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雷电颂 (12)_鲁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雷电颂 (12)_鲁教版

雷电颂郭沫若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体味文章气势,感受情感律动。(教学重点)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教学重点)3、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教学难点) 屈原简介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出国人。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楚国被攻占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郭沫若(1892.11─1978.6)原名郭开桢,笔名沫若。他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历史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的又一文学大师。《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了“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了反共高潮。了解作者 历史剧《屈原》《屈原》写于1942年1月,时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又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于是,针对政治现实,郭沫若创作了《屈原》,用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抒发人民的愤慨。作者曾说:“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课文节选的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屈原》在当年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过许多爱国者的共鸣。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此剧最后被国民党当局禁演。背景简介 戏剧知识介绍①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②戏剧的种类:A、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B、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喜剧、正剧等;C、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D、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戏剧知识介绍③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④戏剧的基本特点:A、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B、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C、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⑤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 掌握下列生字词迸(pèng)射眩(xuàn)目稽(qǐ)首咆哮(xiào)波澜(lán)睥睨(pìn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踌躇:犹豫。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雷霆:雷暴;霹雳。驰骋(chíchěng):(骑马)奔驰。伫(zhù)立:长时间地站着。摆弄:摆布。虐(nüè)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鞭挞(tà):鞭打。比喻抨击。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罪孽(niè):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整体感知内容1、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激情澎湃,气势雄浑。2、模仿朗读:根据刚刚所听到的录音,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自由朗读全文。3、与以往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是屈原的内心独白。是人物直抒胸臆,直接流露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戏剧艺术表现手法。可以直接展示人物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矛盾。本文充分展开艺术联想,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郭沫若十分注意在戏剧冲突中激化人物的内心情感,逐渐推向高潮,最后以长篇抒情独白的方式喷泻二处,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戏剧和抒情效果。 感知内容理清层次理清感情第一层(1-8)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第二层(9-13)借指斥神鬼偶象来愤怒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神力,表达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屈原》剧照欣赏阅读 《雷电颂》是屈原的内心独白,我们能够从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庭,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感情。1、学生诵读,以读带品,体会文章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2、小组交流、讨论品读感受。3、学生就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谈有所感的句段,并读出其中所包孕的情感。合作探究 4、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屈原是正义和光明的化身。他痛恨黑暗,向往光明,蔑视鬼神,鞭挞一切污秽,誓与丑恶奸佞们战斗到底。对风雷电的呼唤和歌颂,表现了他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虽桎梏加身,但不屈不挠,浩然正气凛然不可侵犯,充分表现了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屈原是正义和光明的化身,是战斗不屈的战士的形象。◎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合作探究 5、在朗读中不难发现作者将很多事物赋予了其它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别的含义?这是一种什么手法?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采用了象征手法。合作探究 6、讨论:《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从句式、修辞等角度:运用拟人、呼告,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爱憎。运用排比、反复,使句式整齐,铿锵有力。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7、抒情主人公屈原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强烈追求。(文章主旨)合作探究 ※《雷电颂》中,作者进行了大胆的艺术虚构,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妙的幻想,飞往光明的境地;也借助了它们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这样,就使屈原形象显得更加神采飞扬。这段独白想象奇特,气势宏伟,表现了作者浪漫主义激情。※通篇运用拟人兼呼告。如“风,你咆哮吧!”“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等等,这些语句,热切地期望风雷电;而“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等词语,无比愤怒地对恶神进行斥责。这样,就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其次运用反复、排比等使整个独白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总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