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课件核舟记 (8)_鲁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核舟记 (8)_鲁教版

23、核舟记(第一课时)魏学洢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魏学洢的《核舟记》,开开眼界。一睹为快。(板书文题、作者)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2、讲读课文第一段。 三、作者简介魏学洢,字子敬,号茅檐,明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末散文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其一生短暂,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二、题解:核舟:指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记:古代的一种常见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四、朗读全文1.正音并标段号。2.带领学生从第2至5段中划出以下话语以显示作者的说明顺序:舟首尾长——中轩敞者——船头——舟尾——船背3.教师范读全文。4.学生齐读全文。教师强调要用一字一顿的方式,切实掌握字的读音和意义,不要求读出语气。教师教师 五、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六、讲解第一段。1.指名一位学生试读全段,仍用一字一顿读法;教师再领读一遍,读出节奏。2.讲词语:①“为”,是一个用得相当广泛的动词,这里指雕刻。②“罔不”,是常用语汇。问学生“罔”可用哪个字来替换(“无”),意思是全部、都。这是作者有意使用古语。③“因势”“象形”可以读断,即“因其势而象物之形”。“象”是动词,摹拟的意思。3.概括本段内容(用讨论方式)。①赞扬雕刻家王叔远的高超技艺(板书加圈字);结合课文:“径寸之木”极言原材料之小;“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极言雕刻范围之广;“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极言技艺之精。 ②交代核舟的由来和主题。(板书加圈字)由来:尝贻余核舟一。“贻”赠送的意思。主题:盖大苏泛赤壁云。补充:苏轼游赤壁的典故: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诬以诗诽谤朝廷,下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到使,实际是流放;但他以读书和游览自娱,表现了旷达的胸襟。元丰五年他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矾游玩:一次是农历7月16日,一次是农历10月15日。并写下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下文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苏轼在这两次游览中所见到的景象,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雕刻品“核舟”就是用文坛上的这个掌故作题材的。教师点拨:本段有提示全文的作用。 七、课堂小结。八、布置作业:预习课文第二至四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