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级高一(下)入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综览苏轼关于故乡、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故乡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其次,故乡是宗族意义的团聚地。在异地他乡,遇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乡的心肠:一是来自故乡的乡人。“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感觉让身在异乡的他难忘。二是到故乡去做官的人。苏轼总会夸故乡的山水、风物等:“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最后,故乡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苏轼常用故乡的山水、风物、典故来比照,在黄州见到美丽的海棠,他不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不仅如此,他还将故乡的文化移植到他乡,让异乡充满故乡的气息。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乡的符号。 不断怀念故乡的苏轼,事实上却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苏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长期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不得不忘记地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乡,认他乡为故乡。 - 24 - 但要认他乡为故乡,又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思维阶段:首先将故乡具化,与异乡对立。苏轼常以比眉州更大的地名或山水、云月来代表故乡,如成都、青城、峨眉、岷江等。故乡的具化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其次是将故乡泛化,不具述与眉山有关的地名,而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以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此时的故乡是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对现实漂泊处境的抗衡工具,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然后是将故乡意念化,所谓意念化,就是不拘泥于出生地的故乡,一切随缘,适意,将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视为故乡,“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此时的故乡只是一种意念,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不再与异乡对立。最后是,实现故乡的异乡化,甚至是异乡的故乡化。对苏轼而言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异乡的和睦相处,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如果异乡的风景足够好,苏轼甚至会“贬低”故乡:“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对异乡的山水、人情等的好感至极,苏轼就会用佛教思维,将异乡“前生”化为故乡:“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另一种是受命运驱策打击,颠沛异乡,与魂牵梦萦的故乡阻隔时,扩大心胸,寓寄于物,发现异乡的种种优点,先将异乡寄托甚至实体化为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最后实现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以一种处处吾乡处处家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选自《苏轼的故乡观》,有删改) 1. 下列对于“苏轼故乡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乡的内涵之一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苏轼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就是这种观点的体现。 B. 故乡是苏轼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见到美丽的海棠苏轼也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充分体现了他对故乡的依恋。 C. 故乡是苏轼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苏轼和现实漂泊处境相抗衡的工具,此时的故乡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D. 故乡是个意念化的概念,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是苏轼的故乡,此时的故乡代表的是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苏轼虽然有浓厚的怀乡情结,但他在被贬谪远离故乡之后就对故乡的情感日益淡漠,乃至把他乡认作故乡。 B. 来自故乡的乡人和到故乡去做官的人往往会勾起苏轼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在其诗歌中都有所体现。 C. 为了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苏轼将故乡泛化,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 D. “故乡的异乡化”是指苏轼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以及自己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长期过着贬谪流放的生活,处于“无家”状态,因此他有时贬低自己的故乡:“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B. 苏轼对故乡的具化就是他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苏轼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 C. - 24 -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中的“蜀江”是苏轼地理意义的故乡,“此心安处是吾乡”中的“吾乡”是意念化的故乡。 D. 泛化了的故乡让苏轼实现了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使他能够以旷达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答案】1. C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C项,“此时的故乡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说法错误。原文是说“此时的故乡是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对现实漂泊处境的抗衡工具,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可见并不是“不仅仅”而“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故乡了。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第一步是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A项,“但他在被贬谪远离故乡之后就对故乡的情感日益淡漠”说法错误。原文中说“不拘泥于出生地的故乡,一切随缘,适意,将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视为故乡”,可见本文阐述苏轼把他乡认作故乡是为了说明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并不能说他对故乡感情日益淡漠。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第一步是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 24 - A项,“因此他有时贬低自己的故乡”说法错误。原文中说“一种是与异乡的和睦相处,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如果异乡的风景足够好,苏轼甚至会“贬低”故乡”,可见原因是异乡的风景足够好,所以苏轼甚至会“贬低”故乡。而不是因为苏轼长期处于“无家”状态,所以他有时会贬低自己的故乡。因果关系不成立。 B项,“苏轼对故乡的具化就是他对异乡的排斥”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故乡的具化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一定程度”是指故乡的具体化有一部分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造成,并非完全是“对异乡的排斥”造成。 D项,“泛化了的故乡让苏轼实现了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说法错误。原文中说“将异乡寄托甚至实体化为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应该理解为“异乡的故乡化”,而不是“泛化了的故乡”。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王安石逸事 林语堂 王安石是个怪人,思想、人品都异乎寻常。学生时代很勤勉,除去语言学极糟糕之外,还算得上是个好学者,当然也是宋朝一个主要的诗人。不幸的是,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为人处世之术,除去与他自己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毫无疑问,他又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倘若我们说理想主义者是指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的人,王安石正好就是这等人。王安石的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也是以此等恶习为众所周知的。苏洵在《辨奸论》那篇文章里刻画王安石说:“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又说他“囚首丧面,而谈诗书”。王安石是否喜欢以这样的特点异乎常人,我们无从知道,但是一个人把精力完全倾注在内在的思想上,自然会忽略了他的外表,这话倒不难相信。有一个故事流传下来,说他从来不换他的长袍。一天,几个朋友同他到一个寺院里的澡堂会。在他由浴池出来之前,朋友们特意偷偷地在外头留一件干净的长袍,用以测验他是否知道衣裳已经被换了。王安石洗完出来,把那件新袍子穿上,朋友们动了手脚,他完全不知道。不管怎么样,他总是身上穿了件衣裳就行了。 又有一天,朋友们告诉王安石的胖太太,说她丈夫爱吃鹿肉丝。 - 24 - 胖太太大感意外。她说:“我不相信。他向来不注意吃什么。他怎么会突然爱吃鹿肉丝了呢?你们怎么会这样想?” 大家说:“在吃饭时他不吃别的盘子里的菜,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光了,所以我们才知道。 太太问:“你们把鹿肉丝摆在了什么地方? 大家说:“摆在他正前面。” 太太明白了,向众人说:“我告诉你们,明天你们把别的菜摆在他前面,看会怎么样?” 第二天朋友们把菜的位置调换了,把鹿肉丝放得离他最远,大家留意他吃什么。王安石开始吃靠近他的菜,桌子上照常摆了鹿肉,他竟然完全不知道。 还有一个故事说王安石在扬州太守幕府时,他彻夜读书。那时的太守是韩琦,他后来做了宰相。王安石总是苦读通宵,天将黎明之时才在椅子上打盹。等睡醒时,已然晚了,来不及洗脸梳头发,便连忙跑到办公室上班。韩琦一看他那副样子,以为他彻夜纵情声色,就向他劝导几句。韩琦说:“老弟,我劝你趁着年轻,多用功念点儿书吧。” 王安石立在那儿未作分辩。在去职之时,他告诉朋友说韩琦不赏识他。后来,王安石的学者名气日大,韩琦对他的看法也有了改变,也愿把他看作自己的属下,王安石却很恼怒。事情赶巧的是,王安石在京师接受朝廷高位那一年,正好韩琦罢相。王安石记日记甚勤,竟写了七十册,他曾有这样批评韩琦的话:“韩琦别无长处,惟面目姣好耳。” 但是王安石这个怪人,除去還的外表之外,尚有不止此者。在他得势之前大约20年之中,他之所以使人谈论,是因为他屡次谢绝朝廷的提升。这倒很难相信他之如此是纯系沽名钓誉之意,因为从他21岁考中进士到他46岁得势——那是他壮年最活跃的时期,共25年—他一直谢绝任命,宁愿在一个偏远的省份当一小吏。那是仁宗在位之时,国家太平,才俊之士成荟萃于京都,王安石越谢绝朝廷授予高位之意,他的声誉就越高。最后,朝廷上的官员皆急欲一睹此人的真面目。此时他除去以文章出名之外,还位居太守,政绩斐然,行政才干之优,堪称能吏,他建堤筑,改革学校,创农民贷款法,把他的新社会思想,实施了数项。政绩确实不错,也深得百姓爱戴。他对入朝为官的引诱一直视若无睹,直到仁宗嘉祐三年(1058),朝延任命他为度支判官,他才来到京师。 (节选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七章,题目为编者加,有改) 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这篇传记采用了对话的方式描写传主,如朋友与胖太太之间的对话等。 B. 说王安石是个怪人,仅因为他不会圆通机智地为人处世,仪表邋遢,不重衣食,把精力全部倾注在内在思想上。 C. 传记特意写韩琦这个人物,是为了更好地写王安石,对传主人物起一定的衬托作用。 - 24 - D. 作者在最后一段列举王安石一直谢绝任命,宁愿在一个偏远的省份当一小吏,是对传主的客观评价。 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中“有一个故事流传下来”“还有一个故事”等诸如此类的文字,可以说是作者的一种笔法,既表明所写有一定来历或根据,又能让读者看出有别于正式的史书记载。 B. “他又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这句话主要是批评王安石虽有政治抱负,但清高孤傲、不请世事、自以为是。 C. 文中特别写到王安石批评韩琦的话“韩琦别无长处,惟面目姣好耳”,除了表达他对注重外表装扮的人的鄙视之外,更是意欲借此表达他对韩琦曾经对自己误解的憎恨。 D. 文章采用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如开头一段有相当多的文字是作者对王安石的议论,围绕这些议论,作者择事而写,写出了一个以往不为人所熟知的“怪人”王安石。 6. 宋朝朱弁《曲洧旧闻》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荆公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衣服垢污,饮食粗恶,一无有择,自少时则然。苏明允著《辨奸》,其言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以为‘不近人情’者,盖谓是也。”这里以“不近人情”言之,你同意这样的评价吗?请结合本文相关内容阐述。 【答案】4. B 5. A 6. 不同意。这里的“不近人情”并不是“不通人情”的意思,而是不谙人情世故,不为日常生活小节所牵制,是一种专注的治学状态。如王安石在洗澡之后,不知道袍子已经被换,吃饭只知道吃自己面前的菜等等,这些都表现了他心无旁骛的特点。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理解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速读文章,了解文本的大意; 其次要根据题干部分的内容,选择重点,精读文章; 最后,根据原文,结合选项,比对作答。在进行选项比对时,既不可钻牛角尖,过于死抠字眼;也不可粗心大意,忽略原文的本意。平时要注意积累经验,培养语感,以“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进行选择。 B项,“仅因为他不会圆通机智地为人处世,仪表邋遢,不重衣食,把精力全部倾注在内在思想上”说法错误,分析过于绝对,从原文看,“怪人”还表现在为政方面,如他虽政绩斐然,堪称能吏,但屡次拒绝朝廷的提拔。 故选B。 【5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概括、理解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速读文章,了解文本的大意; 其次要根据题干部分的内容,选择重点,精读文章; 最后,根据原文,结合选项,比对作答。在进行选项比对时,既不可钻牛角尖,过于死抠字眼;也不可粗心大意,忽略原文的本意。平时要注意积累经验,培养语感,以“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进行选择。 B项,“这句话主要是批评王安石虽有政治抱负,但清高孤傲、不请世事、自以为是”说法错误。文章中这句话是作者的评价,并非批评王安石; C项,“王安石批评韩琦的话……表达他对注重外表装扮的人的鄙视之外”“表达他对韩琦曾经对自己误解的憎恨”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王安石记日记甚勤,竟写了七十册,他曾有这样批评韩琦的话”,可见王安石勤于写日记,他批评韩琦的话不一定是针对被误解的事情,也并非为了表达憎恨。 D项,“文章采用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写法”说法错误。“抒情”分析不正确,全文只用了叙述和议论的手法,没有运用“抒情”手法。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探究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把握住四个维度:1.明确观点。一是要明确选择性观点,即题干已经提供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只要择其一“赞同”或“不赞同”即可;二是明确亮出自己个性化的观点,题干并没有给出观点以供选择,只是给出“启示”等一些关键词语。2.引据论述。充分利用原文信息,恰当引用论据,有条理地陈述,言之有据,言之成理。3.联系现实。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除了引用文本,还要合理联系生活实际。“内引”即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外联”即由阅读的文本联想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背景及社会生活知识,进行知识的拓展迁移。4.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本题允许有不同看法,但应要求学生注意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结合自己平时对人物生平事迹的了解来谈,力求做到有观点,有分析,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答题时先明确观点,如果选择不同意,就要结合文中“王安石在洗澡之后,不知道袍子已经被换,吃饭只知道吃自己面前的菜解释”等内容分析这里的“不近人情”并不是“不通人情”的意思,而是不谙人情世故,不为日常生活小节所牵制,是一种专注的治学状态。如果选择“同意”,就要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再有成就的人,也需要获得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也应该“近”人情,符合大众对身份的要求,应该保持清洁的面貌和正常的行为习惯等。 - 24 - 【点睛】阅读人物传记,最关键的是在找出答题区间后,将文本内容同选项内容表述进行认真而仔细的比较,注意出题者经常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等。选择题用好“比对法”;解答主观题,考生需通读所有材料,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东坡突围 余秋雨 ①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壮丽的对话。 ②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但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③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在他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中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④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苏东坡这个大名人是有很多朋友的。应酬、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苏东坡那一封封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友谊的信息。原来的世界已轰然消失,一代名人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 ⑤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为道义、为百姓、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无法洗刷,无处辩解,就像有些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但他的内心仍有无畏的一面。他给李常的信中说: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髄,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壕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 - 24 - 多么真诚的勇敢,多么洒脱的情怀!但是,让他在何处做这篇人生道义的文章呢?没有地方,没有机会。于是,苏东坡刚刚写完,支颐一想,又立即加一句:此信看后烧毁。 ⑥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那阙著名的“卜算子”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 缺月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⑦正是这种唯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这是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无情地剥除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曾为他带来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⑧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气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幸好,他还不年老,44岁至48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 ⑨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⑩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有删减)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第②段提及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意在引出自己的观点,强调苏东坡在黄州时期凄苦的生活状态。 B. 文中引用苏东坡的书信和作品,更加真实地展示苏东坡的境遇与精神,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C. 文中③④段叙写苏东坡在黄州时期感受着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断绝了与昔日好友的往来,过着孤独的生活。 D. 作者根据历史事实,又展开想象,描述了苏东坡的遭遇和心境,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深切同情和无限敬仰之情。 8. 简析文章第⑨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妙处。 9. 简要分析题目“苏东坡突围”的含义。 【答案】7. C 8. 比喻和 - 24 - 排比。将“成熟”比喻成“光辉”“音响”等,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苏东坡“从容”“大气”等精神品格的内涵;排比语势强劲,节奏铿锵,更能体现苏东坡超越人生突破自我的可贵精神,表达作者的崇敬之情。 9. “突围”。指实现突破或超越。精神人格方面:突破了官场束缚,回归清纯、淡泊,真正走向成熟、从容。文化方面:写于黄州的那些作品宣告着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散文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本题考查内容涉及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两大方面,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解答这种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分析鉴赏题,要结合文本的具体语境,联系文本的基本特征、主题、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答案时还要注意运用排除法来判断对错。 C项,曲解文意,不是苏东坡断绝与友人的往来,是友人不肯与苏东坡往来了,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故C错误。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语句中的修辞手法。解答本题思路一般为:点出手法+具体分析+表达效果+作者情感,作者情感很明显的一般都要点出。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成熟”比喻成“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光辉”、“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不理会哄闹的微笑”、“洗刷了偏激的淡漠”、“无须声张的厚实”,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成熟”的内涵和表现,表达了对苏东坡“从容”“大气”等精神品格的欣赏与赞叹。划波浪线的句子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一连串的比喻,连用七个排比的句式,在多方位多角度诠释“成熟”内涵的同时,也使语势强劲,节奏铿锵,更能体现苏东坡超越人生突破自我的可贵精神,表达作者的崇敬之情。 【9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标题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简要分析题目‘苏东坡突围’的含义”,然后先理解‘苏东坡突围’的表层含义,再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其深层含义。题目的含义,重在理解“突围”二字。“突围”,指实现突破或超越。从文中来看,“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他完成了一次永栽史册的文化突围。”写于黄州的那些作品宣告着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是指精神人格方面。“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这是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无情地剥除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曾为他带来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体味着自然和气命的原始意味。”他终于突破了官场束缚,回归清纯、淡泊。“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气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是说经历苦难后的苏东坡真正走向成熟、从容。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太和山记 从南天门宫左趋雷公洞。洞在悬崖间。余欲返紫霄,由太子岩历不二庵,抵五龙。舆者轿夫谓迂曲不便,不若由南岩下竹笆桥,可览滴水岩、仙侣岩诸胜。乃从北天门下,一径阴森,滴水、仙侣二岩,俱在路左,飞崖上突,泉滴沥于中,中可容室,皆祠真武。至竹笆桥,始有流泉声,然不随涧行。乃依山越岭,一路多突石危岩,间错于乱茜丛翠中,时时放榔梅花,映耀远近。 过白云、仙龟诸岩,共二十余里,循级直下涧底,则青羊桥也。涧即竹笆桥下流,两崖蓊葱蔽日,清流延回,桥跨其上,不知流之所云。仰视碧落,宛若瓮口。度桥,直上攒天岭。五里,抵五龙宫,规制与紫霄南岩相伯仲。殿后登山里许,转入坞中,得自然庵。已还至殿右,折下坞中,二里,得凌虚岩。岩倚重峦,临绝壑,面对桃源洞诸山,嘉木尤深密,紫翠之色互映如图画,为希夷[注]习静处。前有传经台,孤瞰壑中,可与飞升作匹。还过殿左,登榔梅台,即下山至草店。 华山四面皆石壁,故峰麓无乔枝异干;直至峰顶,则松柏多合三人围者;松悉五鬣,实大如莲,间有未堕者,采食之,鲜香殊绝。太和则四山环抱,百里内密树森罗,蔽日参天;至近山数十里内,则异杉老柏合三人抱者,连络山坞,盖国禁也。嵩、少之间,平麓上至绝顶,樵伐无遗,独三将军树巍然杰出耳。山谷川原,候同气异。余出嵩、少,始见麦畦青;至陕州,杏始花,柳色依依向人;入潼关,则驿路既平,垂杨夹道,梨李参差矣;及转入泓峪,而层冰积雪,犹满涧谷,真春风所不度也。过坞底岔复见杏花出龙驹寨桃雨柳烟所在都有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忧伤情。遂自草店,越二十四日,浴佛后一日抵家。以太和榔梅为老母寿。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 24 - 【注】希夷:唐末隐士陈抟,号希夷先生。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太子岩历不二庵 历:经过 B. 循级直下涧底,则青羊桥也 循:沿着,顺着 C. 犹满涧谷,真春风所不度也 度:涉及,达到 D. 以太和榔梅为老母寿 寿:寿辰 11.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过坞底岔/复见杏花出龙驹寨/桃雨柳烟所在/都有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忧伤情 B. 过坞底岔/复见杏花/出龙驹寨/桃雨柳烟/所在都有/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忧伤情 C. 过坞底岔复见杏花/出龙驹寨桃雨柳烟/所在都有/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忧伤情 D. 过坞底岔/复见杏花/出龙驹寨桃雨柳烟/所在都有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忧伤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徐霞客打算由太子岩经过不二庵,到达五龙宫,然后返回紫霄岩,但这一路线迂回绕路不方便,被轿夫们否定了。 B. 徐霞客经过白云岩、仙龟岩之后,沿着石阶一直走到涧底,见到了青羊桥。山涧两岸山崖上草木繁盛,树荫蔽日,长长的清流弯弯曲曲,一座桥横跨其上。 C. 太和山四周群山环抱,百里以内茂盛的林木丛密分布,大树遮天蔽日,高耸入云。这与华山不同,华山四周都是石壁,山脚没有什么高大奇特的树木。 D. 太和山上奇景迭出,有诸多奇异的岩石,还有竹笆桥、榔梅花、青羊桥、攒天岭、五龙宫、自然庵、凌虚岩、传经台、榔梅台、五针松等景物。 1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依山越岭,一路多突石危岩,间错于乱茜丛翠中,时时放榔梅花,映耀远近。 (2)至近山数十里内,则异杉老柏合三人抱者,连络山坞,盖国禁也。 【答案】10. D 11. B 12. D 13. (1)于是靠着山走,翻越山岭,一路上多是突起的石头、高高的岩石,杂乱地分布在繁茂的草木丛中,不时有开放的榔梅花,绚丽的色彩映照远近。 (2)靠近太和山的数十里范围内,三人围抱粗的奇异杉树和老柏树,连续不断地长满山坞,这大概是因为朝廷禁止砍伐的缘故。 【解析】 【10题详解】 - 24 -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D项,寿:祝寿。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题中这是篇游记,显然“过坞底岔”要断开,排除C项。“不胜景物悴忧伤情”应为作者表达的情感,不能分开,因此排除A、D两项,故选B项。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D项中,“五针松”属于华山景物。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危:高;间错:杂乱地分布;抱:围抱;连络:连续不断地长满;国禁:朝廷禁止砍伐。 参考译文: 从南天门宫往左直奔雷公洞。洞在悬崖中间。我想返回紫霄岩,由太子岩经过不二庵,到达五龙宫。抬轿的人说迂回绕路不方便,不如从南岩下竹笆桥,可以观赏滴水岩、仙侣岩等胜景。于是从北天门往下走,一条阴森的小路,滴水岩、仙侣岩都在小路左侧,悬崖向上飞突,泉水滴沥崖中,悬崖中能容下静室,供奉的都是真武帝。下到竹笆桥,开始听到泉水流淌的声音,但山路没有随着山涧。于是靠着山走,翻越山岭,一路上多是突起的石头、高高的岩石,杂乱地分布在繁茂的草木丛中,不时有开放的榔梅花,绚丽的色彩映照远近。 - 24 - 经过白云岩、仙龟岩等处,一共走了二十多里,顺石阶一直下到涧底,就是青羊桥。涧水就是竹笆桥水的下游,两岸山崖上草木繁茂,树荫蔽日,长长的清流弯弯曲曲,一座桥横跨在上面,不知道涧水流到什么地方。抬头仰望天空,形状如同瓮口一般。过了桥,径直登上攒天岭。走五里,抵达五龙宫,宫殿的规模和格式与紫霄宫、南岩相仿。从宫殿背后登山,走一里多,转进山坞,到自然庵。不久返回五龙宫殿右面,转下坞中,走两里,到凌虚岩。凌虚岩背靠重重山峦,面临极深的沟壑,正对桃源洞众山峰,满山嘉树特别茂密,紫色翠色互相辉映,犹如图画,是希夷先生修炼的地方。前面有传经台,孤零零地俯视深壑,可以和飞升台相媲美。返回时经过五龙宫殿左面,攀登榔梅台,于是下山到达草店。 华山四周都是石壁,所以山脚没有高大奇特的树木;一直上到峰顶,松柏大多有三人围抱那么粗;松树全是五针松,松子和莲子一般大小,间或遇到没掉落的松果,摘下来吃,鲜味、香味都特别好。太和山则是四周群山环抱,百里以内茂盛的林木丛密分布,大树遮天蔽日,高耸入云;靠近太和山的数十里范围内,三人围抱粗的奇异杉树和老柏树,连续不断地长满山坞,这大概是因为朝廷禁止砍伐的缘故。嵩山、少室山之间,从平缓的山脚到达绝顶,树木被砍伐得所剩无遗,只有三棵将军树巍然耸立着。山峰、峡谷、河川、平原各种地势,季节相同而天气物象不一样。我从嵩山、少室山出来时,才看到田里麦苗青青;到了陕州,杏树刚刚开花,嫩绿的柳枝随风摇摆,十分动人;进入潼关,大路平坦,高大的杨树立在道路两旁,梨树、李树高低不齐;等到转到泓峪,却是层层的冰冻积雪遍布山谷沟涧,真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啊。经过坞底岔时,又看到杏花开放;从龙驹寨出去,桃红柳绿,所到之处一片春色。忽然想起已到清明时节,不由触景生情。于是从草店启程,经过二十四天,在浴佛节第二天到家。用太和山的榔梅为老母亲祝寿。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题。 饮 酒(其十四) 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①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注] ①班荆:在地上铺开荆条。②行次:次序,辈行。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老友携酒而来,宾主铺荆于地,欢饮松下,自然而又亲切,颇有隐逸的恬淡之趣。 B. 父老也一同饮酒,既醉之后,大家更是随意言笑,忘乎所以,以至场面混乱失控。 - 24 - C. 全诗围绕“饮酒”二字展开,叙事中融情寓理,章法与诗意相得益彰,浑然成篇。 D. 诗歌语言自然而醇厚,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有真趣,与《归园田居》风格类似。 15. 作者说“酒中有深味”,他体会到了哪些“深味”?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美好的人情味:故人、父老欢聚,随意酣畅;②归隐生活的恬淡愉悦:铺荆而坐,醉饮松下,其乐融融;③超越尘俗、物我两忘的人生境界:醉酒后“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B项,“失行次”是指失去了斟酒、饮酒的先后次序,而非“场面混乱失控”。故选B。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点是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这首诗写与友人畅饮,旨在表现饮酒之中物我皆忘、超然物外的乐趣。“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句,老朋友赏识我志趣,提壶结伴而来,欢聚一堂,随意酣畅,这体现了美好的人情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老朋友一起荆柴铺地,松下就坐,酒过数巡已酣醉,醉饮松下,其乐融融。由此可见,诗人归隐生活过得恬淡而愉悦。“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在醉意中连自我的存在都忘记了,至于身外之物又有什么可值得珍贵的呢?这是醉酒后所想,反映了诗人归隐田园后超越尘俗、物我两忘的人生境界。本题分以上三点回答诗人在酒中体会到的“深味”。 - 24 -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⑦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如“残、缺、断、愁”等词语常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寂有关。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两组中只能选做一组。) 第一组: (1)《诗经卫风.氓》中,“ ______ ,____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诗中女子容颜的憔悴衰老。 (2)《离骚》中“ ______ ,______”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诗人用荷叶和莲花做衣裙来表达自己追求高洁品质、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 (3)《论语》中,表达学习与思考之间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 ,______”。 第二组: (1)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 ______ ,______”。 (2) ______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______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______ ,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答案】 (1). (1)桑之落矣 (2). 其黄而陨 (3). (2)制芰荷以为衣兮 (4). 集芙蓉以为裳 (5). (3)学而不思则罔 (6). 思而不学则殆 (7). (1)哀吾生之须臾 (8). 羡长江之无穷 (9). (2)然力足以至焉 (10).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11). (3)陟罚臧否 (12). 不宜异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平时要注意背诵,重视积累,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本题默写时应注意以下字词:“矣”“陨”“芰荷”“裳”“罔”“殆”“须臾”“羡”“焉”“陟罚臧否”“宜”。 - 24 -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____________,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_______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________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________的精神之天。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 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C. 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D. 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 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 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D. 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B.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C.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D.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答案】17. B 18. D 19. A - 24 -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冲锋陷阵”,指做事不畏艰难险阻,冲在前面;“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由语境“在时代的战场上”可知,应该使用“冲锋陷阵”。 第二处,“指点江山”,指评说国家大亊;“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由语境“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可知,此处应是褒义的语境,应使用“指点江山”。 第三处,“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由“生命之土”可知,此处是所可以让人们有所寄托的地方,应使用“安身立命”。 第四处,“超凡脱俗”,超出一般,脱离世俗;形容与众不同,非常特別;“超世绝伦”,超出世俗,无人可比;由“精神之天”可知,这是说脱离世俗,应使用“超凡脱俗”。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运用的衔接和连贯的能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 根据上下文可知,此处应补写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可以排除B、C两项,这两项“无论……都”是条件关系。 “精神”“灵魂”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心神” “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畴,但不与“物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A项。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在”,导致句子出现了两个主语,排除BD两项。 二是照应不当,前面是“天空和土地”,后面也应是先“天空”后“土地”,排除C。 - 24 - 故选A。 【点睛】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 20.下面是某位同学参加高考自主招生面试时的自我陈述,其中有五处表述不妥,请写出句子序号并修改。 尊敬的某大学自主招生领导: 您好! ①我叫张晓涵,今年18岁,现在就读于某某中学的毕业生。②很感谢您能给我这个机会,聆听我的陈述。③选择贵校是因为贵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并且社团活动很有特色。④我活泼开朗,阳光率真,喜欢在严酷的各种各样的挑战中不断超越自己。⑤在校期间,我先后创办了“喜剧社”和“志愿者社”,并参与策划了“模拟联合国”等大型活动。⑥因此,希望贵校能慧眼识珠,我定加倍珍惜,谢谢! 【答案】①将“现就读于XX中学的毕业生”改为“现就读于XX中学”或“是XX中学的毕业生”;②将“聆听”改为“倾听”;③在“学术氛围”前加“良好的”;④“在严酷的各种各样的挑战中”改为 “在各种各样的严酷的挑战中”;⑥将“慧眼识珠”改为“给我一个机会”。 【解析】 - 24 -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①属于句式杂糅,造成表意不清;②“聆听”,是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因此一般表示下级听取上级的意见、报告等;“倾听”,指细心地听取,表示中性的感情色彩,就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一般指上级对下级。③“深厚的”不能与“学术氛围”搭配;④语序不当;注意多重定语的排列位置;⑥“慧眼识珠”是形容人有眼力,能看出人的才能。这里应用谦辞。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服装的审美主要有三个方向:①_____、与社会和谐、与自身和谐;与自身和谐又分为与心和谐、与身和谐。西方注重与身和谐,②____,也就是男人更像男人,女人更像女人,这种简单可见的追求,很容易赢得广泛认同。而中国传统服装的审美,③_____,而且更追求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这就需要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后才能深入体会。 【答案】 (1). ①与自然和谐 (2). ②服装设计更多体现性别魅力 (3). ③主要强调与心和谐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例如,第二个空根据文意是要填写服装与性别的内容。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今年疫情期间,武汉中学生陈琪方,作为武汉医务人员孩子,写的一封感人肺腑的信《挺住,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了》,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陈琪方凭借其灵气和自身的感受,又完成歌词《等一等,光就来了》的写作。词中写到: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在慢慢长大/不要害怕/借你我的家/我们一起躲雨/一起玩耍/等着乌云回家/再一起出去看樱花……向阳而生/逆风飞翔/乘风破浪/也要记得/归来如往啊/尘埃终将洗去/热闹即将归来/等一等/光就来了”。 在困难面前,我们每个人都要能沉得住气,学会坚强。请联系实际,通过记叙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者你的一段经历,来表达你对“等一等,光就来了”的理解。 要求:①题目“等一等,光就来了”②感情真挚。③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范文: 等一等,光就来了 - 24 - 暮秋,一个周日的正午,我惬意地躺在客厅里的沙发上,品读着一本哲学书籍,与众多哲学大师交流着思想。秋日的阳光穿透阳台上的落地窗,肆意照射在我的身上,像母亲的手,轻轻抚摸我的肌肤,一股股暖流,在血脉里缓缓游走。 正在我渐入佳境的时候,房间却突然暗淡下来。我站起身,走到阳台上,抬头望了望窗外的天空,发现几片阴云已经遮住了太阳。这样的时节,没有了阳光的照耀,便会有一些寒气滋生开来,让人感觉不是很舒服。 “哎!鬼天气,怎么说阴天就阴天了呢,真是影响心情。”我自言自语着,并把手中的书狠狠地甩到沙发上。 “没什么大不了的,等一等,光就来了。”正在喝茶的父亲,注视着我的眼睛,轻轻地说。我瞅了一眼父亲,没有说话,懒懒地坐到沙发上,顺手打开电视,百无聊赖地浏览着一个又一个频道。而心,却平静不下来,始终想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父亲看着我不悦的面色,笑笑说:“我有个朋友,原来生意做得很大,可由于一次失误,被生意伙伴欺骗,一夜之间倾家荡产。从此他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终日借酒浇愁。家人和朋友都劝他,说凭他这么多年的经验和积累,完全可以从头再来。可他什么也听不进去,最终不堪重负,抛下妻子和女儿,选择了轻生。就在去世一个星期后,公安机关传来消息,那个涉嫌诈骗的生意伙伴被拘捕。律师说,他的损失,完全可以追讨回来。” 我被父亲的话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啊”了一声。父亲叹了一口气:“如果他能再等一等,再熬一熬,就会是另外一种结果。” 说完,父亲沉默了,我也低头不语,心里满是对父亲那位朋友的惋惜。奇怪的是,先前浮躁不堪的心,慢慢地静下来了。 大概过了两个小时,天终于晴了,阳光重新照射到房间里,暖暖地抚摸着我的身子。父亲看看我,一脸的微笑。我看看父亲,心情豁然开朗。 是呀,没什么大不了的,等一等,光就来了! 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我们面对众多烦恼和不如意的时候,总是盯住脚下的阴影,在黯然心绪的影响下,忽略了即将来到的阳光。如果把心放宽一点,以平和的心境和淡然的态度,去对待所有的坎坷和泥泞,还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的行程呢。 我看着父亲的笑容,看着窗外透进来的阳光,心情明朗得就像那一方蓝天。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不管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始终坚信:等一等,光就来了! 【解析】 - 24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写作能力。对于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①确定文章体裁;②划定取材范围;③掌握写作重点。本题是一道“材料+命题”式的命题作文。 1.审题:通读材料,可知材料中谈到了武汉中学生陈琪方的两件作品,一是《挺住,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了》的信,一是《等一等,光就来了》的歌词。根据信的题目和歌词的内容,可以提炼出关键信息“挺住”“等一等,光就来了”。再根据题目的诠释“在困难面前,我们每个人都要能沉得住气,学会坚强”,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而且明确了写作的要求是“联系实际”“记叙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者你的一段经历”,需要表达的是自己对“等一等,光就来了”的理解。这就需要对“等一等,光就来了”进行进一步的剖析。“等光”的过程,无疑是黑暗的、痛苦的、难以忍受的,但是只要能“等”,能坚持,能挺住,就一定能等到“光”的,等到希望,等到快乐。所以,“等”就是坚持,就是忍受,就是煎熬磨砺;“光”就是未来,就是希望,就是幸福圆满。抓住这个内涵,就可以进行写作了。 2.参考立意:黎明前的黑暗;等待是一种高傲的蛰伏;能等才会赢;耐得住寂寞,熬得过苦难;风雨之后,终见彩虹;等待也是一种催促。 3.行文结构:文章先写了“我”在秋日正午愉悦地阅读,忽然天阴了下来,让我感到非常烦躁的事件,再引出父亲对“我”说“等一等,光就来了”的话,接着写了父亲与“我”的交谈,从而让“我”浮躁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最后,写“我”对父亲的话有所思考,同时,天也重新放晴,“我”等来了阳光,揭示主题,点明中心:“等一等,光就来了。” 4.写作素材: (1)在距非洲撒哈拉沙漠不远处的利比亚东部,有一个叫杜兹的偏远农村,这里白天的平均气温高达42摄氏度,一年中除了秋季会有短暂的雨水外,其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骄阳似火。然而,就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中,却生长着一种世界上最奇异的鱼,它能在长时间缺水、缺食物的情况下,忍着不死,并且通过长时间的休眠和不懈的自我解救,最终等来雨季,赢得新生,它便是非洲的杜兹肺鱼。 (2)尽管很享受退役后的悠闲生活,但是飞人乔丹还是在暗自等待一个重返NBA的机会。只不过这一次,他的身份将由球员变为老板。现在,除了忙着张罗全美高中篮球的全明星赛外,乔丹还在全力准备推出第20代飞人系列的篮球鞋。 “篮球是我的激情所在,我正在等待一个重返篮坛的机会。”乔丹毫不讳言自己对拥有一支NBA球队的憧憬,但是同时他也强调,“我很有耐心,必须要等待时机成熟才会出手。”乔丹所说的“成熟条件”,指的是“感兴趣的球队、合适的价格和运转良好的经济状况”。 - 24 - (3)姜尚,又名姜子牙,隐居在渭水之滨。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怀大志,渴求人才,就在渭水边“钓鱼”。但他钓鱼跟别人不一样,他用的鱼钩是直的,上面不放鱼饵,而且离开水面有三尺高。他这种奇怪的钓鱼方法,很快传到姬昌那里。姬昌觉得这人很古怪,就派一个士兵把他叫来。姜子牙见来人只是一个小兵,根本不理,边钓鱼边说道:“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瞎胡闹。”来人看到这个情景,连忙回去报告姬昌,姬昌觉得这个人一定是个非凡的人才,于是,他带上厚礼,亲自去聘请姜子牙。姜子牙见他求贤确实是诚心诚意,便答应替他出力。后来,姜子牙辅佐文王、武王讨伐纣王,建立了周朝。 (4)英格丽·褒曼18岁那年去参加皇家戏剧学校的考试。进入考场后,英格丽·褒曼一丝不苟地表演着精心准备的小品,但无意中朝评判席上的一瞥,使她大失所望。她看到评判员们在漫不经心地聊天,说笑着,比画着,一点儿也没有在意她的表演。英格丽·褒曼绝望了,甚至连后面的台词也忘掉了。这时,她听到评判团主席说:“好了好了,谢谢你,小姐!下一个……”英格丽·褒曼脑海里一片空白,世界一下子模糊了。她走到一条河边,想在那里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因为河水太脏,臭气熏天,最后动摇了。第二天,她收到了皇家戏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若干年后,英格丽·褒曼与那位评判团主席邂逅。说起当年的情景,他立马瞪大了眼睛:“真是天大的误会。那天你一上台,我们就一致认为你被选中了。你是那么自信,我们都很欣赏你的台风。我对另外几个评判员说:好了,别浪费时间了,叫下一个吧。” 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候,人是非常脆弱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要在那种时候决定什么,等一等,直到柳暗花明。 (5)一天,一封从察里津前线发来的急电送到了列宁手里。内容是:“冬天就要到了,士兵还缺乏冬衣御寒,弹药将尽,速!总部机关迟迟未予答复。”列宁让通讯员把电报送到军需供给部。一小时后,列宁打电话给部长:“你好,我是列宁,送去的电报你收到了吗?”“没有收到。”“请去查一下邮件。”“我马上去,然后给您去电话。”“不,不,我等着。”部长立即检查邮件,电报找到了。他给列宁回电话:“电报找到了,现在我与同志们研究一下,再给您回话。”“不,不,我等着。”磋商后,部长回电话:“一切说好了,现在和军械服装管理处联系,然后把结果告诉您。”“不,不,我等着。”一番研究后,察里津急电中的问题解决了,并马上告知了列宁。“谢谢。”列宁说完放下了电话。等待对方把事情解决,这是一种无形的催促。 - 24 - - 2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