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教学步骤 ‎   1、导入新课 ‎  《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   2、交流查找的资料 ‎  我们身边哪些动、植物先天具有克隆的本领?(学生出示仙人掌并加以说明;土豆、桂花、富贵竹插枝即活;各种蔬菜、果树的嫁接;水螅除夏末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   3、感知课文,展开竞赛 ‎  按课文四个版块,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展开。(第一部分一个小组,第二、三部分一个小组,第四部分一个小组)‎ ‎  ⑴全班齐读第一部分,请第一组同学做好迎战准备,另外同学发掘问题。‎ ‎  问: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 ‎  问: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克隆”)‎ ‎  问: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别找出来。(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 ‎  教师补充提问: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作者介绍克隆是什么时用了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呢?(克隆这一前沿科学领域,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陌生很难懂的,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物,再加以细致的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给它下个定义,把它的特征清楚的展示出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克隆。)‎ ‎  ⑵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那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请二组同学准备,其他同学发掘问题。)‎ ‎  问: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1979年克隆鲫鱼、1960、62年克隆爪蟾、1978年克隆黑斑蛙)‎ ‎  问: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 ‎  问: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说明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  问:这部分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的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如果其他学生觉得比较困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引导。文中按生物顺序来安排的,是由低级到高级。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  教师补充提问: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努力?‎ ‎  学生找出后,教师追问:这些努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锲而不舍、求真创新)把这种精神用到我们的学习中,我们该如何做呢?(学生自由发言)‎ ‎  ⑶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读,最后一组同学做好准备。)‎ ‎  问: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  问:这一部分的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子。通过举例,说明只有通过克隆技术才能最有效、最方便地繁殖这些能给人类带来好处的高附加值的牲畜。)‎ ‎  问: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学生自由发言)‎ ‎  问:作者对克隆人的看法是什么,体现在文中什么地方?(略)‎ ‎  对竞赛优胜小组以肯定后,教师小结:我们对“克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克隆人也不再是幻想。那你对克隆的看法如何呢,请整理好收集到的资料,准备下节课的辩论——我看克隆人。‎ 第二课时 ‎ 一、教学内容 ‎ 总结前课内容,展开辩论。‎ 二、教学步骤 ‎  1、投影片展示,复习课文内容。 ‎ 说明对象 ‎ ‎ 说明顺序 ‎ 实验对象 ‎ 研究成果 ‎ 时间 ‎ 说明方法 ‎ 克隆——无性繁殖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产出的一群个体 ‎ 克隆含义——克隆实验和发展(按生物进化,由底到高)——克隆造福人类 ‎ ‎  ‎ 鱼类 ‎ ‎  ‎ 鲫鱼 ‎ ‎1979 ‎ 下定义 ‎ 作诠释 ‎ 举例子 ‎ 列数字 ‎ 打比方 ‎ 鲤鲫鱼 ‎ ‎  ‎ ‎  ‎ 两栖类 ‎ ‎  ‎ 爪蟾蜍 ‎ ‎1962 ‎ 黑斑蛙 ‎ ‎1978 ‎ ‎  哺乳类 ‎ 鼠 ‎ ‎  ‎ 多利羊 ‎ ‎1996 ‎ ‎《 奇妙的克隆》‎ ‎2、组织学生,展开辩论。‎ ‎   投影幻灯片,指出辩论要求:‎ ‎   ⑴语言清晰、流畅,有条理性,声音洪亮。  ⑵观点明确,论据充足 。  ⑶在驳斥对方观点时应该有“理”,更应该有“礼”。  ‎ ‎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结。‎ ‎   3、布置作业 ‎   ⑴把文中好的词、句抄在资料册里,增加知识的积累。‎ ‎   ⑵回家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选择适当的说明方法,有条理的介绍它的特征。‎ 板书设计:‎ ‎ 克隆的含义 奇妙的克隆 克隆实验 ‎ 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好处 ‎ 人类对克隆技术的思考 教学后记:‎ 学生对克隆的事情较有兴趣,但对克隆技术的理解有难度。‎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2、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3、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4、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教学重点 重点: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难点: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类型:自读课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一、导语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投影片显示:‎ ‎(1)辨音:遗骸   褶皱   劫难   追溯 ‎(2)释义:遗骸 褶皱  劫难 致密  追溯  天衣无缝 选四名同学回答,‎ 明确:(1)hái  zhě  nàn sù ‎ ‎(2)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学生谈自己阅读的初步印象。‎ 明确: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两文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两文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三、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个个参与。教师巡视各组,掌握讨论情况,随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然后选交流成功的两个小组介绍阅读成果。‎ 明确:1.《恐龙无处不在》,说明对象为“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角度为: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文章的思路简述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第二部分为2~7段,介绍恐龙无处不在是大陆在漂移。2、3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第三部分为8~12段,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为13~15段,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其他生物,确证这一推断的正确性。总之,全文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表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2.《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为“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为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文章的写作思路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为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为7~11段,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第四部分为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教师总结: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 第二课时 四、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投影片显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五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明确:这些句子都被作者安排在括号里。‎ 教师点拨: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学生明确:1.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起是指哪些动物。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同属两栖动物。‎ ‎2.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 ‎3.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4.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5.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教师总结: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同学们应在今后的说明文写作中学习借鉴。‎ 五、联系实际,延伸拓展 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请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多侧面、重联系、重沟通,力求观石击千浪而举一反三。‎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谈谈感悟或体会。‎ 生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涡总呈逆时针方向,他大胆地推断这一定与地球自转有关,并且推断北半球呈逆时针,赤道不会有漩涡,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他就此发表的论文震惊科坛。‎ 生2:生物学家密卡尔逊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他指出美国东海岸有一种正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但他无法回答这是为什么。他的论文引起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横渡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正好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 生3:有人把人类社会的发展概括为“两个苹果”理论。一个苹果是砸向牛顿的那一个,它促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带来了科学的飞速发展。另一个苹果是亚当夏娃偷吃的那一个,它带来了人类社会的文明。‎ 生4:大自然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大自然中许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启发科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蒸汽机的发明众所周知。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模仿蟑螂的构造发明了太空探测器。甚至仿造人体视网模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内,可以带来视力的恢复……‎ 六、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 撞击说 恐龙灭绝 ‎ 被压扁的沙子 ‎ ‎ 火山说 教学后记:‎ 学生对科普文章较有兴趣。但理解透彻却不是很容易。‎ ‎19、生物入侵者 ‎ ‎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3、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教学设想:‎ ‎1.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阅读题目指导学生自读,帮助他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文章的说明技巧。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2.讨论法。学生自由质疑,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学习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作事理说明文;联类引申,转化课堂所学知识。‎ 一、导语设计 ‎“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陌生。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今天,我们将走进战场,对这场“战争”做一番考察。‎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自读 投影片显示:‎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劫掠    栖息    藩篱    归咎 ‎2.判断下列词语运用的正与误。‎ A.听说小林被录取了,她的心理失衡了,往事再一次浮上心头。‎ B.这件事来得太突然,她显得束手无策。‎ C.如果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切生命将在劫难逃。‎ D.尽管老师反复劝解,她心里仍无动于衷。‎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本文所介绍的有关生物入侵者的知识。(不少于5个要点)‎ ‎4.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5.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教师选五个小组的组长进行全班交流,每组负责一小题。‎ 明确:lüè qī fān jiù ‎2.A.√ B.√ C.√ D.×‎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与前面的“心里”表意重复。‎ ‎3.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们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对被入侵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种性构成极大的威胁。那么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过什么途径入侵的呢?为什么会增多呢?由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偷渡”入境;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目前,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有不同态度:一部分人认为,经过“物竞天择”,可以制约“生物入侵者”‎ 的危害,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另一部分人认为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会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4.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5.列数字。例如:“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地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再如:“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 举例子。举例子是为了支撑观点,使之更具有说服力。例如:举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的繁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这种说法;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举出新鲜水果和蔬菜、跨国宠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生物入侵者”的人为的原因;举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对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打比方。例如:“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人们这一类“入侵者”的行为,会给人类与自然带来危害;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这些比喻使说明更形象、更生动、更能吸引读者。‎ 第二课时 三、学生自由质疑,由学生共同讨论解答,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并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1.各小组轮流提问题,在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不能得到圆满答复的,向老师提问。‎ ‎2.教师分类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板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可能有:‎ ‎(1)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2)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3)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 教师点拨:(1)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移,是非常缓慢的,并受空间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2)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物入侵者”,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3)教师可利用手头资料介绍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 ‎①在我国,一种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气候明显干燥,湖中的68种鱼已有38种不复存在。‎ ‎②在西欧,一种北美虾病正在侵袭当地虾,造成当地虾在许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一种太平洋海藻覆盖了‎3000公顷的海底。‎ ‎④从东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一种来源于南亚的ALANG草侵入了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严重影响了当地树木的自然更新。‎ ‎⑤澳大利亚的一种可能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来,导致数千公顷的森林被毁。这种真菌对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树种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新西兰,一种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夜间活动的袋鼠,估计每晚可吃掉21吨当地的森林。‎ ‎⑦来源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棕色树蛇,使太平洋关岛上11种鸟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绝迹。‎ ‎⑧‎2002年2月21日《每日新报》报道: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日前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暂停从菲律宾进口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看来,时至今日“生物入侵者”有随时入侵的可能,我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 四、课堂小结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条理清晰,说明方法得当,是一篇规范的说明文,写法值得我们初学写作者借鉴。文中介绍的有关生物污染的知识,应学会运用,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生态意识,了解当地自然风景的价值,抵抗外来生物的侵入。‎ 板书设计 ‎ 是什么 生物入侵者 怎么样 ‎ 怎么办 教学后记:‎ 学生能理解生物入侵对本地生物的危害。且相较于前两篇文章,学生能够较好的了解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再结合最近的报章报道,对于这一课,学生是相对较好的掌握了。‎ ‎20、你一定会听见的 ‎ ‎ 教学目标:‎ ‎1、了解我们生活的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用心感受其丰富多彩;认识声音对我们成长的意义,学会倾听声音;‎ ‎2、整体感知文意,把握内容要点,学习筛选和概括主要信息;‎ ‎3、欣赏本文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初步培养对美文的解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蕴。‎ 难点:1.探究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 ‎2.通过仿写句子和课堂游戏,学习运用本文的语言技巧,激发学生联想和想像,用“耳朵”细致地体味生活。‎ 教学设想:‎ ‎1.朗读教学法。本文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巧用辞格、善用整句,很适合十几岁的少年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含义,感受其语言的精美,为全方位的品评鉴赏奠定基础。‎ ‎2.美点寻踪法。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阅读的主体,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品评文章的美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其独特的美,语言表达能力、品评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同步提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类型:自读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眼睛,给了我们色彩,把我们领进绚丽多姿的大千世界;耳朵,给了我们声音,让我们聆听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和神秘诉说。可是,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用心听了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悠扬动听的乐声中感觉课文的美。 教师强调一些需要积累的词语。‎ ‎2.学生齐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3.学生自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积极参与。‎ ‎5.各小组选代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课文描述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对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了可贵的探讨,强调声音对我们的意义,促使我们关注声音世界,用心倾听。‎ 全文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8段):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 第二部分(9~13段):探讨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声音伴随着我们成长,声音构成了丰富奇妙的世界(9~10段);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声音对我们的意义:声音充实人的生活,使人得到很多乐趣,并增长知识(11~12段)。13段用一连串发问,促使我们关注声音世界。‎ 第三部分(14~20段):以游戏的方式引领我们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再次印证了文章的主题。‎ 三、美点追寻,赏析课文的美 ‎1.学生齐读课文 ‎2.提问: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 文章的语言特别美,就像一首诗……‎ 文章的想象丰富、细微,把“声音”写得富有诗情画意……‎ 文章的内容很别致,聚焦无所不在的声音世界,引领我们去感受声音的奇妙无穷,读文章,仿佛沐浴在作者智慧的光辉中……‎ 文章的结构特别美,开头和结尾很有特色,开头列举6种声音,结尾又巧设5种游戏,新颖独特……‎ 文章的标题很有特点,设置悬念,诱人猜想……‎ ‎3.教师分类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深入品评课文的美点。‎ 教师总结:这篇课文的美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语言美、意蕴美、结构美。‎ ‎(1)赏析课文的语言美。‎ 提问:课文的语言美,美在哪里?‎ 学生明确:美在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美在排比句的运用;‎ 美在多种多样的问句;‎ 美在人称的选用;‎ ‎……‎ ‎①揣摩文中活泼风趣、优美形象的语句。‎ 选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读1、2、3段,其余同学听读,体味文句的诗情画意。‎ ‎②品读文中的排比句,排比段,体味其表达效果。‎ 女同学齐读1、2、3段,用心品味细微的难以觉察的声音,并展开联想和想像,再现画面。‎ 男同学齐读5、6、7段,感觉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体味排比句富有节奏和气势的表达效果。‎ 教师要求学生模仿5、6、7段,仿写三个段落,以生活中习以为常,不被留意的声音为描写对象,三个段落应呈排比段,每段基本上均由排比句构成。‎ 选三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③找出文中各具特色的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生明确:文中的问句形式多样,有提问、设问、反问等多种问句。如“你听过……的声音吗?”“如果你问,这都是想像的声音吧?我怎么听不出来呢?那么我再说清楚一点……”“你总听过……的声音吧?……你总听到些什么吧?”“你怎么会听不见呢?”“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些问句,不断引起读音的注意,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思考。‎ ‎④提问:全文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改为第一人称“我们”好不好?‎ 学生明确:不好,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读者容易获得认同感,读时,仿佛作者就坐在我们对面和颜悦色、亲切随和地和我们谈心。‎ ‎(2)赏析课文的意蕴美。‎ 提问:文章的内容很别致,请说出其独特的意蕴。‎ 学生明确:声音,无时不在,无所不在。‎ 但由于感觉的迟钝,心的冷漠,如此神妙奇特的世界竟被我们忽略。作者用充满诗意的笔调为我们展示了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引领我们去倾听,去感受。声音可以怡情,可以益智,让我们伴随着声音一同成长,在美妙声音的陪伴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快乐、更有情趣。‎ ‎(3)赏析课文的结构美。‎ ‎①提问:文章的标题很有特点,如把标题“你一定会听见的”改为“用心倾听”或“奇妙的声音世界”好不好?‎ 学生明确:不好。原标题“你一定会听见的”寄予作者对读者的无限期冀和信赖,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②提问:文章开头共写了六种声音,前三种声音极细微,难以听见。课文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去掉前三个段落行不行?‎ 学生明确:开头描写“蒲公英梳头”“80只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 ”的“声音”,这些所谓的声音我们一般是听不见的。但如果承认“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这个定义是正确的,那么也就应该承认“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 雪花飘落”都是有声响的,只不过这声响太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的“无声”写起,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 如果去掉前三个段落,文意就略显单薄。用“耳朵”听,无人不能,但用“心”倾听,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这恰是文章的精彩之笔,倾听心音,倾听天籁,从每一种声音里,感受喜怒哀乐,领悟其内涵。‎ ‎③提问:文章的结尾有何特色?‎ 学生明确:结尾部分新颖别致,作者没有像惯常行文那样总结或引申,而是别出心裁地建议你做做“声音游戏”,通过游戏, 我们将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而听见自己的心音,由此“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得到很多乐趣”,进一步印证了文章的主题。‎ ‎4.学生齐读课文,再次品味作品的美。‎ 四、设计声音游戏,引导学生用心倾听 教师播放事先录制好的磁带,可以是一首音乐,也可以是冬日的风声、夏日的蝉鸣、春日的燕语呢喃,也可以是雄鸡的报晓声、深巷中狗的狂吠声等等,要求学生用心听,然后把自己的感觉记录下来。‎ 学生交流。‎ 教师宜以表扬为主,对感觉灵敏、思维敏捷,感受细腻的同学予以肯定,给予他们较高的评价,鼓励他们用心倾听。‎ 五、课堂小结 本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神奇美妙、其乐无穷的声音世界,启发我们用心听,用心感受,体会生活中令人醉心的奇妙。让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感受,学会欣赏,学会微笑,成为一个生机蓬勃、活力四射、内涵丰富的生命体,让世界因我们而更加精彩。‎ 六、布置作业 ‎1.听一首喜爱的音乐,把它编成一个故事。‎ ‎(提示:由乐声得到启发,展开联想和想像,写成一篇有较强抒情色彩的记叙文)‎ ‎2.模仿课文前三段的写法,写一组排比段,描摹细微的声音。‎ 板书设计:‎ ‎ 蒲公英梳头的声音 你一定会听见的 蚂蚁小跑步的声音 用心听你会发现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 ‎ 雪花飘落的声音 教学后记:‎ 学生对认真听,用心听感悟很深。‎ ‎21、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 ‎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 难点: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 教学时间: 3课时 ‎ 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 一、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 ‎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 ‎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 ‎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 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 豁然开朗(hu )    屋舍俨然(y n)     阡陌交通(qi nm ) ‎ 黄发垂髫 (ti o)  便要还家(y o) ‎ 刘子骥( j    )    ‎ 诣太守(y )  ‎ 四、课文分析  ‎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 ‎2.同学齐读课文。 ‎ ‎3.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 五、小结  ‎ ‎(1).古今异义词: ‎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 ‎         今义:(味道)新鲜  ‎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 ‎         今义:交通运输  ‎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 ‎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 ‎         今义;不管(连词)  ‎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 ‎         今义:缘故,缘分  ‎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         今义:延长.延伸  ‎ 津        古义:渡口    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  ‎ ‎         今义:口液  ‎ ‎(2).一词多义  ‎ 舍:舍弃        便舍船         ‎ 寻:寻找        寻向所志  ‎ ‎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 ‎      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 ‎(3).判断句  ‎ ‎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 ‎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堂,朗读课文 二、课文分析  ‎ ‎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 ‎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 ‎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 ‎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 ‎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   2、质疑解难: ‎ ‎    ①.  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 ‎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    ②.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 ‎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    ③.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 ‎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    ④.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 ‎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 ‎    ⑤.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 ‎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 ‎    ⑥.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 ‎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 ‎    ⑦.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 ‎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 ‎    ⑧.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 ‎    ⑨.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 ‎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第三课时 三、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 ‎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背诵课文 五、课文实词、虚词总结 六、作业:完成配套练习   ‎ 板书设计:  ‎ 发现桃花源: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环境良好) ‎ 怡然自乐 (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无问津者 ‎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似有而无 ‎ 理想社会 教学后记:‎ 学生对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等认识得比较好。但对于桃源只是虚幻这一点理解不透。‎ ‎ ‎ ‎22、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积累文言词句; 2、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   两篇短文是古今传颂的名篇,内容都具有典型意义,所反映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陋室铭》轻松活泼,清新别致,表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爱莲说》描绘莲花形神兼备,作者借莲花自况,表现了高洁的节操。‎ 教学设想:‎ ‎  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的状况和作者的思想倾向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于认识今天的社会,陶冶自己的情操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最好通过比较阅读,找出两篇短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从而突出特点,加深印象。‎ ‎  3、感悟、理解和积累语言。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表情达意的,而语言又是思维的外壳,因此指导学生感悟、理解和积累语言,是学文言文的重中之重。‎ ‎  4、进一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掌握学习规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和同学们切磋探究,质疑解惑,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陋室铭 一、 解题 ‎ ‎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 二、作者简介(板书:刘禹锡) ‎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板书:学习目的:赏析写作特色) ‎ 三、课文分析 ‎ ‎1.出示胶片(与本文有关的山水画),齐读课文两遍。 ‎ ‎2.提问: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 回答: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一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一层层讲解。(出示与第一层意义相吻合的山水画胶片) ‎ ‎3.教师讲解 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 ‎ 回答:山水写起。 ‎ ‎4.教师讲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 ‎ ‎5.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呢?山和水来比? ‎ ‎(回答)室。 ‎ 用“不在高”“不在深”来比 ? ‎ ‎(回答)陋。 ‎ 用仙和龙来比 ? ‎ ‎(回答)德。 ‎ 用名和灵来比 ? ‎ ‎(回答)馨。 ‎ ‎6.教师讲解 作者的目的是要写陋室(板书陋室),却用山水(板书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写的内容,这种方法叫比兴(板书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方法,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章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臼的主人之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说,尽管这房子的确是个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反而处处可见其高雅明亮,“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兴,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 那么,陋室究竟是怎样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觉其陋呢?请看下文(出示与“草色入帘青”相吻合的山水画)。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这是写陋室的环境(板书环境)。作者写陋室的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 ‎ 回答:对偶。(板书:对偶) ‎ ‎7.提问:苔痕 相对? ‎ 回答:草色。 ‎ 提问:阶绿 相对? ‎ 回答:帘青。 ‎ 提问:上相对? ‎ 回答:入。 ‎ 除了对偶还用了什么方法呢? ‎ 回答:拟人。 ‎ ‎8.教师讲解 “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板书:拟人):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陋室的环境宜人,而与陋室主人来往的都是什么人呢?(出示占人弹琴图胶片)‎ ‎9.教师讲解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陋室的人物。鸿儒,大学问家。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在这个陋室里.常有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鸿儒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这两句也是工整的? ‎ 回答:对偶。 ‎ ‎10.提问:谈笑相对 ?答:往来。 ‎ 有相对 ?回答:无。 ‎ 鸿儒相对 ?回答:白丁。 ‎ ‎11.教师讲解 作者并没有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板书: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板书: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时有鸿儒来往,常同高朋谈笑,可以推想陋室主人的才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板书:生活)。调,弹奏;素琴,没有装饰的琴;金经,佛经;丝竹,管弦乐器,这里指代不健康的音乐;案牍,指官府的公文。这几句是说,在陋室里,兴致所至,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这两句用了正反虚实(板书:正反虚实)的写法。 ‎ ‎12.提问:哪些是正面描写?是实写?回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提问:哪些是从反面描写?是虚写?回答:“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提问:“可以调素琴”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无丝竹之乱耳。” ‎ 提问:“阅金经”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呼应。 ‎ ‎13.教师讲解 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总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 经过作者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经写尽,可是毕竟作者是大手笔,再用另外的写作手法向深处开拓主题。(出示南阳诸葛庐图) ‎ ‎ 14.教师讲解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庐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作者采用的是类比的写法(板书: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会如此么? ‎ ‎15.提问:作者在这里用草庐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还是在说明陋室不陋吗? ‎ 回答:不是,而是已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 教师肯定:很对。(板书:暗含、志向) ‎ ‎16.教师讲解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我这个陋室将与诸葛亮的草庐、扬子云的亭子一样被后人所称道;我本人也要像诸葛亮、扬雄一样被后人所敬仰。文章添了这么一笔,再生一层波澜,内容更丰富,主题更鲜明。写到这里,我们感觉到作者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够完美了,可以收笔子。 ‎ 但是作者是一个弄墨的高手,在全文最后一笔,引用孔子的话结束,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回应“德馨”言尽而意无穷。孔子这句话是一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讲得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用孔子的后一句“何陋之有”。 ‎ ‎17.提问:刘禹锡为什么隐去前一句“君子居之”呢? ‎ 回答:其意却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 ‎18.教师肯定:回答正确。 ‎ 这是作者有意设置的弦外之音。明眼人——看便知,十分明白,自己正是孔子一类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如孔子一样(板书:态度),安贫乐道,君子固穷,这就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语引经据典(板书: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托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 四、学生教师共同完成板书 ‎ ‎19.根据老师的板书,请在横线上填一个字,表明作者运用修辞力法的目的。学生上台给板书填空。 ‎ 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 比兴 引 陋室 对偶 拟人 描 环境 ‎ 衬托 对仗 夸 朋友 虚实 对比 话 生活 ‎ 类比 暗含 立 志向 引经据典 表 态度 ‎ ‎20.学生齐读板书。 ‎ ‎21.在板书的每一句后面,再填写一个确切的字,体现本句的中心填写中心词。 ‎ 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 比兴引陋室 —馨 对偶 拟人描环境——青 ‎ 衬托 对仗夸朋友——雅 虚实 对比话生活——静 ‎ 类比 暗含立志向——高 引经据典表态度——乐 ‎ ‎22.学生齐读。 ‎ 五、总结全文 ‎ ‎23.教师总结。 ‎ 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情怀,一个坦荡乐观、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 ‎ ‎《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具有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文气通达起伏,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爱莲说 一、导入课文 ‎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 二、 整体感知课文 ‎ ‎ 请大家看录像,先欣赏一下这篇文章。 ‎ 三、 解题,揭示学习目标 ‎ ‎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 ‎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 四、 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 ‎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 ‎ 1、检查自读情况(看屏幕,提问) ‎ ‎ 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 ‎ ‎ 周敦颐(         )       可爱者甚蕃(         ) ‎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 ‎ 不蔓不枝(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 ‎ 花之隐逸者也(         )   陶后鲜有闻(         ) ‎ ‎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的一般要求:抬头挺胸,精神饱满,声音哄亮,吐字清晰。 ‎ ‎ 2、 问:文字上还有没有不懂的?请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 ‎ 3、 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 五、 研读课文 ‎ ‎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 ‎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 ‎ ‎    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 ‎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 ‎ 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屏幕上的表格。 ‎ ‎ 3、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 ‎ 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 ‎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 ‎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 ‎ 1、 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 ‎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 ‎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 ‎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 ‎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 ‎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 ‎ (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 ‎ 1、 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 ‎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 ‎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    “噫” ‎ ‎ 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 ‎ 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 ‎ 3、 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 ‎      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 ‎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 ‎ 4、 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 六、 再看录像,品味欣赏,学生轻声跟读。 ‎ 七、 指导学生按照板书脉络快速背诵。 ‎ ‎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老师再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同学们能不能把它背出来。 ‎ 八、 总结课文 ‎ ‎ 1、 学生总结 ‎ ‎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墩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 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 ‎ 2、 教师总结 ‎ ‎ 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 ‎ 九、 布置作业 ‎ ‎ 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 板书设计 ‎ ‎ 爱 莲 说 ‎ ‎ 陶渊明    独爱    菊  (正衬)       隐逸者    惋惜 ‎ ‎ 世 人    甚爱    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视 ‎ ‎  予      独爱    莲           君子者    赞美 ‎ ‎           托物                   言志 教学设想:‎ 教学后记:‎ 学生对这两篇课文的思想意义把握得比较好。‎ ‎23、核舟记 ‎ ‎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2、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难点: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设想:‎ ‎1.读想法。这是一篇实物说明文,要使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核舟各个部分的样子直到最后在眼前出现它的完整形象,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绘制示意图。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把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画出来。这样做,既熟悉了课文内容,又把握了核舟上各种景物及人物的空间位置,弄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 ‎2.发现法、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发现法”阅读,便于整体感知文意;在学生绘制核舟示意图、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写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写,而是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 ‎3.点评法。文章除了说明外,不乏生动传神的描写。筛选文中写人物情态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品味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弄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探究思考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课堂训练,强化文言知识积累和运用。‎ 一、导语设计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这一则新闻出现在‎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yī)的《核舟记》开开眼界。(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教师提示并领读以下内容(投影显示):‎ ‎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ǎnɡ)  膝(xī)  褶(zhě)  髻(jì) 倚(yǐ) ‎ 戌(xū)  篆(zhuàn)八分有(yòu) 奇(jī) ‎ 诎右臂支船(qū) ‎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三、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2)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多媒体显示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学生齐读2~5段。‎ ‎(3)探究思考。‎ 提问: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第二课时 四、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提问: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 教师可就第2个问题稍作点拨:至少有三个地方说明是“泛舟”。第一,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船行并不快;第二,从“舟尾横卧一楫”船浆放在甲板上,可知“泛舟”;第三,从“舟子”“居右者……若啸呼状。居左者……若听茶声然”可知“泛舟”。‎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看来,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 ‎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 多媒体显示:‎ 揣摩下列语句:‎ ‎(1)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4)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学生齐读四句话。教师示范分析(2)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 学生选例,师生一起评点:如(1)句描述苏黄二人泛舟时的闲适心情,二人共阅一手卷,显得那么情深意笃。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这是何等旷达的襟怀啊。如(3)(4)句描写得细致入微,神韵毕具,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情专注,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气氛。‎ 学生自选其他一些说明生动的语句,自主品评揣摩。‎ 教师总结: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作者在说明这件雕刻品时,不为原作所囿,在细节上又大胆想像,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赋予雕刻品以新的生命活力,这启发我们说明事物时不应是呆板平实的,而应该是能打动人的,给人以想像的。‎ ‎3.教师请五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为东坡,一为佛印,一为鲁直,其余两个为舟子,注意表现他们的位置、姿态、动作。‎ 五、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六、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A.尝贻余核舟一        B.诎右臂支船 C.右手倚一衡木 D.其船背稍夷 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F.神情与苏、黄不属 G.八分有奇 ‎2.选出加粗词词性、含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1)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为宫室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为字共三十有四 ‎(2)A.篛篷覆之 B.左臂挂念珠倚之 C.闭之 D.能以径寸之木 ‎(3)A.中轩敞者为舱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其两膝相比者 D.居右者椎髻仰面 ‎3.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又用篆章一 ‎4.下边是课文第2段的现代汉语译文,文字不够简洁,大约可删去30字左右,请你修改。‎ 这只船从头到尾的长度大约是八分还多一点,高大概是两个黄米粒上下那么高。船的中间高大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船舱的上面盖着一张竹箬做成的船篷。船舱的旁边开着小 小的窗户,左右两边的窗户都是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户一看,可以看见左右两边雕刻着花纹的栏杆正好相对,把窗户关上以后,只可以看见右边窗户上面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的窗户上面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每个字都用石青给它上了色。 选几位同学逐题回答,明确:‎ ‎1.A.赠送        B.“诎”同“屈”,弯曲 C.“衡”同“横” D.平 E.挑选 F.相类似 G.“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奇”,零数。‎ ‎2.(1)A(A解释为“是”,B、C、D均为“做”“雕刻”)‎ ‎(2)D(A代词,指代船舱;B代词,指代左膝;C代词,指代窗。D“之”为结构助词,“的”)‎ ‎(3)C ‎3.(1)译文: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译文: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3)译文:总计这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小窗。‎ ‎(4)译文: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5)还有一颗篆文图章。‎ 提醒学生注意两点:(1)文言文和现代文数量词的不同点在于: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前或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2)“桃核修狭者”“两膝相比者”属于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应提前,译为“长而狭的桃核”“互相靠近的两膝”。‎ ‎4.修改后的译文为:这条小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两粒黄米那么高。中间高敞明朗的地方是船舱,上面盖着刻出来的箬篷,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来看,雕花的栏杆两边相对。关上窗子,可以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对联,这些字都是用石青涂染上色的。‎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2~4段;‎ ‎2.完成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核舟记 魏学洢 总说: 奇巧 ‎  分说: 船尾---------船顶 ‎ 总结: 通计 照应开头 ‎24、大道之行也 ‎ ‎ 教学目标:‎ ‎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背诵并默写全文;‎ ‎3、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难点: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指导学生诵读;探究性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内化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一、导语设计 全班同学齐背《桃花源记》……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 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j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ān)‎ 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 ‎3.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具体指导朗读。‎ ‎(1)提问: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 学生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教师分层指导朗读。‎ 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 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3)教师范读或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余学生循声低和。‎ ‎(4)全班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三、讨论下列问题,形成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选一位学生回答,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学生齐读第1句,速背。‎ ‎2.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学生明确: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大概是从三个方面吧。‎ 教师点拨: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学生齐读第二层,按照行文思路,尝试背诵。‎ ‎3.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学生齐读第三层,尝试背诵。‎ ‎4.投影片展示板书设计,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四、探究性思维训练 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 这是三道开放性的题目。第一题,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第二题要求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第三题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像,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五、课堂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学生齐背课文。‎ 六、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 ‎1.给下面这段文字加标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下面是一段不规范的译文,请学生读后评价,并说出简洁正确的译法。‎ 大道推行的时候,天下是大家的天下,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负责工作,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所以人不单单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不单单以自己的儿子为儿子,让老人有人养老送终,让年轻人得到重用,让年幼的孩子能快快长大,让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的人和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让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人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所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从外面把门扇合上而不用门闩插门,这就叫理想社会。‎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配套练习。‎ ‎ ‎ 板书设计:‎ ‎ 纲 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大道之行也 基本特征:人人受关爱,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谋闭不兴 ‎ 结 论:大同社会 教学后记:‎ 学生基本能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且能背诵并全文,默写尚欠火候。‎ ‎25、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生平。‎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学用时:3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望岳 ‎ 一、 导入。   ‎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 二、读读讲讲问问。   ‎ ‎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 ‎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 ‎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 三、总结。   ‎ ‎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 板书设计:‎ ‎ 远望 望岳 近望 ‎ 细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望》赏析 ‎ 简介诗歌背景:‎ ‎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 ‎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 ‎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 ‎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 板书设计:‎ ‎ 春望 ‎ 忧国---------------思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石壕吏》  ‎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 介绍背景。  ‎ ‎2. 简介作者。  ‎ 二、出示教学目标:  ‎ 三、整体感知:  ‎ ‎1. 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 ‎2. 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 四、看图理解课文:  ‎ ‎1. 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 ‎2. 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 五、说一说:  ‎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 七、合作探究:  ‎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 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教学后记:‎ 学生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较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但对于诗歌意境的想象还不足。‎ ‎26、三峡 教学目标: ‎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难点:体味文章意境。‎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 ‎3、请大家齐读课文。‎ ‎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三、解决字词,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 四、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 ‎(组内代表发言)‎ 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归纳起来看:‎ 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五、拓展延伸:‎ 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三峡大坝工程。‎ 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师生共同交流,多媒体展示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02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03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09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 到2009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请对照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展开想象,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 小结 ‎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 板书设计: ‎ ‎ (山)-- 奇险 ‎ ‎ 夏 湍急 ‎ ‎ 三峡 --(美)‎ ‎ (水)-- 春、冬 清幽 ‎ 秋 凄清 ‎ 教学后记: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能理解文意,领略三峡景色之美,并能展开合理想象,体味文章优美意境。‎ ‎27、短文两篇 ‎ 教学目标:‎ ‎1、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3、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4、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 ‎2.《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类型:自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答谢中书书》。指导朗读,力求美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激发学生想像,再现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背诵课文;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文体简介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多媒体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u)其奇者。‎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投影片展示下列词句,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内容如下:‎ ‎(4)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投影片展示,词语提纲:‎ 学生根据词语提纲,快速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四、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像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2.多媒体依次显示山水相映图,石壁翠竹图、晨晖、夕照,激发学生想像。‎ ‎3.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粗拨。‎ 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教师根据学生讲解归纳成板书:‎ ‎4.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复背课文,深入领会文章的诗情画意。‎ 五、深入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提问: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有的认为流露了闲适归隐之意,等等。‎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点拨: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学生齐背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幅画面,写一段赏析文字。‎ ‎ ‎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记承天寺夜游》。指导朗读,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背诵思路;赏析文中写景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两篇文章,提高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一、导语设计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你能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板书文题)‎ 二、作者、写作背景简介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文意 ‎1.指导学生朗读 ‎(1)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节奏。‎ 教师提示:‎ 读准字音: 相与(yǔ) 藻(zǎo) 荇(xinɡ)‎ ‎②读出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教师须提醒学生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2.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独自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遂,于是,便;至,到。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3)选一学生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4)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结果,形成板书,理清全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5)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四、涵泳品味写景的妙处 ‎1.提问: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提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学生想像画面,思考。‎ 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五、难句解疑,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投影片展示:‎ 揣摩下列句子,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四位同学品评分析,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1.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2.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寻张怀民”,张怀民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 ‎3.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4.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六、课堂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七、比较阅读,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意境 ‎1.学生齐背两篇短文。‎ ‎2.提问:这两篇短文意味隽永,富有诗情画意,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并说明理由。‎ 学生小组交流,然后选择较好的发言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所展示的自然美和作者的人情美。‎ 八、布置作业 ‎1.默写《承天寺夜游》;‎ ‎2.完成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绘庭中景色 月色 ‎ 竹柏 寻张怀民 ‎ 抒复杂情怀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教学后记:‎ 学生能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但未能完全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28、观潮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2、反复诵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教给学生改写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多种形式的改写。‎ 教学重难点:‎ 重点: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赏析本文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比较阅读,感受不同文体相同题材的文章的区别,并学习进行改写。‎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世界第一大涌潮——钱塘江涌潮。‎ 投影片展示:钱江涌潮 教师讲解: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来自海内外的观光游客。为此,海宁市在每年中秋节前后,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观潮节”,现在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一大胜景。‎ 二、背景简介 钱塘江大潮,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它的形成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窄的江道约束,当然会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其二,河口有巨大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如此巨阻,当然会掀揭天下;前浪遭阻,后浪又上,波赶波,浪叠浪,潮水就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啸而来。‎ 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上到宫庭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难句,积累词语。‎ 资料内容如下:‎ ‎(1)读准字音:‎ 雷霆(tínɡ)  杨诚斋(zhāi) 艨艟(ménɡ chōnɡ)如履平地(lǚ) ‎ 倏尔(shū)  一舸无迹(ɡě)   善泅(qiú)     僦赁(jiù lìn) ‎ 罗绮(qǐ)    鲸波(jīnɡ) ‎ ‎(2)辨明词义:‎ 既望(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 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则玉城雪岭(城墙)‎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突然;一点点)‎ 皆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岸)‎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逆流迎着潮水;忽隐忽现)‎ ‎3.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教师可酌情给予指导。‎ ‎4.选四位同学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订正,熟悉文意。‎ ‎5.多媒体显示第三段译文,学生共同评点。‎ 译文如下:‎ 吴中地区有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一个个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先恐后,逆流而上,出没在万仞高的巨浪之中,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而旗尾一点也不沾湿,以此来显示他们的技艺。‎ 学生评点:“吴儿善泅者数百”应翻译为“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旗尾略不沾湿”应译为“旗尾一点也不被水沾湿”。‎ 教师提示:文言文翻译应遵守“信”“达”“雅”三字原则。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一定要一一对应,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适当润色,争取用现代汉语表现出弄潮儿的风采。‎ 第二课时 四、理清文章思路,赏析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 ‎1.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齐读课文,逐段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第四段写观潮之盛。‎ ‎2.根据文章内容,展开想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一、二段,赏析其精彩的场面描写。‎ 选两位同学描述,其余同学补充。‎ 学生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 教师点拨: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由远及近写出了海潮的壮丽雄奇,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仅用“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就把海潮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投影片展示:‎ 学生齐读第一段,感受画面的壮阔。‎ 学生明确: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如同山崩塌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教师点拨:这个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在于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最后结束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动静相衬,起势浩荡,转瞬即逝,令人回味无穷。‎ 学生齐读第二段,感受水军演习场面的壮观。‎ ‎3.赏析文章精巧的结构安排。‎ 提问: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宏大,观潮者人涌如潮,但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试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学生讨论,明确: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四幅图画各具情态,组成连轴画卷,而且以前三幅为主,正面描写,第四幅写观潮之盛侧面烘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精巧的结构安排。‎ 五、课堂小结 我们领略了世界第一大涌潮——钱江涌潮的雄奇壮美,感受了自然的非凡魅力。最近又获喜讯,海宁市已于2002年4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著名旅游景点及联合国《世界遗产》博览会上,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申请报告,如果申报成功,这将是浙江省第一个“世界遗产”。到那时候,与钱塘江潮有关的一切艺术作品将会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遗产”。 ‎ 六、课堂练习 投影片展示:‎ 把下面这一首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酒泉子 ‎                    潘 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教师指导:改写是在原题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大多只侧重于改变原作的形式,可以改换体裁,如这次训练要求把词改写成记叙文;可以改换人称,如把词中的第三人称改写为第一人称;可以改换表达方式,也可以对原文进行取舍、丰富和补充。改写必须充分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透彻了解被改写的作品和将要改写的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把握各自的特点。‎ 本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联想,参照课文中的有关描写进行改写。词的上阕写观潮,写人群涌动的盛况和潮水汹涌的气势;词的下阕写弄潮儿的表演,写他们高超的技艺和观潮人的感受。改写时,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视角,抓住观潮人、潮水、弄潮儿、自己的感受四点来写,重点应放在潮水和弄潮儿上面。‎ 学生构思,写作。如时间不允许,可放在课下完成。‎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完成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观 潮 海潮图-----雄伟壮观 演习图-----场面宏伟 正面描写 ‎ 武艺高强 与侧面烘 弄潮图-----身怀绝技 托相结合 观潮图-----盛况空前 教学后记:学生能掌握本课的词语,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注重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培养。‎ ‎29、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背诵课文;‎ ‎3、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4、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熟读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设想:‎ ‎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类型:自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背景简介;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引导学生把握“白描”这一描写手段,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分析作品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在写作中学习借鉴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背诵课文。‎ 一、导语设计 冬季中最温暖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雪,真好!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教师提示以下字音:‎ 更(ɡēnɡ)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ɡ) 沆砀(hànɡdànɡ) 一芥(jiè)‎ ‎2.学生读课文,参照注释,借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教师提示以下词语,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余拿一小船(撑、划)‎ 客此(动词,客居)‎ ‎(4)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试背课文。‎ 四、师生共同品读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手法,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多媒体显示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一位同学翻译,学生明确: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2.学生齐读该段文字,想像画面。教师可显示课本中的配套插图,帮助学生再现形象。‎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像中的西湖雪景,体味白描手法的运用。‎ 教师提示:这段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什么是白描呢?‎ 投影片展示:‎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教师讲解: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4.师生共同回顾本单元的写景段落,找出使用白描技法的文句。‎ 学生明确:《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而其他大部分的文字,如《三峡》中三峡春冬秋景的描绘、《答谢中书书》对四季常景和一日变景的描绘、《记承天寺夜游》中对庭院月夜小景的描写、《观潮》中四幅画面的描写等都用的是渲染烘托的手法。‎ ‎5.多媒体显示白描手法用于写人的范例,要求学生学习运用这种方法。‎ 多媒体显示:‎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唐弢《琐忆》中的鲁迅先生 选两位同学运用白描的手法说说自己的同桌,其余同学评点。‎ ‎6.学生背诵西湖雪景的文字,总结作者的语言特色。‎ 学生明确:简练自然质朴,不事雕琢。‎ 第二课时 五、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1.学生齐背课文。‎ ‎2.提问: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开头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中间交代了游踪“到亭上”“及下船”,并且记叙了湖心亭巧遇一事。‎ 但是叙事中处处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 ‎3.学生齐背课文。‎ 六、课堂练习 提问: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 学生共同回忆《江雪》,背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七、课堂小结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的运用娴熟老练,浑然天成;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嘘感叹。如此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学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对作者这种消极避世的意绪,还应该批判地对待。‎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配套练习。‎ ‎ ‎ 板书设计:‎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 地点:西湖 天气: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 湖心亭看雪 独往湖心亭 一幅山水模糊的湖山夜雪图 湖心亭奇遇 教学后记:‎ 学生能背诵课文,并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但对作者血后游湖的雅趣理解还不足。‎ ‎30、诗四首 教学目标: ‎ ‎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学用时:4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教学内容:《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 导入新课 ‎ ‎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 研读与赏析     ‎ 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 ‎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 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 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 齐背课文。‎ ‎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课程导入 ‎ 我们已经学习了李白的送别诗,现在我们看到最后一首《登岳阳楼(其一)》,这是陈与义的一首七言律诗。(转身板书)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题目的意思,登岳阳楼就是登上岳阳楼游玩的意思,这里的其一是指诗人一共写了两首,这是第一首。下面我们再看看作者陈与义的相关情况。 ‎ 二、作者简介 ‎ 请大家看到课本的注释部分,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北宋时做过官,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曾写过一首《墨梅》,得到宋徽宗的嘉赏,并由此受到器重。这首诗还是比较容易弄懂的,下面同学们跟我把这首诗读一遍。 ‎ 三、整体感知 ‎ 老师带读诗文。 ‎ 四、诗文赏析 ‎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两句交待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以及初次登楼所见之景。“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近及远,近处岳阳楼上的“帘旌”没有风而静止不动,远处的夕阳在缓慢下沉。初临此地,面对这样的景色,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想到的是自己的境遇以及国家政治,北宋就像这即将落下的夕阳,再没有办法挽回,这是对时局的一种感慨,不由悲从心来。 ‎ 颔联上句“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下句写了在傍晚时徘徊在岳阳楼这个有湖有山的地方。登楼有感,不禁想起了关于岳阳这个地方的故事来,想当年三国时期的吴与蜀正是在此地因争夺荆州而兵戈相见。在这样有山有水的岳阳楼畔,诗人没有尽情享受山水之乐,而是用“徙倚”二字展现了诗人的举动,在傍晚时,诗人只在岳阳楼畔徘徊。再联系一下当时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那是北宋灭亡三年后,想到这大好河山已经易主,那种爱国之心使得诗人在这里徘徊,这也是思想上的徘徊,想到时局,感慨万千,“徙倚”二字将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 颈联诗人不远万里来到岳阳游玩,靖康之变三年来,自己如今站在楼上还眺望着远方。此处“万里”和“三年”一虚一实,交待了诗人来到此处登楼的路途及具体的时间。其中,“还望远”不仅仅只是诗人登楼的望远,也是诗人联想当时国家政治危亡,对将来的一种迷茫之感。这两句诗人联系时局,表达诗人那种忧国忧民的心绪。 ‎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北宋已经危亡不可挽救。“老木沧波”既写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同样也是诗人对当时国家政治局势的一种暗示。国破家亡,悲从心来。 ‎ 中心思想:这首诗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虽是抒写到岳阳楼游玩,但心系国家政事,忧国忧民,借登楼来谱写了一首爱国诗篇。 ‎ 五、板书 ‎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 首:地理位置 ‎ 颔:登楼怀古伤时 ‎ 颈:忧国忧民的心绪 ‎ 尾:暗写时局,悲从心来 ‎     ‎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使至塞上》  王维 导入新课 ‎ ‎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 ‎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 ‎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 ‎ ‎    ‎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齐读背诵 ‎ ‎   ‎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渡荆门送别》李  白 导入新课 ‎ ‎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 ‎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交流 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出示学生设计的图画或课件,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齐读背诵 延伸作业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著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板书设计:‎ ‎   归田园居              使至塞上 前四句:田间的劳动情形       叙写出使经历(既言事,又写景)‎ 五六句:归途夕露沾衣        刻画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七八句:抒写归隐意愿 ‎   渡荆门送别           登岳阳楼(其一)‎ 首联: 远渡的地点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    此行的目的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颌联: 写景(远)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颈联: 写景(近)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尾联: 抒情(思乡)‎ 教学后记:‎ ‎  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但对诗的语言进行品味,体味诗歌的内涵则不见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