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课件鱼我所欲也 (8)_鲁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鱼我所欲也 (8)_鲁教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选择抉择 鱼我所欲也︽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1]孟子简介 读准字音恶wù箪dān羹gēng蹴cù妾qiè乡xiàng 课文朗读注意:1断句.2正音.听读课文 《鱼我所欲也》(《孟子》)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②一箪(dān)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诵读课文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 注意停顿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兼:同时  而:表并列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甚:超过  于:比  故:所以  为:wéi,做  苟得:苟且取得生命也是我喜爱的,(可我)所喜爱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肯做苟且偷生的事。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恶:wù,厌恶  患:祸患   辟:同“”避”,躲避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 如使:如果  莫:没有(什么)  者:…的办法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住生命的方法,什么手段不可以用呢?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如果   为(wéi):做如果人们所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一切可以避开祸患的坏事情,什么不可以做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苟全生命,有的人却不肯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有的人却不肯去做。这样看来,他们所喜欢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是:指某种办法  是故:这样看来 非独:不单,不仅  是:这样的  丧:丧失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不过贤人能够(保守这种品德)使它不丧失罢了。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鱼”比“生”“熊掌”比“义”鱼和熊掌比较怎么样?熊掌是比鱼更为珍贵的食品道义比生命更为珍贵(比喻提出观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箪:古代盛饭的竹器  豆:古代盛食物的器具羹:带汤汁的肉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够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呼喝  尔:助词(相当于“着”) 与:给行道之人:指过路的饥民  蹴:用脚踢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连过路的饥民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他,连乞丐也因轻视不肯接受。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高位厚禄  则:连词,表假设辩:同“辨”,辨别  加:益处高位厚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为了  穷乏:穷困贫苦  得:同“德”,感激恩德  与:同“欤”,“吗”或“呢”,语气助词。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同“向”,从前 已:止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谓的丧失了人的天性,即羞恶之心。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性,天良。 归纳段意: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批评见利忘义) 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道义丧失道义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心”指什么?在生和义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它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也;义也;礼也;智也。 “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指什么?与“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所指,是否是一回事?“本心”是指人生而固有的善良本性。“是心”指的是舍生取义,着眼于“义”字,是“本心”的一个组成部分。“本心”丧失,“义”字也就荡然无存了. 作者在文中赞扬批评的是怎样的人?舍生取义的人,批评的是: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 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一中心论点。 “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等。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鱼和熊掌对比生与死(义)对比向与今比较 学有所获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请你结合自己十几年的生活经历谈谈。心灵广场 学有所获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将正义放在首位,摒弃利己的私心。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心灵广场 文章气势磅礴,语气流畅,巧于辩论,富有文采,是古代散文的杰作,对后世散文影响很大。(具体看《文言文全解》) 课堂小结: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拓展探究 1、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观点:舍生取义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牲;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我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即可。)如: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迁移阅读 邹孟轲母(节选)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 注:(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4)渐化,逐渐濡染。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乃去,舍市傍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孟子长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复徙舍学宫之旁3.简答题(2分)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启示: 附加题:(一)1.(1)离开(2)等到,至。(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项不得分)2.再一次把家迁到一所学堂旁边。(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3.(1)叙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2)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二)(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