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教案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教案3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学 科:生物 ‎ 年 级:七年级 ‎ 教材版本:人教版 一、 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其生存和发展一直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紧紧相依。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还包括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并以后两者的影响更大。据调查,有些影响已经涉及到整个生物圈了。本节课的设置,正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出发,去发现和思考人类对生物圈的正负面影响,其中许多负面影响已经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迫使人们不得不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 关键信息:‎ ‎1、本节课的设计依据教材的环保思想为主线,教师大胆的脱离了教材的内容,依据《生物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创新,加强了生物教育和当地学生实际的联系,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次历时1个半月的学生研究性学习。‎ ‎2、整个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收集身边的生活素材,使资料的收集和发布成了学生的一种经常化的学习活动,并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样既发扬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信息搜集、整理、应用的能力,又自然地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3、多媒体课件中音像资料的使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串起了学生的情感线,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起到主导作用。‎ 二、学习者分析 初中阶段是科学启蒙教育的最重要阶段。初一阶段的学生,一方面有小学的知识基础,能够独立的阅读文章和进行简单的探究;另一方面该年龄段的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大,对各种知识现象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原动力。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如果能够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最容易形成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志趣,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将能极好地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为他们毕生投入科学技术事业奠定基础。‎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知识目标 ‎1、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 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一般手段和方法。‎ ‎3、通过调查青岛环境资料,针对环境污染展开讨论、分析,了解青岛的环境。‎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提供的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2、利用“青青岛,蓝奥运”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让研究性学习气氛充满生物课堂:‎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已被写入“纲要”中,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已成为不堪回首的历史。现代的学生需要的是研究性学习,现代的教师倡导的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的应该市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研究性学习在生物的殿堂里永远闪烁璀璨吧。‎ ‎2、激励性评价──成功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强调每一过程中经验的获得,因此,应记录下学生的学习轨迹。我将这次过程性评价分为两大部分:阶段成果的评价;最终成果的评价。‎ 在进行过程性评价中我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珍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每一闪光点,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方法等方面所表现出的闪光点、发展点和创新点,进行即时、即地、即兴的评价。在我的评价中,因为永远以学生的昨天为参照系,注重的是发展性,以进步为标准,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表现出的进步速度、程度和潜能的评价,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的选用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以情感为主线,由多媒体课件贯穿始终。课件使用MediaPlayer、Photoshop等多种媒体手段插入大量图片、音乐、影像等资料。此外,本次教学过程还多次使用到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