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12)_苏教版(2016)
zhōu jiū yì ji ēhuì yòu mí yì zhì 查1: (wúnìng) (sì) (shū ) 铰链 jiǎoliàn 伽利略 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伽利略 1572年开始上学,1575年随家迁居佛罗伦萨进 修道院学习。1589年被聘为比萨大学的数学教 授。1591年到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学任教。1609 年回佛罗伦萨,1611年到罗马并担任林嗣科学 院的院士。1633年2月以“反对教皇,宣扬邪学” 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判处终身监禁。1638年以后, 双目逐渐失明,晚景凄凉。1642年1月8日逝世。 查2: 导 1.本文要说明的事理是什么? 2.为了说明中心文章举了一个例子,你能用 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吗?并请说说运用它 的好处。 3.第2自然段与第3自然段表达方式有什么 不同?它们都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4.你认为作者是怎样一个人?他身上哪些 优点值得学习?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 1.(第一节)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想夸夸其谈;相反, 学识丰富倒使人在判断某些新事物时,变得非常优柔寡 断。 说明中心: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我们应该不断探索未 知世界,揭开事物的隐秘。 2.事例:从前一个人对声音的认识由少到多、由浅入深, 自感知识越多越感自己无知。 使文章通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很好地说明了事理。 3.第二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的语言表 达方式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为了说明一 个什么道理? •第二段是记叙和描写,第三段是议论, 都是为了说明: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实事求是 勇于探索 学而不厌 谦虚谨慎 严谨自信 4.作者为人 研读赏析第二段 ①本段中写了哪些声音、乐音?发声原 理有何变化? ②文中的“这个人”知道的发声方法越 多,他对声音的认识高度就越高,但 他为什么遇见新问题时,会感到前所 未有的无知和愕然? ③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发声方法? 学(一)合作探究 文中第二段以“从前一个人”对声音的认识为例来说明中心。精 读第二段,完成下列表格。 发现的乐音 发声的原理 反应 鸟儿的叫声 借 气 发 声 惊 异 牧童的笛声 惊诧不已 小提琴演奏声 惊 愕 门枢和铰链的摩擦声 感到奇妙 指尖敲杯子的清脆声 昆虫的嗡嗡声 靠翅膀的快速振动 变得茫昧 吹奏的弹簧片声 以口腔,以气息 以为无所不晓 蝉的鸣叫声 陷入无知 说明中心 我们的 认识是 有限的, 应不断 探索未 知世界 ,揭开 事物的 奥秘 找出文中表现“这个人”自我感觉与客观实际 相矛盾的句子,体会它在文中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1)另外一次,他兴致勃勃地走进一家酒店,以为能看到某人在 用弓轻轻触动小提琴的弦,但看见的却是有个人正用一只手指的 指尖,敲着一只杯子的杯口,使它发出清脆的响声? (2)这时他以为自己已无所不晓,可他捉到一只蝉后,却又陷入 了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之中•••••• (3)他把蝉体翻转过来,看见胸部下方有几片硬而薄的软骨,以 为响声发自软骨的振动,便将它折段,要止住蝉鸣。但是一切终 归徒然•••••• 作用:突出地表明个人的知识极为有限,越觉得自己无所不晓 就越显得无知,失望之情也就越强。 这个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并不是穷尽 了世上所有的事理,作者这样写是很有用意 的,显然在告诉我们:我们的知识的确是有 限的,人们探索世界奥秘的脚步才刚刚开始, 所有妄自尊大的所谓权威意识都是极其愚蠢 的。 文中的“这个人”知道的发声方法越多, 他对声音的认识高度就越高,但他为什么遇见 新问题时,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 人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 发声方法? 吹口哨、吹树叶等。 自读第三节,思考: 1.这一节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一句话简述 这一节的内容。 2.为了证明自己不知彗星的形成,应当予以 谅解,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 1. 说明在未经感觉和实验之前,我们难以弄清 大自然的生成和生成的主要方式。即认识有限, 知识无限。 即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2.以不知蝉发声原理作类比,表明自己不知彗星形 成之因毫不足怪。 学(二)合作探究 小结 本文以人类对声音和乐音的知识 愈益增多而又愈感无知的情况为据, 说明了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 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 来愈多的隐秘。 1.曾经有一个人,用一小一大两个圆表示自己的知识由少到多的 情况,圆外则是未知的世界,由此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试看看下 面的图形,请你结合本文的论述,说说他得出了什么结论. 未 知 世 界 世 界 未 知 个 人 知 识 个 人 知 识 由此可见: 个人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圆越大, 未知的就越多。 练: 2.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中,你是否也 有文中“这个人”的感受,请结合 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我们的知识 是有限的”的理解。 学无止境 活到老学到老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1.《伴你学》达标导测。 2.课外收集资料,解释文中遗留的科学问题, 看看他的答案是什么,与同学交流。 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