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本命年的回想》教案 苏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本命年的回想》教案 苏教版

‎《本命年的回想》‎ ◆ 教材分析 ‎ ‎ ‎《本命年的回想》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家乡京郊运河一带乡村过年的情景,充满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吃腊八粥”、“送灶王爷”、“除夕守岁”,这些多少年来传承下来的过年的风俗在作者的笔下一一生动的展现出来,情致饱满,兴味盎然,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读来是那样的亲切。作者通过这篇散文表现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2、深入探究文中深刻的思想; 3、理解本文写作的特点。 4、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形式多样的组织形式,打破课堂沉默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教学重难点 ‎2、回忆过年习俗,了解地方特色,感受浓郁的乡土风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的浓浓乡情。‎ ‎【教学重点】‎ 6‎ ‎1、理清思路,复述过年的火热景象。‎ ‎2、理解作者行文线索的清晰,结构的严谨。‎ ‎【教学难点】‎ ◆ 课前准备 ‎1、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 2、阅读中感知,探究中领悟,鼓励学生了解、关心、参与有关的民俗活动,学会传情达意。‎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 教学过程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国什么节日过的最热闹,最喜庆?‎ ‎ (学生回答:过年、春节)‎ ‎ 教师讲解春节:‎ ‎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说着说着你们一定回想起了过大年的情形。著名作家刘绍堂人到暮年,又写了一篇饶有风趣的《本命年的回想》,我们希望通过《本命年的回想》这篇课文的学习,除了品读作家笔下鲜明的地方特色,浓郁的乡土风情外,更由此引申开去,让同学们走进历史的长河,对中国最传统、最民俗的节日,有深入的了解,由此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2、出示学习目标。‎ ‎ 了解作品有条理地展现春节民俗。‎ 6‎ ‎ 理解春节所包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 品味生动传神的语言。‎ 二、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 ‎ 刘绍棠 北京市通县人。主要作品:短篇小说《峨眉》,中篇小说《蒲柳人家》,长篇小说《京门脸子》、《柳敬亭说书》。他的文学创作一直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 ‎2、初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簸箕(bò ji)    大吃大嚼(jiáo)    糁(shēn)儿    秫秸(shú jiē)‎ 鬏(jiū)      渍(zì)        阖(hé)家     涿(zhuō)州 筛(shāi)子    糖黏(nián)儿     邪魔鬼祟(suì)‎ ‎3、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的篇幅写的是什么?‎ ‎(2)课文的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作者回忆了过年的哪些事?请大家将每一件事都用简洁、准确的主题词说出来?‎ ‎4、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火热的春节景象。‎ ‎(2)时间顺序。‎ ‎(3)十件事:炒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宰牲畜;备事物;送灶王爷;换门神;除夕守岁;拜新年 ‎5、设身处地,体会情感。‎ ‎ 作者在回忆小时候过年的往事的时候,字里行间融入了什么感情?‎ 6‎ ‎ (学生交流后明确:融入了热爱生活,热爱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的浓浓乡情。)‎ 三、品读语言 ‎1、感悟清新优美的乡土语言。‎ ‎ 作者运用丰富的群众语言,把过年的生活情景勾勒得生动传神,体现了春节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例如“红火”、“年根”、“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等。2、请同学们读课文,小组合作,再找出类似的词语或语句。‎ ‎3、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读课文,找词语或语句。例如:“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玉米花;炒完一锅又一锅”、“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了色、味、香,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从糖果上抠下几无块糖黏儿,抹在灶王爷的嘴唇上,叮嘱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小丫头不许出门,小小子不能在外面大小便,也不许睡觉”等。‎ 四、探究中心 ‎1、本文作者回想了儿时过年的一些风俗,这些风俗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或期盼?‎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享受劳动成果。‎ ‎ 辛苦一年,幸喜五谷丰登,享用一下劳动成果。‎ ‎(2)祈福迎祥。‎ ‎ 展望来年,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 ‎(3)密切感情。‎ ‎ 阖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和整个村落的人际关系,上上下下,远远近近,和和美美奔前程。‎ ‎2、我们是怎样过年的?与文章中所描述的习俗相比有哪些变化,谈谈你的感受。‎ 现时的年:‎ 6‎ 放烟火礼花 拿压岁钱 贴春联、倒贴福字 下饭店吃年夜饭 吃年糕 看春节晚会 电话、短信拜年 外出旅游 五、 课堂总结 ‎ 本文的语言很有表现力,往往不多几笔就能把某一生活场景生动地勾勒出来。例如写炒年货,不但正面写炒了一锅又一锅,还写“土炕烫得能烙饼”,可见烧了多少柴火,炒了多少年货;玉米粒儿在铁锅里“毕剥毕剥响”,与奶奶执铲时口中念念有词,充分表现了气氛的浓烈和炒年货中寄托的深义;“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与“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颇有一点情趣,令人不觉一笑。可以说,文章对大年的每一点回忆,都是一幅体现民风民俗的图景画,生动而传神,并不时激起人们会心的微笑。‎ 六、布置作业:‎ 6‎ ‎ 掌握字词,再复习这一课所学的知识,完成配套练习。‎ ‎ 略。‎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