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公转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 ‎【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公转的特征。‎ ‎2.认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重点】‎ 公转过程的理解、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四季的形成。‎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学生欣赏邓丽君《四季歌》,感受一年四季的变化,导入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 认识地球的公转特征 ‎【自主探究】‎ ‎1.学生观赏地球公转3D模拟演示图(可从虚拟地球软件中调出),完成以下任务。‎ ‎(1)看一看:‎ ‎①图中,地球运动,哪种是自转?哪种是公转?‎ ‎②地球围绕着谁在公转?‎ ‎③地球沿着什么方向公转?公转轨道是什么形状?‎ ‎④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姿势是什么样?‎ ‎(2)想一想:‎ ‎①地球公转一圈,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②地球公转时,地轴空间的指向总是指向什么位置?‎ ‎2.教师点拨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观察到的情况:‎ ‎(1)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公转轨道是椭圆形。‎ ‎(2)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3)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4)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合作探究】‎ 学生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特征,将比较内容填入下表:‎ 地球运动 绕转中心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学习活动二 认识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主探究】‎ 学生读课本P13—P14页内容,读图1.18,简要归纳,完成下列填空:‎ ‎1.地球公转在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情况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2.同一时间,纬度不同,受到阳光照射不同;一年之中,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合作探究】‎ 4‎ ‎1.学生再观察地球公转3D模拟演示图,结合课本图1.18,图1.19,完成下列任务:‎ ‎(1)学生看一看:‎ ‎①图中,地球在四个季节的不同位置,南北半球表示黑夜的阴影区域与表示白昼的白色区域面积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图中,在四个不同节气点,北极圈内与南极圈内分别是什么现象?‎ ‎③图中,在四个不同节气点,表示太阳光的箭头分别指向哪一条纬线?‎ ‎(2)学生想一想:根据你观察到的情况,怎样描述不同节气点南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3)学生合作完成下表:‎ 日期 北半球 节气 南半球 节气 太阳直 射位置 北半球昼 夜长短 南半球昼 夜长短 ‎6月21日或22日 夏至 冬至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极昼 夜最长,昼最短,‎ 南极圈极夜 ‎9月22日或23日 秋分 春分 赤道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12月22日或23日 冬至 夏至 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极夜 昼最长,夜最短,‎ 南极圈极昼 ‎3月20日或21日 春分 秋分 赤道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  2.学生分析实验,完成以下任务:‎ ‎(1)做一个小实验,比较一下:“阳光直射地面获得的热量多,还是斜射地面获得的热量多?”同学们每四人一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手电筒、有一张黑纸板,大家用手电筒垂直照射在黑纸上,再用同一手电筒,在同一位置,倾斜照射黑色纸板,比较哪块光斑大,哪块光斑亮。‎ 师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想到什么?‎ 生答:直射比斜射光环小,但亮度大,因此地球表面直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多,温度高;斜射的地方得到的热量少,温度低。‎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P15页活动2,得出夏季温度高,白昼时间长;冬季温度低,白昼时间短。这种温度高、低和白昼长、短的变化,决定了太阳光热多少的变化。‎ ‎(2)同学们每四人一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手电筒、有一个地球仪,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直射点在赤道上,观察不同的纬线上亮度有何差异?你想到了什么?‎ 同一时间,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__‎ 师问:所以根据地球表面得到太阳光热的不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是哪五带呢?‎ 生答: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3)学生结合课本中图1.18,图1.19完成下面的表格。‎ 4‎ 温度带 界线范围 纬度范围 获得的热量 现象 北寒带 北极点—北极圈 ‎90°N~66.5°N 最少,终年寒冷 有极昼、极夜 北温带 北极圈—北回归线 ‎66.5°N~23.5°N 比热带少,比寒带多,‎ 四季比较分明 既无极昼、极夜,‎ 又无阳光直射 热带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之间 ‎23.5°N~23.5°S 最多,终年炎热 有阳光直射 南温带 南极圈—南回归线 ‎66.5°S~23.5°S 比热带少,比寒带多,‎ 四季比较分明 既无极昼、极夜,‎ 又无阳光直射 南寒带 南极点—南极圈 ‎90°S~66.5°S 最少,终年寒冷 有极昼、极夜 ‎  3.学生仔细观察地球公转3D模拟动画,找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规律,尝试画出移动轨迹简图。‎ 教师点拨:学生所画图如下所示:‎ ‎4.学生讨论并思考北半球一年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答: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拓展探究】‎ ‎1.在课本图1.18中,如果将图中的二分二至及标出的时间去掉,你如何判断图中的四个位置分别处于哪一个节气日?‎ ‎(1)依据图中空白与阴影的面积在南北半球中所占比例判断。例如:夏至日,北半球空白面积大于阴影面积,表明昼长夜短。‎ ‎(2)依据极圈内的昼长夜短情况判断。例如:冬至日这一天,北极圈全部是阴影,表明极夜现象。‎ ‎(3)依据代表太阳的箭头指向位置判断。例如:箭头指向北回归线,表明这一天是夏至日。‎ ‎(4)依据地轴的北极一端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判断。例如:夏至日这一天,地轴的北极一端朝向太阳,冬至日这一天背向太阳。‎ ‎2.学生观察在侧视经纬网图与俯视经纬网图中二分二至的昼夜长短特征。‎ 俯视图 俯视图 二 分 日 夏 至 4‎ 日 冬 至 日 ‎3.学生讨论下列自然现象与地球运动之间的关系:‎ ‎(1)一天里,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揭示了地球的自转现象还是公转现象?(自转)‎ ‎(2)一年四季里,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揭示了地球的自转现象还是公转现象?(公转)‎ ‎(3)如果回归线变成30°,会发生什么现象?(极圈变成60°,热带与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 ‎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