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诗词五首 《饮酒》课件33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诗词五首 《饮酒》课件33张

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的古国,又是一个盛产名酒的国度。酒,是粮食的精华;诗,是情感的升华。在中国,从远古以来,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 复习归纳有关“酒”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秋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末勒归无计。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苏轼)(晏殊)(李白)(李白)(杜牧)(刘禹锡)(范仲淹)(岑参)(辛弃疾) 饮酒陶渊明 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选自钟嵘《诗品》)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曾祖陶侃曾任东晋大司马,父曾任太守一类官职。陶渊明八岁丧父,家道衰落,日渐贫困。曾几度出仕,任过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四十一岁时弃官归隐,从此躬耕田园。他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 他的一生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九岁以前家居时期,“猛志逸四海”,有“大济于苍生”之志。二十九到四十一岁或仕或隐时期“一心处两端”。四十一岁辞彭泽令隐居躬耕时期。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当他任彭泽令时,郡里派一个督邮来县,县吏叫他束带相迎,以示敬意,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就离职回乡,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示归隐的决心。 主要作品文:《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两类)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多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诗人写自己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关于本诗 .朗读诗歌,初步感悟意境。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从诗歌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做一回研究员(说出你的感悟) 研习第一层(1--4句)1、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车马喧”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波于俗世的官绅名士、达官贵人,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等。2、“心远地自偏”中,“远”的对象是什么?远离官场,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两句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由果及因)“心远地自偏”一句,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哲理:心既远离尘嚣,那么处于众人集聚之境,也就如同偏僻清净之地了。“心远”是思想远离官场的意思。即本诗的诗眼。 研习第二层诗中5至8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正在悠闲地采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鸟、日,由近及远,构成了一幅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名句名在哪里?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2010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一个“见”字生动描绘出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很好的表现出诗人悠然恬静的心态。 写隐居的闲适生活为何偏采“菊”?“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采菊东篱下”,为何偏采“菊”?“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陶渊明爱菊,常以菊自比寄寓了自己孤芳自赏、高洁傲岸的品格;他也爱采菊悠然自得的生活,包含着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志趣。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隐逸者也”,“晋陶渊明独爱菊”。2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3元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诗句的字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尚知归巢,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作者以飞鸟自喻,以飞鸟倦而知还来表达他弃官归隐的惬意情怀。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进行类比,暗示人应当“归真返朴”。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的真意是什么呢?“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研习第三层(9-10句) 联系全诗,回答问题。解释下列诗句,说说你的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情此境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了。实际上,作者的真正意思是:这其中含有的生活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别、去用语言表达呢? 以“从……的中,我读出了……”为句式,写一段话。例:从“结庐在人境”中,我读出了陶氏感情的奔放与洒脱。走进创作室(写出我之感) 诗的主题这首诗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结合我们学过的陶渊明的其他诗文,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陶渊明的思想精神?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这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加此有其积极意义。但是,要改选社会,消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理想和信仰而活着的文人;*他是真正为人间立下荣辱标准的人,千秋万代,令人永远难忘;*他犹如一座山、一株树、一只鸟那样自然而然的活着,他不急不缓、不左顾右盼,只是专心地拉好自己的生命之车,并不留意于是否落在他人之后,正是由于不争先恐后,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网上评论: 联系背景,知晓风格品味语言,理解感情反复诵读,体会意境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 相关连接(考一考)一、背诵默写:1、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2、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歌咏人生的渴望的诗句是(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对诗本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灵的宁静,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大自然中,尽情体会生活的快乐。B、“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了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一景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D、本诗描写了恬静、闲适的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融的境界。A二、选择题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B、第一、二句直接道出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生活的厌倦。C、第三、四句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D、第五—八句将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作者完全陶醉在悠闲自得之中。E、“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说出能。意即大自然有人生的意义,作者想说出来却不能说。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复习巩固 抢答题1、采()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人闲()花落,夜静春山空。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始盛开。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6、人面不知何处去,()依旧笑春风。7、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8、沾衣欲湿()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1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来。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12、()()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3、来日绮窗前,()著花未?14、停车坐爱()晚,()红于二月花。15、()尽已无擎雨盖,()残犹有傲霜枝。16、墙角数枝(),凌寒独自开。 作业:小练笔《我心中的陶渊明》300字左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