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1框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1框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新人教版

生命可以永恒吗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确生命来之不易,树立珍惜生命意识,担当起自己的使命,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做出更大贡献 知识目标 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能力目标 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进一步认识自己,培养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生命有接续 教学难点:生命有接续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在《西游记》中,有很多妖怪都想吃唐僧的肉,据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在现实生活中,人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为什么?‎ 二、新课讲授 ‎1.生命来之不易 有一天,我在楼下玩的时候,碰巧下雨了,我就躲在房子下面避雨。突然,我看到一些黑黑的小东西,原来是一群小蚂蚁正在搬家。它们头上都顶着一些食物、蚂蚁卵,它们一个挨着一个,生怕食物和蚂蚁卵会掉在地上。我逆着它们走来的方向,看见它们的家都被水淹没了。它们正在奋力地抢救着自己的食物和保护自己的生命,蚂蚁们团团围住剩下的食物,浩浩荡荡地前进,我似乎听到了它们齐心协力的口号声……冒着大风大雨向另外一个家爬去。‎ 蚂蚁为什么要努力保护食物和自己的生命?你从蚂蚁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提示:它们这种热爱生命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敢地向前,不被大风大雨阻挡前进的脚步。‎ 教师总结:生命来之不易。在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生命竞相展现自己的活力,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幸运的。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2.电影《返老还童》‎ 影片《返老还童》讲述了本杰明·巴顿这个“怪人”,他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竟以老人形象降生人世,之后越活越年轻倒着成长的奇怪生命轨迹。‎ 世界上真的存在“返老还童”现象吗?你怎么看待我们生命的时光?‎ 教师总结:生命是不可逆的。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少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生命也是短暂的。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3.探究与分享(教材P91)‎ ‎(1)“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你的回答是什么?‎ ‎(2)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3‎ 提示:(1)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让生命更有价值等。(2)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生命变得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1.教师讲述:简单地讲述经典的生命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的内容。‎ ‎2.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旧的叶子掉落下去,新的叶子生长出来,这告诉我们什么?‎ 提示:生命有接续。‎ 教师总结:生命虽然有时尽,生命也有接续。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3.个体生命在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中要担当使命 ‎“他再也不知道,他这片无用的干枯叶子将跟水混合起来,让这棵树长得更强壮。”这告诉我们什么?‎ 提示:树叶的奉献精神。生长时为人类遮阴,掉落后为树提供养分。‎ 教师总结: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无论在什么位置,总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过渡:我们会有什么样的使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探究活动。‎ ‎4.生命的传承关系(教材P92)‎ ‎(1)阅读感悟:结合图片,讨论情境中体现的生命传承关系。‎ 提示:技术的传承、爱国精神的传承、民族的传承。‎ ‎(2)合作探究:对于生命,除了自然生命,还包括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自然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等。‎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在精神上也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三、课堂总结 生命有时尽,然而它却是十分珍贵的,因为生命有接续。所以,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无论发生了什么,我们都应该珍爱生命,都应该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同学们,让我们的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吧!‎ ‎3 板书设计 3‎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了生命来之不易,不可预测,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感悟,双方活动比较好,教学效果良好。凭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教师的设想再好,如果学生不能接受,就毫无意义。但是如果没有教师适当的启发与引导,学生往往会做无用功甚至走弯路。因此我们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