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下《说和做》课件 (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七下《说和做》课件 (2)

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课前分钟----闻一多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闻一多先生简介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现代著名诗人,山东省诸城人。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后又相继出版了《泥淖集》,《呜咽的去烟》,《泥土的歌》,《春风集》,《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等诗集。了解作者臧克家 臧克家和闻一多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地壳仰之弥高兀兀穷年校补锲而不舍沥尽心血赫然炯炯目光群蚁排衙函寄目不窥园迥乎不同漂白警报迭起气冲斗牛检查预习qiàojiàohèhánpiǎomíqièjiǒngkuīdiéwùlìyájiǒngdǒu 目不窥园:诗兴不作:一反既往: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词语解释衰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潜心贯注:慷慨淋漓:用心专注而深刻。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做了哪些事情呢?由此来看,文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边听课文朗读,边思考: 1、臧克家笔下的闻一多具有两重身份,这两重身份分别是什么?2、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其主要成就是什么?3、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主要做了什么事?4、在这两种不同的事业中,闻一多先生是如何处理“说”和“做”的关系的?5、课文在结构上,前后两个部分构成了艺术上的什么手法?6、请概括课文内容。课文叙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和革命家在“说”和“做”方面的表现,热情赞扬他为了救国救民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学者革命家闻一多《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说了做了言行一致对比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拓展延伸1、探究了闻一多先生这位英雄,我们会得到怎么样的启示呢?2、人们很崇拜明星,那像闻一多先生这样的民族英雄,我们是否应该去追随?假如我校要设置闻一多先生的雕像,请设计高度概括闻一多先生精神的话。 例如:1、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2、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3、我们更要学习他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4、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例如: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起过渡作用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两句“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是承上,“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启下。“仅……还”“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这些关联词,“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 品读课文1.闻一多前期和后期的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征,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来写啊?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于“学者的方面”,则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3.文章标题为什么取“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历历在目,触手可及。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拟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望闻问切”是拟人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作者使用了许多四字语(特别是成语)以及整齐的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请举出几个例子。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对偶句: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目不窥园,足不下楼。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清华大学的闻一多塑像 云南大学的闻一多塑像朗读课文你喜欢的语段,揣摩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有感情和音乐美的特点.自由朗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