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

‎7 散文诗二首 ‎【教学目标】 ‎ ‎1.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优美语言。‎ ‎2.对比阅读,明确两首散文诗在感情基调、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3.引导学生感受文中至深至真的亲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金色花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有感情地朗读,准确把握课文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师:母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母爱是我们人生最真实的温暖与力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回报母亲的拳拳之心一样,但方式却不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我国作家冰心的《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将给我们爱的熏陶、情的感染。‎ 二、了解文体,初识作者 ‎1.了解文体 课件出示:‎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有诗的情绪与想象,语言精粹、凝练,又不像诗歌那样分行、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 ‎2.了解作者 课件出示:‎ 泰戈尔的代表作有:诗集《吉檀(tán)迦(jiā)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9‎ 冰心的创作深受泰戈尔的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创作以爱的颂歌为主,简洁、清新、细腻。‎ 三、自读课文,学以致用 ‎1.自主阅读《金色花》,初步感知课文 ‎(1)一读:不看旁批,“裸读”。‎ ‎(2)二读:带着旁批的问题阅读。‎ ‎(3)三读:将自己的阅读感受、问题等进行旁批。‎ ‎2.师生交流,点拨指导 提示:师指导时重在了解学生的“知”与“不知”,梳理问题,生成资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抓住关键和重点,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四、合作探究,品读课文 ‎1.揣摩感情,深情诵读 师:学习散文诗一定要诵读,请揣摩下列语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感情。‎ ‎(生自由诵读,师点评并明确)‎ 课件出示:‎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读出孩子的调皮、快乐)‎ ‎(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孩子的顽皮)‎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急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读出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2.学习方法,培养习惯 生诵读诗歌,练习标画朗读提示符号,学习写旁批。‎ 常用的朗读提示符号 ‎(1)“.”表示重读;‎ ‎(2)“”表示停顿,“”表示连贯读;‎ ‎(3)“↗”表示音调上扬,“↘”表示音调下降;‎ ‎(4)“→”表示音调拉长。‎ ‎【示例】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 9‎ 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设计意图】对于意境优美的散文诗,深情诵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而结合诵读练习标画朗读提示符号、学习写旁批又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想象感知,感受美好 师: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 ‎(1)请用“当妈妈______时,我就______”的句式说一说,并写写批注。‎ 预设 ①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批注:让妈妈可以闻到花香。‎ ‎②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批注: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③当妈妈去牛棚时,我就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批注:妈妈给我知识与智慧。‎ 师小结:孩子三次与妈妈捉迷藏,从儿童的视角,通过儿童的奇思妙想,以虚拟的情境,表现出孩子的活泼调皮、机灵可爱,同时也表现出孩子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位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预设 ①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和一个慈祥、爱读书的妈妈。‎ ‎②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和一个温柔善良的妈妈。‎ ‎③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和一个勤劳美丽的妈妈。‎ ‎④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和一个爱孩子的妈妈。‎ 师小结:这是一个天真、活泼、顽皮、爱撒娇、爱妈妈的孩子;这是一位沉静、美丽、慈爱、智慧的妈妈。‎ ‎【设计意图】自读课文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主体意识,这个环节通过两个仿句练习,帮助学生自主阅读。‎ ‎4.探疑解惑,理解主旨 师: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躲猫猫”,只是为了好玩吗?‎ 预设 中国人喜欢用花朵比喻孩子,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印度人同样喜欢用花朵来比喻孩子。‎ 9‎ 泰戈尔借美丽的金色花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沐浴在母爱中的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总想无时无刻地关注妈妈,所以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亲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三次跟妈妈玩起“躲猫猫”,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亲昵之举跃然纸上,也突出了孩童活泼顽皮的天性。‎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利用课文旁批,探疑解惑,突破难点。通过朗读,既能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又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五、布置作业 试一试将《金色花》改成小诗。‎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荷叶·母亲 ‎【课时目标】‎ ‎1.诵读课文,在赏析画面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优美语言。‎ ‎2.悟读课文,在理解探究中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泰戈尔以虚境写实情,他是成年人,却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通过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通过虚拟之境表现了动人的母爱和童真。冰心的创作曾受泰戈尔的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荷叶·母亲》。‎ ‎【设计意图】前后勾连,在复习比较中巩固所学知识。‎ 二、学以致用 ‎1.自读课文 师: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来阅读学习《荷叶·母亲》。‎ ‎(1)裸读。‎ ‎(2)看旁批读。‎ ‎(3)边读边作旁批。‎ 9‎ ‎2.自主完成下面表格 预设 课件出示:‎ 现实环境 红莲与荷叶 ‎“我”的心情 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有些烦闷、仍是不适意 雷声作了、大雨愈下愈大 红莲被雨打得左右攲斜,大荷叶倾侧了来,覆盖在红莲上面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 红莲却不动摇了,荷叶勇敢慈怜 深深地受了感动 联想:心中的雨点来了 以花喻人: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 感激赞美:你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师:文章通过眼前之景、现实之事,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少女对母亲的感激、赞美之情。“荷叶”象征着母亲的厚爱,“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道路上的风雨坎坷,用荷叶覆盖红莲,象征母亲对女儿的心灵庇护。插叙有关莲花的往事,说明“我”家对莲花有着深厚的感情,并暗示“我”与莲花之间的关系,为下文以花喻人做铺垫。‎ ‎3.在自读的基础上梳理问题 课件出示:‎ 问题:(1)荷叶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2)文章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3)作者为什么写风雨中的红莲?‎ ‎(4)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预设 (1)荷叶象征母亲。‎ ‎(2)说明“我”家对莲花有很深的感情,大家都很喜爱莲花,为后文写惦记雨中的莲花埋下伏笔。‎ ‎(3)以风雨中的红莲为喻,用荷叶保护红莲,赞颂母亲对儿女的关爱和守护。‎ ‎(4)最后一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爱恋和赞颂之情。“心中的雨点”指人生路上的风雨、坎坷。‎ ‎【设计意图】将教读课所学知识、方法和能力有效迁移,表格的设计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破解难点。‎ 三、诵读感悟 9‎ ‎1.根据要求自读《荷叶·母亲》‎ 课件出示:‎ 要求:(1)选取喜欢的部分,在原文标注重音、停连符号,注明语气、节奏等。说明这样处理朗读的理由。‎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2.生朗读片段,师点评并指导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3.深情诵读,感受魅力 学生再次诵读,读出美好的情感和意境,感受语言的清新典雅。‎ ‎【设计意图】学习朗读是第一单元和本单元的重点,在朗读中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是本文的重点。‎ 四、读写结合 ‎1.仿写句子 课件出示:‎ 仿“荷”抒情,以“母亲是______,我是______”写一句话。‎ ‎2.点评指导 预设 示例: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是春雨,我是幼苗;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 ‎【设计意图】通过仿写,既能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对母爱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对比拓展 ‎1.小组合作,对比阅读 找出《荷叶·母亲》与《金色花》两篇文章的异同,将自己的对比分析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课件出示:‎ 比较方面 相同点 不同点 ‎《金色花》‎ ‎《荷叶·母亲》‎ 思想内容 母爱 孩童对母亲的依恋 少女对母亲的赞颂 9‎ 感情基调 热爱、亲昵 感激、赞美、依恋 艺术手法 象征手法 金色花象征天真的孩子 荷叶象征母亲 构思角度 想象之事 现实与联想 语言风格 清新雅致 语言活泼、口语化 典雅和书面化 人物形象 可亲可敬 沉静、美丽、慈爱的母亲 呵护心灵、保护孩子的母亲 ‎2.交流展示,讨论明确 ‎3.拓展阅读 师:读一读冰心的这首诗,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思考: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请说说纸船象征什么。‎ 预设 纸船象征“我”对母亲的思念。‎ ‎【板书设计】‎ 9‎ ‎【设计亮点】‎ 这是两篇自读文章,我们首先要明确统编教材“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其次要明确教读和自读的区别。‎ 教读是教师引导,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完成阅读任务,达成阅读目标的一种阅读学习,目的是学“法”。自读课以学生自主阅读实践为主线,是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能力,目的是用“法”。所以自读课文重在“导”,引导学生方法迁移、问题探究、多维批注、比较阅读;引导学生用好旁批,启发阅读,写好旁批,提高阅读质量;引导学生用好阅读提示,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并尽可能向课外阅读延伸,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所以自读课是联结课内与课外的重要纽带,是实现学生素养提升的关键环节。‎ ‎【名家点评】‎ ‎1.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巴金)‎ ‎2.一颗善良美丽的星辰陨落了,而她的光芒,将永远留在几代人的心里……(魏巍)‎ ‎【素养提升】‎ 怎样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这两首散文诗小巧、凝练、空灵、优美。老师可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文章优美的意境,纯真的童心、童趣;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探寻浓厚的爱母之情;在美读、表演读中体会两首散文诗清新典雅的语言风格。如《金色花》中的母亲做祷告时、读书时、去牛棚时几个情境都突出了妈妈的慈爱温和善良、孩子的活泼机灵,可让学生在诵读品味中感受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 两首散文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学生练习朗读的非常好的范本,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力求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效果。‎ 9‎ ‎【推荐阅读】‎ 选读《泰戈尔诗选》和冰心的《繁星》《春水》。‎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