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部编版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回忆我的母亲【部编版PPT】

7、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率部赴山西抗日前线,和彭德怀部署平型关战役,后又配合忻口会战,并指挥八路军各师实行战略展开,挺进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平型关大捷,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1940年7月,朱德和彭德怀、左权联名部署“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期间,中国军民夜间合力掀翻枕木和铁轨。 八路军炸毁铁路桥 学习目标: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文章在平实的叙述中,也穿插着议论和抒情。要注意找出议论和抒情的句子,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细读文章,体会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1、散文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知识链接: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1)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这类散文善于通过对某些生活片段、场景和细节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3)抒情散文,是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散文。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一般都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2)说理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又有一定议论说理特色的散文形式。它往往拥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一般都会阐述一个道理,也有人叫它哲理散文。 2、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3、散文的线索线索就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作者为达到散文“散”与“不散"的统一,在组织结构上,就要有明确的线索,把所有材料连缀起来,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散文的线索主要有:(1)以感情为线索;(2)以事物为线索;(3)以人物为线索;(4)以思绪为线索;(5)以景物为线索;(6)以行动为线索。 4、划分散文层次的方法(1)按时间先后分;(2)按地点转换分;(3)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分(如《春》分成“盼春、绘春、颂春”三大部分);(4)按思想感情变化分(如《荔枝蜜》分成“不喜欢蜜蜂、想去看看蜜蜂、赞赏蜜蜂、想变成蜜蜂”四大部分);(5)按总一分一总结构特点分(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分成“总写战士、分写事例、总括全文”三大部分);(6)按表达方式的变化分(如一些表达感悟与哲思的散文)。 5.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1)象征;(2)托物言志;(3)借物喻人;(4)借物(景)抒情;(5)对比烘托(侧面烘托);(6)欲扬先抑(欲抑先扬);(7)以小见大。 6、散文阅读要领。(1)重视散文的“结束”语:很多散文采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具有“点睛"之效。(2)重视散文的“议论”语:它是记叙和描写的深化,是作者观点和意图的表达。(3)重视散文的“抒情"语。(4)重视散文的“反常”语。 7、什么是回忆性散文?回忆性散文也是以散文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只是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阐述,回忆描写。 知识链接——品析语言的技巧:理解词句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题中的必考题型。“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理解词句,离不开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联系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思考其效果。注意把握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反问等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2)要抓住富有表现力的关键性词语(如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理解句子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要联系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思考作者在句子中想要告诉读者的信息。(4)看句子有无特定表达方式。它是议论,我们就分析其蕴含的哲理;它是抒情,我们就剖析其抒发的感情;它是描写,我们就分析其创设的意境。(5)理解句子含意,既要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意思 (6)重点词语的表达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种:①形象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写人、叙事、绘景中具有的鲜明、具体、生动传神等作用。②结构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全篇(或全段)中的地位以及照应、过渡、埋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推动情节发展、总领下文等方面的作用。③精确性作用。主要是指词语在表达概念上的准确、恰当,特别是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在表意上的精确、严密。④情感性作用。主要是指词语在表达喜好、热爱、赞美或厌恶、贬损、批判等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方面的作用。 了解作者: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主要著作收录在《朱德选集》里。 背景透视: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原题是《母亲的回忆》,原载于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1983年收入《朱德选集》时改为《回忆我的母亲》。朱德同志的母亲锤太夫人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朱德投身于革命事业,是一位伟大的革命母亲。 溺水佃农仁慈连夜为富不仁劳碌慰勉私塾不辍任劳任怨周济宽厚字词积累:cíliánrénchuòrènzhōuhòunìdiànlùwèishú 佃农:旧时农村中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好劳动:劳动的好手。妯娌:哥哥妻子和弟弟妻子的合称。吃大户:旧时遇着荒年,饥民聚集在一起到地主富豪家去吃饭或夺取粮食。辍:停。字词积累: 1、仔细阅读课文,思考:文章回忆往事是从哪一段开始,到哪一段结束的?主要回忆了什么?整体感知:从第2段开始,到第13段结束。主要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2、阅读第1段,其中能体现文章叙事线索的句子是:其中奠定文章感情基调的句子是:特别是她勤劳一生我爱我母亲 1、跳读课文第2~13段,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课文围绕中心选取了哪些事例?表现了母亲哪些优秀品质?新课讲授: 时间事例母亲的优秀品质“我”小时候1895-1900年前后1905年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没有打骂过我们”,和家人“相处都很和睦“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坚强不屈,有朴素的阶级意识节衣缩食,借钱供“我”读书有远见,力图摆脱贫困和压迫 时间事例母亲的优秀品质1908年深明大义1919年1927-1937年前后1937-1943年热爱劳动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深明大义,热爱劳动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勤俭持家、深明大义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85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2、按照“围绕母亲写了哪些方面的事”给文章划分段落并概括大意。段落段意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2--13)(1)(14--17)追悼母亲,引出回忆。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感悟母亲,体会情感:1、请用“母亲是的人”的句式,谈谈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母亲是勤芳一生的人;母亲是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人;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 2、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作者反复写“我应该感谢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以及无比怀念的情感。 母亲用她“勤劳”的一生,用她的言传身教,给予“我”启示和鼓励,这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母亲勤劳吃苦,“我”从小耳漏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个强健的身体;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的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我”养成勤势的习惯,也教给“我”生产的知识;母亲聪明能干,教会“我”与困难做斗我的经验;母亲对地主劣绅的反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 问题探究,品味写法:1、本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日常小事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按时间顺序安排内容。 问题探究,品析语言:本文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情。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1、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一个“竟”字,含义深刻,既寄托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表达了对母亲无尽的遗憾之情,又表现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 以让人吃惊的事实“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来说明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这样的话语虽无溢美之词,但写出了母亲勤劳坚强的优秀品质。2、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以“强健的身体”勤劳的习惯”等质朴的词语来表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真切、真实、真挚。在朴实的叙述中,充满了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3、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4、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看也不看”“有滋味”,两相对比,既表现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出了每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5、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我”参加了革命,不能在母亲身边侍奉,但是母子之间的思念从未因时空阻隔面中断。这一句感情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遗憾。 6、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这一句承接上文,“这样地”即指上文中每天繁重的劳动:“天不亮兼起床”“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整曰”,说明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又心疼的。 2、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我出文中议论在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文章的一大写作特点就是夹叙夹议,以记叙为主,其间穿插着若干议论性语句。议论句含义及其作用(1)“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句中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2)“母亲是个好劳动。”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随后叙述了母亲日常要做的许多事情。 议论句含义及其作用(4)“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一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5)“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是“我”为什么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6)“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是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虫的一员,但是,正是这于百互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绅的欺压,坚强不屈,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R的探情融汇在一起(3)“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 课堂小结: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叙述了母亲,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民族、、、来报答母亲的决心。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尽忠于人民尽忠于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