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沪科版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

第三节 快 与 慢  第二课时 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 【体验】观察物体运动快慢的变化  活动1:观察一辆在平直的公路上平稳行驶的小汽车。 活动2:让橡皮从高处由静止落下。 (1)在活动1中小汽车速度      变化。 (2)在活动2中橡皮下落经过的路线是      线,速度越 来越      (选填“大”或“小”)。 提示:(1)没有 (2)直 大 1.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 2.什么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3.怎样计算平均速度? 探究 物体运动快慢的变化  在“体验”的活动1中,小明记下小汽车每隔10 s经过的路 程,并与天鹅的运动情况比较,回答问题: 1.小汽车和天鹅都在做      运动。小汽车在相同的时 间(10 s)内经过的路程     ,做   运动。天鹅在相 同的时间(15 s)内经过的路程    ,做     运动。 提示: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汽车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都 相等,做匀速直线运动,天鹅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不相 等,做变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直线 相等 匀速直线 不相等 变速直线 2.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小汽车通过600 m的平均速度是      m/s,与每个 200 m内的速度都      (选填“相等”或“不相 等”);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       (选填“变化” 或“不变”)的,经过任何一段路程的速度都是    的。 (2)天鹅通过650 m的平均速度是     ,与每个15 s内的 速度相比,它们都      (选填“相等”或“不相 等”);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     (选填“变化”或 “不变”)的,全程的平均速度与其中任何一段路程的速度都 可能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提示:由速度公式分别计算出小汽车和天鹅在各时段的速度; 小汽车通过600 m的平均速度 小汽车的速 度在各时段均为20 m/s,与每个200 m内的速度都相等;天鹅 通过650 m的平均速度 天鹅在三个时段 的速度分别为:10 m/s 、13.3 m/s、20 m/s,它们都不相 等;说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选择无关,任何 时刻都相等;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选择有关,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中的运动快慢。 参考答案:(1)20 相等 不变 相等 (2)14.4 m/s 不相等 变化 不相等 s 600 mv 20 m / s,t 30 s    s 650 mv 14.4 m / st 45 s    , 3.依据图片中的数据分别画出小汽车、天鹅通过的路程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并找出小汽车、天鹅运动图像的不同。 提示:用数学方法作出图像。用纵轴表示路程,横轴表示时 间,依次描点作出图像(见参考答案图)。由图像看出小汽车 的s-t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天鹅的s-t图像是一条曲 线。 参考答案: 小汽车的s-t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天鹅的s-t图像是一 条曲线。 一、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速度_________的直线运动。 2.特征: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的。 3.速度计算公式:_____。 二、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速度_____的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粗略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中的运动快慢。 3.速度计算公式:_____。 保持不变 相等 sv t  变化 sv t  考点1 平均速度的计算及应用  【典例1】(2012·内江中考)如图所示是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 时间以及对应的里程表(盘面指示为千米数)的示数。由图可 知,汽车行驶的里程数为     km,平均速度为      m/s。(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思路导引】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由图片可知,汽车行驶的 时间为:t=12:25-9:25=3 h;汽车行驶的路程s=27 582 km- 27 462 km=120 km;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答案:120 11.1 s 120 kmv 40 km / h 11.1 m / st 3 h     【方法归纳】解决此类题的方法如下 (1)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找到路程、时间或速度,确定待求物 理量。 (2)选用合适的公式或变形公式。 (3)代入数据算出答案。 考点2 用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  【典例2】(2012·泉州中考)图甲是某物体 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 v-t图像是(  )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的关键点:(1)根据图甲中s-t图像判断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分析各选项中的v-t图像,找到速度 不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精讲精析】选B。本题考查对运动图像的认识。图甲是某物 体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可知该物体做匀速 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与之 对应的v-t图像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选项B符合题意, A选项表示在某一时刻,速度一直变化,C、D选项速度随时间 变化,与甲图像表示的意思不符。 【方法归纳】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如下 (1)注意观察图像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 (2)正确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3)结合题意找到答案。 1.下列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钟表指针匀速转动 B.百米赛跑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运动 C.火车在平直轨道上运行,某段时间内快慢不变 D.苹果自由下落 【解析】选C。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匀速直线运动 是指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钟表指针匀速转动时,不 是沿着直线运动,而是做圆周运动,故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百 米赛跑的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速度的大小不断发生变 化,故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火车在平直轨道上运行,某段时间 内快慢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苹果自由下落时,速度越来越 快,故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是代表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三个标志性物体及 它们运动的有关数据,比较它们速度大小可知( ) A.高速列车的速度最大 B.军舰的速度最大 C.“嫦娥二号”的速度最大 D.三者一样大 【解析】选C。本题考查速度的比较。将三个物体的速度单位 都换算为一致的,“和谐号”的速度为350 km/h,在索马里海 域护航的军舰速度为13 m/s=46.8 km/h,“嫦娥二号”的速度 11.2 km/s=40 320 km/h,比较三者的速度,“嫦娥二号”的 速度最大,故选C。 3.(2012·自贡中考)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解析】选A。本题考查直线运动的理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 动,速度的大小恒定不变,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故选A。 sv t  4.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s-t图像或v-t图像, 则在0~3 s这段时间内,物体的运动快慢是( ) A.甲最快 B.乙最快 C.丙最快 D.乙、丙速度相等,大于甲的速度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运动图像的认识。第一个图像是s-t 图像,由图像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 第二个图像是v-t图像,可看出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乙= 10 m/s。第三个图像是v-t图像,由图像可看出丙做变速运 动,在0~3 s这段时间内丙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t=3 s时, 速度v=10 m/s。物体速度越大运动越快,故选B。 s 15 mv 5 m / st 3 s   甲 。 5.2012年5月,扬泰机场正式通航。由表可知,飞机从北京机 场飞往扬泰机场的平均速度为    km/h=    m/s。 【解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分析表格,北京到扬泰机 场的航程为1 200 km,所用时间为1.5 h,故平均速度 答案:800 222.22 航 班 起飞时间 到达时间 航程/km 北京——扬州、泰州 07:30 09:00 1200 s 1 200 kmv 800 km / h 222.22 m / st 1.5 h     。 6.(2012·潜江中考)小明乘电梯上升的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 照物,小明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 电梯在10s内从一层直达八层,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 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   m/s。 【解析】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小明乘电梯上升的过程 中,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运 动的;电梯上升的平均速度为 答案:运动 2.1 s 21 mv 2.1 m / st 10 s    。 7.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 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解析】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由题图可知汽车最 大速度不能超过40 km/h,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 需要 答案:1.5 h s 60 kmt 1.5 hv 40 km / h    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从家到学校600 m,李明以2 m/s的速度走了一半的路程,以 3 m/s走了下一半路程,他走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学生自答】 解:李明走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2.5 m/s 2 m / s 3 m / sv 2.5 m / s2   。 【教师点评】 ①计算过程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会用基本公式,数字后有单 位,很好。 ②对平均速度的理解不正确,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正确答案】 解:李明走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2.4 m/s s 600 mv 2.4 m / s300 m 300 mt 2 m / s 3 m / s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