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隋朝哪一年统一了全国(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2.(2分)“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进民贞观之治 ‎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3.(2分)下列四种工具中,属于唐朝时发明的灌溉农田工具的是(  )‎ A.耧车 B.筒车 C.曲辕犁 D.水排 ‎4.(2分)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恶瘤”密切相关的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宦官专权 ‎5.(2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我国抗击新冠疫情的艰难时刻,来自日本的援助感动了很多人。据考证,诗句与一位唐朝高僧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有关,他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6.(2分)“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文中的“伟大僧人”是指(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7.(2分)读下面的唐都长安图。下列描述符合唐都长安情况的是(  )‎ 第21页(共21页)‎ A.“市”“坊”界限分明 ‎ B.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 C.早市、夜市买卖不绝 ‎ D.城中心的紫禁城是皇帝的居所 ‎8.(2分)李白、杜甫的诗歌在内容和风格上具有不同的特色,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阶级出身不同 B.生活背景不同 ‎ C.思想性格不同 D.艺术追求不同 ‎9.(2分)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10.(2分)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 C.郑和下西洋 D.张骞出使西域 ‎11.(2分)连环画作品《西夏王朝》由宁夏画家马惟军结合传统手工绘制,应用现代电脑处理手法创作而成。西夏的建立者(  )‎ 第21页(共21页)‎ A.耶律阿保机 B.赵匡胤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 ‎12.(2分)如图为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 C. D.‎ ‎13.(2分)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这说明(  )‎ A.北方地区战乱频紧 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 C.南方经济地位重要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4.(2分)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材料体现了(  )‎ A.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 B.南宋乡村文化的兴盛 ‎ C.宋代海外贸易的活跃 D.南宋时期节日的盛况 ‎15.(2分)蒙古史书中记载12世纪的一些情况:“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幅,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历史人物(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16.(2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  )‎ A.秦朝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17.(2分)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60多种剧本,其作品大多表现在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如梦令》 B.《资治通鉴》 ‎ C.《窦娥冤》 D.《念奴娇•赤壁怀古》‎ ‎18.(2分)元曲四大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下列哪些人物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 ‎①马致远 ②王实甫 ③关汉卿 ④白朴 ⑤郑光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第21页(共21页)‎ ‎19.(2分)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设立的标志“华夏苍穹”,雕塑最上部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仪器﹣﹣司南。下列对司南以及指南针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司南最早发明于商代 B.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 C.唐朝时制成了指南针 D.南宋末期开始用于航海 ‎20.(2分)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  )‎ ‎①废除丞相 ②设立锦衣卫 ③设立东厂 ④设立“三司”⑤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21.(2分)“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 C.《农政全书》 D.《徐霞客游记》‎ ‎22.(2分)明朝时期领导一场反侵略战争,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是(  )‎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林则徐 ‎23.(2分)“达赖自受册封之后,遣使进京朝贡不绝,康熙帝赞许道:恭顺职贡有年…六十余年并未有隙。”《清圣祖实录》中的这一记载,主要说明了(  )‎ A.汉藏世代友好 B.册封制的作用 ‎ C.清朝前期稳定 D.中原王朝的尊威 ‎24.(2分)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了(  )‎ A.诗歌不再重要 ‎ 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人们应该去读一读 ‎ C.读《红楼梦》是很时尚的 ‎ D.中国所有的诗书都不如《红楼梦》好 ‎25.(2分)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曹雪芹的《红楼梦》 B.孔尚任的《长生殿》 ‎ C.洪昇的《桃花扇》 D.汤显祖的《窦娥冤》‎ 二、材料解析与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贞观之治“是中华文明传统政治理念的发扬光大”‎ 第21页(共21页)‎ ‎。载舟覆舟之喻,这是孔孟荀说过的话。贞观君臣深切感受到其中的警示意义,形成了一种民本意识。‎ ‎﹣﹣摘编自任世江《大唐的辉煌与社会风尚》‎ ‎(1)指出材料中唐朝的这个治世名称。‎ ‎(2)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竹木简笨重,帛的价格昂贵。……纸的造价低廉,携带方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教参 材料二:每字为一印,大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种纸的优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项重大发明的发明者及其进步性。‎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规范书写汉字在信息化时代中的现实意义。‎ ‎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1696年康熙帝率军亲征,平定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公元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进入西藏。清朝统治者还与内外蒙古上层长期联姻,积极传播佛教,利用上层联络和文化影响的作用,促进了内外蒙古与内地的相互了解。‎ ‎﹣﹣摘编自方铁《试论历代王朝的疆城与边疆》‎ 材料二:1694年台湾府地图 第21页(共21页)‎ ‎﹣﹣摘编自蒋毓英《台府府志》‎ 材料三: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镇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城有了最终奠定。‎ ‎﹣﹣摘编于逢春《论中国疆城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的史实依据。‎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疆域最终奠定的时间,并概括其主要举措。‎ ‎29.(12分)材料:(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一“李约瑟之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而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结果科学革命无以发生,中国的前现代生产经验试错型技术进步方式,也就无法转化为以科学实验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技术进步方式。技术进步的停滞,最终导致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指出作者认为中国“技术进步停滞”的根本原因。‎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第21页(共21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隋朝哪一年统一了全国(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统一全国.‎ ‎【解答】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故选:B。‎ ‎【点评】本题以题干信息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教材基础知识.‎ ‎2.(2分)“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进民贞观之治 ‎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隋朝大运河,注意隋运河的作用。‎ ‎【解答】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隋王朝的统治,隋炀帝时开通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题目材料即考查了大运河的积极作用。‎ 故选:A。‎ ‎【点评】理解隋朝大运河的积极作用。‎ ‎3.(2分)下列四种工具中,属于唐朝时发明的灌溉农田工具的是(  )‎ A.耧车 B.筒车 C.曲辕犁 D.水排 ‎【分析】本题以属于唐朝时发明的灌溉农田工具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 第21页(共21页)‎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史实。‎ ‎4.(2分)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恶瘤”密切相关的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宦官专权 ‎【分析】本题考查了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解答】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与这一“恶瘤”密切相关的是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代十国的实际与影响.‎ ‎5.(2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我国抗击新冠疫情的艰难时刻,来自日本的援助感动了很多人。据考证,诗句与一位唐朝高僧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有关,他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往,重点掌握鉴真东渡日本的相关史实。‎ ‎【解答】‎ 第21页(共21页)‎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句与一位唐朝高僧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有关,他是鉴真。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他帮助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学习鉴真不辞劳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传播中国文化的精神。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鉴真东渡日本的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2分)“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文中的“伟大僧人”是指(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玄奘西游天竺。‎ ‎【解答】唐朝经济繁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高僧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回国后完成《大唐西域记》一书,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题目材料“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中“一个伟大的僧人”既是玄奘。‎ 故选:B。‎ ‎【点评】准确识记唐与天竺交往的史实。‎ ‎7.(2分)读下面的唐都长安图。下列描述符合唐都长安情况的是(  )‎ A.“市”“坊”界限分明 ‎ B.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 C.早市、夜市买卖不绝 ‎ D.城中心的紫禁城是皇帝的居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长安的有关内容。‎ ‎【解答】‎ 第21页(共21页)‎ 分析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都城长安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是繁华的商业区,“市”“坊”界限分明。‎ 故选: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唐都长安的有关内容。‎ ‎8.(2分)李白、杜甫的诗歌在内容和风格上具有不同的特色,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阶级出身不同 B.生活背景不同 ‎ C.思想性格不同 D.艺术追求不同 ‎【分析】本题考查李白、杜甫的诗歌在内容和风格上具有不同的特色的根本原因。李白、杜甫的诗歌在内容和风格上具有不同的特色的根本原因是生活背景不同。‎ ‎【解答】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一生写下了不少讴歌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他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纯朴厚重。导致二人创作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生活背景不同。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点评】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正确把握李白、杜甫诗歌的特点及其成因。‎ ‎9.(2分)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分析】本题考查开元盛世的状况。‎ ‎【解答】‎ 第21页(共21页)‎ 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所以有人写诗描述其统治“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联系教材所学作答。‎ ‎10.(2分)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 C.郑和下西洋 D.张骞出使西域 ‎【分析】本题考查玄奘西游,知道唐朝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玄奘西游。‎ ‎【解答】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为中印的友好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故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玄奘西游。‎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玄奘西游,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1.(2分)连环画作品《西夏王朝》由宁夏画家马惟军结合传统手工绘制,应用现代电脑处理手法创作而成。西夏的建立者(  )‎ A.耶律阿保机 B.赵匡胤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 ‎【分析】本题以建立者为切入点,考查西夏的建立.‎ ‎【解答】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夏位于宋的西北,史称西夏。‎ 故选:C。‎ ‎【点评】本题以西夏的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2.(2分)如图为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 C. D.‎ 第21页(共21页)‎ ‎【分析】本题以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辽、西夏和北宋并立。‎ ‎【解答】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来改国号为辽。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党项族。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北宋,定都汴京。按照地理位置可知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辽、西夏和北宋并立和宋金对峙的相关知识。‎ ‎13.(2分)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这说明(  )‎ A.北方地区战乱频紧 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 C.南方经济地位重要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分析】本题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自北宋开始,我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主要表现有:南方都市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此基础上,到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解答】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表明南方经济地位重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14.(2分)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材料体现了(  )‎ A.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 B.南宋乡村文化的兴盛 ‎ C.宋代海外贸易的活跃 D.南宋时期节日的盛况 ‎【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关键信息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解答】据所学知,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第21页(共21页)‎ 反映的是元宵节。体现了南宋时期节日的盛况。‎ 故选:D。‎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的有关知识。‎ ‎15.(2分)蒙古史书中记载12世纪的一些情况:“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幅,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历史人物(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分析】本题考查成吉思汗的功绩。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描述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状况。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准确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6.(2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  )‎ A.秦朝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分析】本题考查了忽必烈建立元朝。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解答】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元朝是我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元朝的历史地位。‎ ‎17.(2分)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60多种剧本,其作品大多表现在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如梦令》 B.《资治通鉴》 ‎ C.《窦娥冤》 D.《念奴娇•赤壁怀古》‎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汉卿的代表作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关汉卿是元朝著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第21页(共21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关汉卿的代表作的相关史实。‎ ‎18.(2分)元曲四大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下列哪些人物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 ‎①马致远 ②王实甫 ③关汉卿 ④白朴 ⑤郑光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分析】本题以元曲四大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元曲四大家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①③④⑤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元曲四大家的相关史实。‎ ‎19.(2分)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设立的标志“华夏苍穹”,雕塑最上部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仪器﹣﹣司南。下列对司南以及指南针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司南最早发明于商代 B.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 C.唐朝时制成了指南针 D.南宋末期开始用于航海 ‎【分析】本题考查了司南。“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解答】对司南以及指南针的解释正确的是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战国时,人们发现并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0.(2分)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  )‎ ‎①废除丞相 ②设立锦衣卫 ③设立东厂 ④设立“三司”⑤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强化君权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明朝时期,明太祖在地方上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制,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制,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授权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在文化上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③设立东厂是明成祖时;⑤设立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时。①②④‎ 第21页(共21页)‎ 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区别掌握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1.(2分)“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 C.《农政全书》 D.《徐霞客游记》‎ ‎【分析】本题以“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为依托,考查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 ‎【解答】“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天工开物》。《天工开物》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22.(2分)明朝时期领导一场反侵略战争,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是(  )‎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林则徐 ‎【分析】本题考查戚继光抗倭的知识点。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的性质是反侵略战争。‎ ‎【解答】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因而戚继光抗倭是一场反侵略战争。故明朝时期领导一场反侵略战争,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戚继光。‎ 故选:C。‎ ‎【点评】‎ 第21页(共21页)‎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 ‎23.(2分)“达赖自受册封之后,遣使进京朝贡不绝,康熙帝赞许道:恭顺职贡有年…六十余年并未有隙。”《清圣祖实录》中的这一记载,主要说明了(  )‎ A.汉藏世代友好 B.册封制的作用 ‎ C.清朝前期稳定 D.中原王朝的尊威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清政府加强西藏管理的史实。‎ ‎【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达赖自受册封之后,遣使进京朝贡不绝”,联系所学可知,清初确立了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清朝巩固统一的主要史实。‎ ‎24.(2分)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了(  )‎ A.诗歌不再重要 ‎ 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人们应该去读一读 ‎ C.读《红楼梦》是很时尚的 ‎ D.中国所有的诗书都不如《红楼梦》好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典小说的高峰的识记以及对《红楼梦》内容的理解。‎ ‎【解答】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红楼梦》值得一读。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典小说的高峰的识记以及对《红楼梦》内容的理解。‎ ‎25.(2分)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曹雪芹的《红楼梦》 B.孔尚任的《长生殿》 ‎ C.洪昇的《桃花扇》 D.汤显祖的《窦娥冤》‎ ‎【分析】本题考查曹雪芹与《红楼梦》的知识点。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21页(共21页)‎ ‎【解答】曹雪芹著《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二、材料解析与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贞观之治“是中华文明传统政治理念的发扬光大”。载舟覆舟之喻,这是孔孟荀说过的话。贞观君臣深切感受到其中的警示意义,形成了一种民本意识。‎ ‎﹣﹣摘编自任世江《大唐的辉煌与社会风尚》‎ ‎(1)指出材料中唐朝的这个治世名称。‎ ‎(2)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两个治世名称。唐朝的两个治世的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解答】(1)根据材料可知,唐朝的这个治世的名称是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2)综合上述材料可知,赞同作者的观点。因为唐朝的兴盛是统治者注重以民为本、民族交融的结果。唐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唐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南朝朝以来的民族交融也为唐朝的再次统一和走向强盛奠定了基础,从而迎来了唐前期兴盛繁荣的局面。‎ 故答案为:‎ ‎(1)名称:贞观之治。‎ ‎(2)判断:赞同;理由:唐朝的兴盛是统治者注重以民为本、民族交融的结果。唐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唐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南朝朝以来的民族交融也为唐朝的再次统一和走向强盛奠定了基础,从而迎来了唐前期兴盛繁荣的局面。‎ ‎【点评】本题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为背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第21页(共21页)‎ ‎2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竹木简笨重,帛的价格昂贵。……纸的造价低廉,携带方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教参 材料二:每字为一印,大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种纸的优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项重大发明的发明者及其进步性。‎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规范书写汉字在信息化时代中的现实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造纸术、活字印刷术。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解答】(1)由“纸的造价低廉,携带方便”可知,纸的优点是造价低廉,携带方便。‎ ‎(2)由“每字为一印,大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活字印刷术。北宋前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速度,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规范书写汉字有利于正确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 ‎(1)造价低廉,携带方便。‎ ‎(2)毕昇;提高了印刷速度,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3)规范书写汉字有利于正确传递信息。‎ ‎【点评】本题以造纸术、活字印刷术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1696年康熙帝率军亲征,平定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公元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进入西藏。清朝统治者还与内外蒙古上层长期联姻,积极传播佛教,利用上层联络和文化影响的作用,促进了内外蒙古与内地的相互了解。‎ ‎﹣﹣摘编自方铁《试论历代王朝的疆城与边疆》‎ 材料二:1694年台湾府地图 第21页(共21页)‎ ‎﹣﹣摘编自蒋毓英《台府府志》‎ 材料三: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镇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城有了最终奠定。‎ ‎﹣﹣摘编于逢春《论中国疆城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的史实依据。‎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疆域最终奠定的时间,并概括其主要举措。‎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措施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的史实依据、清朝疆域最终奠定的时间以及主要举措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一“平定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清朝统治者还与内外蒙古上层长期联姻”、“积极传播佛教,利用上层联络和文化影响的作用”可知,平定叛乱、长期联姻、传播佛教、上层联络、文化影响是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 ‎(2)据材料二,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的史实依据的史实是清朝在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据材料三“……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有了最终奠定。”可知,清朝的版图奠定是在清朝前中期。根据材料“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 第21页(共21页)‎ 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可知,其主要举措有在北方运用外交手段,在南方用朝贡贸易体制。‎ 故答案为:‎ ‎(1)措施:平定叛乱、长期联姻、传播佛教、上层联络、文化影响。‎ ‎(2)依据:清朝在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时间:清朝前中期。举措:在北方运用外交手段;在南方用朝贡贸易体制。‎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清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措施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9.(12分)材料:(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一“李约瑟之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而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结果科学革命无以发生,中国的前现代生产经验试错型技术进步方式,也就无法转化为以科学实验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技术进步方式。技术进步的停滞,最终导致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指出作者认为中国“技术进步停滞”的根本原因。‎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分析中国“技术进步停滞”的根本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中国科技落后世界的原因以及影响来分析。‎ ‎【解答】(1)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结果科学革命无以发生,中国的前现代生产经验试错型技术进步方式,也就无法转化为以科学实验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技术进步方式。技术进步的停滞,最终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可知作者认为中国“技术进步停滞”的根本原因是明清科举制度(八股取士)阻碍科技进步。‎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如: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如:结合所学,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政治制度上明清实行君主集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进步;从明清时期对外关系政策方面进一步分析可知,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实行“闭关锁国”‎ 第21页(共21页)‎ ‎(海禁)政策,未能适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故答案为:‎ ‎(1)明清科举制度(八股取士)阻碍科技进步。‎ ‎(2)观点: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分析。‎ 论述:近代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是由于古代社会后期,中国的专制制度,自然经济,封建思想综合作用的结果,阻碍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当然这也与闭关锁国的政策和中国古代科技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当时的列强侵略有关。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实行“闭关锁国”(海禁)政策,未能适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结论:从近代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欧洲科技领先的中国可以看出,科技发展要重视理论研究,科学发展要有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氛围,国家要加强科技研究,大力扶持科技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技术进步停滞”的根本原因和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分析等相关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21 6:37:36;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1页(共21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